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上海市 市辖区 浦东新区
个人简介:经济学博士,资深职业投资人,原神光咨询创始人,先后出版七本专著。 更多

申请认证

资深职业投资者,经济学博士,从事股市投资24年,先后出版七本专著。

孙成刚 

【股市的春天来了】
9.24新闻发布会,加上9.26政治局会议,应该明确,股市的春天来了,未来的牛市应该持续。我希望,这一次的中国股市,像1981年的美国股市。从此一路坦途,奔向长期牛市。1、新闻发布会上只是降准,降低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政治局会议明确降准,且要求“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如此,中国的短... 展开全文

赞(45) | 评论 (17) 2024-09-26 20:22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烟草的产量这几年倒是比较稳定的。
@孙成刚 
中国喝酒的人去哪里了?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过去10年,中国的白酒产量从1358万吨,下降到450万吨,足足下降了67%。葡萄酒更离谱,从148万吨下降到14万吨。啤酒好一点,下降了1500万吨,从5000万吨下降到3500万吨。转折出现在2013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下降幅度呢...

原文转发(1)| 原文评论(1) 2024-09-26 12:49来自网站


赞(1) | 评论 2024-09-26 12:50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中国喝酒的人去哪里了?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过去10年,中国的白酒产量从1358万吨,下降到450万吨,足足下降了67%。葡萄酒更离谱,从148万吨下降到14万吨。啤酒好一点,下降了1500万吨,从5000万吨下降到3500万吨。转折出现在2013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下降幅度呢...展开
中国喝酒的人去哪里了?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过去10年,中国的白酒产量从1358万吨,下降到450万吨,足足下降了67%。葡萄酒更离谱,从148万吨下降到14万吨。啤酒好一点,下降了1500万吨,从5000万吨下降到3500万吨。
转折出现在2013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下降幅度呢?出什么问题了?现在的中国人,难道不喝葡萄酒了?
当然,国家统计局的是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2011年开始,年销售收入从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但为什么2013年之后会出现那么大幅度的下降呢?是人口问题?是生活质量问题?还是统计误差呢?收起

| 评论 (1) 2024-09-26 12:49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大盘股靠分红和机构投资者夯实底部,小盘股靠并购扩张夯实底部,重新回到重组阶段。市场有望全面转暖。 展开 收起

赞(8) | 评论 2024-09-25 19:51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昨天到今天,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时隔15个月,重新回到7.0以下。背景是:昨天央行行长说要降息,要降准,央行要扩表。这三个消息,都是扩大货币供应,降低货币收益率的,按照传统理论,汇率一定要贬值。但是,人民币反而大幅度升值。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的金融学是错的!汇率不只是取决于货币本...展开
昨天到今天,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时隔15个月,重新回到7.0以下。背景是:昨天央行行长说要降息,要降准,央行要扩表。这三个消息,都是扩大货币供应,降低货币收益率的,按照传统理论,汇率一定要贬值。但是,人民币反而大幅度升值。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的金融学是错的!汇率不只是取决于货币本身的收益率,更取决于支撑货币的经济状况。只要经济形势向好,用这种货币投资能赚到钱,而且赚到的钱能买到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央行无论怎样扩表、怎样扩大基础货币供给,汇率都可能是坚挺的。

一定要注意,人民币的基础货币欠账,高达30-50万亿元。中国央行理应采取各种措施扩表。其中包括:全民发钱,最好是央行数字货币账户每人发1万元;政府债务货币化,最好直接增发60万亿元特别国债,替换地方政府债券,让地方政府不用再为还债发愁;继续扩大发行特别国债,用于刺激消费需求。至于昨天公布的举措,也有用,规模可以扩大,三年扩大到10万亿是完全可行的,股市将迎来扎实的牛市。股市好了,等于变相发钱了,经济也会好。收起

赞(42) | 评论 (5) 2024-09-25 11:49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只要是开始,就是好事情。且行且珍惜。
@孙成刚 
金融三巨头新闻发布会点评:基础货币供给,时间开始了——央行行长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也逐步提升,央行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目前,人民银行已将国债买卖纳入到货币政策工具箱,并开始了尝试操作。继续观察,看9月的基础...

