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大国经济需要大金融战略

道氏投资   / 2015-08-18 23:50 发布



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大国“金融”。发达开放具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资本市场是中国大国金融的核心元素,这是建设大国金融的基石。
  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大国金融。发达、开放、具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资本市场是中国大国金融的核心元素,这是建设大国金融的基石。而在四大结构性元素中,资本市场处在核心、基础的地位。


  但无论在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市场投资功能和法制建设等方面,还是在开放与国际化方面,中国资本市场都与国际金融中心的要求存在巨大差异。




  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是以股票发行注册制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是要让市场在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和退市机制等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让市场有序合理地引导证券化金融资源的流动和配置,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市场透明度。其次,现行并购重组规则遵循的是核准制条件下的审核程序,复杂而冗长,责权不清晰。要按照注册制的改革思路调整现行并购重组的规则和程序,就要从过去的实质性审查过渡到简化程序、明确标准、强化责任、事后监管的并购重组规则上来。还要制定清晰、可操作的退市标准并严格执行。严格而有效的退市机制,是市场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保障,也是市场保持足够吸引力、抑制疯狂投机的重要机制。最后必须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和改革。从中国目前的现状看,债券市场是个短板,严重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成为制约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约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