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赞(1) | 评论 03月02日 20:09 来自网站 举报
-
-
赞(3) | 评论 02月04日 14:43 来自网站 举报
-
-
港股半导体行业全线爆发,晶门半导体一度涨超23%,脑洞科技涨超10%,华虹半导体涨超8%,上海复旦涨超7%。作为大盘蓝筹股,中芯国际的表现更是十分抢眼。该公司的港股今早涨超7%,股价突破2020年7月高点,创历史新高,蛇年开年两日累涨18%。在一般逻辑下,港股开市后涨势如虹,在一...
港股半导体行业全线爆发,晶门半导体一度涨超23%,脑洞科技涨超10%,华虹半导体涨超8%,上海复旦涨超7%。作为大盘蓝筹股,中芯国际的表现更是十分抢眼。该公司的港股今早涨超7%,股价突破2020年7月高点,创历史新高,蛇年开年两日累涨18%。
在一般逻辑下,港股开市后涨势如虹,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A股亦存在较大概率的“开门红”。从板块来看,大数据、云服务、半导体以及人工智能应用可能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逻辑的爆点是DeepSeek。赞(3) | 评论 02月04日 14:43 来自网站 举报
-
-
以下内容为AI生成。DeepSeek这样的AI突破没有出现在百度和腾讯这样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原因:创新理念与模式差异• DeepSeek:采用开源模式,通过开放源代码和相关论文,鼓励全球研究者和开发者共同复现和改进其技术,能快速聚集全球智慧推动技术进步。• 百度腾讯:作为大型科技...以下内容为AI生成。
DeepSeek这样的AI突破没有出现在百度和腾讯这样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原因:
创新理念与模式差异
• DeepSeek:采用开源模式,通过开放源代码和相关论文,鼓励全球研究者和开发者共同复现和改进其技术,能快速聚集全球智慧推动技术进步。
• 百度腾讯:作为大型科技企业,更倾向于构建自己的封闭生态系统,将技术和数据视为核心竞争力,相对缺乏开源共享所带来的外部创新动力与广泛合作。
资源分配与聚焦方向
• DeepSeek:作为初创公司,资源相对有限,因此能够集中资源专注于特定的AI领域和技术突破,如在大模型的数学、代码和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进行深度研发。
• 百度腾讯:业务多元化,涉及多个领域和产品线,AI只是其中一部分。在资源分配上需要兼顾众多业务板块,难以将所有资源集中于某一特定的AI突破点。
决策与执行效率
• DeepSeek: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决策流程短,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并高效执行,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上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 百度腾讯:庞大的企业架构和复杂的管理体系可能导致决策流程较长,在面对快速变化的AI技术和市场时,响应速度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人才结构与文化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招募了一批来自顶尖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团队成员年轻且富有创新精神,没有太多传统思维的束缚,更敢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
• 百度腾讯:虽然拥有大量优秀人才,但在长期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模式,部分员工可能更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流程和规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抑制创新的活力赞(4) | 评论 01月27日 23:31 来自网站 举报
-
-
赞(2) | 评论 01月16日 00:20 来自网站 举报
-
-
中微公司(SH688012)$刻蚀机的先进性在国际市场上是唯一被认可的公司。订单连续三年爆发性增长。第二业绩增长曲线薄膜沉积设备明年开始发力,检测设备也在准备开发中,逐渐成为像北方华创一样的平台型公司。目前国内半导体设备普遍处于低端水平,北方凭借先发优势且正好契合目前的市场需求,...中微公司(SH688012)$刻蚀机的先进性在国际市场上是唯一被认可的公司。订单连续三年爆发性增长。第二业绩增长曲线薄膜沉积设备明年开始发力,检测设备也在准备开发中,逐渐成为像北方华创一样的平台型公司。目前国内半导体设备普遍处于低端水平,北方凭借先发优势且正好契合目前的市场需求,未来随着先进制程的普及,中微可能会后发制人,利润将来不可能低于北方华创。
赞(3) | 评论 2024-10-22 18:54 来自网站 举报
-
-
赞(1) | 评论 2024-10-20 12:29 来自网站 举报
-
-
赞(2) | 评论 2024-09-22 19:28 来自网站 举报
-
-
住房养老金制度的出台意味着政府基本放弃了刺激地产经济(增加持有成本必然抑制购买需求,同时加大存量房甩售压力)。要知道这个住房养老金可不是一次性缴纳而是按面积每年都要缴纳。这也就意味着缴纳金额不是一定的而是大概率逐年上涨,而且涨多少你我都没有发言权。虽然只是明年上海等二十几个城市开...住房养老金制度的出台意味着政府基本放弃了刺激地产经济(增加持有成本必然抑制购买需求,同时加大存量房甩售压力)。
要知道这个住房养老金可不是一次性缴纳而是按面积每年都要缴纳。这也就意味着缴纳金额不是一定的而是大概率逐年上涨,而且涨多少你我都没有发言权。
虽然只是明年上海等二十几个城市开始试点,但是手里没有收益的闲置房产还是要尽快出售。一旦几年之后全国开始推行必然导致房价进一步下行。
不知道这个理解对不对?
