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储能将成为能源革命浪潮中第三大超级赛道,逆变器环节弹性最高

研报院   / 2021-07-26 22:51 发布

储能将成为能源革命浪潮中第三大超级赛道,逆变器环节弹性最高

1)两大驱动因素:

一为“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资源的刚性需求,碳中和的关键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从“源-网-荷”到“源-网-荷-储”,储能有望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第四大基本要素。

二为用户不断提升的对低成本高质量用电的追求。

②近期催化:中国首次公布十四五储能规划规模、有望逐步放开电网侧储能;海外家庭储能市场已经启动、表前储能已初具经济效益。

2)储能市场空间如何拆解最为合理?

储能的本质驱动来自于新型电力系统所需灵活性资源及用户侧的低成本高质量用电需求,具体可分为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共七种场景,需要注意的是这二者是互有交叉的。

发电侧:平抑发电波动,维持电网平衡,以新能源配套储能为主,从新能源装机角度测算。

电网侧:以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维持电网平衡需求为主,另外还有延缓电网投资需求。

用户侧:国内以工商业储能为主,海外包括户用储能和工商业储能。

估算出2020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约为10GWh,2030年新增需求约918GWh,对应市场空间约8000亿元;预计2025年新增需求约196GWh,对应市场空间约2200亿元,2050年累计空间约23TWh。

3)储能的技术进步及降本空间如何展望?

储能系统降本将围绕两方面进行:降低初始系统成本、提高循环寿命。目前国内储能系统成本约为2元/Wh。根BNEF预计,到2025年系统初始成本降有望降低至0.84元/Wh,一方面降低电芯成本至0.5元/Wh以下,另一方面降低土建、安装、接网等非技术成本。

4)投资机会在哪些环节?

①制造部分:当前阶段电池环节价值量最高,变流器环节成本占比低但重要性极高。行业成熟度提升后,系统集成能力体现长期竞争力,远期BMS有望孵化出细分市场。

储能变流器的单W价值量、单W利润均为光伏逆变器的2-3倍,因此虽然储能变流器的绝对需求量在近几年仍低于光伏,但是其利润贡献比例相对光伏逆变器将大幅提升,行业整体利润比例将从2020年的14%提升至2025年的83%。

相比之下电池行业由于动力电池的超高增速、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的单位价值量、单位利润基本相当,因此相对弹性不特别明显。

②系统运维、梯次利用、电池回收环节也将在行业空间展开后形成投资机会。

③下一代电池技术同样值得关注,我们认为更适合储能应用场景的高安全性、长寿命、低成本储能技术仍有望浮现。

④虚拟电厂(用户侧分布式+综合能源+需求侧响应)有望开辟全新应用场景,特斯拉已在澳洲、英国等地着手构建。

 a1.jpg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研报院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