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还点燃了在线阅读,实体书店将死于实体?】
2020年,原本准备庆祝15周年生日的单向空间,没想到新年迎接他们的是更加惨淡的营生。在近日的《走出孤岛 保卫书店|坚持了15年的单向求众筹续命》一文中,单向空间表示,在疫情蔓延的一个月里,其名下的四家实体书店仅有北京朝阳大悦城店开业,北京东风店、杭州店、秦皇岛店全部闭店,北京爱... 展开全文疫情还点燃了在线阅读,实体书店将死于实体?
2020年,原本准备庆祝15周年生日的单向空间,没想到新年迎接他们的是更加惨淡的营生。
在近日的《走出孤岛 保卫书店|坚持了15年的单向求众筹续命》一文中,单向空间表示,在疫情蔓延的一个月里,其名下的四家实体书店仅有北京朝阳大悦城店开业,北京东风店、杭州店、秦皇岛店全部闭店,北京爱琴海店已于去年年底停业。
当年在几个“新青年”的一时兴起之下成立的“单向街”,几经风雨之后似乎也难逃整个行业持续低迷的怪圈,面临倒闭风险。在整个行业的持续走低的道路上,不少同行者前赴后继倒下,剩下的“理想家”们似乎也在走向消亡,实体书店的前景看似陷入了一片黑暗。
实体书店死于“实体”
2020年1月8日,由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2019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中数据显示,2013—2019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且国内的图书市场保持平稳增速运行。2019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规模达到1022.7亿元,同比增长14.4%。
销量在增长,利益也在产生。“全民阅读”自2014年开始连续六年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图书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使得图书行业前景一片光明。但是作为以书为生的实体书店,却在一片春风中,走入了寒冬。其中原因,并没有那么复杂。
高昂的人工和房租,一直是书店的最大支出。国内知名出版人路金波表示,人工和房租两项成本已经达到总成本的50%以上。“因房租问题等待搬迁。”这是书店经营者无奈的借口,从2011年的“风入松”、光合作用书店,2013年的凌宇书屋,一直到2019年搬迁的读库仓库,房租都是一座大山,压在书店老板的心头。
另外,网上书城的低价,成为书店最大的对手。从数据中可知,2019年,中国线上图书零售市场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码洋规模达到715.1亿元,占总体零售规模的70%,较之2018年提高了6%,而线下的零售码洋规模仅有307.6亿元,占30%。
实体书店的图书标价往往较高,因为书店要兼顾水电暖费、折损费等成本,在定价上普遍要高于亚马逊和当当等网络书城。而且网上买书总会有一些福利,比如满减卷或者买三送一等活动,相比较实体书店而言,则更加具有吸引力,顾客当然会更加倾向于上网买书。
在2018年时,书卷信息首次公布线上线下图书的折扣信息,相比于实体书店几乎没有折扣的情况,网点渠道的折扣达到62折,这个折扣在2019年更是低至59折,而2019年线下实体书店的折扣仅仅只有89折。
事实上,人们还在看书,还在买书。不过,他们往往先在实体书店看书、挑书,再去网上书店买书。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景线:实体书店自付高昂店租做网上书店的免费展厅。
当然,阅读方式的转变也是促成现状的关键要素。
在线阅读享盛宴,实体书店受饥寒
从掌阅到阅文,从读书到网易蜗牛读书,各种在线阅读软件的兴起,也是让实体书店走向寒冬的助推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国在线阅读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2019年中国在线阅读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2,我国在线阅读市场规模为24.6亿元,2018年上升到153.5亿元,预测2020年,我国在线阅读规模市场将达到206.3亿元。
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将达到7.4亿人,同比增长1.4%,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4.6亿人,同比增长8.3%。付费阅读已经从2018年的4.2亿人下降到2019年的3.3亿人,而免费阅读则从2018年的0.5亿人增长到2019年的2.5亿人。
其中,读书在这时代的浪潮中,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数,逐渐成为读者的首选,也慢慢取代了实体书籍,这也让本来就惨淡营生的实体书店,雪上加霜。
2019年12月30日,读书发布“2019读书成绩单”。数据显示,2019年,读书人均阅读时长为85.8分钟/天,比去年上涨14%;人均听书时长为142.2分钟/每天,比去年上涨39%;人均阅读本数为22.6本/天,比去年上涨24%;人均阅读天数为31.5天,比去年上涨15%。
阅读的模式比较传统,提供免费书籍和付费书籍,付费书籍在购买之前有试读的机会,降低用户购买无用书的可能性。其中,读书的通用货币是书币,书币可以通过充钱购买,也可以通过阅读时长兑换。
此外,在读书中同样设置“读书卡”业务,可以通过充值办理,也可以通过分享读书卡寻找好友共读而获得。凭借其庞大的流量优势和用户的关系链,读书希望通过构建一个“共读社区”来实现其“让阅读不再孤单”的理念。
相比之下,比读书晚两年上线的网易蜗牛读书,虽然市场占额并不大,却也在通过其自己的方法,实现着用户的增长。市场上已经有以网络小说和出版图书资源为主的掌阅、阅读、书旗小说等进入市场较早的移动阅读软件,也有同样以出版图书为主的读书作为其竞争对手。
这些软件都提供了用户免费阅读的可能性。虽然模式不同,但是他们免费阅读的福利都会让更多读者青睐。阅读成本的下降,使得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在线阅读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使得实体书店以往靠书养店的传统经营模式,愈发不适应时代发展。
阅读方式的改变,似乎也映射着时代情绪的变化。
碎片化时代中的遗孤
如果现在将娱乐消遣项目做一项排序,游戏、刷剧、抖音快手应该会不出意外占据前排。这些可以获得即时快感回报的项目,越来越被大多数人选择,真可谓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仿佛在线娱乐已经成为了桃花源。
相比之下,逛书店和阅读这种需要长时间才能获得回报的沉浸式活动,就明显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尽管在国家的大力推行下,民众的阅读情绪逐渐高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即时体验快感的在线娱乐依然在侵蚀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消费者除去正常的生活工作,其余时间本就呈现严重的碎片化趋势。而如今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人们的时间总会被一些软件占据。
通勤时间可以开一局游戏,可以刷一路抖音,可以看几篇八卦;饭前饭后可以利用空闲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晚上睡前也可以约上朋友开黑吃鸡,各种刺激神经的活动总会以低廉的成本占据消费者时间,如此实惠便捷。
消费者本就碎片的时间,可以放在阅读份额似乎更是九牛一毛。人们还是会阅读,还是会买书,但是每次消费周期就被拉长。但是书店却很难挺过逐渐变长的消费周期,收入也只能逐渐减少。
但是,这不只是消费者单方面的问题。书店作为文化交流的集散地,也似乎越来越有一股遗老风范。
只卖自己喜欢的书、拒绝售卖教辅类书籍、只卖一种或少数几种类别的书籍等,都是一些独立书店的经营方式。类似于单向空间,其创办者之一的许知远就表示,书店只卖他喜欢的书;还有成都的无早书店,仅仅售卖外国期刊杂志。
诸如此类的想法,可以理解为一种骄傲,一种坚守,值得称赞。同样,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合时宜。这种不合时宜似乎不会在书店的营收方面产生好的影响。当一家书店将自己的消费人群草率且刻意地划分为某一群体时,很难保证这个群体长期的消费能力,自然也就很难保证自己书店的长期营收。
固步自封很难生存下去,于是一种新型的书店出现了。
卖书or卖咖啡or卖空间?
在传统书店靠书养店的模式难以维系的时候,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书店经营模式。他们不止于卖书,同样,他们也将眼光放在了店内消费上。
目前,我国在2019年实体书店总量超过70000家,印度为21800家,美国是13968家,德国6000家,而这意味着2019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书店总量最多的国家。2019年,新开书店4000家。与之相对的是,2019年中国关闭书店超过500家,其中新华书店87家,民营书店129家。
根据《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实体书店营业额第一的是西西弗书店&矢量咖啡,其营业额达到了12亿元,言几又书店营业额为6亿元,排名第二;与此同时渔书的门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达到275家。
报告还显示,60家品牌书店整体销售同比增长35.9%。其中,西西弗书店再次成为全国营收最高的书店连锁品牌,仅2019年前十个月营收就高达12亿元,图书销售额9.5亿元,咖啡等餐饮收入1.8亿元。西西弗书店的营收规模大致相当于言几又、中信书店、新知书店三家书店品牌的营收总和。
西西弗书店作为一个急速扩张的品牌书店,不得不提。似乎他们不是在卖书,而是在培养买书的人。不论从书店装潢还是店内氛围,开在各大商的西西弗书店首先在吸引眼球上下足了功夫。不难发现,西西弗书店在周围环境中,凭借其专修风格的独特,吸引了众多的顾客流连。
不同于传统的营业模式,方兴未艾的西西弗书店不仅仅将书店的营收来源局限于图书售卖。走进西西弗书店不难发现,书店占据了店面的一大部分,剩余空间一部分是矢量咖啡,另外一部分是不二文创,这两处也为书店的营收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在报告中所调查的62家书店品牌,仅有一家只卖图书,占比1.61%。这也表明,绝大多数书店已经不仅仅销售图书,而是转向包括咖啡、文创文具等更多元品类经营。传统的书店营业模式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除去西西弗书店,诸如南京的先锋书店,北京的page one和单向空间,多地连锁的方所书店和言几又书店,来自台湾的诚品书店等,这些书店也都慢慢改革了传统的营业模式,逐渐走向了融合的道路。
坐落于成都太古里商圈的方所书店,其中就包括文创用具、纪念饰品、咖啡饮品和影音录像,甚至一些与书店风马牛不相及的商品也会有出售。西安曲江的曲江书城,不仅仅是图书仓库,更是集吃喝玩乐于一体,俨然一个小型的创意工厂。
当然,新型书店的创新途径不仅仅是增加销售品类这一种方法。将自身空间作为盈利手段,似乎也逐渐成为新型书店的手段。北京的单向空间书店,其生存之道是其独居特色的沙龙活动,每周办两次沙龙,邀请一些作家、导演、歌手和艺术家来介绍他们的作品。
类似的还有南京的先锋书店,定期的线下沙龙和活动,邀请著名作家、诗人、艺人等的到来,不仅仅获得了举办活动的利益,更有长远的利益——长期的流量支持。也是这些转型,使得以往纯粹的书店变得更加多元,从不同的角度创造利益。
同样,借助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也使得这些书店逐渐成为当地景点和网红打卡圣地。这也催生了书店新的经营模式——网红营销和粉丝经济。
长春的TOUCH 12街,三联书店成为其中最大的流量产生地。前来打卡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每一次微博和朋友圈的打卡,都是一次免费的广告,每一条抖音的拍摄,都是一次推广。在消费者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帮助商家吸引来更多消费者。如此循环,店内的流量也在稳步上升中。
先锋书店和单向空间也是利用这种网红模式,逐渐将自己的店面推广了出去,并且在每一次活动举办时,都会建立线上的交流群,通过专业人员的管理来巩固粉丝群体。在每次有新品图书推出时,粉丝群体总是利益的最大贡献群体。
通过这种粉丝效应,不仅可以使得门店获得长期的流量支持,还可以在线上产品推出时,获得比较大的用户基数。比如单向空间出版的视频节目《十三邀》一大部分的观看群体就是其粉丝群体。
这样看来,似乎新型模式和网红经济给书店带来了新的转机。但是,这样的模式真的牢靠吗?
网红难长久?
似乎在成为了网红书店后,书店就慢慢走向了春天。店内流量逐渐增多,网上曝光率也随之增高。走进这些网红书店不难发现,店内人声鼎沸,读者也是熙熙攘攘。仿佛行业的春天到来,实体书店也将随之复苏。
虽然店内人声鼎沸,但是收银台前却冷冷清清,这是网红经济和流量高速扩张的必然结果。大多数消费者来此的目的并不是买书,而是通过拍照打卡来营造自身的对外形象。当然,也有一部分消费者是享受那种“浮生偷得半日闲”的闲暇时光,去书店点杯咖啡,看一本书,度过一个悠哉的午后。
书店作为图书交易的场所,已经慢慢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正如前文所说:实体书店自付高昂店租做网上书店的免费展厅。虽然,网红营销带来了巨大流量和曝光率,粉丝团体也保证了书店一部分收入来源,但是这并不是长远之计。
粉丝和流量总会在某一天触到瓶颈,而流量的限制则也使得网红经济发展和盈利同样受到限制。依靠这种“无源之水”式的增长,很容易产生表面繁荣的假象,从而忽略了实质的发展问题。
而书店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呢?不言而喻,当然是用户。不论是店内的用户体验,还是读者的阅读习惯,这些都是决定读者是否在这家书店消费的主要原因。如果徒有其表,只是将书店做成了旅游景点,从而忽视了产生最大收益的客户群体,那不论再怎样红极一时的网红,也终将会被历史遗忘。
在疫情蔓延的一个月内,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小的影响。就实体书店而言,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从线下到电商,各个方面都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客流量的不断减少,销售额的不断下降,都使得这个本来就盈利微薄的行业陷入绝境。
更为艰难的是,即便是疫情好转,销售也难以在短时间恢复。据估算,这次疫情对书店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半年。就单向书店而言,北京大悦城每日客流量仅有平时的十分之一,2月的收入相较于往年直线下滑80%,每天只能卖出15本书,其中一半还是员工购买。
2月26日,北京市发出关于做好实体书店扶持工作的紧急通知,其中包括项目扶持和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政策。这样的政策,似乎也给已经在疫情中陷入绝境的实体书店行业,带来了一丝希望。
但实体书店熬过了疫情之后,总不能一直靠政府补贴活下去。想要在巨变的时代中获得一席之地,摆脱走向灭亡的宿命,自我的变革必不可少。但是向何处改革,这仍旧是书店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赞(21) | 评论 2020-03-03 10:57 来自网站 举报
-
【水滴公司的生死两难】
近日,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在内部信中指出,未来一段时间资本市场会变得更冷,要么加速实现公司盈利,要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艰难地融资,否则只有倒下。至此,2016年才正式上线的水滴公司,在经历了三年多的载沉载浮之后,迎来了自己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向前直走是倒下,左转盈利艰难... 展开全文水滴公司的生死两难
近日,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在内部信中指出,未来一段时间资本市场会变得更冷,要么加速实现公司盈利,要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艰难地融资,否则只有倒下。
至此,2016年才正式上线的水滴公司,在经历了三年多的载沉载浮之后,迎来了自己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
向前直走是倒下,左转盈利艰难,向右转只存在于梦中的融资,并不真切。面对十字路口,水滴公司仓皇无措,但紧迫的现实状况,已经容不得太多犹豫,而且过不了这一关,水滴公司有可能会遇到比“死去”还糟糕的结果。
所以水滴公司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选择,只能转动脑筋,想尽办法实现盈利。
私域流量的盈利故事讲不通
说到盈利,水滴公司的盈利状况始终很神秘。关于水滴公司盈利状况的猜测很多,但是因为其从未向外界公布过自己的财务状况,所以也很难肯定那种猜测更为可信。
不过从沈鹏的内部信内容来看,可以确定水滴公司截至目前尚未实现盈利,并且亏损比较严重。
结合水滴公司的盈利模式,我们可以对它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实现盈利的策略有一个大致的估计。
水滴公司从互助保障切入,拥有水滴互助、水滴筹、水滴保三条核心业务线。
据了解,水滴互助是水滴公司的第一个业务,在2016年5月9日上线,其产品模式最初为:用户花9元成为会员,180天观察期之后,能够享受相应的赔付权利。当加入平台的用户患上癌症或重症时,最高能获得水滴互助的30万元赔付,范围涵盖了50种。赔付的资金,则由平台用户平摊。
这一运营模式,意味着必须拥有足够多的平台会员,才能降低运营风险。然而,上线之后即便水滴互助三个月砸下1000万元推广费用,会员也才刚刚突破100万,流量困境日益凸显。
紧接着,水滴公司启动了大众熟悉的水滴筹项目。在水滴筹之前,所有大病筹款平台都会收取手续费,包括轻松筹也会收取2%的手续费。
但是水滴筹从一开始就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筹款所得资金全部归筹款人,且承担用户提现时收取的手续费,因此整个业务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水滴筹的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水滴筹已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用于提现补贴。
不过,依靠免费模式,水滴筹获得了巨大的流量红利。在此基础上,2017年5月,水滴公司获得保险经纪牌照,入局保险业。
水滴保险商城一上线,就迅速成为了水滴公司的营收支柱。上线之后,很快就上架了20多家保险公司的40多件保险产品。在2019年年初,沈鹏宣布水滴保月交易额已经突破3亿元。
2019年5月起,水滴保险商城开始试水长期险销售,当月实现长险规模保费600万元。此后,水滴公司开始重点发力长期险业务,截至2019年11月,水滴保险商城当月长期险新单年化保费突破1亿元,月度复合增长率超过60%。
有业内人士评论:“承受了没钱治病的痛苦,痛失了最亲爱的家人朋友,筹款过程中的参与者,都上了一堂实实在在关于未雨绸缪规避风险的保险教育课。”
按常理来讲,从水滴筹到水滴互助和水滴保的私域流量转化,应该会非常顺畅。但在实际上水滴公司的这一套东西,获客成本并不低。做到今天,算是亏本也没赚到吆喝。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是水滴公司的长远目标和工作方式的南辕北辙,也是粗暴嫁接互联网模式和社会企业之后,自然产生的排异反应。
水滴公司的盈利枷锁
2019年6月12日,在水滴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沈鹏又一次提起了自己离开美团,成立水滴背后的故事:16年初,当时美团团队中的一个实习生,面临父亲重病刚刚去世,母亲又突遇重疾急需手术的情况,迫使还没毕业的他不得不依靠有限的人脉网络,向同事求助借款。
于是沈鹏曾这样总结自己创业的初衷:“能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在健康的时候有保障,在得病的时候能够迅速拿到一笔资金,这其实就是我们创业的初衷。”
水滴公司可能认为自己并没有背离创业的初衷,但是公众却绝不会这么看。
现在夸水滴公司的人不多,骂水滴公司的人不少,而更多的人其实对水滴公司抱有怀疑,因为公众对水滴筹的信任,在不断流失。
2017年5月,在水滴开始上线保险商城的时候,轻松筹也开启了免手续费的众筹模式。在此之后,水滴筹和轻松筹成为了大病筹款平台里最大的两个巨头,并将其他玩家逐渐踢出场外。
免费帮他们赢得了市场,但是也难免给公众留下这样一种印象——他们像是搞公益的。
这真是一个误会,在很多场合下,沈鹏都宣称过“水滴公司”是一家社会企业(兼顾解决社会问题和盈利),而不是做公益的。
但是,作为美团原10号员工,地推市场的操刀人,百团大战的亲历者,美团外卖的联合创始人,沈鹏一手创建的水滴,也拥有“像狼一样地为公司攫取流量”的本能。
在这种本能的驱使下,水滴公司先用免费的水滴筹吸引公众视线;然后扩充了1.6万人的地推团队,前期宣传“水滴公益”,不久前仍然坚持自称“志愿者”;并且线上团队使用层出不穷的“弹窗广告”引导用户消费。
这样做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完全免费的水滴筹,光是提现费用,就给水滴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盈利负担;上万人的地推团队,人均月薪过万,给水滴公司带来了恐怖的薪资支出压力,而这些地推人员疯狂“扫楼”也诱发出了层出不穷的“诈捐”事件,不断消耗着公众的信任;线上团队迫于变现压力,采用“弹窗广告”“病毒广告”的方式诱导用户消费,反而加速用户流失。
在互联网公司的流量思维引导下,水滴公司三年多就拥有了6亿多注册用户,2.5亿付费用户,这个增长神话足以和拼多多媲美。比拼多多更优秀的是,水滴公司还完成了从行业后起之秀到行业代表的跨越。
但疯狂扩张的代价是,水滴公司的亏损不断扩大,口碑不断流失,这些同时成为了水滴公司的盈利枷锁。也是水滴公司当前窘境的祸根。
资本寒冬叠加信任危机
后劲不足,不断有互联网公司传来裁员的消息,“全民创业”的口号戛然而止。产业界上一刻还在鼓吹“消费升级”,转眼间就见证了拼多多的光速崛起,然后一窝蜂的“进军下沉市场”。
长达三年的“寒冬”在《冰与火之歌》那样的魔幻世界里出现,或许还在我们的想象范围之内。但是如果出现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现实宇宙中,恐怕谁也接受不了。而出现在互联网行业里长达三年的资本寒冬,同样也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
但是水滴公司不在此列,2016年4月才正式成立的水滴公司,一直算是资本市场的心头好。
2016年5月,在水滴公司才成立一个月之后,就立即获得了来自腾讯、美团点评、IDG资本、高榕资本、点亮基金、真格基金等5000万元天使投资,这个起点可谓是相当高。
2017年水滴保险商城上线,完成了水滴筹+水滴互助+水滴保的“生态闭环”构建。8月底,水滴公司宣布完成1.6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包含A1和A2),由蓝驰创投、腾讯联合领投,创新工场、高榕资本、IDG资本、美团点评、彤程公益基金会等机构跟投。
从2018年开始,与水滴筹相关的“诈捐”报道不断涌现,在负面消息缠身的情况下,2019年上半年,水滴公司还是完成了共计15亿元的B轮和C轮融资。
但是在2019年下半年水滴公司受到了致命的舆论声讨,情况急转直下。水滴公司可能遭遇到了比“兵败滑铁卢”更糟糕的情况。
2019年11月6日,我国首例因网络个人大病求助引发的纠纷在北京朝阳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定筹款发起人莫先生隐瞒名下财产和其他社会救助,违反约定用途将筹集款项挪作他用,构成违约,一审判令莫先生全额返还筹款153136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经过妻子举报,这起案件的筹款发起人莫先生一家是拆迁户,本身不用筹款。筹款文章写明是为了给孩子治病,但水滴筹上面筹到的钱并没有用在治病上,而是被挪作他用。
紧接着在2019年11月30日,梨视频网站上发布的一段名为《卧底水滴筹:医院扫楼,筹款每单提成》的视频引发热议。这段视频揭露了水滴筹线下工作人员“扫楼式”地推的工作经过,在网络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也正是这段视频,解释清楚了上述“诈捐”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源,在于水滴筹地推工作人员们存在对募捐金额填写随意,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有所隐瞒,对捐款用途缺乏监督等行为。
这一系列的事件对水滴筹的声誉构成了致命打击。致使水滴公司的融资难度陡然升高,从资本市场的宠儿,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大麻烦。
“扫楼”事件爆发以后,水滴公司很快就作出了及时回应和诚恳道歉。2019年12月5日晚,沉默了一个周的沈鹏首次表态,他在微博发表公开信致歉,承认很多问题都是高管层管理不当导致的结果。并写道:“有考虑过,再管不好愿把水滴筹交给相关公益组织。”
有一些心灰意冷的味道。
想要倒下也很难
春节前后,在疫情影响下水滴公司的正常运营,尤其是水滴筹的业务大受波及,迟迟无法复工。到2月24日,水滴公司才正常复工。
而在正式复工的第一天,沈鹏再次说出了“要么盈利,要么拉到融资,要么倒下”这样的丧气话,并且宣布高官集体降薪20%,颇有几分破釜沉舟的悲壮意味。但是水滴筹的口碑几乎烂透,盈利和融资依然异常艰难。
相比之下,“就此谢幕”对于水滴公司来说反而是顺理成章的,但事情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水滴筹对于水滴公司来说是“非盈利业务”。但是把这项业务“交给公益组织”或者砍掉这项业务,水滴公司6亿注册用户就少了起码5亿,这还是对水滴公司自己的单方面影响。同时还要注意给捐款人退款的问题,这并不比ofo给用户退押金更简单。
除此之外,水滴互助的用户超过1亿,他们每个月交的钱,都用来给其他用户治病了,这笔账又该怎么算?
