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消费正成为A股主线逻辑?】
经过两个月多月的反弹后,大盘近期持续震荡,板块轮动加快。结合历史经验看,当前市场正处于新一轮主线的共识确认期,观点碰撞、波动加大,而正是在这种碰撞和波动中,市场会找到新一轮的逻辑主线。于是,预判谁是新一轮的行情主线,便成为当下市场最关心的事。结合当前市场主流观点来看,大消费板块逐... 展开全文赞(18) | 评论 (4) 2022-07-13 07:07 来自网站 举报
-
-
【7月A股还能继续上涨吗?】
截至2022年6月30日,同花顺全A开年以来累计下跌8.85%,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位于2010年以来的43.8%和51.7%分位,估值水平仍处于合理位置,但已难言低估。考虑到市场短期反弹幅度较大,大盘估值已进入相对合理位置,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A股7月份还能延续反弹态势吗?后续市... 展开全文赞(4) | 评论 2022-07-06 07:17 来自网站 举报
-
-
【生猪养殖板块大涨,反弹还是反转?】
近期,受猪价上行影响,A股生猪养殖板块再次走出独立行情。2022年6月7日-24日,申万生猪养殖指数累计涨幅19.1%,在各大类行业中位居第一。复盘今年生猪养殖板块行情走势,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月1日-4月19日,震荡上行,累计上涨11.15%;第二段4月20日-6月6日,快... 展开全文赞(26) | 评论 (5) 2022-06-29 07:43 来自网站 举报
-
-
【报复性消费落空了】
当前,消费依旧低迷,4-5月社会零售额分别同比下滑11%和7%。就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说,出口取决于外需,基建取决于财政,消费取决于民众。当需要拉动经济增长时,基建的能动性和可控性最强,财政发力即可,而消费则常有“牵马到河易、强马饮水难”之感,缺乏立竿见影的抓手。当政策端希望... 展开全文赞(4) | 评论 2022-06-23 07:26 来自网站 举报
-
-
【A股地产板块该雄起了?】
在4月27日开启的这轮反弹行情中(至6月18日,下同),地产板块以下跌2.63%的成绩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一。期间,电力设备、汽车板块的涨幅均超过40%,有色金融、国防军工的涨幅也都在30%以上,地产和银行则是唯二下跌的板块。其实自年初以来,作为典型的稳增长受益股,地产和银... 展开全文赞(4) | 评论 2022-06-21 06:36 来自网站 举报
-
-
【人们为什么不买房了?】
过去二十年里,只要有钱,买房一直是老百姓的第一选择。不过就当前来看,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房子不再是老百姓的心头好,房产销售低迷也已成为国内稳增长的主要拖累项。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房地产销售刺激政策频出,但受“买涨不买跌”的惯性影响,很多刚需、改善性人群反倒犯起了嘀咕,不知道当下应... 展开全文赞 | 评论 2022-06-17 07:45 来自网站 举报
-
-
【券商吹响牛市号角?本轮行情要不要追】
近日,券商板块连续大涨引发市场关注。不少个股出现连续涨停,带动券商板块和市场情绪全面上行。自6月初以来(至15日),中证证券指数已累计上涨14.43个百分点。券商一直被视作牛市旗手,所以不少人将此次的券商大涨视作新一轮牛市行情的号角,开始变得摩拳擦掌。但与此同时,鉴于很多时候大金... 展开全文赞(30) | 评论 (17) 2022-06-16 08:52 来自网站 举报
-
-
【科创板重回舞台C位】
近日,科创板因快速反弹备受关注。4月27日-6月9日,科创50指数累计反弹24.5%,在各主要宽基指数中位居第一。与此同时,不少券商开始呼吁买入科创板,并将之比喻为2012年的创业板(从2012年低点至2015年高点,创业板指涨幅高达570%)。所以,投资者该如何看待科创板的投资... 展开全文赞(22) | 评论 (5) 2022-06-13 07:34 来自网站 举报
-
-
【6月的A股还会继续上涨吗?】
截至2022年6月6日,万得全A开年以来累计下跌15.24%,市盈率和市净率十年分位值分别为40.94%和24.85%,估值水平仍处于低位,但已难言绝对低估。考虑到实体经济仍在复苏初期,且疫情扰动、美联储加息、通胀压力等不确定性因素仍在,A股市场自4月底以来持续一个多月的反弹还能... 展开全文赞(19) | 评论 (3) 2022-06-07 06:51 来自网站 举报
-
-
【你还在等待A股二次见底吗?】
自4月26日上证指数走出2886点的行情低点(收盘价)以来,迄今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指数已累计反弹9.1个百分点。经过近一个多月的反弹之后,市场初现赚钱效应,投资者心理开始出现分歧:部分投资者愈发乐观,认为反弹已变成反转,3000点在本轮行情中大概再也见不到了;也有部分投资者仍在等... 展开全文赞(19) | 评论 (3) 2022-06-06 19:00 来自网站 举报
-
-
【存款利率下行,该不该提前还贷?】
