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冲击!

揭幕者   / 2022-12-12 15:20 发布

有个事,先提醒下各位看官,周末看上证报报道:

“期货高手”在要求交易者跟单操作,并让交易者在指定期货公司开户,致使一名投资者三个月巨亏近200万。近期,部分居间人为了自身利益,诱使客户频繁交易、恶意炒单,使客户利益受到侵害的案例,已引起监管关注。深圳证监局在近日发现部分新型居间人风险案例,如居间人以“软件服务商”“广告商”名义喊单、带单、指导交易,伪造期货公司公章编制合同,煽动交易者信访投诉等。

这种类似的忽悠,好几年前我就提醒过各位揭粉,当时我还说了个真实案例,说有一位揭粉被所谓“期货高手”欺骗,那位“期货高手”说股市现阶段不适合操作,叫他去开期货账户搞期货,并代他操作,说可以做多做空,短期翻倍。

但事实呢,最后直到爆仓,亏了400万元……这位揭粉才意识到上当受骗,来问我来怎么办,我马上叫他报警,后来他也没回我,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这位揭粉也很久没声音了。

今年股市跌宕起伏,操作难度很大,赚钱效应也很差,基金也是亏钱的,没想到又有人打着期货高手的幌子,去忽悠股民做期货。

说老实话,绝大部分股市都玩不好的普通投资者,一些内在规律都没搞清楚,玩期货更是毁灭性的……

别说普通投资者了,就是专业投资者,做期货一旦方向反了,也是万劫不复,你们看,之前有一位明星基金经理跳楼,有一个传闻版本就是因为做反了某商品期货爆仓。

当然,这些年,我知道业内有一些周期研究员,靠着对商品期货的趋势把握,是赚到大钱的,但只是极小一部分。

绝大部分人,玩期货就是当炮灰(我在2008年就当过炮灰,玩期货爆仓)。再说难听一点,如果轻易相信期货有杠杆,又能做多也能做空保证赚大钱,这样的投资者,属于没啥脑子的,你在股市上也不可能赚钱,买点基金构建组合说不定还好一些。

我这么啰嗦,也是希望大家把这贴转给身边的股民看看,都是血淋淋的真实案例啊。

今日两市分化,跷跷板效应明显,北上资金净卖出43.38亿元。

上周我还在说,先价值,后成长。没想到,来得那么快……

今日,价值股被锤,上周强势的房地产产业链(地产、建筑建材)领跌,金融也跟着调整。周期股诸如有色、煤炭、石化也是跌声一片。

成长股今日反扑,半导体、计算机、通信、军工涨幅居前。各大宽基指数重,唯科创板逆势翻红,重回1000点基点大关。

我查了下最新估值情况,目前科创的最新PE已经不足40倍,当前估值处于历史百分位的6%。其他宽基中,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当前估值处于历史百分位低于20%。

图片

疫后修复主题今日也表现强势,餐饮酒店领涨,包括上周四给你们讲过的出行链,几大航空公司在空中加油后,今日也有突破。

全面放开后,随着第一波冲击的到来,医药成为资金短期博弈的对象,特别是新冠治疗主题和抗原检测主题,被资金追捧明显。另外,随着FY转向,医疗挤兑问题存在隐忧,医疗基建也需求也迅速提升。

对医药,我之前我反复跟你们讲过,主要三个逻辑:

1、最大的逻辑,人口老龄化不可逆,对医药是刚需;

2、经过两年多的下跌,估值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集采影响已边际减弱,相关医药政策也有一定转向;

3、机构在三季度大幅减仓医药,对医药的配置已经降至历史低位。

我的基金实盘组合【老揭主动权益】,也把医药主题基金的仓位提升到了第二大重仓。另外,投顾产品十年成长优选也对医疗进行了加仓。

当然,这把医药能起来,主要还是因为全面放开导致对医药需求的激增,你们看,今天连行程码都取消了,听说现在马路上各种商店,排队最长的,是药店。

该来的冲击总会来,各位看官,你们也要做好防护工作。

今日,胖纸老揭观点鲜明,依然简单直白,不模棱两可:

静待经济工作会议!

PS:昨天看微博偶尔翻到,今年4月26日收盘后的微博,感慨万分……

装逼的话我就不说多了。我只想说,做投资,乐观真的很重要。

当然,对我来说,爱吃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