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市场“预期差”思考对“估值”思维的修正与启示】
在我博客的草稿箱里面有一篇文章已经停留一年之久,它记录的”思考”就如同我胸前“一颗朱砂痣”,每每当我思考估值时它似乎总在暗处提醒着我。 是什么原因让它在我心中种下种子? 或许是因为之前所探讨的问题,心中的答案还不够完备。又或者... 展开全文有关市场“预期差”思考对“估值”思维的修正与启示
在我博客的草稿箱里面有一篇文章已经停留一年之久,它记录的”思考”就如同我胸前“一颗朱砂痣”,每每当我思考估值时它似乎总在暗处提醒着我。
是什么原因让它在我心中种下种子?
或许是因为之前所探讨的问题,心中的答案还不够完备。又或者思考的进化伴随的“排异”不适感让自己暂时停下了脚步。(原有对价值投资的思想注入的先入为主的偏见,而思维是具有惯性的,它会自动排除相反的思维模式。)
一年后我感觉需要彻底的陈述它依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过程,但今天我对它的思考至少已近没有往昔的“排异”感,所以为什么不记录下来呢?我想我已经没有了意识的负担。
那么就原封不动的分享这篇未完结的“起始篇”,我想接下来的思考将会是一场奇妙的思维旅行。
来吧,让这颗“朱砂痣”从胸前映入心里吧!
有关市场“预期差”思考对“估值”思维的修正与启示
对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在思考市场“预期差”之前一直以“市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为准绳。但仔细发现其中存在许多无法解释市场整体运行规律的盲点。
第一、如果认可“市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市场运行观点,这其中存在的假设之一即为”组成整体市场的每个股票都存在与价格截然不同的价值,使得整体市场运行呈现符合其观点的运行韵律”。但显然估值并非具备这样的”普世性“,对于大多数企业其实我们是无法对其进行估值的,即使能够给出模糊期间,由于区间太过广阔使得估值不具备”可操作性“。
如果组成市场的个体大多数不具备被估值的可能,作为整体又如何具备市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适用性呢?如果认为不适用?长期指数市盈率、市净率围绕平均值的循环反复波动又是什么?
第二、“市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的第二个假设为”价值等于未来企业生命周期内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如果以每个企业最终会经历“生老病死”来看,事后对大量“已故”样本净现金流的“回测”是否可以验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呢?
不能!且不说实务中许多企业从生到死的短暂生命中压根就不产生现金流,对于目前已知伟大或卓越的企业由于“基点时刻或期间“的存在,现金流折现依然面临很多疑点。我们可以假设一个企业存在了30年,前面5年由于战略选择并不产生任何净现金流,市场预期也反应平平,但第6年进行战略转型进入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后面25年产生远超于过往的净现金流。如果我们用折现模型进行描述,企业前面5年的价值会远大于当时市场给予的价格,那么我们能够以结果来说最初5年的市场判断是严重错误吗?
如果我认为这种市场判断是错误,我们就在期望市场是全知全能的。而显然市场不是”先知“。站在”基点时刻“(或期间),某一个选择的出现可以说只是可能,市场对选择之后的世界会发生什么一无所知,因此只能按现有的理解去发展价格,而发生被确认并不能推翻之前的确认,这反而是市场往往有效的体现,而非市场的错误。
其实现实比我说的假设更加复杂,一个企业可能同时兼备我说的多种情况,即发展中面临N个基点时刻或期间,(包括战略选择、外部环境变化等)而在这种基点划分的区间内极少产生净现金流,甚至在未来某个时刻”猝死“。而当我们”盖棺论定”回测过往市场走势,破涛汹涌的市场价格走势能成为我们嘲笑”市场“白痴的说辞吗?
思考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巴菲特的巨大成功,他在致股东信中不止一次提到企业的内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我的这些思考难道在质疑他的吗?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仔细研究过巴菲特的人,你会发现他所说的估值其实仅针对”特定范围“的企业。在致股东信中他谈到“查理和我究其一生恐怕只能发现少数几个‘结果必然如此’的公司。产业领军企业并不能提供我们所谓的确定性:过去几年来,我们先后见证了通用汽车、IBM与希尔斯这些曾经在很长时间里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公司所经历的巨大震荡。尽管有些行业和生意的内在属性能让他们的领导者占据一些似乎难以逾越的竞争优势,使得所谓‘大者恒强’几乎成为一种自然规律。但对于它们中大多数来说最终结果并非如此---------,因此,就我们自己的投资组合而言,除了少数几个‘结果必然如此’的公司外,我们也只能再增加几个‘高概率胜出’的公司而已。”
谈到这,似乎可以总结:市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个论点仅仅在少数范围内企业存在。但这又回到我最前面提到的疑问:如果认为对于大多数企业不适用?长期指数市盈率、市净率围绕平均值的循环反复波动又是什么?以现象存在来证实显然有失偏颇,因为以上的推论已被我“证伪”。但这种现象的存在确实是现实。理解并解释,总结并利用,我认为对于我们认识市场并理解投资有着不少的益处。
对于大多数企业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内在价值,或者说内在价值仅仅存在于市场参与者的心中。(预期中)市场价格的形成是基于市场主流意见所形成的暂时性均衡。(也可以说非均衡)它源于基本面因素与认知的互动,也包含该认知偏差。
赞 | 评论 2018-05-11 17:26 来自网站 举报
-
【你所不知的竞争优势——哲学思辨的启示】
“ 坊间传言,所有的哲学家一辈子都在追求人生的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那里来?要到哪里去? 对于投资者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如今对企业基本趋势的(价值)的理解与把握已离不开对竞争优势的探究,因此作为市场参与者的我们也经常扪心拷问着同样的问题:竞争优势是什么?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读... 展开全文你所不知的竞争优势——哲学思辨的启示
“ 坊间传言,所有的哲学家一辈子都在追求人生的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那里来?要到哪里去?
对于投资者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如今对企业基本趋势的(价值)的理解与把握已离不开对竞争优势的探究,因此作为市场参与者的我们也经常扪心拷问着同样的问题:竞争优势是什么?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读者读到这,或许已近满怀一窥“三大基本问题”的探究之心,起心动念之间诸多思绪冒上心头。而今天我却不想一开始就探讨基本的三大问题,因为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三大问题或许基础且重要,但却不是我们面临的“究极”问题。要知道如果投资者希望获取持续的“超额收益”,仅仅回答基本问题是无济于事的。想要站的更高,我们应该对其有更深远的追问及探究。
那么对于竞争优势的理解,什么才是最“究极”的问题呢?”
01
—
判断正确等于“上涨”吗?
在试图回答以上论题,我们先来澄清一个问题——企业市值上涨的动力来自什么?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投资理念里面上涨的源动力来自于企业价值的积累,而竞争优势是其持续有效的保证。那么抛开高估值不谈,是否意味着参与者对竞争优势判断正确就可获取持续的超额收益呢?
