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北京市 北京市 朝阳区
个人简介: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个人:薛洪言微语 更多

薛洪言 

【2020,黑天鹅与大变革】
2020年,我们邂逅了不止一个黑天鹅。新冠疫情是第一个,它创造了一个容易引发黑天鹅的环境,又孕育出更多的黑天鹅,使得2020变得如此不同:每个人、每家机构、每个国家,都受其影响。压力是最好的变革催化剂,所以人们才说不要浪费一次危机的机遇。黑天鹅的环境下,一些深层次的变革随之启动,... 展开全文

赞(55) | 评论 (6) 2020-12-21 08:35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双循环下,金融科技当为“开路先锋”】
过去的已经过去,重要的是把握未来。“畅通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略,在此背景下,金融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空间呢?近日,央行陈雨露副行长撰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金融改革开放》,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特别指出:“金融体系能否完成支持第四次工... 展开全文

| 评论 2020-12-11 06:54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互联网贷款赛道,还有职业前途吗?】
行业波动终究要传导至从业者身上。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好的职业赛道,是兑现一切美好职业预期的前提。网络小贷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后,不仅仅是网络小贷公司在考虑转型问题,不少从业者(包括银行和消金公司互联网贷款岗位从业者)也开始考虑职业赛道的安全性、可持续性问题。我是乐观的,下面谈谈我... 展开全文

赞(16) | 评论 2020-12-02 06:45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银行转型,开放者赢】
面对金融科技类公司面临的强监管,不少银行从业者表现出早知如此的“后见之明”:对金融缺乏敬畏,迟早要出问题,这不,时候到了。过去几年,金融产品一度变成互联网平台流量变现的工具,在有金融信仰的人看来,这是不可接受的:不尊重金融,也不敬畏风险,真是无知者无畏。互联网公司的一些做法的确不... 展开全文

赞(10) | 评论 2020-11-24 08:00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滤镜下的金融科技“强监管”】
近期,新金融领域监管政策频出,获得了广泛曝光与关注。不可避免地,为了凸显故事性,也出现了很多过度解读。但热闹归热闹,真相归真相,探寻真相,才能理性看待未来,在不确定性中发现确定性。 滤镜下的强监管2016年之后,金融监管开始全面趋严。无论是传统金融领域的大资管,还是新金融领域的支... 展开全文

赞(13) | 评论 2020-11-16 08:10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开放银行走入死胡同?】
最近半年来,开放银行的概念降温不少:一方面是没了新鲜感,讲来讲去还是那些东西,失去了传播效应;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公认的标杆,没见谁做得特别成功,失去了市场号召力。从金融与场景融合的内涵看,开放银行是必然趋势,问题是,趋势从来不等于趋势近期会实现。我们常常忘了这一点,以至于在初期兴奋... 展开全文

赞(12) | 评论 2020-11-12 12:01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说到讲故事,银行差互联网一条街】
当前,手机银行APP转型,基本以金融科技巨头为范本,拓场景、做活动、加内容、增体验,做了很多事,但收效不大。至于原因,有非常多的解读,如流量红利的消失、产品体验同质化、高粘性场景的匮乏、运营人才的不足等等。受《叙事经济学》一书的启发,在本文中,我将尝试从叙事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展开全文

赞(27) | 评论 (5) 2020-11-09 08:31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消费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界有句名言,得用户者得天下,被从业者奉为圭臬。用户毫无疑问是重要的,如德鲁克所说,“企业的宗旨只有一种恰当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用户对任何企业都很重要,但互联网企业对用户的强调,还要更深一层:相比传统企业,为追求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互联网企业愿意以前期巨额亏损为代价。这... 展开全文

赞(8) | 评论 2020-10-30 06:59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当金融科技公司撕下“金融”标签】
近年来,金融科技公司对金融属性避之不及——剥离“金融”的标签,向“科技”靠拢。普遍的解释很简单:科技企业的估值更贵。举例来说,当前A股市场中,软件与服务业的市盈率大概是银行业的10倍,意味着同样1元净利润,若定位为软件服务业,估值能高十倍。换个马甲就能换种估值?未免太小瞧市场的智... 展开全文

赞(9) | 评论 2020-10-27 07:04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央行数字货币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近日,深圳在公测中向个人发放1000万元的央行数字货币红包,引来近两百万人参与,再次把央行数字货币推上新闻头条。央行数字货币愈行愈近。不少人畅想其对现有支付格局的影响,甚至为两大支付巨头捏一把汗,其实是典型想多了。中国支付结算体系效率高、全球领先,根本不需要借助此类国之重器来重塑... 展开全文