赞(3) | 评论 2024-08-24 23:19 来自网站 举报
-
-
周末,最大的利空就是,三大交易所IPO受理、上会已经全部恢复。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1、量化交易非但没有明显约束,反倒是顺风顺水;2、融券和转融通等做空方式,没有任何改变;3、收紧的IPO,也都全部恢复。回看今年以来的A股路程,除春节之后一段时间,限制量化和转融通规模新增,现在融券...周末,最大的利空就是,三大交易所IPO受理、上会已经全部恢复。
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1、量化交易非但没有明显约束,反倒是顺风顺水;2、融券和转融通等做空方式,没有任何改变;3、收紧的IPO,也都全部恢复。
回看今年以来的A股路程,除春节之后一段时间,限制量化和转融通规模新增,现在融券规模,对市场有些立竿见影的作用。
从3月份开始,量化就率先恢复,之后就是融券和转融通。关于做空的行为,一刻也不能停止,关于做多的行为一点也不像改进。
赞(1) | 评论 2024-06-23 10:14 来自网站 举报
-
-
段永平论商业模式1、没把商业模式放在第一位,那就基本上还不太懂生意。投资会蛮煎熬的。2、这个世界可能有几十、几百个甚至更多的行业和行业状元,但商业模式好的凤毛麟角。用找行业状元的办法,就会很容易去投那些商业模式不好的“行业状元”,那些状元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辉煌而已。3、定性比定...段永平论商业模式
1、没把商业模式放在第一位,那就基本上还不太懂生意。投资会蛮煎熬的。
2、这个世界可能有几十、几百个甚至更多的行业和行业状元,但商业模式好的凤毛麟角。
用找行业状元的办法,就会很容易去投那些商业模式不好的“行业状元”,那些状元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辉煌而已。
3、定性比定量分析重要,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把绝大多数公司都过滤掉了,定量分析的重要性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
所以这些年想通了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商业模式。这点通了以后,投资确实就变得非常有意思了。
投资到目前为止我还真没看过财报,也许确实有点看不懂(其实就是因为懒),也许真的觉得没必要。我见过太多很懂财务分析的人们,对投资可真是一头雾水哈。
4、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都好的公司难找啊,好公司要惜卖。苹果现在不便宜了,但一直没找到我想拿苹果换的公司。
5、突然想到老巴说过的那句话:如果你在坑里,至少别再往下挖了。
产品完全没有差异化的公司,将来早晚都会出问题的。航空公司是非常好的例子,其他类似的50步和100步差别的,就不细说了。
6、大概10年前买过一点点IMax,但很快就意识到其商业模式不好就赶紧卖掉了。
用商业模式去评估企业对投资的帮助非常大,尤其是当你用10年的眼光来看的时候。
赞(2) | 评论 2024-05-11 21:55 来自网站 举报
-
-
退市新规:事关A股小市值公司①新增1年造假、3年及以上连续造假的情形;②新增资金占用以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等退市标准。③财务指标方面适当提高市值退市标准,将触发退市的市值标准从低于3亿元提至低于5亿元;④主板:营业收入指标从1亿元调高至3亿元;后面两条比较关键...退市新规:事关A股小市值公司
①新增1年造假、3年及以上连续造假的情形;
②新增资金占用以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等退市标准。
③财务指标方面适当提高市值退市标准,将触发退市的市值标准从低于3亿元提至低于5亿元;
④主板:营业收入指标从1亿元调高至3亿元;

后面两条比较关键:
主板营收3亿,市值5亿的退市标准。
一些市值小于5亿,一年营业收入还没有3亿的都比较危险!