我的答案是:判断正确不等于上涨,甚至你判断对了还可能亏损!
为什么?别忘记投资大佬霍华德.**的第二层思维:预期与市场的共识有多大差异才是价格涨跌的动力。因此作为市场参与者你对竞争优势的理解有多正确并不非常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理解超越市场有多远。
备受格雷厄姆、巴菲特推崇的凯恩斯既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又是同时期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1928年-1945年,18年间年均回报为13.06%,同期英国市场回报率为-0.11%)。他曾用“选美理论”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市场这一运行规律,如果你要从100张女性照片中选出大家认为最美的6位,仅坚持自己的看法没有胜算,获胜的关键不是选美,而是根据平均参赛读者认为谁最漂亮的看法,来预测投票结果。
显然,为了做好预测,获胜者必须是第二层次思维者。(第一层次思维者并不会察觉两者间的差别。)甚至当参与者的认知都普遍达到第二层思维时候,(大家都猜测他人的平均看法来做出自己的选择)你要获胜就得上升到第三层思维:预期“预期的预期”。(运用智慧预测参赛者平均预期大家的平均看法是什么)
我这样说是在推崇预测短期群体预期来做投资吗?
NO!他人的念头何其复杂尚且难测,更何况测量众生的念头聚散!我只不过“借喻”类比阐述市场运行规律,研究竞争优势就是因为竞争优势一旦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具备运行惯性。参与者能够通过在动荡多变的市场中把握暂时的不变去规避不确定性。但这样远远不够,我们需要领会参与者对竞争优势的理解有多正确并非终点。
了解是什么、何种类别这是“一维”角度(竞争优势是什么?);了解来源构成、各自的特点强弱(它从哪里来?)属于“二维”角度;理解演变(要到哪里去?)属于“三维”角度;但资本市场的角度是“多维”甚至“超维”的,仅仅了解存在(境)不足以解构存在本身,因为认知(法)本就是存在(境)的一部分。
或许这样说很反常识,但作为市场参与者,我们应该明白感觉上的“反常识,反人性”才是市场生存的正确感触,只有当你的认知对于大多数参与者而言是“反常识,反人性”的,并具备不断“自反”蜕皮勇气,你才能长期成为市场少数的“幸存者”。
请记住霍华德.**所言:“重点就是第一层次思维者看到的是表面,单纯地对表面现象作出反应,并且根据自己的反应买卖股票。他们并不明白所处的设定环境是投资市场,该市场中资产价格反映且依赖的是市场参与者的期望。他们忽视了他人的行为会使价格变化的事实。而且他们无法理解这件事对他们能否走向成功的含义。”
说到这,我们回到前面的拷问——对于竞争优势的理解,什么才是最“究极”的问题呢?答案是——“市场如何反馈市场参与者对竞争优势的认知”才是理解竞争优势的“究极”问题。
02
—
那么市场是如何反馈认知呢?
在接下来的陈述,我会借用哲学、佛家、道家、经济学家、“不同类型”投资大师(同而不同)的一些用语及方式来进行类比阐述,其中的许多思维习惯可能与大多数读者截然相反,或许某类读者也难免产生一些思维的“排异”感,但正如前所述,资本市场的逻辑是“多维”甚至“超维”的,享受这样的“不适”是值当的。
我深信桥水基金达里奥在《原则》中所言,投资是一场破除我执的修行。因此我也倡导有缘人——作为市场参与者不要只执着于“我见”,不要执着于“他见”,也不要跟随“群体见”,更不要跟随历史反复正确的“时间见”。这就如同佛陀所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市场是如何反馈认知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解答如下三个问题,它们分别是竞争优势是存在还是认知?认知可以完全反映存在吗?认知通过什么来表达?
竞争优势是存在还是认知?
在普遍的认知中,单纯从经济角度去考虑,竞争优势被视之为一种独立的客观存在,参与者思考它时往往处于一种“线性”的科学仪器思维,有某种输入就得到某种输出。这种仅站在一维角度的思辨能力是空洞且远离现实的,因为参与者没有看到资本市场为其注入了“心”(预期)。
竞争优势在哪里?它不存在于财务数据中,也不是普遍独立的客观存在。竞争优势在参与者的心里,存在于市场的主流偏向中,但主流偏向不绝对等同基本趋势,基本趋势也不绝对等同主流偏向,两者相互混同、相互纠葛,若即若离。
因此我们作为市场参与者要领会竞争优势是市场对基本趋势的认知而非基本趋势本身,市值上涨的动力是认知处于边际递增效应发挥区域,这就如同竞争优势是边际递减效应的“非常态”。从市场运行逻辑角度看源头似乎是基本趋势的变化。但别忘记价值投资大佬**的第二层思维,预期与市场的共识有多大差异才是价格涨跌的动力,因此市值的积累来自“超预期”,又或者说不断“出乎此时市场共识意料之外”。
现实中值得长期持有的标的其实极其“稀有”,因为这需要对象拥有不断超预期的可能。从基本趋势看,这种情况仅可能出现未来可以拥在或拥有竞争优势,且处于成长初中期的企业才可能实现,否则长时间不断“超预期”无从谈起。
请记住——不是竞争优势(基本趋势)推动市值的上涨,而是市场参与者对竞争优势的认知(主流偏向)不断被修正推动市值的上涨,从市场运行角度其本质是一种边际认知的变迁。
认知可以完全反映存在吗?
盲人摸象的故事人尽皆知,却少有人知其出于原始小乘佛教经典《长阿含经》,经中有言:“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讼;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
《道德经》开篇有云:“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大乘佛教经典《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索罗斯说:“我们对所处世界的认知是天生不完备的,易错的。”
古往今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他们都昭示了同一个道理,认知是无法完全反映存在。这就如同自我宣称价值投资者所认为那样,估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但如果这是一种可以被完全认知的客观存在,市场价格应该迅速靠近价值并予以“一条逐渐下滑”(时间在稀释价值,就如同人寿命消耗)的曲线来完成其市场表达。
但现实市场根本就不是如此,因为竞争优势是变化的,空间、结构、壁垒、战略、团队的任何一个关键变化都可能改变竞争优势;认知也是不完备的,市场对其效用、所处阶段、边际效应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更何况表达工具也是变化的,市场在缺乏表达工具的时候,认知是无法充分实现的。而当表达工具充沛,认知可以超常表达。这也是为什么著名投机家科斯托兰尼会说:“货币+心理=趋势”,2014下半年启动的蓝筹牛市有基本面因素,但这种基本趋势离开融资融券及配资的表达工具是市场可以充分演绎的吗?