原文转发(1)| 原文评论(1) 2024-09-24 23:18来自网站


赞(1) | 评论 2024-09-24 23:21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金融三巨头新闻发布会点评:基础货币供给,时间开始了——央行行长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也逐步提升,央行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目前,人民银行已将国债买卖纳入到货币政策工具箱,并开始了尝试操作。继续观察,看9月的基础...展开
金融三巨头新闻发布会点评:
基础货币供给,时间开始了——央行行长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也逐步提升,央行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目前,人民银行已将国债买卖纳入到货币政策工具箱,并开始了尝试操作。
继续观察,看9月的基础货币规模。如果年底前基础货币规模能达到48万亿元以上,则股市牛市可期,经济向好有望。

当然,遗憾还是有的。这次新闻发布会,说是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其实核心是金融支持股市稳定,恢复投资者信心的。国庆节前希望股市好一点,这可以理解。希望楼市稳定,也可以理解。但是,消费端怎么办呢?下午还有财政部的新闻发布会,看看有没有重磅的信息。

今天的发布会,最重要的发言还是央行行长的。他提出的创设贷款,面向券商等金融机构,创设互换便利和再贷款,面向上市公司和大股东,短期资金规模8000亿元,全部投入股市,影响还是很大的。而且,贷款的利息也不过2.25%左右。最重要的是,这是央行通过创设的方式发放基础货币的一种举措。

有意思的是,央行创立的这个互换便利,名义上不增加基础货币,但实际上增加了货币供给。比如说,某证券公司把自己创投的公司股权或者自有房产抵押给央行,借来的是国债,然后卖掉国债,买进银行股。银行股一年分红5%,国债收益率又上升了(价格下跌),到时候把国债买回来,还给央行,还能赚一笔。它是把不能流动的资产变成了流动性好的国债和现金。理论上,这个创设可以无上限。如果央行能5000亿再加5000亿,一直搞到10万亿,也不错。

而且,尤其难得的是,潘行长终于提到了要通过买卖国债来投放基础货币。注意,基础货币这个词儿,央行行长这个级别,大约得有20年没提了吧。现在提,就说明他们意识到了基础货币不足的问题。

创设贷款再好,也不如直接发行货币更好。这才是扩大基础货币的最有利最有效的手段。因为创设各种贷款,发行各种国债,归根结底都是有归还期限的。央行应该发行一些没有归还期限的基础货币。这个规模,应该是30-50万亿元。所有,手段还要再狠一点啊!

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
希望,这是一系列行动的序曲。收起

赞(3) | 评论 (1) 2024-09-24 23:18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毛振华#专家建议给老百姓发消费基金#:现在居民部门是干涸的,要大水漫灌】专家学者逐渐清醒过来了,目前居民部门应该大水漫灌了,不要再提什么精准了。渴,是全社会的渴,你再不漫灌,要出问题了! 展开 收起

赞(7) | 评论 2024-09-23 12:49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仔细看一下2015年后半期到2015年底,央行大幅度缩减基础货币近3万亿元,下降幅度达到9%。那下半年到2016年的股灾,等于是生生被造出来的。
@孙成刚 
中国央行基础货币为什么持续13年赶不上经济增长速度?2012年1月迄今13年时间,中国央行的基础货币年度平均增速是3.7%。这个速度,远远跟不上GDP的增长速度。这是为什么?看具体数据,2012年1月,央行基础货币29.5万亿元,2024年9月,预计44-45万亿元,按照上限45...

