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错过互联网创业潮的深层次思考
余丰慧 / 2019-12-21 15:33 发布
首先必须肯定这个思考很重要很必要,提出这个思考非常有价值。这个价值不仅仅对于日本,而且对于美国、欧洲和中国这些大经济体都非常有价值。
日本发明了、日本最早出现社交网络、日本是移动互联网的鼻祖、日本有世界新科技领域叱咤风云的孙正义,然而在世界前20名的互联网巨头中日本却不还踪影。
提出问题的作者从历史角度,日本经济体制,以及日本人隐私保护思维等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非常好和透彻。我仅仅从两个方面谈一点浅见。
首先,日本社会几乎所有思维模式等已经不适应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入口平台的新经济新技术新金融模式与趋势。这个“三新”趋势要求透明、分散、零星、无孔不入、平台基础、规模效应,要求摆脱传统线下模式彻底走向线上。要求充分发挥个性发散思维,在线上平台出现万众创新,把每一个人的创新想象思维空间充分挖掘出来。而日本整个社会基础没有与此相对应的契合点。
日本是一个抹杀个性、不鼓励个人创新,而崇尚财阀主导经济与创新的社会。个性、创新、分散、透明、规模经济等与日本社会契合的并不紧。这就使得日本经济中互联网思维基本失去市场。
而且,日本人过度的谨小慎微,过度的追求完美与安全,在思想深处就有先入为主的互联网不安全的观念。一旦出现风险就会如临大敌,彻底取缔。耽误了新经济新科技新金融的孕育与发展。
思想观念上以安全、隐私为由排除互联网现象非常严重。就在前不久(2019年7月份),日本一些商场推出移动支付后马上被叫停,因为一推出就有客户资金被盗,结果彻底叫停,至今没有恢复。可谓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现有财阀控制经济命脉的格局,很难出现一批互联网为主的新经济新科技新金融企业家队伍,更谈不上新经济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阶层和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西方发展到19世纪,人们将企业家具有的某些特征归纳为企业家精神,在英文术语使用上,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常常互换。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创新意识;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冒险精神、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坚韧执着精神。日本曾经不缺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例如,伟大的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们创造的最伟大的“产品”不是收录机,也不是栅条彩色显像管,而是索尼公司和它所代表的一切。然而,进入本世纪后,面对IT信息技术扑面而来,互联网向经济各个领域渗透,日本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竟然荡然无存,一个孙正义是新技术投资家,而非互联网实业家。
与此同时,美国诞生了比尔-盖茨、乔布斯、马斯克、贝索斯、扎克伯格、库克、安迪·鲁宾、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桑达尔·皮查伊等,中国诞生了王志东、张朝阳、丁磊、马云、任正非、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雷军等一批互联网业界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以企业家精神推动美国和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主导全球互联网经济技术金融发展格局。
日本错过互联网创业潮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所谓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失掉的十年。安倍政府执政后推出了安倍经济学,促进日本经济出现了几年小幅复苏的迹象。这个复苏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日本展开双臂欢迎全球消费者到日本购物旅游的海外消费推动作用,其中中国消费者是最大贡献者。
不过,安倍经济学依然是货币财政手段强刺激作用,没有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思维和元素,创新这个根本动力严重不足。这也只能是一剂强心针而已。今年以来,日本经济又出现低迷回落就是这个道理。安倍经济学急需丰富的内容就是加入新经济新技术新金融的政策制度安排,否则就不一定能走远。
美国经济持续走好,归根结底还是不竭的创新能力动力。美国科技企业是美国经济的定海神针,美国科技股是美股的定海神针。
与日本恰恰相反,中国紧紧抓住了互联网为平台入口的新经济新科技新金融发展的历史机遇。我是见证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互联网进入民众眼帘时,我是第一批电话线拨号上网的网民。从那时起,中国没有让互联网新经济溜走,一年一个创新,一年一个台阶发展。使得中国今天站在世界新经济新科技新金融的发展潮头,这必将载入史册,成为中国最辉煌最值得骄傲的一段经济发展历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