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远海控601919:集运牛市已来 公司充分受益
百家云股 / 2020-11-04 13:30 发布
【摘要】:
1、库存周期叠加政策周期驱动未来需求向上。2、未来2-3年,运价中枢会逐步上移。
3、公司盈利大幅改善,四季度业绩超预期是大概率事件。
4、订造大船进一步提升公司欧线竞争力。
5、评级预测:成长性突出;给予买入的投资评级。
一、【公司简介】
中远海控,前身为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 3 月,同年 7 月于港交所上市,2007 年正式登陆 A 股市场。2016 年中国远洋与中海集运重组合并,并更名为“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8 年中远海控收购东方海外,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
中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持有中远海控 37.89%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此外还直接持有公司 8.33%股权,合计持有公司 46.22%股权。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则为国务院国资委。
公司股权结构:
二、【投资逻辑】
库存周期叠加政策周期驱动未来需求向上。
疫情之下,跨太平洋航线运价持续高位运行,直接原因在于短期供需关系失衡。一方面,(1)行业自律性提升,航商主动停航控班;(2)班轮公司或港口出现疫情;(3)集装箱短期亦面临调度和供给困难。另一方面,欧美经济重启叠加“宅经济”全球发展,“生产弱、需求强”的特点显现。短期主干航线供不应求。
集装箱运输行业全球供应链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其不可避免的周期性。供给端来看,在手订单占现有运力比处于 1996 年以来的历史最低位,且今年新签订单仅 163 万 TEU,后续新签订单趋向谨慎;行业拆船亦有望增加;预计2020/2021 年供给增速为 1.7%/3%。需求端,欧美“生产弱、需求强”的特点或难有改善且需求仍有改善空间,而疫苗落地将减小经济活动约束,带来全球贸易阶段共振;预计 2020/2021 年需求增速为-7.2%/6.8%(恢复至 2019 年水平)
美国进口货物量同比增长
2.未来2-3年,运价中枢会逐步上移。
从主要机构的预测来看,2021年全球集运市场的供需边际差仍在改善。在经历了行业格局调整后,目前行业的竞争重点已经从追逐市场份额为导向转向端到端数字化的价值增长。若头部班轮公司率先转型成功,大量客户沉淀到头部航商,即使海运价格下降也无法撼动客户深度粘性。叠加疫情后,供应链稳定性可靠性成为客户更为重要的考量指标,单纯的某一环节价格并不会对头部航商产生威胁。集运行业格局优化带来盈利中枢的上移,强调端到端数字化对于行业估值的重塑。
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供需平衡表
3.公司盈利大幅改善,四季度业绩超预期是大概率事件。
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7.09亿元,同比增长5.5%;经营现金净流入227.34亿元,同比增长5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4%。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36.6亿元,同比增长10.5%,经营现金净流入达113亿元,同比增长,10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8%。
公司资产负债表持续修复。得益于全球较低利率政策环境,叠加公司现金流大幅改善,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17.1%,期末资产负债率较期初降低3.0个百分点,公司未分配利润已经从2019年年末的-102.8亿大幅改善至-64.35亿元,一年内转正是大概率事件。
中远航运三季度主要账务指标
4. 订造大船进一步提升公司欧线竞争力。
公司以每艘1.5768亿美元的价格共计购买3艘23000TEU型集装箱船舶,合计4.7304亿美元;另四家单船公司于同日分别与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签订造船协议,以每艘1.57709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共计4艘23000TEU型集装箱船舶,合计6.30836亿美元。上述7艘船舶总价合计11.03876亿美元。
公司在欧线市场份额处于第三位置,订造新船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欧线市场份额。目前公司18000+以上的大船28艘,叠加年初5艘以及现有7艘船舶,中远海控18000+以上的大船共计40艘,欧线可常规配置每周4班航线,航班密度提升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强化航线市场份额。
2020年10月主要航商市场份额分布
三、【机构评级预测】
中信建投:买入投资评级。基于对明年公司长协价的判断,我们采取中性假设基于长协价1800美元/FEU,长协舱位比例为55%,公司业绩将增厚42亿元。基于55%长协比例,长协价每增加100美元/FEU,业绩增厚约10亿元。预测2020/2021/2022营业收入分别为1637亿元、1757亿元、1827亿元、增速分别为8.4%、7.3%、4%,上调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9.9亿元、107.5亿元、119亿元,对应2020/2021/2022PE11.5/7.5/6.7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重要财务指标
【风险提示】:全球经贸环境恶化、多方面因素导致成本上升及公司经营无法适应行业转型趋势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