原文转发(1)| 原文评论(1) 2024-09-22 10:42来自网站


赞(7) | 评论 2024-09-22 17:30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中国央行基础货币为什么持续13年赶不上经济增长速度?2012年1月迄今13年时间,中国央行的基础货币年度平均增速是3.7%。这个速度,远远跟不上GDP的增长速度。这是为什么?看具体数据,2012年1月,央行基础货币29.5万亿元,2024年9月,预计44-45万亿元,按照上限45...展开
中国央行基础货币为什么持续13年赶不上经济增长速度?
2012年1月迄今13年时间,中国央行的基础货币年度平均增速是3.7%。这个速度,远远跟不上GDP的增长速度。这是为什么?
看具体数据,2012年1月,央行基础货币29.5万亿元,2024年9月,预计44-45万亿元,按照上限45万亿元计算,年度复合增长率只有3.3%。同期,中国的GDP从48.8万亿元预计增长到133万亿元,年度增速8%(名义增长率,不考虑物价,因为基础货币也不考虑物价)。

一方面,是经济增速年均增速8%,一方面是央行基础货币增速3.3%。这种现象竟然已经持续13年了,这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2001年到2011年底的这10年,中国的基础货币年均增速平均是21%!。到底是什么原因,从2012年开始,基础货币增速就急剧下滑了呢?核心的问题是央行的强制结售汇完全取消了。外汇储备占央行的资产比重下降了。大量外汇留在企业和个人手里没有结汇,央行顺理成章、心安理得,就没有增加货币供应,

其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新增了12万多亿元的货币投放,但这些货币,都是有成本的、有期限的、到时要还的。商业银行有时候一个月就要归还央行2万多亿元的货币。市场因此而出现波动。

看看图一,这样的基础货币供应,股市怎么可能涨!

看看中国央行的基础货币增长趋势图,你感受不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感受不到2012-2014的全球货币紧缩,也感受不到2020-2022年的全球疫情。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钩。这就是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模式。

再反过来看看美国。同一时期,看看美国的美联储的基础货币供应,如图二,这三个峰值能让你感受到美联储的紧张、负责,人家看看苗头不对,可以一年之内扩张一倍的基础货币供给。目的只有一个:经济稳住,股市稳住。

有什么样的货币供给,就有什么样的股市。看看2017年以来的中国股市(图三),跟央行的货币供应趋势图是不是基本吻合的?货币严重不足,怎么可能有牛市,做梦去吧!

当然,也许潜在的好消息是,最近一年,央行的基础货币供应增速开始接近5%了,甚至可能超过这个数字。如果年底前基础货币供应能增长到48万亿元以上,也许,股市的牛市就会来临了。

还是存一点希望吧,万一实现了呢?毕竟,你看看图三的尾巴,背离,也许就是机会呢。收起

赞(49) | 评论 (1) 2024-09-22 10:42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目前,其实有两个途径在囤积人民币。一个是群体,一个是外资群体。群体动辄上亿元的贪污受贿,都是现金。海外的外资,包括一带一路国家,稍微搞个几百亿,加起来就不得了。结果,国内就是没钱了。
@孙成刚 
跟美联储比一比,中国的央行自有一套看看这张图,是中美两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趋势图,显示的是两个国家的基础货币投放情况。红色的线是中美之间的比值。你可以看到,2002-2008年,中国央行不断释放基础货币,中美的基础货币比值从1:1上升到2008年8月的3.2:1。中国的基础货币充盈...

原文转发(2)| 原文评论(2) 2024-09-20 20:27来自网站


赞(1) | 评论 2024-09-21 16:06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第一人民币严重低估了。第二,中国人民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少少的货币,做了大大的事情。
@孙成刚 
跟美联储比一比,中国的央行自有一套看看这张图,是中美两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趋势图,显示的是两个国家的基础货币投放情况。红色的线是中美之间的比值。你可以看到,2002-2008年,中国央行不断释放基础货币,中美的基础货币比值从1:1上升到2008年8月的3.2:1。中国的基础货币充盈...