在财务类退市指标执行方面,新上市规则对于财务类强制退市的修改,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即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将成为首个适用的年度报告。同时,对于2023年年报披露后触及原上市规则相关情形被实施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如2024年年报披露后触及新上市规则规定的财务类退市指标,股票将被终止上市。交易所表示,该项规定主要为了避免新老规则适用真空,并进一步从严执行规则。
而在交易类退市执行方面,本次修改的主板股票和存托凭证市值退市指标,自新上市规则发布实施之日起6个月后开始适用。
赞(4) | 评论 2024-04-13 16:03 来自网站 举报
-
-
赞(3) | 评论 2024-04-13 15:46 来自网站 举报
-
-
赞(5) | 评论 2024-03-10 10:42 来自网站 举报
-
-
赞(2) | 评论 2024-03-02 21:56 来自网站 举报
-
-
赞(5) | 评论 2024-02-25 18:49 来自网站 举报
-
-
赞(4) | 评论 2024-02-18 11:20 来自网站 举报
-
-
开仓之日2022年12月23日,以为已跌去近百分之五十了,向下,己没有多大空间了,买入后,虽然也还到过近190元的价格,但因目标来达到,从此一路向北,一去不回头,在锦浪科技下跌到腰斩之时,于2023年10月19号那天,以86元的价位退出了市场,认赌服输让他避开了从86到51元的这...开仓之日2022年12月23日,以为已跌去近百分之五十了,向下,己没有多大空间了,买入后,虽然也还到过近190元的价格,但因目标来达到,从此一路向北,一去不回头,在锦浪科技下跌到腰斩之时,于2023年10月19号那天,以86元的价位退出了市场,认赌服输让他避开了从86到51元的这一波下跌。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本来,从此退出市场也对生活无防碍,但是,经过锦浪的大跌,不服输的秉性让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2023年12月20号那天,把厂房和设备通通抵压给了别人,总共贷了近五千万元,加上斩仓的出来的资金,全部资金都压在抗跌的微盘股身上,于12月27,28那天重仓买入爱朋医疗,开普检测,和爱婴室等几个股票,想不到,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中,本金又损失了百分之五十,年前我因知道他的遭遇,在周三才发了一贴,微盘股的下跌,不应该是买者自负。然后周四便来了一个千服涨停,让他回了一点血,要不,可能年也没有回来过了。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经过了风雨,彩虹还会远吗?希望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期望市场能从此走好,但广大投资者都能有获得感才好
赞(4) | 评论 2024-02-14 15:43 来自网站 举报
-
-
投资是终身事业!正确对待才能有好收成!入市十好几年了,由亏损到盈利是一场艰辛而又漫长的探索过程。大家所经历的一切,我差不多都经历过。曾经的磨难,如今已变成宝贵的实战经验与精神财富。新春佳节第一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投资历程与盈利之道,希望大家少走些弯路!透视股市迷局、洞察行业趋向...投资是终身事业!正确对待才能有好收成!
入市十好几年了,由亏损到盈利是一场艰辛而又漫长的探索过程。大家所经历的一切,我差不多都经历过。曾经的磨难,如今已变成宝贵的实战经验与精神财富。
新春佳节第一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投资历程与盈利之道,希望大家少走些弯路!
