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所谓热点投资机会,一半都是坑人的

私募基哥   / 2019-05-04 21:11 发布

这些年做投资最大的教训,就是市场上到处都是机会走来走去,要学会去拒绝那些平庸的机会。这个道理在入行不久,在一些投资大师、前辈的语录里都已经读到,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重要性却用了很大的代价。

在市场混的久了踩过无数坑之后,才发现道理股神一开始就讲清楚了。


市场机会到处都是,券商分析师每天可以发上千份研报,多的时候一个星期十几场路演。里面有几十条投资线索、逻辑,上百个看好的公司。这些研报大部分都数据翔实、逻辑清晰、论证严谨,似乎每一个背后都有不得不买入的理由。


但是大部分都不值得去尝试,如果你每次都傻乎乎的买入,那么大部分都会让你泪流满面。


过段时间他们又会给你推销新的逻辑、新的观点、新的标的,每天都会有新的推票的逻辑,我相信大部分分析师也是真诚且做过深入研究的,但只有你的钱是有限的。

同样一天有4个小时交易时间、14400秒,每秒钟市场波动一次,每个交易日就有14400次波动。你不能把每一次波动都当做机会。

看K线的朋友,A公司跌到20线附近了,B公司股价突破10周线了,这些要不要搞?

看基本面的,C公司跌到历史市盈率10%分位了,D公司刚有一个新药获批,底部放量涨停了,能不能试试?

我曾经很勤奋,自认为在股票上的勤奋程度,超过大部分业余普通投资者。进入市场以来,学习或者接触过大部分流派。技术分析里的图形K线、量价、波浪,基本面分析各种财务指标、基本面研究。我看了很多公司,行情软件里自选股上限是500支,有一段时间自选股经常被加满,需要不断删除旧的、增加新公司。


然而,这并没有让我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

我曾经参与了这些平庸的机会:

某煤炭龙头公司看好逻辑:

1. 由于气候原因今年将迎来十年一遇的酷暑,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天数将比去年长,动力煤需求将超预期。

2. 全国开展打击整治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在此基础上,依法依规推动退出落后煤矿产能1.5亿吨,环保、安全检查导致产能释放不足,动力煤现货价格仍处高位。

3. 全国六大电厂日耗增幅明显,动力煤库存可用天数降至低位。

4. 公司作为国内低估煤炭龙头,未来三年通过新矿、在建矿产能释放、达产,产能核增,预计未来3年公司煤矿产量增长22%,年均产量增长7%,继续保持较好成长性。

这些逻辑都非常严密,也有数据支撑。买入的位置也不高、公司的估值也处于历史低位,但是最终我在它上面的投资却以亏钱为结局。

现在反思,这种机会真是太难了。里面的可变因素太多了,比如炎热的天气是不可抗力,天气预报尚且难以准确预测。

又比如电厂的库存也是可变因素,且即使我有特殊的渠道搞到一手的数据,电厂补库存意愿又如何知晓。

又比如煤价如果持续维持高位,发改委一纸政令就可以把它打趴下,这个也是完全不可控的。

类似这种机会真是太多了,我摘取几个标的大家感受一下:《糖产量或创十年新低,即将开启五年一遇的糖周期》;《泰国天然橡胶大幅减产或提振胶价,公司业绩有望增长》。

总结一下,就是周期的一大类。比如糖、橡胶、铜、原油、锌、煤炭等,需求巨大但是供给也非常大,而且具有非常大的弹性。

这一类的机会,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只是难度非常大,比如铜价看经济复苏,那么就经济是否复苏这个问题就不是一般人搞的清楚的?况且下游的库存又是怎样的?矿业巨头的产能利用率、今年产能计划又会怎么变化?

与之相对应的,我也参与了另一类机会,相比而言简单的多。他们是今年的浙江龙盛、去年的建新股份、神马股份,前年的方大炭素,2015年的天齐锂业、赣锋锂业。

同样是周期,却有着天壤之别。前一类机会,都是供给和需求无限,充满了无数种可能。后一种机会,都是短期内需求无限、供给有限。当然这种机会不是固定的,市场的需求总在不断变化。比如碳酸锂,巨头们不断去挖掘新的矿山、盐湖提锂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它也变成第一种机会了。

你今年还拿着钴、碳酸锂的公司去做价值分析,那么你研究的越透彻,被套的越深。

常常看到一些老股民聊到云南铜业、驰宏锌锗,两眼放光。只是属于他们的传统资源股的黄金年代在2007年就已经过去了。

我反思后得到一个结论,那么新的需求(比如新能源汽车、炼钢的石墨电极),在短期内需求暴增,但是供给缺乏弹性的机会,往往难以证伪。

第一类平庸的机会是大部分没落的周期股,第二类平庸的机会是大部分没落的成长股。

仍然以我个人的亏钱经历作为研究对象吧,这个公司的逻辑是这样的。

市场的观点:国内手机出货量连续出现负增长,前8个月出货量同比下降17.7%,换机周期增长,产业链普遍悲观。

我的逻辑:

1. 手机出货量从去年开始即已经出现负增长,媒体近期长篇累牍的报道,只不过是股价连续下跌后过度反映。他们往往在下跌的时候,放大这些利空。

2. 手机品牌厂商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龙头份额越来越强、越来越集中,一些小品牌份额被一线梯队手机厂商蚕食。而打入一线厂商供应链的公司明显受益。

3. 所选标的公司为产业链龙头公司,目前手机厂商不断尝试结构性的创新,以抵抗换机周期的延长。而这些机构性创新利好龙头公司,它有更强的研发能力、对创新能更快的作出响应,以满足下游厂商变化的新需求。

4. 公司在下游客户的份额在持续提升,在新发产品系列中,公司成为第一主力供应商。而且打入一些新的品类如笔记本的供应链中。

我相信敢于参与这一类机会的投资者,绝对不是入市不久的新股民,都是水性不错的好手。他们对基本面更加熟稔,往往自信于自己发现有别于市场的逻辑。

你去问一个分众传媒粉,他难道不知道新潮的竞争、创投市场景气度下滑、资本寒冬吗?但是他会对江南春的抢占用户的心智津津乐道,对它的电梯媒体资源逆势扩张如数家珍。但是这类机会,往往是英雄冢。大部分陷入行业危机中的成长股,最终带给我们的伤害比想象中大。


作者:三十观市


市场走势是由人民群众决定的。即使你是对的,错杀的过程也让人丧失信仰。况且大部分时候,最后都是市场是对的。

轻一点的亏损的是时间价值,白白浪费大好牛市行情。重一点的下完一个台阶之后,还有另一个台阶。好如不断补仓、杠杆再杠杆的阿胶,肝肠寸断。试下一下,如果这里不是阿胶而是茅台,又是何等春风得意。

我们往往会忽视行业不景气,再优秀的公司也难独善其身。只能说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这种机会,不如等形势明朗一点,公司的财报出现一些积极的拐点之后,再去介入也不迟。稍右侧一点成本可能稍高一点,太左侧买的太急,这种抄底思维,不如说是另一种贪婪。


在市场混的久了踩过无数坑之后,才发现道理股神一开始就讲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