**说:“思维可以正确反映存在,不存在无法被意识认知的存在,只有’尚未’被认识的存在。”看这句话不要着眼于“正确”,而应该着眼于“尚未”,当你深入了解霍华德**、索罗斯的观点。心应归于寂静:不存在可以完全反映的存在,市场并非“全知全能”,它是探索性的,站在“奇点时刻”(或期间),某一个选择(改变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的出现可以说只是可能,市场对选择之后的世界会发生什么一无所知,因此只能按照现有的理解去发展价格,而发生被确认并不能否认之前的确认,但一定会发展之后的认知。从这个角度看认为认知不可以完全反映存在并不否认市场往往有效。
市场中的个人是通过“信息”与“逻辑”来认知存在,这种过程也即索罗斯所谓的“认知功能”;个人根据自己的认知,运用交易工具(股票、现金及融资)通过既定的交易规则参与市场即所谓“参与功能”。一定时点上参与市场的集合是由人组成,交易是有买有卖的,其抵消之后形成价格符号其背后都是“认知”,而由于人的认知天然“不完备”性,这种聚合所体现的价格仅代表一种“主流偏向”,即为盲人摸象的群体认知集合。
认知通过什么来表达?
市场折溢价及周期波动所表达的是什么?穿越周期持续的高溢价按照经济学家托宾的托宾Q理论就是“难以被重置”,其背后的另一种语言表达就是“无形资产”含量,因为“有”最容易被模仿,只有“无”才最难以被重置。但别忘记了道家的“超维”思想——有无相生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用再一种语言表达:一时单个企业的市场折溢价(难以被重置)即为主流偏向对竞争优势或供需(这里暂且按下不表)的“边际”认知表达,所蕴含的是基本趋势、主流偏见、价格符号三者的互融互斥、即因即果的关系。认知竞争优势即为估值,认知“预期”即为估值,所谓的估值其实就是对竞争优势(超额收益)强弱及趋势、持续性、扩张性的综合评价。(供需变化导致的折溢价暂按下不表)其最终皆会通过众心汇集成市场表达为市场折溢价的变迁。
03
—
从熵来解答如何反馈
竞争优势不是存在,而为认知。就如同艾·里斯 / 杰克·特劳特在《定位》中所言定位不存在于产品中,也不存在于企业内部认知,而在消费者的心智里。
是认知就天生不完备,存在发展与修正的趋势。
市场折溢价是市场主流偏向对竞争优势及供需的表达,表达并不完全等于存在,也不完全等于认知。所以三者总会存在差距,并且在特定时期会严重错位。
市场的机会来自哪里?
市场的机会不来自于你对竞争优势“是什么?从那来?到那去?”的“低维”理解。而来自参与者对“市场如何反馈其对市场认知”的理解,或者说来自对三者在何种状态下严重错位的理解,又或者说来自你对“超预期”边际动能理解。
我分别予以它们名为竞争边际动能、认知边际动能、结构边际动能。
竞争边际动能我定义为竞争优势的投入可以带来的增量盈利增速;认知边际动能定义为群体认知更新与认知发展的潜力之比;结构边际动能分别为表达工具的边际动能及参与者结构的边际动能。
对于边际动能我们可以用物理的角度来看待,这就如同看待“熵”。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世界的动力是能量,一种能量转换成另外一种能量在现实中无法完成100%的转换,那些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浪费掉的、无法再利用的能量称为熵。
竞争优势可以理解为一种能量转换过程,其与物理的熵类似。
“成长”是关乎空间、结构、壁垒、战略、团队的活动。它是由主观到客观,再由客观到主观的表达,所谓主观到客观是指企业通过战略(主观)整合资源(客观)形成竞争优势。即主观(战略、团队)通过客观(空间、结构)的表达;
所谓客观到主观的表达是指资源的投入过程(客观)是能量的注入,它即会形成新的资源(客观),也会体现为业绩的持续释放(主观),而这种业绩的释放需要被计量、且为市场所认知。因此投入资源过程是能量的注入,形成能被认知的竞争优势(增量盈利增速)是能量的转换过程;
个人参与市场对竞争优势的认知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能量注入过程,而个人的认知所引发其他认知汇集互动过程可以认为是能量的转换过程;
交易工具的杠杆效应也可以看成一种能量注入与转换过程;(金融产品价格的上涨导致担保比例下降,释放更多现金参与交易。)参与者结构的传染及情绪效应所产生的集散转换也可以看成一种能量的注入及转换过程。
熵增即为“超预期”边际动能被“压制”或“力竭”。 熵减即为边际动能的“增加”。由此启示,我构建了二维表格运用多元角度来进行动态阐述,详见下表:(建议点击放大阅读)
当竞争优势尚在萌芽阶段时,此时企业处于投入期,盈利被压制。(竞争边际动能熵增)市场会选择“忽略”。此时仅有少数能看到趋势展开的人,研究机构很少去研究,市场参与者善未予以注视。(认知边际动能熵增)但市场交易的大多数参与者仅是交易“短期”的看法,符号仅反映近期业绩甚至折价,参与者结构中“短期旅客”多而散。(结构边际动能认知边际动能熵增)
接着当竞争优势初步建立,市场对其业绩的增长“略显意外”,(竞争边际动能熵减)但由于认知边际动能尚未打开,市场在顾虑中开始进入初期自我强化阶段,这个阶段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涨幅会进行修正,甚至跌破竞争优势培育价格平台,此阶段相比扩张初期的犹豫区别是尚未曾形成明显的底线抬升趋势,又可言之为:认知参与存在的程度尚潜。(认知边际动能熵减被压制)此时参与者结构中“短期旅客”多而散。(结构边际动能熵减被压制)
在扩张初期,竞争优势动能提升,业绩释放开始加速。(竞争边际动能熵减)由于参与者结构不稳定原因,“获利退出者”众,市场反而表现为“犹豫不决”,(多次修正触底再起飞,呈现沿着一定斜率向上抬升趋势)而正是在这种犹豫不决中,参与者结构已获得了改善,(结构边际动能熵减压制被解除)更多坚定的参与者得到了加入,又或者前期参与者的认知得到了发展与加强。(认知边际动能熵减)
随着竞争优势的发挥进入扩张中期,企业业绩进入超高速增长阶段,(竞争边际动能熵减)如果说扩张初期市场表现为多次确认的犹豫不决,那么在这个阶段市场前期顾虑已被彻底打消。竞争优势发挥与群体认知交互强化,在市场惊人的涨幅中,质疑天花板的声音常有发生,但难成气候。(认知边际动能熵减)此时的逐步抬升的斜率相比扩张初期更加陡峭。参与者结构产生逆转,“长期旅客”压倒“短期旅客”占据上风。(结构边际动能熵减)
到了扩张末期,行业空间逐渐饱和,竞争优势的扩张性已日趋力竭。但行业的“护城河”依然深厚,业绩增速依旧不低,但已是“强弩之末”。(竞争边际动能熵减被压制)但此时的财务数据“红的发紫”,由于历史的“反复验证”,如日中天的态势很难让群体怀疑它不会继续创造“奇迹”。此阶段参与者结构中混入了许多“伪长期旅客”:或许是“反复打脸”后的有限“自我反省”而坚定信念,又或许是受到趋势吸引蜂拥而至的“淘金者”。(结构边际动能熵减被压制)他们从一开始进入就抱着“坚守”(锁仓)的所谓信念,甚至此时“价值投资”成为“流行语”,但不要看其宣称什么,或披上什么样的外衣,这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偏差”,而且非常不幸,它临近悬崖的边缘。(认知边际动能熵减被压制)
