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下周大妖股我已看到,但却:无奈的错失,深深的遗憾……

雷立刚   / 2023-11-20 09:10 发布

图片

今早起床,

我偶然翻到一张图片,

喏,就是本文顶部这张,

我一眼就识别出,它来自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

有些港台译制片又把它改名为《返老还童》,

嗯,不必管它叫什么名,我们只需要知道,

这是一部直击心灵的优质电影就好。

如果有谁没看过,

我建议网上找找,应该能看得到。

这部电影,是关于“逆向生长”的电影,

也是关于“错失”与“获得”的电影,

我发现,几乎所有优秀电影,

乃至于优秀小说、优秀戏剧……

它们只要优秀,都往往讲述了关于“错失”和“遗憾”的故事,

那么,莫非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在刻意渲染“错失”或者“遗憾”么?

不,并不是。

只不过,越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它们越是不粉饰太平,不掩饰生活中真实的那一面。

而我们人类真实的生活,却恰恰充满了“错失”和“遗憾”,

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巨大的勇气直面生活,

并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去展示真实的生活,

于是,优秀的艺术作品,

才会大多数弥漫着“错失”和“遗憾”。

这不是艺术作品的特点,它仅仅是一面镜像,

它照射出的,分明是我们现实生活里无处不在的“错失”和“遗憾”啊。

在我们人类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

难道不是时时刻刻在体验和经受着“错失”与“遗憾”吗?


以上这些哲思,

是我今早起床后坐在自家阳台上,天马行空所想出来的,

而我之所以想到这些,

除了那张图片撩起了我的思绪之外,

也因为我近期在股市上也充满了错失和遗憾。

我前天的文章分享抓西陇、天龙等妖股的思路,揭秘“杂货铺大法”核心秘诀!

以及我昨天的文章你是否有能力在低位发现文一科技的价值?

都分享了我近期抓妖股的一些体悟与经验、教训。

但是,我并不试图美化和夸张自己的能力,

我必须诚实地告诉读者粉丝们:

我其实做得远远不够好。

为什么呢?

除了因为:文一科技我早早低位就发现并介入,但却因其突发利空(公司被立案调查),我只赚了10多个点,就被吓了出来,

这说明我还是知行不合一。

但更重要的是:

文一科技,我仅仅买入了8000股,当时投入的资金仅仅13.4万元。

而对于其他即使卖出后收益率较高的妖股,我投入也很少,

例如,西陇科学我虽然三天暂获38.51%的高利润率,

但我仅仅买入了11300股,相当于只投入了区区9.2万元,

至于天龙股份,就更是投入得少了,

只买入了3700股天龙股份,此投入仅仅不到6万5,

因此,尽管随后吃足了天龙股份最高达到175%得涨幅,

但我投入毕竟只有6万5,且高位后不断减仓,

因此虽然就抓住了这只超级大妖股,收益仅仅8万余。

如果是对于投入金额很少的朋友来说,以上利润也不算少,

但是,我这次10月国庆后空翻多,投入股市的资金是满仓满融,

这个账户当时是400多再加融资400多,

10月中旬这个账户总投资金额就已经高达近900个。

投入900多W资金去买股票,

在妖股方面,却仅仅买了13个W的妖股文一科技,

以及仅仅6万多元的天龙股份,

这个仓位比,已经暗示了我的无奈错失——

在10月份,我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本次炒作的重点是业绩差的妖股!

