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科技反垄断风潮再起,对科创板冲击几何?【天风策略·科创掘金】】
摘要核心观点1.近一周以来,全球科技反垄断风潮再起。印度反垄断机构11月9日开始对谷歌应用商店进行反垄断调查,随后在11月10日,欧盟正式对亚马逊提起反垄断指控;同一天,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而在美国大选逐步... 展开全文全球科技反垄断风潮再起,对科创板冲击几何?【天风策略·科创掘金】
摘要
核心观点
1.近一周以来,全球科技反垄断风潮再起。印度反垄断机构11月9日开始对谷歌应用商店进行反垄断调查,随后在11月10日,欧盟正式对亚马逊提起反垄断指控;同一天,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而在美国大选逐步尘埃落定的情况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上台的概率正在逐步加大。如果最终拜登上台,那么互联网科技巨头大概率要面临反垄断的冲击。 2.全球科技反垄断风潮对科技板块风险偏好冲击较大。从最近一周的表现来看,不论是美股科技股,还是国内科技股,均出现较大跌幅。其中,受到《指南》影响较大的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及被欧盟调查亚马逊跌幅超过5%。 3.从历史上来看,传统互联网科技巨头在面临反垄断调查时,往往可能持续数年,即使最终与监管部门达成和解,对股价的杀伤也较大。以微软为例,自1994年微软与美国政府签订协议不强制安装Windows系统到1997年联邦政府判定微软违反协议开始对微软进行调查,再到2000年4月美国政府裁决微软违反了反垄断法,虽然最终微软和司法部和解,免于拆分的命运,但也付出了18亿美元的和解费用,同时也没能摆脱全球对微软的调查。而自2000年深陷反垄断调查泥潭后,微软在随后数年持续下跌,股价在随后十年都未能超越科网泡沫顶点。 4. 本次《指南》的出台主要针对是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而科创板主要是科技制造企业,因此,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中概股及港股中的互联网巨头,而对科创板更多的是短期情绪冲击。从《指南》涉及的主体来看,主要是针对互联网平台经济及相关经营者,对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京东、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及部分A股电商平台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对于科创板而言,上市企业主要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企业,从主题明细来看,涉及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和人工智能两大主题的公司仅有5家,因此《指南》对科创板更多是情绪冲击而非业绩压制,整体影响并不大。 5. 短期科创板可能会因为整个科技板块风险偏好的下行而被错杀,随着市场对《指南》冲击预期的修正,科创板的投资机会将会再度显现,建议关注三季报高增长的电气设备、国防军工、电子、有色、医药生物、计算机板块,特别是国防军工、有色金属这类和预报相比预期提升的板块。 01
本周主要观点 1.1. 全球科技反垄断风潮再起 近一周以来,全球科技反垄断风潮再起。印度反垄断机构11月9日开始对谷歌应用商店进行反垄断调查,随后在11月10日,欧盟正式对亚马逊提起反垄断指控;同一天,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而在美国大选逐步尘埃落定的情况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上台的概率正在逐步加大。而从民主党在10月份发布的调查报告来看,谷歌、亚马逊、苹果及脸书等科技公司享有垄断权力,部分公司如脸书可能会面临业务拆分的压力。因此,如果最终拜登上台,那么互联网科技巨头大概率要面临反垄断的冲击。 全球科技反垄断风潮对科技板块风险偏好冲击较大。从最近一周的表现来看,不论是美股科技股,还是国内科技股,均出现较大跌幅,其中,受到《指南》影响较大的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及被欧盟调查亚马逊跌幅都在5%以上,科创50指数也表现较弱,在10日和11日分别下跌2.9%和3.2%,市场对科技板块的风险偏好快速下行。 而从历史上来看,传统互联网科技巨头在面临反垄断调查时,往往可能持续数年,即使最终与监管部门达成和解,对股价的杀伤也较大。以微软为例,自1994年微软与美国政府签订协议不强制安装Windows系统到1997年联邦政府判定微软违反协议开始对微软进行调查,再到2000年4月美国政府裁决微软违反了反垄断法,虽然最终微软和司法部和解,免于拆分的命运,但也付出了18亿美元的和解费用,同时也没能摆脱全球对微软的调查。欧盟委员会在2004年认定,微软公司凭借其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的优势地位在市场上打压竞争对手,除要求微软公司限期提供不带自身媒体播放器的视窗操作系统版本和向服务器软件行业的竞争对手开放兼容技术信息外,还对其开出了4.97亿欧元的巨额罚单。而在2008年,欧盟再度对全球软件业巨头美国微软公司发起两项新的反垄断调查。而自2000年深陷反垄断调查泥潭后,微软在随后数年持续下跌,股价在随后十年都未能超越科网泡沫顶点。 1.2. 关注情绪冲击下的错杀机会,继续布局高景气增长板块 本次《指南》的出台主要针对是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而科创板主要是科技制造企业,因此,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中概股及港股中的互联网巨头,而对科创板更多的是短期情绪冲击。从《指南》涉及的主体来看,主要是针对互联网平台经济及相关经营者,对于利用大数据收集客户信息、大数据“杀熟”等技术手段来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企业或者个人表明明确的打击力度。而从涉及企业来看,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京东、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及部分A股电商平台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其实也和美国科技反垄断的方向针对谷歌、亚马逊、苹果、脸书等传统互联网企业的方向是一致的。而对于科创板而言,上市企业主要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企业,从主题明细来看,涉及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和人工智能两大主题的公司仅有5家,因此《指南》对科创板更多是情绪冲击而非业绩压制,整体影响并不大。 短期科创板可能会因为整个科技板块风险偏好的下行而被错杀,随着市场对《指南》冲击预期的修正,科创板的投资机会将会再度显现,建议关注三季报高增长的电气设备、国防军工、电子、有色、医药生物、计算机板块,特别是国防军工、有色金属这类和预报相比预期提升的板块。从三季报表现来看,电气设备、国防军工、电子、有色、医药生物、计算机行业Q3业绩增速较佳,其中,电气设备、电子、有色金属、国防军工行业环比改善都在20个百分点以上;相比之下,通信、化工、公用事业行业业绩增速下滑严重。 我们在报告《科创板三季报预报有哪些信息?》中提到,根据预报情况来看,披露率较高的电气设备、医药生物、电子预计景气度较高;而从资金表现来看,股价表现与业绩增速高低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这也表明,在中报落地后,资金开始进入到三季报布局期,资金更青睐业绩增速好的板块。其中,在Q3业绩显著改善的板块中,有色金属、国防军工行业由于预报信息较少,此前受到资金关注可能不高,可能会演绎预期修正的行情,建议重点关注。 02
一周行情回顾 科创50指数再度上涨,但表现逊于美股及港股科技板块。11月2日至11月13日科创50指数整体表现一般,在全球的主要指数当中,科创50指数以3.08%的涨幅位列第四。而从个股表现来看,化工、电子、汽车、机械设备行业个股表现相对突出,而医药类个股表现较弱。 03
资金情况 3.1. 交易热度:中性偏热 板块交易情绪继续上升,两融余额规模持续扩张。11月2日至11月13日科创板日均成交额为294.31亿元,较前10个交易日环比上升53.99亿元。在全部A股成交额中占比上升至3.46%(前10个交易日为3.35%)。而从成交额历史分位来看,科创板成交额历史分位上升至79.3%位置。而在两融余额方面,12月2日至11月13日继续上升至425.29亿元,占A股两融余额比重也进一步上升至2.75%。 3.2. 科创板公募基金持股规模:长期投资资金规模持续扩大 长线投资资金规模持续走高。涉及科创板投资的公募基金共有83只,而从基金规模变化来看,在科创板开板一年多以来,相关基金的投资规模从2019Q3的179亿增长到今年十月的1085亿。而从相关基金持股科创板的个股市值来看,从2019Q3的2.5亿升至2020Q3的59.2亿,上升了近24倍,这也表明相关基金持续加仓科创板,长期资金投资的热情高涨。 3.3. 限售解禁:下周科创板限售解禁压力略微上升,11月限售解禁的压力提高 限售解禁方面,下周科创板限售解禁压力略微上升,11月限售解禁的压力提高。本周限售解禁规模理论市值为157.87亿元,下周限售解禁规模理论市值上升至471.22亿元,资金流出压力稍增。与此同时,从月度维度来看,整个11月限售解禁规模共计999.51亿元,为近几个月中解禁压力较大的。 3.4. 新股发行:后续新股待发行节奏稍提速 后续新股待发行节奏稍提速。本周共有四只新股首发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33.93亿元。从目前的审核节奏来看,有5只证监会已经注册的个股待发行,拟募集资金合计51.21亿元,较此前有所增长。 04
估值情况:中等 科创板整体估值处在中等位置。11月2日至11月13日科创板估值略有下降,科创板PE(TTM,剔除负值)下滑至74.34X,处在50.4%的历史分位;科创50PE(TTM,剔除负值)较前10个交易日提高至73.92X,处在42.5%的历史分位。 赞(34) | 评论 (14) 2020-11-14 22:02 来自网站 举报
-
【大选过后,未来3-6个月A股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天风策略】】
摘要核心结论:1、近期美股继续演绎“拜登交易”逻辑,即民主党赢得大选并控制众议院、但共和党控制参议院,导致利于股市的政策(比如财政刺激)更容易实施、不利于股市的政策(比如加税)实施难度加大。2、后续共和党的申诉行为是否会导致财政刺激方案继续推后并产生其它加大市场波动的风险,目前尚... 展开全文大选过后,未来3-6个月A股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天风策略】
摘要 核心结论: 1、近期美股继续演绎“拜登交易”逻辑,即民主党赢得大选并控制众议院、但共和党控制参议院,导致利于股市的政策(比如财政刺激)更容易实施、不利于股市的政策(比如加税)实施难度加大。 2、后续共和党的申诉行为是否会导致财政刺激方案继续推后并产生其它加大市场波动的风险,目前尚不可知。但是,对于这一点来说,给A股造成的影响,更多是情绪层面的、或者是脉冲式的,中期维度A股的趋势核心还取决于内部环境。
3、往前看3-6个月,市场将进入“信用收缩+盈利扩张”的【收缩前期】。历史上的类似阶段,通常估值小幅回落,指数有涨有跌,但整体波动幅度不大,业绩突出的方向甚至还能拔估值。因此,在明年“春季躁动”结束之前,指数大概率没有系统性风险,但也难以整体大幅提估值,寻找业绩确定性的结构性机会更重要。 4、贯穿未来3-6个月的市场主线——可选消费和高端制造 (1)从17大科技细分行业来看,符合如下三个特点(①盈利连续加速②三季报兑现全年预测③21年盈利预测继续高增长)的行业包括:机器人(生产线设备)、新能源车、军工上游、消费电子。 (2)从Q3业绩超预期的角度来看,检索卖方Q3季报点评中业绩超预期的公司,其中涉及超预期公司较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和可选消费。
(3)从公募基金有定价权的行业来看,我们在前两期公募基金季报总结中都提到,汽车、家电、家具、保险是目前公募基金持仓较低的行业,一旦加仓,超额收益可能非常显著。 在美国大选开始的这周,市场继续演绎“拜登交易”逻辑,全球权益市场普涨,但选情争议仍有可能导致短期市场波动加大。而国内环境,三季报整体略超预期,盈利修复进行中,但货币已收紧一段时间,而信用周期也将见顶。在多重因素交织下,未来3-6个月市场走势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如何节奏如何把握?
01
未来3-6个月市场走势的核心矛盾是什么? A股在7月初快速冲高之后的宽幅震荡格局已持续了3个多月,这段时间市场呈现上下两难的格局,而持续时间之久在以往也是较为少见。这背后反应了几个方面的矛盾:① 货币紧平衡(5月之后利率中枢逐步抬升至疫情前水平,9月之后趋于稳定);②宏观信用周期将在9-10月见顶(市场预期较一致);③盈利修复的趋势逐步得到验证(尤其是中游制造相关并有出口加持的顺周期品种);④ 微观资金面趋紧(产业资本减持,监管加严,外资流出等);⑤ 海外不确定性发酵(二次疫情、美国大选和财政刺激方案等)。 以上几个因素,在过去2-3个月,货币、微观资金、海外因素都表现出对市场的压制,信用、盈利趋势则对市场形成较强支撑。而在当前宏观预期较一致、板块轮动加快的环境下,市场通常也会更早的交易对未来的预期。那么,展望未来3-6个月的市场走势: (1)海外不确定性:近期市场继续演绎“拜登交易”逻辑,但拜登获选之后的争议仍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大以及短期的避险情绪。3日,美国大选开始后,选情不无意外的出现了戏剧性的波折,先是特朗普领先,随后拜登在关键摇摆州实现反超,胜率大幅提升;紧接着,因为选票差距过小、计票延迟、邮寄选票等问题,特朗普要求重新计票,并在部分州提起诉讼;而目前(11月8日)CNN等主流媒体已宣布拜登获胜,但真正的尘埃落定恐怕还需时间。之后的重要时间节点是12月14日选举人团投票(按美国法律规定在这之前6天,即12月8日需确定最终各州选举人票归属),新总统就职日在明年1月20日。 在大选的这周(11月2日-6日),市场继续演绎“拜登交易”逻辑,全球股市、商品多数大幅上涨。大选开始之前,市场对于大选的不确定性和选举结果推迟已部分定价,因此,在大选开始之后,市场的风险偏好反而获得提升,并对拜登获胜之后的友好政策开始定价(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新能源支持政策、对外关系比较温和等),而相对负面的部分(比如加税)是否能顺利推出,取决于最后两院是继续分裂还是统一。 但大选之后,选票争议、诉诸法院等不确定事件可能接着发酵,从而导致市场波动加大、出现短期的避险情绪。美国2000年的大选风波中,道琼斯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在11.7-12.9日期间分别下跌了2.07%、3.61%和11.73%,而避险资产黄金则逆势走强,伦敦金现价上涨了3.41%。 (2)对于货币:持续收紧的阶段过去,未来更大可能是维持紧平衡状态。5月-7月,虽然央行开始显著收缩银行间流动性,但股票市场反应不敏感,因为彼时市场的增量资金来自公募发行、全球央行扩表和外资流入、信贷资金入市等。考虑到目前各种利率大多回升到疫情前水平,并且已经部分影响企业融资,货币政策再进一步收缩的必要性不强,更大可能性是维持当前紧平衡的状态,以保证融资环境相对健康,比如债券和贷款发行规模较大的时候,央行可能会相应多释放MFL,反之则少释放MLF。
另外,从利率层面来讲,利率是货币供需的反应,虽然未来一段时间货币供给大概率维持紧平衡状态,但经济继续修复、融资需求扩张也会使得利率有缓慢上行的预期,体现在资本市场就是对资产估值的压制,但并不一定会带来资产价格的下跌,这取决于资产价格对盈利弹性大,还是对利率的弹性大。典型的比如对盈利周期(产业周期)弹性更大的科技股,宏观因子很多时候并非其股价走势的决定因素。 (3)对于信用:信用周期(债务总额增速)在9-10月大概率见顶,之后高位震荡或小幅回落,但难以显著下滑。理由在于:①地产是信用之母,但被控制;②政府债券放量难以持续。但信用周期在明年3月之前(也就是基数大幅抬升之前),大概率难以显著回落,保证了相对比较平稳的经济预期。 这与去年4月之后,信用的持续大幅回落,显著不同。19年4月之后,信用全面收缩,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同比少增,经济预期恶化,整体杀估值;而后续虽然地产收缩,但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同比多增,信用小幅回落,经济预期相对平稳。 (4)盈利角度:未来1-2个季度,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延续向上修复的趋势。我们预测(详细预测过程见本文最后一部分):
2020年,非金融A股的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1.8%。 2021年,非金融A股的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6%、+20.4%。 整体上看,未来1-2个季度,非金融A股盈利增速延续向上趋势,至少明年一季度仍是盈利修复的窗口期,基数作用下21Q2增速开始走低,但全年仍有望保持两位数水平。 (5)微观资金面:A股市场微观层面流动性边际走弱,中短期来说并不改变A股盈利修复趋势,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估值的扩张。预计Q4产业资本减持仍然比较大,公募发行边际走弱,外资仍难形成流入趋势;杠杆资金主要是强化趋势,融资余额目前已经处于高位,监管严查信贷违规入市、市场赚钱效应减弱,场外增量也逐步弱化。随着经济继续修复、融资需求扩张,也会带来宏观利率上升和微观流动性趋紧。
总结来说:在中短期维度内,国内货币维持紧平衡、信用周期见顶、微观流动性边际走弱,影响的是市场估值的扩张;而外围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仍未形成对美股盈利向上修复趋势的阻碍,影响的更多是短期情绪的波动。 对于A股市场来说,市场的核心矛盾仍取决于信用周期引导下的企业盈利周期的变化,而目前,信用周期与盈利周期的组合是“信用收缩+盈利扩张”。 02
“信用收缩+盈利扩张”阶段,市场有什么样的特征? 未来3-6个月,市场大概率进入“信用收缩+盈利扩张”的阶段。从理论上分析,我们大体上能判断在这个阶段,市场一般会出现估值收缩、盈利向上、指数涨跌互现的结论。那么,若进一步以“信用周期-盈利周期”来划分近20年A股市场的走势,又能得到哪些更具体的结论? 2000年至今,信用周期大体上经历了七轮的扩张与收缩,扩张周期平均持续18.7个月,收缩周期平均持续15.5个月。我们定义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债券存量规模作为全社会债务总额的指标,避险了因近几年社融口径变化导致的数据不连续。债务总额同比增速向上,定义为信用扩张,增速向下,定义为信用收缩。当前进行着的第七轮扩张周期,预计于10月份见顶,共持续了7个月时间,时间周期明显缩短,这背后反应的是地产管控、精准滴灌、周期熨平的政策调控思路。 信用周期平均领先盈利周期8.9个月。其中,【底】平均领先10.3个月,【顶】平均领先7.2个月;且领先时间有逐渐缩短的趋势。
若信用周期在10月份见顶,那么按照历史平均规律,盈利周期有可能在明年Q2前后见顶,这与我们盈利预测的结果也比较类似——至少明年一季度仍是盈利修复的窗口期,基数作用下21Q2增速开始走低。 进一步,我们通过信用周期-盈利周期,交叉划分四个周期:扩张前期、扩张后期、收缩前期、收缩后期。并计算区间的资产价格表现,有以下规律:
【扩张前期:信用扩张+盈利下行】:小幅下跌+小幅杀估值 【扩张后期:信用扩张+盈利上行】:大幅上涨+大幅抬估值 【收缩前期:信用收缩+盈利上行】:涨跌互现+小幅杀估值 【收缩后期:信用收缩+盈利下行】:大幅下跌+大幅杀估值 往前看3-6个月,市场将进入“信用收缩+盈利扩张”的【收缩前期】,从历史平均规律来看,在这个阶段估值通常是小幅回落的,而指数有涨有跌,但整体波动幅度不大。比如2007.09-2007.12、2009.12-2010.03、2019.04-2019.06,这三个阶段指数的涨幅与估值波动大多在10%以内。
相对比较特殊的表现有两个时间段:
(1)2013.05-2013.09处于收缩前期却大幅上涨的创业板指。 (2)2016.07-2017.12处于收缩前期却大幅上涨的沪深300,与大幅下跌的创业板指。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期间出现了结构性或主导因素的变化: 一是2013年:并购重组的外生力量与微观流动性充裕是这一年行情的推力,也是创业板指趋势性跑赢沪深300的开始。在并购重组等外生因素助力下,创业板指相对沪深300的盈利优势从2013年持续到了2015年,期间创业板指也大幅跑赢沪深300。 二是2016-2017年:这两年市场走势出现蓝筹白马与小股票的分道扬镳,也是创业板指趋势性跑输沪深300的阶段。一方面是供给侧改革后上市公司的马太效应持续强化,行业利润向头部公司集中;另一方面是A股入摩,海外增量资金的助推,同时资管新规的酝酿出台也加大了题材股、弹性票的调整压力。 总结来说,信用周期代表的更偏向于传统行业加杠杆的幅度和方向,而当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会导致相应资产盈利方向超出信用周期所指引的方向。比如:科技产业周期可能在较长时间维度内决定科技行业的盈利走向;而并购重组带来的外生利润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决定股价走势;另外,蓝筹白马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外资持续流入导致估值体系变迁等因素都会在较长时间内决定股价的走势。 综上,未来3-6个月的宏观背景和核心矛盾是信用收缩、盈利扩张(信用周期10月份见顶,盈利扩张至少持续至明年Q1),而微观资金面趋紧、海外不确定因素等在中短期内影响估值或情绪波动,但不构成决定性因素。市场进入“信用收缩+盈利扩张”的【收缩前期】。从历史平均规来看,在这个阶段估值通常小幅回落,而指数有涨有跌,但整体波动幅度不大。因此,在盈利支撑下,明年“春季躁动”出现的概率仍较大,指数没有系统性风险,但也难以大幅提估值(甚至需要一定幅度杀估值),仅能赚盈利增长的钱。
配置上,仍建议把握日历效应与景气维度两条主线: (1)日历效应:Q4低估值蓝筹占优,Q1科技成长占优。Q4高胜率方向:保险、白电、工程机械、白酒、公路、水泥、小家电、医疗服务、银行、重卡、装饰建材等;Q1高胜率方向:军工整机和配套、数据中心、云计算及应用、工业互联网、北斗和卫星互联、信息安全、半导体、新能源车、汽车零部件、游戏、CRO、消费电子等。 (2)景气方向:关注Q3高增长并能够延续的行业,比如:军工(新时期战略背景下,行业基本面向上);消费电子(无线耳机渗透率提升、5G换机需求);光伏、新能源车(政策利好、产业趋势向上);整车及零配件(库存见底、景气回升);工程机械、生产线设备(经济复苏的顺周期主线)等。 03
A股盈利延续修复趋势, 小幅上调2020年预测值 非金融A股与沪深300的盈利预测,我们采用宏观自上而下的方法来实现,详见20191128《当前估值隐含了怎么样的增长预期——A股盈利趋势展望》。 2020年三季报,盈利延续修复趋势,非金融A股净利润增速为-5.8%,小幅高于我们的预测值-6.9%,详见20200902《如何客观看待业绩相对趋势以及当前激辩的风格》。 三季报之后,我们也小幅上调了2020-2021年的盈利预测,在中性假设下(2020 GDP 2.0%,2021 GDP 8.8%,Wind一致预期): 2020年,非金融A股的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1.8%。 2021年,非金融A股的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6%、+20.4%。 整体上看,未来1-2个季度,非金融A股盈利增速延续向上趋势,基数作用下21Q2开始增速走低,但仍有望保持两位数水平。 沪深300的盈利预测过程与非金融A股基本一致。同样地,我们也小幅小调了沪深300的盈利预测,在中性假设下(2020 GDP 2.0%,2021 GDP 8.8%,Wind一致预期): 2020年,沪深300的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2.5%。 2021年,沪深300的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3%、+19.3%。 从盈利增速的趋势来看,沪深300的盈利将进一步修复至21Q2(由于银行的拨备计提带来的20Q2低基数),之后增速小幅走低。 赞(19) | 评论 (8) 2020-11-08 22:05 来自网站 举报
-
【17大科技行业三季报景气如何?21年展望如何?【天风策略】】
17大科技行业三季报景气如何?21年展望如何?【天风策略】赞(11) | 评论 2020-11-03 21:38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 · 月度金股丨11月】
天风 · 月度金股丨11月数据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股价及eps均为人民币计价,港股股价按照10月29日港币兑人民币中间价0.867计算。核心观点:1.特朗普与拜登的政策主张区别主要集中在能源选择和对待税收的态度上。在能源选择上,特朗普希望重振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业,而拜... 展开全文天风 · 月度金股丨11月
天风 · 月度金股丨11月
数据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股价及eps均为人民币计价,港股股价按照10月29日港币兑人民币中间价0.867计算。
核心观点: 1.特朗普与拜登的政策主张区别主要集中在能源选择和对待税收的态度上。在能源选择上,特朗普希望重振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业,而拜登则希望实施清洁能源计划,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而在税收方面,拜登希望重新加税特别是针对富人群体,而特朗普则希望减税。
2.相比于特朗普,拜登在医药、科技方面的监管要更激进一些,但对制造业回流会更加温和。医药方面,拜登希望通过取消税收优惠扶植仿制药来打破药企垄断;双方对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调查是共识,但拜登及民主党人更希望拆分其业务;制造业回流方面,特朗普希望是“完全脱离”对中国的依赖,拜登则更强调关键产业链回流美国(医疗、半导体)。
3. 当前市场隐含预期是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落地和拜登入主白宫。一方面,从双方不断接近的刺激方案目标以及市场对方案否决的敏感度下降来看,市场正在反映最终财政刺激计划将达成的预期,即便是在大选之后。另一方面,从民调和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预期来看,拜登的支持率和获胜的概率都更领先,并且较高的投票率可能使得民调更加准确,另外特朗普感染新冠没有引起美股持续性波动放大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4.短期内,大选结果的最终落地都有利于全球风险偏好的回升,需要警惕类似2000年的悬而未决的风险。如果拜登获胜,民主党人主导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落地预期将会提振市场情绪;如果特朗普获胜,虽然财政刺激规模可能不及预期,但减税政策倾向下美联储维持低利率环境也将减轻对市场利率上行的担忧。但一旦出现类似2000年大选的悬而未决的情况,市场风险偏好将受到压制。
5.中长期内,对待税收的态度及利率变化是关键变量。如果特朗普连任,减税政策下财政赤字扩大,对通胀的容忍度提升,美联储大概率维持低利率至2023年,这将为当前的全球资产泡沫提供较强的支撑;如果拜登逆袭,美国政府进入加税周期,财政赤字减少下对通胀容忍度下降,美联储可能提前结束降息周期,这对美股的EPS及估值均可能造成杀伤。而对A股而言,一旦美债利率重新上行,与外资偏好度较高的核心资产可能要面临理论估值下调的压力。
6.行业层面,重点关注双方的产业政策方向:(1)如果拜登胜利,反垄断调查可能迫使美股传统互联网巨头面临拆分压力,另外,清洁能源计划、贸易摩擦减轻的可能性、中产阶级消费能力的崛起,将使得A股新能源产业链、偏消费类的出口行业、仿制药等行业将获得更舒适的发展环境。(2)如果特朗普获胜,传统能源行业煤炭、石油化工等将会获得阶段性支撑,但在全球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持续性不强;科技战的持续可能会加速倒逼国产替代链条(军工上游、信创领域、半导体)的发展。
风险提示:美国大选出现超预期事件,经济下行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等
金融工程 量化择时周报 量化周观点 银行如期领涨,大盘触底的信号是什么?
