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当下市场的一些看法
价值at风险 / 2018-03-12 11:42 发布
随着小盘股的持续强势,市场风险偏好快速提升,风格切换的声音也开始出现了。对于当下行情我说一说我的看法。
以次新股、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这波反弹涨幅巨大,远超主板指数(创业板+17%、深次新股+24%)。这里有几个合力因素:首先,大蓝筹过去两年远强于中小创,估值比达到了一个极致,一些白马股在持续大涨后估值已经产生了泡沫,而一些小盘股在持续大跌后估值趋于合理;其次,注意到港股的中小盘股早于A股走强,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请看恒生小型股指数的走势);第三,1月底的全球大跌中,A股跌的最猛的就是小盘股特别是次新股,所以理论上反弹的时候也会比较强;第四,春节新股发行暂停2周,这给了资金聚集次新股炒作的一个很好借口,整体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创业板也被带动起来,这也是深次新股的走势远强于创业板的原因之一。第五,国家明确IPO改革方向,就是让更多新兴产业的公司上市,这刺激了创业板权重TMT行业的走强。比如最近360回归、鼓励海外互联网企业以CDR回归等,当然也不能忽视港交所的作用,港交所在去年就开始了改革,取消一些门槛限制以吸引更多优质新兴行业的企业上市(阅文、易鑫、雷蛇、药明、众安、小米、陆金所等优秀的企业纷纷在港股上市或即将上市),这也给了A股很大的改革压力。
但中小创超强的反弹很难持续,也绝不可能开启新一轮牛市,原因有几点:1)技术面上,深次新股、创业板已经放出巨量,反弹也已经超过接近之前高点,见顶的信号即将出现(等一根长上影线);2)短期看,超级大象富士康即将回归,预计市值将会炒作至7000-10000亿,这需要巨量的资金支持(炒作次新的资金乃至主板的资金都会分流),富士康极可能和当年的中石油一样,成为压垮次新股和创业板这波大涨的最后稻草;3)长期看,随着注册制的必然退出,另外海外巨头阿里、腾讯、网易、百度这些都准备回归A股,且还要迎接大型独角兽如小米、蚂蚁金服这些公司上市,这些因素都使得A股会进一步港股化,对中小创的资金分流会非常巨大,很多仙股必然会出现;4)最后,核心因素:估值,还是估值!即便经历两年的持续下跌,大部分中小创的估值仍高高在上,只能说13-15年这波大涨透支的太厉害了(创业板整体一度超过150倍PE)。而一些基本面优秀的中小公司因为逆势强势泡沫更为严重,比如乐普、爱尔、汇川、海康、讯飞等等这些中小创白马的PE超过60乃至80倍,远超过指数整体估值,只有少部分公司勉强算合理(30倍PE以下,保持10-20%增速的中小创公司屈指可数)。你总不能指望80倍PE的爱尔眼科,在17年涨了55%今年涨了30%的情况下继续上涨吧,未来就算优秀的爱尔眼科公司持续保持30%增速,但他的估值修复到合理区间(PEG<1)也起码要横盘4年以上才行,现在买入这些中小创优质公司未来数年你还想要赚钱,只能指望市场继续疯狂下去,维持80倍PE的极高估值乃至估值继续提升(每年涨30%+),或者有更多更傻的人来接盘。
虽然我不认为中小创会走牛,但这不意味着中小创会跑输白马股。注意到1月的下跌主要是金融地产周期股的下跌(以上证50为典型代表),而一些弱周期的白马股基本没跌多少,反弹时也早早新高,比如恒瑞、茅台、海天等。且这些白马股的估值一点也不便宜,以典型代表恒瑞为例,即便他是中国最优秀的医药公司,即便过去多年业绩增速都稳定在20-30%,但他的PE在70倍以上,2017年的涨幅高达82%,你总不能指望恒瑞2018年继续涨80%(2018年已经涨了15%),估值升到100倍以上吧?这样和15年创业板超级泡沫时的估值又有什么区别呢?只会摔的更惨。
综上,首先我认为风格切换不会发生,其次我认为整体A股估值没有优势,白马股有一定泡沫(年初的大跌也没消化),金融地产也比同股同权的港股贵30%+,因此我仍不建议重仓A股,仍应重点关注港股。相比较A股而言港股估值还是低太多——不论是大蓝筹还是中小盘(AH溢价指数仍在130左右,国企指数的估值仍是全球最低之一)。因此,我仍然会继续持有或买入估值远低于A股的港股优质企业,当然港股不少公司也开始不便宜了,比如我重仓的医药股最近狂涨(此前1月大跌是我最近一次加仓买入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