水滴保的问题更麻烦,那些保险产品确实都不是水滴筹的,而是泰康、太平洋之类保险公司的产品。但水滴保险商城没了,对于购买了这些保险产品的用户来说,就相当于保险经纪人跑路,对于这种事,用户肯定不会答应。
从用户的角度思考,水滴公司倒下就会引发这些问题。更大的麻烦还不在用户这里,而是在资本方那里。
水滴公司虽然相当于美团孵化出来的一个公司,但是在他的融资历程中,美团方面的资本参与度远远没有腾讯高。
在水滴公司有记录的天使轮到C轮这四轮合计17.1亿元融资中,腾讯多次领投,保守估计也投了几个亿进去。这些钱就这样打了水漂,首先腾讯应该是很难接受的。
所以无论是从用户角度出发,还是从资本方角度出发,甚至是从员工角度出发,水滴公司的倒下都是他们不愿看到,乃至无法接受的。关键是与此同时,水滴公司已经几乎完全失去了公众的信任。
所以水滴公司目前的处境,就是这样的骑虎难下。要想盈利、融资很难,要想倒下也很难,真的是生死两难,左右为难。
在这样的处境下,水滴公司还想像以往那样因循苟且,是完全行不通了。继续以往的“流量思维”也完全不行,只有扭转思维,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适应当前的新环境和巨大挑战。
生死和变革的权衡
在“水滴筹关于线下服务问题的声明”和沈鹏的公开道歉信中,都有提到过对于线下团队的改革措施,但是当今年2月份疫情爆发之后,水滴筹的线下团队就彻底陷入了停摆状态。
当前局势下,一切以防疫为先,各大医院不可能让水滴筹的线下工作人员随意进出医院,这种情况预计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线下服务团队的长期停摆,对水滴公司来说,不仅仅是改革被打断的问题,更意味着整个水滴公司失去了流量挖掘机,公司运营模式要被迫从增量模式转变为存量模式。
就算在疫情的到控制以后,水滴公司原本的那一套“像狼一样摄取流量”的思维模式,因为口碑崩盘可能也行不通了。三年的习惯被一朝扭转,水滴公司却必须尽快刹住思维惯性。
另一方面,水滴筹一向不缺少竞争对手,轻松筹、爱心筹这些竞争对手也受到了“扫楼事件”的波及,但负面影响肯定没有水滴筹那么大,如果水滴筹不能抢先切换赛道,寻求可能的先机,那就会被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
而水滴互助最大的竞品是支付宝里的相互宝,在2019年下半年,相互宝的用户数量就超过了水滴互助,截至2月29日,相互宝的用户数量为1.043亿人,水滴互助的用户数量为1.0395亿人,相互宝的优势在持续扩大。
水滴保险商城的竞品是众多互联网保险玩家,水滴保也是水滴公司的营收支柱,失去了水滴筹源源不绝的流量支持,水滴保险商城的优势就会慢慢被抹平,这根营收支柱也将摇摇欲坠。
所以当前水滴公司的工作重点,应该是积极转变观念,努力盘活存量。
水滴公司的用户是非常明确的下沉群体,针对这一群体的特色,水滴公司可以向拼多多学习,用游戏化、激励等措施引导出用户更多的需求,然后提供相应的产品以供消费。
水滴公司口碑坏了,想要重新赢得公众信任,光是道歉并不够,必须要寻回初心、坚定信念,增加和用户的接触频率,用长时间的切实行动来挽回公众信任。
说到这一点,很明显当前的水滴公司缺乏足够的行动力。截至目前,水滴筹APP里最新的一条消息,居然还是2019年12月6日针对沈鹏公开信的报道。而官网的最新消息是2019年8月8日的,这样的作风真的很像是某些老旧机构。
当前水滴公司的处境已经十分恶劣,已经到了不变就会死,想死也不能死干脆的程度。
如果不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切实有力的行动进行全盘改革。水滴筹有可能会和乐视、ofo一样成为互联网发展史中的反面典型,而沈鹏留下的坑和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会远比贾跃亭和戴威还要大。
水滴公司还远没有达到“大而不能倒”的程度,但是它一旦倒下,对于中国这些追求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们,将会带来一定的信心打击。当然,也可以提供反面教材。
赞(16) | 评论 2020-03-02 13:40 来自网站 举报
-
【爱奇艺财报:连续10年亏损,步步扩大?】
疫情肆虐,禁足在家的上班族们在线看视频时长大为增长,而流量大小取决于各大平台内容库资源丰富程度。内容库丰富的爱奇艺、腾讯视频借疫情“爆红”,爱奇艺则更为突出。 2月16日由于用户量暴增,一句“爱奇艺崩了”冲上热搜,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据了解,相比疫情爆发之前,爱奇艺付费会员环比... 展开全文爱奇艺财报:连续10年亏损,步步扩大?
疫情肆虐,禁足在家的上班族们在线看视频时长大为增长,而流量大小取决于各大平台内容库资源丰富程度。内容库丰富的爱奇艺、腾讯视频借疫情“爆红”,爱奇艺则更为突出。
2月16日由于用户量暴增,一句“爱奇艺崩了”冲上热搜,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据了解,相比疫情爆发之前,爱奇艺付费会员环比增长1079%,同时被带动的还有腾讯视频,其会员也实现环比超过300%的增长,稍逊于爱奇艺。
显然,疫情之下,视频格局再度生变,拥有丰富片源内容的爱奇艺、腾讯视频,依旧牢牢掌控长视频领域第一阵营的座次,内容资源并不充足的优酷则直接被边缘化了,差距再度拉开,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
不过,同样是围绕着内容做生意,爱奇艺却与腾讯视频大为不同。比如,腾讯视频核心围绕着付费会员和广告收入变现,它提供的核心领域也始终围绕着这两个业务进行,而爱奇艺的目标似乎远远不止于此。
按照爱奇艺创始人龚宇的规划,爱奇艺的目标是围绕着整个在线版权内容进行布局,形成一个覆盖视频内容、音频内容、知识付费、电商、游戏甚至金融的整个内容链条,打通在线内容的闭环。
可见,爱奇艺对内容变现的期望早已不仅仅局限在在线视频领域,而且将触角深入到其他领域。从2月28日爱奇艺最新发布的财报来看,其为多元化业务做出的努力效果初显。
多元化布局效果初显
北京时间2月28日凌晨,爱奇艺发布了截至去年12月31日为止的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及2019年全年未经审计的财报。
报告显示,爱奇艺第四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75亿元(约合11亿美元),同比增长7%;净亏损为人民币25亿元(约合3.582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人民币35亿元,同比亏损收窄。
季度亏损收窄看似是个可喜的成果,但结合全年的情况来看,似乎并不令人满意。2019年爱奇艺全年亏损再创新高,2019年全年亏损达到103亿元,超过2018年的 91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
全年总营收达到290亿元,付费会员收益144亿元,会员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6%,广告业务收入不升反降,其他收入则首次在总营收中占比超过13%,增速仅次于会员增速,达到30%,除会员业务依旧抢眼之外,其他业务收入成此份财报最大亮点。
但亮点背后,是爱奇艺以巨大投入换来的。爱奇艺2019财年营收成本为人民币303亿元(约合44亿美元),比2018财年增长12%,主要由于内容成本增长,而内容成本增长则是由于,爱奇艺继续进行投资以打造全面的、多样化的内容库。爱奇艺2019财年内容成本为人民币222亿元(约合32亿美元),同比增长6%。
在高内容成本的带动下,亏损再度扩大。不过,以此换来了其他业务收入超过30%的增长,其他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上升飞速。
“随着持续扩充综合内容储备以及充分利用原创IP的深层价值,我们多元的货币化战略正在逐步取得成果,2019年其他收入同比增长30%,在全年总营收中的占比创纪录地达到了13%。”龚宇在电话会议中提到。
据了解,爱奇艺2019财年其他业务营收为人民币37亿元(约合5.377亿美元),同比增长30%。这种增速是以多种垂直业务的增长为推动力的,特别是游戏业务的强劲增长,为其他业务增长贡献了重要动力。
爱奇艺首席财务官王晓东在电话会议中表示:“我们很高兴地报告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公司取得了稳健的财务和经营业绩。在2019年,我们实现了健康且更多元化的收入增长。”
可见,爱奇艺高层对多元化收入的增长感到很满意,毕竟这算是对爱奇艺长期以来多元布局线上内容成果的一次正向回馈,自然是值得欣喜的。放在近期,爱奇艺多元业务布局更是动作频出。
2020年1月爱奇艺旗下产品矩阵新推出了一款名叫“斩颜”的APP应用,定位美妆种草社区,潮流则紧贴爱奇艺的视频领域调性,主打明星彩妆和网综IP周边,进军内容电商领域。
此外,近期爱奇艺平台还推出短视频应用“晃呗”,支持360°旋转观看视频内容,官方定位为“拍摄年轻潮流短视频”。
这还只是爱奇艺的多元业务中很小的一部分,类似的还有知识付费栏目爱奇艺读书、智能大屏营销应用奇异果TV与品牌电视厂家合作做内容营销、爱奇艺教育入局在线教育领域等等,不一而足。
这让外界不禁产生疑问,围绕着内容四路出击的爱奇艺,其边界到底在哪里?尤其是其长视频基本盘尚不稳固情况下,它的底气又来自何哪里?
后劲不足的长视频
爱奇艺以长视频起家,发力在线内容,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步拓展到了整个在线内容领域。但与此同时,作为多元化布局前提的长视频内容板块,却并不够稳固。
“2019年会员业务营收增长了36%,订阅会员规模达到1.07亿,在会员规模持续增长的带动下,会员业务继续引领全年营收的增长。”龚宇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尽管会员营收大涨,但是会员业务触顶也是明摆着的事情,要不然平台也不会努力布局下沉市场并持续开拓海外市场了,爱奇艺想要让平台会员营收再次增长36%,恐怕也是很难。
有鉴于增长越发缓慢的付费会员,爱奇艺开始涨会员费来弥合亏损,但操作实效则很难让人恭维。去年热播剧《庆余年》,因为爱奇艺跟腾讯联合搞了一个“套娃式收费”的付费点播,被用户直接喷上了天,逼的部分会员选择卸载APP,重新寻找盗版资源,来填补剧荒。
尽管声名狼藉,但平台赚足了眼球和收益,观众也莫可奈何。问题是平台并不能够保证每部作品都能够像《庆余年》一样叫好又叫座,而让众付费会员即使付费点播也要抢先看的好作品少之又少,这种模式终究是昙花一现、不能持续。
行业长期存在的亏损问题,恐怕需要长视频平台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方能等来转机。对当下的爱奇艺而言,这也是个艰难的选择。毕竟,常年亏损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何时盈利给资本市场和股东一个交代,尤其是增势不显、流量见顶的情况之下。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正因为长视频基本盘存在弱点,所以才纷纷发力多元布局,来寻找新的盈利点。这似乎也有道理,毕竟这是其他巨头惯用手段。
比如滴滴做出行,还涉足金融,还曾送过外卖,这些看起来极不相称且不相干的业务,正是其探索盈利的一种方式。况且这种试水是有成功先例的,美团也是在切入酒店旅游领域之后,才找到盈利的点。
以此来看,这样做似乎也不难理解。但美团多元化的基础是做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看似多元、跨度很大,实际上业务协同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闭环。
很多时候一些公司做多元化最后变成了盲目跟风的多元化,最后做成的业务寥寥无几,要么把新业务做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要么很多业务最后都成了有头无尾,不仅耗费资源,还拖累了公司主营业务。比如,同样想要外卖的滴滴,就在外卖生意上栽下过跟头,回过头来看,滴滴当时的反应更像是跟美团来的一场“围魏救赵”的对阵,根本无心恋战。
但爱奇艺多元化的逻辑是什么,爱奇艺这么做究竟靠谱吗?
多面出击的底层逻辑
其实,外界质疑爱奇艺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在外界看来,长视频、短视频之间业务协同或许还说的过来,但是对于金融、电商、游戏、教育等与视频领域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其协同性又在哪里呢?
况且各行业底层逻辑根本不同,所谓“隔行如隔山”,如此大跨度多行业涉足,如何保证其稳固平衡是个难题。
在龚宇眼中,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爱奇艺进行多元化出击的背后,有着共同的底层逻辑,爱奇艺的这个逻辑分为两个方面。具体内涵如下:
第一,利用互联网思维做流量生意。
爱奇艺成立以来积淀的视频会员和长期活跃用户积攒的亿万流量,是其进入其他领域最重要的底气,围绕着互联网流量做生意,尤其是面向C端的生意,根本上都做的是流量变现的生意。
这一点无论是在广告营销、电商购物、娱乐游戏、在线教育等诸领域,都是适用的。有了庞大的用户基数积累的流量做支撑,依靠本就不弱的产品力,只要做好营销转化,将用户的价值最大化,让一个用户引导进整个产品矩阵,就能水到渠成的达到“一鱼多吃”的效果。
而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爱奇艺做多元化布局的另一方面是用优质内容来培育、吸引、留住用户。
爱奇艺做内容不管是长视频还是电商、教育核心围绕着内容进行,通过优质内容将长视频板块的用户吸引过来,转化为其他板块的流量。
按照龚宇的说法,爱奇艺做内容产业,核心围绕着IP进行,将爱奇艺读书领域的优质作者的作品拍成影视剧,影视剧火了以后,再根据该影视剧内容做成游戏、动漫还有周边产品,形成一个流程全体系的开发应用,从而形成完整的内容生态。
在这个生态之内,爱奇艺将围绕着核心内容的平台调性,做差异化的其他业务矩阵,形成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比如,其种草社区围绕着爱奇艺影视周边做符合年轻人审美的网红明星美妆电商,爱奇艺号则围绕着影视内容做原创自媒体内容,知识付费也仅仅围绕着音视频领域进行,这正是扬己所长、避开各领域玩家的差异化之路。
此外,通过整个内容生态,来增强用户粘性,摆脱单一长视频带来的弊端,让喜欢动漫的可以看爱奇艺动漫、喜欢短视频的看短视频、有购物需求的在爱奇艺商城购物。总之,将各类需求进行聚合,形成多元的内容,使用户来源更加多元化,增强平台的综合性功能。
正是基于这两个底层逻辑,爱奇艺看似四路出击,实则有章有法。
多元化业务布局靠谱吗?
多元化扩展到底靠不靠谱?我们需要看看爱奇艺目前都进入了那些行业,才能一窥究竟。
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爱奇艺涉足的领域从内容形式来看,主要是分为动漫、游戏、音乐、影视、在线书籍等形式;从内容工具载体形式来看,分为直播(奇秀直播)、短视频(晃呗)、长视频、内容社区、VR等;从进入行业来看,涉足直播、短视频、在线教育、网剧游戏、电商、自媒体等多领域。
可以看到,爱奇艺平台涉足的领域,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形式都非常的多。
爱奇艺目前涉足的领域,除了视频领域之外,通过其官网可以看到其主要是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为这些平台做聚合。
比如,以爱奇艺教育为例,爱奇艺教育板块除了部分较为有名的“公知”上传付费或者免费的公开课以外,其他的内容主要是来自知名在线教育机构,比如新东方在线、学而思、新航道、十点读书等等各类在线教育机构均在上面有录制课程。
说白了,还是主要通过平台合作,自己不直接提供内容,做的生意主要是围绕PGC展开的。
在视频内容领域,爱奇艺则主要通过自身平台资源来做。比如短视频团队、直播团队等等,以我为主。
从整个内容平台对不同领域采取不同措施来看,确实是本着“扬我所长、避我所短、为我所用”的原则来进行的,但目前在这些领域的试水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如游戏领域的布局,如何绕开腾讯、网易等游戏大户,是一个问题。此外,没有爆款游戏,想要实现盈利是很难的。
尽管财报中表示游戏为其他业务增长提供了诸多助力,但能否保证游戏盈利则是另一回事了;直播领域秀场模式有映客,游戏直播有斗鱼、虎牙,以目前爱奇艺奇秀直播的声量之小,可以直接忽略不计;种草社区有小红书,曾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遭遇下架和有关部门约谈,爱奇艺的种草社区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又能否承受这其中风险,也未可知。
总的来看,四路出击的爱奇艺,在每一个领域之内的根基都并不牢固,想要在这些领域内更进一步,还需要时日。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9) | 评论 2020-03-02 11:50 来自网站 举报
-
【稳健财报背后:联想处处承压】
2019年12月18日,联想掌门人柳传志,在历经三次隐退两次出山之后正式退休。2020年02月20日,36岁的联想交出了一份高于市场预期的财报,也是柳传志正式退休之后的首份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在2020财年Q3报告期内,联想营收高达140.4亿美元(993亿元人民币),超出市场预... 展开全文稳健财报背后:联想处处承压
2019年12月18日,联想掌门人柳传志,在历经三次隐退两次出山之后正式退休。
2020年02月20日,36岁的联想交出了一份高于市场预期的财报,也是柳传志正式退休之后的首份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在2020财年Q3报告期内,联想营收高达140.4亿美元(993亿元人民币),超出市场预期的139亿美元,联想实现了连续10个季度的增长,但和上年同期相比仅实现了0.48%的增长;其净利润为2.33亿美元(18.18亿元人民币),超过市场预期的2亿美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
联想财报发布之后,联想午盘收涨7.01%,市值接近700亿港元。但是借着财报的水涨船高并没有多久,2月21日,联想股价开盘低开2.22%,截至收盘为5.55港元,下跌4.31%。
业绩不错但股价不如人意似乎已经成了联想的常态。
2019年6月30日,联想发布了19/20财年首个财季的财报,当时联想的营收同比增长5%至人民币853亿元,税前利润达到人民币16.4亿元。但是在财报发布之后,联想的股价反跌6%,跌幅一度超过8%,同时多家金融分析机构都对联想的目标价进行下调。
这对于正在寻求新发展方向的联想来说相当不安。联想的转型之路并不容易,业务营收失衡严重的情况——PC业务营收高达79%占比,其他业务则青黄不接。与此同时,联想营收增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再加上一枝独秀的PC业务也面临着市场天花板已经渐显的危机,联想自救迫在眉睫。
在联想发展的路途上,核心业务遇难,而新业务规模还不足以为造血时,联想的处境已经变得凶险万分。但是未来已至,联想退无可退。
突破记录的成绩单
“难能可贵”在对联想最新一季度的财报评价时,联想的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用了两个“难能可贵”。
联想2020财年Q3财报显示,营收为人民币993亿元,和上年相比增长0.48%;税前利润为人民币27.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净利润为人民币18.18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0%,营收和除税前溢利均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而在这份难能可贵的财报发布之前,联想曾遭遇供应商英特尔埋的大雷,更显得“新纪录”来之不易。联想CEO杨元庆透露,“去年季度初,英特尔CPU出现短缺,季度中旬,突然告诉联想,此前承诺的量无法提供了”
核心部件的缺少将会直接影响到联想的产能,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联想向AMD和联发科等公司进行紧急合作求援,才确保了CPU的供应量。
所以在联想2020财年Q3季度财报发布之后,联想CEO杨元庆表示,“联想依然能交出突破历史记录的成绩单,我非常骄傲。这种执行能力非常难能可贵,这帮助我们渡过此刻的难关。”
只是,联想这份“难能可贵”的财报并没有打破财报飘红,股价仍然下跌的魔咒。而且,联想PC业务独大的难题不解,就难以赢得资本市场的信心。
首先,资本看重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联想营收几近于停滞的局面难破。
联想2020财年Q3财报中,实现营收人民币993亿元,同比增长0.48%。尽管这已经是联想持续10个季度以来实现增长,但是不到1%增长的营收,仍然难以看到联想的创新活力。而同样作为巨头,苹果在2020财年Q1财报中的营收总计918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9%。
其次,高营收却不能带来高利润一直是联想缺陷。
2020财年Q3季度,联想营收为人民币993亿元,净利润在达到同比增长10%的情况下为人民币18.18亿元,利润率仅有1.8%。联想接近千亿的营收,却只能实现十几亿的利润,盈利占比实在不如人意。相比下,苹果2020年净利润达到222.36亿美元,利润率高达24.2%,而联想的利润率却还没有达到2%,其中差距不是一点点。
最后,联想的高负债运营始终是隐患。
据联想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联想总资产达到350亿美元,其总负债约为307亿美元,使联想整体负债率几乎高达90%(小米的负债率约在50%左右,苹果则在70%左右)。这使得联想不像是科技公司,反而像是重资产的房地产公司。如今突发的疫情对大多数公司的现金流发起了挑战,这样突发的情况下联想更加难熬。
在联想看似稳健的财报背后,却处处隐藏着让联想堕入万劫不复的陷阱,36岁的联想稍有差错,就是会产生致命的威胁。而除这些情况之外,支撑联想的三大业务状况不容乐观,联想身处危机重重的深渊旁边起舞。
主心骨独枝难承压
“联想是我的命”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曾经在联想深陷低谷中如此对外表示。
数次拯救过联想的柳传志,2009年再次复出就是由于联想的PC业务出现动荡。2009年联想“蛇吞象”的方式收购IBM的PC业务,但却“消化不良”,同时由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联想净利润出现大幅下跌,直到柳传志出山才稳住局面,使联想度过危机。
PC业务作为联想的看家本事,一直是联想的主心骨。但是联想扩大PC业务的方式却是不停的并购以实现发展,在“蛇吞象”的收购了IBM的PC业务之后,联想又继续收购了巴西、德国等PC企业,最终让联想在2013年登上全球PC第一的宝座。
但正是由于过分倚赖PC业务,却缺乏自身核心技术,严重依靠国外企业的供应链,也使得联想一度被调侃是“电脑组装厂”。而现在联想的龙头PC业务尽管表面仍然稳坐全球第一的王座,但是底下的暗流涌动却是联想不得不面对的危机。
1. PC业务遇市场天花板
PC巨头的称号,联想当之无愧。
根据联想最新发布的2020财年Q3财报数据,其PC业务的营收达到人民币780亿元,在联想总营业额中的占比高达79%。在报告期内联想的PC出货量达到了1790万台,税前利润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17.2%。
在全球的PC市场份额中联想以24.8%的占比,仍然稳坐第一。同时,PC巨头联想占据了国内市场40%以上的份额。
作为联想的主心骨,PC业务的表现关乎着联想的命运。PC业务一如既往的良性发展为联想的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由于商业模型的基因,硬件产品的利润率低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再者,联想PC业务的产业链已经相当的成熟,产品的创新空间却无法突破,使其溢价极低。PC业务利润过低,而联想一直占据着庞大市场份额保证了量的输出,才使得联想能够继续盈利,但是传统PC的命运正在被全球“移动化”的趋势改变。
由于5G、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移动化办公正在打破应用场景的局限性,微软、戴尔等厂商均推出了“多屏协同”的功能,移动办公的需求正在被满足。根据IDC的预测,2020年中国的PC市场整体容量将会同比下降1.7%至4700万左右,商用市场减少2.5%。
同时,Windows系统的不再迭代,用户的更换频率下降,PC市场的未来并不乐观。
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9年由于Windows 的换代,全球PC市场得到了一波回暖周期。在2019年全球PC市场实现了0.6%的增长,打破了此前销量低迷的状态,但是Gartner认为PC市场的出货量在2020年及以后均会出现下降趋势。
Gartner研究高级总监RanjitAtwal曾经表示过,“PC市场的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因为不会有Windows11。取而代之的是,Windows 10将通过定期更新进行系统升级,因此,由整个Windows操作系统升级带动的PC硬件升级周期的高峰期将会结束。”
在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面前,PC业务的天花板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联想CEO杨元庆曾经表示过,联想增速之所以会降低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当中就包括了全球PC增速的变缓以及产业供应链的限制。而联想的PC业务除了要面对不可扭转的大势之外,还面临着PC市场这块淘金地里越来越强劲的对手。
2. 饱和市场的分食者
尽管目前联想依然占据着全球PC第一的宝座,但是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格局的改变往往已经暗藏。
Gartner的数据显示,在PC领域2019年联想的以24.8%的市场份额占据了第一,美国的老牌厂商惠普则以22.5%的占比位居第二,位列第三的戴尔市场份额为17.2%,苹果以7.5%的市场份额居于第四。
当中除了苹果在PC领域和手机领域走了一样的高端路线之外,前三者在PC领域的差异并不大,这使前三者火药味十足。
惠普曾短暂的超越过联想,在2017年一季度取得PC第一的位置。原因在于,惠普的发展模式与联想依靠并购扩大市场份额不同,惠普采取的是依赖内部发展取得增长,其净利润率一直高于联想。
联想2020财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率为1.8%,惠普在其公布的2020财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率则为5.9%,惠普的利润优先原则要比联想更为稳健。同时惠普的出货量已经连续了三个季度的增长,在美国、欧洲、非洲等地区占据了头把交椅。
除了面对惠普的步步紧逼,联想还面对国内“新生”的挑战。小米以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持续对笔记本电脑市场进行输出,华为也以核心技术为优势由其通信技术继续对PC市场吹响号角。
行业天花板显现,竞争对手来势汹汹,联想有苦难言。因为,对于几乎被PC业务占据了八成营收的联想来说,一旦PC业务出现颓势,将会把整个联想带进深渊。
当然,除了PC业务的影响之外,联想三大业务中的移动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的发展,对联想能否成功转型同样不容忽视。问题是,现阶段联想家中长子PC业务独当一面,移动业务则有些“扶不墙”。
徘徊谷底的移动业务
和PC业务不同,联想的移动业务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保守,避开竞争红区,成了联想移动业务的首选。而在这样的策略之下,联想移动业务已经不复当年光彩。
1. “中华酷联”前榜首不再
高管频频更换是让联想移动业务逐渐落没的原因之一,人事的不稳定使联想移动业务战略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缺乏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连贯性。
根据自媒体《字母榜》的统计,联想在2015年到2018年间更换了4位手机负责人,从刘军、陈旭东、乔健到常程。而人称“万磁王”的常程,在联想几乎呆了20个年头之后,在2020年开春跳槽到了小米。同时,联想有意收缩移动业务经营规模,也导致移动业务收入减少。
联想CEO杨元庆甚至说过,“我们给移动业务定的目标主要是盈利。”在此前其曾经表示过,在移动业务方面,会将许多不盈利的市场收缩与关闭,亚太甚至其他新兴市场并不是联想的重点发展区域,价格战的竞争过于激烈。
联想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尽管移动业务保持了连续5个季度的盈利,但是由于缺少零部件的原因,除了在拉丁美洲等地区仍然保持强劲之外,其他地区市场面临着挑战。报告期内,联想的移动业务跌幅扩大17%,仅实现13.81亿美元的营收,在总营收中占比10%。
尽管从常程手里接任过来联想移动业务的陈劲表示,“联想手机还很难很难,但坚持做手机,坚持做好手机业务,这个决心,从上到下,都没有变过”。但是联想在收购摩托罗拉之后,不复高光时刻也是事实。
在“中华酷联”的时代,联想手机的销量从2011年的100万台迅速增长到2013年的6000万台,收购摩托罗拉更是使联想手机备受瞩目。
当时联想手机有70%出货量倚赖的是运营商渠道,而当补贴逐渐被取消之后,运营商渠道便优势渐消。加上当互联网渠道成为潮流之时,联想未能跟上变化,直至联想手机被时代淘汰被对手替代。
曾经的“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早已被“华米OV”(华为、小米、OPPO、VIVO)所取代,联想的移动业务已经被推落至谷底,而5G手机的风口也没有能吹起联想。
2. 5G手机试水不佳
在CES 2020会展上,联想CEO杨元庆表示:联想在5G商用的大环境下,不但不会放弃中国手机市场,更加期待打赢“翻身仗”,同时寻找和开发手机产品的新兴市场。
2019年上半年联想在发布联想Z5 Pro和联想Z6系列产品,和小米手机多次的碰瓷摩擦,造了一番势之后,声音便逐渐消失。这些举措没能给联想手机来带实质性作用,根据CINNO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联想手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仅有0.8%。
在5G手机市场,联想5G手机姗姗来迟,失去了先机。2019年下半年大多数手机厂商已经将5G作为赛道,而联想则在2019年11月15日才发布了第一款5G手机Z6 Pro 5G版,搭载骁龙855处理器,定价3299元。尽管联想在11月份就已经发布了5G手机的相关消息,但直到12月份才开始上市销售。
在2019年12月份荣耀V30、vivo X30等多款5G手机接连问世,定价均在3299左右,红米更是把5G手机卖到了2000元以下,联想5G手机又失去了价格优势。而在处理器方面,落后的骁龙855处理器,并不能带给联想特殊的竞争优势,无论是价格还是产品配件上,联想都失去了优势。
唯一能引起消费者注意的摩托罗拉Razr,联想却不能在国内销售。2019年11月,联想手机官方宣布:摩托罗拉Razr不在国内进行销售,理由是摩托罗拉Razr仅支持eSIM而不支持物理SIM卡,而国内运营商目前还不支持手机上使用eSIM。由此,联想手机再一次失去了敲开市场的机会,移动业务逐渐被边缘化,而备受联想看重的数据中心业务,却也远不能挑起联想的大梁。
寄托数据中心业务新机
作为联想的三大业务之一,数据中心业务被联想寄予了厚望。
2017年年底联想CEO杨元庆表示,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预计将会在两年之内盈利。2018年在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杨元庆更是表示将来面向企业的数据中心业务利润会高于PC业务。
而今,数据中心业务正在推动着联想的转型。
在联想最新发布的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里,数据中心业务细分出来的软件与服务业务实现同比增长41%,首次达到10亿美元的大关;存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达到43.6%;私有云与传统数据中心营收同比增长为16%。
正是这些早已布下的业务路线,使联想的3S(智能物联网、行业智能、智能基础架构)智能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的重要推动力。联想智能物联网(SloT)的营业额总体达到6.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到278%。AR/VR业务、智慧家庭业务和智慧办公业务分别达到了同比859%、265%、45%的增长。
然而,尽管联想的全面布局正在推进,但其数据中心业务整体仍然处于营收零增长伴且亏损的状态。
在联想最新发布的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数据中心业务营收为16亿美元,亏损达到4654.6万美元,同期减少800万美元。同时数据中心业务的总体规模基本没有变化,亏损还在持续,一时仍然难以为联想造血。
另外,分羹者越来越多,当中也不乏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根据IDC的预测,在2023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将会达到2.3万亿美元,2024年-2025年间中国企业30%的收入增长将来源于整合数字服务,50%的大型企业将会把智能云管理服务作为重要手段,至少80%的中国新兴企业启用人工智能。
综上,在大势面前,联想正在积极推动智能化业务转型,但其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主要的原因是面对华为这样强大的对手,联想已然逐渐处于下风。联想能否把握智能化业务转型的机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等时间去验证。
总结
联想稳健的财报的背后是股价由涨转跌的事实,而过分倚赖PC业务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已经出现,整体营收难增、利润率低、高负债运营等问题都是其被资本冷眼相看的原因。由此,PC业务天花板重压、移动业务日渐落没、新业务迟迟不能造新血的问题亟待联想解决。
可以发现,36岁的联想正极力寻求新的活力,但是和后来的其他互联网企业相比,联想的战略节奏似乎总是慢了一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里,踩到对的时间点是胜利的基石,所以老一辈民族品牌联想能否在对的时间里,选中有潜力的市场,从而扭转PC业务独枝的局面,对其接下来的命途至关重要。
赞(17) | 评论 2020-03-02 10:44 来自网站 举报
-
【产业寒冬背后:汽车之家、易车网、懂车帝的相爱相杀】
连续两年,汽车销量持续下降,车市冬季漫长而寒冷。寒冬下,汽车互联网平台汽车之家也未能独善其身。汽车之家虽然并不直接制造汽车,也不直接销售汽车,但作为一个汽车互联网平台,汽车厂家、汽车经销商的利益与汽车之家的“钱景”息息相关。一年前,汽车界掀起一阵“封杀”汽车之家的热潮,业内人士议... 展开全文产业寒冬背后:汽车之家、易车网、懂车帝的相爱相杀
连续两年,汽车销量持续下降,车市冬季漫长而寒冷。
寒冬下,汽车互联网平台汽车之家也未能独善其身。汽车之家虽然并不直接制造汽车,也不直接销售汽车,但作为一个汽车互联网平台,汽车厂家、汽车经销商的利益与汽车之家的“钱景”息息相关。
一年前,汽车界掀起一阵“封杀”汽车之家的热潮,业内人士议论纷纷。在经销商集团、汽车之家高管、业内媒体等相关人士的争议中,汽车之家和多家汽车经销商进行了一次会谈。大家相互诉苦之后,有人选择和汽车之家了断前缘,也有人选择继续与汽车之家为搭伙,“封杀事件”就此告一段落。
同甘容易共苦难,吵了一架的汽车经销商和汽车之家继续前行,期盼行业回暖。一年后,汽车界没有等来行业春天,等来的是新冠状肺炎的爆发。一时应了那句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 。”