上周我们明确指出:市场继续处于上行趋势格局,赚钱效应指标由上期的-1.68%变为0.67%,再度转正,市场重回乐观预期,仓位建议由之前的中高仓位加仓至高仓位,首推金融,重配银行。虽然银行股大幅上涨,但其他板块并未跟随,wind全A下跌2.39%,市值维度上,代表小市值股票的国证2000指数上周下跌3.3%,上证50下跌0.99%,市场跌多涨少;过去5个交易日,行业上,银行及汽车涨幅最大,其中银行在前周大涨5.80%后继续大涨2.13%;医药跌幅最大,下跌6.4%。成交活跃度上,虽然银行板块活跃度有所增加,并未进入过热阶段,医药和电力设备行业仍是资金博弈的主战场。
从择时体系来看,我们定义的用来区别市场整体环境的wind全A长期均线(120日)和短期均线(20日)的距离小幅收窄,20日线收于5149点,120日线收于4883,短期均线继续位于长线均线之上,两线距离由上期的5.93%变为5.44%,均线距离超过3%的阈值,市场继续处于上行趋势格局。
在我们的择时体系下,当市场进入上行趋势格局,我们体系中最为重要且是唯一关注的变量是赚钱效应的变化,跟随加上风控是我们模型在上行趋势中的交易守则。赚钱效应指标由上期的0.67%变为-0.67%,再度转负,风险偏好上周未得到提振,市场触底仍需等待风险偏好的极度低迷,从情绪指标的角度,其中交易金额萎缩至5500亿以下或将显示风险偏好的阶段性低点,有望迎来反弹。
风格与行业选择上,根据天风量化two-beta风格选择模型,当前利率处于我们定义的上行阶段,经济开始进入我们定义的上行阶段,中期角度首推金融板块;从行业动量的角度,目前活跃度最强的行业为医药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综合来看,重点配置金融,其次医药以及电力设备行业。
从估值指标来看,我们跟踪的PE和PB指标,沪深300与中证500等宽基成分股PE、PB中位数目前部分处于相对自身的估值40-60分位点附近,属于正常估值区域,因此考虑长期配置角度,结合趋势判断,根据我们的仓位管理模型,以wind全A为股票配置主体的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中高仓位。
市场继续处于上行趋势格局,赚钱效应指标由上期的0.67%变为-0.67%,再度转负,风险偏好上周未得到提振,从情绪指标的角度,交易金额萎缩至5500亿以下或将显示风险偏好的阶段性低点,有望迎来反弹。风格与行业选择上,根据天风量化two-beta风格选择模型,当前利率处于我们定义的上行阶段,经济开始进入我们定义的上行阶段,中期角度首推金融板块,从行业动量的角度,目前活跃度最强的行业为医药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综合来看,重点配置金融,其次医药以及电力设备行业。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模型基于历史数据。
农业 11月金股:荃银高科
事件1:公司发布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1.35%;实现归母净利润1,006.62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事件2:公司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募集资金不超过6亿元拟用于研发创新体系建设项目、农作物种子海外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青贮玉米品种产业化及种养结合项目和青年农场主培训与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订单粮食业务带动整体业绩高增长,发力西南地区种子市场开拓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2亿元,其中水稻种子销售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45%;订单农业布局突显成效,报告期内订单粮食业务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2333%,超过该板块2019年全年收入(2019年订单粮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公司利用自有品种、技术、品牌等优势,联合粮食加工企业大力推进优质品牌粮食等订单农业业务,有助于持续带动公司上游种子销售,增强公司农业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此外,公司与四川邛崃市人民政府设立合资公司开展运作西南中心育繁推一体化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8000万元人民币。2019年公司来自西南区域的收入仅占营收的7.8%,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此次投资项目是公司践行西南种业发展战略的体现,有利于加快开拓西南水稻种子市场,提升公司在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
牵头开展转基因抗虫玉米项目,背靠先正达有望实现跃进式发展
公司具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为“安徽省生物育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并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公司牵头开展了“转基因抗虫玉米‘双抗12-5’产业化研究项目”,并已按照项目要求创制了抗虫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转基因玉米新品种(系)。此外,公司背靠先正达,荃银高科有望成为先正达在国内拓展转基因业务的重要载体,先正达在转基因领域实力雄厚,有望助力荃银高科在转基因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跃进式发展。
拟定增募资不超6亿元,推动生物育种技术发展、加快走出去步伐
在种子技术方面,公司认为生物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推动行业格局重塑,募集资金(1.38亿)拟用于打造国内领先水平的种业研发和技术创新平台,密切跟踪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前沿技术的投入力度。在区域布局方面,公司建设海外研发基地,加快开展海外本土化育种,培育适合海外区域市场需求的品种;开展海外本土化制种及本土化销售,积极实施海外“育繁推一体化”战略(募集1.17亿)。在种子销售方面,公司拟通过青贮玉米品种产业化及种养结合项目的实施,以青贮玉米业务带动订单农业业务的整体快速发展(募集3.09亿)。我们认为,公司定增项目在种子技术、生产、销售多个环节发力,有助于提升在种业领域的行业地位,促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不考虑转基因种子潜在贡献,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49、18.21、22.6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63%、25.61%、24.46%,净利润分别为1.40、2.08、2.8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8.54%、48.12%、38.2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生产灾害;订单农业推广不及预期
计算机 11月金股1:国联股份
事件
国联股份(603613)10月19日晚间披露三季报,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0.32亿元,同比增长142%;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81.28%。基本每股收益0.88元。
点评:
环比再加速,多多电商平台交易量高增是主因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00.32亿,同比增长142%,Q3单季收入同比增长156%,单季归母净利润增长93%,环比上半年进一步提速。我们认为业绩超预期高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通过产业链“战疫”计划、拓展全球寻源、推出工业品/原材料带货直播、百团拼购活动等举措,积极转危为机,旗下各多多电商平台的交易量增长较快。同时,Q3毛利率相比H1基本保持稳定,中长期预计将稳中有升。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高增长,费用投入加大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3.7亿,同比增长28.5倍,其中期末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达到10.4亿,同比增长2.8倍,期末合同负债和预收款项合计5.81亿,同比增长131%。随着公司交易规模的快速扩大和增值服务的不断丰富,产业链地位将持续提升,现金流超过利润有望成为常态。另外,前三季度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同比分别增长25%、30%和58%,相比半年度增速均有所提高,尤其是研发和销售费用,我们认为公司加强了市场开拓力度,同时加大平台、科技和数据相关研发投入,护城河不断提高。
定增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未来三年有望持续高成长
10月10日,公司发布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文的公告,定增推进顺利。定增将促进公司高效快速推进以“平台、科技、数据”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战略,进一步打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另外,定增补充流动资金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可靠的现金流保障,为实现公司业绩的持续高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1年实现收入157.44/257.67亿元,实现净利润2.76/4.39亿元。公司作为产业互联网龙头,空间大增速快,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下游需求;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后续品类扩张不及预期。
11月金股2:奇安信
行业角度:网安行业是景气度不断提升且值得投资的行业
2021年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1648.9亿美元,同比增长9.3%,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926.8亿元,同比增长23.7%。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从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网络安全行业都是一个体量可观的市场。除此以外,网络安全行业不是一个存量市场,而是一个景气度不断上升的增量市场(市场保持增长状态,并且增速不断上升)。同时,我们认为技术、事件、合规三大因素将持续驱动行业增速、规模、边际发生扩张,网安行业长期投资逻辑成立。
业务角度:公司丰富的产品线和多元化的协同业务将更大程度享受行业红利
公司是全领域覆盖的综合型网络安全厂商,具有全面的产品布局,产品线覆盖全部15个一级安全领域和71个二级细分领域,全领域的产品布局能够形成有效的协同作用,深层次的满足用户的防护需求。公司网络安全产品类业务从已经形成规模化的业务(新一代IT 基础设施防护产品),到开始放量的业务(大数据智能安全检测与管控产品),再到培育中的业务(基础架构安全产品)均保持着高速的增长。除此以外,公司还布局安全服务业务和安全集成业务,我们认为安全集成业务和全领域布局的产品线业务是相辅相成的,更是安全运营与服务业务的一个很好的入口,公司丰富的产品线和多元化的协同业务将更大程度享受行业红利。
运营角度:规模化的研发/销售/服务体系基本搭建完成,将逐步开始精细化运营
公司高举高打的商业模式,大量的人员扩张带来规模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费用,也是目前亏损的主要原因。公司目前人均创收还处于行业较低的水准,不过人均效应已经逐渐提升(公司获客能力不断增强,以及用户价值的不断提升)。考虑到公司销售体系、安全服务体系和平台研发架构基本搭建完成,我们认为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公司将会从高举高打的商业模式逐步转向精细化运营的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将会逐渐提升。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4.52/63.72/90.15亿元,同比增长41.15%/43.13%/41.47%。考虑到公司是国内网安龙头,且经营情况和业务表现与Palo Alto更相近,但增速和成长性更好,利用分部估值法给予公司21年15-18倍PS的估值,对应公司市值868.5-1042.2亿元,公司新股发行后股本为679.62百万股,对应股价应为127.79-153.35元。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疫情风险;募投项目实施失败风险
传媒 11月金股:芒果超媒 芒果超媒披露20年三季报预告,预计20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27-5.27亿元,同比增长149.52%至208.01%,20Q1-Q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3-16.3亿元,预计同比增长56.99%-67.25%,预计公司20Q1-Q3非经常性损益约为1.6亿元。芒果三季度业绩大超市场预期,优质平台实力获得强有力验证。
20Q3公司持续发挥内容创新和自制优势,综艺节目和影视剧齐头并进,热门综艺及剧集有效带动公司广告收入和会员收入增长。综艺包括《乘风破浪的姐姐》《密室大逃脱(第二季)》《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四季)》《奇妙小森林》《说唱听我的》等和热播剧集包括《以家人之名》《亲爱的自己》《琉璃》《蜗牛与黄鹂鸟》等,充分体现公司内容制作实力及项目投资能力。
从行业数据上看,芒果TV平台竞争力持续提升,Q3剧集和综艺有效播放均逆势增长。根据云合数据,20Q3芒果TV剧集有效播放同比增长30%,爱腾优有效播放同比下滑37%、29%、21%;20Q3芒果TV综艺有效播放同比增长22%,爱腾优有效播放同比下滑13%、24%、20%。
内容制作方面,自制综艺龙头地位继续夯实,影视剧集加速打造新生态。芒果前期披露募集45亿定增预案中,募集资金40亿元用于内容投入,包括影视剧项目17部,分为采购S级影视剧版权6部、自制(含定制)A 级影视剧版权11部,以及投向自制S级综艺版权18部;剧集新业态方面,芒果TV将与湖南卫视联动,以“高创新、高品质、高稀缺”为标准,共同打造国内首个台网联动周播剧新样态,十部短剧,其中每季12集,每周2集,每集70分钟。
电商领域,芒果TV拥有在白领女性的垂直领域深耕优势,以及优质付费用户,在流量变现上具备想象空间,将打造基于长视频内容的“小芒”垂直电商平台,电商方向的布局有望成为芒果重要看点。
此外,公司前期公告,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0.94亿股,将引入公司未来发展重要战略资源,引入战投进展及协同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我们持续看好芒果作为A股稀缺渠道内容一体化平台,Q3业绩表现再次验证平台市占率提升逻辑,剧集新业态、电商布局积极推进,有助用户破圈以及互联网流量变现空间打开,而战投的引入将以资本合作推动业务协同,助力芒果再上台阶,以及关注长视频格局重塑的可能性。基于公司业绩超预期表现以及后续布局,我们上调公司20-22年净利润至18.06亿/21.68亿/26.34亿(前值15.95亿/19.49亿/23.35亿),同比56.2%/20.1%/21.5%,对应20-22年估值77.3x/64.4x/53.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会员及流量增长不达预期,综艺影视项目进度不达预期,广告主投放意愿具有不确定性,电商推进效果不确定性,行业监管趋严。
通信 11月金股1:科华恒盛 前三季度收入快速增长,降本增效举措效果显著,预计全年利润维持高增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88亿元,同比增长11.92%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及智慧电能业务稳健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2.57亿元,同比增长92.86%92.86%;扣非后,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93.56%公司降本增效管理举措效果显著。
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较去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达31.7%。同时,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9.07%、4.16%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14、1.03个百分点。
根据公司公告显示,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净利润3.8亿元~4.4亿元,同比增长85%~110%。中位值为:4.1亿元,同比增长97.5%。
单季度来看,毛利率环比有所提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降幅较大
公司Q3实现营收11.89亿元,同比增长24.66%24.66%,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1.49亿元,同比增长241.94%241.94%;扣非后,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235.9%。单季度整体毛利率为32%32%,较20Q2提升了0.7个百分点。同时,公司单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9.05%、3.69%3.69%,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78、1.38个百分点。单季度来看,运营效率提升更为显著。
剥离充电桩业务,聚焦IDC业务被忽视的IDC中军
公司于7月17日公告,签署了《腾讯定制化数据中心合作协议》,服务期内预估总金额约为11.7亿元。
公司于8月10日公告,拟剥离充电桩业务同时将增加公司现金用于投入数据中心业务。
公司于9月10日公告,与厦门市特房新经济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预计机柜数约5000个。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占比逐步提升,其战略发展方向更加清晰。由于公司降本增效举措显著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均下降了1个百分点以上,运营效率大幅度提升,有望为公司盈利能力带来较大提振。因此,我们将公司2020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亿元、3.67亿元、4.81亿元,上调至3.90亿元、5.19亿元、6.6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数据中心自建机柜上架率不及预期、EPC项目发展不及预期、高端电源行业竞争格局加剧、光伏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等
11月金股2:浙江富润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因传统资产即将剥离,根据新业务发展需要,调整公司管理层,聘任江有归先生(全资子公司泰一指尚董事长、浙江富润数链科技董事长)为公司总经理。同时,公司拟变更公司名称为“浙江富润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名称已获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预核准。
我们点评如下:
管理层进一步梳理,加速新兴业务发展、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公司名称及业务范围变更更加准确反映业务转型实际情况,提升市场认知。公司计划剥离传统业务,全面聚焦2BMCN等新兴业务此次聘请新兴业务主要经营班底全资子公司泰一指尚董事长江有归先生担任公司总经理,有望优化内部管理体系,提升新兴业务发展效率,有利于公司长期成长。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变更,增加和突出互联网服务、数字经济,准确反映公司业务实际情况,更有利于未来公司业务拓展、提升市场认知。
二季度单季度扣非净利润9182万元,创单季度新高,新业务转型已经步入正轨。2BMCN与品牌方、抖音快手淘宝直播等平台方达成合作,2BMCN商业模式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2020年上半年整体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二季度单季度扣非净利润9182万元,创单季度新高,公司计划剥离传统业务相关资产,全面聚焦2BMCN等新兴业务的转型成效开始体现。全资子公司泰一指尚与缤纷奥莱浙江、杭州妞萌传播、苏州花鲤堂服饰达成抖音、快手、淘宝直播等全网合作。其中缤纷奥莱获得宁波罗蒙的授权同意其销售“罗蒙”“ROMON”品牌的服饰妞萌传播获得“無印良品”在互联网、电商渠道的独家授权花鲤堂获得“达芙妮”品牌的服饰品类直播代运营授权。公司转型2BMCN战略步步落地,期待未来业绩持续释放。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聚焦5G、大数据、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平台,重点推进2BMCN新业务,与行业头部客户深度合作,进行线上精准营销,围绕数字身份构建业务壁垒,有望解决头部网红议价能力过强、人员流动问题,以及腰部网红可信度有限、带货能力不足等瓶颈。公司管理团队进一步梳理、名称变更突出公司新发展方向,转型步步落地期待公司业绩长期成长。预计公司20202022年经营性净利润(不考虑持有上峰水泥股权等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分别为3.04、4.53、6.53亿元,对应20年23倍、21年15倍市盈率,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落地进度慢于预期,行业竞争超预期,传统业务剥离进度慢于预期
11月金股3:拓邦股份
事件:公司公告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97亿元,同比增长28.9%,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32.39%,扣非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50.16%。
其中20Q3,单三季度实现营收16亿元,同比大增54.44%,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大增69.35%,扣非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大增96.93%。
点评:
1、连续多年实现增长复利收益明显,20Q3单季度业绩超预期创历史新高并确定了加速增长态势。自2013至2020年,公司已实现连续8年营收端的持续增长,其中2013-2019年期间复合增速达到26.5%,而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继续增长并呈现逐季加速增长的势头。其中20年Q3单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等多项主要财务指标均实现了绝对值的历史新高,业绩超市场预期。
(1)头部客户持续增加&大客户放量&新产品品类扩张,营收端实现高增长。伴随社会智能化及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公司所处智能控制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向好,并于疫情期间部分刚需产品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而公司作为国内智能控制器龙头企业,聚焦家电、工具、锂电及工控市场四大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新产品获得持续放量(20H1中报披露,工具类营收同比增长16.02%,锂电池类营收同比增长68.88%);同时公司经过前期的持续开拓,大客户销售增长较快,千万级以上头部客户持续增加,总体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2)产品结构优化叠加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升,毛利率再创新高,盈利能力提升值得期待。20Q3单季度综合毛利率27.07%,同比提升7.2个百分点,环比Q2提升2.15pp,再次创单季度新高。毛利率提升主要为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同时落地实施了精益改善及战略成本管控措施,有效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加工费用,提升了供应链管理效率等因素。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后续管理效率逐步提升,毛利率仍有望提升,为公司盈利的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3)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奠定基础持续增长的基础。2020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支出2.17亿元,同比增长34.2%,占营收比例6%。研发持续投入,公司产品日趋智能化、物联化、复杂化和模组化,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后续增长质量有保障。
2、定增募资进展顺利,继续扩张产能,全球化布局进展顺利,持续增长目标明确。目前公司的新增产能布局包括:越南孙公司产能快速提升并已完成部分客户的转产工作;印度运营中心试生产顺利且已有部分大客户审厂通过;国内惠州子公司产能稳定扩张,产品品质稳定,生产效率快速提升。此外,为有效缓解公司锂电池、高效电机产能紧张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公司于2020年4月启动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0.5亿元,用于拓邦惠州第二工业园项目建设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该项目于6月经证监会受理,7月完成反馈回复,8月获得证监会发审会审核通过并顺利取得核准发行的批文,预计后续顺利发行后将有望为公司扩产能进一步补充资金,奠定持续增长基础。
综合建议:作为国内智能控制器龙头,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投入和不断优化的客户结构,保持优质发展持续成长。我们看好公司在智能制造及万物互联大时代下公司的布局及推进,依靠新产品品类扩张&头部客户持续增加,营收端持续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升,盈利端自Q2加速释放。我们预测20-22年的净利润从3.2、4和5.3亿元上调为4.4、5.6和7.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达预期,品类扩张不达预期,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风险,海外疫情持续带来的订单不达预期,电子原材料涨价压力
建筑 11月金股:远大住工
2020年远大住工通过ToB+ToC双轮驱动的战略转型,着力发展2C业务。我们通过分析农村住房市场的政策环境、乡村别墅竞争对手情况、公司2C产品优势、营销模式等,认为2C业务将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极。
宅基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自建房市场万亿空间
根据《中国农村自建房行业消费数据与发展白皮书》对农村市场需求的预测,中国每年约有500万套农房新建或者重建。我们预测,未来5-10年通过对宅基地整理,在失地农民安置房建设方面最终可形成5万亿元(独栋12.9万元/户*1902万户+公寓楼9.2万元/户*2854万户)的市场容量,按十年计算,则平均每年约形成5000亿元农村住宅市场规模。
乡墅市场竞争对手在细分领域各有优势
我们选取了4家乡墅代表性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宝家乡墅、原墅家为传统型企业,别墅工场、华创美宅为装配式建筑企业。在共同优势方面,均具有标准化产品整装交付、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交付方式无需垫资的特点。4家企业在细分领域有各自的竞争优势,如宝家乡墅以设计实力研发出行业最丰富多样的乡墅产品;原墅家凭借工程建设的经验,首次将铝模工艺引入到乡墅传统结构体系,大大提高了传统混凝土结构的建造速度与质量;别墅工场是第一家做重钢结构的乡墅企业,具有钢结构建造速度快、环保效果好、节省人力成本等优势;华创美宅运用了全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PC),其工业化程度高,有更少的现场现浇施工,更加环保。
新一代远大美宅产品发布,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2020年公司着力发展C端业务,成立B2C模块集成科技事业部,主要负责远大美宅和新产品B-BOX。其中,远大美宅产品主要面对C端消费者,目标乡村别墅市场,今年已发售五款标准化产品。我们认为,远大美宅除了具备其他乡墅代表性企业的优势以外,还在智能制造、工厂布局、建造速度、技术水平、客户类型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预计公司将在装配式乡墅这一细分市场迅速发展,未来能做到产品类型设计满足全市场,长期上预计规模不低于2B业务。我们预测未来3年公司2C业务规模(不含B-BOX)将达到52.5亿元,为公司提供可观的业绩增长。
首创线上线下互联网+营销模式
远大美宅目前采用线下4S店和线上美宅云代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其中,线下4S店发挥“体验营销”优势,结合4S经销商本地资源丰富的特点,高效加速远大美宅产品深入本土进程;美宅云代打造线上业务代理员机制,具备推荐、销售、返佣等功能,0成本,0门槛,高回报,适用于分散的建房客户群体,类似于大数据时代下新兴的UGC内容+社交营销模式,打破营销传播过程中早期的传受关系。我们认为两者相结合的营销模式有助于今后远大美宅产品的快速推广。
B-BOX打造高端旅居空间产品,海内外市场并行发展
2020年新研发的B-BOX产品使用高科技硅基复合材料,材料强度比普通混凝土高5倍,结构容重轻于水,便于运输。产品定位上,可用于乡村民宿、旅游度假区、众创办公空间、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旅小镇、咖啡店、书店等,目前实行海内外市场并行发展,预计未来有望成为乡村或海外地区的又一重量级产品。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远大美宅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未来能做到产品类型设计满足全市场。同时新产品B-BOX未来有可能成为乡村或海外地区的又一重量级产品,长期来看预计2C业务规模不低于2B业务。而且从企业经营的角度上,2C业务有更好的可控性,保证更好的现金流和应收款。考虑到2C业务在未来对公司业绩有较大提振,我们将2020-2022年EPS从1.81、2.17、2.60人民币元/股调整为1.81、2.37、3.30人民币元/股,给予公司2020年估值19.86倍PE,目标价为35.96元人民币(对应41.09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有企业进入装配式领域对公司形成竞争;宅基地制度改革落地不及预期;远大美宅业务推广受阻;疫情致B-BOX海外业务受阻。
石油化工 11月金股:荣盛石化 业绩符合预期,业绩增量主要来源于浙石化一期项目
公司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6.15亿,同比+30.1%;归母净利润56.52亿,同比+206.17%。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3.33亿,环比-6.49%;归母净利润24.44亿,环比+23.31%。
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控股子公司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开工负荷稳步提升,盈利能力逐步显现。
聚酯盈利短期有所改善,明年涤纶盈利有望率先修复
四季度以来,在地产后周期拉动、拉尼娜寒冬预期、印度订单回流国内等因素多重作用下,涤纶长丝市场表现火爆,价格持续上涨。目前涤纶长丝价格自9月底平均上涨401元/吨,其中POY上涨405元/吨、FDY上涨250元/吨、DTY上涨550元/吨,由此带动单吨利润分别上涨212、109、308元/吨。预计四季度整体盈利水平环比三季度将大幅改善。
我们判断,明年或是涤纶长丝供需拐点,涤纶盈利有望率先修复。需求端,下游库存周期或在今年下半年进入主动加库存,但受疫情影响,或推迟至明年下半年重新进入补库周期;供给端,20、21年仍有年均7-8%的新增产能投放,此后新增产能相对较少。
浙石化二期是明年最大亮点
浙石化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公司三季度末在建工程增长119亿至584亿,主要系浙石化二期投资增加。目前二期工程已经进入现场实施阶段,长周期设备采购已完成,大宗材料的采购框架协议已基本完成,设备、材料开始陆续到货,建设安装进入高峰时期,计划2020年四季度开始试运行,预计明年形成新的业绩增量。根据浙石化一期经验,二期项目有望实现更好的收益。
盈利预测与估值
由于近期涤纶长丝涨价明显及浙石化项目盈利能力增强,我们上调公司20年业绩至80亿(原74亿),维持21/22年净利润预测122/155亿,EPS为1.18/1.81/2.29元/股,对应PE为16/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波动风险,浙石化二期进度不达预期,聚酯盈利复苏不达预期
有色金属 11月金股:华友钴业
事项: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39亿元,同增5.82%,归母净利润6.87亿元,同增640.27%,扣非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增1341.09%。其中,Q3季度营收57.87亿元,同增17.64%,环增25.04%,归母净利润3.37亿元,同增462.26%,环增103.01%,扣非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同增293.53%,环增104.29%。单季度利润超市场预期。
铜钴量价齐升,加强管理及成本控制,助力公司Q3季度业绩超预期
Q3季度营收57.87亿元,同增17.64%,环增25.04%,而同期主要产品铜均价同增11.71%、环增20.96%;钴均价同增5.14%、环增8.97%,意味着公司营收增长不仅受益于产品价格的提升,更在于产品销量的增长,是量价齐升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同期营业成本同增8.05%,环增23.33%,优秀的成本控制使得量价齐升所带来的营收增量几乎全部转化为利润,单季度毛利提升至9.55亿元,毛利率同增7.42pct,环增1.17pct至16.50%,创8个季度以来新高。
此外,三费及税金4.14亿元,同增8.66%,环减5.26%,若不考虑研发费用的增长,三费及税金同比无增长,公司加强管理、提升经营效率,并未在利润大增的同时增加费用,因此公司单季度业绩超预期是铜钴量价齐升,公司管理层加强管理及成本控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投产后利润或再上新台阶
公司已投产和在建三元前驱体产能合计10万吨/年,产品进入到LG化学、SK、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头部动力电池的核心产业链,已开始大规模应用到大众MEB平台、雷诺日产联盟、沃尔沃、路虎捷豹等欧美高端电动汽车。公司建设4.5万吨高冰镍、5万吨前驱体以及印尼湿法红土镍矿项目,进一步加大全产业链布局,待全部投产后,公司利润或将再上新台阶
钴行业旺季可能比以往更旺一些
12月-2月期间,东西方都将迎来传统节日,从而带动3C产品的销售。在提前备货的需求下,四季度一直是钴的传统旺季。上半年因为疫情影响的手机厂商也集中在9月和10月集中发力,仅9月国内就上市新机58款,10月苹果发布Iphone12。此外,国内外新能源车产销持续增长,双重叠加下,20年的钴旺季可能比以往更旺一些。
盈利预测及评级:
考虑铜钴价格有望继续上涨,产销持续提升,上调20-22年归母净利润10.30(前值9.17)、15.02和19.00亿元,EPS为0.90、1.32和1.66元/股,PE为43X、29X和23X。考虑后续新项目投产以及价格上行,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不及预期,新技术应用导致钴被替代,供给大幅增加的风险
汽车 11月金股1:华域汽车
事件:
公司公布2020三季报:2020前三季度公司营收917.3亿,同比减少13.1%;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减少37.0%;扣非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减少37.0%。
事件点评: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承压,经营逐步好转。受疫情和汽车销量下滑影响,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减少13.1%至917.3亿;毛利率14.1%,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三费费用率11.2%,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最终实现归母净利率3.4%,同比减少2.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31.0亿,同比减少37.0%。
20Q3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上升,毛利率逐步增长。20Q3公司营收381.0亿,同比增长8.8%,环比增长28.5%;毛利率15.2%,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8个百分点;三费费用率10.5%,同比减少0.2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2个百分点;最终实现归母净利率4.7%,同比减少1.0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18.0亿,同比增长14.9%,环比增长53.2%。
现金流状况良好,资本开支保持低位。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3.4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第三季度实现39.6亿元,同比增长40.3%,环比增长550.7%。公司前三季度资本开支约37.8亿元,同比下降16.6%;其中第三季度资本开支约11.28亿,环比下降11.7%。此外,公司目前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约338.2亿元。
坚持“三化”策略,不断优化资产配置。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压减各项费用与扩能投资,并加快全球汽车业务布局。1)拟将收购延锋剩余30%股权,实现全资资产控股,有望加快搭建全球自主运营管理平台;2)拟出售线束总成业务,优化产品及管理框架;3)部分子公司退出制造业务,减轻资产负重。
加速客户&新技术领域开拓。1)客户方面:公司积极拓展豪华(BBA等)、日系、新能源(特斯拉、蔚来、大众等);2)技术创新方面:智能座舱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电驱系统、毫米波雷达等领域均实现较大突破。
投资建议:
疫情短期对公司短期影响较大,但行业从2季度开始转暖,3季度有望成为长期复苏的起点。由于行业加速复苏&公司新客户拓展,我们将公司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由49.7、67.3亿元上调至50.7、71.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1、2.27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持续扩散、汽车需求低迷、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11月金股2: 常熟汽饰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2020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5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7.5%;扣非归母净利1.9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Q3业绩继续高增长,单季度实现营收5.4亿元,同比增长2.6%;扣非归母净利0.9亿元,同比增长49.8%;毛利率26.4%,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
继Q2后,Q3业绩再超市场预期。2017至2019年车市景气度下行,公司逆向扩产,固定资产由2016年底的5.8亿元迅速增长至2019年底的17.4亿元。2020年初正值公司较多新产能投产爬坡之际,遭遇新冠疫情冲击,导致Q1扣非归母净利-0.1亿元。Q2随国内疫情缓解,公司业绩迅速修复,Q2扣非归母净利达1亿元,同比增长46.9%。进入Q3,车市继续回暖,公司新老基地产能爬坡,单季扣非净利再次接近1亿元的历史高位,同比增长达49.8%,业绩成长性得到持续验证。
规模效应叠加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创历史新高。Q3公司毛利率26.4%,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主要是由于产能爬坡带来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叠加天津新基地配套北京奔驰、奥迪等车企的高毛利产品上量所致。Q3公司三费率合计20.6%,同比减少0.5个百分点,继续逐季改善。Q3公司合资平台经营业绩良好,贡献投资收益0.8亿元,同比增长44.8%,维持历史高位。
中长期看,将继续受益于豪华车高景气及电动智能大趋势。(1)一方面,公司深度开发现有核心客户,20年至今取得一汽大众、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奇瑞捷豹路虎、吉利领克等原有客户较多新订单,配套量及配套份额正持续增长;(2)另一方面,公司加大拓展新能源和无人驾驶客户,20至今已取得了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Y、大众MEB、蔚来Force车型、理想、小鹏等新客户项目订单。新获取的各类优质项目将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投资建议:短期来看,随国内疫情缓解,公司下游核心客户一汽大众、BBA等龙头车企销量快速回暖,叠加高资本开支期结束,成本端改善,业绩有望加速增长。中长期看好公司品类扩张及新客户拓展,切入特斯拉、大众MEB、蔚来、理想等电动智能汽车产业链,成长空间打开。鉴于公司短期业绩增长超预期,我们小幅上调公司2020年、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1亿元、4.1亿元(前值为3.0亿元、4.1亿元),对应EPS为0.91元、1.23元,对应PE为16.0倍、11.9倍,维持6个月目标价25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对应2021年PE为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国内车市回暖不及预期,豪华车市场销量增长不及预期,公司新项目、新产能落地不及预期。
赞(44) | 评论 (23) 2020-11-02 08:09 来自网站 举报
-
【日历效应的平衡与景气趋势的坚守——三季报个股和行业模型更新【天风策略】】
摘要核心结论:1. 季报选股有效性:一季报>三季报>中报回顾上期(2020年中报选股,持有期09/01-10/31):景气组合收益率-5.5%,今年累计收益率69.9%;价值组合收益率-4.7%,今年累计收益率56.6%;分红组合收益率-7.8%,今年累计收益率36.3%。中报... 展开全文日历效应的平衡与景气趋势的坚守——三季报个股和行业模型更新【天风策略】
摘要 核心结论:
1. 季报选股有效性:一季报>三季报>中报
回顾上期(2020年中报选股,持有期09/01-10/31):景气组合收益率-5.5%,今年累计收益率69.9%;价值组合收益率-4.7%,今年累计收益率56.6%;分红组合收益率-7.8%,今年累计收益率36.3%。
中报的选股组合整体小幅跑输指数,我们认为有几个方面影响:第一,疫情受益标的盈利和股价脉冲的影响。第二,四季度“日历效应”的影响(10月尤为显著)。第三,季报选股有效性:一季报>三季报>中报。
景气组合:09年以来胜率83%,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胜率100%、58%、91%。
价值组合:09年以来胜率80%,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胜率100%、67%、73%。
分红组合:09年以来胜率80%,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胜率100%、58%、82%。
总的来说,短期日历效应的平衡,与中期景气趋势的选择并不矛盾。从历史规律来看,市场容易在9-10月开始反应“四季度效应”——与经济相关、具备估值切换逻辑的低估值品种占优,因此这个阶段“景气逻辑”的选股模型很容易跑输;
但11月之后,如果风险偏好不错,市场又会开始布局下一年的景气度方向,此时以景气趋势为核心的选股组合(个股或行业)大概率能获得不错的超额收益。 19年10月,涨幅最高的行业是农业、家电、医药、轻工和银行,一定程度上是日历效应的短期反应;而11月之后,半导体、锂电等景气预期高的方向又开始大幅跑赢。 相似地,20年10月,涨幅最高的行业是汽车、家电、电气设备、银行、食品饮料,背后也有日历效应的逻辑,往前看,以景气趋势为核心进行配置,仍是胜率最高的方向。建议重点关注我们的三季报组合。 2. ROE选股模型的最新结果:景气、价值、分红三个组合(具体标的见正文) (1)景气组合:增速较高且趋势向上(本期选股结果46支)2009年至今,景气组合的累计收益率3509%,年化收益率37.2%,年化夏普比率为 1.11;相比沪深300的超额收益率32.3%,胜率为83%。 (2)价值组合:ROE较高且长期稳定(本期选股结果57支)2009年至今,价值组合的累计收益率2341%,年化收益率32.6%,年化夏普比率为 1.23;相比沪深300的超额收益率27.6%,胜率为80%。 (3)高分红组合:持续高分红且盈利较稳定(本期选股结果30支)2009年至今,分红组合的累计收益率1241%,年化收益率25.7%,超额收益率20.8%;相比沪深300的胜率为80%。 3. 行业组合:三季报结果依然指向顺周期行业 2009年至今,行业组合的累计收益率为1407%,年化收益率为26.6%;相比沪深300的年化超额收益率为21.7%,胜率为71.4%。上一期(2020Q2,持有期09.01-10.31日)组合收益率为-4.7%,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2.2%。 最新的基于三季报的行业选择结果仍然指向于中游制造业:风电、黄金、机器人、肉制品及其他、钢结构、楼宇设备、工程机械、消费电子、核电、重卡。具体的成份标的及参数调整,参见线上选择模型(网址:tf-strategy.com)。 01