透视股市迷局、洞察行业趋向、把握投资机遇,做股市明白人,做明明白白的投资!也许点个关注就能改变自身财运哦!

股市盈利之法层出不穷,然而投资之道却始终如一!那就是:逢低买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直到没有太大持有价值而抛出。
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投资的真谛,但落实到实战中却要把它细细分解为三大要点:
一是如何选出真正有价值的标的;
二是如何判断低估到可以买入的程度与时机;
三是如何判断高估到应该卖出的程度与时机。
第一个问题:投资标的价值属性的判断
价值标的我把它分为两大类:优质上市公司和优质指数(大盘指数及行业指数)。
挖掘高成长性优质公司需要专业的财务分析能力、行业洞察能力,还需要对这家公司经营、管理、营销、研发、产品阵线、企业文化、高管团队、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行业竞争格局等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全面注册制后,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选择难度越来越大;加上退市常态化,个股的风险要比以往大很多,需要慎之又慎。
相比来讲,投资优质大盘指数或行业指数要简单容易的多。现在指数化投资工具相当多,场内有各种ETF,场外有各类联接基金,可选择的范围非常多。
就我我个人而言,也把重点放在了优质指数的投资的上,个股投资所占仓位相对较小,而且只在牛市中玩个股,熊市中不会轻易重仓抄底个股,防止无底线式下跌,关键是个股暴跌之后还无法放心大胆的补仓,这会让投资变得非常被动。
而优质指数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没有退市带来的归零风险,没有无底下跌风险,所以在暴跌之后可以越跌越买。比如我配置的精准医疗、中证数据、中证800等,底仓本身就开在暴跌之后的超低位置,之后又出现大跌,刚好是来送筹码,于是在下跌过中一路分批低吸。
第二个问题:如何判断低估买入时机
如何给公司估值这是一门大学问,市盈率、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流贴现法等等,以前曾经写过专文,这里不再赘述。
与公司估值相比的复杂性相比,对整个市场或行业估值就要简单的多,拿当前市盈率、市净率与历史数值做对比,加上一些变量因素的影响,就可以得出相对较为准确的判断。
比如沪深300指数,当前市盈率、市净率低于2018、2016、2014等几轮熊市的最低点,这不就是明显低估了嘛?
第三个问题:如何判断高估卖出时机
判断低估可以与历史估值低点做对比,判断高估也可以与历史估值高点做对比,但用此法判断高估会失误频频,不怎么灵验。市场疯狂起来时,它可以把估值拉得非常高,远超出想象。比如2015年那的互联网行情,市盈率上百倍的科技股一抓一大把,根本不能用正常的估值逻辑来对这种站在风口的企业进行估值上限的判断。
大牛市里,我们很难准确判断估值上限。虽然估值回归乃是必然,但过早下车会丧失很多利润。我的处理方式是结合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以趋势形态作为离场判断标准。
如果市场整体估值接近历史高位区,这时我会选择非常谨慎,时刻准备撤退,但并不是马上就清仓,而是观察跟踪市场趋势,以趋势的转弱或技术性破位作为减仓或清仓的依据。
长期暴跌之后,估值重于趋势,要重点考察市场估值水平,这时讲估值、讲投资价值与性价比是非常正确的。
长期大涨之后,趋势重于估值,要重点观察趋势方向及内在多空力道,暴涨之后再来讲长线持有是严重的形而上学!
上面这两大要点,是我在股市摸爬滚打了好几年之后才悟出来的,现在成为我的投资方式:以低估作为买入依据,以趋势作为卖出依据。低位低估时买入,重在投资价值与安全边际;高位高估后在趋势转弱时卖出,重在保护利润,防范牛市见顶风险,避免坐过山。
我这一条投资原则之中,其实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投资逻辑,友友们知道是什么吗?不妨思考一下,讨论区交流交流。
赞(36) | 评论 (21) 2024-02-11 16:49 来自网站 举报
-
-
赞(3) | 评论 2024-02-10 23:49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