只是相比一年前的针锋相对,疫情导致的行业寒冬加剧并没有让汽车之家和汽车经销商们越走越远,反而在2020年,拥抱取暖成为汽车之家和汽车经销商的共识。
业绩重压下,双方在寒冬中不欢而散
如果说2019年互联网行业太难了,那么汽车行业则是超级无敌难。
2018年,汽车行业首次出现销量下滑,被认为是汽车寒冬来临的先兆。事实也是如此,2019年,汽车销量并无回暖之势,反而走衰之势愈演愈烈。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1到10月份数据,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304万和2311万,同比下降9%和9.1%;其中乘用车的产销更加突出,分别为1918万和1923万,同比下降了10.7%和10.5%。”
汽车销量下降,直接影响汽车经销商的整体业绩,导致大部分汽车经销商经营亏损。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数据显示,2018年有53.5%的经销商经营亏损,2019年上半年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盈利经销商占比仅为29%
其实,汽车寒冬来临之前汽车经销商竞争压力大、利润空间小,早已岌岌可危。
近十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汽车行业前景可观,从而引来众多分羹者。入局者越多竞争压力越大,加上“互联网+”的全面普及,汽车行业对外价格统一、透明,进而降低了汽车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亏损大势随之而来。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1—9月全国只有32.8%的汽车经销商处于盈利状态,另外有26.7%的经销商持平,40.5%的经销商明确表示处于亏损状态,经销商亏损面扩大。
业绩下滑仅是汽车经销商在汽车业寒冬里明面上的打击,暗地里车企、汽车互联网平台的业绩压力,更是直接附在汽车经销商身上。
一方面,汽车销量连年下滑连累车企净利润下降,而用户需求降低也导致汽车经销商库存压力增加。在本该是销量旺季的年底,各大经销商库存危机仍旧挥之不去,还要面临车企的销售考核。
据悉,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19年1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报告显示,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5%,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
另一方面,车市里萦绕的焦虑氛围也蔓延至寄生于车企的汽车之家上。汽车销量不景气,车企在广告投放上相应缩减,进而影响到汽车之家整体营收。为了缓解一时的资金困境,汽车之家想方设法获得更多营收,提价政策也就提上了日程。
站在经销商们的角度,车市寒冬漫长缩减开支是生存之计,汽车之家此时提价简直是趁火打劫。2019年开年,车企施压、汽车之家增收费用,两面受气的经销商们,一时提出抵制汽车之家的方案,双方不欢而散。
疫情“黑天鹅”突袭,同样的困境不同的选择
2018年、2019年的汽车行业寒风萧瑟,2020年又遭遇“黑天鹅”疯狂肆虐,汽车行业生产受阻、复工延迟、消费需求放缓接连而至。
一来,复工延迟,生产受阻。近几天,疫情态势逐渐好转,汽车和零部件企业着手复工、复产事项,但复工人员紧缺、防疫口罩消毒液等物品缺少的问题还未解决,厂商复产一再延期。根据中国汽车 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月12日,在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仅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复产,占32.2%。
二来,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用户消费需求进一步放缓,用户线下购车需求几乎为零,经销商库存指数提高。即使个别4S门店陆续复工恢复运营,但新春淡季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户足不出户,汽车销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 2020年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7%,环比上升6.3百分点,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
三来,2020年第一季度血本无归,中小企业资金压力问题凸显。根据乘联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汽车销量为169.9万辆,环比下跌20.8%,同比下跌21.5%。开年第一季度通常是汽车销售淡季,加上疫情影响,3、4月份的汽车销量势必会大幅下滑。
对长期在行业寒冬里承压的中小汽企业来说,“淡季+疫情”叠加无疑雪上加霜,供应链问题、市场问题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好的一面是,疫情期间举国严控防疫,汽车线下销售渠道行不通。在极大的库存压力下,车企开始转战线上卖车。
借此机会,汽车之家面向经销商、消费者推出了数字化线上服务。
现阶段复工的汽车经销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客流量锐减。对此,汽车之家线上虚拟店铺具备线上看车、选车、订车、买车等功能,为经销商和用户搭建了线上沟通的桥梁。同时,利用自身资源,为经销商多样化的数字化服务,帮助汽车经销商攻克目前线下销售停滞的难关。
其实,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线上选车、购车已经成为用户买车的重要渠道之一。
汽车之家运用大数据系统分析,形成用户画像,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精准提供个性化服务也获得了经销商的认可。而经销商也需要借力汽车之家数字化、智能化的赋能,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在双方寒冬中不欢而散又在寒冬加剧后握手言和,兜兜转转,最终汽车之家、汽车经销商,谁也离不开谁。
“世纪大和解”的背后
与强者为伍,方能更强。
此次疫情的爆发,让汽车经销商看到了汽车之家线上数字化的实力,也让世纪大和解成为了现实。当然,取得汽车经销商信任的原因,还有汽车之家在汽车业寒冬之际,展现出来的运营能力和技术实力。
1.核心业务稳健,新业务露头
距2016年,汽车之家提出建设“车媒体、车电商、车金融、车生活4个圈,从垂直网站转型汽车公司”的发展目标已过去了快4年,4年间汽车行业的转变翻天覆地,汽车之家历经起起落落,总归有了可观的成效。
2月19日,汽车之家发布截至12月31日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为汽车界多灾多难的2019年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也以傲人的成绩迎接2020新的挑战。
汽车之家2019年第四季度业绩,一改前两个季度的颓势。净营收为人民币23.297亿元(约合3.34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1.878亿元相比增长6.5%。净利润为人民币11.081亿元(约合1.592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0.153亿元。
全年来看,汽车之家完成了从抵抗寒冬、适应寒冬到打破寒冬禁锢的转变。
财报数据,汽车之家2019年净营收为人民币84.208亿元(约合12.096亿美元),与2018年的人民币72.332亿元相比增长16.4%。净利润为人民币32.000亿元(约合4.596亿美元),而2018年为28.710亿元。
具体业务来看,除了媒体、营销线索等核心业务实现净增长之外,新业务的也在快速发展。
媒体收入依旧是汽车之家的顶梁柱,营销线索收入次之。在2019年第四季度中,汽车之家媒体收入达10.58亿元,同比增长3.20%。营销线索收入为8.24亿元,同比增长5.51%。总体来说汽车之家的营收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唯一有起伏的是,得益于数据产品的贡献增加,汽车之家第四季度在线市场和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度增长42.68%至4.48亿元。同样,在线市场和其他业务收入全年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74.7%,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近18%。
综上,汽车之家在保持核心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也保障了新业务的成长速度。多年奋斗,汽车之家离“基于数据技术的汽车公司”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2.开源节流,保持精简的成本结构
车市的整体销量低迷,汽车之家逆流而上。车市寒冬对汽车之家并不是没有影响,持续盈利是其持续精简成本的结果。
2019年第三季度,汽车之家的各项经营数据随着车市行情持续下行而跌了跟头,归属于汽车之家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437亿元(约合9010万美元),同比下滑5.5%。
转眼,2019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11.081亿元(约合1.592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0.153亿元,下滑的势头被扭转了。
汽车之家在一个季度的时间里,扭转下滑态势的原因,除了行业季度性旺季的影响之外,还得益于成本的缩减让其保存了“财力”。
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汽车之家的营销成本同比增长32.77%;而在2019年第四季度,汽车之家营业费用为10.949亿元(合1.573亿美元),低于2018年同期的人民币11.314亿元。
一个企业扭亏为盈或者逆势增长,遵循的法则必是“开源节流”,苦心发展多年的汽车之家自然深谙此道。汽车之家CFO邹钧表示:展望2020年,我们将继续投资于重点项目,以增强我们的长期竞争力,同时提高运营效率,保持精简的成本结构。”
从最新财报数据来看,汽车之家保持核心业务的竞争力、斥巨资扶持新业务、精简运营成本,“4+1”战略目标执行得当,向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汽车生态圈迈进。
3. 数字化、智能化赋能
自阉割自营电商后,汽车之家立志从汽车垂直媒体转型成基于数据技术的互联网汽车平台,旨在构建汽车产业相关的生态圈,为车企、经销商、汽车媒体、车主等汽车行业从业者提供相对应的服务。
基于此,汽车之家走上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道路。
一来,用户消费习惯的多样化、个性化,迫使经销商适配各种消费场景,而服务于用户和经销商的汽车之家必然要两者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行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90、95后等新生代用户越来越习惯于线上消费。经销商为满足用户线上消费的需求,增加了线上消费模式,而这个模式借力汽车之家的大数据能力搭建更为省心省力。
为了满足经销商构建多种消费场景的需求,汽车之家基于AI、大数据、云技术等推出了数字化线上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画出用户消费画像,精准的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为经销商线上导流,优化售后服务品质,提升其运营效率。
基于自身数字化、智能化实力,汽车之家得以助力汽车经销商数字化转型。疫情期间,线上消费成为购车、卖车的关键途径,也成为汽车之家和经销商再次合作的桥梁。
二来,数据化、智能化的转型是汽车之家构建汽车生态圈的重要一环。汽车之家“4+1战略”明确示意:“4”是车媒体、车电商、车金融、车生活4个业务板块,而“1”即是数据+技术。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价值不言而喻。对于一家互联网企业来说,通过对用户的数据分析,摸透用户消费习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的方式,快捷、管用。汽车之家的车型对比服务、易车网的报价服务、懂车帝的智能识别汽车等也都用到了大数据。
总而言之,从一家垂直媒体转型基于数字化的汽车公司,服务于汽车经销商、车企、汽车消费者,让汽车之家与汽车经销商建立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整个汽车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加速了汽车行业数字化的进程,稳固了汽车之家平台和汽车经销商的合作关系。
汽车之家的两大劲敌:易车网、懂车帝
不知不觉中,互联网汽车平台格局发生了变化,原本汽车之家、易车网双雄争霸的格局,加入了懂车帝,而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汽车之家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伴随着老对手易车网的日益壮大还有新生黑马懂车帝的崛起,汽车互联网平台之争越来越激烈。劲敌当前,如何在数字化赛道中抢占有利位置,也成为互联网汽车平台所面临的一大考验。
曾经与汽车之家的不相上下的易车网,一步步被拉开差距,但廋死的骆驼比马大,易车网依旧是汽车之家不可忽视的存在。
何况,被腾讯收购后的易车网,蓄势待发追赶势头十足。
易车网2019奶奶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19年10月,易车网媒体应用的每日活跃用户(DAU)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255%;再有,其相关人工智能新业务领域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付费经销商继续攀升。截至2019年10月,独立经销商网络在第三季度继续扩大到超过3.3万名,付费客户超过4400名。
汽车之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威胁来自懂车帝,相比易车网的知根知底,这个凭空冒出并打破双雄争霸市场格局的平台更让汽车之家忌惮。
诞生于2017年的懂车帝来势汹汹,上线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用户活跃度、用户使用时长就超过了易车网,紧逼汽车之家。
在流量和内容方面,依托母公司今日头条、抖音等产品的流量支持,懂车帝比汽车之家更不缺流量。同时,懂车帝也很好的沿用了字节跳动在内容获取和推荐上的经验,通过短视频、文字、图片等有趣的内容玩法吸引用户。而汽车之家经过长年积累,打造的内容更全面,专业性更高,但娱乐属性较弱。
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方面,懂车帝背靠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汽车之家的后面则是和互联网行业相交甚少的平安集团,懂车帝携带技术基因具有先天优势。
而今,凭借字节跳动技术支持,懂车帝持续技术层面加码。懂车帝利用字节跳动完善的推荐技术和大数据优势,深入分析用户需求,还增加智能识车、智能选车等功能,大大优化了用户选择体验,弃汽车之家择懂车帝的用户也越来越多。
虽然,易车网、懂车帝想要撼动汽车之家行业老大的地位还是很难,但是两者都在摸索前进中变得强大,汽车之家稍有差错就会被替代。
小结
2019年末2020年初,受到疫情的影响,车企和汽车经销商体会到了线上渠道的重要性,也明白线上线下结合是汽车行业未来的大方向,这对汽车之家来说是一个与汽车经销商握手言和的机会。
但是,握手言和并不代表汽车之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汽车寒冬的大背景下,汽车经销商对销售线索的准确度与广告效果愈发挑剔,他们在观望也在对比汽车之家、懂车帝、易车网的优劣势和性价比。这一战役,比拼的不只是体量、流量、服务,更考量平台技术和用户转化率,因此谁都有赢的机会。
这一年,是互联网汽车平台与汽车经销商抱团取暖、齐头并进的一年,也是汽车行业回暖的开始。
赞(10) | 评论 2020-02-28 15:38 来自网站 举报
-
【IPO后市值大涨,良品铺子摊上新困局】
休闲食品领域品类分散,入局者众多,不过消费者普遍熟知,并且能够成为其中佼佼者的并不多。在这个分散度较高的行业里面,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三家分别以11%、6%、5%的市场份额,位列行业前三,成为该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巨擎。 最近,新消息陆续传出,一直低调的休闲零食行业骤生变局。 ... 展开全文IPO后市值大涨,良品铺子摊上新困局
休闲食品领域品类分散,入局者众多,不过消费者普遍熟知,并且能够成为其中佼佼者的并不多。在这个分散度较高的行业里面,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三家分别以11%、6%、5%的市场份额,位列行业前三,成为该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巨擎。
最近,新消息陆续传出,一直低调的休闲零食行业骤生变局。
2月23日,百事公司作价7.05亿美金从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接手电商零食公司百草味,以此加码中国线上零食市场。
2月24日,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也是上交所首家举办网络上市仪式企业,上午9:30开盘过后,其以17.14元/股,44.03%的涨幅,市值直逼69亿。至26日下午15:00股价已再度涨至20.74元/股,较发行价11.9元/股近乎涨一倍。
再加上去年7月份上市的三只松鼠,休闲零食行业三巨头,至此全部踏上了新的征程。结合近两年零食行业厂商纷纷上市的情况来看,这场变化可谓酝酿已久,良品铺子上市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是赶在这个特殊时间点上市,很明显这里面既有基于自身的考虑,也有行业的影响。
高增长与低盈利“倒挂”
根据良品铺子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来看,其线下线上收入基本持平。与三只松鼠相比,最大不不同在于其销售渠道更加偏重线下,这在招股书中提供的数据也有体现。
如上图所示,2016-2019年良品铺子线上收入分别从33.69%、42.21%、45.52%和45.19%,线下收入占比则分别为66.31%、57.79%、54.48%和54.81%,收入结构逐步趋于平衡。良品铺子是从线下起家,逐步向线上拓展。不过相比之下,线上仍逊于线下。
但良品铺子在线下的布局并没有因此停下来,反而在加速进行。根据其招股书显示数据,截至2019年6月30日,良品铺子共有直营门店747家,加盟门店1490家,目前这个数字仍然在增加。
线下店面扩张的同时,其销售费用也在急速攀升。根据招股书显示,良品铺子的销售费用分别为7.19亿元、9.52亿元、10.55亿元、5.68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22.83%、22.20%、19.45%、18.75%。其中,仅促销费用就分别达到1.92亿元、2.3亿元和3.18亿元。
总体来看,过去几年的时间里面,销售费用逐渐攀升到了10亿元的规模,占收入比重的20%左右,这正是毛利较高,而净利润不高的根本缘由之所在。
在企业扣除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之后经营利润率就下降到了不到10%的水平,虽然2019年上半年相较前三年已经有了较好的增长,但也仅仅是提升到了6.9%。
高速增长之下,盈利能力却停留在个位数上,说明高速增长的同时,企业运营效率却在下滑,从而致使企业的成本激增,利润率不高。实际上,这一点在良品铺子的招股说明书中也有体现。
其招股说明书显示,从2016年到2019年6月,良品铺子的存货周转率下滑很明显,从6.65下降到3.97。存货周转效率下滑,直接导致运营成本激增,其净利润下滑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样的盈利水平钳制了其用于品牌打造、新品研发方面的投入,在长线竞争中也会处于不利地位,这也是其选择当下加速上市进程的原因。
线下惨遭腰斩
此次疫情来势汹汹,对线下线上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为一个成立于线下,同时发力线上的O2O零食企业,良品铺子的线上和线下业务收入分别占到50%左右,甚至线下业务占比更多一些,超过50%。
按照原定计划,良品铺子会在春节前夕根据上游供应商的生产和休假状况来安排企业的备货情况,以保证线下门店以及线上平台所需的货源充足,但这一切随着疫情到来被打破。
作为一家湖北籍企业,1月23日,武汉一纸“封城”令,良品铺子在当地的线下门店被迫全部关停,而拥有2300家门店的良品铺子,有接近40%的门店都集中在湖北省,对良品铺子来说,这次关店活动可谓损失惨重。
据招股书显示,湖北地区2016年到2019年6月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56.66%、53.02%、51.48%、48.33%,也就是说疫情对占大头营收的湖北市场,影响最为显著。
但是,损失不仅仅局限于湖北,不久全国性的线下门店关闭,更将其收入拦腰砍断。
线下收入锐减,线上也不容乐观。尤其是赶在春节这个特殊时点,大部分物流企业都已经放假了,春节期间还坚持奋斗在一线的物流企业,除了京东、顺丰等少数几家之外,很多中小物流企业均已歇业,而仍在运营的物流企业则受制于交通管制,物流效率并不高。
湖北作为良品铺子大本营,线下歇业,线上也没有好哪去。由于交通管制导致物流不畅,致使外面的货物不能进,里面的货物也不能出去,这让集中在武汉的湖北门店只更加艰难。
这场疫情给良品铺子带来的实际损失可能比预测的还要大。由于其主营的休闲零食具有季节性,存在淡旺季,逢年过节正是其销售的旺季,但今年由于物流、线下关停等因素综合影响,直接导致企业停产停运,销量大减。
除了销量大减,其库存供应也受到了直接影响。比如,作为一个贴牌运营的零食品牌,其库存则取决于上游供应商的生产情况,受疫情影响,其上游供应商迟迟难以复工,导致其出货量下滑,进而影响到良品铺子的库存供应,这也会对其营收产生新的直接影响。
这让本就有意IPO的良品铺子,开始加速进入资本市场进程。当然,这只是其急于上市的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零食市场越发白热化的竞争,给予良品铺子的时间也不多了,良品铺子必须赶在决战到来之前,尽快抢占市场,这时候资本的加持是必不可少的。
万亿休闲零售市场下的白热化竞争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产值为4014亿,2017年达到9191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2.56%,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10297亿,而且预计今明两年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届时整个行业产值有望达到2万亿。
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当前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行业内还没有出现明显领先的一家食品企业。但与此同时,行业内出现了三巨头策略差异化、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以及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等新趋势。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三只松鼠和百草味等公司的市占率均有所提升。三只松鼠的市占率从2017年的10.9%上升到了11.2%,百草味则从2017年的6.1%上升到了6.2%,而良品铺子的市占率反而降了0.1%至5.0%。
但即便是排名第一的三只松鼠的市占率也仅有10%,这说明,市场远没有到分胜负的地步。此外,针对行业进入门槛低、品牌分散、竞争激烈导致的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三巨头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比如,在品牌打造上,三只松鼠一直以来以打造三只松鼠的品牌IP为目标,其意在通过品牌IP塑造,形成自己的品牌辨识度;在渠道上,更偏重于线上销售,这一点与百草味相似。
与三只松鼠不同,基于线下起家的良品铺子,一直以来偏重线下。与此同时,近年来在线上渠道上的追赶也在加速;品牌辨识度上,主推高端零食,品牌代言人则多请的是一些当红的流量明星如杨紫、易烊千玺等等,进入年轻人的主流视野。
不过,从渠道上来看,线上线下融合是明显的趋势。首先,线上流量红利消失、获客成本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让线下渠道受到重视。
一直以来走线上路线的三只松鼠,今年来盈利能力下跌,增速下滑,均与其过度依赖线上有关系,而良品铺子走的线上线下双渠道的路线则愈加受到重视,不过良品铺子想要达到线上线下的真正融合还有待时日,毕竟线上线下融合最根本的是人货场数据的打通,并非简单只是“线上+线下”的拼凑。
从2006年到2016年,国内零食零售行业经历了零食业的“黄金十年”,而这些巨头纷纷崛起于这个时间之内,它们都曾经享受过来自行业红利带来的诸多好处。而如今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自然是个个摩拳擦掌,志在必得。
在分食者众多的休闲零食市场,尤其是早已上市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并不少,良品铺子想要持续奋进并不容易。比如早前上市的洽洽食品、来伊份等知名品牌,也瞄准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利用有利的资源优势拓展版图。
而长期以来,各家零食企业的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也让各家疲于营销,导致营销费用高企,净利率不断被蚕食。
随着各家为了争抢市场份额纷纷引入外部资本,导致原本就激烈的竞争越发白热化,在这种形势之下,三只松鼠抢先争夺上市的机会,最终于去年7月最终上市。三只松鼠上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良品铺子倍感压力,延续至今年,在疫情重压之下,更加速了其上市步伐。
2月24日良品铺子登录A股,终于迎来了曙光。截止2月26日,其股价连续上涨,市值逼近84亿。而早前上市的三只松鼠的实时股价达到了65.35元/股,总市值达到262.05亿元,较其去年上市发行价已经上升了3-4倍,而其上市也不过才过去了7个月时间,但市值已经是良品铺子当前的市值的3-4倍,可见,巨头在资本加持下“马太效应”进一步扩大。
所以,尽管良品铺子风光上市,但是良品铺子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少。
直面三大挑战
除了需要应对食品业同行之间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之外,还需要面对招股书中提及的几大经营挑战。
首先,是良品铺子的品牌认知度挑战。
面对激烈竞争,良品铺子选择将自己定位为高端零食提供商,企图通过差异化打造高溢价的休闲零食品牌。
但问题在于,市场上普遍走低价路线的零食厂商围裹之下,高端零食能否经受住来自市场的质疑,有待时间验证。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沦为“叫好不叫座”的零食“奢侈品”。
其次,是研发费用与销售费用呈现一个“剪刀叉”的情况,一方面营销费用高企,另一方面研发投入不足。反映到实质上,就是企业品牌获客能力不足,获客成本太高,研发经费不足,导致与其配套的高端零食标签缺乏稳定的根基。
比如,其研发实力弱,其用于在供应端主导食品溯源等技术难以有效突破,影响关系食品企业命脉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进程。
而作为不生产零食的零食企业,其主产品大多是别的生产企业做的,质量上难免会出现瑕疵。此前,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都曾因为食品安全问题,遭到外界质疑和相关部门查处。轻资产的“贴牌”生意固然可以维持好的毛利,但质量不过关,就会让一家食品企业彻底垮台。
所以,若要继续这种“轻资产”模式,必须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形成可以溯源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让消费者吃的放心、买的安心;同时,研发投入还是打通其线下线上数据系统的重要一环,滞后的研发技术会直接拖累其全渠道布局战略的落实。
最后,是存货偏高的问题。
反应到企业运营上来,就是其企业资产周转效率不足,这对良品铺子来说,挑战也不小。毕竟作为一个线下营收超过线上营收的企业,线下周转率不足,将会拖累其线下的整体运营,处置不当会导致其亏损。
根据其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的存货周转次数来看,2016年到2019年6月存货周转次数分别为5.19、3.97,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对良品铺子这种高流动资产的企业而言,也是值得警惕的。
长远来看,潜力巨大、增长迅猛的休闲零食市场化身资本角斗场只是早晚的事情,但在寻求资本介入的同时需要练好基本功,这样行业红利到来之时,才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从这方面来说,面临诸多挑战的良品铺子如何在上市之后,稳住其行业前三的地位,依然是需要付出不小的努力。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12) | 评论 2020-02-28 12:05 来自网站 举报
-
【2020的5G终端革命,正在变得扑朔迷离】
疫情实时数据显示,2月26日全国新增确诊411例,治愈人数新增2675人,现存确诊较昨日减少2316例。按此治愈速度估计,最迟下周,我国治愈人数将会超过现存确诊人数。一个月内,确诊病例将会悉数得到治愈,这意味着防疫阻击战即将迎来实质胜利,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与国内防疫局势逐渐走向明... 展开全文2020的5G终端革命,正在变得扑朔迷离
疫情实时数据显示,2月26日全国新增确诊411例,治愈人数新增2675人,现存确诊较昨日减少2316例。按此治愈速度估计,最迟下周,我国治愈人数将会超过现存确诊人数。一个月内,确诊病例将会悉数得到治愈,这意味着防疫阻击战即将迎来实质胜利,疫情得到基本控制。
与国内防疫局势逐渐走向明朗不同,海外疫情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亚太区域内,韩国2月26日累计确诊1595例,较昨日新增334例,增长率达到20%。2月26日日本累计确诊病例达894例。根据美联社报道,国际奥委会高级成员表示,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5月下旬得不到控制,2020年东京奥运会可能将被取消,而不是推迟或换城市举办。
亚太区域外,根据界面新闻报道,欧洲疾控中心表示,欧盟国家正为疫情“全球大流行”做准备;美国疾控中心2月25日发布疫情新警告,称新冠肺炎疫情将持续扩散,呼吁企业、学校和社区做好准备,应对可能爆发的疫情。当天道琼斯指数再度暴跌近900点,累计两天跌超1900点。
不只局限于中国,疫情已经开始对全球各种文化、经济活动带来深刻影响。而在科技领域,受疫情影响,此前业界预计2020年将会正式掀起的5G终端革命大潮,走向陡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华为产易销难
原定于2月24日召开的MWC展会因疫情取消。但24日华为依然在巴塞罗那举行了线上5G全场景发布会,短短1个小时里推出了多款5G产品。其中包括新款5G折叠屏手机、5G平板、新款笔记本电脑等等。当然,还有“华为MH5000”这一全球首款单芯多模5G工业模组。
5G终端革命,不只是智能手机这种移动通讯终端的革命,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各种设备、工业物联网的各种设备都将接受5G大潮的洗练。
当然,当前阶段5G终端变革的主角依然是智能手机。因此在发布会一开始,余承东首先公布了华为2019年智能手机的市场表现,尤其是5G智能手机的表现。
余承东表示,华为去年出货量高达2.4亿部,同比增长了16.8%,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品牌。在5G方面,华为已经出货超过1000万部5G智能手机,5G市场份额高达39%。
关于疫情对华为的影响,华为常务董事、运营商BG总裁丁耘表示:经过评估,未来三到六个月,新冠肺炎疫情对其全球供应链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基本上我们每天评估,目前结论是,未来三到六个月,供应链无论是海外还是全球都没有影响。更具体的说,中国绝大部分的工厂已经开工了,今天早上得到最新的数据,武汉还未复工,但广东工厂基本上已经全部复工,武汉现在还有一部分工厂没有复工。基本上,对全球的制造和生产不产生大影响。”丁耘说道。
供应链方面影响不大,但是销售压力应该会很大。
近日市场调研机构IDC预计,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中国今年第一季度季智能手机出货量将按年跌逾三成。作为华为的主力市场,国内市场低迷,华为难免会大受波及。
除了中国市场规模萎缩,2020年华为欧美市场的表现也不容乐观。
为了补救缺失GMS(谷歌服务框架)在欧美市场的劣势,华为在巴塞罗那发布会上发布了AppGallyery应用商店、HMS Core 4.0等生态战略。
但是欧美疫情发展走向并不明朗,华为在欧美市场对线下渠道的偏重又非常明显。所以就算华为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主要依赖于本地员工,考虑到线下渠道在疫情之下的脆弱性,难免还是令人心忧。
小米过分乐观
MWC2020正式取消,也直接导致了小米计划在会上发布的小米10系列海外版延期发布,小米表示,将在此后另行举办单独的欧洲发布会。
对小米来说,这也许并不算是一件坏事,海外版发布会推迟一些,也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小米自己冷静一下。
小米10系列3999元起步定价,在小米粉丝群体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这非常容易理解,仅在一年之前,2019年2月,小米9的定价也才是2999元起。
当下疫情会对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形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基于这种考量,集邦咨询对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生产总数的预估下调至2.75亿部,较去年同期衰退约12%,为近5年来新低。
此前回应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问题,雷军表示:“疫情下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局势下,相比去年同期,小米的起步定价直接蹿升1000元,这足以表明小米冲击高端的坚定决心。但真正让人好奇的是,小米涨价1000元的底气来自哪里?为什么在当前这种局势下,小米反而表现出了破釜沉舟冲击高端的勇气?
