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浙江省 杭州市 上城区
个人标签: 分析师   金融  

辉常观察 

【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枷锁”】
文/孟永辉 产业互联网本身与互联网并没有太多的联系,而仅仅只是因为它的概念里有“互联网”的字眼,因此人们总是会想当然地将它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甚至还经常和消费互联网做对比。即使是我自己都没有躲过这一魔咒。事实上,产业互联网并未与互联网有太多联系,笔者更加愿意将它与数字化联系在一起... 展开全文

赞(3) | 评论 2021-03-16 10:14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金融之外:数字科技的“世外桃源”】
 文/孟永辉 持续加码的监管最终让很多的数字科技玩家现了原形,他们口中所谓的科技创新成为了掩盖自身金融美梦的遮羞布,金融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很显然,如果数字科技的终极目的依然是金融,如果仅仅只是将数字科技局限在金融本身,所谓的数字科技就变成了一个金融的独角戏。站在更高的维度来思考... 展开全文

赞(3) | 评论 2021-03-15 10:06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比特币的“定海神针”,区块链的“分水岭”】
文/孟永辉 过山车般的比特币价格不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很显然,在目前这样一种情况下,区块链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陪衬。因为比特币价格的上涨和下跌不断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给人以希望,又不断将希望浇灭。这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为缺少了实体经济支撑的比特币本来就不是一个相对... 展开全文

赞(3) | 评论 2021-03-14 15:10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家装产业化,从认清互联网家装开始】
文/孟永辉 在数字化、产业化的潮流和趋势逐渐明朗的大背景下,任何行业都无可幸免地加入其中。很显然,它已经取代互联网化成为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家装行业也不例外。经过了互联网家装时代的洗礼,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仅仅只是以流量为准绳,而不去关注家装行业的本质,即使是再光鲜亮丽的模式都... 展开全文

赞(1) | 评论 2021-03-13 16:05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社区团购,不是第二个“互联网”】
文/孟永辉 社区团购是一个受到诸多巨头觊觎的新领域,这与它们当初在新零售领域里的竞争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对于社区团购为何引起巨头和资本的关注,外界总是会有很多的看法。有人说是因为流量,有人说是因为场景,还有人说是因为供应链。无论是何种原因,社区团购是一个火热的领域是毋庸置疑的。 基... 展开全文

赞(5) | 评论 2021-03-12 09:26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炙手可热的社区团购,映衬着别样的新零售】
文/孟永辉 以直播带货、社区团购为代表的新热点的兴起彻底掩盖了原本附着在新零售身上的希望之光,曾经风靡一时的存在开始褪去它身上的光环,变得平淡无奇。于是,人们开始产生疑惑,所谓的新零售究竟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还是一个被生造出来的概念?如果你了解新零售的诞生过程,如果你了解新零售的内... 展开全文

赞(4) | 评论 2021-03-11 09:56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消费互联网需要“交棒”,产业互联网需要“脱网”】
文/孟永辉 改造产业,而不是改造用户,已然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这便是产业互联网诞生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果从产业互联网诞生的大背景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消费互联网的延续,依然是以流量为终极追求的,只不过流量对象从C端转移到了B端而已。很显然,如果产业互联网仅仅只是局限于此的话,它... 展开全文

赞(3) | 评论 2021-03-10 09:48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数字科技的海洋里水大鱼大】
文/孟永辉 数字科技与金融之间的关系趋于明显,正在成为一种全新趋势。一直以来,人们始终都将金融看成数字科技的唯一母体,并且很多的玩家将数字科技的应用场景首先聚焦在了金融场景当中。尽管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数字科技发展的困境,甚至让一些数字科技玩家躲过了金融监管,但是,如果仅仅... 展开全文

赞(3) | 评论 2021-03-09 09:44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没有自主流量的爱回收,靠门店很难再收旧手机】
由于供应链的运营能力及非标二手物品的标准化等因素,让一辆车、一个奢侈品包和一部手机的鉴定标准和流程变得不同。过去3年左右时间里,一些垂直回收平台如爱回收不断扩大线下门店数量,以求构建起自身流量的”诺曼底防线”。而在公共卫生等一系列事件冲击下,这条手机C2B业务的“诺曼底防线“不再... 展开全文

赞(4) | 评论 2021-03-08 08:44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震荡的比特币:区块链的“照妖镜”】
文/孟永辉 比特币价格的持续动荡似乎正在印证着人们对于它的猜测,即缺少了实体经济支撑的比特币仅仅只是一种类似股票的投资手段,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新的内涵和意义。相对于将此次比特币价格上涨归咎为它的稀缺性,笔者更加愿意将它与大型投资机构和买家的持续购入有关。因此,越是在当下这种跌... 展开全文