原文转发(2)| 原文评论(2) 2024-09-20 20:27来自网站


赞(5) | 评论 2024-09-21 11:01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跟美联储比一比,中国的央行自有一套看看这张图,是中美两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趋势图,显示的是两个国家的基础货币投放情况。红色的线是中美之间的比值。你可以看到,2002-2008年,中国央行不断释放基础货币,中美的基础货币比值从1:1上升到2008年8月的3.2:1。中国的基础货币充盈...展开
跟美联储比一比,中国的央行自有一套

看看这张图,是中美两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趋势图,显示的是两个国家的基础货币投放情况。红色的线是中美之间的比值。你可以看到,2002-2008年,中国央行不断释放基础货币,中美的基础货币比值从1:1上升到2008年8月的3.2:1。中国的基础货币充盈,经济社会一派欣欣向荣。
但是,2008年9月,这个比值突然大幅度下降,到2008年底,这个比值竟然到了掉到了1.32。什么情况呢?就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眼看大事不妙,美联储赶紧扩表,基础货币从本来相对稳定的8000多亿美元,直接在2008年9月跃升到14600亿美元,10月进一步上升到2.04万亿元,以后逐步增加。从0.87万亿到2.2万亿,美联储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基础货币供应扩大了150%。而这个时期,中国央行仍旧在按部就班,基础货币同期只增长4%。在他们眼里,根本没有全球危机啊。

然后到2014年,美联储继续投放货币,年底的时候,基础货币达到4.4万亿美元,比2008年底多了一倍。中国央行呢,比2008年底只多了63%。人家放水150%。你按兵不动,人家又扩张一倍,你只增加63%、这算什么事情啊。

然后就是2020年,全球疫情开始,经济出现停滞,美联储一看大事不好,立即行动。2020年2月,美联储基础货币才4.2万亿美元,3月跃升到5.77万亿,4月跃升到6.62万亿,5月到7.13万亿,到2021年底,达到8.8万亿美元。仅仅一年多时间,人家基础货币又扩张了一倍,有利促进了经济发展、

而这段时间,中国央行呢?好像疫情不是先从中国开始似的。2020年1月,基础货币37万亿,2020年7月竟然下降到35.8万亿。到2021年底,美联储扩表一倍多的时候,我们的央行资产只有39.6万亿元,同期增速又是6%。

结果,就是这个图。2008年8月,我们对比美国的央行资产是从2002年的1:1上升到3.2:1,到了2022年8月,下降到0.61:1。什么意思呢?就是2008年-2022年,美联储的资产扩张了10倍,从0.88增长到8.9,而中国央行呢,从20万亿扩张到40万亿。人家增长了足足9倍,我们增长了只有1倍。

但是啊,但是,这段时间,美国的GDP从14.7万亿美元增长到27.4万亿美元,增长不到一倍。而中国,从31.9万亿元增长到126万亿,增长了3倍。

央行不是要为经济增长服务吗?不是要为人民财富增长保驾护航吗?为什么美国经济增长不到1倍的情况下,央行扩表9倍,而中国经济增长3倍但央行扩表只有1倍呢?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国央行的资产,自2015年后,大量依赖于公开市场操作。一会儿投放货币,一会儿回笼货币,对金融市场的干扰几乎每周都在发生。更离谱的是,有时候一次性投放2万亿元,有时候又一次性回收2万亿元。这种操作,是通过回购、MLF等方式进行的,全都是短期货币,到期,央行就要回收回去的。(图二)

从这个图也能看出,2004-2010年,央行公开市场是回笼了5万亿元资金的。2010年后逐渐净投放了7.7万亿元,等于累计释放资金12.7万亿元。这些资金,构成了央行资产的近20%。换言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其实每年都要商业银行先还7万亿,后面央行再借出来7万亿上下的。比如,过年的时候,可以一下子多出来1万亿,过了年,这1万亿就得还了。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难道不该是让人民放心使用的不必归还的货币吗?公开市场操作提供的7天回购的货币,中期借贷便利提供的半年期的货币,还算货币吗?