也许从2月13日早间,小米自己发布的自愿性公告中,可以弄清楚小米10发布带来的这些疑问。
小米10系列发布于2月13日下午,而这份自愿性公告在刚好在发布会之前披露,公告内容显示,小米2019年的全年收入预期会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2019年研发投入约为70亿元人民币,计划在2020年投入研发费用超过100亿人民币。
从公告来看,2019年是小米高速发展的一年。而从小米的100亿研发预算来看,小米对于2020年展露出了勃勃雄心,并且比较乐观。
雷军此前对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受疫情影响,今年1季度中国手机销量或会锐减,但是2季度到3季度有望出现报复性反弹。”这同样是小米对2020年的市场判断比较乐观的表现。
“报复性反弹”这种论断,可能是参考2003年非典结束之后,迎来了一波消费需求的报复性增长所得出的结论。但是眼下的情况与当初截然不同,预言需求的报复性增长,显得有些过于乐观。
除此以外,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其实小米自身固有优势一直在被慢慢抹平,而暴露出来的缺点却愈发凸显。最窘迫的是以下三点:
其一,国产智能手机四大巨头中的其他三家,华为、OPPO、vivo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双品牌布局,以子品牌和小米搞性价比之争,自身保持高端定位。
其二,在拥有先发优势的IOT市场中,小米并没有自己的核心科技,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竞争壁垒。而其他参与者,不管是手机市场的竞争对手还是传统家电企业,在IOT领域中渗入的影响力都越来越强。
其三,小米自己的芯片自研迟迟见不到成果,只能继续依靠高通,但是高通越来越靠不住。
小米10定价3999元起,明显是要彰显自己冲击高端的决心,也彰显出了小米对于市场的乐观预期。不过这个预期,可能显得有些过于乐观了一些。
小米、OPPO、vivo们和高通相互掣肘
小米10系列搭载的是高通新旗舰骁龙865。 小米10对小米公司来说意义非凡,是一部“为了梦想打造的高端旗舰手机”,也是小米十年集大成之作。但是这部手机也有很多缺憾,而最大的缺憾,可能都是这颗高通骁龙865带来的。
骁龙865起码给小米10带来了三大缺憾:
1.不是首发
骁龙865是高通在2019年12月4日发布的一款移动处理平台芯片。这款芯片的首发机型是三星的S20系列,而三星S20系列的海外发布会在2月12日凌晨召开,堪堪比小米要早上1天。
2.性能不够旗舰
目前在手机芯片行业,尤其是高性能芯片领域,依旧处于高通、联发科、海思、三星以及苹果五家争霸的局面。苹果A系列芯片设计吊打一众对手,性能一骑绝尘;联发科坑惨了魅族,市场信心破产;三星的性能始终提不上来;在安卓阵营中,能和高通较劲的现在只有华为海思。
以华为海思在2019年9月6日发布的最新旗舰芯片麒麟990 5G对比骁龙865,两者同样采用7nm工艺,在GeekBench的CPU跑分测试中,骁龙865比麒麟990 5G单核跑分成绩高出20%左右,多核跑分成绩大概高出10%,看起来骁龙865明显领先,但时间因素才是关键。
麒麟990 5G要比骁龙早发布三个月,下一代旗舰麒麟1020可能会在2020年9月发布。总之就是在大概半年之后,我们就会见到新的麒麟旗舰芯片,而这波麒麟旗舰芯片,将会采用台积电5nm工艺。芯片工艺制程上的进步,将会给芯片性能带来质的提升。
而高通5nm芯片的订单一部分交给了三星代工,一部分交给台积电代工,可能最早面世的智能手机依然会是在2021年第一季度发布。今年麒麟的5nm芯片工艺制程将会比高通领先一代,骁龙865不足以迎战接下来的麒麟旗舰芯片。
3.外挂X55信号不给力
骁龙865使用的依然是外挂X55调制解调器的方案。很过分的是,在小米10系列发布不到一周,2 月 18 日,高通在线上沟通会上突然公布新一代 5G 调制解调射频系统骁龙 X60。骁龙 X60 是继 X50、X55 后的第三代 5G 解决方案,这很可能还是为了顾及苹果A系列这个老客户。
但外挂基带做的再完美,肯定还是不如集成基带。小米10发布之后,有用户用相同的手机卡插入小米10和荣耀V30(使用麒麟990 5G)做测试,对比发现无论如何测试,小米10的5G峰值网速都达不到荣耀V30的一半。
实际上高通的绝对统治时期是3G、4G时代,5G时代的高通在慢慢的走向落寞。1985年高通成立,成立之初的高通就押宝CDMA(码分多址)技术,到了1999年,国际电信联盟把CDMA选作是3G(第三代无线网络)背后的技术。
在iPhone 3G发布之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在3G和4G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通利用几十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专利壁垒,狂收“高通税”,使得包括苹果在内的一众智能手机厂商苦不堪言。
在5G时代,虽然5G统计标准投票中,高通代表的LDPC的长码技术最终胜出,但是高通在5G时代的专利壁垒其实已经越来越薄弱。
根据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的统计,截至2019年11月,高通可用于5G的专利为1330个,屈居于世界第7名,远不到第一名华为的一半。
所以总体来看,高通骁龙865给小米10系列带来的诸多缺憾,真正暴露出来的,却是高通自己当前遭遇到的窘境。
而在近期召开的2020Q1财报电话会议中,对于中国的5G市场,高通特意提到,2019年第四季度(自然年)售出1300万部5G手机。更重要的是,2019年12月5G手机的普及率达到19%,高通十分有信心在2020年拿下中国40%的市场份额。
这意味着,高通这个坑货,接下来免不了要坑害其他厂商,尤其是国产厂商。在2019年智能手机货量的前十排名中,除了华为、苹果和传音之外,其他厂商都大量采用了高通的处理器和基带。尤其是小米、OPPO、vivo、联想、realme五家国产厂商,对高通有很强的依赖性。
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行榜
这当然就是高通拿下中国40%市场份额的底气。
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在疫情的影响下,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季度销量大跌,整个上半年市场表现都不容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高通的清库存压力当然也会很大。受小米、OPPO、vivo、联想、realme的拖累,2020年高通想要达成既定增长目标,难度陡然升高。
高通作为一家美国企业,在过去的十年中,由于在3G、4G信号方面的优势和集成处理器方面的领先,成为国内手机厂商的首选合作商。但在5G时代,高通的优势不断流失,手机厂商们又受到了疫情的冲击,双方的合作传统与合作基础,难免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加速瓦解。
三星遭受疫情重创
据国外媒体报道,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三星电子韩国手机工厂暂时关闭。
由于一名员工被确诊,三星电子因此被迫暂时关闭了位于龟尾市的手机工厂。该名员工所有有接触的同事都将在家进行隔离并检验是否染病,同时其工作的楼层将至少关闭到25日。
三星在龟尾的工厂主要以内销的高端手机为主,也包括Galaxy Z Flip和Galaxy Fold等折叠屏手机。三星电子日前表示,该公司在韩国的芯片和面板工厂未受影响。
但是2月26日,韩国新增确诊334例,增长率达到了20%,这意味韩国目前的疫情发展并未得到有力控制,短时间内对三星电子的影响难以估量。
在韩国以外,三星的生产基地以越南为主,其余都以中国为主要生产据点。考虑到疫情对中国企业复工的影响,三星第一季度的产能应该会非常吃紧。
再考虑到疫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三星,在疫情中受到的考验会格外严酷。
韩联社26日援引韩国外交部消息称,截至当天下午6点,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对韩国采取入境管制措施。其中,17个国家和地区针对韩国采取禁止入境措施,另外13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对从韩国入境人员的检疫力度。
如果疫情短期内得不到有效遏制,各国的商品进出口政策也会进一步趋严,这对三星来说就算不是灭顶之灾,也必然会让其伤筋动骨。
所以在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三星承受来自疫情的负面影响可能都是最大的。尽管三星S20系列抢先小米10,拿到了高通骁龙865的首发,在5G智能手机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先机。
但是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地位,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苹果的5G布局被打乱
苹果最近承认,最近爆发的冠状病毒对其的冲击比预期要严重,并宣布它将无法达到最初估计的第二财季(截至3月30日)实现630亿至670亿美元营收的目标。
和三星一样,受疫情影响,苹果在中国的主要工厂目前仍有不少处于关停状态。并且苹果公司的办事处和多个零售网点在中国仍然处于关闭状态。
显然,疫情对生产和销售的影响,超过了苹果自己最初的估计,以至于营收无法达成预期目标。
作为高通的大金主,苹果的这种市场表现,完全在高通的意料之外,当然会令其大失所望。
根据高通近期发布的2020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高通技术授权部门(QTL)当季实现营收14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仅有10.8亿美元,同比大涨38%,这要归功于2019年4月高通与苹果关于专利授权、芯片供应达成了和解,并签订了为期六年的全球专利许可协议,2019年下半年苹果iPhone销量大增,高通直接受益。
而不管是高通和苹果的合作,还是iPhone的销量大涨,其实背后都有很多的故事。
首先高通和苹果目前达成的合作,并非主动形成的强强联手,而是持续两年诉讼大战之后,在法院调节之下,勉强达成的暂时和解。
苹果和高通的恩怨绵延了十几年,而这些恩怨的根源,就是高通对于网络调制解调器的芯片专利拥有的市场支配地位。2017年,使用自主处理器的苹果与高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专利纠纷。苹果希望按照涉及到高通专利的芯片数量交钱,而高通希望按照设备价值收费——也就是“高通税”。
在这个过程中,库克曾经表示:“两家公司几乎不可能在持续不断的法律纠纷中达成和解。”但是库克很快被打脸,到2019年4月17日,经过法院调解,苹果、高通双方宣布达成和解协议。
而苹果高通握手言和的这个时期,正是美国针对华为的制裁不断升级的时期。同样也是在2019年的上半年,苹果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而海外市场被堵死的华为,全球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不降反升。
于是在2019年的2季度(自然年)开始,除了和高通达成和解,苹果开始搞起了另外两个大动作:
第一个是在6月初的2019年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tvOS、iOS、MacOS、WatchOS、iPadOS五大OS。5大OS各自独立又可以相互配合,很明显这表示苹果自己构建的IOT生态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第二个是降价出售苹果产品,尤其是iPhone。尽管苹果在2019年这个5G商用元年苹果没有推出任何一部5G手机,但是当iPhone有了性价比,市场表现就真的让人目瞪口呆。
2019年上半年,因为市场表现不佳、业绩大跌,库克遭遇“扣工资危机”。但是从下半年开始,iPhone的销量原地起飞,到2019年Q4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了三星,把雄踞世界第一宝座数年的三星挤到了第二名,自己取而代之。
2020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很难说有多乐观。在技术层面,下半年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5G基带,另一个是5nm处理器,其中5G基带尤其关键。
根据苹果2019年4月17日和高通签订的和解协议规定,苹果至少要在未来4年购买高通的5G基带。其中,2020年6月1日到2021年5月31日使用X55基带,2021年6月1日到2022年5月31日使用X60(2月18日发布的那款5nm基带),2022年6月1日到2024年5月31日使用X65或者X70。
所以在2020年下半年发布的苹果手机中,如果要使用高通的5G基带,那么依然还会是外挂X55。
不过苹果不一定会使用高通的方案,2019年7月底,Apple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Intel大部分的智能型手机数据机(调制解调器)业务,通过此次交易苹果将从英特尔手中获得2200名员工及相关17000项无线技术的专利和一些设备。这为苹果自研5G基带,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2月17日据FastCompany报道,苹果可能在5G版的iPhone中使用自己研发的天线。知情人士称,苹果对高通公司向其提供的QTM 525毫米波天线模块不满意,因为它不符合苹果新款5G iPhone手机的设计,但是Apple仍然会将高通提供的天线模组方案作为备选方案。
总之,目前的苹果苹果正在为自己的第一步5G手机加急准备,新机预计会在今年9月份发布。但是在疫情影响下,新机的发布和市场表现会不会再次出乎苹果的预期,谁也说不准。
结语
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国内线上线下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大幅下滑。根据群智咨询预测,一季度中国大陆需求下降约28%,全球整体需求下降约7%。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明显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
国内方面,华为产能受到负面影响比较小,但销售还是受到一定影响;小米、OPPO和vivo这些厂商生产和销售都受到不小的疫情负面影响,尤其是除了小米之外,OPPO和vivo这些厂家比较依赖线下销售渠道,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
在国际上,韩国疫情发展尚且处于失控状态,对三星的影响难以估量;苹果的主场在欧美,而欧美的疫情发展又不断出现新的变化,所以苹果也很难按原定计划前进。
总之,2020本应该是5G定鼎之年,在5G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但是今年一开局,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各大厂商们备受煎熬。
尽管如此也不用太过悲观,疫情终会过去。OPPO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可否认,疫情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影响。一季度,疫情让手机市场面临挑战,但5G来临与智能手机市场长期发展的基本盘没有变。”
确实如此,长期来看5G终端革命已经开始兴起。而这波强劲推力对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提振,保守估计也将会持续数年之久。尽管对于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疫情将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但是长远看,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向好发展,依然蕴含着充足的市场机遇。
哪怕下半年没有出现雷军说的那种“报复性反弹”,5G智能手机市场的长期利好,也会慢慢抚平此次疫情给各大厂商带来的损失。
但是谁能率先摆脱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在5G大潮中取得先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赞(12) | 评论 2020-02-28 11:50 来自网站 举报
-
【线上发布会成新潮流,华为小米们产能危机怎么解?】
最近,有关新冠肺炎的好消息越来越多,新增确诊人数不断下降,多个省份多日新增确诊人数为零,这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在多方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初步的有效控制。而随着疫情状况的不断好转,企业复工的速度加快,许多留在老家和外地的员工陆续开始返回工作岗位,各地对于交通管制、小区管控也开始放松... 展开全文线上发布会成新潮流,华为小米们产能危机怎么解?