季报选股有效性:一季报>三季报>中报 从18年开始,我们逐步建立了从个股到行业的选股模型,并推出了线上选股平台、行业比较模型,具体分析详见20200903《线上选股模型展示及中报的三个选股组合更新》,详见【天风策略 | ROE财务选股体系 & 行业比较模型】,网址:tf-strategy.com。 回顾上一期(基于2020年中报的选股,持有期09/01-10/31):景气、价值、分红三个选股组合、行业组合的收益情况如下:
(1)景气组合:中报持有期收益率为-5.5%,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2.5%;今年累计收益率69.9%,超额收益率55.3%。
(2)价值组合:中报持有期收益率为-4.7%,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1.6%;今年累计收益率56.6%,超额收益率42.0%。
(3)分红组合:中报持有期收益率为-7.8%,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4.8%;今年累计收益率36.3%,超额收益率21.7%。
报的选股组合整体小幅跑输指数,我们认为有几个方面影响:
第一,疫情受益标的盈利和股价脉冲的影响。中报选股结果中有一些疫情受益、业绩阶段性脉冲的标的,出于对业绩持续性的担忧,其股价表现也较难持续,比如口罩、休闲食品、游戏等板块个股。
第二,四季度“日历效应”的影响。我们在多篇报告中也指出四季度跟经济相关的“低估值、ROE稳定品种占优”,比如保险在四季度上涨概率91%,白电、铁路、工程机械上涨概率82%、白酒、银行、公路、港口、建材上涨概率73%,而且这些行业在10月的表现尤为突出。今年10月单月涨幅前五的行业依次是汽车、家电、电气设备、银行、食品饮料,背后驱动因素仍然是四季度效应+景气度预期,与历史规律性表现较为一致。
第三,季报选股有效性:一季报>三季报>中报。中报与三季报披露日的时间间隔较短(中报披露截止日为8月31日,三季报为10月31日),因此,通常10月份随着预告的披露,市场已开始反应三季报的预期。相比之下,一季报、三季报披露之后的财报真空期较长,有5个月左右,市场盈利预期的连续性较好。
回顾以往组合表现,季报选股有效性(跑赢沪深300指数的概率)表现为:一季报>三季报>中报,这也印证了我们关于“一季度分水岭”效应的观点。
景气组合:09年以来胜率为83%,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胜率分别为100%、58%、91%。
价值组合:09年以来胜率为80%,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胜率分别为100%、67%、73%。
分红组合:09年以来胜率为80%,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胜率分别为100%、58%、82%。
从以往三季报的选股来看,景气组合跑输沪深300指数的年份仅有14年(流动性全面宽松后的大金融行情),价值组合跑输沪300的年份有10、11、14年,分红组合跑输沪深300的年份有14、18年。
另外,从全市场所有个股一季报、中报、三季报的盈利指标与各自的持有期涨幅的关系,也可看出中报个股盈利增速与中报持有期涨幅之间的单调相关性,要比一季报和三季报来得弱一些。其中,一季报、中报、三季报的持有期分别为5.1日-8.31日、9.1日-10.31日,11.1日-次年4.30日。比如,2020年中报这期,持有期(09.01-10.31)的涨幅大小与中报增速高低,表现出的线性关系就相对较弱。
总的来说,短期日历效应的平衡,与中期景气趋势的选择并不矛盾。从历史规律来看,市场容易在9-10月开始反应“四季度效应”(与经济相关、具备估值切换逻辑的低估值品种占优);但11月之后,又会开始布局下一年的景气度方向,此时以景气趋势为核心的选股组合(个股或行业)大概率能获利不错的超额收益。19年10月,涨幅最高的行业是农业、家电、医药、轻工和银行,一定程度上是日历效应的短期反应;而11月之后,半导体、锂电等景气预期高的方向又开始大幅跑赢。相似地,20年10月,涨幅最高的行业是汽车、家电、电气设备、银行、食品饮料,背后也有日历效应的逻辑,往前看,以景气趋势为核心进行配置,仍是胜率最高的方向
02
ROE选股模型的最新结果:景气、价值、分红三个组合 本期(三季报)的选股数量较多(疫情后业绩普遍性改善,行业分布也较均匀),我们没再加入其他限制指标,以原有选股结果呈现。
叠加对未来1-2个季度的风格判断:①相对业绩趋势阶段性有利于沪深300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表现;②信用周期走平或小幅下台阶意味着市场可能要面临一定程度的杀估值,我们建议可进一步筛选组合中景气趋势向好、ROE较高或者估值相对合理的标的。
2.1. 景气组合:增速较高且趋势向上(短期弹性与趋势性)
该组合重点选择业绩趋势严格改善的公司,一般绝对增速水平较高,但公司未必是行业的绝对龙头。组合在每个季报期(4.30、8.31、10.31)后选择股票并进行统一换仓,09年以来平均每期股票个数20左右。组合特点:短期弹性与趋势性强(09至今年化收益37.2%,年化超额32.3%)、但波动也较大(年化波动32.1%)。
组合的建立与调仓:2009年Q1建仓,季报调仓(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调仓日为季报披露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等权重。具体参数设定如下:
1) ROE及趋势:当期ROE(TTM)位于行业前30%,且最近两期ROE环比变化率>0% (环比变化率=当期/上期-1);
2) 营收及趋势:当期营收增速>0%,且环比变化率>-10%;当期毛利率环比变化率>0%;
3) 净利润及趋势:当期扣非净利润增速位于0%-400%,且环比变化率>-10% ;
4) 盈利持续性预判:G-ROE*(1-D)>20个百分点;
5) 资产质量和估值:造假模型拟合值<阈值(0.0038)、负债率<80%、商誉总资产比<20%、TTM经营现金流>0;PE<80、市值行业分位>30%。
2009/05/02-2020/10/31,景气组合的累计收益率3509%,年化收益率37.2%,年化夏普比率为 1.11;相比沪深300的超额收益率32.3%,胜率为83%;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26.4%,胜率为83%。
上一期(2020Q2,持有期09.01-10.31日)组合收益率为-5.5%,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2.5%,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3.0%。2020年三季报最新的选股结果如下。
2.2. 价值组合:ROE较高且长期稳定(长期盈利能力)
该组合重点选择业绩趋势相对平稳的公司,凸显行业龙头属性。组合在每个季报期(4.30、8.31、10.31)后选择股票并进行统一换仓,09年以来平均每期股票个数20左右。组合特点:弹性稍逊景气组合(09至今年收益32.6%,年化超额27.6%),但稳定性相对较强(年化波动25.3%)。
组合的建立与调仓:2009年Q1建仓,季报调仓(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调仓日为季报披露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等权重。具体参数设定如下:
1) ROE及趋势:当期ROE(TTM)位于行业前20%,前两年ROE均位于行业前30%;且最近两期ROE环比变化率>-5%;
2) 营收及趋势:当期营收增速>0%,且环比变化率>-10%;当期毛利率环比变化率>-5%;
3) 净利润及趋势:当期扣非净利润增速位于0%-400%,且环比变化率>-10%。
4) 盈利持续性预判:G-ROE*(1-D)>5个百分点。
5) 资产质量和估值:造假模型拟合值<阈值(0.0038)、负债率<80%、商誉总资产比<20%、TTM经营现金流>0;PE<60、PB历史分位<95%、市值行业分位>50%。
2009/05/02-2020/10/31,价值组合的累计收益率2341%,年化收益率32.6%,年化夏普比率为 1.23;相比沪深300的超额收益率27.6%,胜率为80%;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21.7%,胜率为77%。
上一期(2020Q2,持有期09.01-10.31日)组合收益率为-4.7%,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1.7%,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2.2%。2020年三季报最新的选股结果如下。
2.3. 高分红组合:持续高分红且盈利较稳定(分红能力)
该组合重点选择业绩趋势相对平稳,且具备较高且稳定分红的公司。组合在每个季报期(4.30、8.31、10.31)后选择股票并进行统一换仓,09年以来平均每期股票个数20左右。组合特点:具备高分红的属性,09至今年化超额27.5%、年化波动24.7%。
组合的建立与调仓:2009年Q1建仓,季报调仓(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调仓日为季报披露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等权重。具体参数设定如下:
1) 股息率及分红:连续三年股息率位于行业的前30%;最近一年分红比例>30%;
2) ROE及趋势:当期ROE(TTM)位于行业前20%,且最近两期ROE环比变化率>-5%;
3) 增速及趋势:当期营收增速>0%;当期扣非净利润增速位于0%-400%,且环比变化率>-10%;
4) 资产质量和估值:造假模型拟合值<阈值(0.0038)、负债率<80%、商誉总资产比<20%、TTM经营现金流>0;PE<50、PB历史分位<95%、市值行业分位>70%。
2009/05/02-2020/10/31,分红组合的累计收益率1241%,年化收益率25.7%,超额收益率20.8%;相比沪深300的胜率为80%;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14.9%,胜率为66%。
上一期(2020Q2,持有期09.01-10.31日)组合收益率为-7.8%,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4.8%,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5.3%。2020年三季报最新的选股结果如下。
03
行业组合:三季报结果依然指向顺周期行业 我们在20200916《从年化12%到年化28%,行业比较模型的进阶之路》中结合“市场特征”与“基本面逻辑”,建立起三维度的中短期行业比较框架。同时,对行业模型的指标设立、线上操作也进行了说明。
总的来说,行业选择模型的建立,延续个股选股模型的思路,即重点选择业绩趋势向上、资产质量优质、估值合理的行业。
(1)行业组合的建立:行业组合从09年一季报披露后开始建立,在每个季报披露结束后(4.30、8.31、10.31),选择行业并统一调仓;
(2)行业组合的指标设定如下:
盈利能力:ROE(TTM)>8%;净利润增速>0%;营收增速>0%。
盈利趋势:ROE变化率>-2%;净利润增速变化率>-5%;营收增速变化率>-5%。
资产质量和估值:经营净流量/营收(TTM) >0%;隐含不良率<50%;PE<80倍;PB历史分位数<80%。
个数限定:每期行业数不超过10个,超过10个则按净利润增速排名,选择前10个。指标注解:变化率=当期/上期-1;隐含不良率=各行业中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的上市公司占比;估值分位数为滚动10年分位数。
(3)行业组合的收益率:2009/05/02-2020/10/31,行业组合的累计收益率为1407%,年化收益率为26.6%;相比沪深300的年化超额收益率为21.7%,胜率为71.4%。
上一期(2020Q2,持有期09.01-10.31日)组合收益率为-4.7%,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2.2%,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3.0%。
最新的基于三季报的行业选择结果仍然偏向于中游制造业:风电、黄金、机器人、肉制品及其他、钢结构、楼宇设备、工程机械、消费电子、核电、重卡。具体的成份标的及参数调整,可参见线上选择模型(网址:tf-strategy.com)。
赞(46) | 评论 (11) 2020-11-01 21:42 来自网站 举报
-
【货币还会收缩吗?信用还能扩张吗?兼论当前A股市场【天风策略】】
核心结论:1、10月14日,央行的统计数据发布会上提到“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随后10月21日,央行行长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到“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这些大概率都是对过去一个阶段的总结。2、19年4月央行一季度例会提出“总闸门”,背景是19Q1的政策全面扩张,... 展开全文货币还会收缩吗?信用还能扩张吗?兼论当前A股市场【天风策略】
核心结论: 1、10月14日,央行的统计数据发布会上提到“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随后10月21日,央行行长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到“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这些大概率都是对过去一个阶段的总结。 2、19年4月央行一季度例会提出“总闸门”,背景是19Q1的政策全面扩张,于是19Q2开始伴随政策转向收缩,市场也整体下台阶。 3、但是,过去一个阶段,银行间aa同业存单利率大幅提升70%,银行间流动性已经大幅收缩,只是股票市场增量资金与此关联度不高,因此股票市场感受不深。 4、于是,当央行提出“货币总闸门”的时候,A股市场开始担心流动性的收缩,但实质上流动性已经出现了很大幅度的收缩。 5、考虑到目前各种利率大多回升到疫情爆发之前,并且已经部分影响企业融资,向前看,货币政策再进一步收缩的必要性不强,更大可能性是维持当前紧平衡的状态,以保证融资环境相对健康,比如债券和贷款发行规模较大的时候,央行可能会相应多释放mlf,反之则少释放mlf。 6、但是,A股市场微观层面的资金的确边际走弱:预计Q4产业资本减持仍然比较大,公募发行边际走弱,外资仍难形成流入趋势;杠杆资金主要是强化趋势,融资余额目前已经处于高位,7月中旬严查信贷违规入市,场外增量逐步弱化。 7、那么在增量资金边际趋弱、名义经济回升导致利率仍有上行预期的背景下,是否一定对科技股和成长风格不利? (1)科技股的业绩波动(或者说产业周期的波动)要远大于宏观因子的波动,因此,产业周期的起落是科技板块估值泡沫变化的更核心因素。 (2)利率上行或流动性收缩对没有业绩的高估值公司不利,但不影响产业景气度向上的科技股,比如典型案例包括:99-00年的纳斯达克(PC周期)、10年的中小板(智能手机周期)、13年的创业板(移动互联周期)。 (3)因此,当前科技股出现分化的可能性更大,业绩走强的细分方向,受利率上行预期和增量资金边际趋弱的影响较小。 8、另一方面,信用周期(债务总额增速)在9-10月基本见顶。理由在于:①地产是信用之母,但被控制;②政府债券放量难以持续。但信用周期在明年3月之前(也就是基数大幅抬升之前),大概率难以显著回落,保证了相对比较平稳的经济预期。这与去年4月之后,信用的持续大幅回落,显著不同。 9、总结来看:未来一个阶段的宏观背景是——货币紧平衡、信用逐步见顶、微观资金面趋弱、但盈利趋势改善。 考虑到经济预期(也就是信用周期,而信用周期大幅回落要到明年3月之后)决定市场方向,资金面决定市场斜率。我们仍然认为当前的系统性风险较小,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日历效应+景气度大幅上行)。而明年3月信用大幅回落开始,届时以防风险为主。 10月以来的A股市场结构上来看,主要是Q4日历效应下,受益于经济预期改善、估值较低的家电、保险、股份行等表现不错。预计这些方向四季度继续取得相对收益。 另一方面,景气度大幅上行的方向,短期都有较大幅度调整,但是展望2021年,业绩爆发仍然是抵抗“货币紧平衡、信用逐步见顶、微观资金面趋弱”的重要方向,因此,我们继续建议在调整中布局Q3业绩能够兑现,并且景气趋势能够延续到明年的方向:比如军工上游、光伏、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工程机械、汽车零配件、生产线设备; 10月14日,央行的统计数据发布会上提到“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随后10月21日,央行行长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到“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 那么,向前看,货币政策还会不会进一步拧紧闸门、信用周期还能不能进一步扩展?市场连续调整后,如何应对? 01
当前提出“总闸门”,与2019年4月央行一季度例会提出“总闸门”有何区别? 19年4月央行提出“货币总闸门”之前,信用和货币政策都处于扩张区间,19Q1房地产小阳春、宏观杠杆率提升。因此,当时“总闸门”的提出,更多是对未来政策的指引,结合19年4月会议强调的房住不炒和结构性去杠杆,随后政策果然开始全面拧紧“总闸门”,市场也整体性下台阶。 当前,央行提出“货币总闸门”,背景是在货币政策全面收缩和回归正常化2个季度之后,更类似于是对过去两个季度货币政策的总结。 5月中旬以来,dr007显著反弹回到omo利率大致2.2%的水平,银行间aa同业存单从5月最低2%大幅提升到目前3.46%,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5%回升到3.2%,利率市场经历了一波比较罕见的快熊。 02
股票市场过去两个季度的增量资金与银行间市场关联度不高,因此对货币政策的大幅收缩感受不深 过去两个季度,尤其是5月份到7月份,虽然央行开始显著收缩银行间流动性,但股票市场保持了震荡上行。背后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这一轮A股市场的增量资金,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关联度并不大。 比如①公募基金的大规模发行,是来自于居民部门的资金;②外资3月低到7月中旬的大幅流入,是全球央行扩表的结果;③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炒股票,是贷款资金脱实入虚导致的。 因此,相比于持续走熊的债券市场而言,股票市场对于银行间流动性的收缩,感触并不深刻。于是,当央行提出“货币总闸门”的时候,A股市场开始担心流动性的收缩,但实质上流动性已经出现了很大幅度的收缩。 03
向前看,顾及到当前的融资环境和利率水平,货币政策大概率维持紧平衡,难以进一步大幅收缩,但股票市场的增量资金确实在边际趋弱。 过去一个阶段,银行间aa同业存单利率大幅提升70%,显示部分中小银行流动性告急,并实际影响了企业部门的信用融资,5月以来,企业债存量环比出现显著回落,同比增速也见顶回落。另一方面,各类利率水平也几乎都回到了疫情爆发之前的水平。 因此,向前看,货币政策再进一步收缩的必要性不强,更大可能性是维持当前紧平衡的状态,以保证融资环境相对健康,比如债券和贷款发行规模较大的时候,央行可能会相应多释放mlf,反之则少释放mlf。 但是,A股市场微观层面的资金的确边际走弱:预计Q4产业资本减持仍然比较大,公募发行边际走弱,外资仍难形成流入趋势;杠杆资金主要是强化趋势,融资余额目前已经处于高位,7月中旬严查信贷违规入市,场外增量逐步弱化。 (1)产业资本:预计Q4产业资本减持仍然比较大。指数上涨时净减持额会增大,反过来压制指数;而拟减持额与净减持额走势几乎保持一致,10月前两周统计到的将在四季度拟减持金额已达到591亿元,考虑到拟减持公告到变动起始日基本在15-30天左右,我们预计四季度减持金额仍将接近2000亿,处于高位,产业资本的减持仍然比较大。 (2)融资余额、信贷违规入市:杠杆资金主要是强化趋势,融资余额目前已经处于高位,7月中旬严查信贷违规入市,场外增量逐步弱化。 (3)外资:外资在10月前两周开始逐步入场,Q4美国大选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外资仍难形成流入趋势。 (4)公募:7-9月新发主动管理基金均在1500亿以上,10月前三周新发主动管理型基金828亿,虽有节假日因素干扰,但以近期的发行规模来看,主要靠蚂蚁金服战略配售基金支撑,预计公募发行较上月继续边际走弱。 (5)存量资金角度来看,从股债收益差的角度,5-6月虽然利率上行,但性价比仍然偏向股票,国债利率回到3%以上之后,当前股票性价比的优势不明显。(图中最右侧篮圈为今年3月中旬的情况,当时我们也以此判断市场没有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04
如果利率进一步上行,对市场风格有何影响? 虽然货币政策大概率维持紧平衡,再显著收缩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名义经济增长决定利率方向,在明年Q2之前,名义经济增长大概率继续回升,对应利率也有进一步缓慢上行的预期。 那么在利率上行预期、增量资金边际趋弱的背景下,是否一定对科技股和成长风格不利? (1)科技股的业绩波动(或者说产业周期的波动)要远大于宏观因子的波动,因此,产业周期的起落是科技板块估值泡沫变化的更核心因素。 (2)利率上行或流动性收缩对没有业绩的高估值公司不利,但不影响产业爆发的科技股,比如典型案例包括:99-00年的纳斯达克(PC周期)、10年的中小板(智能手机周期)、13年的创业板(移动互联周期)。 (3)因此,当前科技股出现分化的可能性更大,业绩爆发的细分方向,受利率上行预期和增量资金边际趋弱的影响较小。 05
信用周期即将见顶,但大幅回落可能要等到明年3月开始 虽然央行的统计数据发布会上提到“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但也更多是对疫情爆发以来的总结。 向前看,信用周期(债务总额增速)在9-10月基本见顶。理由在于:①地产是信用之母,但被控制;②政府债券放量难以持续。 但信用周期在明年3月之前(也就是基数大幅抬升之前),大概率难以显著回落,保证了相对比较平稳的经济预期。这与去年4月之后,信用的持续大幅回落,显著不同。 19年4月之后,信用全面收缩,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同比少增,经济预期恶化,整体杀估值;但后续虽然地产收缩,但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同比多增,信用小幅回落,经济预期平稳,市场震荡或小幅上行。 06
货币紧平衡、信用逐步见顶、微观资金面趋弱、但盈利趋势改善,继续看好两类板块 在上周的报告《未来半年环境与哪阶段更相似?结构会如何演绎?》中,我们提到未来半年宏观环境与09Q3-10Q1、16Q4相似。同时,考虑到经济预期(也就是信用周期,而信用周期大幅回落要到明年3月之后)决定市场方向,资金面决定市场斜率。我们仍然认为当前的系统性风险较小,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日历效应+景气度大幅上行)。而明年3月信用大幅回落开始,届时以防风险为主。 10月以来的A股市场结构上来看,主要是Q4日历效应下,受益于经济预期改善、估值较低的家电、保险、股份行等表现不错。预计这些方向四季度继续取得超额收益。 另一方面,景气度大幅上行的方向,短期都有较大幅度调整,但是展望2021年,业绩持续走强仍然是抵抗“货币紧平衡、信用逐步见顶、微观资金面趋弱”的重要方向,因此,我们继续建议在调整中布局Q3业绩能够兑现,并且景气趋势能够延续到明年的方向:比如军工上游、光伏、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工程机械、汽车零配件、生产线设备; 赞(37) | 评论 (11) 2020-10-25 21:49 来自网站 举报
-
【下一个五年风口在哪里:要素配置视角看十四五主线【天风策略】】
摘要核心结论:一、几个重要时间节点:1)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阐述十四五规划主旨;2)11月初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稿全文发布;3)明年3月中旬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全文发布;4)明年后续发布十四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二、五年规划及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发布前后市场表现:十二... 展开全文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发布前后市场情绪都有所提振,但由于两次都处于弱市中,因此持续性不强。两次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发布之后市场表现都比较低迷,一方面与当时的市场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市场预期、利好兑现有关,5G、新材料等都在战略规划发布前提前反映。
拉长看,十三五战略新兴规划加码的科技领域分化明显,动力电池、芯片、医疗器械、手机产业等强势板块甚至越过了15年牛市高点;硬件制造领域表现整体好于软件领域。长线领先板块大多有良好的基本面或预期支撑:一类是景气度持续向好的医疗器械、手机产业、芯片、5G,以及ROE下滑但绝对值维持高位的人工智能;一类是新能源车相关的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当前业绩未放量,但政策不断超预期、具备渗透率提升逻辑、业绩有筑底迹象的板块。
依据当前特殊时代背景(国际、国内、产业背景),十四五期间核心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传统增长动能枯竭叠加海外需求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如何挖掘新的增长动能,实现高质量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40年的总量增长之后,区域间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该如何破局。
对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国企改革、产权制度、新型城镇化)都在规划前的政策脉络中有迹可循。展望十四五,需要重视几个关键提出高质量发展(淡化总量,重视结构);十九届四中提出“核心技术攻关举国体制”,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今年4月发布要素市场化顶层文件,5月以来多次在重磅会议上提双循环概念。
要素市场化建设是增长和平衡困局的药方:要素市场化最核心的一件事,就是要让要素的价格能够反映其稀缺性,并且打破空间限制使其流通。则一方面,市场主体基于利润最大化,就会充分利用便宜的、边际效用高的要素,从而区域间其实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要素禀赋;另一方面,要素能够自由地从过剩地区流向稀缺地区,创造更高的边际效用,从而实现总量上的增长。
基于技术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精选战略新兴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渗透率提升+基本面向好)、重视新基建底层建设。
要素确权、定价和交易环节制度建设:重视产权制度建设、资本市场建设。
市场化机制下的要素流通方向:关注大城市集群建设。
双循环背景下的国家安全领域: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战略资源安全、国防安全。
基于当前人口结构与民生需求:关注医疗信息化超预期与新能源车领域。
下一个五年风口在哪里:要素配置视角看十四五主线【天风策略】
摘要
核心结论:
一、几个重要时间节点:1)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阐述十四五规划主旨;2)11月初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稿全文发布;3)明年3月中旬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全文发布;4)明年后续发布十四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
二、五年规划及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发布前后市场表现: 三、要素配置视角展望十四五政策主线: 四、基于要素优化配置下的市场机会(详见正文): 01
十三五经验:哪些科技细分脱颖而出 首先,时间线上的说明。10月26-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随之发布的文件,是对十四五规划的建议稿,而非完整的十四五规划全文。具体来说,最近一次9月28日会议(25位委员参会)讨论了十四五规划文件建议稿,紧接着送交月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体委员、候补委员、纪委委员参会)进行审议形成建议稿并在会后几天内发布;最终明年的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全文并发布。除此之外,明年大概率还会发布配套的十四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十二五和十三五战略新兴规划的发布时间分别是2012年7月和2016年12月。 按照之前的经验,全会公报主要是对十四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政策基调等做一个全局阐述,对细分领域涉及较少,能很快地帮助我们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轮廓。十八届五中全会两处最具分量的阐述,一个是对全面小康的重新定义,设立2020年GDP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另一个是首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把创新置顶,点明了整个五年规划的主旨。 市场表现来看,十二五、十三五在全会召开和正式规划发布前后,市场情绪都有一个短期的提振。但两次规划发布都处于弱市之中,因此持续性并不强。 此外,两次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发布之后市场表现都比较低迷。这一方面与当时的市场环境有关,十二五和十三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分别发布于2012年7月和2016年12月,前者市场处在基本面低迷和新股扩容双重压力下,后者市场处于成长股商誉风险出清前期。另一方面也与市场预期、利好兑现有关,比如5g、新材料等方向在2016年下半年都有明显超额收益,但在规划发布后有所调整。十三五战略新兴规划作重点扶持的方向,在此前的《中国制造2025》和五年规划中都有一定体现,细分领域也提前取得了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大数据,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十三五规划明确国家大数据战略→十三五战略新兴进一步确认为重点方向)。 之所以强调战略新兴产业规划,是因为站在当前看未来五年,市场对科技成长的大方向已经有很高的一致预期,这也在过去一年多的市场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我们更想从十三五经验得出的是,同样是战略方向,同样在中短期市场情绪和交易因素下调整之后,哪些科技细分领域最终能在政策加持下长期跑赢。为进一步说明,我们比对了十二五和十三五的战略新兴方向,划定十三五期间政策重视度提升的板块(下表红字部分)。 如前述,科技细分领域在十三五规划发布后(16年3月)有一个情绪上的推动,而在战略新兴规划发布后(16年12月)则除了空天军工板块以外悉数调整。军工板块当时一方面是政策上持续的推动(15年3月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16年3月国防科工局发布军民融合专项文件,17年1月决定设立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另一方面受益于当时事件性的冲击(南海对峙等)。 但拉长来看,板块间的分化则非常可观。甚至我们以股灾前的高点作参照,强势板块中如动力电池、芯片、医疗器械、手机产业等,都在这一轮成长反转行情中越过了15年牛市高点。且整体来看,硬件制造业领域表现要好于软件领域。 从基本面寻找线索,我们发现同样作为政策主线,长线领先板块大多都有良好的基本面或预期支撑。从疫情前后综合来看(19Q4和20Q2),战略规划发布以来以及过去两年表现较好的,一类是景气度持续向好的医疗器械、手机产业、芯片、5G,以及ROE下滑但绝对值维持高位的人工智能;一类是新能源车相关的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当前业绩未放量,但政策不断超预期、具备渗透率提升逻辑、业绩有筑底迹象的板块。而在规划发布后长期表现落后的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核电等,都是当前业绩趋势一般或者盈利能力绝对值偏低的板块。 02
对十四五政策主线的思考:增长 与平衡之困,要素市场化破局 回到规划本身,临近会议,市场对于“超预期”的讨论越来越多。事实上基于十三五的经验,读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也许不必太执着于挖掘增量信息;反而把过去一个阶段——报告和的高屋建瓴,以及最近几年的政策脉络理清,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事后去看十三五(2016年3月发布全文)相对于前一个五年规划的几个关键词: 第一是首提五大发展理念,创新驱动重要性明显提升。创新驱动战略最早是(2012年)提出的;五年规划发布后,16年5月紧接着出炉《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顶层文件。明确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由2015年5月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最终涉及的细分领域也大致围绕这份文件。 第二是改革的分量提升,其中的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在后来都成为了贯穿两三年的政策主线。往前回溯,这一轮由国企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而起;十四五规划发布后当年,国企改1+N政策体系完成。这一轮对于化解过剩产能的部署最早见于13年末《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十八届五中之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15年11月由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提出。 第三是产权制度建设分量提升,十三五规划时隔数年再提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十二五未提),这一点同样可以回溯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那是第一次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 第四是新型城镇化概念,最早由提出(此前都叫中国特色城市化);“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格局最早出现在2013年12月城镇化工作会议。 所以可以看到,虽然五年规划很长,几乎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但是最关键之处其实都可以从过去一个阶段的政策脉络去找线索。因此我们跟踪十四五,也无非两条思路,一方面是从当前特殊的国内国外环境出发去做推演;另一方面是对过去一个阶段,尤其是最近两年的政策脉络做个梳理。 对十四五作展望,首先我们需要再对当前特殊的时代背景——所谓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国际背景,三大特征。第一是新冠疫情可能中长期伴随,近期欧美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汹,美国新增病例重新回归到每天六七万的水平,欧洲的单日新增几乎是3月第一波疫情时;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也仍然会出现类似之前的北京、后来的青岛这样的局部风险。 第二是地缘政治风险高发,中印、南海、台海等等。疫情、滞涨、贫富差距拉大,政客对外转移矛盾,民粹主义骤起。 第三全球贸易摩擦不可逆。2019年中国占美国GDP比重达67.02%,已经逼近1995年日本/美国71.34%的高点。大国竞争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意味着大国之间经贸、金融乃至政治领域的摩擦,会是一个长期变量。 国内背景,当前时刻同样是攸关国运的一个历史路口。首先,2020年是第一个百年计划(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收官,随即而来的就是下一阶段新的目标制定和路线安排。此前已经提出了从2020年开始的下一个两阶段战略: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的主旨,这其中有几个硬指标,包括科技实力、收入水平和城乡差距、生态环境。 第二,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从经济体量来看相比于前一个五年规划,现在无疑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2019年我国人均GDP正式突破1万美元,离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12700美元只差临门一脚,按照5%的年复合增长,十四五期间就要冲击这条标准线;但总量增长的背后却不能忽视区域之间发展失衡、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 第三,增长模式转型与当前的产业背景。经济转型来到关键窗口,一方面可能遭受摆脱路径依赖时的阵痛,另一方面又面临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机遇——中国能否由跟随者变为主导者,进一步提高在国际分工上的位置,在下一个五年会更加清晰。 因此概括来说,如果单从国内经济增长的层面出发,十四五期间其实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传统增长动能枯竭叠加海外需求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如何挖掘新的增长动能,实现高质量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二,四十年的总量增长之后,区域间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该如何破局。 基于这些大背景,然后再看过去一个阶段政策端给出了什么样的药方。首先全局来看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依然是和十九届四中。报告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淡化总量,重视结构,转型升级;十九届提出了重磅的“核心技术攻关举国体制”,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因此不出意外,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转型仍然会是十四五期间的关键词,但这些都是结果不是手段。我们看十四五规划,更应该关注的是方法论。 给出的答案是从制度建设层面着手,制度要能够结合具体实际进行适应性的变革。随后在今年上半年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其实也是经济领域制度建设的——这样一份顶层文件,明确了当前市场化程度偏低亟待改革的五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新增的数据要素);5月之后又多次在重要会议上阐述双循环的概念,所谓的循环,本质也在于破除障碍,让要素能够流通起来,让土地能够流转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让劳动力流动能够打破地理限制,让技术成果能够被定价交易,让金融资源得以高效配置。在此前的报告我们多次强调了,双循环是不能忽视的、大概率会贯穿中长期的政策主线。从生产端来看,重点就是要素配置的优化改革。 为什么政策面要在这个非常时期反复强调和推进要素市场化。回归到最简单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增长无非来自各类要素的贡献。从要素贡献的角度出发,上文提到的十四五期间两个命题就可以解释为: 一方面,传统增长路径难以为继,新的增长动能有赖于要素市场的建设。改革开放前面三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人口红利和加杠杆,也就是劳动力和债务资本要素。但目前人口红利丧失,面临未富先老的困境;宏观杠杆率高企,即使是特殊时期阶段性提高对杠杆率的容忍度,长区间来看空间也比20年前10年前要小的多。因此增长的新动能要从其他的要素去挖掘,也就是技术要素、新提的数据要素,以及权益资本要素、人才要素。 另一方面,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实际上反映的也是要素配置和定价的失衡。去年底《求是》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就针对了这几年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且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举个例子,前些年中西部地区也在大力建设产业园区、大规模招商引资,但最终并没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从要素配置的角度来看,中西部地区资本要素是稀缺的,在市场化机制下本来应该有更高的价格;但在行政力量的作用下,比如以更低的融资成本、政策补贴来招商引资,最终的结果实际上就是把要素配置到低效的地方去了。 而要素市场化最核心的一件事,就是要让要素的价格能够反映其稀缺性。稀缺的要素边际效用高,就可以更贵;过剩的要素边际效用低,就应该便宜。这些都由市场的意志决定,政府层面的过多干扰可能会扭曲这个定价机制。 但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市场化的要素价格体系,并且使得要素能够打破空间限制自由流通,那么一来,市场主体基于利润最大化,就会充分利用便宜的、边际效用高的要素,从而区域间其实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要素禀赋;二来,要素能够自由地从过剩地区流向稀缺地区,创造更高的边际效用,从而实现总量上的增长。这实际上就解决了上文提到的十四五期间总量增长和区域平衡两个问题。 因此,对于十四五规划在经济领域的政策,我们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基点去作预判,应该说逻辑是比较通畅的。这大概率也是未来五年,是双循环背景下的一大看点。 03