在竞争优势发展到成熟期时市场不会提出事前的警告,最终的确认只能是事后解说,又或者说“认知塑造了存在”。事中我们听到的反而都是伟大与卓越的赞美之词。就如同那句富有生活哲理的老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一切推崇皆为“虚妄”。认知已无法推动存在,市场的动能在扩张末期已边际递减直至消耗殆尽,于是在竞争优势扩张性散失初期甚至之前市场予以反映,但此时后者后觉的参与者在认知惯性的作用下很难违背之前“坚守的誓言”,直至价格伤害了它,一部分人才会“受惊而逃”,在这个阶段“滑头”受到的伤害最小,而部分号称至此皈依的“价值投资者”反而会在下跌中成为“鸵鸟”,人性中的“认知失调”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坚守股票的巨幅亏损被其曲解为长期投资的事先代价,此时的人只有站在道德制高点才能掩盖自己的错误,因此宣扬及坚守人尽皆知的“高尚理念”,反驳及打击投机份子的君子姿态是其必备的“遮羞布”。
随着竞争优势的继续发展行业步入衰退期,又或许由于生意属性及行业结构的不同拥有均衡期。在之前趋势的惯性下,市场会进一步寻底。金融市场的错误是延后的,又或者说是“后验”的。唯有时间会让之前的“鸵鸟”们认错,认知失调下的自我欺骗在亏损很深的时间里可能会异常长久,甚至人会“选择性”忘记。但只要亏损的弹簧由于基本趋势的复苏起伏得以消除部分,那么就会种下“认错出局”的种子。在参与者结构中唯有彻底清除披着价值投资或长期投资的“自我欺骗者”,市场才能获得新生而与基本趋势“交相辉映”。
04
—
有什么用?
这种认知维度就如同“活地图”,那些是禁区那些地方可能极其危险都有所标注(暗示)。并且它可以“破执”从而“明心见性”。——藏宝图地点往往都是在参与者不具备多维及超维角度之前看着很危险的地方。
最危险的地方在哪里?
在竞争、认知、结构三者边际动能都熵增且未来没有释放可能的区域,在这里三大边际递增效应皆“力竭”或被“压制”。因此拥有竞争优势且处于扩张末期、刚从扩张末期进入成熟期不久的对象最有可能成为“长期投资者”的杀手。
1998年买入可口可乐为什么20年不涨?那是因为经过全球扩张后,随着渗透率的提高,可口可乐已从扩张末期进入了成熟期,竞争优势的边际动能熵增;从认知角度看,新的认知与可被认知的潜力已不复存在,这有点像男女之间情爱一样,总有七年之痒。资本市场有些喜新厌旧,但凡一个新生事物被资本市场反复认知,时间越久它就越难以引发市场的兴奋,(体现为估值折溢价随着时间平均线不断下移)G点反复刺激后就不是G点,除非它“脱胎换骨”焕发第二春。(新的业务)这不仅仅是整容(重组)可以长期重写的。
腾讯为什么不断创新高,单从认知角度看。刚产生时你认为它只是个聊天工具,但没有想到它除了做广告、还成为了生活服务平台、金融平台、软件开发平台、大数据平台、创投孵化平台。每一次群体的认知改变都跟不上其认知潜力的扩大。它就像个“认知黑箱”,市场输入认知,产生更多的认识,而黑箱可以无限吸纳。
互联网通过免费“聚”而产生“生”就像创造了一个道家的“内世界”。它的成长根本不同于传统行业,传统行业是存量中找增量,你要预测有存量作为基础。它是在增量中找增量,你很难预测。(感兴趣的可以读读董宝珍先生的文章《从可口可乐股价20年不涨 看如何立足时代潮流做投资》)显然不同类型的企业所处阶段以及特性其认知边际动能是不同的,可口可乐20年不涨的历史从认知角度看就是认知边际动能熵增。
宝藏在哪里?
请挪步之前上表中的“超预期”。
前文已近分辨,竞争优势不是存在是认知,角度的变化才可以知道市场演绎和方向及可能。而投资者的市值实现是其收益的主要来源,因此认知自己的理解与市场理解的差距在哪里才有落脚之处。上涨的本质是来源“超预期”,拥有竞争优势且处于初中期为什么价值最大?因为拥有持续超预期的空间。末期及成熟期为什么价值最小?因为超预期的边际空间最小。
不同的阶段其超预期的来源是不一样的,在竞争优势萌发和培育期,市场担忧可能失败,而忽视了竞争优势培育过程。因此超预期来源于一旦竞争优势建立即将展开新的篇章。所谓甘蔗没有两头甜,靠近根部格外甜。这种时期如能把握并长期持有到扩张末期或临近成熟期变现,那么将给参与者带来最丰厚的回报。但很可惜这不但需要投资人具备超前眼光,而且还需要很好的运气。
扩张初期超预期来自于市场对行业周期性的误判或对未来前景的质疑,没有意识到竞争优势建立,即将进入边际递增期,企业能获取独立于行业景气的超额业绩。处于这一阶段的需要投资人具备超前眼光,特别是对于竞争优势的理解需要“打通任督二脉”直通“市场折溢价表达”,否则受身见、边见、见取见影响将困于所谓高PE,不见法相。
扩张中期市场担忧天花板的到来,超预期来自忽视了竞争优势进入边际递增高速期,高增长不断打消市场顾虑。处此时往往是近年被市场较充分认知的“新白马”,但其实其未来还拥有不小的扩张空间,但折溢价的表达一般为高PE、高PB,看着很难下手。要获取较好的收益,需要在扩张末期或成熟期之前变现,否则业绩即使高增长,但由于估值下滑依然不见得有可观的收益。
扩张末期市场担忧被淹没,难以呈现。业绩继续高增长,市值远高于业绩增长。但由于动能日渐不足(表达工具、参与者流动、边际偏见),很难产生持续的超预期。(超预期边际递减)。这个时候对于从前面期间一直持有的人来说,账面盈利很大。但由于“禀赋效应”很难割舍。人这种动物就是太喜欢保留自己的“成功”的感觉——前面已反复证明我的正确,我为什么还要自我否认?因此长持必然“复利”回归,回归到西格尔《投资者的未来》里所描述的那样——撑死不超过19%。
成熟期市场担忧行业高增长结束,由于原有业务已抵达天花板。超预期仅可能是来自多元化发展迎来第二春,重回扩张期。作为市场老人都知道“多元化”是较难实现。因此对于被市场反复证明正确的标的,大家要留个心眼,特别对于看着PE不高,未来成长需要“多元化”实现的对象。有一种幻相叫做“低PE”,(特别对于周期性明显的行业)有一种低估叫做“在喜马拉雅山挖个坑”。
大多数企业都会进入衰退期,就如同人的生老病死。但有一类企业由于生意特性其并不一定进入衰退期,而是会供需到达一种微妙的均衡,但注意没有永远的均衡,或者说均衡只是“非均衡”的“非常态”。由于在相当长的期间里可以保持很高的R,(具备超额收益)因此在市场极度悲观后反而可以实现超预期。再比如周期性行业周期再起,供需错配后在极度悲观后也可以实现超预期。但此周期非彼周期,其强度和高度与之前已不同——你不可能两次走入同一条河流。这个阶段往往是传统价值投资者喜欢的区域,比如跌破破产清算值的双低对象,已过扩张期的消费领域对象当其PB跌破或接近R/r时,比如伊利、双汇、格力、阿胶等。
好的研究分析要说什么?