最近,有关新冠肺炎的好消息越来越多,新增确诊人数不断下降,多个省份多日新增确诊人数为零,这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在多方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初步的有效控制。而随着疫情状况的不断好转,企业复工的速度加快,许多留在老家和外地的员工陆续开始返回工作岗位,各地对于交通管制、小区管控也开始放松,社会秩序开始逐步恢复正常。
不断变好的数据昭示着这场疫情攻坚战进入了尾声,但疫情即将结束并不代表这场疫情带来的影响将会就此消弭,对于手机行业来说这种影响仍会持续。
手机出货量大幅下滑,新品推出计划被打乱,原定于2月24日在巴塞罗举行的MWC大会也宣布取消,这个本该是各大手机厂商尽展身手的季节,却因为疫情,蒙上了一层阴影。
线上发布成潮流
疫情肆虐而来,不出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群聚集成为了当务之急。于是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生活问题都交给了线上。
外卖、线上买菜、网上就医成为疫情中的必然选择,更不要说是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了。这场疫情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线下行业与企业面临的巨大生存挑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远程办公、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行业的迅速崛起。从疫情爆发至今,始终未受到较大影响的都是能借助线上完成的工作。
于是如何将平时需要在线下完成的工作,转移到线上完成,成为当下减少损失的必然选择。
一季度是绝大多数手机厂商发布新品的时间,今年也不例外,但疫情的到来让各大厂商顺利召开新品发布会,成为了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而新品的发布又是关系着手机厂商的全年规划,推迟取消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选择线上直播,成为目前既能满足厂商新品发布需求,同时又能避免人员聚集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
2月13日,小米举行线上发布会,发布了今年的新款旗舰小米10和小米10pro。雷军带着口罩走上了舞台,他说:这次发布会现场的人很少,一会导播老师会加入一些人工掌声,希望大家理解。
在小米之后,众多的手机厂商都选择了线上发布这一新的形式。仅2月24日一天时间,就有华为、索尼、Realme三家企业选择在线上发布新品,在他们之后绝大多数的主流手机厂商都选择在近期以线上形式发布新品。
作为5G产品大规模爆发的一年,今年许多厂商的新品都肩负着从4G到5G过渡的重任,就目前来看,线上产品的发布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小米、华为、Realme、索尼主流厂商的选择让线上发布成为手机发布领域的新潮流,但这个解决疫情影响的最佳方案,背后实则是目前整个行业身处困境之中的无奈之举。
手机行业迎来至暗时刻
从疫情开始大规模爆发到现在仅一个月时间,但就是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疫情带给全行业的损失却是难以估量的。
近期IDC发布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1至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将出现40%的下滑,即使在3月得到良好控制,第一季度的出货量也将下滑至30%左右。Canalys给出的最新预测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下降50%。这样的数据对于整个手机行业来说无异于一记重击。
春节的时间节点,无论是对于线上亦或是线下渠道来说这都将是一个扩大销量的好机会,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这也是清理库存的关键节点。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关键节点上,疫情突然爆发了。
疫情的爆发给了许多行业致命一击,让许多企业面临瘫痪,而对于手机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也一个晴天霹雳。
卖不出去货,这是所有的手机厂商在疫情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疫情一开始,减少人员聚集,减少出行的要求中,用户难以出门购买手机,加之线下门店陆续被关闭,线下渠道基本全部停摆。
另一方面,难以恢复正常的物流也让线上渠道出现问题,加之疫情之下大众的消费需求降低,卖手机成了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而大幅下降的出货量背后,是承担着巨额损失的手机厂商和渠道供应商。
全年产品规划被打乱,这也是许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产品的规划决定着一切。一部手机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并不由产品本身决定,新品发布时间节点的选择,对于产品来说更是至关重要。而这种影响往往不仅会作用在某个产品上,会影响着未来一年甚至更久的产品规划。
目前有许多厂商推迟了新品发布时间,虽然也有不少企业选择了线上发布,但无论怎样的选择,对于产品规划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这对于刚刚起步的5G手机发展,影响更是巨大。
危机之中,产能不足成为最大挑战
线下渠道基本全部停滞,新品发布受阻,产品供需难以平衡等问题成为整个手机行业的心病。而这些问题关系着整个行业的发展,甚至决定着许多企业的生死存亡。而在这之后产能问题更是致命。
产能是决定产品的关键因素,但在疫情中受到影响最大、最难把控的也是产能问题,与手机厂商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众多,而供应链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疫情中,产能的这个大手,死死地扼住了众多手机厂商的咽喉。
原本七天的休假不断延长,直至今天仍有许多的企业未完成复工。而这些企业里,手机行业上下游企业也不在少数,也正因如此,整个手机行业都面临着产能不足的巨大压力。
小米的发布会上,雷军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说,在这种疫情情况下,不受影响不可能,虽然之前已经做了准备,但因为多条产线缘故,一两周后可能还是会缺货。
雷军对于小米10在目前情况下产能的说明,也代表了众多厂商目前面临的困局。新品发布可以克服困难通过线上方式完成,但产能不足的问题目前并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于是目前手机新品发布会的时间不断推后,没有推后的新品在发布后用户也很难买到产品。用户对于新品的热情,大都集中在新品发布后的一段时间里,但目前情况下新品的产能将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用户消费选择。
在疫情颛好转的情况下,相关手机厂商及供应商企业已经开始逐渐复工,但就目前形势来看,手机产能在短期内仍难恢复到正常水平。
产能不足,无货可卖,成为手机厂商面临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这种产能的下滑,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厂商的新品计划,对于许多规模不大,现金流不稳定的手机厂商来说这可谓是致命的打击。
疫情并非手机行业疲软的唯一原因
关于这场疫情的讨论从未停止过,这场疫情对社会各个行业的影响也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所在。但就手机行业来说,疫情的爆发是造成目前行业困局的重要原因,但这并非是唯一的原因。
疫情带给手机行业巨大冲击的背后,不能忽略的是整个行业自身出现的问题。
整个手机行业的困境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初显端倪,智能手机在过去的十年经历从问世到普及的过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时间里,智能手机就取代了原来的各类电话。手机甚至对于电脑行业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目前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9%。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相关技术的发展,给了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的机会,现在如何减少手机使用时长成为议题时,手机行业的发展也开始放缓。
近年来,随着移动红利的见顶,手机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整个手机市场开始萎缩,11.4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接近峰值,目前较长的换机周期都在让手机厂商面对巨大的压力。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厂商之间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且产品销量仍在不断下滑。
2019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3.69亿部,同比下降7%,第四季度更是狂跌15%,出货量仅为8530万台,整个行业步入低谷。而截至去年第四季度国内手机的出货量已经连续11个季度下降了,而这样的出货量也是2013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除华为之外,OPPO、VIVO、小米、苹果的出货量同比下滑都在20%左右。在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资源愈发向头部集中,马太效应开始显现,许多中小手机厂商市场份额不断缩减,被淘汰者也并非个例。
2019年众多的手机厂商在市场寒冬里走的格外艰难,于是他们押注5G,将2020年作为最关键的一年,但疫情又给他们浇上了一大盆凉水,行业自身的困境加之突然出现的意外事件,让整个手机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2020年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也是大多数人对于未来最初的想象。但2020年开局似乎和所有美好想象无关。这个魔鬼级难度的开局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下马威,让人心生怯意。
抗疫的胜利即将到来,但疫情对于手机行业的影响仍会持续,这场疫情之后手机行业仍将面临困境。
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厂商对于线上渠道的打造,对于自身供应链的完善,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激发用户需求,这些成为手机厂商应对危机的杀手锏。而这也将是手机厂商从容应对市场竞争和一切不确定事件的底气。
赞(12) | 评论 2020-02-26 14:40 来自网站 举报
-
【上市刚满月,蛋壳公寓遇史上最大口碑“劫”】
2月14日,蛋壳公寓被爆遭深圳市住建局约谈,起因是蛋壳公寓借疫情强制业主为租客免租,导致部分业主2月份收款被停。几乎在同一时间,蛋壳公寓又被爆继续向租客收租,优惠似乎并未落实。舆论发酵汹涌,蛋壳公寓迅速陷入“两头拿”风波,甚至有观点认为蛋壳公寓在借当前尚未结束的疫情来发“国难财”... 展开全文上市刚满月,蛋壳公寓遇史上最大口碑“劫”
2月14日,蛋壳公寓被爆遭深圳市住建局约谈,起因是蛋壳公寓借疫情强制业主为租客免租,导致部分业主2月份收款被停。几乎在同一时间,蛋壳公寓又被爆继续向租客收租,优惠似乎并未落实。
舆论发酵汹涌,蛋壳公寓迅速陷入“两头拿”风波,甚至有观点认为蛋壳公寓在借当前尚未结束的疫情来发“国难财”。
讽刺的是,就在前一天的2月13日,蛋壳公寓还推出了第二轮补贴政策,声称将为受到疫情影响的租客减轻经济压力。此轮政策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续租优惠,即首月可享受立减50%月租金,住满6个月后再返20%月租金;二是专属疫情补贴,分武汉地区和非武汉地区两个标准。
对比之下,蛋壳公寓像是一个“双面人”,面对业主和租客各有一套动作,所以陷入品牌危机不足为奇。
周末过后,此次事件波及资本市场,蛋壳公寓股价暴跌。美东时间2月18日收盘时,蛋壳公寓股价下跌9.63%,市值去了近2.5亿美元。
可回顾招股书中的蛋壳公寓,却是一个行业品牌价值第一的佼佼者。据蛋壳公寓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艾瑞咨询撰写的长租公寓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蛋壳公寓多项指标优秀,位列第一,比如租客业主综合推荐率超过70%、业主续约率达80%……
蛋壳公寓刚登陆纽交所一月有余,还在IPO中最终融到了超1.2亿美元的巨资。但现在,蛋壳公寓面对部分业主和租客,一边“不付钱”,一边又拿钱,似乎有意在补充自己的现金流,难道蛋壳公寓这么快就缺钱了?
事实上,被卷入风波的蛋壳公寓,尽管已经上市,尽管成长飞快,但鉴于长租公寓的企业基因,以及其靠现金流续命的经营模式,其实从来都不曾脱离钱制造的各种困扰。
蛋壳还有多少钱
客观来说,蛋壳公寓做出此次“迷惑行为”最合理的解释,就是缺钱,或者说,现金流紧张。那么蛋壳公寓现在账上还有多少钱?是否现金流真的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补充呢?
根据蛋壳公寓的招股书,2019年9月底,蛋壳公寓“期末现金及限制性现金”总额为22.98亿元,比期初的24.66亿元,减少约1.68亿元。
但是这22.98亿元,还包括限制性现金。所谓限制性现金,即用于明确目的的现金,比如用来偿还长期负债,这部分现金往往不能及时用于企业的日常运营,使用受限。所以说,必须除去这部分限制性现金,才能知道蛋壳公寓目前可用于运营周转现金流的真实状况。
在另一张综合财务表中,蛋壳公寓披露了现金情况。截至2019年9月30日,蛋壳公寓的现金为3.77亿元,限制性现金为16.99亿元。也就是说,去年9月底,蛋壳公寓能够自由使用的现金只有3.77亿元。
撇除限制性现金后,蛋壳公寓的货币资金显然要少很多。但是这只是去年9月底的情况,5个月后的现在,蛋壳公寓账面上又剩下多少可随时调配的资金呢?这需要从净现金流方面入手,通过估算,蛋壳公寓从2019年10月初到2019年12月底的现金流情况大致可以参考下表。
2019年9月底,蛋壳公寓的现金流已经不算充裕,通过IPO补血8.4亿元后,蛋壳公寓的现金流应该相对来说要充裕一些。通过估算2019年最后一季度(10月-12月)蛋壳现金流出和流入的值,最终得出蛋壳公寓2019年底的货币资金大致为11.92亿元。
这个资金规模,应该说不至于让蛋壳公寓陷入过度紧张的程度。但是由于蛋壳公寓此前在招股书中对规模扩张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所以2019年最后三个月,蛋壳公寓还是可能存在现金流收紧的情况。
第一,从2019年前九个月开始,基于扩张速度加快,蛋壳公寓净现金流就开始期内转负,此前一直是正净现金流。据此可以推断,2019年后三个月,蛋壳公寓的净现金流极大概率也是负的,而且可能有扩大趋势。
第二,年底一般是是续约退房、租客流动的高峰期,会对蛋壳这样的长租公寓平台现金流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
最后还需要加入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即2020年1月至今,也就是疫情爆发以来的这段时间。以估算的11.92亿元期初值,按2019年前9个月的现金流出趋势来估算,在没有现金流入的情况下,蛋壳公寓的钱可能最多撑三个月。
这么一来,蛋壳公寓有此举动或许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蛋壳公寓现金流可能真的到了非常紧张的地步了。
“定时炸弹”租金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月18日,据媒体报道,深圳市委政法委向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圳银保监局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相关排查工作的通知》,指出蛋壳公寓存在“租金贷”行为,要求相关部门开展排查工作。
所谓租金贷,可类比房贷,即让租客和第三方金融机构签订租房贷款合同,由金融机构为租客提前向蛋壳公寓等长租公寓垫付一定期限的租金,而租客后续则需定期向金融机构还款。
在这个模式下,像蛋壳公寓一样的租房平台获益明显。第一,通过“租金贷”获客,获客门槛降低;第二,几乎不用担心租客不缴或迟缴,因为是金融机构向平台支付预付款;第三,巨大的预付款,使其现金流非常充裕。
可是租客的牺牲也显而易见,虽然蛋壳公寓就选择“租金贷”的租客提供了一些返利优惠,但租客往往需要承担超期贷款合同,从深圳市政法委的通知看,蛋壳租客需要提前定下一年期租房贷款。
“租金贷”就是一颗雷,监管对此异常敏感。去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的意见》,意见要求“住房租赁企业租金收入中,住房租金贷款金额占比不得超过30%,超过比例的部分应于2022年年底之前逐步调整到位。”
对于蛋壳公寓而言,这颗雷埋藏已久。
1、“租金贷”输血
从蛋壳公寓的招股书来看,租金贷已成为蛋壳公寓现金流的核心来源,是蛋壳公寓多年来扩张发展的“续命药丸”。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前9个月,来自租客的预付款分别是1.06亿元、2.8亿元、7.94亿元;来自金融机构的预付贷款分别是9.38亿元、21.27亿元、31.06亿元。
无论是租客预付款,还是金融机构预付贷款,都保持一个比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对此,蛋壳公寓在招股书中解释为“快速扩张导致的交易规模增长”。
从预付款分类来看,金融机构的预付贷款是蛋壳公寓“输血”的主要来源。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前九个月,蛋壳公寓的总营收分别为6.57亿元、26.75亿元、50亿元。其中,2017年,来自金融机构的预付贷款甚至超过了蛋壳公寓的总收入。
在招股书中,蛋壳公寓多次提及预付款对其运营和扩张的重要性。究其原因,来自金融机构的预付款,是以租客在贷款合同下产生的超期支付为依据的,所以给蛋壳公寓提供了大量的“超前现金流”,保证蛋壳公寓的运营和扩张。
如果没有预付款,蛋壳公司可能无法正常运营,那么这个商业模式可能就走不通了。因为蛋壳公寓还提到,其运营公寓客房的投资回收期在12至20个月,这意味着,在这个时间段之前,蛋壳公寓基本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不得不靠金融机构的预付贷款来进行正常运作。
这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蛋壳公寓要向租客力推“租金贷”模式,因为“租金贷”能够让与租客签订贷款协议的金融机构,为蛋壳公寓提前输送至关重要的现金流。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前9个月,使用“租金贷”的租客占总租客比例分别为91.3%、75.8%、67.9%,可见大多数的租客都是以贷款租房的形式,住在蛋壳公寓的。
2、三年“缓刑”
由于过于依赖“租金贷”带来的现金流,过去三年,蛋壳公寓租金贷款总额与租金总收入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
由于蛋壳公寓未在招股书中直接披露租金收入,而是以总收入代替,其中总收入包括租金、服务费两项,另外蛋壳又披露2017年底开始,服务费占到月租的6%到8%,所以这里取中位数7%,估算出蛋壳公寓2017年、2018年、2019年前9个月的租金收入分别为6.14亿元、25亿元、46.73亿元。
因此,蛋壳公寓这项政策红线指标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前9个月,分别达到了152.8%、85.1%、66.5%,远超政策界定的30%警戒线。
但蛋壳公寓还有改正的机会,因为监管给的时间是2022年结束前,蛋壳公寓还有接近三年的时间去改善这一指标。
蛋壳公寓对此甚是关切,招股书中,蛋壳公寓计划在2021年底将这个比例降到30%以下,但不完全保证能达到目的。
按照目前金融机构预付贷款继续增长的趋势来看,理论上蛋壳公寓要把这个比例持续降低,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快速提高租金收入,让租金收入的增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远超金融机构预付贷款的增速。
目前来看,快速扩张是蛋壳公寓租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所以只要保持这个速度继续扩张,这个比例降到30%以下或许可以期待。
但是对蛋壳公寓最难的一点是,如何在保持快速扩张的同时控制好贷款租房人数的规模,过去三年蛋壳公寓似乎做的不错,贷款租房的人数比例一直在下降,但是当贷款租房人数下降时,金融机构的预付贷款也会下降,蛋壳公寓的现金流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反过来又不利于其扩张。
虽然还有接近三年的时间,但是时间不等人,每越接近这个比例一步,蛋壳公寓就需要作出很多战略和运营商的抉择,意味着蛋壳公寓必须舍弃一些东西来满足政策提出的硬性要求。
亏损刹不住?
亏损上市,几乎已成赴美中概股的统一特征,蛋壳公寓也不例外。据招股书,non-GAAP规则下,蛋壳公寓2019年前9个月净亏损达到25.16亿元,同比2018年前9个月的8.13亿元,增长209.47%。
不过亏损也是长租公寓平台当前的既定命运。目前上市的长租公寓平台青客公寓,和蛋壳公寓一样,都处在一个持续亏损,且亏损呈扩大趋势的发展阶段。这也意味着,长租公寓现在处于烧钱扩张的阶段,走向盈利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但是亏损在蛋壳公寓看来其实是战略性的,一方面,蛋壳公寓需要扩张抢市场,增强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长租公寓未来前景广阔,现在烧钱、持续烧钱,才是投资未来的良策。
尽管美股已经有一些扭亏为盈的中概股标杆,比如京东、斗鱼、虎牙,但是蛋壳公寓的扭亏或许比想象中的要远很多。因为蛋壳公寓现阶段的首要目标是扩张,而非扭亏,在招股书中,蛋壳公寓提到IPO募资的6000万美元将用于扩张规模,3500万美元将用于提升技术。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蛋壳公寓现在不想盈利,不希望盈利,只想扩张,想占领更多的市场。但是蛋壳公寓总得盈利,资本市场不可能永远看好一个不赚钱的企业,现在的看好都是暂时性的。
事实上,蛋壳公寓现阶段的确不具备盈利的条件,亏损持续扩大带来的惯性,蛋壳公寓或许也很难抵抗。
1、疯狂拿房
过去5年时间里,蛋壳公寓套房数趋势走的几乎是一条指数增长的曲线。2015年底,蛋壳公寓公寓套房数不过2400多套,到2019年9月底,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了40.67万。蛋壳公寓在招股书中就此给出了两个惊人数据:第一,2015年底到2019年9月底,公寓套房数增长166倍;第二,2015年底到2018年底,公寓套数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60%。
疯狂拿房让蛋壳公寓快速跻身长租公寓行业的头部,但也让蛋壳公寓承担了巨大的租赁成本。2019年前9个月,蛋壳公寓租赁成本达到了44.5亿元,同比2018年前9个月的13.01亿元,增长242%。
对于租赁成本的快速增长,蛋壳公寓在招股书中解释为快速扩张公寓客房数导致的后果。但是这种扩张对于营收贡献的效率却在下降,也就是说租赁成本的增加,并未带来更多的边际收入。
2019年前9个月,租赁成本与总营收的比例为89%,而2018年前9个月,这个指标为77.8%。简单来说,蛋壳公寓是在烧钱扩张,但是烧钱的效率,或者说烧钱带来的营收新增是在下降的。
其实,烧钱拿房的确让蛋壳公寓的套房入住率上升了,但是由于套房基数规模迅速扩大,即便是入住率上升,空置率下降,但是空置套房数却在变多,这就是蛋壳公寓烧钱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招股书,截至2019年9月底,蛋壳公寓入住率达到了86.9%,比2018年9月底提升4个百分点,但是蛋壳公寓的空置套房也出现了成倍的增加。截至2019年9月底,蛋壳公寓空置套房为5.33万套,与2018年9月底的2.8万套相比,增加了2.53万套。
空置套房规模的增加,意味着蛋壳公寓在收入不增加的前提下,需要承担更多的运营成本,比如房东租金、房屋维护成本等等。
2、超长租期
蛋壳公寓与租客签订的协议多为一年期,对于租客而言,这属于长租。但如果研究蛋壳公寓和房东或房产所有人的租赁合同,会发现蛋壳公寓与房东们签订的是中长租期,甚至是超长租期的合同。
对于租赁期限,招股书中提到,蛋壳公寓与房东们签订的租赁期在4-6年,而其旗下专门为蓝领服务的筑梦公寓,与房东们签订的租赁期则有10年。
之所以要签订如此长时间的租赁期,蛋壳公寓的解释是“锁定长期租赁成本”。这可以理解为为了降低租赁成本波动的风险,从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很好地控制租赁成本。
站在找房成本的角度看,蛋壳公寓的选择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长期来看,寻找套房并及时租给租客的综合成本,可能要远高于现在的成本模式。这里也可以从企业库存的角度来看,把存量未出租套房当做库存,有库存意味着企业不用再去找房,或者不用急着找房。
但从其他成本的角度看,蛋壳公寓超长租期的选择存在一些很大的成本隐患。第一,长租期下的违约成本,现在蛋壳公寓空置套房变多,进一步增加了蛋壳公寓违约的可能性;第二,长租期下的战略成本,蛋壳公寓如果未来需要在短时间内扩张降速,长租期公寓显然会成为阻碍。
所以说,蛋壳公寓的这种选择,其实是建立在极快速扩张这一前提之下。但因此产生的成本和风险也会快速升级,在亏损扩大这条发展路上,蛋壳公寓目前很难刹车。
疫情之痛
前面提到,疫情可能是蛋壳公寓此次风波的导火索。事实上,疫情对于蛋壳公寓这类长租公寓平台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
首先是续约率和入住率受到打击。此次疫情发生的时间极为特殊,是在春节之前。一般而言,春节之前,也就是农历年底,是长租公寓租客退房的高峰期。蛋壳公寓也曾在招股书中明示会受到年底退房高峰的影响。
本来春节之后,因为返工潮的来临,长租公寓的入住率会慢慢回暖,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但是此次疫情锁死了全国不少地区劳动力的流动,直到目前,部分地区对流动人员的管制依然非常严苛。所以深耕一二线城市的蛋壳公寓,续约率和入住率受影响是在所难免的。
其次是现金流。对续约率和入住率的影响,会直接反映到现金流方面,给蛋壳公寓的现金流造成压力。上文在分析蛋壳公寓还有多少钱时提到其当前现金流的紧张程度可能在加大。不过最终对蛋壳公寓现金流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是得去看现金流入的下降程度。
不过最为可怕的或许是疫情造成的长期影响,蛋壳公寓现在的现金流即便能很好地撑过三个月,但是三个月之后呢,疫情对长租行业的打击和压力是否已经结束,人员流动和市场需求能够回归正常水平,都是蛋壳公寓必须面对的未知数。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对于当前蛋壳公寓还有一个最大最明显的影响,就是阻碍蛋壳公寓的扩张速度,让蛋壳公寓不得不慢下来。一方面,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蛋壳公寓只能放慢脚步,把烧钱扩张的计划往后推;另一方面,从近期自如、青客等推出的措施来看,行业竞争依然存在,而且焦点更加集中,蛋壳公寓必须把重点转移,经营好存量用户和房东。
写在最后
不论是流着血上市,还是吸着血出租,长租公寓基因里的“血腥”是无法掩盖的。自如、蛋壳、青客们,一面为大城市的小租客们提供一个家一样的地方,一面又在某些行为上伤害了租客们的心,让长租公寓越来越不受欢迎。
蛋壳公寓,这个致力于“帮助人们更好生活”的长租公寓平台,似乎也在一个不合时宜的时间,露出了它的“獠牙”,并为千夫所指。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为钱所困”的蛋壳公寓,在资本里狂奔,展露出其独一无二的商业个性,痴迷于变大、沉迷于变强。
但是,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点。风波之下的蛋壳公寓,可能会前功尽弃,将过去的美好形象和社会好感付之一炬。因为,在这个非常时期,大家都太敏感了,照向蛋壳公寓的聚光灯,从一个变成了无数个,非常刺眼。
也许,只有修习“佛性”,把速度慢下来,三思而后行,尽快给租客房东们一个满意的方案,蛋壳公寓才能“涅槃”,重新出发。
赞(22) | 评论 2020-02-26 11:22 来自网站 举报
-
【美团买菜、叮咚买菜、京东生鲜们爆火下的五层大考】
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当下,居家隔离成为了防控疫情的必要措施。在此之下,“线上买菜”变成了这个特殊春节假期的主流,购买需求大幅增长,场面异常火爆。 据红商网报道,重庆盒马加工中心的员工唐某,在冷库里度过了今年春节。据了解,该员工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把关蔬菜质量,协调调度线上订单的分配。面对... 展开全文美团买菜、叮咚买菜、京东生鲜们爆火下的五层大考
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当下,居家隔离成为了防控疫情的必要措施。在此之下,“线上买菜”变成了这个特殊春节假期的主流,购买需求大幅增长,场面异常火爆。
据红商网报道,重庆盒马加工中心的员工唐某,在冷库里度过了今年春节。据了解,该员工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把关蔬菜质量,协调调度线上订单的分配。面对近乎爆表的线上订单需求,唐某却未能开心起来。唐某称:“从春节开始,每天下午3点到凌晨2点,要处理10万份左右的生鲜订单量,而去年春节期间,每天大概也就1万-2万份”。订单量较去年足足增长9倍。
业内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京东生鲜在武汉地区的叶菜类产品的供应量同比增长36倍;除夕至初三,京东到家全平台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 540%;除夕至初四,每日优鲜平台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 321%;今年大年三十,叮咚买菜的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0%。
此外,“美团买菜”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四地销售量均有明显上涨,北京地区日销售量最高为节前的2-3倍。蔬菜、粮油副食、水果、肉禽蛋、海鲜水产等品类需求量较大,日均销量占比超60%,其中,蔬菜销量增速最为明显。
这样一份亮眼的数据,似乎将生鲜新零售在2019年遭遇的阴霾一扫而光。唱好的声音迅速压过了看衰。正如2003年“非典”催生了电商业务,如今受疫情影响,生鲜新零售正在发生新的拐点。类似观点并无不妥之处,
只是在判断疫情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一面,就是生鲜新零售的挑战也在升级,从而让整个行业不得不采取特殊应对之策。
大考一:用工短缺
订单需求导致的人力短缺,无疑成为摆在生鲜新零售面前的另一大难题。
据盒马武汉某门店店长黄某介绍,黄某所在武汉的两家门店每天的出勤人数都在300人左右,每家门店有配送人员50名。“相比此前的高峰时期,配送人员减少了一半,而且还是整合了饿了么的骑手,但线上的订单量增加了数百倍。”不仅如此,盒马全国经营管理高管称,从疫情爆发以来,盒马武汉的18家门店就进入到一线作战的状态。
为了解决人力难题, 利用“跨行业”抱团取暖成为了盒马在面临疫情时解决行业困境的新思路。
2月3日,盒马宣布与云海肴、新世纪青年饮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厅)合作,共同解决现阶段盒马人力不足与餐饮行业待岗人员的收入问题。不仅如此。在“抱团取暖”下,盒马与青年餐厅实施对接,近30名员工于北京盒马店上岗。云海肴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西安、深圳、广州、昆明等地,400余人陆续到位,将由盒马支付相应的劳务报酬。在此之下,盒马方面的用工短缺问题有所缓解;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已有30家企业超过1600名员工在盒马上岗。
不仅是盒马,包括京东7FRESH等在内的生鲜新零售企业,也较早开启了这种应对疫情的“共享员工”模式;京东7FRESH在2月5日发布“人才共享”计划,邀请临时歇业的餐饮、酒店、影线及零售联营商户员工前去“打短工”。
由此可见,“员工共享模式”正是当下在线生鲜异常火爆的一个缩影,共享员工其实是企业之间在这种极端特殊时期共渡难关的一种临时性措施。
除了用工短缺,受疫情影响,半夜抢菜、预约爆满、订单激增的同时,生鲜质量保障、配送时效等问题亦引发关注,生鲜企业不得不想方设法提高配送安全和效率。
大考二:配送安全性
新冠病毒系统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采取多地封城、延长春节假期等措施。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为响应国家号召,不少老百姓选择主动配合宅在家里抗击疫情。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生鲜食品作为民生必需品,家中却“弹尽粮绝”;这对于长期需要在线下购物的用户来说,改变传统的购买方式而选择在线上购物,不免会产生商品、运送途中以及送货人员等的安全性问题的考虑。
就此,有媒体采访了某优鲜超市的相关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称:“我们共有5名配送人员,均佩戴防护服手套头套等、车辆及配送商品全部进行严格消毒。送货人员送货前将通过电话与顾客沟通,确定收货方式及商品放置地点,避免与顾客直接接触,严格遵照疫情防控要求,保证顾客健康,市民可放心购物。”
不仅如此,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不少支持线上商家推出小程序“无接触”方式配送货物,不仅可以持续给用户提供安全的生活保障,还降低了自身经营的风险,保证了企业经营工作的正常运转。
大考三:配送时效性
从疫情之下的需求端来看,虽然商家一再强调备货充足,但是消费者囤货的势头不减。大胆的人索性出门一次性购买多天所需的食材,不出门的人则多靠着线上到家维持一日三餐。近日,一位在京的朋友发出感慨:“大白菜一颗要几十块钱了。”想要买到就只有一早起来和大爷大妈去抢。”线上能点但是送的太慢了。”
可见,线下配送的时效性问题日益突出。
据虎嗅网收集身边的用户体验显示,1月31日,一位坐标北京的虎嗅同事在京东到家下单买食材,不过四个小时未配送,最后取消了订单。在盒马鲜生的页面上,北京东三环地区某小区也显示为不能配送状态,须到门店下单。此外,每日优鲜的1小时达也在春节期间更改为2小时。有用户反馈,除夕之后的几天,每日优鲜上的新鲜蔬菜、鸡蛋等食材很快就会被抢光,但近几日的补充看起来快了很多。尝试于凌晨预约的订单,也都会于早间9~11点送到小区门口。据悉,这段时间每日优鲜实际平均一单配送时长为70~80分钟。
与此同时,企业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多点Dmall正在联合合作商家全力供应,在运力有限的情况下,利用现有供应链资源开辟一条新的配送通道,从工厂作业,次日免费配送到家,以满足更多到家订单。同时紧急调配资源,制定配送调整及复工方案;一度暂停了线上配送的沃尔玛表示已积极增加店内配货及达达送货到家的人手。
总的来看,在保证零售链条上所有参与人员安全的条件下,线下的供应和线上的配送都会逐渐恢复。面对这场大考,生鲜新零售平台们或许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大考四:供应链
当然,决定生鲜新零售行业未来发展的因素不仅仅只有订单量、新增用户、服务水平……面对突发的疫情则更考验企业的应急能力、强供应链管理能力。
事实上,从近两年开始尤其在疫情蔓延的当下,新零售模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无论被大众所熟知的阿里、京东等知名电商企业,还是永辉、银泰百货等传统零售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于新零售的创新实践中;供应链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在围绕核心企业运作下,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此过程中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实现升级。在受疫情影响下,物流作为新零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行业升级的作用至关重要。
此外,众所周知,生鲜的上游生产高度分散,流通环节众多,层层加价且流转时间长。同时,生鲜产品极易腐损,损耗率高。生鲜产品大多为农产品,缺乏品牌,且非常难以标准化,采购、品控成本较大。三因素相叠加,使得生鲜零售端的毛利率很低。
近日,据业内某平台采购负责人称:当前生鲜商品订单量激增,需要临时增加多个供应商,一些品类像是绿叶蔬菜和番茄,已经开始限购,目的是为了让更多需要的人都能买到,现在每天要向全国十余个城市供应1000吨蔬菜。据了解,市场出现的食材短缺问题,主要是因为春节期间产地工作人员不足、物流受到制约以及受疫情影响的封村封路等现象带来的流通环节不畅。
不仅如此, 由于供不应求,多家生鲜新零售平台如今都需要“提前一天预订”或者定时秒杀。一旦错过时机,蔬菜就会一售而空。各大平台迎来供应链考验。
苏宁易购集团副总裁、家乐福中国CEO田睿目前在接受公开采访时表示,这次疫情是对生鲜零售的一大考验,为此,家乐福从一线运营、供应链到后方采购等多个部门共同制定备货计划,协调供应商提前送货。京东生鲜则是紧急调用全国超30个仓库,来自采销、物流、仓库等部门超5万员工共同战“疫”。
此外,每日优鲜在疫情期间去货源地直采,还新增了陕西和四川的货源地,尽可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快速的反应使得每日优鲜的供应链迅速恢复,蔬菜供应量比此前增加一倍,每日达到一千吨;鲜肉售罄率也控制在10%以内,95%的订单实现2小时送达。
显然,在面对疫情的反应速度、调度能力、运营弹性上,大平台在供应链方面显示出了更强的优势。同时,这也预示着整个行业将迎来供应链大考。
事实上,在进入生鲜新零售的时代后,供应链管理的本质会被保留下来,而生鲜新零售企业会在新时代下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并进行着成本控制。而在此后的发展和应对突发状况时,供应链管理的本质会表现得更加突出。
大考五:疫情后复购率
回顾2019年生鲜新零售;上半年极速扩张,巨头入局,不停探索新业态;年初,迎来美团买菜APP和小程序上线; 3月,口碑饿了么宣布建立生鲜开放平台、口碑饿了么与叮咚买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月,苏宁小店宣布将于4下旬在苏宁小店APP平台上线商品预售和苏宁菜场。
正所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2019年生鲜新零售的下半场,中小玩家爆雷倒闭,融资失败,负面信息频频爆出;先是美团小象生鲜关闭无锡、常州5家门店;盒马鲜生扩张150家后首次关店;此后迷你生鲜在发布公告称,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平台暂停运营;呆萝卜也被曝出资金链断裂;时至12月,吉及鲜宣布大规模关仓裁员、我厨被曝暂停服务、易果生鲜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
至此,令人不禁思考:生鲜新零售的常态应该是什么?
