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界面临着巨大困境
金豆看盘 / 2022-10-13 20:22 发布
虽然股市也是金融的一部分。它并不是全部。今天的文章宏观上非常重要。但由于现在是特殊时期,很可能随时被下架。要看的就趁早。在讲今天的主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聊一下股市。
目前我们的股市仍然是正常健康的股市。仍在发挥着其基本作用。你不能用外围的眼光来看A股。我们的股市很大层面上受政策因素的影响。所以也被称作为政策市。因此看我们的股市,就不能用其他的眼光来看。上半年管理层有讲到9月份之前要让金融稳定基金完成资金到位。后面我们也看到第1批资金已于7月底到位。
前面我们已有数篇文章讲到将在10月中旬完成建仓。9月14号的文章《还要震荡一个月》一文中提到的时间点,往后推一个月其实就是本月14号左右。也就是说明天起或下周起大盘将连续走阶段上升。会议期一定是祥和期。大盘一定会表现友好的一面。当然这个是政策技术及其他多层次多要素共振的结果。所以接下来的股市你不用担心。
接下来我们步入今天的正题。这里的金融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了银保证。都说银行是经济之母,是经济的血液。一般情况下银行业是经济的辅助。但如果银行规模过大。则很容易吸干实体经济的血液。都玩虚的肯定不行。特别是在我们货币不能大量输出的情况下。
以前写宏观方面的文章,我们有数次提到中国非银行的负债达到了300多万亿。说明我们的经济是高杠杆在运行。经济减速或停顿会造成很大影响。毕竟这么大的债务,分分秒秒都在记着利息的。所以管理层一直在讲要加大直接融资。加大直接融资,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发股票。因此发股票将是今后中长期的常态。
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产能的过剩。目前单一资金的回报率是在下降。因此我们目前很多的行业都是处于非常低的利润状态下。你想多赚钱,那么就要增加投资。增加投资,很多企业和个人就要上杠杆了。因此在整体利润率下滑的情况下,你还想保持着赚钱的高增长。那么你只能要增加资金的供给端。说白了就是要投入更多的钱。而这投入更多的钱,一定就是杠杆率的上升。
这种经济上的杠杆也并非说越高越好。初期和体量不大的时候,你上杠杆可以快速增长。当你的经济总量足够大的时候。你还上很多的杠杆,那就容易出问题。比如遇到经济低迷期。这几百万亿的负债所产生的利息非常的庞大。很多个人和企业可能赚的钱还不够还利息。那么这时候你借的钱就会成为你极大的负担。因为利息是分分钟产生的。
而且现在最要命的是在你实体经济利润微薄的时候还放进来了大量国外资本。数据上显示近几年以来外资进来我们这边非常快。这个我们在《金融迫切需要建立防火墙》一文中有提到:
短期进入这么多的钱。造成我们的货币严重过剩。千万不要以为钱多了是好事。这个时候钱进来多了反而不妙。因为本身我们总盘子这么大的情况下,货币不能输出,再加上经济增速减缓,本来这点利润都不够大家分的,还让人进来分利。这样大家只会更苦。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已经走过了经济快速的发展期。现在对资金的需求实际上没那么大。现在进来的外资多数都是在空转。就是这些资金并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你看上面的数据。从2019年截止到2021年三年的时间外资新增进来只持有我们的金融资产就超过了6万多亿。这些钱你要是在这边开了工厂还说可以带动就业。但实际上这些国外资金都是在金融市场空转。比如股市汇市,然后还有大量钱在你这边买国债,以及存款。
这些庞大的金融资产都在吸食你实体经济的血液。因为随着效率的提升,产能严重过剩。实际上你干什么都很难赚到钱了。就好像你现在要开一家餐饮店和服装店,不一定能赚到钱。然后他们的钱还进入到了金融体系。这就造成了金融体系货币严重过剩。同时把本应属于我们的利润给抽走了一部分。