展望十四五主线:基于要素优化配置逻辑 基于要素配置改革和双循环背景,我们大致总结了以下几个可能受益于十四五规划的市场主线: 1)技术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精选战略新兴领域、重视新基建 从新动能角度出发,潜在增长空间最大的是技术和数据要素。技术要素方面主要就是战略新兴产业,细分领域会在十四五规划和战略新兴规划中汇总。但我们看十三五规划和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会发现,由于涉及面过宽、分类太细,反而让大家很难把握重点,并且回溯来看也并不是提到的都有超额收益。因此我们可以对战略新兴产业作进一步筛选: 首先要贴合提的核心技术攻关举国体制。这可能是基于双循环逻辑,相比于5年前不太一样的地方。“攻关”意味着有一定迫切性,因此首先要突破的是目前在产业链上受制于人的细分领域。 其次从行业内部结构来说,五年前是铺开了创新,中小企业百花齐放;但当前进行关键技术的突破,就意味着更高的技术门槛和前期巨大的研发成本,因此技术要素的趋势应该是向头部公司集中。 最后是科技股整体高估值的情况下,行业本身基本面应对估值有一定的消化能力。所以总结来说,大概就是要能够满足国产替代逻辑、集中度提升、基本面改善这三个条件,我们筛选的细分领域包括【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信创国产替代、高端装备(机床、医疗器械等)、汽车零部件】。 数据要素市场可能获得进一步政策支持的包括【区块链、云计算】等。 此外,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底层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很关键。虽然今年以来相关板块已经取得比较高的超额收益,但是从政策红利和行业空间来说,应该是远未到位的。以5G为例,目前电信和移动数据显示5g的渗透率应该在13-15%区间附近,仍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这一方向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中心,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平台类公司】。 2)要素的确权、定价和和交易:重视产权制度建设、资本市场建设 要素市场化制度建设涉及到的几个环节,在流通/交易之前,目前难点在于确权和定价环节。尤其是对技术和数据要素,确权和定价是存在较多困难的。一方面,我国产权保护(针对科技要素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对于滞后于发达经济体,客观上会压抑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技术和数据不像劳动力、土地,有一个明确的要素单位,因此定价因素更为复杂。基于这两点,我们建议可重点关注从两个方向: 一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的受益方向,比如最典型的国产软件。根据BSA截至到2017年的数据,我国软件盗版率高达66%,而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在20-25%之间。 二是资本市场尤其是权益市场基础制度的改革。从19年初会议集体学习上强调金融供给侧开始,应该说资本市场的战略地位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战略新兴领域的股权融资进度、通过金融开放和养老金改革等等引入长期资本的措施,实际上也是在创造一个市场化的环境,把技术和数据要素定价的难题交由市场。所以相信这一次五年规划,在资本市场上的笔墨会比五年前多得多。最近以国务院名义发了针对上市公司质量的文件,也可见级别之高,在注册制上亦有超预期的表述。金融市场改革预期的提振或在中长期利好【头部券商】。 3)市场化机制下的要素流通方向:大城市集群建设加速 市场化配置下技术和数据要素,以及劳动力要素会如何流通,我们倾向于,未来会看到这些核心要素进一步向头部城市集中。从而依仗其本身的科技禀赋、规模优势,这些市场要素能够更好地物尽其用。但这里需要特别解释的问题是,核心要素进一步向大城市群集中、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群集中,是否违背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宗旨? 关于这一问题,陆铭在他的著作《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研究了发达国家的经验后得出,在人口自由流动的过程当中,区域差距一开始是扩大的。但是经济进一步发展,劳动力进一步流动,区域间的人均收入差距会趋向于收敛。按照我们对于要素优化配置的阐述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是过剩的,阻碍劳动力流动,特别是限制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动,最终反而会使区域间差距由扩大转而缩小的时间点推迟。因此我们认为,大城市化进程不仅没有背离区域协调发展的初衷,反而能够推动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 19年2月发改委《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文件也解释了要素市场化与都市圈建设的关联。《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未来将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还强调了技术市场、金融服务和市场准入的一体化。 目前横向比较来看,我们一线城市辐射范围内的城市群集中度其实并不算太高,这可能与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和行政壁垒有关。以日本为例,整个东京都市圈用3.5%的土地面积容纳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国一半的GDP(当然这个因国情而异不能作数字上的比较)。 因此我们认为,就城市化进程来说,前一个5年、10年的重点是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下一个5年、10年的重点大概率就是超大、特大城市化和城市产业集群建设。从这个角度出发,未来可能受益的方向,一是【轨道交通建设】,包括高铁、轻轨等;二是超大、特大城市运作、安全、精细化管理角度的【智慧城市和安防】;三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集群的房地产。 4)双循环背景下的国家安全领域: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战略资源安全、国防安全 供给端主线除了前文提到的产业链上受制于人的补短板领域以外,还有一些逆全球化背景下直接挑战生存底线的领域。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政策动态,我们大致整理了四个方向: 第一是粮食安全。按照十三五规划的定义,粮食安全的标准是要达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水准。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领域主要的风险在于谷物,尤其是大豆。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在80%以上,且集中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地。这部分对应的方向是【转基因/种业自主创新】,后者其实也是十三五规划给出的到2030年的重大项目。 第二是能源安全。目前我国一次性能源结构中石油天然气占比近30%,且严重依赖进口、严重依赖海运,并且海运途径的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都是地缘政治要冲。当前除了发展新能源以外,另一个救急的突破口在于中巴油气管道的建设。如果管道运行,则意味着中国通往中东的运输航线,可完全不绕道马六甲海峡;未来若还能建设从瓜达尔港管道延伸到伊朗的管道,就可以让中东到中国的油气,全程管道运输,无需油轮。而中巴管道建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新疆及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会超预期。 第三是以铁矿石为典型的战略资源安全。19年全年我国进口额2万亿美元,单铁矿一项是1000亿美元,且6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考虑海外矿山集中度高的长期因素,以及中澳关系的不确定因素,有必要提前采取措施以保障战略资源安全。根据新华社消息,【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有望在年底出台。 第四是国防安全,对应军工板块,尤其是兼具国产替代逻辑的【军工上中游】。 5)人口结构与民生:医疗与环保 最后基于当前人口结构、城市化建设以及提到的美好生活概念,一方面重点关注疫情之后倒逼的,政策资源可能超预期投放的【医疗信息化】领域;另一方面是绿色环保概念、且具备渗透率提升逻辑的【新能源车】。 04
附录 1)2019年以来中字头、国字头主要政策 2)今年以来工信部主要政策(科技领域) 3)十二五、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赞(43) | 评论 (21) 2020-10-22 15:44 来自网站 举报
-
【未来半年环境与哪阶段更相似?结构会如何演绎?【天风策略】】
摘要核心观点1.未来半年宏观环境大概率货币紧平衡、信用周期一定程度回落,工业企业盈利趋势改善,历史上看,未来半年的宏观环境与09Q3-10Q1、16Q4相似。2.相似的宏观环境中,市场结构却不同,10Q1偏成长,16Q4偏周期,我们认为背后来自相对业绩和产业周期。未来半年的宏观环... 展开全文未来半年环境与哪阶段更相似?结构会如何演绎?【天风策略】
摘要 核心观点
1.未来半年宏观环境大概率货币紧平衡、信用周期一定程度回落,工业企业盈利趋势改善,历史上看,未来半年的宏观环境与09Q3-10Q1、16Q4相似。
2.相似的宏观环境中,市场结构却不同,10Q1偏成长,16Q4偏周期,我们认为背后来自相对业绩和产业周期。 未来半年的宏观环境与09Q3-10Q1、16Q4相似,但在结构上有所不同,不同点在于通胀压力、杠杆形成的原因及调控方式、盈利行业不同。而结构上的不同主要影响的是幅度: (1)通胀压力更小,价格不会类似2016Q4倒逼货币政策大幅收紧,未来仍维持紧平衡状态。 (2)当前相比16Q3杠杆更为良性,相比10Q1针对供需的地产一刀切政策,因城施策及融资端调控收缩更慢,预计未来信用不会类似09Q3-10Q1、16Q4大幅收缩,会一定程度地回落。 (3)盈利高增长的行业不同,16Q4的周期、10Q1的成长净利润增速改善明显优于其他风格,涨跌幅同样也优于其他风格。 我们认为风格胜出取决于风格的相对业绩和产业周期方向,并非利率上行预期叠加盈利改善,就一定会出现哪类风格的占优。(1)在货币紧平衡、信用周期一定程度回落,工业企业盈利趋势改善的宏观环境中,利润对涨跌幅的贡献程度大于估值,16Q4周期的归母净利润增速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风格;10Q1代表成长的中证500归母净利润增速的改善明显优于代表价值的沪深300和上证50,最终反应到10Q1偏成长,16Q4偏周期这一结果上。(2)2010年是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iphone4的发布开启智能手机时代,中国的电子企业切入苹果产业链。2016年供给侧改革,周期行业景气度提升,开启新一轮周期。10Q1的成长,16Q4的周期,具备产业周期支撑。 3.推荐业绩将持续改善以及产业周期指向的成长,以及当前低估值的顺周期方向。 (1)盈利角度,信用逐步见到高点的情况下,市场正从赚估值弹性的钱,向赚业绩确定性的钱过渡,盈利增速较快的行业有望受益。军工、光伏、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工程机械、汽车零配件、生产线设备业绩能马上爆发并延续到明年,且产业周期也指向这些行业。 (2)估值角度,信用周期一定程度回落,微观增量资金边际走弱,存量资金上股票性价比的优势不明显,流动性溢价不足,难以推高市场整体估值;无风险利率上行,带动WACC上行,市场整体的理论估值中枢受压制,但盈利预期提升的个股有望迎来估值切换,推升理论估值。因此Q4估值端主要靠偏差ε(估值修复或日历效应)以及盈利预期提升带来的理论估值的提升(估值切换)。 我们继续看好两个方向:(1)一是业绩能持续改善并延续到明年的成长方向,比如军工、光伏、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工程机械、汽车零配件、生产线设备;(2)二是低估值的顺周期方向,日历效应占优概率较高的是工程机械、建材、家电、保险等。 01
未来半年宏观环境与09Q3-10Q1、16Q4相似
未来半年大概率货币紧平衡、信用周期一定程度回落,工业企业盈利趋势改善: 1.货币上看,长端已经收缩,国债利率承压,短端的DR007利率基本围绕2.2-2.3区间上下波动,未来利率有小幅上行的可能,货币政策继续维持紧平衡的常态。 2.信用上看,按央行行长年中指引:贷款新增20万亿,社融规模超30万亿。四季度贷款剩余3.75万亿,债券剩余2.95万亿(以新增16万亿债券估算),信用周期一定程度回落,但在明年3月基数明显抬升之前,预计不会大幅收缩。 3.工业企业盈利角度看,前期信用扩张带动盈利继续修复,2020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盈利低基数,预计工业企业盈利将会至少持续半年时间。 历史上看,未来半年的宏观环境与09Q3-10Q1、16Q4相似。 02
相似的宏观环境中,10Q1偏成长,16Q4偏周期,背后来自相对业绩趋势和产业周期的不同 未来半年的宏观环境与09Q3-10Q1、16Q4相似,但在结构上有所不同,不同点在于通胀压力、杠杆形成的原因及调控方式、盈利行业不同。而结构上的不同主要影响的是幅度: 1.通胀压力更小,价格不会类似2016Q4倒逼货币政策大幅收紧,未来仍维持紧平衡状态。(1)2016Q4,CPI重回2%以上,上游资源价格过火、PPI快速上升,通胀倒逼货币政策收紧。(2)当前无通缩通胀压力,CPI在猪价下降带动下继续回落,PPI虽受原油价格的影响有所波动,仍在震荡修复过程中,因此价格不是当前风险点,不会像2016Q4大幅收缩货币。 2.当前相比16Q3杠杆更为良性,相比10Q1针对供需的地产一刀切政策,因城施策及融资端调控收缩更慢,预计未来信用不会类似09Q3-10Q1、16Q4大幅收缩,会一定程度地回落。(1)2010Q1国四条、国十一条政策是同时调控地产行业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一刀切政策,导致信贷需求快速下滑。(2)2016年供给侧改革去杠杆之年,9月地产政策拐点,重启限购,信用开始收缩;10月会议首提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去同业杠杆,引发流动性危机,信贷大幅收缩。(3)不同于2016年,当前是良性杠杆,2020Q3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新增人民币贷款比重远大于2016Q3,杠杆更良性,而“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行”体现政策容忍疫情造成的杠杆被动上升;不同于2010Q1,“三道红线”新规,针对的是融资端调控,且现在地产政策调控强调因城施策,因此,信贷不会类似09Q3-10Q1、16Q4大幅收缩。 3.盈利高增长的行业不同,16Q4的周期、10Q1的成长净利润增速改善明显优于其他风格,涨跌幅同样也优于其他风格。(1)2016Q4周期的归母净利润增速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风格;2010Q1由于还没有风格指数,我们用规模指数代替价值、成长风格,代表成长的中证500归母净利润增速的改善明显优于代表价值的沪深300和上证50。(2)2010Q1偏成长,2016Q4偏周期。10Q1震荡行情,利润贡献程度大于估值,传媒、计算机、电子等偏成长风格的行业涨幅居前;16Q4上涨行情,利润贡献程度大于估值,钢铁、建材、化工等偏周期风格的行业涨幅居前。 我们认为风格胜出取决于风格的相对业绩和产业周期方向。(1)在货币紧平衡、信用周期一定程度回落,工业企业盈利趋势改善的宏观环境中,利润对涨跌幅的贡献程度大于估值,16Q4周期的归母净利润增速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风格;10Q1代表成长的中证500归母净利润增速的改善明显优于代表价值的沪深300和上证50,最终反应到10Q1偏成长,16Q4偏周期这一结果上。(2)2010年是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iphone4的发布开启智能手机时代,中国的电子企业切入苹果产业链。2016年供给侧改革,周期行业景气度提升,开启新一轮周期。10Q1的成长,16Q4的周期,具备产业周期支撑。 03
推荐业绩将持续改善以及产业周期指向的成长,以及当前低估值的顺周期方向 3.1. 盈利角度 信用逐步见到高点的情况下,市场正从赚估值弹性的钱,向赚业绩确定性的钱过渡,盈利增速较快的行业有望受益。军工、光伏、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工程机械、汽车零配件、生产线设备业绩能马上爆发并延续到明年,且产业周期也指向这些行业。 3.2.估值角度: 微观层面的资金在边际走弱:预计Q4产业资本减持仍然比较大,公募发行边际走弱,外资仍难形成流入趋势;杠杆资金主要是强化趋势,融资余额目前已经处于高位,7月中旬严查信贷违规入市,场外增量逐步弱化。 (1)产业资本:预计Q4产业资本减持仍然比较大。指数上涨时净减持额会增大,反过来压制指数;而拟减持额与净减持额走势几乎保持一致,10月前两周统计到的将在四季度拟减持金额已达到591亿元,考虑到拟减持公告到变动起始日基本在15-30天左右,我们预计四季度减持金额仍将接近2000亿,处于高位,产业资本的减持仍然比较大。 (2)融资余额、信贷违规入市:杠杆资金主要是强化趋势,融资余额目前已经处于高位,7月中旬严查信贷违规入市,场外增量逐步弱化。 (3)外资:外资在10月前两周开始逐步入场,Q4美国大选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外资仍难形成流入趋势。 (4)公募:7-9月新发主动管理基金均在1500亿以上,10月前两周新发主动管理型基金461亿,虽有节假日因素干扰,但以近期的发行规模来看,主要靠蚂蚁金服战略配售基金支撑,预计公募发行较上月继续边际走弱。 (5)存量资金角度来看,从股债收益差的角度,5-6月虽然利率上行,但性价比仍然偏向股票,国债利率回到3%以上之后,当前股票性价比的优势不明显。(图中最右侧篮圈为今年3月中旬的情况,当时我们也以此判断市场没有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实际PE=理论PE+偏差ε+流动性溢价 信用周期一定程度回落,微观增量资金边际走弱,存量资金上股票性价比的优势不明显,流动性溢价不明显,难以推高市场整体估值;无风险利率上行,带动WACC上行,市场整体的理论估值中枢受压制,但盈利预期提升的个股有望迎来估值切换,推升理论估值。因此Q4估值端主要靠偏差ε(估值修复或日历效应)以及转年盈利预期提升带来的理论估值的提升(估值切换)。 我们继续看好两个方向: (1)一是业绩能持续改善并延续到明年的成长方向,比如军工、光伏、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工程机械、汽车零配件、生产线设备; (2)二是低估值的顺周期方向,日历效应占优概率较高的是工程机械、建材、家电、保险等。 赞(44) | 评论 (7) 2020-10-18 21:35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策略】1分钟了解假期大事兼论Q3预告中的高景气】
摘要1、国庆期间资产价格表现(10月1日-7日)权益市场:全球主要股指普涨。其中,恒生科技指数、恒生指数分别上涨5.7%、3.3%,领涨全球主要指数,而道指、纳指、标普500分别上涨1.9%、1.8%、1.7%。大宗商品:大宗商品普遍小幅回落。黄金表现出避险属性,先涨后跌;原油与... 展开全文【天风策略】1分钟了解假期大事兼论Q3预告中的高景气
摘要 1、国庆期间资产价格表现(10月1日-7日)
权益市场:全球主要股指普涨。其中,恒生科技指数、恒生指数分别上涨5.7%、3.3%,领涨全球主要指数,而道指、纳指、标普500分别上涨1.9%、1.8%、1.7%。 大宗商品:大宗商品普遍小幅回落。黄金表现出避险属性,先涨后跌;原油与权益市场节奏类似,先跌后涨;铜等基本金属表现较弱。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小幅回落,离岸人民币延续节前的升值趋势。 2、海外重要事件:特朗普2日新冠确诊,5日出院;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制造业PMI环比回落; 美国第二轮财政刺激方案来回波折,7日晚希望再燃;美国国会认定苹果、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存在垄断问题;日本经济修复较慢,二次疫情影响,欧洲服务业PMI跌至荣跌线以下,德国工业生产也有转弱迹象。 3、国内重要事件:9月制造业PMI 51.5,创六个月新高;9月外储规模有所下降;国庆电影票房表现突出;中芯国际:部分供应商受到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蔚来三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154.3%;阿里巴巴发布“十一”消费趋势报告:县域市场成为主力。 4、当前A股走势的核心矛盾 海外风险:海外市场目前前两大不确定因素:一是美国第二轮财政刺激法案的落地时间和力度,主要是影响利率与估值水平;二是美国最终大选结果,不同的财税政策主张将较大影响企业盈利,特别是科技企业。 在11月大选落地之前,这些不确定性都较难预判,市场的风险偏好大概率仍会受到压制。对于A股来说,在这段时间,流动性有一定冲击(外资较难持续流入),市场波动加大,高估值方向也会受到抑制。 国内基本面:经济修复向着乐观的方向发展。在盈利继续修复的背景下(基数作用下,盈利至少回升至明年上半年),市场系统性风险不大。 国内流动性:宏观流动性随经济改善开始收紧,微观流动性7月之后也边际走弱。流动性边际收紧不改变盈利修复趋势,但制约估值的扩张(冲击高估值板块)。 总的来说,流动性收紧、外围不确定性加大,目前来看仍不改变A股盈利修复趋势,系统性风险不大,但市场估值扩张受到抑制。 5、Q4两条主线:日历效应与景气维度. 日历效应:当市场对第二年的经济预期不悲观的情况下,每年的四季度容易出现低估值蓝筹的估值切换行情。比如保险、白电、工程机械、铁路、水泥等。 景气维度:景气度布局的几个方向:军工、光伏、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工程机械、汽车零配件、生产线设备等。 6、三季报哪些行业景气度有可能上行? 三季报预告增速相比中报提升幅度较大的行业: 申万一级行业:军工、轻工、家电、汽车、电子、化工、机械、电气设备等。 申万二级行业:光学光电子、电气自动化、其他电子、环保工程、计算机应用、高低压设备、专用设备、化学制品、塑料、包装印刷、通用机械、电源设备。 天风策略行业分类:化肥、医疗器械、园林工程、新能源车、军工电子和原材料、高铁与城轨、包装印刷、风电、环保、肉制品及其他、石油化工、车联网、消费电子等。 01
国庆期间资产价格表现 国庆期间,海外市场风起云涌,在特朗普新冠确诊、美国大选悬念、美国财政刺激计划进展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全球的资产价格波动加大。 权益市场:10月1日-7日,全球主要股指普涨,其中,恒生科技指数、恒生指数分别上涨5.7%、3.3%,领涨全球主要指数,而道指、纳指、标普500分别上涨了1.9%、1.8%、1.7%。具体来看,2日,特朗普确诊新冠叠加就业数据不及预期,纳指领跌美股;5日,特朗普出院、财政刺激计划谈判也有改善预期,美股大幅反弹;6日,特朗普叫停与民主党的财政刺激谈判,美股再度下挫,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科技股拉动港股大涨;7日,特朗普表示可以签署包括航空业在内的单独救助协议,美大幅回升,欧洲由于二次疫情阴影笼罩、经济数据表现波折,走势相对较弱。 大宗商品:10月1日-7日,大宗商品普遍小幅回落。黄金表现出避险属性,先涨后跌;原油与权益市场节奏类似,先跌后涨;铜等基本金属表现较弱。 外汇市场:10月1日-7日,美元指数小幅回落,离岸人民币延续节前的升值趋势。 02
海外大事一览 海外重要事件:特朗普2日新冠确诊,5日出院;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制造业PMI环比回落; 美国第二轮财政刺激方案来回波折,7日晚希望再燃;美国国会认定苹果、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存在垄断问题;日本经济修复较慢,二次疫情影响,欧洲服务业PMI跌至荣跌线以下,德国工业生产也有转弱迹象。 03
国内大事一览 国内重要事件:9月制造业PMI 51.5,创六个月新高;9月外储规模有所下降;国庆电影票房表现突出;中芯国际:部分供应商受到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蔚来三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154.3%;阿里巴巴发布“十一”消费趋势报告:县域市场成为主力。 04
当前A股走势的核心矛盾 9月,全球权益市场普遍调整,这背后反应了货币流动性收紧、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紧张、欧洲疫情反弹或致二次封锁等不确定因素的发酵。国庆假期,外围市场的多变,又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对于A股来说: 首先,海外风险:经济修复起波折,不确定性较大。当前权益市场最大矛盾在于疫后持续反弹但实体盈利未完全修复,叠加货币宽松力度收紧且效用边际递减,再加上大选结果与政治主张的不确定性,共同导致资产价格波动加大。具体来说,目前两大不确定因素: 一是美国第二轮财政刺激法案的落地时间和力度,主要是影响利率与估值水平。美国国会两党对于财政刺激政策的规模和补助方向存在较大分歧,叠加特朗普对于是否磋商、何时磋商、是否让步等均较难预料。短期悬而未决时,主要影响市场风险偏好(估值水平);中长期落地后,刺激力度的强弱会进一步影响到经济修复情况、利率水平等。 二是美国最终大选结果,不同的财税政策主张将较大影响企业盈利。拜登和特朗普的政治主张对市场影响直接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是税收政策,特朗普一直将减税政策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拜登则承诺如果当选会扭转特朗普的部分减税政策。另一个是对华贸易态度,这一点两人表态有差异,但本质没有太大不同。拜登虽然反对特朗普与中国的针锋相对,但也提出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若拜登上台,实施提升所得税、加收企业最低所得税或海外收益加收所得税,则科技企业首当其冲,盈利大概率下滑,而科技企业的高权重也会进一步把美指拉下来。 在11月大选落地之前,这些不确定性都较难预判,市场的风险偏好大概率仍会受到压制。对于A股来说,在这段时间,流动性有一定冲击(外资较难持续流入),市场波动加大,高估值方向也会受到抑制。 其次,国内基本面:经济修复向着乐观的方向发展。信用扩张带动经济自疫情后较快修复,8月主要经济指标继续改善。其中,工业增加值进一步回升至疫情后的新高;制造业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出口继续修复;PMI新订单加速扩张;社零年内首次正增长。在盈利继续修复的背景下(基数作用下,盈利至少回升至明年上半年),市场系统性风险不大。 最后,国内流动性:宏观流动性随经济改善开始收紧,微观流动性7月之后也边际走弱。宏观方面,经济持续转暖意味着货币供给没必要过于宽松,信用扩张斜率放缓;微观方面,7月查处信贷资金违规入市,8-9月北上资金持续流出,9月抑制创业板炒小炒差,而期间公募基金发行规模高位回落,叠加融资需求扩张,共同导致宏观利率上升和微观流动性趋紧。流动性边际收紧不改变盈利修复趋势,但制约估值的扩张(冲击高估值板块)。 总的来说,流动性收紧、外围不确定性加大,目前来看仍不改变A股盈利修复趋势,系统性风险不大,但市场估值扩张受到抑制。市场波动加大、行业估值收敛、风格再平衡等都可能持续演绎。 05
Q4两条主线:日历效应与景气维度 关于四季度配置,我们在此前多份报告均强调“日历效应”与“景气维度”两条主线。 首先,日历效应:当市场对第二年的经济预期不悲观的情况下,每年的四季度容易出现低估值蓝筹的估值切换行情。按照天风策略的行业分类,保险、白电、工程机械、铁路和游戏在四季度上涨概率超过80%;工程机械、航空、水泥、肉制品、重卡在四季度跑赢大盘概率超过70%。当前经济修复的趋势意味着今年四季度日历效应出现的概率是比较高的。 其次,景气维度:在信用周期斜率放缓,估值扩张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三季报业绩兑现情况或成为市场相对收益的分水岭。9月11日《调整后布局三季报景气趋势确定的方向》,我们给出了景气度布局的几个方向:军工、光伏、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工程机械、汽车零配件、生产线设备等。 06
三季报哪些行业景气度有可能上行? 截至10月7日,共有349家公司披露了三季报预告(有具体利润数据),披露率8.6%。中小创的业绩预告取消强制披露规定后,目前仅对盈利大幅变动或亏损的公司有披露要求(截至10月15日)。因此,我们基于已披露预告的公司通过整体法计算行业Q3增速,再对比同口径样本公司Q2的增速,着重分析行业盈利增速的边际变化。 当前业绩预告显示的景气行业方向与我们在上文提到的配置方向基本一致,具体如下: 一级行业中,三季报预告增速相比中报提升幅度较大有:军工、轻工、家电、汽车、电子、化工、机械、电气设备、建筑装饰等。 二级行业中,三季报预告增速相比中报提升幅度较大有:光学光电子、电气自动化、其他电子、环保工程及服务、计算机应用、高低压设备、专用设备、化学制品、塑料、包装印刷、通用机械、电源设备。 天风策略行业分类中,三季报预告增速相比中报提升幅度较大有:化肥、医疗器械、园林工程、新能源车、军工电子和原材料、高铁与城轨、包装印刷、风电、环保、肉制品及其他、石油化工、车联网、消费电子等。 赞(44) | 评论 (21) 2020-10-08 17:11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 · 月度金股丨10月】
天风 · 月度金股丨10月1、银行间资金面紧平衡、股票市场资金面边际趋势,但经济预期暂无恶化,市场仍然是震荡格局。当前短端DR007基本持稳,但中长端的同业存单利率、信用债利率继续上行,实体融资环境有所恶化。考虑到政策面“精准滴灌”的基调、9-10月最后一波地方债发行高峰、以及传... 展开全文天风 · 月度金股丨10月
天风 · 月度金股丨10月 1、银行间资金面紧平衡、股票市场资金面边际趋势,但经济预期暂无恶化,市场仍然是震荡格局。 当前短端DR007基本持稳,但中长端的同业存单利率、信用债利率继续上行,实体融资环境有所恶化。考虑到政策面“精准滴灌”的基调、9-10月最后一波地方债发行高峰、以及传统缴税季的来临,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可能性非常低,大概率会在10月加大投放以平衡资金面。对经济修复的预期在中报之后部分兑现,又逢欧美疫情二次爆发的担忧,但整体看暂无明显恶化。相比于3月,各国对于疫情防控也都积累了一定经验。美国大选、地缘政治、经贸摩擦等干扰下,判断市场短期仍维持震荡格局。 2、若国庆节前继续下跌,反转效应显示节后大概率有反弹。 历史经验显示国庆节前跌多涨少,在假期后市场出现“反转”的概率也比较高。09-19年共11个年份中,有8个年份大盘在国庆前两周下跌,7个年份在国庆前一周下跌,其中7次在节后反弹。节前下跌的原因一方面是资金在长假前本身有一定的避险需求;另一方面,跨季资金面比较容易出现偏紧的情况。16年-19年连续四年,银行间利率都在10月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行。根据我们前述对资金面和经济预期的预判,节后出现“反转”的概率较高。 3、Q4日历效应在今年能够实现的概率仍然较高,对应看好:工程机械、保险、水泥、白电等。 根据日历效应,四季度金融、稳定及部分早周期板块较容易在四季度出现一波估值切换行情。四季度日历效应能够顺利达成的前提,是对来年的经济预期比较稳定。如果出现像08年金融危机、13年增速降档或者18年贸易战这样严重影响经济预期的情况,日历效应就会失效。今年在疫情冲击的基数效应下,经济数据有望持续修复到明年年中(即使最后证伪了也不影响四季度的行情)。因此今年日历效应实现的概率较高,建议关注工程机械、保险、水泥、白电等。 4、国庆后进入业绩密集披露期,重点看好Q3业绩兑现且能延续到明年的军工、新能源车、光伏、消费电子等。 国庆回来即将进入三季报窗口。在信用周期斜率放缓,估值扩张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三季报业绩兑现情况或成为市场相对收益的分水岭。今年新的财报披露规则取消了创业板10月15日之前的强制业绩预告,因此短期一方面关注已披露个股的情况,另一方面重视中报业绩趋势较好的板块,比如【军工、新能源车、光伏、消费电子】等。 风险提示:信用收缩力度超出预期、水灾超出预期、中美关系超出预期等。 天风宏观 为什么基建增速可能低于预期? 今年市场对基建投资增速反弹的预期较高,但实际的反弹力度偏弱,全口径基建投资单月增速仅在5月达到10.9%,随后6-8月单边下行,8月增速仅为7.0%。常规解释和表面原因主要集中在降雨洪水等气候因素影响项目施工、财政支出进度偏慢、资金拨付效率偏低等。 我们尝试探讨可能造成基建投资增速低于预期的几个深层次原因,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减收压力下消费性支出对投资性支出的挤占、政府性基金扩容后地方优质项目储备相对不足、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机制下政府性基金结转腾挪至一般公共预算等。这些原因可能导致基建增速系统性低于预期,而不仅仅是暂时性的偏低。 总的来看,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随着财政支出加快、气候影响减弱、同比基数降低,今年后续几个月的基建增速仍然有小幅升至两位数左右的空间,但全年增速可能只在5%左右。 风险提示:财政支出提速超预期;2021年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 固定收益 未来出口怎么看? 展望明年我国出口,虽然随着疫情改善全球需求大概率回升,但发达经济体自身经济周期问题仍然不容忽视:美国去杠杆周期影响还在;日本消费税率变动所折射的后安倍时代经济金融和财政困扰;英国退欧与欧盟复苏进程问题等,表明全球经济即使复苏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进程。另外,中美贸易问题以及海外国家“产业链回归本土”可能继续产生影响,所以虽然今年出口持续超预期,明年出口回升幅度可能相对有限。 回到国内债市,在MLF增量续作的情况下,流动性有所改善但仍处于紧平衡(而非宽松)状态中。如果央行能够通过精准流动性投放引导DR007稳定在2.2%附近,1年同业存单利率稳定在3%附近,那么我们认为短期来看10年国债上限可能在3.2%附近,10年国开在3.7%附近。中期内,债市的核心困扰仍在,防风险基调下,我们仍需关注政策和流动性变化,特别是宏观状态的此消彼长。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中美关系不确定性。 传媒 10月金股:芒果超媒 芒果超媒披露公告,拟定增不超过45亿元,以及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0.94亿股,粗略计算芒果系共计融资额超100亿。 具体方案如下:1)公司控股股东芒果传媒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0.9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5.26%,转让价格将不低于本次公告日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公司经审计每股净资产值两者中的较高者。我们粗略以本次公告前30个交易日均价计算,转让价格不低于66.2元/股,转让总额超过62亿元。 2)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募资不超过45亿元,发行方式为询价,锁定期6个月;募集45亿金额中,40亿元用于内容投入,包括影视剧项目17部,分为采购S级影视剧版权6部、自制(含定制)A级影视剧版权11部,以及投向自制S级综艺版权18部;另外5亿元投向芒果TV智慧视听媒体服务平台项目。 本次协议转让公告中,公司披露将引入公司未来发展重要战略资源,以资本合作推动业务协同,基于超60亿的大金额体量,以及芒果继续提升长视频平台竞争力的战略,未来在内容、电商方向持续投入,我们认为战投方向有望为相关领域巨头公司,助力芒果竞争力再上台阶。 定增侧重于剧和综艺的内容投入,结合公司8月交流会披露信息,公司会在剧集上进一步增加投入,并推动影视剧集产业创作与播出方式的革新,预计到明年,公司剧集板块在体量、质量、题材上会有新的突破。再融资加码内容投入,有助于芒果更顺利完善长视频内容生态。 投资建议:我们持续看好芒果作为A股稀缺渠道内容一体化平台,以精尖自制能力和合作生态驱动平台增长,后续来看,1)平台运营领域,明年在继续深耕年轻女性用户之外,公司将加大电视剧、综艺等内容投入用于破圈尝试,影视剧规划中的内容约10%-15%是面向男性用户的相关题材;2)影视剧领域,公司将探索创新电视剧制作,建立起剧集制作生态;3)电商领域,芒果TV拥有在白领女性的垂直领域深耕优势,以及优质付费用户,电商平台正在加速推进,是公司互联网流量变现后续重要看点。 本次协议转让引入战略资源,以及定增有望从资源、资金角度加速推进公司战略布局,继续打开公司发展想象空间,此外,协议转让价格以66.2元/股计算,高于公司最新收盘价,代表产业对公司前景充分肯定和信心。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净利润15.95亿/19.49亿/23.35亿,同比37.9%/22.2%/19.8%,对应20-22年估值72.2x/59.1x/49.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会员及流量增长不达预期,综艺影视项目进度不达预期,广告主投放意愿具有不确定性,电商推进效果不确定性,行业监管趋严。 电子 10月金股:京东方A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608.67亿元,同比增长10.59%;归母净利润11.35亿元,同比下降31.95%。其中,Q2单季实现营收349.87亿元,同比增长22.4%;归母净利润5.69亿元,同比下降7.77%;扣非后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8.97%,实现扭亏。此外,公司发布回购计划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拟回购2.5亿-3.5亿股,回购价不超过7元/股。 点评:我们持续推荐显示面板龙头京东方,看好公司全年业绩表现。面板价格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韩厂加速退出,行业供需状况不断改善;大陆面板厂商市场份额稳定提升,有望实现京东方+TCL双寡头格局,行业格局不断优化;公司Q2单季毛利率回升,扣非后净利润实现扭亏,盈利趋势向好,Q3开始利润有望充分释放。 营收逆势增长,显示面板龙头地位稳固。新冠疫情给半导体显示产业链带来冲击,行业市场规模萎缩,公司及时调整内部策略,优化产品结构,端口器件、智慧物联与智慧医工三大事业板块齐发展,上半年营收逆势增长10.59%。公司显示器件整体出货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同比增长超15%,显示事业全球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7月份,京东方以18%出货面积份额,占据TV面板出货面积全球第一的位置,华星光电、三星、群创光电和LG则以14.7%、12.4%、11.7%和8.3%的市场份额分列2-5位。 疫情延缓行业供需拐点,行业格局持续向好。本轮面板涨价周期始于去年年底,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价格开始回落,公司20H1端口器件营收占比92.61%,毛利率同比下滑1.78%。展望Q3,面板价格从6月底开始步入新的涨价周期,面板需求恢复强劲,加之海外产能持续退出,下半年供需趋紧,面板行业Q3有望进入利润释放期。 Q2业绩表现超预期,盈利趋势向好。公司在Q2面板价格下跌的背景下,实现营收349.87亿元,同比增长22.4%;归母净利润5.69亿元,同比下降7.77%;扣非后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8.97%,实现扭亏;毛利率16.84%,同比增加0.9pct,环比增加2.52pct,为近五个季度新高。公司Q2扣非后净利润与毛利率表现超预期,盈利趋势向好,伴随面板涨价周期,公司Q3利润有望充分释放。 优化运营机制,推动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提升。北京第8.5代LCD生产线单品良率创新高;重庆第8.5代LCD生产线持续产品小型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合肥第10.5代LCD生产线单月投入基板数创新高。受此影响,公司Q2单季费用率12.80%,环比下降2.42pct,同比下降0.62pct。 持续提升研发实力,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20H1研发支出39.24亿元,同比增长0.78%。20H1新增专利申请4876件,其中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重要领域专利申请超2400件;新增专利授权超3100件,累计授权专利超过3万件。 实施股份回购,彰显公司光明发展前景。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回购股票2.5亿-3.5亿股,回购计划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以此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公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公司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在面板显示领域中长期成长性,由于疫情原因,调整20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441亿元和61.9亿元,维持21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953亿元和154.9亿元,维持目标价7.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波动;新冠疫情影响,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计算机 10月金股1:长亮科技 1、只有卡位核心,业务更有长期空间 全球银行IT巨头,银行业务无一不是以核心系统为核心,再拓展外围。以FIS为例,公司从为银行提供数据处理方案起家,深耕银行核心系统,在该领域拥有深厚积累;公司通过不断收购行业细分领域公司,丰富外围金融系统,成长为当前全球领先的银行和资本市场公司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银行核心系统是银行业务系统运作的核心,地位关键,有较高的安全与技术壁垒。长亮深耕该领域多年,在分布式核心系统的客户数量上优势明显,靠强劲的自主研发实力不断筑高城墙。 2、技术上大行核心的切换,需要长亮助力 从技术能力上讲,传统大行IT部门能力仍在传统集中式核心,不具备构建分布式系统的能力。但目前传统的集中式架构已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高用户量、高数据量、高并发的需求,分布式架构技术切换迫切。从业务诉求上讲,各银行目前在核心业务领域有同时满足稳态业务和敏态业务的相关诉求。长亮产品很好的解决了两种业务模式并行的问题,未来产品推广空间很大。且长亮在分布式系统领域案例众多:在互联网银行领域,标杆客户有2014年微众银行;在股份制银行领域,标杆客户有2015年平安银行;在国有大行领域,标杆客户有2020年邮储银行。其他供应商暂无国有大行分布式核心的案例,长亮为分布式核心系统领域稀缺标的。 3、卡位大行核心并提供外围产品,预期远期业务空间有望超百亿 长亮在分布式核心系统上占据领先地位,并在互联网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布局上均有重大突破,本次借助邮储银行新核心技术平台,未来可能向国有大行核心系统领域全面进发。我们假设长期长亮将占据全国50%左右的核心系统份额,在核心系统领域的远期空间在100亿左右;其他外围系统占据全国10%左右的份额,远期空间在93亿左右。 4、国产化与海外市场突破带来新空间,合理估值应为250亿 考虑到长亮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的龙头地位、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筑高城墙、国产化浪潮、以及海外市场拓展顺利带来的新空间,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50X PE,公司2022年净利润预计为5.1亿元,则合理估值应为250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银行IT行业增速低于预期、公司核心系统业务发展进程低于预期、海外市场政策风险。 10月金股2:国联科技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8.08亿元,同比增长133.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74.96%;基本每股收益0.56元。 收入增速环比进一步加快,大量新增客户为持续高增长打下基础 公司Q2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137%,比Q1的增速127%进一步加快。我们认为,公司通过产业链“战疫”计划、拓展全球寻源、推出工业品/原材料带货直播和百团拼购等举措,进一步扩大单品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积极开展多品类延伸。同时,疫情背景下线上交易习惯被加速培养,旗下各多多电商平台的注册用户将同比高速增长,大量新增客户为持续高增长打下基础。 毛利率环比提升,费用整体平稳增长,现金净流入大幅增长 Q2综合毛利率为4.54%,虽然同比下降较大,但环比Q1上升约0.72ppt。我们认为,公司目前把扩大规模放在更优先的位置,所以毛利率相比19年有所下降是正常情况,Q1因为疫情毛利率降幅较大是特殊情况,预计未来几年毛利率有望稳中略升。费用方面,公司Q2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6%,管理、研发费用同比分别增长66%和12%。公司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4.5亿,同比增长21倍,其中期末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达到10.9亿,同比增长38.5倍,随着公司交易规模的快速扩大和增值服务的不断丰富,产业链地位将持续提升,全年现金流超过利润有望常态。 定增顺利推进,“平台、科技、数据”战略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 8月7日,公司回复第一次反馈意见,定增推进顺利。从募集资金投向来看,定增将促进公司高效快速推进以“平台、科技、数据”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战略,进一步打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公司将积极建设数字经济总部,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率;建设基于AI的大数据生产分析系统、打造公司产业互联网的数据支撑体系;建设基于网络货运及智慧供应链的物联网支持系统,打造公司产业互联网的数字化供应链平台运营体系;建设基于云计算的企业数字化系统集成应用平台,打造公司产业互联网的科技驱动工具体系;补充流动资金,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可靠的现金流保障,为实现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 公司产业互联网平台价值持续提升,定增推进“平台、科技、数据”战略为未来几年持续高增长打下基础。暂不考虑定增影响,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为2.51、3.74和5.45亿元。看好公司作为产业互联网龙头的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波动影响下游需求;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后续品类扩张不及预期。 农林牧渔 10月金股:生物股份 事件: 1、公司披露2020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同比+22.13%,实现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7.33%;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6亿元,同比+243.87%。 2、公司披露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激励对象总人数248人,授予股票总计684.4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61%,授予价格14.6元/股;股票解禁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19年净利润为基数,2020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80%,2021年净利润较2019年增长率不低于170%,2022年净利润较2019年增长率不低于360%。 公司经营拐点到来,业绩考核目标指引公司长期高增长。 我们预计:一方面下游生猪养殖集中度在提升,规模猪场扩张速度较快,使得公司下游需求环比回升;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一针多防”免疫策略的推广提升了公司猪用疫苗的竞争优势;从而导致公司经营显著改善。2020年Q2来看,公司收入2.58亿元,同比+45.71%,实现归母净利润3193万元,同比+181.72%。从公司核心子公司和控股公司来看,2020年上半年,金宇保灵实现收入4亿元,同比+13%,实现净利润1.34亿,同比-10%;扬州优邦实现收入7058万,同比+57%,实现净利润1911万,同比+135%;辽宁益康实现收入1.35亿,同比+47%,实现净利润2304万,同比+266%。2019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27亿元,根据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2020年实现净利润4.08亿+(较19年增长率不低于80%),2021年实现净利润6.13亿+(较19年增长率不低于170%),2022年实现净利润10.44亿+(较19年增长率不低于360%)。 动物疫苗行业进入研发和产品创新竞争时代,生物股份继续引领行业。 生物股份率先取得P3实验室,并在2月份获取口蹄疫和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资质,4月份又获得CNAS认可进行布鲁氏菌的研发活动,充分显示了公司在研发领域的优势,继续领跑行业。公司将凭借其充裕的资金,灵活的市场机制有效整合国内外优质的研发资源(包括种毒资源、技术等),一方面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关键疫苗的研发突破,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公司研发和产品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未来多个重磅产品有望相继落地。 预计公司将有口蹄疫联苗、布病疫苗、宠物疫苗/药、非洲猪瘟疫苗等多个重磅产品进入公司研发管线并有望相继落地,成为推动公司业绩长期成长的核心驱动力。 给予“买入”评级: 不考虑新产品增量,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15.49/20.75/28.13亿,同比+37%/34%/36%,实现归母净利润4.69/6.99/10.77亿,同比+112%/49%/54%,对应EPS为0.42/0.62/0.96元,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养殖恢复不及预期;产品竞争激烈;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 有色金属 10月金股:恒邦股份 事项: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64.46亿元,同增26.62%;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减8.51%;扣非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亏损。