赞(12) | 评论 2020-10-15 06:31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巴菲特踩过的那些坑】
投资是简单的事,好公司、好价格、长期持有,就能跑赢大多数投资者;投资也是不简单的事,辨别好公司、好价格,做到长期持有,考验的不仅是常识、耐心,更是知识、见识,所以学无止境。在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时,查理·芒格曾如此点评巴菲特,“作为投资者,沃伦·巴菲特比我第一次遇到他时好得太多了... 展开全文

赞(48) | 评论 (23) 2020-10-12 08:26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国务院发文聚焦上市公司质量,释放了什么信号】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国发〔2020〕14号)(下称《意见》),以“公司治理”、“做优做强”、“退出机制”、“疑难问题”、“违规处罚”等为抓手,力抓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就资本市场而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份内事,当份内事被拎出来强调时,其信号意义不容忽... 展开全文

赞(6) | 评论 2020-10-11 09:26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当前消费金融的主要矛盾】
 消费金融行业正迎来发展的转折点。转折点,往往会成为分界线,如德鲁克所说,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趋势的转变,趋势的转变,是决定一个机构及其努力的成败关键。过去一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发生了很多大事,数据整顿、催收规范、疫情冲击、利率上限、融资杠杆规范、龙头上市等等,错综复杂的大事小... 展开全文

赞(14) | 评论 2020-10-09 07:16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这本投资书凭什么让巴菲特读两遍?】
股神巴菲特很少推荐投资类书籍,2011年巴菲特郑重推荐《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并强调自己读了两遍,足见此书分量与价值。书的价值源自作者的分量,作者霍华德•马克斯是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橡树资本是一家管理规模超过120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公司。过去十二多年,霍华德•马克斯持续以... 展开全文

赞(12) | 评论 2020-10-06 08:46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彼得林奇《战胜华尔街》,我们怎么战胜A股?】
彼得林奇,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公募基金经理。1977年,彼得林奇开始接手美国富达公司麦哲伦基金,开始时是个烂摊子,规模只有1800万美元,还不断面临赎回压力;凭借远高于市场的收益率,彼得林奇很快扭转局面,待他1991年离任时,麦哲伦基金规模已经达到140亿美元,13年中年复... 展开全文

赞(13) | 评论 2020-10-02 17:05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高房价压制消费,为何不能降房价?】
过去十年,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所以如此,与其说是国内消费潜力被激活了,不如说出口萎缩、投资放缓让消费“剩者为王”——另外两个引擎减弱了,消费的驱动力便更突出了。此外,近十年来我国迎来刘易斯拐点,劳动人口占比开始下降,作为纯粹消费者的老龄人口占比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 展开全文

赞(12) | 评论 2020-09-23 08:05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内循环、促消费,商品怎么不大幅降价呢?】
在前面一系列文章中,我们集中讨论了需求端促消费(详见《提高收入才能促消费,这笔钱该由谁出?》、《消费有多重要,牛市就有多必要》),但一个巴掌拍不响,促消费也要在供给侧发力。比如在经典经济学派看来,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斯巴德甚至认为根本不存在消费低迷,企业只... 展开全文

赞(7) | 评论 2020-09-16 06:39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提高收入才能促消费,这笔钱该由谁出?】
促消费,成为解决当前经济一系列问题的逻辑起点。短期来看,消费受心理因素影响,但把时间拉长,消费最终取决于收入,在宏观层面看,提高居民部门收入占比,是构建双循环、拉大内需的必经之路。经济问题环环相扣,提高收入虽能立竿见影促消费,但提高收入又面临重重制约,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钱从哪里出?... 展开全文

赞(14) | 评论 2020-09-07 12:15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银联推出数字银行卡,一个新时代的起点】
 8月31日,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主流手机厂商、重点合作商户及支付机构,发布首款数字银行卡“银联无界卡”,主打全流程数字化申卡,匹配了丰富的用户权益。此前,银联就曾联合20余家商业银行发布“云闪付”,其他如“62节”、“小微企业卡”、“跨境返现卡”、“助商惠民计划”等活动,也都... 展开全文

赞(9) | 评论 2020-09-02 07:46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炒股十年,为何归来仍是菜鸟?】
股市中有很多投资理论,每个理论都会贡献几个炒股规则在股民中口口相传。比如止损、止盈;支撑点、破位点;头肩顶、头肩底;放量大跌、缩量上涨;以及长期持有、安全边际等等。很多时候,了解这些名词是投资者脱离小白阶段的必经之路;但更多时候,了解地越多,愈发无所适从。林林总总的规则里,有太多... 展开全文

赞(20) | 评论 2020-09-01 09:30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