不管是什么钱,只要是需要还的,就不是正常的货币。好比中国现在银行贷款200万亿,但全社会都能感觉到资金紧张。因为贷款,是要还的嘛。

看到好多人说中国的央行是美联储分支,看看这两个图就知道,我们的中国央行,是有独立性的。我们完全不走美国那一套。我们有自己的一套。

不管哪一套,有效的才是好的吧。收起

赞(11) | 评论 (2) 2024-09-20 20:27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你永远不知道央行在想什么。在经济接近通缩的边缘的关键时期,中国央行1-8月的基础货币供给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从年初的45.6万亿元降低到4月的42.8万亿元,大幅度减少2.8万亿元。5月开始缓慢回升,到8月也只有43.8万亿元,仍比一月份减少1.8万亿元。其中,对其他存款性...展开
你永远不知道央行在想什么。在经济接近通缩的边缘的关键时期,中国央行1-8月的基础货币供给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从年初的45.6万亿元降低到4月的42.8万亿元,大幅度减少2.8万亿元。5月开始缓慢回升,到8月也只有43.8万亿元,仍比一月份减少1.8万亿元。其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足足下降了2.3万亿元,只是对政府的债权增加了0.5万亿元。换言之,央行从各家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撤回了2.3万亿基础货币,只是对政府增加了大约0.5万亿的特别国债。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对其他非金融性公司的债权增加了0.5万亿元,或许是给汇金的印钞。但是,其他资产同步减少了0.5万亿元。二者抵消,其实还是没有增加。
所以,看着经济形势如此严峻,股市如此低迷,央行过去7个月非但没有扩表,反而收回了1.8万亿元基础货币。这是让人捉急的事情。
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啊。收起

赞(3) | 评论 2024-09-19 22:54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香港股市为什么涨不起来?】
曾几何时,香港股市也是气壮山河,涨起来牛得一塌糊涂。1990-1997年,7年时间,香港恒生指数上涨5倍多,随后的亚洲金融危机,股市还是很坚挺,在国际炒家攻击下发生股灾,最低到了6500点。港府在政府支持下救市,股市止跌回升。2007年到了32000点,等于9年时间又涨了4倍。国... 展开全文

赞(16) | 评论 (7) 2024-09-19 22:52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美国放了8倍的基础货币,我们竟然不敢扩大基础货币供给,结果汇率还贬值。
@孙成刚 
基础货币不足是中国经济困局和股市困局的根本原因中秋节前后,中国的股市还在2700点上下挣扎,中国的CPI几乎回到负数,经济窘境一目了然。但是,作为对比,美国股市,印度股市,欧洲股市,日本股市,这几个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体的股市,都在不断创下历史新高。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

原文转发(1)| 原文评论(2) 2024-09-18 23:47来自网站


赞(2) | 评论 2024-09-19 13:20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基础货币不足是中国经济困局和股市困局的根本原因中秋节前后,中国的股市还在2700点上下挣扎,中国的CPI几乎回到负数,经济窘境一目了然。但是,作为对比,美国股市,印度股市,欧洲股市,日本股市,这几个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体的股市,都在不断创下历史新高。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展开
基础货币不足是中国经济困局和股市困局的根本原因
中秋节前后,中国的股市还在2700点上下挣扎,中国的CPI几乎回到负数,经济窘境一目了然。但是,作为对比,美国股市,印度股市,欧洲股市,日本股市,这几个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体的股市,都在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道琼斯指数最低只有6400多点,而今是41600点。上涨5.5倍。日本股市上涨5倍。印度股市上涨9倍。中国股市16年来涨幅还不到1倍。应该是全世界主要股市里表现最差的吧。
为什么股市这么差?因为我们的基础货币严重欠账。
2002-2007年,中国的基础货币膨胀230%,与印度相似(印度227%)。这段时间,印度股市从不到3000点涨到2万点。中国股市从1400点最高到过6100点,涨幅也有3倍多。同期,日本的央行资产负债表下降11%,日本的股市最大涨幅一倍,随后创下新低。

问题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1年疫情后,全世界央行都在扩张资产负债表,央行资产不断扩大,世界各国都在投放基础货币,而中国,却停下了。2007-2023年,美国央行资产扩张776%,日本扩张575%。印度扩张431%。欧元区扩张359%。中国呢,只有170%。比美国的增速减少了足足600%!