其中Q2季度,实现营收100.61亿元,同增41.06%;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增19.13%;扣非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 Q2季度扣非净利创新高,毛利率大增 江铜入主后,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上半年生产黄金24.83吨,同增44.01%;白银395.25吨,同增49.17%;电解铜7.02万吨,同增8.83%,进而推动产品营收大幅增长,尤其是Q2季度增幅更为明显。利润方面,加之金价的上涨,公司Q2季度扣非净利润达2.59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毛利率5.68%,同增1.82pct,环增4.36pct,经营质量持续改善。 启动辽上金矿建设,达产后新增利润2.38亿元 辽上金矿储量75.53吨,品位3.71克/吨,公司计划投资12.32亿元,建设年产90万吨/年矿石项目,按照品位估计,预估达产可年产黄金3.34吨。公司预测可新增营收5.35亿元,利润2.38亿元,利润率达44.49%。有利于提高公司黄金资源自给率,提高矿山经济效益,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拟争取收购大型金矿,后续利润或将大增 公司定增反馈意见回复指出:拟争取就水旺庄金矿、李家庄金矿两家公司控股权的收购事宜于近期达成意向协议,进而开始启动控股权收购的相应准备工作。若收购成功,公司黄金储量将达到347.45吨,成为仅次于紫金、山黄和中金之后第四大A股黄金上市公司,更为重要的是,公司储量市值比仅为0.52,远低于同类上市公司。收购完成之后,后续将陆续进入矿山建设、开采环节,假设按照大型矿山30年开采周期估算,达产后年产黄金或可再增6吨。假设按照200元/克净利润估算,将新增净利润达12亿以上,公司利润有望大增。 金价仍处于上升通道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迅速推出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自3月以来,美国财政赤字显著扩张,联邦基金利率大幅下降接近为0。随着中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陆续复产,5-6月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已经止跌回升,需求正逐步恢复。到2021年,因为低基数效应,通胀的数值可能会比较高,推动金价持续上行。 盈利预测及评级:不考虑收购,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4.05、5.50和7.60亿元,EPS分别为0.44、0.60和0.84元/股, PE分别为45X、33X和24X。相比同类公司20年46X的平均估值,估值仍处于中下水平,继续给与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辽上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收购失败的风险;定增项目不及预期的风险。 煤炭 10月金股:陕西煤业 事件 公司发布《关于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和《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0-2022)》。公司本次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0亿,债券期限为发行之日起六年。股东回报规划方面,公司未来三年在当年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的情况下,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40%,且金额不低于40亿元。 点评 本次可转债发行将投入小保当二号矿井及选煤厂项目,有望增厚公司业绩 小保当二号煤矿矿井所属榆神矿区是国内目前保存完好的整装矿区之一,该区煤层赋存条件好、储量巨大、煤质优良,矿井设计产能为1300吨,项目投产后可进一步提升公司煤炭产能。近年来公司新增陕北矿区为主的优质产能,小保当二号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降低公司的吨煤成本,增加公司的成本竞争优势。小保当二号矿井靠近主要运输通道,未来销售用户有保证。综合来看,此次投资小保当二号有利于公司增加煤矿产能、减少吨煤成本并且方便煤炭销售,有望增厚公司业绩。 公司稳定高分红规划出炉,高分红比例及股息率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未来三年,公司在当年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的情况下,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40%且金额不低于40亿元。高分红比例下,公司股息率将维持高位。按过去三年归母净利计算平均值为110.28亿元,及截止9月18日股价9.08元测算,若公司以40%分红比例进行分红,则股息率为4.86%;若按40亿进行分红,则股息率为4.41%。本次稳定高分红规划彰显了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自信,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业绩保障及成长性高+稳定高分红政策,公司估值水平有望大幅提升 根据我们在《中期投资策略:压力测试后,看好行业长期稳定盈利》中分析,未来煤价将长期稳定在绿色区间。煤价稳定叠加公司未来新增产能投产,未来公司业绩保障及成长性均较高。本次公司公布的稳定高分红政策规定分红比例高于40%,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未来随稳定高分红政策落地,在公司业绩保障性、成长性、分红比例及股息率均较高的背景下,公司将向类公共事业企业转型,估值水平有望大幅提升。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和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17.12、110.81、129.9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小保当二号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煤炭价格下降风险,公司未来成本上升风险等。 钢铁 10月金股:甬金股份 事件 2020年9月8日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控股子公司福建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青拓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克虏伯不锈钢有限公司持有的福建青拓上克不锈钢有限公司100%股权,各方就股权收购意向达成了初步协议并于2020年9月8日签订了《福建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与青拓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克虏伯不锈钢有限公司关于收购福建青拓上克不锈钢有限公司股权之意向协议》。 由租转购进一步巩固冷轧龙头地位 青拓上克为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二级子公司,其中青拓集团持有青拓上克60%股权,上海克虏伯不锈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0%。公司20年4月2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福建甬金拟承租福建青拓上克厂房及生产线,租赁期限为10年。20年9月8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拟通过福建甬金以现金方式收购青拓上克100%股权,各方就股权收购达成初步协议。若此次由承租转收购顺利完成,公司将直接拥有青拓上克的所有权,可消除公司与上游客户青山集团在冷轧不锈钢领域竞争的隐患,并进一步印证和巩固公司在不锈钢冷轧领域的龙头地位。 “区位优势+甬金模式”充分挖掘青拓上克潜力与效益转化 甬金股份作为冷轧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具备先进成熟的设备改造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及细化管理能力,“甬金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在青拓上克发挥效用、挖掘潜力。青拓上克现有的30万吨冷轧年产能是对公司现有产能的有力补充;同时,青拓上克55万吨的热酸年产能是对公司不锈钢冷轧能力的良好配套,钢材的酸洗处理广泛地应用于冷轧板材坯料即热轧板材的表面氧化铁皮的去除,因此为公司原料采购热轧坯材时增加黑皮未酸洗处理品种的可选性,有望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福建甬金与青拓上克均比邻公司上游合作商青山集团的福建生产基地,享受便利的交通及区位优势,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公司采购的运输成本,增加了公司协同发展的优势。如本次收购能够顺利完成,“区位优势+甬金模式”的双驱助力将高速推进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提升公司冷轧不锈钢的市场份额和效益转化。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5.72/6.9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9/2.48/3.0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收购事宜及进度超预期改变、项目投产及盈利不及预期、中美贸易及宏观政策改变、公司自身经营出现其他不可预测风险等。 石油化工 10月金股:荣盛石化 我们2020年以来重点推荐的荣盛石化,随着市场认知的加深,股价和市值有所表现。随着浙石化一期已经达产、二期投产时间临近,市场更加关注公司在炼化产业链下游产品布局,除了公司传统化纤产业链相关品种外,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有一些中高端产品,包括工程塑料、高端通用塑料、以及一些具有一定壁垒的化工中间体。我们用化工行业的“标杆”万华化学作为对标,展开荣盛石化浙石化竞争力的评估。 产业链发展脉络比较:自下而上 荣盛与万华均从下游起家,从发展路径比较,万华产业链扩展的内在逻辑非常清晰,荣盛石化资本驱动型强一些。但是从浙石化一期和二期的化工品布局来看,对于下游中高端化工材料的重视程度提高。除了与公司传统聚酯产业链配套的PX和MEG之外,还包括苯酚丙酮、PC、丙烯腈、苯乙烯、MMA、EVA等工程塑料及中间体。 上游原料路线比较:原油vs轻烃 荣盛石化选择石油路线,万华化学选择轻烃路线,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荣盛石化公司产业链发展路径,从下游聚酯到PX再到上游,原油路线就是不二选择。因为煤化工、轻烃化工都没有成熟的工艺路线生产PX。而万华化学对石化产业链的切入是从PO开始的,那么选择轻烃路线从PDH丙烷脱氢做起,就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下游产品比较分析:自主研发vs研发+合作 万华十分重视研发投入,自主开发的 PO/SM工艺,就是源于多年的研发积淀,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展望未来,基于乙烯原料的下游高附加值的POE项目、正在推进加速产业化的PBAT、PLA可降级塑料等产品有望继续发力,深厚的研发积累驱动万华新一轮的成长。荣盛同样重视研发,但较万华多年研发积累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我们认为荣盛的长处在于区位优势和出众的合作能力。依托舟山岛的优越区位,荣盛有望通过靠近终端市场、原材料丰富可得两大优势,吸引有技术的化工企业开展合作。一个典型的例子是BP与浙石化携手建设并运营年产100万吨/年的醋酸工厂,我们认为未来或许有更多的知名化工企业与浙石化强强联手,驱动荣盛在化工深加工领域乘风破浪。 维持原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1/2022年实现净利润73.6/122.0/154.6亿元,对应EPS1.17/1.94/2.4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剧烈波动带来库存风险;生产安全性的风险;浙石化二期进度慢于预期的风险。 基础化工 10月金股:扬农化工 事件:扬农化工发布2020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59.17亿元,yoy+12.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7亿元,yoy-2.78%。按3.10亿股的总股本计算,实现摊薄每股收益2.67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2.06元。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60亿元,yoy+9.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亿元,yoy-6.25%;单季度EPS1.23元。 中化作物保护表现靓丽,预计带动销售规模实现良好增长。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加约6.6亿元,毛利率yoy-2.52pcts至26.8%,但依托销售规模的扩张,毛利额yoy+4320万元。上半年收入端具体而言,母公司实现10.84亿元(yoy-1.4亿元),优士化学实现12.92亿元(yoy+0.9亿元),优嘉植保实现12.56亿元(yoy+1.6亿元),中化作物保护实现31.4亿元,农研公司0.44亿元。从净利润端看,优士化学实现2.74亿元(yoy-0.4亿元),优嘉植保实现2.44亿元(yoy-80万元),中化作物保护实现2.98亿元,农研公司实现693万元(去年同期两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为2.19亿元)。中化作物保护及农研公司是公司收入、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 在农用菊酯、草甘膦等原药价格同比下跌的情况下,公司优士、优嘉保持了盈利的基本稳定,我们推测主要系:(1)预计公司部分产品系长协订单,价格调整相对滞后并小于市场价格波动,同时销量或有一定提升;(2)公司卫药通过销售策略调整实现增长,对于优嘉业绩稳定预计提供有力支撑。 中化作物保护及农研公司上半年业绩同比实现大幅增长:(1)农研公司收益主要来自向内部生产企业(沈阳科创)提供反哺技术、向外部企业收取技术服务费,其成功扭亏(2019年亏损约1913万元)一定程度上说明沈阳相关产品销售实现了可观的增长。(2)中化作物保护下属沈阳科创的多个原药产品如硝磺草酮价格同比仅小幅下降且单价较高,对除草剂业务整体结构调整有益;而杀虫剂吡蚜酮价格同比实现增长;同时以“宝卓”为代表的创制新农药预计贡献较多增量。(3)公司国内、海外植保市场分别同比增长18%、28%,说明依托于公司灵活的销售体系和丰富的产品组合能够较好抵御外部环境波动的挑战。 项目有序推进,迈向一流农化企业。南通三期项目截至2020年中报已经累积投入70.56%、工程进度为80%,若顺利实施,公司国内农用菊酯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将显著提升。此外,南通四期计划总投资约23.3亿元,预计完全建成投产后,年均营业收入为30.45亿元,总投资收益率23.8%。我们预计上述两期项目是公司未来两年利润主要增量来源。 中化集团将旗下主要农药资产已基本全部整合至扬农化工,公司作为中化企业农药业务一体化发展平台的定位已非常清晰。从目前整合效果来看,表现优异,体现出通过与中化资产组的整合,扬农化工初步形成完整的一体农药化产业链,“研、产、销”产业链的核心价值得以进步提升。通过自身的发展和集团资源的整合,扬农化工业务正从以原药生产为主,向产业链更高附加值的研发(创新药)、渠道销售两头攀升,由生产型企业向全农化产业链的创新企业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2.8、15.1、17.9亿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农药景气下行、产品价格下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新项目进度及盈利情况低于预期。 建筑工程 10月金股:富煌钢构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重点发展钢结构产品 截止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控股股东富煌集团直接持有公司38.06%股份,前十大股东共同持有富煌钢构54.10%的股份,整体股权相对集中。公司主要业务为钢结构的设计、制造和安装,逐步形成了以重型建筑钢结构、重型特种钢结构为主导,装配式建筑产业化、轻钢结构、美学整木定制及高档门窗产品系列化发展的特色经营格局。公司在行业可比公司中净利率较低,主要系公司销售成本率较高所致,随着未来装配式建筑的普及以及装配化率的提高,净利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完善资质体系支撑,一体化模式打造核心优势 公司拥有完善的资质体系和强大的技术支撑,现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建筑行业甲级设计资质、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甲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一级等资质,为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在钢结构领域的设计、制造、安装水准较高,拥有先进的制造加工和检测设备,同时拥有实力较强的钢结构安装队伍。基于强大的技术支持、优秀的制造水平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在多年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集专业化设计、工厂化制造、标准化安装于一体的完善的一体化综合运营优势。 深化公司治理改革,重视组建职业经理人团队 1997年,公司实际控制人杨俊斌对原菱镁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安徽富煌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为了提升管理队伍的年轻化水平,适应市场环境和公司发展战略变化的需要,在公司2019年的人事变动中,被提名的董事候选人、被聘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受教育水平较高、实操经验丰富,构成职业经理人团队,并给予较高薪酬。公司一向重视人才及人才队伍梯队建设,2015年至2019年,技术人员数量快速增长,由179人增长至409人。技术人员占比也由2015年的11.43%快速上升至2019年的17.77%。 木门业务向阳发展,有望成为钢构主业有力补充 安徽富煌木业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是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在木门业务方面以新建高档实木工艺门生产线为契机,定位木门产业高端市场,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利润较高的高档德式T型实木门业务,绿色环保高档德式T型实木门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资建议 综上预计公司业绩将保持增长,预计公司2020至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66、57.29、72.16亿元,同比增长22.10%、25.46%、25.97%,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1.99、2.89亿元,同比增长50.92%、45.91%、45.19%,EPS分别为0.41、0.59、0.86元/股,对应的PE分别为23、16、1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5元。 风险提示:钢结构技术发展缓慢;疫情影响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 机械 10月金股1:三一重工 2020H1业绩符合预期,现金流表现突出,Q2经营活动现金流创新高 三一重工2020H1收入491.88亿元,同比+13.37%,归母净利润84.68亿元,同比+25.48%,扣非归母净利润79.46亿元,同比+16.6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5.48亿元,超过净利润规模。2020Q2收入319.21亿,同比+44.49%,归母净利润62.74亿,同比+77.89%,扣非归母净利润59.98亿,同比+61.81%。上半年非经常损益合计5.2亿,主要包括:政府补助2.45亿、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收益1.37亿、投资收益2.47亿以及所得税-1.17亿。 大象拖累混凝土机械收入增速较低,多重因素带动毛利率下降 分业务看,上半年挖掘机、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以及路面机械收入分别为186.49亿、135.06亿、94.27亿、37.52亿、15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7.22%、4.51%、10.9%、26.59%、20.15%,毛利率分别为34.86%、28.94%、20.02%、43.57%和32.78%,分别同比减少1.98pct、0.61pct、5.81pct、0.86pct、3.71pct,主营业务毛利率30.74%,同比降低2.07pct。 其中:1)混凝土机械收入增速较低的主要原因为海外大象受疫情影响明显,拖累整体增速;2)综合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执行新收入准则将运输费(去年同期2.74亿元)核算在营业成本、销售结构变动、销售价格变动以及Q1疫情影响等;3)预计挖掘机与起重机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销售结构变动。 费用控制创历史最好水平,应收账款账龄保持健康水平 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实现有效控制且创历史最佳水平,期间费用费率为10.4%,较2019年同期大幅下降1.3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较2019年同期下降1.7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较2019年同期下降0.2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仅721万元,同比下降36%。截止6月底,公司应收票据及账款296.61亿元,环比Q1增加13%,预计主要原因是在Q1疫情期间,公司与经销商和终端客户共度时艰,对于高质量客户在风险可控范围内适当放款还款条件。我们基于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计算得出,截止6月底公司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89.6%,较2019年全年提升4.1pct,继续保持在健康水平。 经营效率继续提升,现金流表明整体经营保持高质量发展 2020H1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上年同期继续上升,货款逾期率持续下降,新增价值销售逾期率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且持续下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94.15天和74.49天,较2019年分别加快5.59天和16.85天。同时,现金流表现亮眼,上半年合计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为440亿,占同期收入的比例近90%,尤其Q2单季度净现金流94.4亿,大幅超出净利润规模,公司整体销售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工程机械龙头,核心产品市场份额提升,数字化+国际化战略赋能长期发展 上半年在北美、欧洲、印度、澳大利亚、东南亚等主要市场挖掘机份额均大幅提升,东南亚部分国家已取得第一的市场份额。混凝土机械高市占率,充分受益行业高弹性。长期看,“数字化”+“国际化”战略赋能发展,尤其海外市场,未来市占率提升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综合考虑半年报情况,工程机械需求情况以及公司份额提升趋势,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亿(前值140亿)、175亿(前值160亿)和193亿(前值180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基建投资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环保与公用事业 10月金股:盈峰环境 事件:公司披露中报,202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6.19亿元,同比增长-8.10%;实现归母净利润5.27亿元,同比增长-17.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47亿,同比-2.70%。 点评: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基本持平,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大。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同比-8.10%,主要系2019年8月宇星科技剥离环保治理工程业务及2020年上半年环卫装备受疫情影响收入下降所致;归母净利润同比-17.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2.70%,两者增速差别较大主要是非经常损益扰动,2020上半年非经常损益-2043万元,去年同期为7326万元,变动较大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受二级市场股价波动较大有关。扣除公司因战略“聚焦智慧环卫”带来合并报表范围变动的影响,采用同一口径下的公司范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8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78%,对比上年同期略有提升。上半年毛利率24.80%,同比下降0.34pct;净利率9.82%,同比下降0.68pct,我们认为,盈利能力略有下降主要系疫情对传统环卫装备的影响所致。期间费用方面,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09%、10.03%、-119.63%,管理费用增长主要系员工薪酬增长和加大应收款项催收力度律师服务费增加所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增长70.66%,主要系2020年上半年回款增加以及疫情期间缴纳税费减少所致。 环卫服务和新能源装备大幅增长,传统环卫装备略受疫情影响。分业务看,上半年传统环卫装备、新能源环卫装备、环卫服务、环境监测及固废、电工材料制造及其他分别实现收入增长-19.09%、36.34%、250.97%、-67.12%、-6.51%,毛利率分别同比变动-2.78pct、-3.71pct、12.78pct、16.07pct、1.75pct。其中环卫服务和新能源环卫装备收入同比大增,两项业务去年基数较低,上半年拓展顺利;环卫服务、环境监测及固废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我们认为主要是疫情期间的减费降税优惠、去年下半年剥离低毛利率环保治理业务所致;传统环卫装备收入下降,毛利率略降,上半年销售受疫情影响。 环卫服务+环卫装备订单双第一,彰显龙头地位。环卫服务业务方面,上半年环卫服务行业新增年化合同金额332亿,同比增长25.76%;盈峰新增环卫订单年化服务金额8.41亿,排名行业第一,其中宝安项目创行业记录。环卫装备方面,上半年环卫车总销量57009辆,同比下降1.89%;盈峰销售量8100辆,销售金额行业排名第一,其中中高端产品销量4257台,占市场份额29%,排名第一。新能源环卫装备方面,上半年盈峰销售量571辆,同比增长40.99%,市场份额33.39%,销售额行业第一,遥遥领先同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7亿、19.01亿、21.38亿元,对应PE为20、16和15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环卫市场化推进慢于预期、存量装备更新替代慢于预期下降。 赞(53) | 评论 (23) 2020-09-29 08:12 来自网站 举报
-
【反转效应、日历效应——国庆前后的焦点问题【天风策略|周观点】】
摘要核心结论:1、银行间资金面紧平衡、股票市场资金面边际趋弱,但经济预期暂无恶化,市场仍然是震荡格局。2、若国庆节前继续下跌,反转效应显示节后大概率有反弹。3、Q4日历效应在今年能够实现的概率仍然较高,对应看好:工程机械、保险、水泥、白电等。4、国庆后进入业绩密集披露期,重点看好... 展开全文美国大选时间表:9月底进入辩论阶段,11月初投票,明年1月新任总统就任。 当前民意:最新民调拜登49.5%:特朗普43.0%。但是美国大选实行“选举团人制度”,普选票多者未必当选。此外,RCP根据各州支持率预测拜登有望获得222张选票,特朗普则是125张,不确定选票191张。但仅根据这一预测仍然难说明拜登将胜选,因为美国大选需要至少270张票才能够获胜。除去两党铁票仓之外,大选胜负的关键因素仍然是摇摆州的选票,如:佛罗里达州、俄亥俄州、亚利桑那州和得克萨斯州等。 政治主张:跟此前其他民主党候选人相比,拜登属于相对温和的改革派。拜登和特朗普的政治主张对市场影响直接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是税收政策,特朗普一直将减税政策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拜登则承诺如果当选会扭转特朗普的部分减税政策。另一个是对华贸易态度,这一点两人表态有差异,但本质没有太大不同。拜登虽然反对特朗普与中国的针锋相对,但也提出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反转效应、日历效应——国庆前后的焦点问题【天风策略|周观点】
摘要
核心结论:
1、银行间资金面紧平衡、股票市场资金面边际趋弱,但经济预期暂无恶化,市场仍然是震荡格局。 2、若国庆节前继续下跌,反转效应显示节后大概率有反弹。 3、Q4日历效应在今年能够实现的概率仍然较高,对应看好:工程机械、保险、水泥、白电等。 4、国庆后进入业绩密集披露期,重点看好Q3业绩兑现且能延续到明年的军工、新能源车、光伏、消费电子等。 国庆节前后关注的焦点问题:
1. 国庆前后市场表现的经验规律:节后反转? 2. 信用投放及缴税季需求下,货币政策难进一步收紧 3. 资金分项:国庆后新发公募进入建仓期,外资短期仍有不确定性 4. 配置建议(1):Q4日历效应今年能否实现? 5. 配置建议(2):国庆后三季报密集披露,关注Q3高增长且大概率能延续的细分方向 6. 附:美国大选时间轴 01
国庆前后市场表现的经验规律:节后反转? 9月以来,全球金融资产都遭遇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政策端、盈利端和市场情绪上都出现了一些负面信号。首先,碍于美国进入大选的最后阶段,新一轮财政救助计划迟迟未能兑现,全球扩表放缓,美元指数企稳,一定程度上再次引发了对流动性危机的担忧。 其次,主要经济体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都看到了宏观数据的修复,但欧美疫情二次爆发的风险(英国可能启动第二轮封锁)、以及全球放水摁下暂停键,对经济前景的担忧重新抬头。对国内经济修复的预期在中报之后也出现一定的兑现需求。 最后,美国大选、地缘政治以及经贸摩擦等干扰项也对过去一个阶段的风险偏好形成压制。 此外,从A股经验数据来看,国庆长假前也是跌多涨少。09-19年共11个年份中,有8个年份大盘在国庆前两周下跌,7个年份在国庆前一周下跌;创业板指的情况要略好于上证指数。我们推测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资金在长假前本身有一定的避险需求;另一方面,跨季资金面比较容易出现偏紧的情况。16年-19年连续四年,银行间利率都在10月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行。 不过经验数据也表明,在假期后市场出现“反转”的概率也比较高。按前后10个交易日看,8次节前下跌的年份有7次在节后反弹;按前后5个交易日看,7次节前下跌的年份有6次在节后反弹。假期之后资金面的边际变化和三季报业绩兑现情况,将成为市场方向和结构的决定因子。 02
信用投放及缴税季需求下,货币政策难进一步收紧 5月之后资金面因子边际收紧的节奏大致可总结为:1)先收货币,后收信用。疫情以来主要的货币政策投放(包括降准、降逆回购和MLF利率、降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基本都在5月之前;而信用的拐点数据上可能出现在9月或10月。2)先收短端,再收长端。首先公开市场投放从4月开始有所收紧;6月(时隔4个月)重启14天逆回购,除了保障资金跨季以及配合特别国债发行以外,也带来了一定的锁短放长的隐忧。进入7月之后,短端的DR007利率基本围绕2.2-2.3区间上下波动,中枢未再见明显的上移;但是中长端利率则继续上行,1年期AA同业存单利率已经由低点的2%附近大幅攀升至目前的3.3%。 但是向前看,我们认为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空间并不大。一方面,四季度的信用投放仍然要求维持不差的流动性环境。地方债方面,按照财政部长刘昆在6月的发言,今年政府债券资金达到8.5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6万亿元)。截至8月,地方政府债券已发行4.96万亿,为全年目标的58.27%;其中新增一般债券8530亿,占全年目标(9800亿)的87.04%,新增专项债券2.90万亿,占全年目标(3.75万亿)的77.25%。按照计划,10月底之前地方专项债券要争取发行完毕——因此整体来看,尤其是9-10月,还会有一波地方债的发行高峰,客观上需要较好的流动性予以配合。 企业债方面,5月流动性边际收紧以来,尤其是中低等级企业债利率快速上升,目前已经来到19年以来的高位。进一步攀升势必会加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而这是央行所不愿意看到的,也与7月以来“不搞大水漫灌、但要加强精准滴灌”的基调不符。 另一方面,小长假回来企业部门随即进入传统的缴税季,资金需求提升。出于平滑资金面的考虑,10月流动性的投放力度大概率是要加强的。 03
资金分项:国庆后新发公募进入建仓期,外资短期仍有不确定性 分项资金面来看,8月以来走弱幅度最大的是公募发行、外资和融资融券三项;同时在创业板注册制落地的背景下,三季度以来股权融资的规模明显扩大;7月解禁潮以及高位兑现的情绪使得产业资本也出现较大的流出。 具体看几个流入项,首先两融流入放缓除了监管层打击违规信贷入市有一些影响外,其本身是一个跟随项(甚至略滞后);从市场情绪来说,公募的发行和外资的流入节奏仍然是最为关键的资金项。 公募方面,9月以来发行规模较前期有一定回落。9月底4只科创50ETF(每只现金认购50亿股票认购5亿,共200+20亿)以及5只蚂蚁金服战略配售基金(每只120亿共600亿)相近进入募集阶段,市场申购热情极高,可能导致部分存量资金被赎回。以4只科创50ETF为例,9月22日首日发行即获得近1000亿的申购量,远超申购上限,申购阶段客观上对市场形成一定的抽血效应。 但向前看,随着爆款基金进入封闭建仓期,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作用将转向正面。以科创50ETF为例,按照基金招募说明书约定,基金在成立3个月内进入建仓封闭期。但综合考虑单只标的流动性和稀缺性等因素,预计建仓期会在1个月左右。目前4只科创50ETF已经募集完毕,5只蚂蚁金服战略配售基金也会在10月9日之前结束募集。按这个时间推断,10月中以后,由爆款基金带来的流动性抽血问题将大幅改善。 外资方面三季度以来在人民币升至的情况下,净流入规模依然逐月减弱,主要原因仍在于美国大选、地缘政治、经贸摩擦等不确定性。海外股市的调整、美元的企稳也导致全球资金降低权益仓位。向前看,美国大选之前仍可能出现各种黑天鹅事件,虽然目前来看,这些黑天鹅对市场而言更像是干扰项而非实质影响,但避险情绪升温及全球流动性环境阶段性减弱的情况下,外资短期恐难以形成顺畅的流入态势。频繁的流入流出客观上也会加大市场的波动,并且这一现象可能至少会持续到美国大选之后。 04
配置建议(1):Q4日历效应今年能否实现? 根据我们之前的研究,由日历效应引发的估值切换往往在四季度最明显。具体表现为金融、稳定及部分早周期板块在四季度表现较佳。按照天风策略的行业分类,保险、白电、工程机械、铁路和游戏在四季度上涨概率超过80%;工程机械、航空、水泥、肉制品、重卡在四季度跑赢大盘概率超过70%。 上述板块在四季度表现较佳,背后主要来自于两大逻辑:(1)业绩稳定板块在年底往往会出现估值切换的行情,如银行、保险等金融板块及航空运输、空调等稳定板块。(2)四季度是基建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期,从而对早周期板块形成提振,如水泥制造、工程机械。 反过来说,四季度低估值蓝筹出现日历效应的前提是对来年经济形势有一个较稳定的预期。而08年、13年和18年的四季度日历效应不明显,就是因为对第二年经济预期较悲观(08年金融危机,13年经济增速降档,18年贸易战)。 站在当前,我们认为今年四季度实现日历效应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因为今年疫情的冲击,基数效应之下,经济大概率能持续修复到明年上半年(即使最终证伪也不影响四季度市场预期)。按照目前的wind一致预期,20Q3-21Q1单季GDP增速分别5.19%、5.74%、6%。当前阶段由于欧美疫情数据的反复,经济前景再度蒙上不确定性。但同时要看到,相比于3月第一轮冲击时的手足无措,当前各国对疫情的防控都积累了一定经验,对新冠长期共存也做了一定的准备,因此经济数据上也很难再出现类似上半年的断崖式下跌。加上疫苗研发的推进,整体来说第二波数据高峰对明年的经济预期影响可控。 05
配置建议(2):国庆后三季报密集披露,关注Q3高增长且大概率能延续的细分方向 另一方面,国庆回来即将进入三季报窗口。在信用周期斜率放缓,估值扩张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三季报业绩兑现情况或成为市场相对收益的分水岭。今年新的财报披露规则取消了创业板10月15日之前的强制业绩预告,因此短期一方面关注已披露个股的情况,另一方面重视中报业绩趋势较好的板块,比如【军工、光伏、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工程机械、汽车零配件、生产线设备】等。 截至目前已披露三季报预告的公司中,业绩增速较高且环比增速为正的个股如下: 06
附:美国大选时间轴 赞(42) | 评论 (11) 2020-09-27 21:28 来自网站 举报
-
【刘煜辉:刚来下柔——宏观经济及市场前瞻 | 天风证券“掘金产业”2020年三季度策略会】
刘煜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天风证券特邀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成员,人民币交易与研究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年金理事会理事,招商银行资产管理特聘专家顾问。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学、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 展开全文刘煜辉:刚来下柔——宏观经济及市场前瞻 | 天风证券“掘金产业”2020年三季度策略会
刘煜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天风证券特邀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成员,人民币交易与研究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年金理事会理事,招商银行资产管理特聘专家顾问。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学、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天风证券特邀经济学家刘煜辉于9月8日在天风证券2020年三季度策略会作题为《刚来下柔》的主旨发言,以下为速记全文。
会 议 实 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6月天风中期策略会我讲了“天下有风”,状态是五阳一阴,因为阴在初位。看上去是阳盛,实则至阴。我们作为主家,外面有一个强悍的客家,处在“逃不过、避不开、打不过”的历史关头。主家某些短板被客家所控制,我们刚刚经历40年繁荣,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完成经济转型的跨越。在这个时点遇到双方历史性的博弈时刻,如果处置不好,稍有不慎的话就会遭遇凶险,所以当时我们在讨论,我们要如何趋利避害,在长期博弈中掌握主动权,在未来G2构建新次序格局中找到最有利于中国的位置?如何做出正确的事情?形成正确的逻辑?
事实上当时已经做出决策了,只不过我们都是肉眼凡胎看不到。6月16日至17日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与蓬佩奥在夏威夷会晤,尽管当时我们看到无论是外交还是民间,双方秀肌肉剑拔弩张、海峡两岸频繁的演习,但是真正起作用的可能是夏威夷那7个小时。我一直坚信G2不会发生“破”,“斗而不破”,化“脱”为“拖”是时下我们最现实和理性的选择,因为我们极为需要战略转身的时间和空间。
所以我一直判断中美之间的“T”是存在着机会的。直接对标的指标就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这是真实的肢体语言。所以我们看到6月15日以后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同时对应美元大贬,黄金突破1700美元,一度冲过2000美元,全球风险资产risk-on都是6月以后才加速的,包括A股在7月出现井喷,这都是我们看到的。这个背后发生到底是什么?G2之间可能是发生交易的,我一直重复这样的观点。
所以这个“T”是什么?我们的选择是什么?这是我今天要讲的“刚来下柔”。面临长期博弈的局面,中国选择刚来下柔,震刚在下,柔泽在上,才能亨通,这就是我们眼下最大的政治。
我呼应一下晓光刚才的发言,无论做宏观还是产业研究,最重要的就是逻辑,逻辑是一个分析师最重要的生命力。我曾经讲过,模型、数据、逻辑三个东西,可能最先舍弃的是模型,没有意义,是数学游戏。第二个舍弃的是数据,因为数据之间如果没有构建逻辑的话,分析看到的很多情况都是伪相关,我们都经历过这个研究阶段。真正具有生命力留存下来的是逻辑,特别是宏观探轶的逻辑,我经常讲做研究不要是象棋思维,象棋和打德州、斗地主是完全不同的。象棋博弈中看得到对方的棋子,而打牌要猜对方手上的底牌,要通过探轶逻辑去猜对方的底牌你才能赢。其实我们做投资策略分析是类似打牌的思维。
中国的选择直接对应的是什么?类似New PlazaAgreement ? 尽管不会这样讲,但其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一致的。G2是有默契的,人民币升值是最真实的“肢体语言”,特别是在美元大幅度贬值情况下,人民币升值,经济学意义相当于在这个时点承担了一些美国债务财政赤字货币MMT的成本。美方代表莱特希泽1985年设计了著名的美日《广场协议》,他最清楚当两个超级大国博弈的时候,最重要的利益的T关键点是汇率,其他诸如买多少农产品、买多少天然气等都是表面文章,真正落到经济学意义上的利益T其实就是两国货币的对价。这个对价付出以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外灌的通货膨胀,简化到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中,我称之“巴萨胀”,人民币的名义汇率与真实汇率的裂口被撑大,裂口张开并发散。具体来讲人民币购买力不值7块钱。之所以看到7块钱名义汇价的出现,我们往往忽略了它背后的紧约束的条件,在严格的资本管制下,名义汇率维持在这个位置。付出的代价是人民币名义汇率与真实汇率的裂口被撑大,裂口张开并发散。“巴萨裂口”,这就是说外升内贬,人民币对内购买力下降得厉害。
大家可以感觉到,尽管我们今年遭遇了新冠疫情,但民生消费品的价格涨得蛮厉害的。
比较1985年《广场协议》那时的德国、日本,中国有很大的不一样,现实存在两大“紧约束”。
一是人民币三年前或更早就已经出现了名义和真实汇率的裂口,且裂口张开发散一直不能收敛。德日当年签订广场协议时,马克、日元的名义汇率与真实汇率没有明显裂口(甚至可能是真实比名义的要高),换句话说不存在系统性汇率高估,甚至低估。所以当时德日经济体内部没有明显通货膨胀压力。
二是严格的资本项管制,用大坝把水拦在了境内,名义汇率维持在“7”。由此付出的经济学意义的成本是什么呢,就是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之间的裂口长期不能消失,这就是“巴萨胀”。而德日当时资本项是自由的,跨境资本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由此,我们可以探轶出三个结论:
一是中国容纳通货膨胀的空间事实上比当时的德日要小很多;
二是中国实行资本项管制,本身也就少了一个平抑通货膨胀的机制;
三是逻辑上,政策的指向一定要也只有这一个政策方向:压制房地产部门,才能对冲当下人民币升值的过程。
因此7月所有政策的靶向集中指向房地产。8月住建部和央行召集12家头部房企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提出房企融资“三条红线”。房地产对中国经济而言相当于货币信用的代名词,房地产是M2的发生器,调控房地产对应的就是货币信用扩张的收敛,所以你看到今年M2同比的峰值停留在6月是11.1%,7月掉了0.4,下滑至10.7%,正是因为7月政策的靶向集中指向房地产,它就是一个信用收缩的过程。
这就是一道算术题。已知支付价码(美元大贬,人民币升值,“外升内贬”):求家庭部门和房地产部门各摊多少?前期主要是家庭部门扛着的成本,眼下对房地产下点狠手也是理性的选择,M2也就到头了,这是一种“刚来下柔”的智慧。
确定了这样的基本面,关于接下来的投资策略,大类资产配置以及股票未来发生所谓转化的概率有多少?各位投资者心里就非常清楚了。
股票市场在今年就是坚硬的“三架马车”结构。对应美林时钟,它就是一个宏观因子,经济下行叠加着顽强的通货膨胀预期,也就是“滞胀”的状态。
经济学定价的唯一本质是稀缺性,现金流稀缺、赚钱的机会稀缺、优质的资产荒、风险溢价给得不断新低,宏观上的投射就是滞胀,逻辑自洽。在这样的宏观因子下,美林投资时钟一旦转向那个象限,投资策略一定转向确定性,抱团集中涌向几个确定性的方向,从而生成确定性溢价。这个状态我们并不陌生,只不过传统行情是“吃药喝酒”特征,必选消费品是通胀的确定性;医疗健康是新冠病毒的确定性(未来新冠或被当做流感,而不当做传染病);当下无非多了一个新的确定性,在“脱钩”的宏大历史背景下面,决策一定要硬核科技攻关保证中国产业独立性的安全,构建硬核科技攻关的举国体制,就是强大的国家意志和政治意志形成的确定性。