综合来看,在这场竞争激烈的战疫中,生鲜企业都在接受同等考验。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生鲜新零售创造了很多进化机会,但也加速了行业洗牌的速度。疫情会将行业总体的供需模式、用户服务、供应链、经营方式与能力等多方面的实力与问题最大化地显露出来。
不过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却仍处于迷雾之中。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疫情影响下需求激增,生鲜新零售在这一阶段获得大量新增用户,但这部分用户能否留存,又如何留存,才是今后的关键。
可以肯定的是,疫情终将会被战胜。十万亿元级别的生鲜市场是资本必争之地。对于生鲜新零售的竞争者来说,在未来规模扩大之战中,资本投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商业模式高速运转之下,能够加快强者发展的同时,也将加速弱者的淘汰。
随着2020年的开启,生鲜新零售或将迎来新的时代。有观点指出,当资本趋于冷静,生鲜新零售将从会从野蛮生长到战略性成长,跨区域施展拳脚将成为新趋势。
又或许,提高复购率,将是这个行业未来制胜的重中之重。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18) | 评论 2020-02-26 10:47 来自网站 举报
-
【财报小高峰后,英伟达难逃疫情市场和竞争长考】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英伟达标志性的LOGO——一只绿色的眼睛加上它的英文名“NVIDIA”。英伟达是显卡中显示芯片(GPU)的发明者,也是目前市场上最大的显示芯片供货商之一,由PC时代跨度到了AI时代,英伟达旗下产品的应用面依然很广,不单单是人们熟知的游戏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显示芯片... 展开全文财报小高峰后,英伟达难逃疫情市场和竞争长考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英伟达标志性的LOGO——一只绿色的眼睛加上它的英文名“NVIDIA”。
英伟达是显卡中显示芯片(GPU)的发明者,也是目前市场上最大的显示芯片供货商之一,由PC时代跨度到了AI时代,英伟达旗下产品的应用面依然很广,不单单是人们熟知的游戏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显示芯片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
在合作伙伴的选择方面,英伟达也习惯“强强联合”,例如微软、亚马逊、阿里巴巴等。
前不久,英伟达的新财报发布,让不少人眼前一亮。
Q4业绩迎小高峰
英伟达于2月14日发布了2020财年(2019.2.1至2020.1.31)四季报,这对现在的英伟达来说是个有点特殊的喜报。
之所以说“特殊”,因为三点。
第一,多项业绩有明显增长。举例来说,四季度英伟达的总收入达到3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下毛利率达到64.9%,同比增长18.65%。基本每股收益达到1.56美元,达到2020财年的最高值。
而在非公认准则计算之下,以上数据中部分有所差异,但整体上依旧呈同比上升趋势。
英伟达该季度的营收超出市场预期4.71个百分点,这主要依赖于其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业务的超预期增长。
第二,英伟达该季度的净利润为9.51亿,同比增长了68.02%,这也是英伟达2020财年来第一次净利润同比正向增长,因此四季度对英伟达来说有不一样的意义。
同时,在成本控制方面英伟达也做得比较好。四季度英伟达的营业成本为10.90亿美元,较上一季度的10.98亿略有减少。
第三,英伟达Q4单季度取得了多项有关产品应用的突破。根据财报,在娱乐、游戏业务方面,GeForce NOW ™云游戏串流服务脱离测试版正式上线、G-SYNC®显示屏器刷新率提高到360hz等等。
而数据中心相关的业务则是该季度英伟达的“重头戏”,英伟达的GPU技术和产品服务于多家互联网公司研发的AI机器人、超级计算机以及深度学习软件等。
除此之外,英伟达专业可视化和汽车的业务虽然突出业绩不多,但从财报数据来说,环比也分别有2%、1%的小幅度增长。
财报发布后,资本市场也陆续给出积极反馈,隔天收盘,英伟达的股价上涨幅度达到7.02%,瑞银、摩根士丹利、花旗等多家投行券商纷纷上调对其的目标价。
财年终了,英伟达也顺利迎来了业绩的小高峰。
只是开端
四季报给出的反馈不错,但仅凭一小段时间的出色表现明显还不够,人们更好奇的应该是英伟达能否乘胜追击。对于这点的预测,笔者想,还是应该观望一阵再下结论。
简单介绍一下英伟达之前的情况。
看2019财年的数据就会明白,前三个季度净利润虽然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在11.0-12.5亿美元,然而第四季度突发滑铁卢,净利润直接腰斩到5.66亿美元。
正因为2019财年四季度净利润“起点”最低,所以2020财年Q4才能比较容易的实现同比增长。不过,作为全年净利润的峰值,9.51亿美元这一数字也决定了两财年之间的净利润总额差距依然很明显,同比减少了32.48%。
不仅如此,财报数据显示,2020财年英伟达的收入为109.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7%。按产品类别细分,英伟达GPU和Tegra处理器在整个财年的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7%、6%。
简单来讲,四季度虽然是英伟达在这财年表现最好的一季,但仍旧没追回2019财年前三季度的水平。
正因为今年前几个月表现相对低迷,导致整个财年较去年的业绩收入下滑。因此,仅仅凭四季度英伟达的表现来说还很难下结论。
这份财报为2020财年画上句号,同时也是2021财年的开端,关于接下来英伟达的发展,还要结合多个方面来分析,而英伟达再续“高光”的路上,并不缺少绊脚石。
疫情之下,营销承压
英伟达的Q4财报显示,考虑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将2021财年的一季度收入预期下调一亿美元。
中国在英伟达的营销板块占有重要一角,据有关媒体报道,2019年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英伟达总营收的24%。
而本次中国新冠疫情必然会影响到英伟达的短期发展计划。按照应用市场划分来分析,游戏市场和人工智能市场都将面临一定的阻力。
1.游戏市场供需打击
在上一季度的财报分析会上,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表示,中国的游戏笔记本市场增长最快。目前英伟达也在积极打造基于游戏本的相关服务,并对游戏本市场的发展表现出看好。
这一季度电话会议中黄仁勋指出,英伟达的笔记本业务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增长。笔者猜想,游戏本市场对英伟达来说或许是关键一城。
目前全球游戏市场按设备划分,占比最大的是移动端市场。根据Sensor Tower的数据,2019年全球移动游戏市场的收入达到了617亿美元,而PC已不再是游戏设备中的主流。
根据美国市场调研机构JPR(乔恩·佩迪研究)发布的最新消息,目前PC游戏硬件市场的发展呈稳定增长,不过增长幅度较小。相较于201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仅为1.05%。作为GPU供应商的英伟达不得不考虑到未来来自游戏市场的压力。
自然,游戏本的应用发展对于英伟达的销售业务是一项重大利好,财报显示,装载英伟达显卡的游戏笔记本数量达到了历史新高的125款。
此次疫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的市场需求,除了对英伟达销售游戏本以及显卡套件这方面产生一定阻力,还有一部分的间接影响。
举例来说,日本任天堂Switch游戏机上装载了英伟达的Tegra X1,而中国替这款游戏机生产部分零件。
目前由于疫情影响导致零件供应量不足,任天堂于2月初已发布致歉信称日本市场 Switch的出货将延迟,而有业内人士认为延迟事件或将不再局限于日本。
任天堂Switch的出货延迟或许会导致与英伟达的后续订单减少,中国的代工制造业放缓对对英伟达同样会产生不利影响。
2. AI业务运营或稍放缓
英伟达是家无晶圆公司,人工智能之于它主要是做技术研发设计。
前文提到,中国对英伟达来说是重要的营销市场。不仅是游戏方面,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企业数量以及整个市场AI受融资金额也位全球前列,中国的AI大环境较好。
英伟达的技术产品例如GPU,需要有相应的设备载体,技术合作对英伟达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从英伟达的财报近期业绩知晓,它与阿里巴巴、百度在AI引擎的能力提升上合作,除此之外,英伟达与华为、深信服等国内科技企业也有合作。
由于在华业务不少,疫情或多或少会使得企业间人员的业务流动性降低。
另外,疫情带来的另一点影响是全球学术交流会议的减少。人工智能这一领域,各种学术交流以及科技交流会议相对来说举办的较为频繁,对疫情带来的变化也较敏感。
就在2月10日,英伟达宣布不参加本届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虽然大会的地点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但出于对疫情时期的安全考虑,身为赞助商英伟达还是决定避免出席。
除了英伟达以外,亚马逊、LG等公司也陆续声明退出,由此可见,疫情也影响到了一段时间内的全球学术交流活动。
全球性的研讨分享毫无疑问对于整个行业都有促进作用,而现在进入了“小低潮”。除了公司本身的考量,不同国家出台的一些应对国内疫情的紧急政策不同,一定程度也将带来限制。
疫情对英伟达人工智能的发展计划可能会起到小程度的减缓,不过这始终是暂时的,比起新产品与新技术研发周期来说,总体影响不大。
而这一系列变化对“营销”造成的影响或许会表现为下一代新产品发布时间推后,至于更加长远的影响,还需要等疫情过后看市场的反馈程度。
回顾英伟达近年的发展,2018年遇上行业矿卡崩盘,需要大量清库存,2019年半导体销售市场又大规模遇冷。四季度业绩高光,紧接着疫情对中国市场造成打击,连带影响到英伟达的营收预期。
“计划赶不上变化”,大环境对企业个体造成的阻力是复杂而较难抵御的。现在这一时期对于许多行业来说都不是个发展的好时期,四季度只是一次“小考”。
未来竞争中的不利面
关于市场竞争这部分,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目前,全球的图形市场被三家公司垄断,除了英特尔,在独立显卡领域的两大制造商,一家是英伟达,另一家则是AMD(超威)。
两家公司保持着长期的竞争关系,但事实上就以往的数据来看,高下还是比较分明,英伟达显卡的市场占有率在大部分时间是领先于AMD的。
不过,最近这个情形发生了点变化。
2018年中下旬,AMD就传出有关7nm GPU的“预热”消息,直到11月终应验。AMD在发布会上率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7nm GPU,性能较上一代14nm Vega系列提高了25%,同时发布的还有一款7nm CPU,也同样是“全球首款”。
没错,AMD属于CPU和GPU业务通吃的的处理器公司。关于AMD也顺便说几句,就市占率来说,CPU方面AMD远不及老大哥英特尔,而在GPU方面也时常是“万年老二”。不过,在图形市场两手并用的AMD也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根据JPR的调研数据,AMD在2019年Q1起在图形市场的份额呈上升趋势,并在Q2超过了英伟达,这与7nm GPU对市场的刺激作用有一定关系。
不过,除了来自AMD的影响,在竞争这个事情上,英特尔要考虑的还不止于此。
1、英伟达RTX:“好·贵”
英伟达在四季报中提到,《Deliver Us The Moon》等新游戏推出,为RTX系列显卡带来了动力。
RTX系列是英伟达旗下代表性产品之一,其特点就是能做到实时光线追踪。实时光线追踪涉及到大量复杂计算,即使概念在1972年就已经出现,但直到2018年英伟达展示了QUADRO RTX三款不同配置的显卡(8000、6000、5000)之时,才真正让这一技术走向实际应用。
在SIGGRAPH 2018发布会上,黄仁勋称英伟达为之花费了10年,每秒能处理10 GB的光线追踪计算数据。RTX系列作为跨时代的产品,被英伟达赋予重望。
在价格上RTX显卡也同样是高端定位,当天发布的三款显卡中最低配置的QUADRO RTX 5000定价为2300美元,而顶配QUADRO RTX 8000的售价高达10000美元。
而在后续发布的多款该系列显卡价格相对来说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RTX系列高定价本无可厚非,毕竟该系列显卡的研发成本高昂,但高定价也限制了它的市场。相较之下,AMD对于市场的定位就比较“亲民”,A卡的很多粉丝也是冲着其“性价比”高而购买。
不可否认,论光线追踪技术哪家强,英伟达确实独领风骚,不过,由于该系列面世到现在不到两年时间,在技术优化上还有空间,再加上定价问题,大多数消费者仍会选择观望一阵。
光线追踪技术将在3D画面渲染方向得到更多应用,根据JPR有关光线追踪软件的全球市场报告,2023年光线追踪市场份额将达到2.5亿美元左右,作为渲染解决方案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3.7%,整个市场的发展呈上升趋势。
笔者对RTX这个拳头产品的未来是十分看好的,相信以后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显卡的成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与AMD的价格战或许也将进一步推动RTX定价“松口”。光线追踪技术也将不再局限于电影游戏,能带来更多实景体验。
实际上,英伟达2019年中旬发布的RTX 20系列升级版也注重了“性价比”,在性能提升的基础上进行了降价,这或许是英伟达向市场做出的“妥协”。除了2019年英伟达业绩方面的压力,也是为了更好的与AMD竞争。
2、半路杀出个英特尔
虽然英特尔主要是做CPU的产品研发,但其实在GPU方面它也有研究。那么为什么要把它从三大中拿出来单独讲呢?
那是因为它以前做的显卡是核芯显卡。核芯显卡简单来说就是CPU+GPU的组合,这与英伟达、AMD擅长的独显各有优缺点,不过,市场的取向还是比较偏向独立显卡。
所以,三家公司虽然经常被一块提起,但他们的业务范围还是各有特点。
从2010年英特尔发布第一块核显到现在,英特尔核显进入了第12代,产品参数已于2019年披露。
不过,既然有GPU方面的技术,为什么不做独立显卡呢?英特尔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它早早就做起了准备,包括从AMD和英伟达“挖角”技术高管。
英特尔已于今年1月在CES 2020上透露了自己第一款独立显卡的名字——“DG1”,同时简单展示了其运行效果。而想要知道正式产品的完整参数情况,需要等到6月底新品发布。
虽然英特尔是半路才杀进独显市场的,但它的存在对于英伟达和AMD来说仍然是个“威胁”,这里就得说说这个“DG1”了。
根据英特尔披露的消息,这款独立显卡采用的是“Xe”架构,而这种架构是为了实现多个GPU扩展,今年将推出的是“X2”双GPU系列,而明年将会增加到“X4”,也就是再增加2个GPU。
如果顺利依照这种规模发展下去,英特尔独显性能将在未来有大幅提升,同时,有关媒体预计英特尔“X2”的定价不超过700美元,这一价格在显卡市场并不算高。
由此看来,在产品和价格上英特尔都将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今年独显市场或将因英特尔的出现而有新的变化,而这也将导致英伟达在市场竞争方面的压力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预计在今年下旬发布的“安培”系列采用了7nm工艺,而英特尔明年的独立显卡也将会是7nm芯片。三家公司的产品相继使用7nm制程,那时一定也免不了被市场筛选比较。
总结
英伟达总体来说是家综合实力非常强的公司。
在图形处理领域,英伟达既是开拓者,也是一个标杆。在独立显卡的设计研发上,RTX光追技术达到了隔代领先。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竞争方面,RTX尚没有很大的优势,而如何保持这项技术始终处在领先地位又成了新的问题。
四季度财报引起了正面的“连锁反应”。不过,2021财年才开始,今年究竟会不会是英伟达的“幸运年”,还很难说。
英特尔的入局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这家公司同样拥有非常强大的技术实力。三分天下,究竟谁能在独显市场“称王”?相信对此感兴趣的人不会少。
如今人工智能成为英伟达GPU的主要应用领域,深度学习、边缘计算等技术的研发也将带给英伟达新的挑战。
赞(16) | 评论 2020-02-25 15:26 来自网站 举报
-
【看不懂的特斯拉市值神话】
2018年2月6日,一辆樱桃红色的特斯拉跑车搭乘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去往了太空。跑车里面坐着一个叫Starman的仿真宇航员,车内屏幕上写着Don’t panic,车里放着一条毛巾和一本《银河系漫游指南》,音响里放着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 这... 展开全文看不懂的特斯拉市值神话
2018年2月6日,一辆樱桃红色的特斯拉跑车搭乘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去往了太空。跑车里面坐着一个叫Starman的仿真宇航员,车内屏幕上写着Don’t panic,车里放着一条毛巾和一本《银河系漫游指南》,音响里放着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
这是一场广告,但也是一次致敬,这个以物理学家命名的企业,似乎又多了一层浪漫。
这辆离地球愈发遥远的汽车和那个出于乐趣进行这一项活动的男人——埃隆·马斯克,似乎那时候就预示了这家靠IT模式和科技支撑的公司,有着一飞冲天的潜质。尽管在巴菲特眼中,汽车行业竞争依旧波云诡谲,最后的赢家依旧未知。但在今年开端的两个月内,特斯拉却在质疑声中高歌猛进,股票曲线像是眼镜蛇般高昂头颅,刺激眼球和投资神经。
21日,特斯拉收盘价再次超过900美元,市值1633亿美元,势头不可谓不强劲。更有“特斯拉能否成为下一个苹果”的发问,让人感觉似乎2008年的iPhone4奇迹可以在特斯拉手中重现。
电池革新下的新机遇
在溢价收购麦克斯韦尔之后,近日,特斯拉与“绯闻对象”宁德时代拟签订协议。宁德时代似乎要成为继松下和LG之后第三家动力电池供应商,这也将是特斯拉首次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电池关乎电动汽车的生死存亡。特斯拉也强调未来最重要的是节约电池成本,因此,特斯拉将于4月举行的“电池日”股东见面会,必定会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电池选择上引发新一轮的洗牌。
正如马斯克本人在财报后的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你不提升电池的产能,而是把电池从一辆车搬到另一辆车,这并不是真正提升销量,因为你没有生产真正的电动车。”由此不难看出,电池革新是当前特斯拉主要的着力点,可能也将是部分新能源产业的“引爆点”。
或许,特斯拉青睐磷酸铁锂电池,将会给行业带来新的春天。特斯拉选择宁德时代,无疑是出于降低电池及电动车成本的需求,而这一举动,同样也拉动了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接近平价,为中小型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去提高其市场份额。
在新能源已然成为热门话题之时,各地公共交通能源改革加持之下,更多的机会摆在磷酸铁路电池和相关材料企业面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鹏辉能源等在内的诸多企业,国内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市场,预期有望逐步提升。
特斯拉收获的不仅仅是更低的成本,更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抢占了此次先机的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如此之快,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日益增长的新市场
从特斯拉官方通告的2019财报数据可知,2019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47.78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230.47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额为29.79亿美元,约合208亿人民币,相比于2018年,增长了69.55%。
财报显示,中国市场营业收入为29.79亿美元,占比为12.12%,仅次于美国市场,是特斯拉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在美国本土市场营收126.53亿美元,占比51.48%,仍为第一大市场,但较2018年同期下降15%。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投产,也刺激着特斯拉概念和产量的爆发。新的电池合作,促使着特斯拉的全面国产化,新车型model 3成本有望继续下降,此次公告中指出,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成本将低于弗里蒙特工厂。
尽管国内市场被新冠病毒疫情所影响,但在2月10日,上海超级工厂的开工复产,似乎表明特斯拉不惧怕疫情带来的市场动荡。特斯拉防疫联络员、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主任科员孙筱和表示,预计超级工厂将实现每月12000辆左右的产能。不仅如此,孙筱和还表示,上海工厂的产量还会逐渐上升,今年的产量一定会是一个上扬的趋势。
公告中还指出该工厂已具备年产15万辆生产能力,并已开始建设2期工程,用于生产特斯拉MODEL Y车型,增加产能规模至少与1期项目持平。随着上海工厂的复产,困扰特斯拉已久的生产端问题得到解决,其也真正成为一家可以持续赚钱的车企。
在全面国产化的推动下,model 3的国内价格也有望再次下降。肺炎疫情之后,消费者在经历了如此长的“灰暗时期”影响下,不少会发生心态的转变,“拼死拼活挣钱却忽略了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这类的想法也会萌生。相较之2003年非典之后民众消费欲的上升,此次疫情之后,消费市场的新转机也有望出现,model 3的降价,是否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新的选择呢?
而在model 3的春风之下,受益的不仅是特斯拉而已。
产业供应链的新春天
随着model 3产能的释放,其所带动的国内相关零部件也将迎来春天。特斯拉产业链涉及范围广,国内外众多公司成为其供应商,特斯拉的快速发展为进入其供应链的国内上市公司提供了增长机会。
其中,作为核心部分的动力电池更是不遑多让的最大受益者。宁德时代,这个特斯拉的第三个电池合作商,在2月3日开盘之日,逆流而上,在低迷的A股市场中异军突起,最大涨幅一度达到9.89%,截至收盘,每股报135.36元,上涨3.67%,成为3200只跌停个股中“最闪亮的星”。
其他相关领域,比如汽车电子及热管理等环节的供应商,也将迎来新的成长。在热管理系统,国内公司中,三花智控为特斯拉供应膨胀阀、水冷板等热管理产品。在汽车电子部分,国内上市公司中,均胜电子主要供应人机交互产品HMI,四维图新为特斯拉独家导航地图供应商,长信科技供应中控屏模组产品。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库,A股市场共有81只特斯拉概念股,其中,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分别有22家、15家、10家和5家相关上市公司。81只特斯拉概念股中,60家上市公司属于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七成。
从2月17日单日的股市不难看出,特斯拉的相关概念股,海达股份直线涨停,胜利精密触及涨停板,秀强股份此前封涨停板录得十连板。这份成绩单,已经算得上亮眼。
2019年,特斯拉交付总量约36.75万辆车,比上年增长50%,勉强完成了全年的销售目标。但是特斯拉新年的展望却十分乐观,预计2020全年销量轻松突破50万,相当于比去年的销售增长36%。
以往的特斯拉,总以“烧钱”著称,而如今随着产能逐渐的释放,公司表示未来现金流将实现正向,不会再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特斯拉也在财报声明中表示:“特斯拉已经能够依靠自身资金维持,销量的进一步增长,产能的提升以及现金流的持续产生是我们未来的重点。”
但是特斯拉会满足于单一的汽车产业吗?