理解了上述所说,那么很容易了解最好的研究分析不是描述人尽皆知的现象。
“分红很高,PE很低,roe不低呀,我买入就有3%分红了!”——这是最差的分析。
“行业空间很大,有竞争优势,PE很低呀。”——这还是很差的分析。
“空间大,属于某某竞争优势,对比历史及同业估值很低呀。”——对不起,依然是很差的分析。
为什么?因为没有说明竞争边际动能问题!
“空间大、属于某某竞争优势,处于初期阶段,未来行业结构显示存在均衡期的可能,它大概率成为胜出者之一,逻辑是…………;R现在处于…………未来会到…………竞争尘埃落定后可能营业规模…………可以实现的增长…………逻辑是…………”——还不错而已!打50分,不及格。
为什么?有说明竞争边际动能问题,但是没有说明认知边际动能问题!
“空间大、属于某某竞争优势,处于初期阶段,未来行业结构显示存在均衡期的可能,它大概率成为胜出者之一,逻辑是…………;R现在处于…………未来会到…………竞争尘埃落定后可能营业规模…………可以实现的增长…………逻辑是…………市场折溢价表达认为其处于某某阶段,我的认知有多大概率优于市场表达?我的认知为什么一定会被市场接受?”——优秀,60-80分。
要超越80分,我们需要进入“无人领域”,受制于篇幅及个人认知能力缺陷暂且按下不表,留个空位待未来突破。
破“执”
细心的读者或许读到这会发现,诸多看似矛盾的大师与理论们在我的“借喻”中并不矛盾,它们相容相生,其乐融融。如真有此效,我满心欢喜。
我时常告诫自己——作为市场参与者需要破除“身见、边见、见取见”。人之所以有“见惑”是因为认知惯性,一个人能够理解什么受到已有知识结构及认知模式的惯性作用,甚至很多惯性是“祖代”习得深入基因的,根植于潜意识(阿赖耶识)深处。
有一个有关进化论的习惯解释——女人怕鬼往往害怕床底下,而男人怕鬼大多是害怕窗户外。为什么?因为祖代在漫长的原始人时期,当外敌来临,女人上树或爬到高处,男人持武器环顾四周。所以女人自然向下看,男人向外看。
我们现在多少认知模式是受到“祖代”习得深入基因的?这是一个很难用科学解释的未解之谜。净空法师说:“起心动念,阿赖耶识里头都已经做成档案,比电脑可靠,电脑电源断了它就没有,阿赖耶识永远不断。”
我们在世间得悟一切法,一切行为惯性都会向阿赖耶识写入代码,并反馈到自己及下一代身上!
当你觉得自己发展了一个观念(身见)或理论(边见),又或者在趋势中受益,那么你成为“自我强化”的参与者就无可避免(见取见),因为这一切都是潜移默化的。
唯一的做法或许是理解人性的弱点,承认偏见无处不在,并利用逆向思维反市场潮流思考。或许市场最后的偏见运行超乎想象,毕竟燥热处是关乎梦想与激情。但反复的“正确”往往是认知“存在”的幻觉。(万法皆空)
在认知与存在的模糊领域,错误是反复的“正确”,而正确是反复的“错误”,如佛陀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做如是观。”
破“法”
思维困于语言,意识囚于文字。我今天在这里所言,仅为我自己体悟,我的认知,我的惯性,我的阿赖耶识。
语言可以完全解构思维吗?文字可以完全阐述意识吗?
即使你认为可以,别忘记传播的关键不在传播者,而在接收者。你只能看到你能看见的,你只能听见你能听见的,你只能想象你所想象的,你只能意会你能相意会的。我的文章对你而言只是一种能量输入,你的“认知模式”不同于我的“认知模式”,你的执不是我的执,你的法不是我的法,你能接收什么,你能输出什么,在于你的“法”!你的“心”!
你说我不是价值投资,我肯定不是你所认为的价值投资,你所认为的价值投资肯定也不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那是你能看到的价值投资,皆为你看到的自己。你批判价值投资,你否则价值投资,也只是你所认为的“价值投资”。
在这个市场以批判巴菲特得名的不少,他们批判的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吗?不!他们批判的是他们之前认知——之前对巴菲特的认知。他们在在向过往的自己说再见!