说实话,这种资金结构要想出现系统性解体,情绪全面扩散成牛市,并不容易。因为中国从根本上走出这样一个滞胀状态非一日之功,它一定要经过持续努力逐步去化解,这就决定了这是长期的结构,这是金融投资者必须长期面对的客观存在。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理解,第一它是可以把控的,且越来越有信心可以把控,不会发生“铁达尼号”的风险。站在今天这个时点,回望过去三年,假如没有金融去杠杆、剿灭影子银行、房住不炒、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定位、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哪有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的今天?但同时也不能奢望短期内有什么灵丹妙药,药到病除,病去如抽丝,需要长期而坚定的努力。因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走到今天这样的宏观状态,根源是“两碗基本面”在变化,它给中国带来40年经济伟大崛起和巨大的财富繁荣,这“两碗基本面”就是改革开放和囯运全球化。现在能不能找出一颗灵丹妙药,服下之后立即重新找回两碗“基本面”二十年前“妈妈的味道”?不现实。这个状态将长期存在,股票的结构非常的坚硬,不要想着系统性脱离结构,因为结构之外要么是基本面不正确,要么是政治不正确,所以系统性转不过去。
短期市场判断,我个人感觉10月中下旬十九届五中全会讨论划时代的“十四五”规划,我觉得在这样的时间窗口,股票市场或将发生风险偏好提升,突击的方向——科技。我们可以从两个面看:从政治面看,十四五核心是个科技规划,这是由特殊历史背景决定的,所以五中全会的核心议题:科技体制攻关。从基本面看,房地产压住的经济效应,对应的是利率下行,通货膨胀压力下降的宏观因子,投资时钟上短期偏向于科技成长,“基本面+政治面”有望形成共振。10月底之前这两方面形成共振的可能性是比较高的。很多科技股核心标的都快接近半年线和年线,趋势的技术面支撑应该也是有效的。
消费可能会休息一段,“三驾马车”内部的转换就是科技。我们可以看看中国的政策导向:房企融资的“三条红线”,另外一边是“十四五”规划,据说中国要在“十四五”期间投入约1.4万亿美元进行科技攻关,想根本上摆脱脱钩的困扰,建立产业安全、产业独立性,这是我们“十四五”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中国经过持续努力逐渐在摸索一套日臻成熟的中国经济政策体系去治理并最终克服滞胀的困扰,这套政策体系将构成中国股票市场风险偏好昂扬向上的基石,我个人学习体会,这套政策体系涉及七个方面:
第一,科创突破是全局的“天王山”,应用科技创新全面放开,科技人员,民营都可以,科创板、注册制开路,树立“新财富观”,造富开绿灯,构建硬核科技国家资本攻关举国体制,科技与世界竞争;
一方面创造体制外的先进生产力去克服体制内滋生的“负向因素”,以房地产-土地财政为代表的资产,它的溢价正在进入快速衰变期;另一方面,技术革命引领的“新经济、新技术、新资本”溢价,所以要追随资本属性动态变迁的历史趋势,把党的执政安全的经济基础从传统转到“新技术、新产业、新资本”方向。
第二,一个繁荣的、有深度的、有广度的资本市场是全局转化的“枢纽”,经过两年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的改革,这个市场的质地正在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现在一周发行10-15只股票,甚至本周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落地,股票发行数量达到18只,按照这个节奏,中国一年就会有500家到600家新的上市公司挂牌,市场居然承接住了这么大的发行量,而且整体市场某些结构的估值并不便宜,投行研究计算的潜在可能减持的量,也是个天量,上万亿。市场也处乱不惊,这在我们这些资本市场的亲历者的经验中,这是难以想象的。只有一个能解释,这个市场的质地不一样了,经过近两年的资本巿场基础制度的改革,这个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正在发生质地的变化。今天的资本市场悄然改变着中国经济转型的生态,全社会资源配置开始从金融地产向新型资本形成(技术资本、智力资本、知识资本)转移。事实上,就全社会资源配置而言,我们已经隐约感受到可喜的变化,全社会的财富观在发生悄然的变化。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讲,如果在实体经济中实心做事,实心干科研,做出一个靠谱的项目,按照今天资本市场注册制运行的规则,在3-5年内完成资本化,实现经济系统对个人技术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价值认同、实现个人的财富,都是看得见、确定性的事实,这直接冲击过去20年房地产经济所形成的强大房产财富观的惯性导向。这是中国股票市场改革的巨大意义,过去三年改革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五大要素市场的枢纽。
第三,消费,养人养民生养就业,对民营开放,做大内循环;
第四,互联网水大鱼大。中国之所以能够跟美国长期博弈,最硬的底牌就是我们打造了一张强大的经济网络,实现了物联、数联、智联,万物联通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海洋和宏大的场景世界,这就是巨大的中国溢价。2019年9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投产至今,股价从250上涨到最高点2300美元的传奇表演,是其背后的中国溢价的传奇。在这个互联网大水中养出世界级大鱼,同时我们要把握一点党对新型生产要素(数据)的控制力。
第五,资源能化板块,是实现传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历史遗存,2016年推行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是托拉斯的供给侧,计划经济有利于调收入分配;
第六,金融信贷强化纯净血统。
第七,房地产。我曾经讲过三句话,坚定执行房住不炒的战略布局。实行严格的信用窗口指导,政策的导向是小型房企把项目让度给大型房企。陡峭提升HHI,目的是化无序风险为有序,中国最棘手的难题可能在这样政策设计下形成一个安全的机制。
如果我们坚定执行,做正确的事,做出正确的逻辑,就将为中国的股票市场繁荣构筑坚实的风险偏好昂扬向上的基石。
再谈一下构建投资逻辑的战略支点:
海南。海南新的政治使命在于离岸。这意义完全不同于两年前的国际旅游岛规划,领导亲自擎划,慢慢体会龙头和核心内容在哪些方向。
国企改革。国企改+科技改是今天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两个制高点,两个小组“同一个领导”。这回国企改的重心不在盘活存量,而是科研体制改革和军工体制改革。
中心城市群、核心都市圈、卫星城这样的提法,长三角、大湾区、中部的长沙-武汉,西部的成渝,是今天中国最有潜力的资本密度提升的区域经济极,“新基建”在这些区域发力将强化中国经济韧性。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数据海洋、场景世界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新型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这张牌若打好了,水大鱼大。
“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个人理解,在这背后体现的是应对变局的“底气”,面对百年一遇的严峻外部环境,在“脱钩”的大背景下,从2018年美国发动贸易战开始,逆全球化的逆流不断地升级。之前我们处于被动承受的状态,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承受脱钩的压力。站在今天这个时点,领导层之所以敢于提出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搭配这样新的判断,是源自对中国当下能够与美国博弈长达三两年过程中一种经验总结,是源自对自己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的信心,这个底气来自于强大内循环的形成。内循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信息革命和互联网革命。用国内的超大规模市场把1到10,10到100的关键产业链养起来,哪怕短期承受技术降维的打击,你有芯片,我有“云”,云在青天水在瓶。
同时,“内循环”彰显出领导层推进中国经济转型的坚强“政治意志”。什么叫内循环?老百姓手里要有钱,现在老百姓的“六个钱包”都被房地产吃走了,房地产不再是养人的产业,变成了吃人的老虎。怎样把吃人的老虎驯服?这就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坚强“政治意志”。
我个人认为今天就是股权投资的大时代,去年12月天风年度策略会的时候,我写了7个方向,大半年过去了,这7个方向的股票涨幅远远超出大家的预期,因为它背后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国家意志。
过去4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现了伟大经济崛起和巨大的财富繁荣。本世纪头20年我们收获了两大国运,本世纪前10年我们收获全球化红利,中国入世如同鲤鱼跃龙门,一发而不可收,工业化城市化,从老七快速跃升成为世界第二,直至今天的G2。
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获得了巨大互联网红利,水大鱼大。你看看中国香港,港股之所以重新焕发生命力在于中概股的大批回归,ATMMJ(阿里、腾讯、美团、小米、京东)这些互联网企业是数据入口,数据是新型经济生态的第一生产要素,掌握了数据就掌握了财富。恒生国企指数的成分股就是国内A股市场周期股表现平平,真正涨的是数据入口,另外一个最好的验证就是特斯拉股价的传奇表演,这个传奇的拐点就是去年10月特斯拉落地上海,股价从250美元最高涨到2300美元,AI生态中的定价规则是赢家通吃。未来中国高速公路奔驰的特斯拉一秒钟传回的数据量,是第二名、第三名车企不可比拟的,它一定是两极张力不断拉开。如果把特斯拉的AI、生态计算能力比作一条龙,龙归大海才能产生巨大的资本溢价浪潮,这个大海就是中国物联、智联、数联形成的数据海洋和宏大的场景世界。这是今天中国之所以在这领域中间跟对方掰手腕最硬的底牌,这是第二大国运。
今天及未来,也许全球化的红利可能正在快速消退,但是我们正在打造中国的第三个国运,一个繁荣的,有深度和广度的资本市场,希望能够天降大任。资本市场功莫大焉。
所以我们讲这个东西的转化,大家也很清楚为什么只要有一点消息,比如券商和银行的合作,强大投行,券商航母,哪怕是谣言不真实,券商股成为情绪发泄的载体,背后体现的就是大家对资本市场这个改革,五大要素市场枢纽,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逻辑的理解。
6月23日天风中期策略会我讲“天风姤,天下有风”。今天9月8日我讲“泽雷随,随时变通”。我们为什么会有刚才讲的逻辑?因为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刚来下柔,震刚在下,柔泽在上,亨通,动则悦。
赞(52) | 评论 (11) 2020-09-12 12:21 来自网站 举报
-
【徐彪:少部分公司的牛市向纵深发展 | 天风证券“掘金产业”2020年三季度策略会】
双循环的提出背景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关键在于两个字——脱钩,这个脱钩是全面的,既是经济领域、科技领域的,甚至有可能是地缘政治上的。黄金开始闪耀是什么时候?黄金通常在经济危机时期会表现更为突出。脱钩背景下如何应对?一方面巩固并且刺激内需,这是从需求端;另一方面补足我们现在的短板,这... 展开全文徐彪:少部分公司的牛市向纵深发展 | 天风证券“掘金产业”2020年三季度策略会
双循环的提出背景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关键在于两个字——脱钩,这个脱钩是全面的,既是经济领域、科技领域的,甚至有可能是地缘政治上的。
黄金开始闪耀是什么时候?黄金通常在经济危机时期会表现更为突出。 脱钩背景下如何应对?一方面巩固并且刺激内需,这是从需求端;另一方面补足我们现在的短板,这是从供给端。 四季度的观点是什么?经济预期决定市场方向到底是上涨还是下跌,决定经济预期的又是背后的信用周期。短期来看,下半年的风格因为传统板块的改善可能更加均衡,但中长期把握科技和消费核心资产战略方向是没有改变的。 会 议 实 录 非常感谢大家在这里相聚一堂,我们也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机会,跟大家做一次交流。两个半月前,6月23日的时候,我们在成都策略会上全市场第一个明确地提出来,接下来的投资主线就是双循环。 两个半月时间过去了,基本上在过去的两个半月里无论是市场还是研究,大家都在全面聚焦双循环这个词。这两个半月,基本面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是对双循环从一开始没有注意变得开始注意,再由注意到发现这东西很重要。 因为双循环的提出背景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关键在于两个字——脱钩,这个脱钩是全面的,既是经济领域、科技领域的,甚至有可能是地缘政治上的。G2竞争格局是基础秩序,基础秩序动摇带来的影响深远而且深刻。 半年时间过去,今天,我们在这里,可以更加清晰地看清事态发展。 3月份G20峰会公报出来,提出要不惜一切代价应对疫情冲击,启动5万亿美元经济计划。然而根据我们统计到8月份,主要经济体的财政刺激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比当初的计划翻了一倍不止。美国的M0在1月初是3万亿美元,现在是5万亿美元。之所以没有引发大规模的货币膨胀,因为危机导致货币乘数下来了,m2从15万亿美元仅仅上涨到18万亿。面对这一次的危机,全世界的主要国家不约而同的在做同样一件事情叫财政赤字货币化。 我们现在说货币化,其实大家可能是没有感觉的,因为08年以来各个国家都在货币化,央行印钞票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惯例。但是请注意,巴菲特破天荒开始买黄金,第一次,巴老对美元和美国的信心开始动摇。08年在印钞票,现在也在印钞票,有差别吗?有。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所印出来的钞票主要给金融机构,把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烂帐买走了,但是这一次是央行印出来的钱直接给到了各国政府,各国政府再把这笔钱向下发下去,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钱。 所以前两天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事情:美国二手房的交易数据亮了。7月份美国的二手房交易数据创了过去15年新高,环比增速创造了过去50年的历史新高。虽然因为疫情,美国几千万人失业,但房地产市场交易火爆,是不是很讽刺的事情?由此诞生一个问题,是不是央行无限印钱可以包治百病?有央行印钞票不能解决的问题吗?我们认为是有的。 如果把央行的非常规操作划分风险等级,我们认为,正常降准降息通常风险等级最低,量化宽松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状况属于中等风险等级,而央行直接印钞的风险等级往往最高。历史上出现的货币崩盘和对内贬值,包括魏玛共和国是怎么垮台的,津巴布韦货币发生了什么,民国时期金圆券改革为什么失败?大概率都和央行直接印钞票拿给政府花有一定的关联。 这个事情的发生意味着货币纪律几乎不存在,因为这意味着央行不再去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而只能顾及眼前,这也是当前全球经济体所处的状态。 过去这几个月,中国资本市场表现很好,美国资本市场更好,美国纳斯达克从今年的最低点到现在最高位反弹了74%,今年在座的每一位应该感觉都是很好的。但如果你是一个长期主义者,像巴菲特这种,巴菲特看问题从来不会急于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从来不是。哪怕他的岁数已经90多了,他看问题依然是5年、10年、20年、30年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样的人,开始进行黄金的配置。 黄金是什么?黄金首先不产生利息,其次并不创造价值,黄金通常在经济危机时期会表现更为突出。上个世纪70年代,外部美苏争霸最高潮,内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美国直接面临日本和德国联手挑战,黄金涨了20倍,而这些也都是全球现有金融格局、地缘政治格局以及经济格局遭受重大挑战的时候。这跟今时今日,异常相像。 为什么?很简单,两个道理: 第一个道理,现在世界主要国家大都在用大规模印钞票来解决问题,而且是用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方式。今年情况特殊,货币乘数大幅下降,基础货币增加并未带来m2的巨额增长。特殊情况这样,没问题。明年、后年、大后年三年之内,我们会不会看到某一个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发生对内和对外的巨幅贬值?我们认为是有可能的。因为货币乘数不会永远维持不正常低位,而当风暴真正来临,比同伴跑的快才能活下来。谁的货币会保持稳定?货币只是一张纸,这张纸背后是信用,这个信用是国家信用。国家信用体现很多方面,一个很重要方面是话语权,你是不是依然在国际事务中,无论是经济事务、政治事务等都有足够与身份匹配的话语权,如果话语权大幅下降,那这个国家的货币将大概率跟着遭殃。 第二个,1929年以来非常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的现状下,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的程度创下了1929年以来的历史新高。现在全美国前0.1%的富人财富抵得上后80%所有人,而如果当它国家体系内这种由贫富差距导致的压力堆积到某个程度,那大概率是会向外喷发的,这个时候有两种选择:要不然把矛盾集体向外转移,找一个敌人,要不然把压力内部消化。从目前看,将矛盾外移成了一致选择。 在这种背景下,中美之间某种程度的脱钩应该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脱钩带来的影响才是我们双循环提出的最为核心的一个背景。在这种背景下,谁上台做美国总统并不重要。而我们应该怎么样选择,也已经很清楚了。 中国所有的应对选择都可以用这幅图来显示出来,本质上就是两点,一方面巩固并且刺激内需,这是从需求端;另一方面补足我们现在的短板,这是从供给端。刚才刘煜辉老师讲下一步中国最重要的事情是五年规划,这个五年规划里必然会大篇幅地部署高科技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的举国体制。为什么?因为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环境都到了这一步,必须坚持转型,必须发展科技。所以寻找双循环给我们带来的这种大的投资机会的时候,我们就沿着这两条,一个促内需,一个把供给侧补短板。 我们可以看一下,过去几个月免税业走得很好,背后就是这个逻辑。脱钩了,我就引导中高端人群消费回流。以前中国的有钱人最重要的消费可能都留在海外了,今年叠加疫情,叠加未来脱钩,很有可能这个钱想到海外去花都不太容易了。那怎么办?回来消费,免税。 消费这块还有一个是消费升级。主要是城镇、农村这些还有消费潜力可挖掘的地方。包括消费升级理念对应的电商,以及家电、汽车这些大宗消费等等。这是需求端的一个方面,消费。 第二个内需就是大的城市群的建设。在这里需要提出一点,在大的城市群的建设上,很有可能我们需要跟供给端的短板结合起来看。 接下来我们供给侧补短板。 供给端第一方面,国际航运线路安全,寻求安全的国际货运路线,保障国际航运路线安全,都成为重要落子点。供给端的第二方面,国产替代。首先军工领域,大家高度重视。6月份我们开会时提双循环重视军工时,那时全市场没有人看好军工的。当然现在,可能大家看法会有不一样。第二,信创领域的芯片,操作系统。另外是高端的半导体设备。这几块,其实我们在6月份策略会的时候都已经提过了,还有包括国产替代领域,国产化率比较低的这些方向,大家都可以重视。 考虑到时间的缘故,我们比较简短的再汇报一下下半年的市场观点,四季度的观点,大概两句话,经济预期决定市场方向到底是上涨还是下跌,决定经济预期的又是背后的信用周期。毫无疑问我们仍然是处于经济预期从底部慢慢往上走的过程中,信用周期短期来看也很难出现大幅度的收缩,所以这个方向是不变的。但是由于资金面上的边际收缩,市场向上的斜率应该是放缓的。这一轮宽松放水最快的时候很有可能已经过去了,所以我们不要指望未来四个月里面会出现大幅的单边上涨,当然经过近期的下跌调整,阶段性上行是有可能的,需要提出的是也不存在太大的系统性风险。 顺便补充一下,最近大家对于少部分公司的牛市,可能有一些疑问,我们觉得决定这个结构的是不同产业的基本面方向,板块的内部会出现分化。短期来看,下半年的风格因为传统板块的改善可能更加均衡,但中长期把握科技和消费核心资产战略方向是没有改变的。 赞(37) | 评论 (21) 2020-09-11 08:08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圆桌论坛】后市如何看?——来自不同类型机构的声音】
摘要权益圆桌:不同资金属性的机构如何看待当前的权益市场 | 天风证券“掘金产业”2020年三季度策略会【总量分论坛圆桌会议纪要】主持人:刘晨明 天风策略联席首席嘉宾(拼音排序):李畅 民生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童立 华商基金研究总监夏俊杰 仁桥资产... 展开全文【天风圆桌论坛】后市如何看?——来自不同类型机构的声音
摘要 权益圆桌:不同资金属性的机构如何看待当前的权益市场 | 天风证券“掘金产业”2020年三季度策略会【总量分论坛圆桌会议纪要】
主持人:
刘晨明 天风策略联席首席
嘉宾(拼音排序):
李畅 民生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
童立 华商基金研究总监
夏俊杰 仁桥资产创始人、投资总监
张戬 中邮保险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01
Question 1:7月中旬以来,市场赚钱效应减弱,波动加大,会不会存在系统性风险? 华商基金研究总监童立: 各位朋友大家好,投资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我谨代表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包括刚才晨明讲的,市场变化比较大,很多东西是以前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但是走到今天,看今年的市场,我觉得还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主线,就是今年市场还是由估值驱动去做的,无论是偏稳健的医药还是科技行业,我们在座都是这个市场里面的,不管它有多少被基本面能解释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总体来说今年市场不错,很多是由估值的驱动所带来的,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可以思考的两方面。 第一方面大家很清楚,有一部分的公司行业,它的估值可能是接近上限,另一部分估值接近于历史的下限,这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我自己对于这个思考本身是没有结论的,也是想跟大家分享,我觉得每个人对于这个思考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比如以白酒为例,今年也是最好的资产之一,白酒的估值如果我们看它静态PE的水位在90%的分位数上,是历史上最贵,还有银行估值在历史最低水位。不是说最高涨不动有风险泡沫,最低有价值或者怎么样,这是静态的,我自己的思考是,白酒尤其相对中高端的白酒,和经济的周期,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白酒所代表的PE在历史的最高峰,意味着它的未来会比较好,会一直好,甚至可能会更好,这是估值反映的预期。同时反过来,我们看到典型的像一些大行,0.7的PB,还有很多银行在一倍的PB,房地产3倍5倍的PE,如果这样的定价是合理的,大家可以想一想,以某银行作为代表,如果只给到0.7倍的PB,意味着市场认为这个公司未来有坏账的风险,有经济下滑的风险,有资产质量变差的风险,才会给到它0.7PB的估值。如果我们相信以白酒这样的行业的估值是OK的话,意味着我们的经济至少是平稳的,如果我们的经济未来有大量坏账曝露的风险,有经济下行的压力有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对于中高端白酒的资产也会受到影响,而这方面资产我们给到历史最高的PE。当然今年确实经营压力很大,我们看到银行中报也不好,这块我们给到非常悲观的预期。 我要重申一点,并不是这个时候他们有很强的投资价值,他们处于历史最低就很好,我只是说这样一个问题,他们的答案不一样,一方面我们给一部分资产,觉得它有很光明的未来,我自己相信他们有很光明的未来,另外我们给了另一块,给经济相关性更高的资产,给他们最低的估值,我们认为这一块经济是不行的,至少对于两三轮周期里面是这样的定价,所以在这样的定价里面,应该有一个是值得被修复的。如果真的大家觉得银行就应该值0.7PB,经济未来质量有大幅度下行的过程的时候,我们目前很多东西的估值是撑不住的,如果未来大家觉得高的那一块是没有问题的,可能低的这一块是有一定的修复的空间,当然这是一个中长期的视角,并不对几个月时间,或者一两个季度有什么意义,我想先用我自己的思考做一个开场或者抛砖引玉。 仁桥资产创始人、投资总监夏俊杰:
如果是半个月以前,大家不会讨论有没有系统性风险的问题,但是因为最近市场有调整,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讨论的意义。我自己先讲一下我们的观点,我认为在目前这个阶段,其实有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很低,我们讲系统风险的时候,往往对应三种情况——经济很差、流动性很紧、或者估值很高,当这三种情况发生或者同时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会有系统性风险。
但是目前这个阶段,这三点来讲都不太支持。
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应该说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可能是今年唯一一个能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中国的经济比其他国家好,这个是有目共睹的,是共识。从趋势来看,现在中国的经济应该说还处在一个逐步复苏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我觉得会一直持续到明年一季度,从数字上来看,这个趋势都没有问题。这里面可能会有基数问题,今年一季度基数很差,明年一季度数字会非常好看,从趋势来讲,中国的经济还是在复苏的态势中,经济没有问题。
第二个是流动性,大家可能想流动性会怎么样,坦率的说,从疫情发生以后,中国在货币政策方面是所有的主要的经济体中最保守的,这是好事。因为这代表了储备的工具还有很多,所以这方面大家不用往负面去想。从未来的趋势来讲,货币政策通常是相机抉择,会根据经济的状态做调整,在目前全球的环境中,流动性持续的收紧大概率是看不到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流动性没有问题。另外股票市场还有一个特殊的点在于,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大的趋势或者一个周期之中,就是整个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正在发生变化,这个事我们讲了很多年。一直以来中国的居民财富是75%配置在房子,配置在股票、基金上的比例不到5%,这个比例其实是畸形的,需要转变,但这么多年也没有转变,背后的原因就在于两类资产收益率的差别——之前房子一直是赚钱的,股票一直在波动。这两年会发现,地产价格基本上稳住了,再投资房地产,可能你的收益没有以前那么好,但这几年如果你买股票,或者主要投基金的话,收益率是很高的,远远超过投资房地产。所以正是这些收益率的差别,推动了我们讲了很多年的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变化,目前这个过程正在发生,并且这个趋势也远远没有结束。
最后一个就是估值,目前来看,A股多数指数的估值都处于历史均值水平左右,并没有出现估值特别高的状况。当然可能大家会说,有一些行业,或者有个别指数可能处在历史比较高的估值水平,但我认为这属于结构问题,所有结构性的问题,最终是要靠结构来解决,靠总量的变化没有意义,不会通过系统性的动作来完成。
所以我认为,总结来看,经济、流动性、估值这三点,都不支持在目前这个位置上有比较大的系统性的风险。然而会不会有一些极端的小概率事件发生,这已经不在我们可预测的投资体系之中了。
民生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李畅:
从我们银行资产管理的角度,传统上从银行体内脱胎出来的,基本上之前是债券和非标为主,但是资管新规以后,这一块在产品配置里面开始逐渐的增加,因此应该说我们银行资管体系在这两年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在做这个方面的研究。当然我们从本质上来讲,越研究越觉得和基金公司在权益资产方面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在行业研究特别是个股的研究,公司的研究上,因为整体的体系还没有起来,人员也没有配置上,很多方面有很大差距,因为我们要做这一块,特别是银行做这一块的时候,很多时候还会沿用自己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去做这一类资产,配置的观点来看这一类的资产,因为我们配置的这类资产数量足够多,有好几十支产品了。当然从我们现在配置的资产的类型上还是以公募基金为主,看中哪一类的行业,去配这个行业基金,或者说均衡型的,我们从这一个角度来做。我们这几年的研究体系,是逐渐慢慢了解这个市场,刚才前面的嘉宾,我觉得讲的已经很到位了,就是到底对权益市场怎么看,比如说从估值从它的流动性还是经济基本面,目前实际上都不支持有非常大的牛市,这实际是一个比较中期的视角,最起码看到明年上半年的视角。
每年大家谈股票市场的时候,都是短多长空,看好中国长期市场发展,看好这个,看好那个,流动性也没问题,特别是最近经济也不错,特别债券的论坛,不少观点都认为估值已经到位了,但是没有人下手去买。大家对这些都是没有异议的,对现在经济的这种向好的基本面,也是没有异议的,对流动性现在觉得不会再接着收紧也是没有异议。估值我也是赞同,前面两位的观点比较全面,一方面是在平均估值水平,另外一方面分化还是非常严重的,像医药或者是一些消费已经到最极致了,我们银行也是,一个99%,一个0.3%,两个极端,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觉得有特别大的系统性风险,另外一个就是结构化。但是要说近期的观点,看三四个月,也很难看得到。从居民的资产配置的角度,我也补充一个数据,刚才说房产配置,75%都在房产,权益资产配置也不是很多,但是没转,不是大家不愿意转,就是一个社会居民财富配置的阶段。但是有一个数据这两年已经发生变化了,就是人均GDP到一万美元了,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到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权益资产的配置自然就上来了,这也是一个房产和权益资产的配置关系,不是说哪个政府要这么做,很多东西不是政府政策要这么做,就是发展到这个阶段以后,自然就会发生这样一些变化,所以我们从中长期角度,确实对市场是很乐观的,至于乐观的原因逻辑也是很顺的,就是G2的格局,我们在上升的趋势里面。比如我们的GDP6%,美国是2%,这样的情况下,不要犯大的错误,必然不断的在接近,另外我们工业化也是一个中后期的发展,龙头也是占比越来越高,也是有利于股权投资的,机构投资者的占比越来越多,不管从哪个角度,权益资产大的逻辑是比较顺,但对于短期我们很难说。
比如说从现在看三个月的角度,估值整体上不贵,但是分化特别严重,如果要做一个估值切换的话,历史上来看,每一次估值切换市场都要大跌一下才完成估值切换,所以说短期会不会有这么一个大跌不好说,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些基础情况下做好应对。不同的产品有对应的负债端,比如快开放还是锁三年的产品,应对的不一样,在我这个仓位上,对应的基金板块不一样。
中邮保险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戬:
如何看市场,前面三位嘉宾讲的很充分了,我想法的角度可能不太一样。因为我自己本人是做宏观研究策略出身的,我们现在去交流的时候有一个困惑,就是我们做策略研究员,看市场,自上而下的角度,永远是从周期和政策、流动性、经济增长这几个维度去看。但从我自己的经历去回溯,这种方法在2015年的时候,曾经给过我们非常大的压力和困惑,因为这种东西完全没有办法理解当时的市场。同样的,从2019年开始,我们很难用这种架构去理解,这跟2005到2007、到2009年的牛市是完全不一样的。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个人觉得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我们传统看周期的角度是什么。周期更多的是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从过去这几年来实际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经济增长短期的波动让位于中长期的缓慢下行,这种情况下这种波动不再会带来经济和市场一个剧烈的波动。
第二个方面,是行业的发展取代了经济总量的剧烈的波动,开始走出了自己的规律。比如目前消费品行业我们看到的规律是头部集中,而一些新兴产业,我们看到的规律就是这个行业的总体蛋糕在不停的扩大。这跟经济周期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因此会形成非常独特的行业的观点。如果这个行业里面,恰恰夹杂一些产业结构的一些变化,你就会发现,这个行业主要的逻辑已经发生了非常清晰的变化,比如水泥,大部分人很少把水泥当做很强的周期品来看,更多是看产业结构了。所以我倾向于认为我们从传统的周期角度去认知这个市场的架构,目前在慢慢失效了。
刚刚我提到一个问题,我们在类比2015年行情的时候,并不是说在程度上或者在驱动因素上是一致的,而更多的是我们怎么样去看这个市场。回头看2015年的行情,更多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特殊阶段,我们所经历的第一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或者说是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我们看美国的历史,整个20世纪美国一共发生了4次非常明显的通过收购兼并来实现的所谓的产业结构升级,跟我们很相似。每一次收购兼并浪潮,美国都会伴随垃圾债的泡沫化,我们2015年后面也会出现类似杠杆化的滥用,所以导致这种后来的股灾,所以2014、2015年行情,现在回头看,起点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是非常健康的,就是开始的时候收购兼并,最后是杠杆的滥用导致非常大的系统性风险。我们现在在经历什么?我个人觉得跟这个类似,我们的起点是一些产业开始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从去年或者更早的时间从消费品就已经开始出现,去年开始一些科技型的产品,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产业上的变化,所以市场有非常明显的投资性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担心的是什么?是所谓的牛市上半场,经过快速的提高估值之后,会不会有泡沫化的现象。这个估值有多高不知道,现在是不是高也不知道,但从我的角度来讲,我的判断是重新类比2015年,当你的交易过于拥挤的时候,当你出现一些杠杆化的趋势的时候,这些东西本能会比较警惕。这一轮杠杆水平不高,但是出现类似的统计是ETF,具有很强的正向的传导性,一旦当这个正向传导打破的时候,会出现快速剧烈的负向传导,这跟当时的杠杆行为是很相似的。在我的架构里,第一,我并不认为这个趋势走完了,因为我们仍然能够找到一些行业的集中度在提高,或者是一些新的行业蛋糕在不停的做大,产业的内部结构在发生一些变化。第二,这些常识性的东西我会避免,ETF在里面占比过高的行业,我会担心它的交易风险,这跟我本人的风险偏好相似。
我们刚才提到的一个问题——一些估值比较低的行业,我们怎样去判断它?我认为,从两个方面,第一,需要看到基本面确实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比如银行,今年以来没有太多受疫情的负面影响,或者是政策推迟了它负面影响的出现,当然还要考虑拨备问题,我们无法确定银行业全年的业绩是不是真的排除政策之外,会体现出负面的影响,这个还需要再看。所以在这个位置上,低估值不一定是一个充分的,但是是必要的。
第二,对我而言,是明年我怎么样去预判权益的收益。举例来说,如果明年我们将权益资产的预期降到8%左右,而通过配置港股的银行股就已经能实现8%的收益,A股则可以实现5%到6%的收益,那么如果我们将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降的足够低的话,这些资产现在仍然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这些资产的收益率并不比我们苦苦追求的非标资产收益率低。
所以综合来看,我倾向于认为,这个市场局部性的风险肯定是有,我可能也会非常谨慎,但市场上仍然能够找到一个比较清晰的挣钱的机会,所以从配置的角度来讲,我自身不会过多的改变之前的配置。
02
Question 2:为何当前公募基金仓位调整越来越少?& 未来结构上有哪些看好的方向?
华商基金研究总监童立: 这是两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一个刚才讲到仓位,我想讲市场令我兴奋的一点,是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包括去年科创板上来就是注册制。注册制大家讨论的比较多,我还是觉得可能低估了这个事情对我们整个资本市场的影响,因为其实注册制核心是一个资本市场的底层制度,我之前是一直是觉得,中国的资本市场定价相对不够市场化,看起来非常市场化,我们每天不管是机构也好,还是散户也好,我们交易买卖都是自由的。但问题在于有更多的上市资源,可能各方面并不差却因为种种原因上不了,上市公司构成不够市场化,因而定价也不够市场化。我们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在不久的将来,大概率会是全A股注册制,当我们走到注册制的时候,意味着这个市场体系,从发行一直到交易,可能都进入到一个由市场来定价的过程,其实我们本身做投资核心就在定价,说的通俗一点,是赚的股价价差,只不过是三个月和三年的区别。说到这点还是想说,它很重要是在于,注册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市场的交易结构,不只是所谓的去散户化,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整个市场越来越市场化,市场化核心是好的东西值更多的钱,差的或者相对缺乏竞争力的就不值钱。A股以前有很多炒作方式,现在慢慢在消散,这一点是对未来很长期的一点,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去坚持好的行业,好的公司,这个里面其实不分是所谓的成长还是价值还是什么,只要它是一个有未来的行业,或者说有未来的企业,有这样的核心的竞争力,这都是我们未来关心的重点。这个很多公募慢慢在往这方面去转。 第二点是在于这个市场本身,是因为中国的经济本身也进入新的台阶。刚才几位领导也提到了,把时间再往前推五年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候提出来所谓的供给侧改革,所谓的经济的L型,当时我记得刚提出来的时候,大家很有争议,到底能不能落地,情况怎么样,经济不好的时候会不会刺激,这些老大难的问题,真的有决心解决吗,现在看起来答案是比较显而易见的。我们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L型,与L型相伴的就是我们整个的产业的结构也好,同一产业里面的生存的结构,所谓的龙头公司优势更大等等这些,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面不知不觉发生根本性变化。A股过去为什么是一个高波动的市场,是因为我们要么是由宏观周期驱动的,要么是资金的波动很大,类似2015年这样的,这个时候,可以想像,如果完全不择时,可能是被动的,因为可能在半年一年指数跌50%、60%,如果是比较注重绝对收益的风格的话,纯靠选股对冲市场的风险,是很难做到的。
现在来说,因为经济本身L型政府已经控制住这样的波动,同时经济的结构,包括同一行业内部的结构在发生更好的变化,所以这个时候,无非就是可能我们讨论好公司是不是贵了一点的问题,而不是在于这个公司下行的时候,不管你是好公司还是坏公司,其实受到伤害都是一样的。所以从这两点,最底层的经济的变化和市场本身的变化来讲话,其实择时是越来越没有价值,如果有大的冲击和黑天鹅的情况,或者所谓的系统性风险,在国内比较难以看见,在可见的未来,我比较同意前面几位嘉宾的想法,它的冲击可能来自于海外,我们今天就不展开去聊这个问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这个更加见仁见智,我代表我个人的观点,首先第一它是一个好公司,可能我会选错,这个没有关系,但是至少出发点是希望选择的一家公司,是能够看到它未来一两年最好是两三年,这样的一个周期,如果看的更长,当然是多多益善的事情,所以首先是一个好行业,好公司,这个时候其实是有点淡化结构的,不管你是处在科技赛道里面,还是消费赛道里面,还是所谓的周期赛道里面,只要是自身的α属性足够强。第二,如果一个好的,我们说的再简单一点,回到最原始的东西,我们知道股价等于EPS乘以PE,EPS分析是一个框架,PE分析是一个框架,如果把这两个框架都用自己的框架结合起来的话,其实会更好一点,所以在现在来看的话,我可能会相对去对于PE持更高的,保留的态度,在PE适中里面,选择一个核心,但是还是基本面,还是α。
其实市场的定价是会有效的,它现在是一个中等估值,客观的来说,一定在基本面存在瑕疵,不可能说它的基本面会比什么更好,更大的是在于这个市场本身的这种驱动的因子和它的底层最底层无非就是你的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的未来是怎样的判断,我们可以说没有复苏,或者弱复苏,或者是比较强劲的复苏,取决于你自己的假设是怎样的,我个人的话,我会偏向于弱复苏的状态,对于这样一个弱复苏的经济环境来说,其实可能我们淡化一点β,可能更多的选择α,在它能享受复苏的行业里面,如果这个公司在这个行业里面,是有一个很强的α,无论是它的自身的产品周期,或者怎么样的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样的话可能是这个阶段我个人更偏好的一些公司。
03
Question 3:从绝对收益的角度,是否看好大金融,科技行业如何看?
仁桥资产创始人、投资总监夏俊杰:
谈到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这两者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换句话讲,如果说你定一个绝对收益目标,15%,如果你长期以实现15%收益率为目标,那这个目标放在任何一个市场里,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相对收益。因此有的时候,绝对收益跟相对收益长期来说是殊途同归的过程。对于我们而言,因为我们是做比较纯粹系统化的逆向策略,所以其实回答刚才这个问题很简单,按照我们整个筛选的体系来看,是会有越来越多偏价值类、偏周期类的品种进入到我们的体系之中,相反,那些科技或者消费的品种,其实是有越来越少的品种能够进入到我们的体系中。所以对于我们来讲,一定是要使整个组合是往偏价值这个方向去布局。投资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在复杂的系统里面做决策,一定要抓住最主要的矛盾,理解一些核心矛盾,比如说风格,风格的变化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各个板块盈利的相对增速产生相对变化的一个表现,这确实是推动风格变化很核心的一个因子。所以从各个方面来讲,最晚一直到明年一季度,这种偏价值类的风格,应该会有一段占优的阶段,无论是从盈利的边际表现,还是从明年比如说估值切换的过程,都会有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其实目前也是在往这个方向去布局。
但如果我们看的更长一点,不是看一两个季度,坦率的讲,从过去的几轮周期来看,大体上就是三年一个周期,2010年到2012年,是偏价值周期,价值远远跑赢了成长,后面反过来,但是到2016到2019年又反过来,现在又回去了,又是到新的成长跑赢价值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从去年的一季度末开始,到现在才一年多时间,所以如果按照过去历史规律来看,这个周期是没有走完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在大的周期之间,不是主流风格的品种有阶段性的修复和表现。就像当年2013到2015年的大周期里,在2014年同样会有一次很大的逆袭的机会,我觉得这个是不影响的。这是我们对目前整个风格的判断,也是我们自己目前的操作的方向。
04
Question 4:股债收益差是否是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中的核心指标?当前的股债性价比如何看?
民生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李畅:
肯定是的,以我们的现状来讲,我们分了三个投资中心,一个是固收中心,一个是做权益的,还有一个做海外的,因为我们也是一个买方,也不是卖方,投研结合,大家自己做研究,每一个中心在研究的时候,实际最底层是股债的比价关系问题。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每一个机构,不管是谈权益还是固收,大家都是从自己的负债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这点脱离不了,怎么投资是和你的负债相关的,所以我们也是,比如说对于银行来讲,从我们客户,就是银行的理财客户,这么多年以来,最适应的是确定收益产品,我们要打破资产池刚兑,但是我们净值产品的时候,我们跟基金一样大幅度波动跑相对收益,这也是不符合人性,不符合你客户的定位,不能像很多基金公司都会做研究,给大家展现成果,基金平均年化15%或者8或者10,银行理财跑输了,回头看是十年,但是是一天一天过的,这个感受和你回头看的感受不一样,你回头看十年每年15%,非常好,但是每一天经历这些波动,这一年的波动30%,是受不了的,是逆人性的,所以我们在做银行理财的时候,也是要考虑客户的感受的,因为大家是过日子的。所以从我们自己产品的设计上,我们不能要求客户一定要长期的,比如说我们天天喊长期主义坚持价值,人类进化几亿年,基因就是这样,不管是巴菲特还是谁,喊一个长期主义,要求大家都是长期主义也是非常不客观的。在我们面对的客户,包括我们自己也克服不了这种人性的这些特点,也不叫弱点,是特点。你也克服不了的情况下,你的客户就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所有的产品实际上都是基于客户的特点来做,所以在产品设计上,我们现在就是两类产品,一个是稳定收益的,比如货币类的,或者成本法的,债券加非标,特别稳定的呈现给客户的产品,另外一种就是固收加产品,也是上一场讨论的热点,加什么,第一个加股票,但是加多少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还会加黄金,还会加商品,还会加其他的资产,海外的一些东西,所以在这个里面,特别是对于固收加的产品,我要加什么,权益是最大的资产,这个是最本质的一个问题,就是任何一个国家,价值是企业创造的,就这个价值来源就是企业,所以这一类资产权益资产是不可回避的,也是最大容量的资产。
对于银行来讲,我们算是中等规模体量的公司,我们大数是一万亿规模,加小的资产不可能,虽然固收加20%可以加,从资产的本质属性和加的规模上,权益是我们必加的东西,所以股债的性价比,确实是我们要研究的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在债券不好的时候。前一段时间,新闻上也是沸沸扬扬说,各家的理财跌破净值,或者是跌破什么什么,就是债券出现比较大的跌幅的时候,我们的产品相对还好,就是因为我们加了很多的权益,在产品设计里面有这样的东西,所以这是我们三个中心,不管怎么做固收加,都是要特别注意的性价比的问题,是我们讨论的基本点。
站在目前的角度,我们觉得确实是债券的性价比相对比较好,从它的绝对收益上来讲还是比较好的,趋势上没有到债券要反转的时候,胜率不高,但是赔率还可以,股票我们是比较长期看好,这样的情况下,配置比例不会减少,在这样的比例基础上配,但是可能在久期和杠杆的策略上做一些动作,在股票上我们也是长期看好,就像刚才讲的,我们会去选择一些风格,比如之前风格相对比较极致,在医药科技上,消费上去讲,现在我们找低估值加一些东西。
05
Question 5:关注哪些细分行业的机会?& 银行的配置情况以及后续股息率的展望?