可笑的是,这段时间,中国是全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也是经济总量扩张最大的国家。但我们的基础货币供应竟然落后了美国6倍,甚至只有欧元区的一半。

央行的老爷们,他们的脑子长到哪里去了?

如果再细分,就能发现主要问题还是2013-2023年这段时间。欧元区、日本、印度三大经济体的央行资产扩表分别是203%,234%,206%。美国因为未雨绸缪在2007-2012年放水最多,所以后面这10年只扩张了92%。

而中国呢,央行资产负债表仅仅扩张了54%。而且,中国经济也仍然是这段时间增长最快、总量扩张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仍然是工业制造世界第一的大国。但是,我们的基础货币供应却看起来像一个经济陷入衰退的国家。这是何其荒谬的事情。

回答一下央行老爷们以及金融外行的疑问:
1、央行扩表,一定引发通胀吗?去看看日本,2010年到2023年,日本央行13年扩表5倍,这期间,除了2014年和2023年物价涨幅3%多一点,其它时候还是1%上下。去看看美国,2007-2023年央行扩表776%,但在疫情之前,美国的物价涨幅上限还不到3%,疫情导致供应链问题和特朗普加关税等综合因素,才让美国物价涨起来。如果不放水那么多,而是扩张5倍呢?
2、央行扩表,汇率一定贬值吗?看看欧元区,2013-2023年扩表2倍,美国同期只扩表92%,但是,欧元汇率对美元是升值10%的。中国央行扩表速度最慢,人民币竟然是贬值将近20%。
3、央行扩表,经济一定增长吗?废话,央行扩表,基础货币增加,社会贷款活跃,经济怎么可能不增长!有日本和韩国以及日本和欧洲乃至印度和泰国的例子。等我有时间再写。
4、央行扩表,股市一定涨吗?这个就不必废话了吧。
5、最后一个问题,央行扩表,股市涨,会形成泡沫吗?屁话,央行扩表,增加50万亿基础货币,一定会转化为企业利润。股市涨一倍两倍乃至三倍四倍,股市的泡沫反而会下降。否则,你去看看美国印度的股市吧。印度股市2002年以来涨了30倍,泡沫比你涨一倍的中国股市大多少呢?

所以,基础货币匮乏,是中国经济当前的核心问题、焦点问题。除了全民发钱,别无它法。注意,我们的基础货币是欠账30-50万亿元,不补充基础货币到一定时候,物价根本起不来,经济也不会好,股市也不会好。这会引发什么问题,希望人人都三思。

看看下面的图吧,我们的金融思路,连泰国都不如!收起

赞(18) | 评论 (2) 2024-09-18 23:47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融资之祸猛于虎也!】
今天算了一下,到中秋节前,中国股市的融资者们还有13643亿元贷款没有还,这些贷款只是买股票当日的融资金额,并不代表现在还有这么多市值。那么,你知道他们亏损多少吗?说出来吓死人:融资资产累计亏损3823亿元,亏损率28%。是开放融资以来亏损最大的时候。换言之,14年来,如果你一直... 展开全文

赞(35) | 评论 (20) 2024-09-18 21:24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通胀不可怕,可怕的是通缩。每一次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危机,都是因为通缩:基础货币不足。
@孙成刚 
今天看到消息,泰国新总理宣布向每个泰国人发1万泰铢的数字货币。内心真实无比感叹啊。1万泰铢,对于泰国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他们目前的人均GDP也不过26万泰铢。这个数字,相当于他们人均年收入的4%。如果中国也按照这个比例发放,大约是5万亿元人民币。泰国是针对5000万弱势群体...

原文转发(2)| 原文评论(2) 2024-09-17 14:54来自网站


赞(2) | 评论 2024-09-18 13:09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股市涨不涨,跟交易制度没啥关系。关键的关键,得有钱啊。缺乏基础货币的国家,无论你采取什么方法,股市肯定涨不起来! 展开 收起

赞(1) | 评论 2024-09-17 23:24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