所以你们看到了很多的平台都在放贷。本质上就是投实体经济难赚钱了,都在务虚做资金生意了。在货币过剩的情况下再进来大量钱他不是帮你而是害你。因为他把你仅有微薄的利润再次拿走一部分。使你会变得更困难。况且现在更为不妙的疫情几年下来,大家的收入被连续减少后大家都不愿意再大量举债了,很多人都是尽量去还旧债,而不愿再背新债。这样使得存钱的意愿升高,借钱(贷款或背债)意愿降低。
当大家都去存钱而不愿意背债的情况下。这个时候银行就很尴尬了。一方面国内企业和民众都在想办法减少负债,不愿意再背新债(因为在经济低迷期,你背债投资不但很难获得收益,甚至连本金都要大量损失),然后金融放开后还被国外资本往中国的银行体系塞进了大量的钱。这个时候银行所接收的存款就成了烫手的山芋。
而在目前的环境下。银行是要给存款方支付利息的。因为银行业就是做资金生意的,一方面吸纳公众的存款。然后再把这些钱扣除存款保证金以后的钱再放贷出去。赚的是息差。银行业实际上是高杠杆的企业。因为公众的存款远远会高于它自有的本金。正态分布下,银行可以过得非常舒服。
这里所指的正态分布是你放出去贷款的钱得到的收益要大于你利息成本支出。你实际上是有一定比例的。不可能说你吸收了10亿的存款,只放出了3个亿的贷款还能盈利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除了利息成本,你还有运营成本。所以实际上一定有一个相应的比例。比如存款的八成都放出去了,那银行很滋润。如果七成左右估计还行。要是有四五成的资金放不出去银行就要亏钱了。
而现在大量外资的钱在我们金融体系空转,银行现在非常被动。这个被动是指多要素下银行大量的钱放不出去。这个时候你说他急不急。放不出去意味着你这个做资金生意的会亏钱。而且是大量的钱。这个钱银行业是扛不动的钱。因为前面我们讲到银行所管理的资金中大量的钱来自储户。当你贷出去的钱不能支付你的利息成本时。银行很难扛得动这大笔的利息支出的。这就好比那些做高杠杆交易的一样,赚钱倒好,要是亏损的单子只要比例稍微大那么一点点。可能你就是巨大损失甚至暴仓。
这几年以来外资拿了我们很多的金融资产,除了上述讲的债券存款这些。还大量拿了我们的股权。比如现在已经有数家证券公司被外资控股了。而且从国家层面来讲我们根本就不缺那些钱了,早就进入货币过剩的时代。现在这些钱大量进来。带来的负作用非常大。
我们就先不论这些国外资本是他们宽松印出来的,就是他们在我们本来不缺钱的情况下大量进来。首先买了很多股权直接就获得了参股权甚至控股权。我们不缺钱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放这么多资本进来。真有些搞懂。而且他们投资早已不是以前那种主要投实体的做法。因为前面说到实体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你投实体未必能赚到钱。所以近几年实际上进来的大量资本都在我们的金融体系空转。在空转的同时吸食的我们实体经济上的利润。
上面一段估计很多人很难理解说为什么我们不缺钱?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真需要很多钱,就你借的钱很容易赚到钱,这个才叫缺钱。懂吧。而如果说你借的钱干啥都不行,那么这个钱其实不缺。就是很多行业早已饱和。你进来不是增量,而是存量竟争。
正是由于银行放出去的钱很可能失败,怕收不回才打破刚兑,同时实行资产证券化。就是把不良贷款转化成理财产品。一旦坏账,那么就是所谓的净值型理财要去填坑。从这一点上看大量资金在空转以及被浪费。与此同时外资拿走了本应属于我们利益的一部分。
你想想看,本来都困难了,然后还被他们拿走一部分。所以造成实际可分配利润更进一步减少。大家变得更困难。所以目前的金融界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特别是银行业。一方面被外资大量抽血。另一方面把自己的理财产品基本上换成了净值型产品。大量资金被浪费。内耗非常的严重。
目前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我们的金融界一定要赶紧出大量的补丁政策。把防火墙建好。不然后面的代价非常大。而且现在已经是非常麻烦了,就是银行手上钱太多,放不出去。搞不好就要胀死。真的要抓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