我说了什么?我什么也没有说!我习一切善法,我得一切善法。我遇法破法,遇鬼杀鬼,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最后我想用《金刚经》来结束,感谢你我的相遇,有缘纳兰千问与你再相见,见于法空见于“真我”。——《金刚经》有云:“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赞 | 评论 2018-05-11 17:21 来自网站 举报
-
【千问:投资中的认识自我,一个模型,为你拨云见日】
画作:邓箭今《无所适从的人们》今年年初投资圈出了两本特别有趣,有料的书:分别是达里奥的《原则》和高毅资产的《投资中不简单的事》。我毫不怀疑这两本书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不可多得的经典。但今天千问不是来谈“读后感”的,而是来聊聊两本书引发的有趣现象,进而思考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展开全文千问:投资中的认识自我,一个模型,为你拨云见日
画作:邓箭今《无所适从的人们》
今年年初投资圈出了两本特别有趣,有料的书:分别是达里奥的《原则》和高毅资产的《投资中不简单的事》。
我毫不怀疑这两本书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不可多得的经典。但今天千问不是来谈“读后感”的,而是来聊聊两本书引发的有趣现象,进而思考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现象一: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某深圳私募在看了《原则》之后,依葫芦画瓢,也在公司内部制定了80多条的原则,让员工遵照执行,“结果把前几年赚的钱都亏完了”。
著名投资人谭校长在《原则》闭门研讨分享中有一期的标题是“原则里有洪水猛兽,乱入者九死一生。
他在分享中提到一位受《易经》启发年轻投资人的话:“任何一部经典都可能被误读,误解,误用,那些人可能从中并不是收益,而是受损。
>现象二:华山论剑让围观吃瓜群众“无所适从”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中几位高手风格各异,高手们的对决就如同武侠世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华山论剑。
本来华山之巅人迹罕至,哪怕功夫水火不容,风格相冲,但英雄们的对抗是心心相惜且相互激发的。
在互联网普及的新时代,吃瓜群众却破格可以观摩攒测。但从网友们的反馈看,似乎这种观摩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完全的好处,有不少网友表示“无所适从”。
甚至是雪球大V唐朝也表示对擅长利用市场认知逆向投资的冯柳及宏观认识超群女将孙庆瑞的风格及表述看不懂,但我同时发现也有不少大V甚为推崇,表示受益匪浅。
>问题
对于抱着学习态度的我们,不管是读《原则》也好,《投资中不简单的事》也罢,我们都希望能够从中得到“真经”,悟得“精髓”。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阻挡了我们?作为学习者我们如何认识这种无所适从?我们有什么办法从“无所适从”过度到“择善而从”?
01
他们是故作高深吗?
我们能说不容易被理解的高手们是“故作高深”吗?
不!我认为有些人天生的思维是跨维的,所以其表述也是极为跳跃的。
《原则》中所言极度开放的两大障碍其中之一就是“思维定式”,因为不同人的大脑构造不同,所以我们体验现实的方式千差万别。从而人与人的思考方式就千差万别。
心理学及神经科学的很多研究已表明,思维模式的差异本质上是生理差异。所以达里奥的原则里会有一条: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
如果我们真的能从心底理解并认可这一点,那么自然不会觉得有些人是在“故作高深”又或者故意说的“似是而非”。
他们的大脑就是这样的构造,跟这类人聊天,你会发现他们跳跃性非超强,在相反思维定势的人眼里甚至觉得其简直就是“思维飘逸”。
读不少冯柳的表述,特别是问答环节,我可以明显的感觉其谈话会经常有“升维”的表述,咋一看上去觉得答非所问,但细一想却又内涵丰富。(具体解读这里暂且按下不表,以后会做专门的系列解读。)
思维定式之所以是定式,就是因为本质上是生理现象,它是内在天赋与外在环境下的自我强化下的惯性产物,具有不可逆的生理特则。对于它,我们更多的应该去试着理解,如果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对学习对象及自我的思维定式差异一定要去探究,否则“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必然。
02
无所适从的信号是什么?
《原则》中被反复提到的一个概念就是“痛苦+反思=进化”。
达里奥告诉我们对于痛苦,如果你要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我们应该将其视为一种“提醒”机制。每一次的痛苦都是上天赐予的进化机会。
对于千问而言,围观高手混战的“无所适从”就是一种提醒:无所适从从心理学来讲是别人的观点或表述在自己的大脑里面找不到对应的解释体系,本质上是人对未知恐惧的外在表现形式。
比如,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第一次见到狗的时候很可能会害怕,这时你跟他讲这是狗狗,不咬人,不用害怕。
那么在他脑中就会有一个狗的模型,里面包括一切关于狗的信息,如外面,形状,毛发颜色等。从而把“不用害怕”的情绪和“狗”的模型配对起来。
假如他不害怕,那么在其大脑里面也会记下关于对狗这一客观事实的情绪反应,就是我不怕狗。
所以人的思维普遍定式是当人遇见未知的事物时,第一件事就是先在脑海中迅速寻找类似的模型,来看看到底这是什么东西。如果找到了,你的情绪反应就会和对之前已有的模型情绪一样。
如果找不到,匹配不上已有模型,但又没有足够的信息建立新的模型(如没旁人给你解释这是什么),你就会不知所措。
而遇到不知所措的东西时,逃跑是最安全的选择………
>因此
如果无所适从来源于不了解的知识,那么就得补充。
如果无所适从来源于自己之前极力否认的事情,那么就得思考并承认自己的认知是一种偏见。
比如国内夹头们普遍流行宏观研究无用论,那么怎么解释达里奥的“至上而下”的宏观投资的成功?又怎么解释高毅资产孙庆瑞的成功?
当然是否值得自己学习,能否有这个天赋和知识结构去承接,那是后面要谈的话题。但首先我们必须放下固执,回归事实和理性。
如果来源于对不同风格下的理解矛盾及冲突,那么往往就揭示自我体系不够完善,本质是认识自我不够到位。
因为如果你知道自己是谁,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有没有相关天赋,另一种风格再强都不应该让你无所适从,人是“知止后定”的。
当然,能够坦诚“无所适从”感觉的学习者心态上是开放的,但一开始由于找不到解释体系,将价值语录一唱,先战再逃的人并不是”知止后定”。
要明白他们嘴上的坚定只不过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
很可惜,他们放过了一次可能的进化机会!
03
认识自己——从“无所适从”走向“择善而从”
学习任何高手或者大师,最终都会回到“自我认知”上面来,因为人与人是不同的的,他的思维定式是他的,是否合适你,你必须得问!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父母的禀赋尚且遗传不一,又何况我们想去承接高手们的“精华“?
格雷厄姆的弟子很多,每一个都非常成功,但其实大家风格和价值策略都不尽相同。
施诺斯不依靠前瞻,就十年如一捡破烂。
巴菲特模式前瞻权重很高,于是判断高价值和管理层就非常重要。
而两者最终长期复利收益率不分伯仲。
这背后的差异是什么?本质上是他们对“自我”的认识都非常到位及诚实。深刻理解后知道各自适合什么,因此可以相互欣赏又和而不同。
认识企业也好,认识市场也罢,最终也要回到"认识自我“上面来。
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自己的禀赋、能力、偏好,我们可能只不过受欲望(期望收益率)推动去做自认为适合自己的投资模式,而其实可能我们从内到外就不具备先天及后天的条件。
又或者,我们放弃了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对自我认识不够导致先天的禀赋及能力开发不足。
那么我们如何去认识自己的投资天赋及能力?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持续跟踪反馈呢?
