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能接棒下一个风口?新能源发展“氢”趋势!
投机总赚 / 2022-06-13 22:58 发布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市场热点。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步从培育期迈入发展期,成为引领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分析显示,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9.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6%。
中信建投报告认为,2022年中国、美国以及欧洲三大新能源车市场对于新能源车的支持政策还将延续。政策面加上行业端的共振,预计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在550万辆以上。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的销量一马当先,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来看,比亚迪在2022年大放异彩,屡夺得全球新能源车销冠。
2022年4月,比亚迪以近10.6万辆的销量创下月度销量新纪录,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5月,这种趋势被继续保持下来,比亚迪月度销售11.49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50%。
目前比亚迪《比亚迪又科技了!!看完让人浮想联翩》新能源车主要有纯电和插混两种,2022年初预计纯电占比80%,插混20%,但是从市场表现来看比亚迪dmi需求强劲,叠加其它车企插混车型竞争力也较强,用户对插混兴趣较大,预计插混占比由20%提升至30%。 比亚迪供应链可以分为汽车零部件和动力电池两类。多年来比亚迪一直坚持全产业链布局,大部分零部件主要来自内供,但是近年比亚迪也开始陆续引入外部供应商,包括音响功放/HUD 等汽车电子相关、车灯、热管理等细分子板块,以及动力电池的正负极、结构件、铝塑膜、隔膜等。 汽车零部件方面,比亚迪供应商提供包括OBC(车载充电器)、扁线、扬声器、空气悬挂、热管理、变速箱油泵、铝压铸件、HUD等,单车价值从150元-2000元不等,来自比亚迪的利润占比分布在3%-27%之间。 动力电池方面,比亚迪供应商提供包括负极材料、导电剂、铁锂正极、铝塑膜、隔膜等,除了铁锂正极,大部分单车价值在300元-2000元不等,来自比亚迪的利润占比分布在3%-51%之间。 上周五的大涨让比亚迪的市值首次突破万亿。根据2021年年底的持仓显示,巴菲特是一股都没卖。当时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所购入比亚迪的价格为8港元每股,一共18亿港元,如今市值已经暴涨至约708亿港元,如果不算分红派息,这一笔交易的回报如今已经达到了39倍。
可是,在消费需求明晰的背景下,新能源车补贴的退坡现象,成为了影响市场走势的一大“变量”。未来随着补贴政策减弱,市场开始贴身肉搏,真正有实力的企业生存下来,新兴产业的搭建随之完成。政策的补贴和福利又将会转向另一个新兴风口上,引发再一次的资本热潮。
最近频繁出现的氢燃料电池,能否接棒新能源汽车,成为能源领域的新热潮?
说到氢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必须提到日本丰田汽车在这一领域的开创性地位。 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佐吉先生曾经许下了一百万日元的奖励,希望丰田的工程师们能够量产出完全不依靠石油的电动力车。可能有的粉丝觉得一百万日元不是什么大钱,然而这可是在1925年。 可惜丰田汽车的发展道路并没有完全随他所愿。在之后将近90年时间里,丰田汽车几乎将重心都倾斜到了传统燃油车以及类似普锐斯那样的油电轻混车发展上,反而在纯电动的新能源车研发领域显得保守。 直到2014年,在洛杉矶车展上,丰田发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款完全利用氢燃料电池的汽车—Mirai,震动了整个汽车行业。 如下面示例图所示,一辆Mirai汽车里包含了许多创新性的技术。比如,要让一辆氢能源车发动行驶,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氢气从储存罐里被抽到燃料电池(电堆)中,在那里它与来自汽车前部进气口的氧气相遇。
随后电堆的反应产生了电流。电流的电压通过一个升压转换器提高。电压让电动马达可以驱动前车轮,且当汽车在滑行或制动时,电动机也会作为发电机发挥作用。
同时,马达所产生的额外电力被储存在驱动电池中,在汽车加速时可以被引擎用到。
上述整个过程中,智能化的动力控制单元根据驾驶条件实时监督燃料电池的功率输出和电池的放电和充电。
日本丰田“重仓”氢燃料电池汽车不是没有逻辑的,氢能汽车主要具备以下几个优势: 充氢快速。以Mirai汽车来讲,从行驶里程为0加注到500公里,只需要3-5分钟,几乎和传统汽油车加油一样快速。
续航里程长。因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的不同性质,一般相同重量的汽车,氢能电池所能提供续航里程更长,可以轻轻松松就超过500公里以上。
能耐超低温。有科学研究显示,在-30℃情况下,氢能车依然可以快速启动,在超低温下,其续航里程相对锂电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汽车所受的影响要小得多。
发电效率高。上图的解析中我们发现,氢能车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过程中动力传递损耗少,汽车动力足。
节能环保。与锂电汽车一样,以氢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不会产生二氧化碳造成气候变化。
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发展潜力巨大。 从顶层设计上讲,根据最近的精神,“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根据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的规划,到2035年,我国汽车市场上新能源车销量的占比将达到汽车总销量的50%以上成为主流。 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1-9月我国氢能汽车的总销量仅为906辆,作为对比,同期锂电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约215万辆,创造了历史新高。 同时从国家行政层上讲,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单独的政策支持力度也正在不断加码。在《中国制造2025》、《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较为高瞻远瞩的政策中,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氢能配套设施的重要地位被确立。 特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量化了氢能汽车以及其配套产业链的各项发展工作的目标,并且细化了各个细分产业的发展路径。 此外,许多地方都发布了本地对于氢能汽车发展的扶持政策,各地之间的竞争也隐约可见。 从涉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制造业发展现状上看,据国联证券去年的一份研报,到2021年底我国燃料电池产业链主要涉及燃料电池堆、电池系统、空压机&氢循环、储氢瓶、质子交换膜、材料催化剂等细分产业。 目前这些产业的综合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60%-70%,预计未来5年,随着产业不断成熟进步以及国家支持政策逐步深化,这个数字将进一步增长到超过90%以上。 综上,我国氢能汽车以及其产业链和其他配套基础设施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速,未来5-15年,我们将有可能目睹氢能汽车的爆发式增长。 氢能源汽车板块近期有资金不断进场,总奸个人已经锁定多只前排品种加入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