赞(2) | 评论 2021-03-07 08:59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货拉拉会成为第二个滴滴吗?】
 文/孟永辉 随着有关货拉拉事件的调查结果开始浮出水面,网友们脑补的情形并未出现。于是,很多人开始单纯地认为货拉拉并不是这次事件的主要责任方,讨论的重心同样开始发生偏移。对于此次货拉拉事件,我始终都认为它是互联网行业走向合法和正规的道路上又一个比较标志性的事件。 货拉拉事件将促使... 展开全文

赞(2) | 评论 2021-03-05 09:43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流量:产业互联网的“枷锁”】
 文/孟永辉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流量思维的作祟让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时代只不过是把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改造对象从C端转移到了B端而已。于是,他们开始将关注的焦点从C端转移到了B端,一场有关B端流量的争夺战由此开始。 ... 展开全文

赞(4) | 评论 2021-03-04 09:49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阿里、拼多多是C2M的最佳实践者吗?】
文/孟永辉 现在,什么最稀缺?流量或许是当仁不让的那一个。当一种东西越是稀缺的时候,人们想要得到它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就越高,流量依然没有逃过这样的铁律。流量红利的见顶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当流量红利见顶之后,为了应对发展瓶颈,有人选择逃离,有人选择坚守。无论是头部的互联网巨... 展开全文

| 评论 2021-03-03 09:51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电商终于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刻】
 文/孟永辉 最近几天热议的话题莫过于苏宁易购引入国资的消息了,有人将此举看成是苏宁聚焦战略的开始,有人则是开始畅想苏宁易购的美好未来,甚至还有人将它与国美联系在一起做对比,因为前不久黄光裕刚刚正式露面,并且声称要在18个月内带领国美重新回到正轨。无论未来如何,苏宁易购和国美的一... 展开全文

赞(1) | 评论 2021-03-02 10:05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数字科技,不是金融自导自演的“独角戏”】
文/孟永辉 诸多数字科技的玩家来源于金融科技以及互联网金融的现实,让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会自然而然地将数字科技与金融联系在一起,最终,金融似乎成为了数字科技的“专属领地”,无论是数字科技的应用场景,还是数字科技的母体来源都与金融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事实上,这种将数字科技与金融深度相... 展开全文

赞(4) | 评论 2021-03-01 09:44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产业化,家装新进化的“冲锋号”】
文/孟永辉 如果为互联网家装寻找一个接棒者的话,家装产业化或许是当仁不让的那一个。因为互联网家装的再次落败告诉我们,真正困扰家装行业的不是改造手段和方式的问题,而是家装行业缺少产业化的问题。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寻找家装行业的未来发展之路,立足家装产业化,而不是不断地寻找家装行业的... 展开全文

赞(3) | 评论 2021-02-28 09:26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货拉拉的“三宗罪”】
文/孟永辉 货拉拉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公关步调的错乱对一家企业造成的影响。然而,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有关湖南女孩跳窗的悲剧才会发生在它的身上。当人们都在复盘和剖析货拉拉式的悲剧因何发生,又应该如何避免的时候,我们或许更加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悲剧发生之后如何给当事人与公众造成进... 展开全文

赞(9) | 评论 2021-02-26 10:33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小米真的造车?】
文/孟永辉 最近,有关小米造车的消息疯传,很多媒体甚至还拿出了各种证据对这个消息进行佐证,最终,小米造车似乎成了一个既定事实。尽管小米方面对造车的消息进行了否定,但是,外界依然不肯罢手,继续对小米造车进行试探。 外界对于小米造车之所以会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与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 展开全文

赞(4) | 评论 2021-02-24 07:43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云知声未来发展仍可期】
文/孟永辉 近期,云知声向上交所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据了解,公司本次主动撤回IPO申请,主要是出于公司战略发展因素考虑。 但凡对语音行业稍有了解,就一定不会对云知声这家企业感到陌生。作为一家以AI语音技术起家的独角兽企业,云知声以其“云-端-芯”的战略思维,从语音交互入手,逐渐... 展开全文

赞(2) | 评论 2021-02-23 08:57 来自网站 举报

辉常观察 

【互联网家装的“事实”并不是“事实”】
文/孟永辉 互联网家装已经消失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说这个话的时候,我的脑海当中浮现的是那个互联网家装狂热而又略显癫狂的年代里,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家装痛点都可以从互联网的视野下找到注脚,几乎所有的家装陷阱都可以因互联网的出现迎刃而解。 事实已经证明,仅仅只是以流量为终极追求... 展开全文

赞(4) | 评论 2021-02-21 10:24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