>冰山模型——认识自我的道、术、器
在人力资源领域有一个普遍使用的评判模型,叫做冰山模型。
这个模型认为人表面上的知识与技巧以及表层能力仅仅是个人的冰山一角,水平面上是显性且动态的,可见性强、可习得性强。
对于高脑力领域的稀缺能力评判,需要见到水平面下面的东西,因为长期而言,一个人的发展最终是由看不见的部分推动的。而且水平面下看不见的冰山“大部分”是无法改变的。
投资无疑就是这样的领域。所以,我很认可在投资方面要达到“非常”高度,真的像马克·塞勒尔08年哈佛演讲那样——有相当大的天生因素!!
我们不妨对应冰山模型盘点以下投资中需要的知识、技巧、能力、天赋:
>知识:投资需要了解的直接基本知识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经济学、战略管理学、营销学等,总的来说就是工商管理主要门类;而非直接知识有哲学、心理学、生物进化学、社会学、历史等等诸多门类。
>技巧:技巧主要是使用的一些分析工具,比如EXCEL、WORD、分析程序、分析模板、财务建模等等
>能力:概率及赔率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不得不说投资中需要的能力几乎全部是水平面下面的“潜力",(能力天赋)属于能力天赋部分。
>天赋:也就是意愿天赋,主要包括价值观、性格、动机三大要素。
非常遗憾,投资最缺乏的的东西往往不在冰山表层,(知识、技巧、表层能力)而恰恰就在水平面下面。
想要升级为高段位的投资者,需要底层的天赋和能力本身就有支撑,同时必须要有惊人的毅力,理解自己的潜力偏向,并通过“刻意训练”系统化的完成能力天赋的开发。
这就好比唱歌,你的嗓子很好是一种能力天赋,但如果不通过系统开发,你依然无法拥有顶级的歌唱能力。
而对于天生嗓子不好的人,训练可以改变提高一些,但想到达歌唱家地步,根本不可能。
对于投资,毋庸置疑,价值投资是可学习的能力,但你能教会一个从小形成“暴利”倾向价值观的人去守候价值吗?
你又如何让一个没有“成就动机”的人在投资的道路上不断“精进”?要知道大部分市场参与者是“趋利”而来,这无可厚非。但来了之后,如果没有天生的好奇心,喜欢不断挑战投资路上的诸多疑问,他一定走不远!
毕竟没有成就动机的人,投资只是你达到目的的工具,甚至是逃避现实的出口,而不是你思考世界的方式。这两种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能去看的风景必然不同。
我们可以从达里奥和索罗斯文章中读到他们追求真理胜过挣钱,而巴菲特热爱投资也胜过挣钱本身。
或许价值观和动机这两个意愿天赋中的认识,还不足以让我们信服,那么其中可能是最让人“沮丧”的估计是性格了。
《原则》中有提到桥水基金所有的入职员工都必须接受MBTI的职业心理测试,以此获知其到底是否合适相应的岗位要求,同时也决定未来在桥水职业路径发展。
MBTI是对性格四个方向的倾向画像,分别为:
精神支配——外向E还是内向I;
认识世界——实感S还是直觉N;
判断事物——思维T还是情感F;
生活态度——计划J还是知觉P。
你如何让判断事物强烈倾向于情感F的人去修炼逆向思维和辩证思维?
你又如何让强烈倾向于实感S,且强烈倾向于情感F的人在依靠“前瞻”类投资风格(巴式、芒式)上持续精进?
或许这类学习者学习施诺斯更加合适,但前提依然是最好性格中判断事物非强烈倾向于情感F。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情绪都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元、灰质、树突、轴突、神经递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我们所谓的理智思考,其实由情绪随机调动不同的思维模块的过程。
如果把人的思维活动当作操作系统,那么情绪本身是就是这个操作系统中的“调配者”。
而这一操作系统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我们人生的最初几年(包括胚胎时期),脑部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所有脑细胞正确地连结起来。不只是建立细胞间的连结,还要把某些连结切断——3岁小孩脑细胞之间的连结是成年人的两倍——这些连结是乱七八糟的。
为了妥善运作,脑部必须决定哪些连结要保留,哪些要断裂。在有限的大脑关键发育期间脑部必须检查成千上万兆的连结,因此不得不采取“残忍”而有效的原则:用不着的就自动断裂。
我们在不同的基因及环境下,大脑内的神经元连接会在不同影响下成型固化。而这些功能神经元连结强度对我们将来的获取信息、思维、决策方式都将产生一生的影响。因此,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性格一旦形成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而投资中的最需要的思维能力,本质上就是这些神经元复杂的连接方式。
于是可以得到一个“糟糕”的推论,如果你天生神经元某些适合投资思维的关键通路都断了,可能压根就没有从事投资的天赋,即使再开发,只怕也没用!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去顺应而非改变,去发现并开发而非浪费
中国大多数接触投资的人都是20多岁以后,在这样的年纪,你的意愿天赋(价值观、性格、动机类型)早已定型!
投资中需要的稀缺能力可能真的如神经科学研究显示的那样,是成千上万兆的连接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天赋。
但这种天赋不是说你有,你就不需要开发,而能不能开发出来,是否可以高效率开发,依然是极其困难之事!
国内著名个人投资者李杰先生,曾分享自己的投资历程这样说道:”比如就我来说,稳健倾向的性格并非是在投资后才显现的。很早前的工作中,我管理下的项目无论进度、质量还是成本大多是相当可控和靠谱的(做过项目管理的同学知道实际上这三者之间经常是矛盾的,这与投资又有一点像:收益率、安全性、持续时间之间也有类似的相互制约)。“
从这段话,不知道读者能读到什么?据笔者跟踪多位国内著名投资人,其实有相当多个人投资者,在做自由投资人之前就在本职工作中体现出了高度符合投资能力的特性。——从他们过往历史的谈话中,你无不发现闪着辩证思维、逆向思维、概率及赔率思维的光辉。
由此我的启发是:作为投资人必须明白,深入认识自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应该去盘点自己的意愿天赋,然后去找到疑似与自己天赋相类似的投资大师或高手去学习。
同时要向找到自己最合适的方式,最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仅向某类人学习的狭隘范围,应该适度宽泛,最好他们相互之间有着非常清晰的对立面!
然后通过不断的转换角度去试着理解他们的异同,因为只有这样,时间才会告诉你自己真正的潜力,并且避免受制于个人思维定势导致的误读、误解、误用。——我自己称这种历程为“搅动脑浆”。
我个人的经历就是如此,在投资的近8年路程中,开始就锁定了国内外多位学习对象,知道东博老股民、SOSME,进而知道有“闽发论坛”。
于是知道了福探(徐星张东伟先生),茅台03(高毅资产冯柳)wjmonk(信璞基金合伙人),后来知道了水晶苍蝇拍(李杰)、邱国鹭(还在北大听了他讲座,很棒)。
在学习历程中,我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倾向于那类投资者,所以,只要经过时间证明的高手,我都会去了解。
我非常感谢这样的过程,因为这让我排除了很多可能,比如我知道SOSME的风格在性格上并不适合我。(动态平衡,极度低残、极度悲观)
一路走来,我也经历非常多的“无所适从”,比如福探先生谈到的Q理论、未来优势、超复利等概念,冯柳很多康德式的哲学叙述。
刚接触,由于缺乏资料,我压根就是无法理解。简直就是一脸懵逼!