中邮保险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戬:
我最近一段时间常问我们投资经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华为事件演变到这种情况,对消费电子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更新迭代的速度会减慢还是行业会继续向前走?第二个问题,新能源车未来的格局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国内目前行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减慢,但是欧洲实打实的销量在普遍往上走,到底新能源车的产业链会不会复制五年八年之前的消费电子的产业链?这个可能也需要给我一个答案。另外还有光伏的情况,所有这些,可能会给大家一个思路,我们自己也会在这个方向去找,我倾向于相信,我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可以下手,或者估值可以接受又没有出现很明显的交易拥挤的情况的一些东西,从而来做一些配置性的产品去坚持。
第二个问题,刚才也谈到了,银行的业绩明摆着现在有这个下行的压力,有多大,从我的角度来说,可能会再观察一下。如果说全年来看,疫情最终的影响没有原来想象中那么大,而市场还在目前的估值水平上,如果我有能说服自己的理由,我可能会加配银行股。在回答前面的问题时,我的表述不够完全,我想更多的表达的是我们不太愿意去看传统意义上的周期,以此来判断资本市场的涨跌或者牛熊,这个前提的条件并不是说我不管系统性风险。当系统性风险来的时候,不可以回测,所以判断系统性风险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尤其从配置角度讲,可能来自于海外或者其他方面,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一轮的市场没有走完,可能进入到了下半场。
我目前觉得需要注意两个比较明显的系统性风险,第一个还是系统本身,我们在防风险和促改革这两项上,其实是在摇摆的,我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到年底大家讨论明年把防风险放在第一个还是把促改革放在第一个,如果这个发生变化的时候,系统本身可能还是会有一些变化的,因为现实金融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一旦需要处理问题的时候,其实你能看到很多事情就会出现水落石出的状态,出现一些风险。
第二个跟这个相关,大家谈的比较少,但因为这个会从长期去影响市场,因此是我自己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监管机构的态度或者监管的政策。这一轮市场起来,其实如果拿一个两到三年的视角去看的话,跟监管层对市场的定位和对机构的态度是有一定的关系,上一轮的监管机构整个的定位包括对机构的态度是非常具体的,这一点也奠定了过去两年市场表现的基础,所以这个方向的变与不变,我建议大家未来作为一个系统性风险判断的标准或者一个基础性的东西去把握或者跟踪。如果是说真的发生变化,那么大家还是要保持谨慎的。
赞(53) | 评论 (24) 2020-09-10 08:32 来自网站 举报
-
【线上选股模型展示及中报的三个选股组合更新【天风策略】】
回顾上一期:(基于2020年一季报的选股,持有期05/06-09/01),景气、价值、分红三个选股组合收益情况如下:(1)景气组合:持有期收益率为41.7%,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18.7%,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9.3%;个股正收益比例为100%。(2)价值组合:持有期收... 展开全文ROE及趋势:当期ROE(TTM)位于行业前30%,且最近两期ROE环比变化率>0% (环比变化率=当期/上期-1); 营收及趋势:当期营收增速>0%,且环比变化率>-10%;当期毛利率环比变化率>0%; 净利润及趋势:当期扣非净利润增速位于0%-400%,且环比变化率>-10% ; 盈利持续性预判:G-ROE*(1-D)>20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和估值:造假模型拟合值<阈值(0.0038)、负债率<80%、商誉总资产比<20%、TTM经营现金流>0;PE<80、市值行业分位>30%。 ROE及趋势:当期ROE(TTM)位于行业前20%,前两年ROE均位于行业前30%;且最近两期ROE环比变化率>-5%; 营收及趋势:当期营收增速>0%,且环比变化率>-10%;当期毛利率环比变化率>-5%; 净利润及趋势:当期扣非净利润增速位于0%-400%,且环比变化率>-10% 盈利持续性预判:G-ROE*(1-D)>5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和估值:造假模型拟合值<阈值(0.0038)、负债率<80%、商誉总资产比<20%、TTM经营现金流>0;PE<60、PB历史分位<95%、市值行业分位>50%。 股息率及分红:连续三年股息率位于行业的前30%;最近一年分红比例>30%;
ROE及趋势:当期ROE(TTM)位于行业前20%,且最近两期ROE环比变化率>-5%;
增速及趋势:当期营收增速>0%;当期扣非净利润增速位于0%-400%,且环比变化率>-10%;
资产质量和估值:造假模型拟合值<阈值(0.0038)、负债率<80%、商誉总资产比<20%、TTM经营现金流>0;PE<50、PB历史分位<95%、市值行业分位>70%。
线上选股模型展示及中报的三个选股组合更新【天风策略】
回顾上一期:
(基于2020年一季报的选股,持有期05/06-09/01),景气、价值、分红三个选股组合收益情况如下:
(1)景气组合:持有期收益率为41.7%,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18.7%,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9.3%;个股正收益比例为100%。
(2)价值组合:持有期收益率为37.9%,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14.9%,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5.5%;个股正收益比例为89%。 (3)分红组合:组合收益率为44.3%,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21.3%,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11.9%;个股正收益比例为100%。 接下来,我们对线上选股模型进行使用说明与展示,并对基于2020年中报的景气、价值、分红三个组合的选股结果进行更新。
01
线上选股模型的使用说明与展示
【天风策略 | ROE财务选股体系 & 行业选择模型】网址为:tf-strategy.com。
线上模型目前两个版块:个股的三个选股组合(景气、价值、分红),以及行业选择模型。后续我们也将进一步完善和扩展。以个股模型为例: 第1步:在调参区域中进行参数设定,参数中若设定极限值如10000、-10000、100%等,也即意味着这项指标对选股结果无实质影响; 第2步,点击相应的标签,查看选股结果与组合历史收益情况。 在初始参数设定区域,有详细的指标初始设定与说明;另外,页面右上角的复位键,参数可恢复到初始状态。
02
ROE选股模型的最新结果: 景气、价值、分红三个组合 基于2020年一季报的选股结果(持有期05/06至09/01):景气、价值、分红三个选股组合的收益率分别为41.7%、37.9%、44.3%;相比沪深300的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8.7%、14.9%、21.3%;相比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为9.3%、5.5%、11.9%;三个组合年初至今的收益率分别为79.8%、64.3%、47.8%。
09Q1至今的34期选股:景气、价值和分红三个组合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9.2%、34.2%、27.5%;相比沪深300指数,年化超额收益率分别为:33.8%、28.8%、22.1%,胜率分别为:85%、82%和82%;相比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率分别为:27.8%、22.8%、16.1%,胜率分别为:85%、79%和68%。 1、景气组合:增速较高且趋势向上(短期爆发力)
该组合重点选择业绩趋势严格改善的公司,一般绝对增速水平较高,但公司未必是行业的绝对龙头。组合在每个季报期(4.30、8.31、10.31)后选择股票并进行统一换仓,09年以来平均每期股票个数20左右。组合特点:爆发力强(09至今年化收益39.2%,年化超额33.8%)、但波动也较大(年化波动32.2%)。
组合的建立与调仓:2009年Q1建仓,季报调仓(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调仓日为季报披露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等权重。具体参数设定如下:
截至2020/09/01,景气组合的累计收益率3720%,年化收益率39.2%,超额收益率33.8%。组合各期相比沪深300的胜率为85%。
上一期(2020年一季报,持有期05.06-09.01)景气组合收益率为41.7%,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18.7%,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9.3%;个股胜率为77%,个股正收益比例为100%。2020年中报最新的选股结果如下表。
2、价值组合:ROE较高且长期稳定(长期盈利能力)
该组合重点选择业绩趋势相对平稳的公司,但凸显龙头属性。组合在每个季报期(4.30、8.31、10.31)后选择股票并进行统一换仓,09年以来平均每期股票个数20左右。组合特点:爆发力稍逊景气组合(09至今年收益34.2%,年化超额28.8%),但稳定性相对较强(年化波动25.3%)。 组合的建立与调仓:2009年Q1建仓,季报调仓(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调仓日为季报披露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等权重。具体参数设定如下: 截至2020/09/01,价值组合的累计收益率2461%,年化收益率34.2%,超额收益率28.8%。组合各期相比沪深300的胜率为82%。 上一期(2020年一季报,持有期05.06-09.01)的价值组合收益率为37.9%,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14.9%,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5.5%;个股胜率为56%,个股正收益比例为89%。2020年中报最新的选股结果如下表。 3、高分红组合:持续高分红且盈利较稳定(分红能力) 该组合重点选择业绩趋势相对平稳,且具备较高且稳定分红的公司。组合在每个季报期(4.30、8.31、10.31)后选择股票并进行统一换仓,09年以来平均每期股票个数20左右。组合特点:具备高分红的属性,09至今年化超额27.5%、年化波动24.7%。 组合的建立与调仓:2009年Q1建仓,季报调仓(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调仓日为季报披露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等权重。具体参数设定如下:
截至2020/09/01,分红组合的累计收益率1355%,年化收益率27.5%,超额收益率22.1%。组合各期相比沪深300的胜率为82%。 上一期(2020年一季报,持有期05.06-09.01)的组合收益率为44.3%,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率21.3%,相比偏股混基指数超额收益为11.9%;个股胜率为67%,个股正收益比例为100%。上一期分红组合的收益率较高,部分原因是上期的选股个数较少,组合整体收益受个别股票拉动幅度较大。2020年中报最新的选股结果如下表。 赞(48) | 评论 (23) 2020-09-06 16:40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 · 月度金股丨9月】
天风 · 月度金股丨9月天风策略如何应对科技的整体高估值?从渗透率的角度出发具体观点及内容见报告《如何应对科技的整体高估值?从渗透率的角度出发》网页链接在报告《再论消费和科技的高估值——哪些能维持?哪些有风险?》中,我们对科技股的高估值问题进行了深... 展开全文新产品或新技术导入期,渗透率缓慢抬升(上限为10-15%)。但由于此时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模糊,因此个股估值和股价更多呈现为缓慢抬升。
新产品或新技术进入成长期,渗透率开始加速抬升(一般下限在10-15%之间,上限在30-50%之间)。这一阶段竞争格局逐渐明朗,市场一致预期形成,因此股价和估值快速上行。且由于行业和企业盈利能力提升,能够一定程度消化高估值,因此龙头企业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估值,并取得相对收益。
5G:目前渗透率达到10%临界值附近,政策扶持下确定性较高;
TWS:2019年发展迅猛,渗透率接近10%,处于成长阶段的初期;
新能源车:目前渗透率5%附近,仍处于初始渗透期,同样有较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半导体设备:半导体上游领域国产化进程相对滞后。
天风 · 月度金股丨9月
天风 · 月度金股丨9月
天风策略
如何应对科技的整体高估值?从渗透率的角度出发 具体观点及内容见报告《如何应对科技的整体高估值?从渗透率的角度出发》 在报告《再论消费和科技的高估值——哪些能维持?哪些有风险?》中,我们对科技股的高估值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几个核心结论在于:
(1)科技股的业绩波动(或者说产业周期的波动)要远大于宏观因子的波动,因此,产业周期的起落是科技板块估值泡沫变化的更核心因素。 (2)利率上行或流动性收缩对没有业绩的高估值公司不利,但不影响产业爆发的科技股,比如典型案例包括:99-00年的纳斯达克(PC周期)、10年的中小板(智能手机周期)、13年的创业板(移动互联周期)。 (3)对于成长期企业(增速>30%),买入估值对未来一年股价区分度不强,最终都是表现最好的公司;对于稳定期企业(增速在0-30%),买入估值对未来一年股价区分度较强,买入估值较低的板块未来一年表现要好于买入估值较高的板块; 因此,在当前A股科技板块整体面临无差别的高估值的情况下,市场又预期下半年的货币和信用回归正常化,股市流动性面临不如7月之前那么好的局面,的确对高估值但业绩一般的股票有影响。但是,如果能找到哪些科技细分行业,未来一年业绩能够伴随产业周期爆发,那么当前就可以给予更高的估值容忍度。本篇报告,作为渗透率系列研究的总论篇,我们以“渗透率提升”为核心视角出发,寻找能够容忍高估值的细分行业: 1、为何引入渗透率视角的横向比较 经济降档和周期扁平化的趋势下,由经济周期、政策周期驱动的风格切换与行业轮动有所“钝化”。此时,中观层面的细分产业趋势或成为制胜关键。伴随过去一个阶段风格上的极致演绎,以及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信用周期走平甚至收缩,继续全面抬估值的空间受限,我们需要思考的就是,市场愿意为什么样的行业与个股继续支付高估值。当前新一轮科技浪潮方兴未艾,新兴产业发展阶段不一,我们由此引入产业生命周期的概念,通过渗透率指标,探讨细分行业在各发展阶段的估值规律。 2、渗透率提升过程,龙头估值如何演变? 根据产业周期理论,产业从兴起到衰退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以渗透率指标为锚,我们回溯了过去三十年几个较为典型的技术成果,包括科技领域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消费品领域的SUV,以及与渗透率具有类似逻辑的国产化进程中的IC设计。整体来看,导入期和成长期都具备估值红利,但成长期的估值空间更大,且确定性更高。 3、渗透率视角出发,哪些板块有望继续享受估值溢价? 渗透率视角寻找结构性机会可以遵循两条思路:第一,直接参与渗透率刚进入快速提升阶段、处于成长期的细分行业;第二,参与渗透率尚处于初始扩散阶段,但确定性较高的领域(比如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或者走国产化替代逻辑)。代表性的细分领域包括: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信用超预期收缩等。 天风宏观 对三季度政策面和流动性环境的讨论—超储率的视角
超储率是衡量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关键指标,对银行资产扩张速度有一定领先性,与货币市场流动性的相关性近年逐渐增强。由于官方数据更新频率偏低且比较滞后,需要我们主动估算并前瞻超储率的边际变化。 6月超储率超季节性下降至1.6%,估计7月进一步降至1.1%,我们给出后续三种情景下的估算结果: 情景一:9月等量续作MLF且不降准,则3季度末超储率大致在1.14%-1.36%之间,较2季度末的1.6%进一步回落。 情景二:9月超额续作MLF 2000亿且不降准,则3季度末超储率大致在1.25%-1.46%;如果适时辅以2000-3000亿的逆回购操作,3季度末超储率可能维持在1.5%左右。 情景三:9月进行一次50BP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500亿,且仅续作MLF 1000亿,则3季度末超储率大致在1.59%-1.80%。 风险提示:国内外经济复苏强度超预期,疫苗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固定收益 明年会有大通胀吗? 当前的超级大宽松与次贷危机之后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本次国内逆周期力度、货币扩张速度、猪周期位置、原油供需格局、粮食形势以至通胀预期等等都有明显的区别,因而未来通胀的路径预计不会是金融危机之后的简单重复。 对于当前债市而言,未来通胀有上行压力但整体相对温和,国内经济不过热、全球经济不出现同步显著改善的情况下,可能很难看到2010-2011年大通胀局面再现。预计2021年CPI、PPI同比增速趋势上行,但通胀回升力度明显弱于2010年,整体相对温和,CPI全年1.5%-2%,大概率不超过3%;PPI中性假设下全年可能在3%附近,二季度低基数下明显冲高。 从稳就业角度考虑,政策虽然不会加码,但也不至于继续减量,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资金利率维持稳定,未来债券利率可能维持区间振荡,票息策略继续维持。 风险提示:大宗商品价格大涨,经济出现过热,通胀预期抬头。 金融工程 所谓上行趋势就是新高不断! 从择时体系来看,我们定义的用来区别市场整体环境的wind全A长期均线(120日)和短期均线(20日)的距离保持持平,20日线收于5279点,120日线收于4601,短期均线继续位于长线均线之上,两线距离由上期的14.75%变为14.73%,均线距离超过3%的阈值,市场继续处于上行趋势格局。 在我们的择时体系下,当市场进入上行趋势格局,我们体系中最为重要且是唯一关注的变量是赚钱效应的变化,跟随加上风控是我们模型在上行趋势中的交易守则。赚钱效应指标由上上周的1.26%变为1.5%,wind全A距离风控阈值的距离有所扩大,安全边际有所增加,继续保持高仓位。从周线角度,wind全a周线收盘价在周五创出新高,所谓上行趋势的格局,在风控指标触发前,即认为市场将不断创出新高。 风格与行业选择上,根据天风量化 two -beta风格选择模型,当前利率处于我们定义的上行阶段,经济开始进入我们定义的上行阶段,金融板块将是超配首选;从行业动量的角度,目前动量效应最强的几个行业为农业和计算机,医药和电子,资金的亲睐有望继续驱动趋势前行,因此板块配置建议继续关注医药电子以及金融。建议关注科技50ETF(515750)。 从估值指标来看,我们跟踪的PE和PB指标,沪深300与中证500等宽基成分股PE、PB中位数目前部分处于相对自身的估值40-60分位点附近,属于正常估值区域,因此考虑长期配置角度,结合趋势判断,根据我们的仓位管理模型,以wind全A为股票配置主体的绝对收益产品维持中高仓位。 市场继续处于上行趋势格局,当市场进入上行趋势格局,我们体系中最为重要且是唯一关注的变量是赚钱效应的变化,跟随加上风控是我们模型在上行趋势中的交易守则。赚钱效应指标由上上周的1.26%变为1.5%,wind全A距离风控阈值的距离有所扩大,安全边际有所增加,继续保持高仓位。从周线角度,wind全a周线收盘价在周五创出新高,所谓上行趋势的格局,在风控指标触发前,即认为市场将不断创出新高。板块配置建议继续关注医药电子以及金融。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模型基于历史数据。 传媒 9月金股:芒果超媒 芒果TV优质自制内容及平台运营通过业绩再次获得印证。芒果超媒20H1利润预计同比增长29.42%-41.86%,扣非后同比增长14.3%-27.0%,拆分20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6-6.6亿元,同比增长45.2%-71.2%,整体业绩增速亮眼。其中上半年非经常损益约为1.39亿元,根据公司3月公告,预计部分非经常损益为转让参股公司马栏山文创40%股权,3月公告预计该部分影响约为6980万元。公司20H1扣非后净利润9.0-10.0亿元,同比增长14.3%-27.0%,20Q2扣非后净利润4.6-5.6亿元,同比增长22.1%-48.7%。 公司核心平台芒果 TV 充分发挥内容创新和体系自制优势,20H1上线多部优质剧集及综艺推动芒果TV有效会员及会员收入大幅提升。根据QM数据,芒果TV 20年1-5月平均MAU同比增长49.1%,1-5月用户使用时长同比上涨40.2%。随着项目Q2陆续上线,芒果 TV 广告收入大幅增长,符合我们前期对于广告Q2将回暖的判断。此外,公司运营商业务加大线上教育和生活服务等布局,发展提速。 具体到剧集及综艺表现:剧集方面,根据云合数据,20H1芒果TV上新42部剧,包括《下一站是幸福》《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等,剧集有效播放同比增长56%(v.s. 爱奇艺-10%;腾讯视频-11%;优酷+9%)。综艺方面,根据云合数据,20H1芒果TV上新综艺35部,《乘风破浪的姐姐》《明星大侦探》等自制项目持续热播,《姐姐》更是成为现象级产品,20H1综艺有效播放同比增长16%(v.s. 爱奇艺-3%;腾讯视频-9%;优酷-46%)。 芒果在剧集的持续补足马力,以及大芒计划、芒果好物为核心的网红带货和电商布局值得期待。6月19日芒果TV发布了下半年储备,综艺包括“姐姐”团综、《披荆斩棘的哥哥》、及《明星大侦探6》等综N代产品。剧集方面加速打造芒果独特的剧集创作生态,将推出《亲爱的自己》、《以家人之名》等。除长视频领域,芒果围绕电商新业态发力,大芒计划、“芒果好物”等有望发掘新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持续看好芒果作为A股稀缺渠道内容一体化平台,以精尖自制能力和合作生态驱动平台增长,20年综艺自制优势再上一个台阶,同时继续补足影视剧马力,并围绕KOL、MCN、5G技术等不断扩大生态体系。考虑公司20H1核心业务表现,以及投资收益增量,我们上调公司20-22年净利润至15.95亿/19.49亿/23.35亿(前值15.3/18.5/21.9亿),同比37.9%/22.2%/19.8%,对应20-22年估值77.6x/63.5x/53.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会员及流量增长不达预期,综艺影视项目进度不达预期,广告主投放意愿具有不确定性,行业监管趋严。 电子 9月金股:京东方A 事件:(1)根据群智最新面板价格快报,TV面板32-65寸产品1月份全线开始涨价,平均提价1-2美金;(2)根据路透社报告,韩国LGD公司宣布2020年底之前韩国本土产线将停止生产TV LCD面板。 1.2020年1月开启涨价周期,全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我们判断电视面板行业从2017H2价格进入下行周期以来,19Q4是底部阶段,特点表现为:(1)行业整体亏损,特别是海外公司巨额亏损;(2)韩国产能开始出现大规模系统性退出。我们判断行业20Q1开始进入行业供给端去产能周期,行业供需将持续优化,考虑到20年TV需求大年(欧洲杯、奥运会)以及行业Q2-Q3旺季,我们判断未来2-3年行业整体供需健康,20Q1-Q3是价格上行周期。 2.韩国产能大规模退出,退出速度超预期,价格步入加速上涨周期 2019H1全球TV LCD出货面积前三大公司为LGD/BOE/SDC,LGD为全球最大的TV LCD供应商,全球份额为18.4%,此次披露计划在2020年底前停止韩国本土产线,仅留广州G8.5 LCD产线,产能退出力度和速度超预期,考虑到韩国三星类似产能退出策略以及台湾供应商的转产策略,我们判断行业将加速步入缺货涨价周期,涨价的持续性和幅度有望超预期。 3.柔性OLED在iOS&安卓两旺,大陆供应商有望供货iPhone 新机型 我们判断2020年全球手机柔性OLED出货量将保持较高增速,主要驱动力是(1)安卓品牌屏下指纹等方案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2020年iPhone新机型有望标配OLED屏幕;(2)供给端产能扩大、成本下降,推动试用机型价格下沉。随着大陆柔性OLED供应链量产产能、经验的持续增加,大陆供应链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2020年iPhone新机型柔性OLED供应链有望出现大陆供应商。 4.折叠屏、AR/VR等新型显示终端在5G生态下打开成长空间 我们判断随着全球ICT生态步入5G周期,移动终端产品形态将持续升级,折叠屏、AR/VR等新型显示终端将逐步打开成长空间,折叠OLED、硅基OLED等新技术步入高速高速发展阶段,打开成长空间。 5.投资建议:上调目标价到7.2元 我们看好公司在价格周期反转和成长业务加速发展背景下的业绩估值双升投资机会。考虑到19年LCD价格加速下跌以及公司柔性OLED持续增长,我们调整公司19-21年营收为1229/1623/1977亿元(原值为1210/1560/1805亿元),调整归母净利润为20.4/95.1/154.8亿元(原值为55.9/77.7/94.3亿元),综合考虑消费电子行业以及重资产制造业可比公司PE/PB估值(可比公司20年平均PE为30.1,平均PB为3.9),谨慎原则,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为7.2元(对应20年PEx26倍/PBx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CD涨价幅度不及预期;OLED良率不及预期;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通信 9月金股1:科华恒盛 事件: 公司公告,上半年公司营收实现16.98亿元,同比增长4.44%;归母净利润实现1.08亿元,同比增长20.54%,扣非后,实现同比增长23.87%。同时,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7股。 公司进一步聚焦数据中心业务,深化战略转型 2020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聚焦数据中心业务,深化战略转型,于8月份提出了剥离充电桩业务的预案。并对本期及上年同期的“分行业”统计口径做出调整,将原有的电力电子设备制造业进一步细分为数据中心行业、智慧电能行业和新能源行业。 根据最新财报业务分类口径来看,公司的业务可分为4大类:1)数据中心行业业务,占营收比重69.79%;2)智慧电能行业,占营收比重19.47%;3)新能源行业,占营收比重9.36%;4)其他,占营收比重1.38%。其中,数据中心行业业务可再细分成IDC服务收入和数据中心产品及集成产品。截至上半年,公司数据中心行业业务收入实现11.85亿元,同比增长4.92%,毛利率为31.11%,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39个百分点。 单季度来看,公司营收实现10.16亿元,同比增长6.13%;归母净利润实现0.79亿元,同比增长41.42%。 近期与腾讯签署数据中心合作协议,服务期内预估总金额为11.7亿元 公司于7月17日公告,与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腾讯定制化数据中心合作协议》。公司作为一家全方位、高品质的数据中心综合服务提供商,提供全国范围的数据中心服务。双方达成一致,就其部分地区数据中心的建设签订了年度框架协议,服务期内预估总金额约为11.7亿元,公司根据协议约定建设并交付机房,IDC机房服务期十年。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占比逐步提升,其战略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公司依靠多年的电力技术实力以及行业经验,各业务间具备较强的协同效应。短期来看,随着公司自建机柜上架率逐步提升,有望为公司收入、毛利率、净利率产生贡献;长期来看,公司的数据中心业务更值得期待。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亿元、3.67亿元、4.81亿元,同比增长34.9%、31.3%、31.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自建数据中心机柜上架不及预期、电源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等。 9月金股2:拓邦股份 事件:公司公布20年中报,20H1营收19.97亿元(YoY +13.82%),归母净利润2.09亿元(YoY 14.05%),扣非归母净利润1.33亿元(YoY +18.76%)。 点评: 1、Q1受疫情影响,Q2快速恢复。 20Q2单季度实现营收12.27亿元(YoY +28.97%),归母净利润1.46亿元(YoY 11.24%),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元(YoY +55.81%);相比Q1营收7.7亿元(YoY -4.11%),归母净利润0.63亿元(YoY +21.14%),扣非归母净利润0.24亿元(YoY -42.37%),各项指标显示Q2正在快速恢复。 2、产品结构优化叠加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升,毛利率提升1.21%,盈利能力提升值得期待。 20H1综合毛利率23.6%,同比提升1.21%;按单季度来看,20Q2综合毛利率24.92%,为2018年以来的单季度新高。毛利率提升主要为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同时落地实施了精益改善及战略成本管控措施,有效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加工费用,提升了供应链管理效率等因素。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后续管理效率逐步提升,毛利率仍有望提升,为公司盈利的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3、定增募资进展顺利,继续扩张产能,持续增长目标明确。 目前公司的新增产能布局包括:越南孙公司已建成投产,产能快速提升并已完成部分客户的转产工作;印度运营中心进入试生产阶段且已通过部分客户的审厂;国内惠州子公司已顺利实现全面转产。此外,为有效缓解公司锂电池、高效电机产能紧张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公司于2020年4月启动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0.5亿元,用于拓邦惠州第二工业园项目建设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该项目于6月经证监会受理,7月完成反馈回复,8月获得证监会发审会审核通过并顺利取得核准发行的批文,预计后续顺利发行后将有望为公司扩产能进一步补充资金,奠定持续增长基础。 综合建议:作为国内智能控制器龙头,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投入和不断优化的客户结构,保持优质发展持续成长。我们看好公司在智能制造及万物互联大时代下公司的布局及推进,同时随着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升,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值得期待。预测20-22年的净利润从3.2、4和5.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达预期,海外疫情持续带来的订单不达预期,电子原材料涨价压力。 计算机 9月金股1:长亮科技 1、只有卡位核心,业务更有长期空间 全球银行IT巨头,银行业务无一不是以核心系统为核心,再拓展外围。以FIS为例,公司从为银行提供数据处理方案起家,深耕银行核心系统,在该领域拥有深厚积累;公司通过不断收购行业细分领域公司,丰富外围金融系统,成长为当前全球领先的银行和资本市场公司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银行核心系统是银行业务系统运作的核心,地位关键,有较高的安全与技术壁垒。长亮深耕该领域多年,在分布式核心系统的客户数量上优势明显,靠强劲的自主研发实力不断筑高城墙。 2、技术上大行核心的切换,需要长亮助力 从技术能力上讲,传统大行IT部门能力仍在传统集中式核心,不具备构建分布式系统的能力。但目前传统的集中式架构已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高用户量、高数据量、高并发的需求,分布式架构技术切换迫切。从业务诉求上讲,各银行目前在核心业务领域有同时满足稳态业务和敏态业务的相关诉求。长亮产品很好的解决了两种业务模式并行的问题,未来产品推广空间很大。且长亮在分布式系统领域案例众多:在互联网银行领域,标杆客户有2014年微众银行;在股份制银行领域,标杆客户有2015年平安银行;在国有大行领域,标杆客户有2020年邮储银行。其他供应商暂无国有大行分布式核心的案例,长亮为分布式核心系统领域稀缺标的。 3、卡位大行核心并提供外围产品,预期远期业务空间有望超百亿 长亮在分布式核心系统上占据领先地位,并在互联网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布局上均有重大突破,本次借助邮储银行新核心技术平台,未来可能向国有大行核心系统领域全面进发。我们假设长期长亮将占据全国50%左右的核心系统份额,在核心系统领域的远期空间在100亿左右;其他外围系统占据全国10%左右的份额,远期空间在93亿左右。 4、国产化与海外市场突破带来新空间,合理估值应为250亿 考虑到长亮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的龙头地位、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筑高城墙、国产化浪潮、以及海外市场拓展顺利带来的新空间,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50X PE,公司2022年净利润预计为5.1亿元,则合理估值应为250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银行IT行业增速低于预期、公司核心系统业务发展进程低于预期、海外市场政策风险。 9月金股2:创业慧康 事件: 4月24日晚间,公司发布一季度财报:2020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2.36%,实现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减少6.66%,实现归属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0.16%。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扣除激励摊销后利润高成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增长2.36%,公司归母利润和扣非归母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66%/0.16%,在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公司收入端、扣非利润维持正增长,实属难得。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57.32%,同比环比均明显增加,预计主要与公司收入结构优化和疫情期间产品交付模式改变有关。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8.52%、14.67%,同比基本持平。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的变动,主要系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调整列报所致。 传统业务:订单逐步恢复,三大趋势驱动行业持续高景气。据采招网公开招标数据,3月份,7家公司整体中标金额4.86亿元,同比增长57.4%,扭转了2月份整体下降37.3%的颓势。行业订单恢复情况良好,疫情的影响正在消除。我们认为,三大趋势作用下,医疗信息化行业将持续保持高景气:驱动力一、疫情过后,卫生信息化投资加大。本次肺炎过程中,医卫系统弊端充分暴露。本次肺炎疫情后,卫生信息化投资力度有望显著加大;驱动力二:电子病历、互联互通评级持续推进。当前电子病历及互联互通整体评级水平较低,后续升级空间仍然较大;驱动力三:医共体建设铺开。随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颁布,今年医共体建设有望从试点开展升级至全面铺开。据我们测算,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市场空间有望达近百亿元。 创新业务:互联网医院、健康城市持续推进,业务进展喜人。截止19年年末,公司处方流转业务全年完成签约医院13 家;支付业务完成 400 多家新客户对接,交易额79.95亿,交易笔数4590万笔;互联网医院及区域性的互联网项目客户数量稳步增长,北京儿童/湘潭市中心医院等已成行业样板;互联网在线问诊平台已入驻近百家医疗机构;健康中山APP预约挂号累计上传号源703.1万,线上诊间支付累计交易金额16.27亿;健康城市开启异地复制,再下四川自贡一城。创新业务进展喜人,后续有望成为公司盈利和估值提升重要驱动力。 投资建议:考虑疫情过后,公卫投入有望显著加大,公司优势明显,订单/收入有望持续高速增长。我们将公司2020-2021年净利润由3.89亿元、4.99亿元升至3.97亿元、5.42亿元,预计公司2022年实现净利润7.45亿元。看好公司业务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低于预期,创新业务推广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农林牧渔 9月金股:新希望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46.96亿元,同增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64亿元,同增103%;对应EPS为0.76元/股。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41.28亿元,同增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7亿元,同增72%。
1、养猪:猪价景气,养猪盈利高增长;产能扩张远超预期,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0H1:公司生猪销售212.29万头,同增58%;实现营收69.48亿元,同增261%。其中育肥猪197.8万头,根据销售月报拆分,我们测算销售均价31-32元/kg,若考虑开办费用等费用,估计育肥猪综合单头盈利超700元/头,自繁仔猪育肥头均盈利达1800-1900元/头。 未来:1)种猪扩张超预期,养猪出栏预期大幅上修。公司重视种猪育种系统,种猪扩张超预期,叠加土地资金保障充足,截止6月底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79.51亿元,较年初增长217%;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提升主要来自种猪产能的提升,考虑到产能快速扩张,上修生猪出栏预期,预计2021年达到2500-3000万头(原规划1500万头)、2022年达到4000万头以上(原计划2500万头);2)成本仍存在优化空间,一方面外购仔猪育肥占比有望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公司在玉米豆粕等方面的采购优势、饲料配方研发优势,预计未来在养殖成本方面仍有下降空间。 2、其他业务:受益禽料景气,饲料板块实现增长+禽板块景气回落+熟食快速增长。 2020H1:1)饲料板块:受益19年禽养殖景气扩张,饲料需求增长,饲料销量1052万吨,同增20%;其中,猪料销量为244万吨,同增23%(外销134万吨,同降12%);禽料销量为736万吨,同增19%;水产料销量为50万吨,同增13%;饲料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25.86亿元,同增17%。2)禽板块:受消费和商品代禽出栏增加影响,禽价有所回调,销售鸡苗、鸭苗2.5亿只,同增3%;销售商品鸡鸭1.99亿只,同增31%;销售鸡肉、鸭肉90.49万吨,同增6.5%;实现营业收入90.79亿元,同降7.24%。3)食品:深加工熟食业务增长显著。 未来:畜禽料有望持续增长,特别是猪料有望底部恢复性增长,公司饲料有望保持增长,高毛利的猪料水产料占比有望提升;此外玉米豆粕、研发配方精准投喂,有利于优化饲料生产成本,进一步降本增效。禽养殖盈利中短期仍有压力。食品中继续强化小酥肉爆品,陆续推出新品迭代,叠加营销渠道开拓,存在上修敞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29.90/307.70/186.50亿元,对应2020-2022年业绩的估值分别为13x/5x/9x,给予“买入”评级,继续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出栏不及预期;政策变动;价格不达预期。 有色金属 9月金股:恒邦股份 事项: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64.46亿元,同增26.62%;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减8.51%;扣非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亏损。其中Q2季度,实现营收100.61亿元,同增41.06%;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增19.13%;扣非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 Q2季度扣非净利创新高,毛利率大增 江铜入主后,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上半年生产黄金24.83吨,同增44.01%;白银395.25吨,同增49.17%;电解铜7.02万吨,同增8.83%,进而推动产品营收大幅增长,尤其是Q2季度增幅更为明显。利润方面,加之金价的上涨,公司Q2季度扣非净利润达2.59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毛利率5.68%,同增1.82pct,环增4.36pct,经营质量持续改善。 启动辽上金矿建设,达产后新增利润2.38亿元 辽上金矿储量75.53吨,品位3.71克/吨,公司计划投资12.32亿元,建设年产90万吨/年矿石项目,按照品位估计,预估达产可年产黄金3.34吨。公司预测可新增营收5.35亿元,利润2.38亿元,利润率达44.49%。有利于提高公司黄金资源自给率,提高矿山经济效益,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拟争取收购大型金矿,后续利润或将大增 公司定增反馈意见回复指出:拟争取就水旺庄金矿、李家庄金矿两家公司控股权的收购事宜于近期达成意向协议,进而开始启动控股权收购的相应准备工作。若收购成功,公司黄金储量将达到347.45吨,成为仅次于紫金、山黄和中金之后第四大A股黄金上市公司,更为重要的是,公司储量市值比仅为0.52,远低于同类上市公司。收购完成之后,后续将陆续进入矿山建设、开采环节,假设按照大型矿山30年开采周期估算,达产后年产黄金或可再增6吨。假设按照200元/克净利润估算,将新增净利润达12亿以上,公司利润有望大增。 金价仍处于上升通道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迅速推出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自3月以来,美国财政赤字显著扩张,联邦基金利率大幅下降接近为0。随着中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陆续复产,5-6月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已经止跌回升,需求正逐步恢复。到2021年,因为低基数效应,通胀的数值可能会比较高,推动金价持续上行。 盈利预测及评级:不考虑收购,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4.05、5.50和7.60亿元,EPS分别为0.44、0.60和0.84元/股, PE分别为45X、33X和24X。相比同类公司20年46X的平均估值,估值仍处于中下水平,继续给与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辽上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收购失败的风险;定增项目不及预期的风险。 钢铁 9月金股:甬金股份 事件 8月17日,公司公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79.26亿元,同比增长11.07%;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6.42%。 依靠龙头地位克服疫情影响 业绩实现逆势增长 公司主营业务为冷轧不锈钢板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年上半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行业下游需求延后、钢材库存承压、钢材价格走低,以无锡地区304/2B冷轧不锈钢卷板:2.0mm为例,20年H1平均价格13883.13元/吨,同比降低5.26%。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积极开拓市场、稳步推进在建项目并努力丰富产品结构,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其中广东甬金一期年加工 28 万吨宽幅精密不锈钢板带项目已经于2020年4月正式投入生产,截至2020年6月30日,该项目产能利用率已达到 90%以上。公司20年H1实现营收79.26亿元,同比增长11.07%,广东甬金一期项目为20年上半年营收的增长做出了主要贡献。公司20年上半年产品直供客户开拓取得积极成效,并顺利进行TS16949汽车行业准入认证,为公司进入汽车领域打下坚实基础。总体来说,公司成功应对疫情等不利因素的考验,经营稳健且项目储备丰富,20年H1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6.42%,业绩亮眼。 在建项目稳步推进 继续布局复合材料项目增加发展潜力 公司近年来与全球不锈钢龙头青山集团深度融合发展,助益公司原料供应和区位布局等诸多方面。公司新建项目的有序推进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提升产能布局:1.公司“年加工 7.5 万吨超薄精密不锈钢板带项目”募投项目已开始进入部分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该项目在公司原有宽幅产品基础上增加精密产品的布局;2. 截至20年6月30日,公司本部设备升级改造暨公司搬迁项目已开工建设并计划于2021年7月竣工投产;3.公司紧跟海外市场并积极布局,越南甬金年加工 25 万吨精密冷轧项目,已具备开工条件;4.公司拟与佛山市联鸿源不锈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在泰国设立子公司,新建年加工26万吨超宽精密冷轧不锈钢项目;5. 公司拟与金华瑞聚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共同对外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镨赛精工,新建年加工5.5万吨金属层状复合材料项目。此外,不排除公司将会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来促进公司发展。从公司的布局和成长轨迹看,冷轧不锈钢行业龙头趋势已明确,公司未来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14/5.73/6.9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9/2.48/3.0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及盈利不及预期、中美贸易及宏观政策改变、公司自身经营出现其他不可预测风险等。 建筑工程 9月金股:远大住工 公司近日公布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11.38亿元,同比下降7.1%;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1.41亿元变为亏损2180万。点评如下: 疫情影响订单承接、在手订单依旧饱满、上半年PC销售量大幅增加 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地产项目开工进度普遍较慢,因此对于存在预付款的PC构件采购较为谨慎,公司上半年PC构件新签合同为15.1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3%。公司PC构件未完成合同41.5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PC构件在手订单收入比为1.80,仍然较为饱满;公司PC构件销售量仍达到36.4万方,较去年同期增加30.9%,产量32.9万方,较去年同期增加23.7%,说明疫情下PC构件制造行业景气不减。PC构件销售均价为2784元/方,与去年同期2797元/方相比变化不大。考虑到上半年疫情影响且往年上半年销售量只占全年约三分之一,我们认为全年PC构件销售量超120万方难度不大。 整体收入小幅下降,毛利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11.38亿元,同比下降7.1%。其中PC构件制造收入10.13亿元,同比增加30.3%,与PC销售量增速相符;PC生产设备制造收入5446万,同比下降84.1%,主要是由于近年联营工厂布局放缓以及疫情影响了厂房建设进度和跨省设备的运输,我们认为下半年这部分降幅会收窄。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32.1%,较去年同期的29.4%提升了2.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公司自营工厂的产能利用率提高,PC构件制造毛利率由去年同期29.6%提升至33.4%。