智能浪潮下的新发展
相比于福特和通用这样的传统车企,特斯拉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
“属于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在高管战略会议上曾表示,大众被当作汽车公司,而特斯拉被认作是科技公司。“汽车会成为最重要的移动设备,我们还被评估为一个汽车企业,而特斯拉已经是一个科技企业了。”
作为一个大胆的革新者,这个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确实不同于传统汽车企业。专精化的产品运作,至今也仅是推出了model X/model Y/model S/model 3等少数几款产品,主打高端产品,塑造产业体系。
当然,特斯拉不仅仅满足于汽车产业,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桩网络、软件服务生态等方面也将成为特斯拉的重要收入来源。仅仅软件系统而言,车机系统和操作方式的不断升级,试图打造一个更加智能化的产品。
2020年是5G元年,在全球不可阻挡的智能化浪潮之下,时代巨轮徐徐向前。万物互联、智能生活、自动驾驶的风头正旺,特斯拉的顺势而行,也彰显着它不仅仅是一个汽车企业,更加像是唱多者所言,“科技公司才是特斯拉的同行”。
迅猛发展下的老问题
2019年10月23日,2019《财富》未来50强榜单公布,特斯拉排名第48位。
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发布,特斯拉排名第147位。
两组排名不难看出,特斯拉发展的势头迅猛。而在这迅猛发展的背后,逐渐出现的问题,却是所有车企都会面临的问题——召回危机。
根据《消费者报道》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方面所了解信息可知,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决定自2020年6月7日起,召回2016年4月15日至2016年12月1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model X系列汽车,共计3183辆。而此前,在2019年1月,特斯拉就曾因高田安全气囊存在的伤人隐患,已经在中国召回超过14000辆model S汽车。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在长期暴露于强效除冰盐等高腐蚀的环境时,将转向机电机固定在转向机壳体上的螺栓可能被腐蚀并断裂,造成转向机电机发生移位、传动皮带打滑,从而导致转向助力减弱或丧失,可能会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部分车主反映,model X 2016款汽车存在制动系统失灵、刹车失灵等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model S车型也存在中控屏漏液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特斯拉方面却没有实施相应的召回动作。
这不免会使一些消费者寒心。如果汽车的安全性能都无法保障,那也没有继续选择这个品牌必要。相比于丰田此前的召回事件,其表现的危机公关意识的确值得特斯拉学习。毕竟口碑对于特斯拉而言,绝对是保障其销量的最重要条件。
这几次的召回事件之后,特斯拉方面也应该自我反省。虽说产品的质量难以做到百分百保障,但精益求精的态度却是百分百需要的,一次又一次的不断改进和提升,才能保证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特斯拉想要继续如今的“奇迹”,这一点毋庸置疑很重要。
那个将跑车送往太空的特斯拉,它的事业是否也能像那辆跑车一般,贴满了“超速罚单”,一路冲向未知呢?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17) | 评论 2020-02-25 11:22 来自网站 举报
-
【字节跳动组合拳:左手C端,右手B端】
疫情突如其来,一时间百业凋零,航运旅游停滞、餐饮车市关停、传统的线下教育濒临绝地。与此同时,线上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机会,并非所有企业都做好了准备,不过字节跳动似乎是个例外。节前疫情围困之下,字节跳动先是趁着院线遭受冲击,出手6.3亿买下欢喜传媒跟徐峥合作的影片《囧妈》,染指院线... 展开全文字节跳动组合拳:左手C端,右手B端
疫情突如其来,一时间百业凋零,航运旅游停滞、餐饮车市关停、传统的线下教育濒临绝地。
与此同时,线上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机会,并非所有企业都做好了准备,不过字节跳动似乎是个例外。
节前疫情围困之下,字节跳动先是趁着院线遭受冲击,出手6.3亿买下欢喜传媒跟徐峥合作的影片《囧妈》,染指院线电影;而后同步在头条、抖音、火山等旗下产品上线疫情频道,展开防疫专项行动;根据疫情发展的情形条件,相继进入在线办公企业云服务领域开放飞书,进入B端市场。
看起来,疫情之下字节跳动推出的一系列动作毫无章法,实际上却有着自己的图谋。
高价拿下《囧妈》背后的流量新增长焦虑
1月24日,由于受到春节档电影撤档的“黑天鹅”事件影响,备受院线和观众期待的《囧妈》被迫撤下荧屏。就在《囧妈》撤出春节档不久,字节跳动便迫不及待的以6.3亿的高价取得了《囧妈》版权,对此外界一时间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字节跳动此举暴露出其进军长视频领域的野心,也有人认为字节跳动有意将旗下平台演变成涵盖长视频、短视频等全视频领域的综合性平台,从而进入字节跳动的“流媒体时代”;甚至有人认为,字节跳动此举有意挑战传统院线,其目标直指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的“院线”霸道分成规则。从现实角度来看,字节跳动的这一步棋,跟前两者关系似乎都不大。
流媒体领域尤其是长视频领域竞争激烈,“优爱腾”厮杀过后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三国”局面,格局早定,难以撼动。首先来看护城河,三家长期积累的内容资产已经建立起了很宽的行业护城河,这不是外部新来者轻易可以撼动的。其次来看效益,从当下各家长视频网站来看,全部处于亏损状态,无一例外。
以字节跳动如今的体量和在视频领域的积累,砸钱进入该领域,看似顺理成章,实则得不偿失。
长视频领域长期亏损,商业化之路并不顺利,即便强大如“AT”,在长视频领域仍然泥潭深陷,更何况字节跳动上市在即,业务上容不得半点闪失,更何况还要与BAT三家对阵,显然极不明智,贸然进入长视频领域显然属于“费力不讨好”。
以字节跳动的一贯做法来看,这种做法明显不符合其出手的风格。
至于挑战院线的问题,可以说此说法更加外行。要知道字节跳动购买《囧妈》这个内容的成本尽管算是高价,但是以院线在整个电影产业链的布局花费成本相较,仍然是小巫见大巫,可以忽略不计。
就拿院线最核心的“产品”电影来说,从开拍起,院线就开始参与制作,院线对影视圈的影响力是最直接和最具控制力的。
比如《战狼3》的制片人背景就很庞杂,其背后资方无论是万达影业还是阿里影业都具有院线背景,其影响力不可小视,想当初《战狼2》火了之后,还曾因为利益纠葛导致导演吴京被万达电影被诉讼,可见院线与电影产业的纠葛不是说颠覆就可以颠覆的。
再看院线提供的环境与网剧播放的差异来看,这种用户体验也是没法相比的。院线播放环境较为封闭,同时能够容纳多人观看,在偌大的影院内,你可以选择跟你的朋友一起看电影。还可以边看边聊 ,一起吃着爆米花,喝着饮料,做很多跟社交相关的事情,它更加的具备社交性,是一个完整的社交场景。
但网剧播放难以做到这点,共同观看的氛围可能只在于弹幕,通过视频端口看电影行为本身成为一种更加私密的行为,而跟社交难有牵连,显然认为网剧颠覆院线的观点忽视了线下社交的社会性需求。
因此,单凭字节跳动购买一部电影就断定其颠覆院线,显然是夸大其词。很明显,无论是进军长视频还是颠覆院线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放在当下,也不是字节跳动最关切的东西。
那么6.3亿购买高价版权究竟意欲何为呢?联系当下整个字节跳动面临的实际情况,或许能够一窥究竟。
C端急需新增量
一直以来,头条系旗下产品不论是抖音还是今日头条,给人的感觉都是不差流量的巨型流量池,外界焦虑的流量蛮荒问题它似乎从来不担心。但在当下字节跳动却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这个流量池外部水源面临缩水,甚至“枯竭”的局面。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头条系旗下的产品,无论是抖音还是今日头条等都已经流量见顶。抖音日活用户截止1月6日已经达到了4亿,想要有更大的突破越发艰难,头条系的其他产品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
据了解,抖音的日活用户从2018年1月的3000万增长到2020年1月的4亿,增速越来越慢,增长最快的是2018年上半年,抖音日活用户环比增长400%,至2019年1月同比增长733%,环比增速则下降到了67%,到2019年6月降低至28%,到2020年1月环比增速进一步降为25%,同比下滑为60%,抖音的极速增长时代渐成过去。
此外,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小视频是2019年唯一用户量下滑的短视频平台,从年初的日活用户数逼近7000多万,下降到年尾的5000万 ,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仍然没能扭转火山用户量直线下降的颓势。而此前被用来阻击快手的火山小视频,随着快手的一系列升级,火山辉煌不再,战略价值大减。
此时,选择将火山小视频与抖音合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这两款短视频的用户基础,增大抖音在短视频领域的“领先”优势。
随着用户增速下滑,对增量的竞争很快就会转换到对于存量的争夺,从快手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这种争夺正在愈演愈烈。此时抖音选择与增长停滞的火山合并,显然正是出于目前增长困局做出的现实考虑。
高价购买《囧妈》版权,与上述操作在根本上如出一辙,可以看作是一次应对流量荒的应激举措。受到疫情影响,《囧妈》春节档撤档,这让急于谋求新增量的字节跳动觅得良机,这才有了收购的事情,可以说对于交易双方不过是各取所需。从现实意义来看,这也仅是头条系在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罢了。
从购买《囧妈》后的连锁反应来看,也可以看出端倪。字节跳动宣布将免费在西瓜视频、头条长视频、抖音等平台播放《囧妈》之后,24小时之内,抖音相关话题的热度迅速飙升到了1000万以上,点赞数超过450万条、评论数12.9万,其旗下另一平台西瓜视频的评论数也同样超过10万条。
再看APP下载量排行榜来看,字节跳动旗下多个视频平台蹿升到了APP榜单前十名,西瓜视频更是超越快手名列榜首。
这个立竿见影的表现,可以说是惊艳。尽管如此,头条系整个C端产品面临流量见顶的窘境却没办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对这一点头条也是清楚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字节跳动在发力C端的同时,B端业务也相继推出,比如当下势头正热的企业服务领域。
B端搏杀
字节跳动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于B端生意的向往,作为主要面向C端做生意的企业,它并不擅长B端。而头条并不愿意轻易放弃,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个切入点,飞书的推出,揭开了字节跳动进军B端的大幕,从其面临的现状来看,这或许是它当下不得不做的事情。
飞书的推出时机正是字节跳动C端生意遭遇阻力的时期,从前稳稳的赚取流量增值的收益,因为流量增速减缓而面临天花板,想象空间变小。
而B端生意,一切还算是刚刚开始。高喊着产业互联网的巨头们瞄准了企业服务这片新蓝海,B端门槛之高,能挤进去抢食的只有少数,这是巨头擅长的领域,也是小公司不敢轻易杀入的禁地。
环顾四周,字节跳动发现自己具备进入这个高门槛的能力,而且也必须进入这个领域之内才有未来。这种考量,是为长远发展计,也是当下必须做出的决定。因为字节跳动筹谋许久的上市,要在今年落实。
在此之前,若要保证资本市场为其高估值买单,字节跳动就需要一个新的好故事。这个好故事必须具备几个特点:首先,能够填补C端的空缺,成为新的发展动力;其次,市场足够大,有想象力;最后,具备商业化的良好基础。
从企业服务市场体量来看,市场足够大,大部分巨头企业纷纷押注,且其切入的方式也是出奇的一致,均通过企业服务领域切入,以工具平台、办公套件等形式来迎接企业办公数字化的新机遇。
商业化方面自不必说,前面探路者无数。以阿里钉钉为例,其有注册企业用户1000万,其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企业管理工具服务,已经成为其一大盈利点,后续围绕着千万企业数字化的需求,还可以延展出来无数的新需求和新机会。
可以说,这三个条件,企业服务市场恰好全都满足,所缺的不过是一个时机。
而且这个时机恰好来了,疫情引发的“复工难”让线上协同办公遇上了一次不小的风口,而这个风口给字节跳动提供了入局的绝佳机会。于是,成立数年的飞书宣告对外开放,免费分享给所有的线下企业,这一招玩的十分高明。
不过企业服务领域巨头云集、高手如云。且不论早已闻名的阿里钉钉、腾讯的企业,就连高端通讯服务的华为也于年前推出We Link,宣布进军企业办公协作领域,开放平台给外部合作伙伴,随着飞书等远程办公加入,这场战局越发的混乱。
撇开办公领域的新手华为We LinK不提,如何追赶阿里钉钉、企业这两大先行者就有待考量。而疫情之下,大部分企业办公类产品均采取优惠甚至免费的政策,这必然会给协同办公领域公司集体带来一波增长,飞书也是其中之一。但飞书要想实现实实在在的增长,必须走一条差异化之路。
飞书的项目负责人谢欣表示,飞书定位为一款通用性工具,其特点具备明显的头条化特征,其对所有的应用采取加急处理,比如具备电话、短信、可选应用加急等功能。
而在某用户整理归纳的运程办公清单中,飞书被列为工作台性质的协同软件,而阿里钉钉、企业等则被定义为沟通型的协同办公软件,可以看出其在用户心理上的差异性。
此外,目前飞书拥有用于企业管理领域的系列应用,但跟钉钉相比还是不够全面。“钉钉更注重流程,而飞书更重效率,前一种更能适应企业对员工管理的需求。”一名同时用过两款应用的用户说道。
从这些差异来看,钉钉与飞书等协同软件比较,还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的,主打效率或许是其可以推销的一个亮点。但仅凭这个,要想在企业服务领域取得先机,还是不够的。
因为作为协同办公平台,生态伙伴的体量大小才是决定其最终影响力的关键。拿阿里钉钉与企业对比,就很说明问题。
阿里钉钉目前有1000万中小企业用户,生态力量完善;而同样做企业服务办公协作的企业,背靠腾讯这棵大树,同时有两款超级APP加持,并不缺流量,按说在这个市场抢下一块蛋糕并不难。
但是企业已经做了多年,其合作伙伴不过几万的体量,这样一个表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所以,飞书想要胜出,就不仅仅需要专注产品,而且还要注重生态建设。以腾讯为例,无论其C端如何成功,在B端上的探索跟长期专注B端业务的阿里终究还是有差距的,差也就差在其对B端企业的把控上,这一点对于同样以C端闻名的字节跳动来说,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放在当下,字节跳动人才济济,其产品力自不必说,但在生态建设方面能有多大突破,则需待时间检验。当下,为了加速生态建设,飞书对外宣告对中小企业实行免费三年的优惠政策,这则意味着其商业化进程将会进一步推迟,进而影响其后期营收的问题。
由此看来,字节跳动C端用户在面临流量天花板的趋势下,一手正在不断拓展C端的新增量,另一只手也在加强B端的布局。
赞(23) | 评论 2020-02-25 11:18 来自网站 举报
-
【线上问诊大火:平安好医生们盈利大考迫在眉睫】
疫情下,宅在家的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随之升温,线上问诊人数激增。作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医疗科技平台,京东健康、腾讯健康、丁香医生、春雨、平安好医生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用户对这些平台的需求日益增多,要求也越来越严。2003年非典疫情催生了淘宝和京东,2020年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则被认为... 展开全文线上问诊大火:平安好医生们盈利大考迫在眉睫
疫情下,宅在家的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随之升温,线上问诊人数激增。作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医疗科技平台,京东健康、腾讯健康、丁香医生、春雨、平安好医生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用户对这些平台的需求日益增多,要求也越来越严。
2003年非典疫情催生了淘宝和京东,2020年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则被认为是线上医疗爆发的催化剂。线上问诊人数上升,市场呈现一片向好之势,股票市场也传来了好消息。据悉,截至2月14日,行业龙头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卫宁健康今年以来涨幅分别达55.11%,30.52%、46.46%。
除了股票,资本同样关注在线医疗企业季度财报。历年来,公司季度财报的发布,可能是一次实力的展示股票大涨,也可能是业绩遮遮掩掩,报营收不报亏损,资本看透、股票大跌。
对于平安好医生而言,2019年年度业绩报告表现亮眼,向上势头不减往年。财报显示:平安好医生2019年各业务板块收入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实现总收入50.65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核心业务在线医疗持续高速增长,收入达8.58亿元,同比增长109%;2015年至2019年,平安好医生年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106%。
疫情带来用户量上涨、资本看好,加上2019年财报可圈可点,平安好医生们的2020年注定名利双收。
宅经济盛行:在线医疗大爆发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大难,也是在线医疗的机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后,举国防疫,为避免线下就医产生交叉感染风险,人们足不出户,线上问诊也就成为人们就医的最佳首选。
一方面,“全民禁足”线上渠道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唯一途径,极其关键和重要。自本次疫情爆发以来,在线生鲜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在线医药平台、在线票务平台等相关民生的平台用户量和关注度均呈现爆发式增长。
另一方面,利好政策推动了在线医疗的发展。在政策层面,国家卫健委多次强调,提醒公众勤洗手、不出门、出门戴口罩,并支持更多人采用互联网诊疗服务。公文明确指出:各地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的独特优势,从而降低其他患者线下就诊交叉感染风险。
在用户需求激增和利好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各大在线医疗平台开全面开展防疫工作。据网经社不完全统计,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丁香医生、阿里健康、健康160、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杏仁、微医、医联、妙手医生、微脉、善诊等十多家平台纷纷响应线上诊治活动的开展。
面对疫情,平安好医生也全面部署。 对外,在24小时内成立新冠肺炎抗疫专项小组,建立线上咨询预防机制,同时向武汉及各地医疗机构合计捐赠45万只口罩,并启动千万口罩派发计划;对内,不仅要保证线上商城相关药品、保健品等产品供应充足,还组织名医、专家直播解读疫情防护要点,并开通各省市抗疫义诊专线,免费提供新冠肺炎咨询,疫情防护指导。
丁香医生也迅速响应防疫号召。在第一时间上线了疫情实时播报平台和疫情地图,对疫情的确诊和疑似感染人数进行播报,实时更新各地肺炎疫情的最新情况,缓解了民众恐慌不安的情绪。同时面向湖北地区用户启动了“防范新型肺炎·湖北地区免费义诊”、“爱在身旁·全国心理义诊”的活动,开展线上免费义诊和为大众提供线上心理线上咨询服务。
除了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之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在线医疗平台,开设防疫咨询服务。据悉,至少共有10余家互联网医疗企业针对新冠肺炎推出了在线问诊专页,其中部分平台全国用户可免费咨询。粗略估计,至少已有400万人次在线上完成了就医咨询服务。
由此看来,疫情爆发后,以平安好医生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迅速响应、全方位防治疫情,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巨大的受益。
用户量如洪水泄闸
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用户量急剧增长。据悉,平安好医生平台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9800万。
其实,在疫情之前,平安好医生用户数量也呈现增长趋势。
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平安好医生总注册用户数达到3.15亿人,较2018年末增加5000万人。期末月活跃用户数(MAU)和期末月付费用户数(MPU)分别达6690万和296.9万,分别同比增长22.3%和26.0%。
需要注意的是,平安好医生付费用户日益增多,用户开始习惯为线上问诊付费。随着商业模式变现能力的增强,平安好医生2019年年度平均付费用户转化率达到4%,较去年同期的3.6%提升0.4个百分点,日均咨询量为72.9万,同比增长36.3%。
可以发现,平安好医生用户数量的增长,一是来自疫情爆发,不可抗因素的影响。二是随着线上医疗服务的日益精进,包括体检、医美、口腔等健康服务,中西药品、营养保健、医疗器械及母婴产品销售为主的健康商城服务,逐渐被新生消费者接受。
当然,平安好医生用户数量的上涨,也要归功于其经营管理效率不断提升,业务运营能力不断增强。
股价应声大涨
值得关注的还有平安好医生在股市方面的表现。
诞生于互联网医疗风口的平安好医生,一直深受资本的青睐,三年来揽收近20亿美元。公开资料,2016年5月19日,平安好医生,获得5亿美元的A轮融资,轮融资完成后估值达到30亿美元;2017年12月份,平安好医生获软银4亿美元注资,投前估值达50亿美元;2018年5月4日,平安好医生在港交所上市,全球发售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约11亿美(约85.64亿港元)。
而今,在春节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众多互联网医疗概念股开盘后连续大涨,平安好医生的价值被越来越多资本看重。根据《每日财报》统计,2月11日平安好医生股价首次达到80港元,市值超过800亿港币,创公司上市以来新高。
用户的增加、股价的上涨,无疑十分有助于推动平安好医生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平安好医生注定会被重新估值,而在全面估值下,盈利能力自然会被列入估值范围。
2014年8月,在漫天的“互联网+”氛围中,平安好医生(原名平安健康管家)诞生了,定位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平台,主打在线医疗问诊。背靠中国平安这颗大树,平安好医生很快在市场站稳了脚跟,2018年登陆港交所并创下港股当年最大规模IPO,成为互联网医疗第一股。
只是,即使有平安集团在背后支撑的平安好医生还是迟迟未盈利。一晃6年,眼见平安好医生,规模越来越大,营收快速增长,盈利问题一直没得到妥善解决。
盈利这道题,平安好医生一直没及格
盈利能力作为考量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平安好医生一直没及格。
在收入来源上,平安好医生收入由四大核心板块组成。一是,在线问诊为核心的在线医疗板块。二是,以中西药品、营养保健、医疗器械及母婴产品销售为主的健康商城板块。三是,以体检、医美、口腔等标准化健康服务为主的消费型医疗板块。四是,以为客户提供广告服务为主的健康管理和互动板块。
2019年,由于平安好医生的核心业务在线医疗高速增长,其他业务板块也保持良好的态势,所以全年业绩上涨,涨幅超过50%。从具体业绩来看,平安好医生2019年总收入人民币50.65亿元,同比增长52%,各业务板块收入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在线医疗板块收入持续高速增长,2019年贡献收入达人民币8.58亿元,同比增长109%。
健康商城板块收入达到29.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7%,总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达到57.3%。
消费型医疗板块收入2019年取得收入11.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
广告服务板块收入20119年仅取得1.93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2.7%,占总收入比仅为3.8%。
得益于各大板块收入上涨,平安好医生净亏损收窄,但最根本的盈亏平衡还没达到。
盈利能力代表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可平安医生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根据《每日财报》统计,2015-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79亿、6.01亿、18.68亿、33.38亿和50.65亿,而年内亏损总额分别为3.24亿、7.58亿、10.02亿、9.13亿、7.46亿,5年累计亏损近40亿。
在毛利率层面,平安好医生表现平庸。据悉,平安好医生2015年-2019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9.8%、42.3%、32.8%、27.3%和23.1%。从2016年开始,平安好医生毛利率一直“跌跌不休”。在业务增速层面,平安好医生业务增速呈现放缓走向。据悉,平安好医生的整体营收增速,2019年约为52%、2018年为79%、2017年为210%。
再者,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平安好医生多年来取得营收上涨、规模扩大的成效,全归功于平安集团的“输血”,关于平安好医生能否“独立”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被翻出来“鞭尸”。
财报显示,2018年,包括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健康险、平安惠普等相关企业,购买平安好医生的产品和服务总计金额是12.84亿元,而在2019年这一购买额达到22.48亿元,占平安好医生总收入的39.7%。财报数据面前平安好医生百口莫辩,关于平安好医生盈利能力的质疑声业越来越大。
显然,对于平安好医生来说,解决盈利难题仍然是2020年发展目标里的重中之重,关于过渡依赖平安集团、业务增速减缓、毛利率下降等问题也需要一一掰正和根治。此外,在线医疗的行业普遍问题也需要被重视。
盈利过关大考:破解行业难题,解决用户真正痛点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供需失衡的问题十分明显,由此不分地区、不论时间,随时随地就医的线上就诊一经推出就深受用户喜爱。可在线医疗平台虽然被看好,但现实操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医生资质难考证,名师业务繁忙而普通医师无人问津现象普遍。医疗市场,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都存在“求名医”的现象。尽管理解生命可贵,拥有几十年经验的名医提供的资源和建议十分可贵,但是用户一昧的抢名师问诊名额也导致线上医疗的初心(解决资源分布不均匀问题)丧失。
线上诊治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线下治疗还是医疗主体。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医的“问闻望切”,还是西医的验血验尿都要求病人和医生面对面就诊和实体验证。而在线问诊能够做的仅是,根据用户描述的病情或者提供的图片,做出病情判断,给用户提供一些诊治的建议,归结到最后还是那句话“去医院做具体的检查”,用户看病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由此看来,虽然疫情推动了线上问诊的繁荣景象,但平安好医生们要破解盈利大考,就必须真正解决用户看病难痛点,才能让疫情下短暂的繁荣景象持续下去。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20) | 评论 2020-02-24 15:02 来自网站 举报
-
【上市后的荔枝FM:“耳朵经济”叫好不叫座】
B站崩了、爱奇艺崩了、王者荣耀崩了,甚至连小米电视都崩了……一时之间,因为疫情被迫闲在家的网民成了“服务器杀手”的调侃在网上不胫而走。疫情中,在线行业成了追捧,在线娱乐方面的搜索热度相比节前上涨幅度超过100%。根据Sensor Tower数据,腾讯的王牌游戏《王者荣耀》1月份A... 展开全文上市后的荔枝FM:“耳朵经济”叫好不叫座
