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资本市场回归本源

金豆看盘   / 2021-01-08 13:22 发布

图片

  由于本轮行情运行在注册制的框架下。所以前两年能看懂市场的人非常少。毕竟市场的玩法跟以前不一样了。在以往的话。只要你发觉指数不错,那么买个股也会相对容易盈利。也就是说指数区间上涨的话,你买个股赚钱是大概率,如果稍微懂些技术,那么赚钱的概率就是大概率中的大概率。从这个角度而言,以前的A股市场对投资者还是非常友好的。


  为什么说以前的市场相对比较友好。这就好比一个特殊的公司,你能力强,可以取得较好的业绩。按劳计酬。如果能力差和业务能力不够的情况下。这部分员工按劳计酬的工资量是比较少的。但是公司可能还做一个额外的岗位补贴。而最终的收入绩优绩差的员工相差并不会特别大。一方面体现了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又有点像大锅饭的味道。也不能真正体现优秀员工的实际价值。


   回顾以前的A股市场。和我们上面讲的这段是非常相似的。不管公司是否优越。牛市大家都涨,或者大涨。甚至差股垃圾股比白马股和成长性及盈利好的公司还涨得多。而熊市几乎通通下跌。能体现不同趋势和价值的票非常少。本身公司质地不一样。但走势上却又非常的类似。实际上以前的市场是个无效的市场。就是好股票,好公司未必有好的价格。实际价值未完与当下大盘位置和趋势匹配。


   而当下注册制"等于公司改变激励方式,让你必需体现按劳分配"。体现在资本市场就是你好公司可以在市场不会太论牛熊市,而一路长牛。而你差的公司或垃圾公司,别人上涨你不涨是对的,甚至别人上涨你下跌也正常。这才是真正的资本市场。你们回看近一段时间的大盘。不管大盘红盘绿盘,基本上下跌的票占多数。像今天三大指数全红盘。上证还上涨了22个多点,涨了0.63%。全市场超过三千家是绿的。市场七成多的票是绿的。能达到或超过上证指数的也就20%的票。很多人大喊跑不赢指数了。


 其实我们前面有多次文章提到市场换了玩法。以前的牛熊论或者牛熊经验不能直接往现在的市场上套。不能认为以前怎样,现在也会怎样。更加不能认为以前指数涨得好个股也好做。我们说过多次市场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了。如果你不能理解,那我简单直白地说,在注册制下个股风险远大于以往的市场,而不是以市场牛熊来论风险。因为现在的市场牛熊和以往是不一样的。以往的牛市基本上是鸡犬升天,你买什么票都容易赚。而注册制下哪怕是牛市,也会有非常多的熊股。而注册制下的熊市一样有很多机会。这个才是真实的市场。用老观念来套用现在的市场的人会非常不适应,极易吃大亏。


 注册制并不是我们独有的。实际上海外大多数市场都使用的是注册制。所以我们搞注册制也被称为与国际接轨。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复盘查港股和美股的数据。他们的市场实际上就像和我们近期的市场类似。指数光鲜的背后大部分票都是下跌的。指数平盘附近的时候基本上下跌的个股是三分二或三分二以上。也就是说机会只在少数票上。上次我们还有文章讲到美股道指在2000年时高区间是10000点附近,时隔20年后涨了20000点,涨到了30000多点,区间涨幅为200%,但是2000年上市的票到现在退市超过90%。真正体现一将功成万骨枯。市场是长牛,但是个股风险是非常大的。别看它们的盘子那么大。道指也就是由30家公司编制而成的。


  用你的大脑想想看,30家能代表整个市场?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如果你把上证类似茅台的一些优质白马票编制成指数。你说这个指数得有多漂亮。茅台能代表整个市场?能够代表整体投资者吗?显然不能。况且我们市场深成指也就是40家成份指,创业板是100家成份指。注册制下少数的其实并不能反应整体。在以前还行。我们就在上面还讲。因为早期的A股就类似一个特殊的公司。有人文关怀的一面,又有大锅饭的味道。所以只要指数涨,其他个股也跟着涨。甚至其他个股比成份指个股的平均数(指数)涨得还多。所以以前做标参与指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市场当时有内在的“补偿机制”。一涨都涨自然容易赚钱。而一个成熟化的市场是能够基本反应标的的合理估值的。


 市场的变化和内在你必须要清楚。不然你怎么吃亏的都不知道。所以我一直在提示大家。尽快尽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现在市场别看有四千多家公司,如果你有规则有看盘体系的话,符合可买的标的其实并不多。比以前全市场只有两千家以下的时候还要更容易选。但前提是你要筛选规则。不是见到票就要买。


(原文章发表于1月6日的金豆看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