我们认为,公司的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下半年C端远大美宅业务进入量产阶段弥补生产间隙空余产能、持续受到疫情影响的天津工厂恢复两班倒生产,公司的毛利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多因素致期间费用率增加较多,下半年联营工厂投资收益有望转正 公司上半年四项费用率为35.03%,较去年同期27.68%增加较多。其中销售费用率8.47%,较去年同期增加0.6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5.84%,较去年同期增长5.22%个百分点,预计主要由于美宅业务的推广、奖金计提以及年底生产线投产使得折旧摊销增加所致。财务费用率4.69%,较去年同期提高0.4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6.03%,较去年同期提升1.03个百分点,公司的研发投入力度一直较大。预计下半年公司摆脱疫情影响正常经营后费用率有望和去年全年持平或下降。今年上半年对联营公司失去重大影响力的收益仅1760万,去年同期为1.2亿,我们认为这块未来收益也不会太多;已实现盈利的联营工厂今年上半年为14家,较去年同期多2家,预计下半年实现盈利的联营工厂会大幅增加,公司对一级联营工厂的投资收益有望由负转正。综合起来,公司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1.41亿元变为亏损2180万。上半年行业淡季(可参考筑友智造科技上半年也仅实现849万港币净利润)、美宅前期投入大叠加疫情导致亏损,我们认为不必过于担忧。 疫情影响公司现金流情况,静待恢复;回A上市事项持续推进 受到疫情影响,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1974万,而去年年初流入2.76亿;整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由去年同期281天增至392天。我们认为地产链条相对基建链条整体恢复速度较慢,但下半年预计会恢复至正常水平。另外,公司去年在港交所上市融资11.12亿港元,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目前正筹划至创业板上市,目前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IPO申报踊跃,预计公司也会尽快发布招股说明书。 投资建议 受疫情影响,公司收入、利润、现金流都出现了负增长,但公司PC构件销售增速、毛利率方面仍不乏亮点,疫情影响目前基本结束,下半年公司有望奋起直追。另外也需要注意到公司2C美宅业务后续持续超预期,仅两个月公司的4S经销商已达800家,后续订单有望快速增长。我们维持公司2020-2022年EPS1.81、2.17、2.60人民币元/股的预测,对应PE为19、16、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二次出现影响施工进度、美宅业务订单转化不佳、回A进度低于预期。 建筑材料 9月金股1:奥佳华 1、政策与精装升级促进家庭新风产业爆发,公司引入战投拥抱千亿市场 新风系统通过换气增氧,实现室内外空气的循环,是家庭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我国目前精装修新风系统配置率低,仅为28%,对标发达国家90%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当前,国内新房室内新风量标准要求提高以及精装修迭代升级,家庭新风行业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未来行业空间达到千亿。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精装修比例的提升,使住宅交付前室内家具材料增加,甲醛等有害气体也相应的增加,而新风系统能较好的处理这些室内污染。考虑到目前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的进一步趋严,有望推动新风系统在地产精装修领域的需求提升。 公司厚积薄发,确立其为第二主业,拥有多项国际专利,与钟南山领导的呼研所展开技术合作,引入国内一线知名房企作为重要的战略股东,预计自主品牌有望在工程、医院、学校等B端渠道实现重大突破。 2、线上销售突围,按摩椅业务经营复苏 目前,中国大陆按摩椅的渗透率为1%左右,而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本、 韩国、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按摩椅市场保有率均在 10%左右(日本最高达到 20%)。对标海外市场,中国按摩椅市场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若未来成熟阶段市场渗透率达到10%,则对应市场空间将达到966亿,有六倍以上空间。公司代工起家,深耕行业十数年,为国内按摩产品龙头,份额第一。近年来公司大力拓展国内渠道,构建自有品牌的发展,今年公司加强线上电商销售,经营效率明显提升,3-6月公司线上电商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86%。 3、经营稳健,财务状况良好,支撑家庭新风业务的工程市场拓展 2013-2018年期间公司营收的复合增速达到19.56%,净利润的复合增速达到33.51%,2019年,受中美贸易影响及全球经济下行影响,公司营收和利润出现负增长。2020H1上半年受益于空气净化和恒温枪等防疫物资需求的增长,公司收入、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和42%,目前在手现金达27.36亿元,近三年每年经营性现金流保持3-5亿,将为公司拓展家庭新风业务工程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估值:考虑按摩椅业务复苏以及公司确立健康环境第二主业长期发展空间广阔,我们认为公司2020年公司合理PE估值区间为28-30x,对应目标价18-20元。 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7亿元、4.9亿元、6.4亿元,对应8月28日PE分别为26倍、20倍、15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的风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风险、大健康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9月金股2:帝欧家居 事件:公司披露2020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8.3%;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8.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20.1%。Q2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12亿元,同比增长31.2%;实现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上半年子公司欧神诺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10.0%;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24.9%,Q2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40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46.1%。 点评: 1、疫情后公司Q2增长重回快车道 Q2季度,公司收入为19.12亿元,同比增长31.2%,子公司欧神诺收入为17.4亿元,同比增长33.9%,帝王洁具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9.1%,疫情后公司销售实现快速恢复。 2、规模效应带来毛利率上升、费用下降,盈利水平超预期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36.0%,同比提升0.56pct,净利率为9.2%,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信用减值(主要是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损失5707万元,政府补贴减少2294万元,影响净利润3个百分点。子公司欧神诺毛利率为36.4%,同比提升0.82pct,净利率为9.9%,同比提升1.18pct,略超预期,主要受益于藤县自有产能增加带来成本和费用下降。上半年公司加强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组织运营效率,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57pct,至23.4%;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1.68pct、0.35pct,系工程业务规模效应增加后带来运输、工程服务费用率下降。 3、疫情带来现金流与应收账款短期承压 受疫情影响,公司现金回收减少,2020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4.3亿,应收账款与票据余额上升至36亿,从账龄看较为健康,1年以内账龄占比超97.7%,较19年年底提高0.79pct,同比增加0.11pct。 4、战投定增方案修改为可转债,助推未来公司产能扩张 公司取消碧桂园战投计划,但我们认为产业链合作不会改变,同时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5亿元的可转债项目,建设产能总计6300万平方米,较19年公司产能的1.24倍。同时,上半年公司景德镇欧神诺项目正式投产,增加瓷砖产能1000万平方米,未来公司总产能将达15300万平方米,体现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疫情导致减值超预期,由于我们适当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6.91亿元、9.10亿元、11.9亿元(前值7.17/9.05/11.15亿元),对应8月14日PE分别为20倍、15倍、12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滑,渠道拓展不及预期,经济超预期下行。 赞(51) | 评论 (13) 2020-09-01 08:12 来自网站 举报
-
【再论消费和科技的高估值——哪些能维持?哪些有风险?【天风策略重要深度】】
摘要核心结论:1、「诗和远方」的长期方向,并没有太多分歧,背后是产业结构的变迁:1973年以来美股73年至今,年化收益率高的行业主要集中于消费与科技,比如航空和国防+10.9%、软件和计算机服务+10.8%、一般零售业+9.8%、电子电器设备+9.4%、卫生保健+9.3%等。日本... 展开全文再论消费和科技的高估值——哪些能维持?哪些有风险?【天风策略重要深度】
摘要
核心结论:
1、「诗和远方」的长期方向,并没有太多分歧,背后是产业结构的变迁:1973年以来美股73年至今,年化收益率高的行业主要集中于消费与科技,比如航空和国防+10.9%、软件和计算机服务+10.8%、一般零售业+9.8%、电子电器设备+9.4%、卫生保健+9.3%等。日本经济社会、股市发展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但股市长期收益率最高的板块依然是消费与科技。1973-2019年,日本股市中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三个行业:卫生保健(+5.8%)、食品饮料(+4.7%)、科技(+4.5%);因此,中长期来看,把A股的核心配置放在消费和科技的方向中,分歧不大。只是短期来说,这些板块大多面临估值“贵”的现实问题。
2、什么因素导致了泡沫的形成、最终就会因为这个因素的逆转导致泡沫的破灭。针对当前科技板块和消费板块面临的高估值情况,我们要分别从影响其板块估值泡沫的核心因素去思考:①从美日的经验来看,对于盈利稳定的消费板块,宏观贴现因子的变化对消费板块的估值泡沫变化影响较大;②而对于盈利和产业周期波动更大的科技板块,宏观因子往往不是决定其估值波动的决定因素,产业周期的起落是科技板块估值泡沫变化的核心因素。(详见正文中的数据论证)
3、对于A股的消费核心资产,近年来的估值大幅提升,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估值模型:17年以来,外资持续流入,挑选了一批中国最核心的资产,近似当做能够永续增长的公司,于是估值体系经历了从重视增长的PEG,到重视稳定性的DCF的变迁。
(2)贴现因子:在全球流动性宽松、利率接近0的背景下,全球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幅下降、所要的投资回报率目标也降低,于是对应的是贴现率因子的下降,而在DCF或者DDM的模型中,贴现因子对估值的影响极其敏感(估值测算表详见正文)。
4、因此,向前看,对于A股消费核心资产的高估值,我们的结论是:
(1)在全球宏观因子出现显著变化之前,A股的消费核心资产仍然是合意的底仓品种,估值具备持续维持高位的条件。
(2)未来如果全球出现政策收缩、利率上行、美元升值的宏观变化,相比于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高利率下的“漂亮50”的情况,当前A股核心消费股的估值消化过程可能会更加温和,考虑到外资长期流入的趋势仍然没有结束,即使核心资产出现一定幅度的杀估值,其估值回落的幅度也可能很有限或者更多是阶段性的。
5、对于A股的科技股而言,在当前的高估值背景下,未来股价可能会面临分化,后续景气度能够快速提升的板块将继续对高估值保持容忍度。不管是买入估值对未来股价表现敏感度的测试,还是同一贴现率下不同产业周期企业的假设,我们发现:
(1)对于成长期企业(增速>30%),买入估值对未来一年股价区分度不强,最终都是表现最好的公司;
(2)对于稳定期企业(增速在0-30%),买入估值对未来一年股价区分度较强,买入估值较低的板块未来一年表现要好于买入估值较高的板块;
6、寻找仍然处于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我们建议以渗透率大概率底部提升为线索,关注两个维度:
(1)第一维度:全球范围内销量提升带动渗透率提升的新能源汽车和无线耳机;
(2)第二维度:国内大循环为主背景下国产化率提升的军工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信创(芯片、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半导体设备等生产线设备。
在近期的《50年复盘:美股的诗和远方如何消化高估值?》、《50年复盘:日股的诗和远方如何消化高估值?》报告中,我们回溯了过往50年美股、日股的消费和科技板块,估值发生泡沫、泡沫被刺破、以及消化估值的过程。 回到A股,从下图可以看出,在黄色区域,上半年表现不错的科技与消费板块均面临估值分位数较高的情况。不管是黄色区域左侧处于科技产业周期中的科技板块,还是黄色区域右侧盈利较为稳定的消费板块,PB历史分位数大多在70%以上,电子与食品饮料甚至达到90%。 好的东西都很贵,在这种情况下,A股「诗和远方」的高估值,未来将如何演绎?哪些估值能维持、哪些估值有风险? 01
「诗和远方」的长期方向,并没有太多分歧,背后是产业结构的变迁 在前两篇报告中,我们看到美股73年至今,年化收益率高的行业主要集中于消费与科技,比如航空和国防+10.9%、软件和计算机服务+10.8%、一般零售业+9.8%、电子电器设备+9.4%、卫生保健+9.3%等。期间纵然有繁荣、起伏与回归,但消费与科技的表现穿越了周期。 日本经济社会、股市发展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但股市长期收益率最高的板块依然是消费与科技。1973-2019年,日本股市中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三个行业:卫生保健(+5.8%)、食品饮料(+4.7%)、科技(+4.5%);年化收益率最低的三个行业:基本资源(+1.0%)、金融服务(+1.6%)、石油和天然气(+1.7%)。 行业表现的背后体现的是时代脉络及产业变迁。从宏观产业结构看: 美国方面,1950年以来,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趋势性提升的行业有:金融地产、专业和商业服务、教育医疗、信息业、餐饮业;占比趋势性回落的行业有:批发零售、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仓储、农业、采掘业等。 日本方面,战后主导产业变迁经历:①经济恢复阶段(46-60年):能源部门;②高速增长阶段(60-73年):重化工业;③稳定增长与泡沫阶段(73-90年):消费业及精密制造业;④泡沫崩溃与恢复阶段(90年至今):消费服务业及精密电子与材料等。 02
消费品估值:全球宏观因子的变化,决定了消费核心资产的估值中枢 2.1. 估值体系迁移过程中,宏观因子成为A股消费板块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报告《50年复盘:美股的诗和远方如何消化高估值?》中,我们回顾了美股“漂亮50”在70年代估值消化的过程。自1973年开始,此前表现优秀的“漂亮50”估值下杀了近80%,而其盈利增速较估值下杀前并无较大的变化,整个1970年代仍然稳定在15%-20%附近。这也表明,对于微观盈利能力较为稳定的消费板块,宏观利率环境、贴现因子成为影响估值泡沫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从70年代的美国国债利率变化也可以看出,石油危机引发的滞胀与自1972年开始回升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终演变成压制“漂亮50”估值的重要因素。从1973年到1983年的十年中,美债收益率从6%飙升到14%,导致“漂亮50”的估值从43倍大幅回落到不到10倍。 回到A股的消费品公司,在外资持续流入的背景下,随着A股估值体系的变迁,宏观贴现因子也逐渐成为A股消费板块估值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前的A股估值体系中,投资者更加关注短期的业绩增速g,PEG的估值体系深入人心,短期增速决定估值波动,与贴现因子关系不显著。但自2017年外资开始以几乎不变的斜率流入A股以来,外资挑选了A股中的一部分核心资产,特点是ROE具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于是这部分公司被认为是A股中最有可能实现“永续增长”,并且可以按照DCF或DDM折现模型来估值的股票。从目前外资持股结构来看,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电等消费板块持股市值占比加总接近40%。 在DCF或者DDM的估值体系下,当消费股的业绩和ROE相对稳定时,贴现率因子的下降,将会非常显著的提升消费板块理论估值的上限。我们以几支白马A股为例,如下表假设,在9%的贴现率要求下,茅台在ROE分别为30%、25%和20%的三阶段下,理论PE为32.1倍;而在保持三阶段ROE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贴现率下降至7%,则理论PE上升至54.6倍。利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在9%贴现率下海天、美的理论估值为40.2倍和18.7倍,而当贴现率要求降至7%时,海天、美的的理论PE升至74.1倍、29.3倍,理论估值上限提升较为显著。 2.2. 在全球宏观环境出现显著变化之前,较低的贴现因子仍然会对A股消费核心资产的估值形成支撑 在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持续的情况下,未来1-2年零利率和低增长是大的宏观背景,全球资金继续维持较低的机会成本和较低的资产回报率目标,外资持续流入的过程也就意味着更低的低贴因子和更高的消费核心公司估值上限。从新冠疫情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来看,尽管单日新增已经不在继续上升,但在近一个月仍然维持在20万例/日左右,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疫情冲击可能在未来将会常态化。根据IMF预测,在低基数影响消退后,2022年美国GDP增速将会降至1.56%,而直到2024年都将远远低于2019年的GDP增速。而考虑到疫情冲击的持续性,未来这一数值可能进一步下调。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稳定经济的要求,未来一到两年,美联储全面猛烈加息缩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宏观背景大概率是全球零利率和低增长,市场将不断降低预期回报目标,并把视角放在公司更长期的业绩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上。而更低的预期回报目标,意味着更低的贴现率水平,这也提高了拥有相对较高且稳定盈利增速的A股核心消费品公司的估值上限。 对于消费品公司,不管是过去50年的美股、日股还是近20年的A股,业绩的波动性相较于宏观因子的波动性都更小,因此,在永续增长的贴现模型中,当现金流和分红较为稳定的时候,影响估值大幅波动的更多是贴现因子。因此我们推断,阶段性导致A股消费品公司出现估值挤泡沫的因素,也可能是全球宏观因子的变化,比如美联储加息、缩表、美元进入大幅升值通道,在此背景下,索要的资产回报率目标提升,贴现因子上升,全球资金可能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元资产、从权益类资产回流固收类资产。 虽然外资流入A股会阶段性被全球宏观环境的变化打断,但是更长期来看,从流入空间的角度出发,未来外资继续加配核心资产的趋势还没有结束,这都会对优质的消费公司形成估值支撑。截至Q2,根据央行数据,全部外资(北上+Qfii等)共持有A股市值2.46万亿,占全部A股市值的3.55%、占流通A股市值的4.74%。而如果考虑广义的中国资产,除去A股上市公司外,中国还有大量优质资产在其他交易所上市,比如中概股、港股中资股,经过我们测算,外资持股占总市值(全部中国上市资产)比重约6.2%。而横向比较来看,即使计算广义上的中国资产,外资持股占比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较低,不仅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巴西等新兴国家相比也差距较大。因此,再考虑MSCI纳入因子仅提升至20%,外资流入的空间仍然较大,这也将对中国的核心资产估值形成长期支撑。 核心结论:①在全球宏观因子出现显著变化之前,A股的消费核心资产仍然是合意的底仓品种,估值具备持续维持高位的条件。②未来如果全球出现政策收缩、利率上行、美元升值的宏观变化,相比于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高利率下的“漂亮50”的情况,当前A股核心消费股的估值消化过程可能会更加温和,考虑到外资长期流入的趋势仍然没有结束,即使核心资产出现一定幅度的杀估值,其估值回落的幅度也可能很有限,或者更多是阶段性的。 03
科技股估值:宏观因子不是核心矛盾,产业周期的爆发可以提升科技公司的估值容忍度 3.1. 产业周期的兴衰是科技板块估值起落的核心因素 从美日的经验来看,科技产业周期是决定科技板块估值泡沫大小的重要因素。在20世纪90年代的科网周期,美股与日股的科技板块均经历了一轮显著上涨的过程,日股科技业指数在92年-99年上涨幅度达到490%,美股的软件和计算机服务及硬件与设备同期涨幅均在1000%以上。而在2000年之后,随着产业周期的回落,科技股普遍面临较大的估值消化压力,美股软件、计算机服务设备以及硬件设备2000-2019分别上涨163%和46%,而日股的科技行业指数则在同期下跌64%。 具体以美股科网泡沫(95-00)为例:纳斯达克在95年开始进去提估值的周期,背后是产业周期的爆发(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占GDP比重快速提升),随后在1999年推升了纳斯达克超额收益的大幅抬升,而在此过程中,美联储连续加息(但影响并不显著),泡沫的破灭在2000年3月,主要是此间公布的年报不及预期、造假事件等最终成为刺破泡沫的导火索。 以上表明,在产业周期向上阶段科技板块享受盈利与估值的双击,但在产业周期回落阶段,特别是在生命周期切换过程中(成长->稳定->衰退),可能面临较大的估值消化风险,而这一过程与宏观因子(利率、通胀、GDP)关联度并不大。 对于A股的科技板块而言,产业周期(而非宏观因子)同样是影响估值泡沫的重要因素。随着4G牌照在2013年下发与移动基站设备建设进入高峰,中国正式进入4G时代,A股的科技板块也正式进入到快速增长阶段:2013-2015年间通信、计算机、电子、传媒板块分别上涨201%、360%、237%、310%,估值和盈利迎来了戴维斯双击(电子盈利+49%、估值+103%,计算机盈利+191%、估值+58%,通信盈利+67%、估值+102%,传媒盈利+109%、估值+96%)。与此同时,在2013年科技板块行情启动时,shibor3个月利率甚至还在一路走高至5%以上,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在大的产业周期展开之时,宏观因子对于科技板块的影响较弱,而产业周期是决定科技板块估值泡沫大小的重要因素。 随着4G产业周期进入尾声,产业链红利的耗尽与并购重组政策的收紧,使得产业周期进入衰退期,科技板块则普遍进入估值与盈利双杀阶段。2016-2018年间,通信下跌43%(盈利-48%,估值+9%),计算机下跌58%(盈利-55%,估值-7.11%),电子下跌36%(盈利+64%,估值-61%),传媒下跌67%(盈利-162%,估值-154%)。 3.2.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板块估值上限不同 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曾经分析过买入估值水平与股价表现敏感度的情况: ①在下图红色方框(前三行),对应处在成长期的企业(未来一年业绩增速>30%),买入估值高低,对未来一年估计涨跌幅没有区分度,都是全部A股中表现最好的公司; ②在下图蓝色方框(中间三行),对应处在稳定期的企业(未来一年业绩增速0-30%),买入估值高低,对未来一年股价表现具有强区分度,买入估值较低的板块,未来一年显著好于买入估值较高的板块; ③在下图绿色方框(最后四行),对于处在衰退期的企业(未来一年负增长),无论买入估值高低,未来一年股价表现均较差。 过去一年,类似上图前三行的典型例子就是半导体板块。自2019年半导体周期回暖以来,费城半导体指数持续回升,半导体板块业绩也从底部开始改善,业绩增速在2019年年报上升至87%,PE(TTM)历史分位(十年来)也上升至80%。但在强产业周期的支撑下,半导体板块的业绩增速仍然在进一步快速增长,2020Q1继续回升至96%,这也推升了其PE(TTM)继续上升。 因此,对于未来不同增速区间的公司(不同成长性),其未来股价表现,与买入估值的敏感度不同。 从理论估值模型中,我们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在当前科技板块普遍估值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对应处在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企业,理论估值水平(估值容忍度)也不同。我们同样做一个具体的假设,在贴现率8%的水平下,按照三阶段发展进行理论PE计算: 初创期:假设3年CAGR 80% + 5年CAGR 30%,则当前的理论PE有253倍;假设3年CAGR 50% + 5年CAGR 30%,则当前的理论PE有117倍; 成长期:假设3年CAGR 50% + 5年CAGR 20%,当前的理论PE有194倍;则假设3年CAGR 30% + 5年CAGR 20%,则当前的理论PE有87倍; 稳定期:假设ROE稳定在25%,则当前的理论PE有38倍;假设ROE稳定在15%,则当前的理论PE有19.4倍; 衰退期:假设ROE从25%衰退至10%,则当前的理论PE有19倍;假设ROE从15%衰退至8%,则当前的理论PE有14.7倍。 其中,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理论估值可以达到200倍PE,而在稳定期和衰退期的企业理论PE则迅速回落至40倍甚至20倍以下。由此可见,尽管当前科技板块面临高估值的压力,但是板块内部未来可能会分化,对于正处在产业周期成长期的企业来说,可能会继续享受高估值溢价,而进入到稳定期和衰退期的板块来说,可能面临较大估值消化压力。 3.3. 渗透率大概率底部提升的科技板块未来业绩快速提升概率较高,将享受更高的估值上限和相应更大的估值容忍度 在上文我们分析了产业周期影响产业周期估值泡沫的影响因素,而在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企业,则面临不同的理论估值上限。在科技板块普遍估值较高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该从渗透率底部提升的角度,去挖掘正处在成长期、可以享受高估值上限的科技板块,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向: (1)全球范围内销量渗透率提升方向:新能源汽车与无线耳机。 (2)国产替代化渗透率提升方向:军工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信创(芯片、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半导体设备(等其他生产线设备)等。 一方面,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周期与全球5G产业周期共振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与无线蓝牙耳机有望随着销量提升而迎来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根据中国储能网数据,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20万辆,市场份额大概在2.5%左右;而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257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4.68%。根据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5%,预计国内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此外,根据天风电子团队在《AirPods Pro 发布持续引爆市场,TWS 有望成为标配》中预测,预计2021年全球TWS耳机市场规模达到270亿美金,渗透率有望超过50%。随着未来TWS续航、音质、降噪、防水等性能进一步提升,未来有望继续渗透成为手机外另一标配,苹果和安卓相关TWS供应链有望受益。 另一方面,在国内大循环为主的背景下,从完善对外依赖度较高的产业链安全角度,军工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信创(芯片、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半导体设备等板块将随着国产替代化程度提升而提高渗透率。 军工领域,考虑到美国bis将军工央企列入禁止名单,国产替代对应首先是军工电子元器件领域,如红外探测器、被动元器件、功率器件、逻辑类集成电路;此外我国对外采购民航飞机、通用直升机等航空主机产品和其维修物料占GDP比例达0.5%,或将受益实现部分国产航空民用飞行器对国外产品的替代,目前较为成熟的为支线民航飞机、直升机、航空机体维修耗材等。 信创领域,硬件看芯片,软件看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信创领域的国产替代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中长期看市场容量巨大,国内头部厂商将持续受益于国产化推进。短期来看,涉及国家安全的党政办公系统国产替代有望取得进展。5月以来运营商、国有大行的招标情况也显示,党政办公系统的招标情况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中国电信发布的2020年服务器招标集采情况,全国产化的H系列(CPU类型为鲲鹏920系列或中科曙光海光系列的处理器)占比19.86%。首次进行全国产化服务器招标即获得19.86%的比重,或预示服务器国产化替代进程加快。 半导体设备,半导体设计作为去年以来表现最好的科技板块之一,主要得益于行业本身景气度向上,需求端的拐点大概也出现在19年初。因此设计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涨幅,相对而言,上游设备类的国产替代逻辑还未充分演绎。而目前我国主要的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都在20%以下,中长期来看空间非常广阔。 04
核心结论 1、「诗和远方」的长期方向,并没有太多分歧,背后是产业结构的变迁:1973年以来美股73年至今,年化收益率高的行业主要集中于消费与科技,比如航空和国防+10.9%、软件和计算机服务+10.8%、一般零售业+9.8%、电子电器设备+9.4%、卫生保健+9.3%等。日本经济社会、股市发展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但股市长期收益率最高的板块依然是消费与科技。1973-2019年,日本股市中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三个行业:卫生保健(+5.8%)、食品饮料(+4.7%)、科技(+4.5%);因此,中长期来看,把A股的核心配置放在消费和科技的方向中,分歧不大。只是短期来说,这些板块大多面临估值“贵”的现实问题。 2、什么因素导致了泡沫的形成、最终就会因为这个因素的逆转导致泡沫的破灭。针对当前科技板块和消费板块面临的高估值情况,我们要分别从影响其板块估值泡沫的核心因素去思考:①从美日的经验来看,对于盈利稳定的消费板块,宏观贴现因子的变化对消费板块的估值泡沫变化影响较大;②而对于盈利和产业周期波动更大的科技板块,宏观因子往往不是决定其估值波动的决定因素,产业周期的起落是科技板块估值泡沫变化的核心因素。(详见正文中的数据论证) 3、对于A股的消费核心资产,近年来的估值大幅提升,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估值模型:17年以来,外资持续流入,挑选了一批中国最核心的资产,近似当做能够永续增长的公司,于是估值体系经历了从重视增长的PEG,到重视稳定性的DCF的变迁。 (2)贴现因子:在全球流动性宽松、利率接近0的背景下,全球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幅下降、所要的投资回报率目标也降低,于是对应的是贴现率因子的下降,而在DCF或者DDM的模型中,贴现因子对估值的影响极其敏感(估值测算表详见正文)。 4、因此,向前看,对于A股消费核心资产的高估值,我们的结论是: (1)在全球宏观因子出现显著变化之前,A股的消费核心资产仍然是合意的底仓品种,估值具备持续维持高位的条件。 (2)未来如果全球出现政策收缩、利率上行、美元升值的宏观变化,相比于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高利率下的“漂亮50”的情况,当前A股核心消费股的估值消化过程可能会更加温和,考虑到外资长期流入的趋势仍然没有结束,即使核心资产出现一定幅度的杀估值,其估值回落的幅度也可能很有限或者更多是阶段性的。 5、对于A股的科技股而言,在当前的高估值背景下,未来股价可能会面临分化,后续景气度能够快速提升的板块将继续对高估值保持容忍度。不管是买入估值对未来股价表现敏感度的测试,还是同一贴现率下不同产业周期企业的假设,我们发现: (1)对于成长期企业(增速>30%),买入估值对未来一年股价区分度不强,最终都是表现最好的公司; (2)对于稳定期企业(增速在0-30%),买入估值对未来一年股价区分度较强,买入估值较低的板块未来一年表现要好于买入估值较高的板块; 6、寻找仍然处于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我们建议以渗透率大概率底部提升为线索,关注两个维度: (1)第一维度:全球范围内销量提升带动渗透率提升的新能源汽车和无线耳机; (2)第二维度:国内大循环为主背景下国产化率提升的军工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信创(芯片、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半导体设备等生产线设备。 赞(54) | 评论 (14) 2020-08-23 16:17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证券:农业产业链投资机会有哪些?】
1、农产品(8.730, 0.36, 4.30%)价格上涨,粮食安全重要性凸显。1)玉米供应偏紧,玉米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截止8月4日,玉米收购均价已经达到2218元,较2019年年底的1833元/吨上涨21%,且有进一步上行之势,预计2021年玉米供需紧张格局或进一步加剧,玉... 展开全文天风证券:农业产业链投资机会有哪些?
1、农产品(8.730, 0.36, 4.30%)价格上涨,粮食安全重要性凸显。1)玉米供应偏紧,玉米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截止8月4日,玉米收购均价已经达到2218元,较2019年年底的1833元/吨上涨21%,且有进一步上行之势,预计2021年玉米供需紧张格局或进一步加剧,玉米价格或进一步上涨;2)小麦和稻谷价格在玉米价格上涨带动下也出现上涨,3)中美冲突以及全球疫情使得国内粮食安全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2、保障粮食安全,投资机会几何?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进一步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保障粮食安全,核心三个方面:1)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推广,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重点推荐转基因育种板块,重点推荐:隆平高科(23.030, 0.99, 4.49%)+大北农(12.050, 0.61,5.33%)),推进化肥(重点推荐新洋丰(12.740, 0.31, 2.49%))农药产品升级和效率提升,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和精细化作业管理等。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农垦的基础作用(关注苏垦农发(14.930, 1.36, 10.02%)、北大荒(20.990, 1.55,7.97%))。3)提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关注大禹节水(5.160, 0.47, 10.02%)),提高农田生产能力。
1)种业变革:农业“芯片”,粮食安全基石,转基因政策或加速。粮食安全重要性提升或加速转基因政策推进,种子行业升级或加速。重点推荐:
【隆平高科】(种业龙头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且持有杭州瑞丰25%的股权)、【大北农】(国内领先转基因育种企业)。
2)农资需求拐点:粮食价格上涨将拉动农资需求好转,重点推荐:行业龙头【新洋丰】。预计粮价上行将显著抬升复合肥行业需求,公司作为磷肥及复合肥行业龙头,成本优势显著,渠道布局更加完善;公司业绩拐点有望到来,预计未来三年有望保持高增长。
3)农垦重要性提升:粮价上涨带来高盈利弹性。关注【苏垦农发】(经营质地优,2019年稻谷产量72.13万吨,大小麦产量54.37万吨,若稻麦价格上涨5%,公司净利润将增长25%,高弹性)、【北大荒】(国内最大商品粮基地,粮价上涨提升公司地租上调预期)。
4)糖:白糖进入去库存周期,糖价或迎来趋势性拐点。全球以及国内白糖均已进入去库存阶段,尤其是国内白糖库存预计2020年降至502万吨,为2012年以来最低;预计我国白糖价格迎来拐点;关注【中粮糖业(9.700,0.20, 2.11%)】(国内糖产业龙头,产业链齐全)、ST南糖(7.110, 0.01,0.14%)(年产糖近70万吨)
风险提示:价格波动;转基因政策风险;进口政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
赞(49) | 评论 (9) 2020-08-13 13:22 来自网站 举报
-
【【天风策略】下半年2个关键词:波动率放大&风格再平衡】
摘要核心结论:7月13日的报告中,我们曾经提到,短期维度,从换手率超过5%的经验出发,创业板泡沫化的趋势还将延续。但后续要对可能打断泡沫化趋势的因素保持警惕。2月底,我们也曾提示,创业板换手率超过5%后,市场波动加大的可能。创业板换手率作为短期衡量市场情绪的指标,相对比较有效。但... 展开全文地产竣工链条:家具、家电、装饰建材 水灾灾后重建链条:重卡、工程机械、水泥、化工的细分龙头
【天风策略】下半年2个关键词:波动率放大&风格再平衡
摘要 核心结论: 7月13日的报告中,我们曾经提到,短期维度,从换手率超过5%的经验出发,创业板泡沫化的趋势还将延续。但后续要对可能打断泡沫化趋势的因素保持警惕。 2月底,我们也曾提示,创业板换手率超过5%后,市场波动加大的可能。 创业板换手率作为短期衡量市场情绪的指标,相对比较有效。但是,中期维度,我们更应该把握市场的核心矛盾。 下半年而言,我们认为市场的两个关键词是波动率放大&风格再平衡。 1、波动率放大: (1)4-7月信用大幅扩张对应指数全面上台阶;下半年信用走平对应指数上行放缓、波动加大。 (2)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可能不是核心矛盾,但确实会放大指数的波动。 (3)公募基金仓位突破阈值,容易造成指数波动加大。 2、风格再平衡: (1)7月的行业表现来看,涨幅居前的板块既有免税、食品、血制品等消费、医药,也有装饰建材、化工、水泥等周期品,还有军工、风电、钢结构等制造业,市场已经在预演更加均衡的风格。 (2)8月处于中报和三季报指引的窗口期,业绩高增长的板块率先估值切换的概率较大,继续看好军工上游,从前期的业绩预告看,业绩快速增长的概率较高。其它业绩不错的科技板块在消化了中美关系的影响后,也会有表现(具体方向详见正文)。 (3)在低估值板块中,容易在Q4发生估值切换的板块,是具备一定阿尔法逻辑,有一定盈利能力或者行业格局较好的细分方向,继续重点看好: 01
下半年关键词之一:波动率放大 1.1. 信用大幅扩张对应指数全面上台阶;信用走平对应指数上行放缓、波动加大。 为何说信用周期是市场的核心矛盾?总结而言,信用扩张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变化: (1)盈利预期的改善。从图2中,可以看到信用扩张的拐点(黄色背景点)领先于工业企业盈利的拐点(蓝色背景点)。因此,当信用开始扩张的时候,市场预期未来盈利会改善。 (2)信贷资金外溢流向金融市场。此前的报告我们曾经论述,5月以来推动市场上涨的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信用扩张而非货币扩张。信用扩张的用意在于稳定经济增长,尤其是刺激消费和纾困中小企业。但由于经济前景不明朗,实体经济回报率较低,过去两个月出现了较明显的信贷资金脱虚入时的现象。尤其在7月初市场大涨之后,杠杆资金跑步入场。场内两融和场外配资情绪都明显升温。(但随着7月中旬监管开始严查贷款违规入市,市场的热度开始降温。这也侧面验证了信贷资金的大量入市。) 因此,信用扩张的拐点,会推动市场全面性的估值抬升,指数级别的上台阶。 图1中的两次粉色背景(19年Q1、20年4-7月),都是类似的情况。 向前看,信用周期如何演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贝塔: (1)信用周期会不会持续大幅扩张?信用周期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地产周期带来的融资扩张和收缩,过去20年(如图3),信用每一次的持续大幅扩张,几乎都伴随了房地产市场的放松。但是最近几年,在房住不炒的坚定基调下,地产放松的时间和幅度都被明显压缩,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政策从大开大合的刺激,转为抵抗式托底。近期和各个地方政府的态度,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地产政策当前很难有持续性放松的可能,也就意味着信用周期很难持续扩张,指数大幅上台阶、全面拔估值的阶段,告一段落。 (2)信用周期会不会类似19年4月之后进入收缩阶段?随着去年4月会议扭转了政策方向,信用快速收缩,因此市场在去年二季度全面杀估值,指数下台阶,随后还能创新高、拔估值的,就是业绩最好的少部分公司,比如半导体、5G等。 刚刚结束的会议同样透露出信用扩张放缓的信号,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更加强调精准投放,防风险的命题则较前一阶段突出。但相比于去年4月,当前大幅收缩信用周期的可能性较低,主要原因仍在于疫情常态化调控及外部风险下,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仍要高于往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赤字和价格指数目标所隐含的潜在经济增速目标计算(潜在经济增速在2.41%-3.41%之间),下半年稳增长压力仍然不小;政策面关注的就业问题也需要一定的财政刺激和经济增长加以维持。 整体判断,下一阶段更可能的情况是三季度信用走平,四季度缓慢收缩(地方债10月底发行完毕),对应到市场,大面积杀估值的风险小于去年二季度,但波动可能加大。 1.2. 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可能不是核心矛盾,但确实会放大指数的波动。 18年以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正式敲响,双边关系的反复始终是市场的潜在风险之一。但相比于18年,中美关系短期的恶化对市场的影响有所减弱。18年几次中美互加关税,都使得指数的中枢下移,在周度乃至月度内偏弱运行;而当前市场对中美关系“短期反复、长期不可逆”已逐步形成共识,因此事件性的因素(比如互关大使馆)更多表现为扰动项,扰动过后市场会较快回到本身的运行轨道上。 这一点从汇率的变化也能看到。过去三年,汇率贬值往往预示中美关系恶化,汇率升值往往意味着谈判成功。此前关闭领事馆事件,导致汇率突然大幅贬值,但汇率目前暂时稳定下来。预计短期中美问题不是市场核心矛盾,更多是放大指数短期的波动率。 1.3. 公募基金仓位突破阈值,容易造成指数波动加大。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大量发行和积极加仓,是A股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向前看: (1)一方面,公募发行规模受流动性环境影响,需要货币或信用宽松作为支撑。历次基金发行高峰都出现在SHIBOR快速下行阶段或者历史底部, 06年初、09年初、14年底、18年初、20年上半年,无一例外。而下一阶段更可能的情形是货币维持、信用走平,或意味着对基金发行的支撑动力减弱。 但是,下半年还有一类资金,值得重视,可能对基金发行形成一定程度的支撑——数据上看,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信托产品的到期规模要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这部分资金可能成为权益市场的潜在增量资金来源。 一方面,由于到期压力比较大,加上目前收益率处在下行区间,股市的性价比可能吸引到期的信托投资者以购买基金等方式入场。另一方面,过去一个阶段,云南等地地方政府加大对地方债务处置力度,关注高融资成本项目,因此部分信托产品(尤其是政信类、地产类信托)出现提前兑付的情况。这部分资金同样需要选择新的配置方向,在理财和余额宝收益率较低的情况下,爆款基金、专户权益产品、固收加产品、打新基金,都可能成为这类资金的选择。 (2)另一方面,从公募基金的情况来看,仓位每变动5%,对应大约1000亿左右资金的流入或流出。以混合偏股基金为例,09年以来,混合偏股基金仓位在80%-85%之间波动。超过85%往往对应随后市场震荡或波动加剧;低于80%往往对应随后有机会。超过85%阈值时间最长的是15年牛市,连续三个季度,随后市场下跌。 截止Q2,混合偏股基金股票仓位已经达到87.28%的高位,因此下一阶段需要警惕基金兑现收益带来的抛压,指数层面的波动性也可能加剧。但从基金的视角,核心资产筹码仍然很宝贵,下半年的环境若调整仓位,更可能选择抛弃景气度较差、业绩确定性较低的板块,加大高景气板块的配置比重。因此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 02
下半年关键词之二:风格再平衡 2.1. 7月市场已经在预演更加均衡的风格 7月全月来看,市场仍然是少部分公司的牛市,在天风策略行业分类下的117个细分板块中分化极大,70%的行业跑输wind全A,结构性特征显著。 风格方面,7月上半月低估值板块大幅补涨,上半年极端的风格分化得到一定收敛。但事实上,科技板块在7月15日业绩预告截止日之前表现同样不差;只是随着业绩预告利好短期兑现、中芯国际上市利好兑现、科创板解禁短期压力,导致7月下半月科技板块整体跑输较多,只有军工一枝独秀。(在7月初的18大科技行业月报中,我们新增了对军工板块的推荐) 综合7月的行业表现来看,涨幅居前的板块既有免税、食品、血制品等消费、医药,也有装饰建材、化工、水泥等周期品,还有军工、风电、钢结构等制造业,市场已经在预演更加均衡的风格。 2.2. 8月是季报窗口期,高景气、高增长的方向率先估值切换 往年经验来看,科技板块有较高的概率在三季度率先完成估值切换。 日历效应角度:8月创业板相较于其它指数,取得超额收益的概率较高。 同时,在60个细分行业中,过去15年,8月份涨幅平均排名最靠前的集中在科技板块。 背后逻辑:高景气板块在8月中报和三季报指引期间会率先估值切换,取得超额收益。 从目前已发布的中报预报来看,今年三季度科技板块率先进行估值切换的概率仍然很大。按照天风分类行业划分,我们梳理了目前发布4家以上、中报预报增速中值大于40%发布个股比例超过一半的相关行业:医疗器械、消费电子、半导体、饲料、车联网、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风电、环保、游戏、肉制品、农药、原料药、建材、北斗卫星、特高压、小家电、机器人、基础软件、光伏、金融IT、疫苗等板块景气度较高。 2.3. 此后是低估值但有一定增长的板块再做估值切换 历史经验来看,由日历效应引发的低估值板块的估值切换往往在四季度最明显。概率上,金融、稳定及部分早周期板块在四季度表现较佳,核心逻辑在于这些低估值板块对来年业绩稳健增长的预期。反之,如果对来年宏观经济形势较悲观,像2008年、2011年、2013年、2018年四季度,蓝筹估值切换的行情就不明显。 今年我们判断,在四季度出现日历效应推动低估值蓝筹出现估值切换的概率很高。因为今年疫情的冲击,明年上半年经济同比高增速几乎是确定的(即使最终证伪也不影响四季度市场预期),同时疫苗出炉的预期也在临近,对经济活动确定性的担忧逐步消除。因此,这些因素都会在今年Q4提前反应,推动低估值蓝筹板块的估值切换。 在低估值板块中,容易在Q4发生估值切换的板块,是具备一定阿尔法逻辑,有一定盈利能力或者行业格局较好的细分方向,我们重点看好: (1)地产竣工链条:家具、家电、装饰建材 (2)水灾灾后重建链条:重卡、工程机械、水泥、化工的细分龙头 赞(44) | 评论 (14) 2020-08-10 20:48 来自网站 举报
-
【走出7月阴霾——科技细分8月报【天风策略】】
在18大科技细分的7月报中,我们新增了「军工」板块的推荐,随后成为市场最亮眼的板块。但是,其他科技板块在7月陷入低谷,显著跑输。8月能否走出阴霾?赞(39) | 评论 (13) 2020-08-04 21:25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