后来李杰先生在《进阶之道》书中揭露了一些迷题,比如完整讲解了未来优势,讲解了价值驱动因素(N、G、R)。(题外话,李杰先生本身受张东伟先生影响非常深,另一位是冯柳先生)
再后来我一直追踪张东伟先生,把其历程及影响他的书籍全部收集起来,再进行主题延伸阅读。
终于,在发高烧的某天,我完整推导了Q估值的表达式(N、G、R),而近期对我而言以前不理解的冯柳,在做了多次主题研究后也能看懂一些了。
未来,我知道我还会遇到更多的“无所适从”,但我不会轻易让“无所适从”就此罢了。投资对于我而言,一方面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挣钱的感觉固然不错,但更让我着迷的是这种探索的过程。
我非常确信,投资不单单是简单金钱的投入,而是自己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表达方式。任何人的理论或者风格,你都不可能全盘去接受,因为你是大脑是独特的,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注定与别人不同。
>所以
01.很多投资上的经典争论,或许根本没有必要,关键是问你自己适合什么。不要轻言不合适,要反复的去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或许冰山模型就是认识自我的一个非常好的思维框架。
02.学来的任何东西都要从自己的天赋出发,去挖掘出自己的能力。这有点像采矿,首先你得探明有原矿储备(天赋),然后去通过知识及技能的练习提炼成精矿(思维能力)。——你明白了这点,你就知道这世界没有任何秘籍任何理论可以一劳永逸,你抱着知识和技能去竞争有用吗?
关键是如何内化成能力,这需要充分挖掘,并通过刻意训练,建立反馈机制来长期达成。
03.“无所适从”是信号,分析自己无所适从的来源,缺知识补知识,缺技能补技能,缺能力向天赋去要!如果反复探索实验觉得自己的天赋与对方不重叠,放弃学习!他不是你的菜!
但轻言放弃探索自己天赋,有可能是自我防卫机制下的逃走!到底是不是?要问你自己,需要自己对自己诚实。
04.天赋是你的道,知识和技巧只是术而已,能力是你的器。你要从你自己的道里面去挖掘,并通过术内化成器。
这世界上所有投资的知识和技巧大家根本没有啥区别,有那个东西不可以学会?但为什么不同的人使出来就是不一样?因为大家的道各不相同,大家造的器泥土的胚子就不一样。
这么说太空?那我打个比方:一个人的价值观其实由世界观、人生观反馈的,如果你认为的世界观是二元论,物质和意识对立。你估计很难去喜欢李国飞的东西,理解不了索罗斯很正常!
又或者你的价值观认为认识市场毫无意义,群体只是乌合之众,你只怕很难去喜欢冯柳。
喜欢就是一种情绪,记住情绪是你思维的底层操作系统,不喜欢就调不出电子在你大脑中的互动通路,或者它本身就选择断了。
05.反复实验后如果你发现市场共识的高手你都理解不了,但却对价值语录很感冒,我劝你最好去定投指数,真的!——有可能你适合投资的神经通路在3岁前都选择断了!但这往往意味着你在其他工种方面有惊人天赋。
人生来不同,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在自己最合适的地方发挥天赋,没有必要一棵树上吊死,那是固执!!
06.千万别随便批判内在天赋与你不同,却被市场反复验证高手。别人的反馈机制与你完全不同,你哪怕不欣赏,但也可以选择理解。
你有看过猴子嘲笑小鸟为什么飞,小鸟嘲笑鱼儿为什么游吗?你看别人的做法很危险,其实那往往说明你自己那样去做很危险,这就如同在悬崖边跳跃生活的野山羊,你看着危险,但那就是别人的生活和家!
要承认市场的多元化,姚明的高在球场上是优点,在跑场上就是缺陷,关键人放在哪里,天赋适合什么生活姿态。
07.作为市场参与者,千万别给自己戴道德帽子。——价值投资就是道德的,投机或者利用市场就是不道德的。
证券市场是个生态系统,物种丰富性是其运行的必然保障。辩证思维看没有投机哪里来的价值投资的诸多机会,都价值投资市场没有流动性,溢价也低。
没有溢价泡沫很多产业根本无法发展,要知道历史上的泡沫固然可怕,但几乎都留下了历史遗产,荷兰郁金香泡沫让其至今依然是世界鲜花集散地;美国铁路投机泡沫让其迅速完成了全国化铁路网络建设;互联网泡沫让人类迎来这信息产业大发展。
我们并非生活在现实中,很多时候泡沫或许就与大多数人的工作息息相关。
>最后
题外话
之前在于网友的交流中,他的一句话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多角度看问题也是不能证伪的,讲出来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
这一句话确实提醒了我!对呀,我们都说要多角度看问题,如何去呈现自己多角度思考的过程,才是要去验证的事情。
由此,诱发自己想将向多位投资高手学习的历程和盘托出的想法。——我把这个栏目叫做”高山景行“。
主要的介绍对象分别为张东伟、冯柳、李杰,前者为未来优势企业表述的发明者,中者为善于利用市场面进行逆向投资的民间高手,这两位目前都已是私募基金经理,且业绩非常优秀。
后者大家耳熟能详,为著名个人投资者,由于他出了两本书,投资体系开放度很高,基本不会有啥延伸的解读。但由于其受到前两位影响较大,因此学习后者有利于理解前两者,而理解前两者会更加深入理解后者。应该说是相互促进的。
>另:既然是解读,一定会有个人影子,毕竟我的大脑回路是我的,肯定会有自己的理解和重构!也难免会有所偏移。而且有部分其他高手的影响我并一定会一起仔细讲。
但解读的好处是,至少可以激发更多的互动,加深后或许还有更多的收获。
有个人崇拜倾向的请知悉——我有”杀父“情节,哪怕有来自对方的东西,不适合我的也会理论再重构。因此肯定再否定,否定再否定,极有可能发生!所以如果你有崇拜三位的强烈情节,可能会有不适感。——或许你会特别想骂我,那我选择承受好了。(●'◡'●)
我属于极重倾向INTJ类人格,这类人有个特点:思维跳跃性极大。喜欢抽象化思维,极有可能某些地方的解读让你觉得似是而非。这并非我要装逼,有时候我止不住的。
虽然我会尽量提醒自己,但依然可能无法避免,所以如你发现有说的似是而非的地方,欢迎提问,合适的话我会延伸进行案例解读。这也算一种有益处的互动吧!
赞(23) | 评论 (26) 2018-05-11 17:12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