1存款利率趋势性下行已成定局。近年来,在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贷款利率持续下调,为保证银行机构的合理盈利空间,存款利率进入下行通道,越来越低。2022年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贷款平均利率为4.65%,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下降1.04个百分点。就存款而言,虽... 展开全文赞(3) | 评论 2022-05-30 07:07 来自网站 举报
-
-
【手握存款50万,买房、买基还是接着存?】
1过去几年,理财投资领域发生了很多堪称里程碑的事件:P2P爆雷让投资者闻高息理财色变,银行理财打破刚兑信仰,房住不炒终结房价持续上涨神话,股市大幅调整凸显基金高波动本色……似乎所有的路都被堵上了,资金开始向存款回流。2022年一季度,居民存款新增7.82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多增1... 展开全文赞(3) | 评论 2022-05-20 07:01 来自网站 举报
-
-
【市场底部,哪些基金值得买入?】
市场底部,正是长期配置的好时机。就普通投资者而言,公募基金仍是最佳的权益投资工具。当前,A股市场股票+混合型基金数量已超过9400只,比上市公司的数量还要多,就底部逆向投资而言,哪些基金更值得买入呢? 指数基金,抄底必备有价值归零的个股,却没有价值归零的指数。个股投资,需要研究基... 展开全文赞(3) | 评论 2022-05-16 08:15 来自网站 举报
-
-
【市场底部,你在逆向买入吗?】
投资中有句名言,“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意思是指,要在市场冷清时买入布局,当市场热度较高时卖出离场,买在低点、卖在高点,确保买卖价差的最大化。当前市场已进入底部,冷冷清清,明星基金不再霸占热搜,账户收益更是从之前的每日秀晒变成不敢触碰的伤疤,两市日成交也一度跌破了70... 展开全文赞(2) | 评论 2022-05-11 08:02 来自网站 举报
-
-
【“基金赚钱、基民亏钱”,全是基民的错?】
截至2022年3月末,我国公募基金投资者数量达5.41亿,其中,权益类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投资者达1.85亿。当公募基金走入老百姓的理财生活,“基金赚钱、基民亏钱”这个行业老问题也就愈发重要:若多数基民不能从基金投资中获得真金白银的收益,基金行业也不可能持续发展壮大。 ... 展开全文赞(1) | 评论 2022-05-06 07:39 来自网站 举报
-
-
【当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
近日,A股再次大跌,上证指数更是跌破3000点。当上证指数跌破3200点时,很多人呼吁抄底;跌破3100点时,很多人呼吁抄底;跌破3000点后,依旧有很多人呼吁抄底。但恰恰下跌越深,投资者心里越是没底,总觉得跌跌不休,反倒不敢下手。明知底部而不敢下手,这是很多投资者当下的心理状态... 展开全文赞(16) | 评论 (2) 2022-04-26 07:38 来自网站 举报
-
-
【对于金融机构,有多重要?】
对于银行业,巴菲特曾说,我们对于以“便宜”的价格购买一家糟糕的银行毫无兴趣,相反,我们仅仅对于以合理的价格购买管理优良的银行感兴趣。对于保险业,巴菲特也表达过类似观点,认为“公司的管理天赋会被放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金融业兼具同质化、高杠杆、周期性的特点,管理层的优势会随着时间被... 展开全文赞(1) | 评论 2022-04-24 08:11 来自网站 举报
-
-
【当个人养老金拉开序幕】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至此,个人养老金正式拉开序幕。 政策要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早有铺垫。2021年人社部就提出要建立账户制、国家财政税收支持、资金... 展开全文赞(29) | 评论 (5) 2022-04-22 08:18 来自网站 举报
-
-
【股市底部,应该买什么?】
在多重因素的动态博弈下,开年以来A股市场迎来持续调整,直至3月16日,市场在恐慌式抛售中迎来了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发声支持,政策底现身。之后,不少投资者抱着“铁底”已现的心态梭哈式抄底,在短暂反弹后重新被埋,愕然发现政策底之后还有所谓的市场底。市场磨底,从来都是一波三折,尤其是急跌反... 展开全文赞 | 评论 2022-04-15 08:28 来自网站 举报
-
-
【生猪养殖板块逆势大涨的背后】
2022开年以来,A股生猪养殖板块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截止4月11日,申万生猪养殖指数累计上涨6.8%,跑赢沪深300指数近27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生猪养殖企业仍处于深度亏损阶段,当前育肥猪头均亏损约500-600元,且从猪价走势看,市场普遍预计今年下半年猪价才有望迎来反转,巨... 展开全文赞(20) | 评论 (4) 2022-04-12 08:02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