到了11月,此账户资金增长了,

我浮盈加仓,并且按照当前证券公司能给的最高1:1.2的比例去融资,

把整个账户的总投资搞到了1000万,

但即便投入1000万总金额,我却只投了9万去买妖股西陇,

这说明我依然对于妖股群体,是充满戒心的。

当然,目前我账户里,还有40万市值的某“新晋妖股”,

但对于该“新晋妖股”,我其实10月份潜伏的时候也只潜伏了十多万市值,

是后来它涨了才加仓十多万市值,

加之它如今大涨,赚了15万多,

于是它才变成了40万出头的市值,

这说明,我起初在这只妖股上的投入依然是极少的。

以上,都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

我在10月份,布局本次满仓满融出击之际,

并未充分意识到妖股板块会成为本轮行情最耀眼的仔。

因此,我错失了它们。

于是,虽然我识别出了文一、天龙、西陇……以及目前持有中的某妖股,

但是,我在行动上,给这些妖股的投资金额占我账户总投资金额极小的比重。

其结果就是,虽然我抓的妖股涨幅不小,

可是,我的账户总收益率,截至上周五收盘,仅仅21.9%。

表面上看,21.9%当然也是不低的收益率,

但是,考虑到我账户加了超过1倍的融资,

所以,我所有持仓,其实自本次布局以来,平局涨幅仅仅10%而已。

如果是和那些满仓大白马股、满仓平安人寿招行的可怜人相比,

我这10%的平均涨幅自然比他们高很多,

然而,相比于文一、天龙、西陇等妖股的涨幅,

我这平均10%的涨幅就太少了。

因此,这是本次布局,我最大的错失:明明在低位就发现了潜力妖股,却没有去做重仓配置!

而到了今天,我很明显地已经看出,

本次行情里,乃至未来若干天,

股市里涨幅最大的,估计会是“带科技色彩但业绩不佳、有科技题材但并不正宗,总股本和总流通市值都不太大,总市值和总流通市值都偏小”的“伪科技股”。

换言之,到了此刻,到了今天,

我已经清晰地看到了下周的大妖股们,

它们必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它们都带科技色彩但普遍业绩不佳,甚至不乏亏损累累的。

2,它们有科技题材,但并不正宗,

3,它们总股本和总流通市值都不太大,

4,它们总市值和总流通市值都偏小。

下周乃至未来一个月的妖股,必定出现在符合以上四大特征的股票群体里。

我清晰地看出来了。

然而,看着我的账户,我却无法轻易掉头。

原因有二:

一,我的账户,虽然是分散于很多只股票,但是,鉴于我在10月中下旬就开始布局,那时最稳妥的票,是业绩优异、业绩成长性极高的优质正宗科技股。我因此布局的主要都是优质正宗科技股。

而现在的客观现实,却是“优质正宗科技股”涨不赢各种“业绩差的伪科技国股”,

可是,如今很多业绩差的伪科技股已经涨幅不小,此时,若去追,本身就已经难免有一定的风险。

但是,不去追的话,则又面临无法确定性地判断这些“优质正宗科技股”何时才启动持续性的上涨这一客观难题。

尤其是担心,由于很多优质科技股里机构云集,并且公募基金占据了很大的流通股比例,而公募基金近期缺乏基民申购,导致目前公募基金缺乏资金去抬升它们的重仓股。这或许是短期内优质正宗科技股没能大涨的原因。

没大涨倒也罢了,万一公募基金因资金匮乏,面对赎回不得不卖票,这些优质科技股万一反而还略跌一点,那岂不气人?

以上,就是我当前面对 ,最无奈的状况——

手中持有大量的从基本面研究出发,所选择的业绩最佳、未来成长性最佳的极优质科技股,

然而,它们涨幅却很小,反复地横盘磨来磨去,甚至不排除未来向下略跌一点的可能,

但是,如果卖出换票,则:

一来卖出的都是最优质的正宗科技股,我认为长线潜力巨大,错失它们的话十分可惜,

二来,卖出换票,要花费不小的交易成本、佣金之类。感觉有些遗憾。

三来,目前能买的科技题材股普遍业绩很差甚至以将来可能有被ST处理的风险,这意味着,长线持有着些优质科技股,至少是不担心长线风险的,但换入“业绩差的科技股”,尽管可能获得短期高收益,但无法规避“万一被套将来被ST的长线风险”……

因此,站在这个关口,如同不久前我开车走在雪山的垭口处,左右都难决断,陷入了深深的遗憾……

读者朋友们,如果你是我,你会如何抉择?

来,请在留言区,说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