B站崩了、爱奇艺崩了、王者荣耀崩了,甚至连小米电视都崩了……一时之间,因为疫情被迫闲在家的网民成了“服务器杀手”的调侃在网上不胫而走。疫情中,在线行业成了追捧,在线娱乐方面的搜索热度相比节前上涨幅度超过100%。
根据Sensor Tower数据,腾讯的王牌游戏《王者荣耀》1月份App Store全球收入为0.92亿美元,除夕当天流水记录高达20亿人民币;计世网的数据显示,相比疫情爆发之前,爱奇艺的会员环比增长1097%,芒果TV与腾讯视频会员环比增长幅度也不容小觑,环比增长分别为708%、319%。
但是其他在线娱乐的一片热闹之下,在线音频行业的表现并没有激起浪花,显得有些冷清。
“在线音频行业第一股”上市,却无人知是“荔枝”来,成了荔枝上市路程的写照。
2020年1月17日,荔枝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国内在线音频第一股。公开数据显示,荔枝的发行价为11美元,共发行410万股,发行规模达到4510万美元。但是第一股的名头并不能撬动资本市场,荔枝上市第一天,其股价最高点涨至15.25美元,最终报收11.63美元。而不过第二个交易日,荔枝的股价便下跌6.45%至10.88美元/股,跌破发行价,此后未回归过发行价高点。
在荔枝招股书中表明,尽管荔枝占据了在线音频行业现今三分天下的一隅,但是在长久以来探索的路上,荔枝还未能够实现盈利。
根据荔枝招股书中的数据,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荔枝实现营收分别为人民币4.54亿元、7.99亿元和8.15亿元,同比增幅都较为可观。但是相比对的同期净利润亏损额度并不容乐观,分别达到了人民币1.54亿元、930万元、1.04亿元,当中,2019年前三季度的亏损已经远超过2018年全年亏损额度。
而“耳朵经济”蓝海里涌入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在线音频行业三巨头中独树一帜的走了UGC模式的荔枝,和另一在UGC模式下走出来的B站相比,荔枝营收结构显得单薄。能否走出自身的光明大道,对荔枝来说是一场大考。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显然不适合在线音频行业。
头部的窘境
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许多行业新机,在线音频行业更是在早期便乘上了风口。
早期入场的蜻蜓FM、喜马拉雅和荔枝等老牌选手更是受到了资本的青睐,2013年1月,蜻蜓FM获得创新工场投资的200万美元A轮投资;2014年5月,喜马拉雅获得凯鹏华盈的115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1月,荔枝宣布获得小米科技、晨兴资本、经纬中国等多方的2000万美元融资。
早期的耕耘加上资本的入场,形成了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等在线音频行业三大巨头鼎力的今天。
这几年,在线音频行业付费用户的剧增,更是说明着这一领域的无限可能。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19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到4.89亿人,预计在2020年将会达到5.24亿;在2019年上半年中国有超过一半的网民使用过在线音频APP,当中经常收听语音直播的人群占比达到46.2%;接近九成的在线音频平台语音直播用户有付费意愿。
但是正像磁铁有着两极一样,在线音频行业前景的光明,越发衬托出在其中挣扎试水者的困境。
2012年诞生的后来者喜马拉雅超越了在2011年创立的蜻蜓FM。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喜马拉雅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7319.2万人,远超排名后两位的荔枝与蜻蜓FM。而2019年在喜马拉雅的E轮融资中,腾讯、高盛、泛大西洋资本等参与投资的情况下,喜马拉雅的估值达到了240亿人民币。
在此之前喜马拉雅已经几度传出即将IPO的消息,但最终不了了之。2019年5月27日,喜马拉雅组织架构发生巨变,天眼查数据显示,喜马拉雅注册资本减少314万余元,缩减5.22%;包括小米副总裁洪峰在内的12名董事退出。
相比喜马拉雅的动荡,蜻蜓FM的处境更为尴尬。
即使2017年间蜻蜓FM曾获得百度与微影资本的领投10亿元E轮融资,但仍然是回天乏力。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9年上半年蜻蜓FM以月活跃用户数量为2158.8万人位居第三,不管是与位列第一的喜马拉雅相比,还是以月活跃用户数量为3226.8万人位居第二的荔枝比较,都只能说明曾经的领跑者已经掉队的残酷事实。在2018年期间曾透露过计划2-3年内上市的蜻蜓FM,如今关于其上市的消息已经泯然。
而在无数次爆出即将IPO消息后,终于抢先上市的荔枝,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荔枝在2019年10月28日公布的最初版本招股书中,其募集计划最多达到1亿美元,而对比正式上市募集的金额至少萎缩5180万美元。
同时,荔枝在此前股价定价的11美元到13美元之间,最终以低价位的区间发售,也没有公布超额认购比例。对于这样的情况,荔枝创始人兼CEO赖奕龙则表示,企业要坚守初心,不以融资论胜败,钱是有代价的,钱很容易让人的心态受到影响。
至此,作为在线音频行业的三巨头,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并没有像其他行业里的巨头一样赚的盆满钵满,体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亏损也成为难补的漏洞。而国内在线音频行业第一股荔枝上市前后的不易,也从侧面映照出了即使是在线音频行业的头部平台,也并不轻松。
第一股的尴尬
在互联网行业纷纷遭遇“流量天花板”困境时,短视频横空出世打破了僵局,像是一座在不断增长的金矿,羡煞众多行业。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截至止2019年6月,短视频行业的新安装用户将近1亿,总体的MAU达到8.21亿,增速同比为32%。
除了用户数量方面,短视频的人均时长也在不断争夺战略高地。短视频的月人均时长突破22小时,同比增长8.6%。对比之下,其他的在线娱乐月人均时长不升反降,在线视频、手机游戏、在线阅读的月人均时长同比都在减少,而在线阅读,更是从11.6小时下降28%,只有8.4%。
和短视频相比在线音频等少了视觉感官之上的优势,短视频更加全面包围用户的感官体验。仅仅是音频,往往不如短视频展现出来的画面、声音甚至在视频中添加的特效吸引用户。短视频风口之下,在线音频行业长久以来发展的不温不火的状态显得尴尬。
在线音频行业三大巨头,多年角逐之后,荔枝并不算圆满的上市以及后来者的加入,让其前途更加的不可知。
这两年,向在线音频行业这一块蓝海发起攻击的后来者不在少数。2018年11月中下旬,B站、阅文争相入局在线音频行业。阅文创立了自身的听书品牌“阅文听书”,而B站更是以10亿元收购了猫耳FM,当作为在线音频加码的泛娱乐社区。
事实上,早在2008年,阅文已经开始成立制作有声小说音频的团队,2010年大笔收购天方听书网,在2015年时更是投资了喜马拉雅和懒人听书。B站对猫耳FM的收购,是将其作为平台内容上音频的一环。猫耳FM是一个专注ACG内容的音频社区,和许多的动漫IP平台有相关合作,与B站用户属性与平台内容不谋而合。
而作为国内在线音频行业第一股的荔枝,其和喜马拉雅、蜻蜓FM走的PGC模式不同。荔枝作为在线UGC音频社区,平台上大部分的内容由用户自身生产,内容质量与知名度上稍逊一筹。而且,由于荔枝平台上内容大多有自身用户产出相关,荔枝的用户付费意愿提升较为缓慢。
根据荔枝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荔枝APP上的总支付率在截止至2017年2月28日的两个月当中仅为0.2%,而在截止至2019年10月、11月的两个月里为0.8%,难以从内容上获取收入。
在线音频行业和其他在线娱乐行业的火热相比,显得有些落寞。另外,在荔枝实现上市的同时,喜马拉雅宣布其平台上的主播数量突破千万。面对其他在线娱乐行业的侵略、后来者的入局、头部的重压,内忧外患下在线音频第一股荔枝,走上康庄大道的机会显得渺茫。
看不到的盈利日
从“荔枝FM”到“荔枝”,与喜马拉雅、蜻蜓FM的PGC模式不同,荔枝选择走的是UGC路线,更加强调用户的生产内容,由用户来组成荔枝里的生态结构,形成年轻用户聚集分享生活的“声音社区”。这与当初以“二次元社区”起家的B站相似,荔枝正在企图成为综合的音频平台。
“人人都是主播,坚定做UGC”这是荔枝成立第一天时喊出的口号,而2018年荔枝凭借“直播”突围,走了与两大巨头不同的道路。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9月30日,荔枝是中国最大的在线UGC音频社区,同时荔枝互动音频娱乐市场和在线音频市场的MAU市场份额分别达到占比70.7%和18.4%。
但是和荔枝日渐扩大的市场份额不成正比的是,资本市场对荔枝的信任度。从“荔枝FM”升级成“荔枝”直至上市前,荔枝仅获得兰馨亚洲、EMC投资的5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这与荔枝坚持UGC的路线息息相关,尽管UGC的护城河较深,但是要想真正的筑成稳固UGC社区,并非一日之功。
同时荔枝坚持UGC模式,带来的最为致命一点就是其营收结构的单薄。荔枝的招股书披露,其营收的主要来源是虚拟礼物的销售。
荔枝公布的数据显示,音频娱乐产品即虚拟礼物的营收从2017年的96.2%占比到2018年提高至98.2%。在2019年的前三季度中,占比更是从98.0%提升到99.1%。而其他的博客、广告等收入占比在原本就微乎其微的情况之下,连续减少,在2019年前三季度的占比仅有0.9%。
在只有单一收入的情况下,荔枝想要实现盈利变得困难。
在荔枝的招股书中显示,荔枝2017年、2018年、2019年前三季度的净亏损分别达到了人民币1.54亿元、930万元、1.04亿元,当中,2019年前三季度的亏损已经远超过2018年全年亏损额度。
现金流方面荔枝同样存在问题。截止至2019年前三季度,荔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2.05亿元,同比减少将近40%。而在2019年前三季度,荔枝的经营现金流为-5756.2万元,仍然为负,依旧不能给荔枝进行输血。
盈利遥遥无期再加上现金流情况严峻的情况下,上市融资是荔枝给自身寻求的新机。但是面对继续亏损的钱袋子,荔枝在没能找到有效的补救方法之前,想要吸引资本市场极其困难。
生态内容建设难题
在UGC模式下,荔枝要面对的难题还有很多。
和当初B站面对的版权问题困境一样,在线音频行业同样面临着版权的难题。版权是平台的利器,是其生态内容建设的重要一环。喜马拉雅、蜻蜓FM选择购买众多名人的版权来组成其生态内容,以高质量的内容吸引新用户、提高用户粘性。
而不同于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选择由平台用户生产内容,用户、内容创作者是其内容生态的核心。对于关乎荔枝命运走向的二者,荔枝下的功夫并不少。
首先是斥巨资用于获客营销,在荔枝的招股书中显示,截止至2019年上半年,其市场营销费用高达1.21亿元,和2018年的6865.1万元相比,将近上涨76.89%。
然而,巨额的营销费用并没有带给荔枝可观的用户数量。截止至2019年9月30日,荔枝的音频娱乐版块的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量仅有596万,在4669万月活跃用户中占比为13%。而当中,付费用户只在38.2万左右徘徊,付费用户在活跃用户中只占比6.4%。
而后,荔枝对内容创作者推出了一项短期激励计划,为主播提供其他的共享收入。在其公布的“回声计划”中,参与主播最高可收入4万元。
但是激励计划并非长久之计,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18年,53.8%的用户将平台资源的丰富程度作为选择标准,和喜马拉雅、蜻蜓FM相比,荔枝UGC模式虽然减轻了版权成本的压力,但是其生态内容的质量和数量上产生的弱势,会使变现能力受阻。
而最为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UGC模式下,更加贴近用户、平台门槛低的同时,也意味着在内容生态上平台要面对的风险提高。
在2019年荔枝曾有两次被迫下架,第一次是在6月至7月,由于荔枝存在着擦边球等内容,在各大应用商店中荔枝APP下架一个月左右;第二次荔枝违反了苹果的软件政策,又在苹果应用商店中下架将近一个月。
在UGC模式下,用户和内容创作者对于平台的命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何提高自身用户数量是荔枝的当要之急,同样的平台内容是其想要往前走的重要基础。坚持走UGC模式的B站对于内容的引入也不余遗力,高价签下“斗鱼一姐”冯提莫的举动更是说明了,即使是UGC模式社区,头号主播的吸引力也不能忽视。
UGC模式下走出了B站,荔枝是否能也能成功走出,尚不得知。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资本市场留给荔枝的时间并不多,而荔枝需要更多的内容讲好故事。
技术风口下的新途
在5G的风口来临之时,除了在线直播、短视频等行业会乘上技术的大船之外,在线音频同样瞄准着技术的风向。
荔枝创始人兼CEO赖奕龙曾经表示过,“我们充分相信荔枝将能够进一步通过技术赋能音频社区,创新音频产品形态并拓展新的商业模式。我们预想荔枝将成为全球化的音频社区,使得人人都可以通过音频来创造、分享并连结在一起。”
荔枝的招股书披露,荔枝将会把募集资金的40%用于新产品的开发,30%将会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就是说,荔枝将会把此次募集资金的70%投入到技术的研发当中。在此前的财报中,2017年,荔枝的技术研发费用占其利润的9.52%,截止至2019年前三季度,技术研发费用占净利润比重已经达到12.97%,且有上升趋势。
虽然研发是否能够成功,是否会给荔枝带来助力,还是一个未知数,但互联网行业经验告诉我们,追风口总是不会有错的。
而对于技术的风口,喜马拉雅、蜻蜓FM更是紧抓这一新机。喜马拉雅甚至研发了一系列的硬件产品,例如“听书宝”、“小雅音箱”、“随车听”等等,伸延到生活场景的各方面;蜻蜓FM植入智能屏冰箱,瞄上了智慧家居的风口,还有在智能音箱方面与小米、天猫精灵等展开相关的业务合作。
面对两大巨头走出自身平台的举动,荔枝在2019年10月16日同样宣布了和百度旗下的小度达成合作。通过和百度的合作,荔枝能够尝试实时的互动沉浸式音频场景体验,在过去的单向音频播放内容上,实现更加进一步的发展。
面对技术的发展,对在线音频行业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三分天下的格局在多变的情况之下,难免不会有所改变,如何保存自身的地位对于三大巨头来说压力并不小。
总结
相对于其他热闹的在线娱乐行业,在线音频行业反而显得有些“沉默”,但无论在线音频在外表现如何,内里在线音频行业仍然存在着一片亟待淘金的河滩。只是,淘金者众多,在线音频行业三大巨头在不同的发展模式下,谁能先尝到螃蟹并不好说,即使荔枝已经成功上市,但是国内在线音频第一股的名头,仅由其目前单薄的语音直播业务支撑并不能走多远。
在线音频在新技术的支撑下是否获得新机,打破当前难以盈利的魔咒,喜迎新春?用户在期待。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三大巨头谁会更有潜力?资本在观望。
赞(12) | 评论 2020-02-24 11:32 来自网站 举报
-
【财报飙、市值飙,跟谁学莫被百亿美金砸昏了头】
1月27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停课不停学”一时间成为了热词。如何让广大的大中小学学生,呆在家里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学习,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发出通知后,从新东方、好未来、再到作业帮、猿辅导等在线教育平台迅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推出各... 展开全文财报飙、市值飙,跟谁学莫被百亿美金砸昏了头
1月27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停课不停学”一时间成为了热词。如何让广大的大中小学学生,呆在家里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学习,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发出通知后,从新东方、好未来、再到作业帮、猿辅导等在线教育平台迅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推出各类免费课程,用以应对目前线下教育全部被喊停的状况。 多种免费课程投放到市场后,赢得了社会良好反响的同时,也接受着广大中小学生的厌恶与抱怨,但无论怎么看,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始终活跃在大众视线的最中央。 2月18日,跟谁学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良好的业绩表现,一路飚红的股价再一次将在线教育置于镁光灯下。 在这个难熬的寒冬里,跟谁学与在线教育却迎来了高速增长期。 高光财报 2019年第四季度跟谁学净收入为9.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9%,净利润从去年同期2297万元人民币增至1.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8.7%。在第四季度收入、利润激增的同时,跟谁学的付费总人次达到了112万,同比增长了290.2%。 这一季度跟谁学用良好的业绩表现,给市场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这在目前的在线教育市场上也显得鹤立鸡群,但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不是跟谁学第一次交出这样的答卷,在此之前,跟谁学就已经实现了连续七个季度的规模化盈利,连续五个季度实现超五倍的增长。 这种增长上的势头将其放置到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其效果将更具冲击力,跟谁学2019年的全年财报就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持续高速增长的影响力。 2019年全年,跟谁学净收入达到21.1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2.3%,净利润从去年同期为1965万元激增至2.2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0.3%。营收大幅增加,投入也从未停下。2019年,整个企业的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由2018年的1.215亿元和7.405万元增长至10.409亿元和2.122亿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跟谁学总付费人次达到274.3万,同比增长257.6%。其中K12付费人次同比增长410%,收入同比增长468%。 良好的业绩表现和呈现出来的发展潜力让跟谁学备受市场认可,2月18日,跟谁学财报发布当天,股价大涨超过14%市值突破90亿美元,目前跟谁学市值已经超过了百亿美金,成为了第三家市值突破百亿美元的在美教育中概股。而在它之前的新东方和好未来达成这一成就的时间,远多于跟谁学。 在整个行业获客成本提高,盈利困难的当下,在线教育行业发展其实并不顺利。在这种情况下,迅猛的增速和良好的营收状况更显其可贵。跟谁学在用连续7个季度的盈利,一年内增长达十倍的净利润,创造属于自己的在线教育奇迹。 跟谁学究竟是做对了什么才拥有了如今的成绩,凭什么能获得十倍的利润增长,能在众多的教育企业中脱颖而出?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仔细回顾跟谁学走过的这短短5年多的历程,答案也就自然出现了。 一骑绝尘背后的不简单 2014年6月陈向东创立跟谁学,彼时国内在线教育市场入局者已经不算少了,新东方、好未来等平台已经颇具规模。2015年跟谁学被福布斯评为2015年中国成长最快的科技企业,而那时跟谁学还不是今天我们熟悉的那个在线教育平台。 那时教育O2O风口吹得正盛,无数的企业平台在这个战场上厮杀,跟谁学也不例外,从新东方出走的陈向东,打造了一个帮学生找老师的平台。不过O2O的风口很快就过去了,跟谁学也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战略转型。 2017年,跟谁学将目光聚焦到了在线教育直播平台,开始走向市场潜力巨大的K12领域。 这一年里跟谁学用户仅为7.96万人,在巨头林立的在线教育市场上不值一提。但就在这一年,从O2O走向C端的跟谁学迎来了自己的转折点。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成功自然就会容易一些。 主攻K12领域,辅以外语、职业教育等课程,到2018年注册用户达到了76.71万人,用户同比增长达到了近10倍。 此后跟谁学专注于线上,同时主打大班课程,避开了成本较高的线下、还有一对一小班课程,有效地控制了投入成本,而这一模式为其后面的盈利提供了可能。 2018年跟谁学就实现了盈利,到2019年6月,跟谁学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这时距离其成立仅5年时间,而很多成立时间更早,规模更大的企业,仍然在亏损的泥潭里难以自拔。 之后猿辅导、作业帮等平台也纷纷放弃1对1小班模式,开始专注于大班直播课,跟谁学走在了整个行业的前面。 在这之后,对于成本的控制也是其能不断盈利的关键。在线教育获客成本高昂,是行业共识,2019年暑假的招生大战中,平台投入都多达上亿元。 去年10月,陈向东说,行业正价课程的获客成本平均为2000—3000元,特价课程的获客成本也都高达500—600元。高昂的获客费用成为了整个行业亏损不断、怎么也填不上的大窟窿。 但跟谁学的获客成本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9年前三季度,其获客成本仅为545元,而全年的获客成本为470元。 在2019年的年报中,我们能够看到跟谁学的营销费用有了大幅的增长,在获客成本下降的同时营销费用的支出增加,带给跟谁学的就是明显的用户增加和营收利润上涨。 免费课程、9元课的广告频频出现在抖音等流量池,这些课程作为入口给跟谁学带来了可观的流量。这也使得跟谁学可以在目前获客困难、成本高的情况下,依然等获得大量用户,也控制住了成本。 市场是最敏锐的洞察者,短期内快速增加的市值和激增的用户,足以证明跟谁学决策的正确性。从一名不文到如今领先行业,正确的战略选择、优质的课程服务及内容等共同成就了跟谁学。 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跟谁学的狂欢还未停止,高速增长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整个在线教育行业的潜力。但狂欢过后冷静下来,我们也不能忽略跟谁学以及整个在线教育行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的跟谁学风头无两,无论是业绩还是股价都增长强劲,但盛势之下并非晴空万里。 走名师路线的跟谁学,目前企业中排名前十的名师给公司带来了一半的营收。在享受名师带来的利好时,这种对于名师的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限制。另一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跟谁学虽然增长迅猛,但用户规模等远不及新东方、好未来等平台,而在它的身后还有无数的企业正虎视眈眈,跟谁学面临的压力并不小。 在去年12月,跟谁学联合创始人张怀亭宣布离职,在此之前已有宋欲晓等人的离职,在此之后还有苏伟、吕伟胜将要离开的传言,频频离职的高管,对于正处在上升期的跟谁学蒙上了不少阴霾。 跟谁学辉煌无比,在它身后是蓬勃向上的整个在线教育行业,但辉煌始终难掩弊病,在线教育在当下唱起了属于自己冰与火之歌。 日前,艾媒咨询发布了《2019至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了4041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4538亿元,用户也将继续增长。 随着移动端的普及,全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在线教育拥有的潜力将会被进一步释放。而这次疫情也让在线教育走向大众,知名度进一步提升。13家在线教育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市值上涨达到了800亿元,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无异于是一针强心剂。 可以预见在疫情之后,在线教育必将会迎来发展的加速期。但即便目前行业的好消息不断出现,整个行业的面临的问题也是明显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盈利困境,不断增加的获客成本,优秀师资短缺,资本寒冬之下的融资困难,都是整个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随着教育部对于线上教育监管变严,用户的要求更高,如何尽快完成转型,也是摆在各大企业平台面前的难题。 跟谁学用它的表现在给整个行业树立着典型,而这次疫情更像是一个转折点,它一边将在线教育推向了舞台中央,一边加速整个行业的变革步伐。但这个行业最终走向何方,这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更规范的行业、更优质的教育、而后是更为健康的运营模式,这些就是整个在线教育的未来。无论是目前风光无限的跟谁学,还是在疫情中声名远播的其他机构,都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9) | 评论 2020-02-22 15:09 来自网站 举报
-
【迷惘的二三四五:折戟现金贷、梦碎区块链,再打AI突围战】
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撞开”了2020年的大门。抗击疫情,各大互联网企业各显神通。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纷纷开设“在线问诊”入口;12306利用售票的大数据,实现了追踪确诊病人乘坐车次上的密切接触者信息;科大讯飞应用AI技术帮助基层医疗机构筛查病例......作为互联网上市公... 展开全文迷惘的二三四五:折戟现金贷、梦碎区块链,再打AI突围战
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撞开”了2020年的大门。
抗击疫情,各大互联网企业各显神通。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纷纷开设“在线问诊”入口;12306利用售票的大数据,实现了追踪确诊病人乘坐车次上的密切接触者信息;科大讯飞应用AI技术帮助基层医疗机构筛查病例......
作为互联网上市公司之一的二三四五集团则从讯息传播着手,在旗下的PC产品矩阵及APP舰群体系中,推出疫情地图、最新进展、物资捐赠、疫情辟谣等相关功能。同时随着复工复学的时间推进,二三四五于2月10日组织员工居家远程办公,并升级2345加速浏览器的内核及自动拦截广告功能,以此降低网课平台的视频卡顿、加载缓慢和兼容性等问题。
从股市表现上看,受疫情影响,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相关企业股票持续上涨。只是,这波暴涨“浪潮”与二三四五无关,它依旧是处于不温不火甚至衰退的状态。
2020年2月3日,二三四五开盘报2.84元,跌10.13%,封上跌停板。据统计,二三四五在近期的一个月里未登上龙虎榜。更不堪的是,二三四五自2014年上市以来,其股价就一直“跌跌不休”。显然,曾依靠“2345浏览器”风靡一时的二三四五公司虽未倒下,却早已在拼命地挣扎着......
一路高歌猛进
时光倒转至2005年。
那一年,中国正迎来互联网的“第三次浪潮”,国内互联网公司第二波创业潮正兴起。公开资料显示,除了BAT,当前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主流公司,绝大多数是在2005年至2009年间起步,以豆瓣、58同城、奇虎360等为首的互联网产品百花齐放。
得益于良好的外部条件,彼时刚刚创立的二三四五集团仅靠着一款名为2345网址导航(www.2345.com)的产品快速起飞。官方资料披露,截止至2011年,网站每日独立访客超2000万,页面浏览次数累计超过6000万次。另据Google发布的《2011年9月份全球网站排行TOP 1000名单》披露,2345网址导航位列全球网站第75位,国内第22名。
而后,二三四五集团看准“赛道”后,结合自身资源和经验顺势推出国内首个线下推广联盟“2345王牌联盟”,紧接着衍生开发出2345好压、2345浏览器、2345看图王、2345安全卫士、2345王牌输入法等多款软件,2345风光一时。
通过产品矩阵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和用户基群之后,二三四五也与其他玩家一样,筹备着攻入资本市场。
2014年6月份,二三四五成功借壳,以“互联网第一股”的名号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代码为SZ002195,正式登陆了A股市场。与此同时,二三四五窥见了一个暴利风口——互联网金融。
二三四五火速上线了现金贷平台“2345贷款王”,大力拓展现金贷业务。凭借现金贷强大的“吸金”能力,二三四五的财报自2015年起一路耀眼。
公司财报显示,2015至2017年三年间,二三四五金融业务的营收规模增长达到了230倍。其中,在2017年度里,因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发展较快使得公司营业的总收入同比上涨85.41%至32.3亿元,营业利润为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7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46.72%至9.3亿元。
截至2017年底,二三四五已基本形成围绕个人消费金融、汽车消费金融和商业金融三大方向发展互金领域及推广相关金融产品。不仅如此,二三四五在触及互联网金融业务之后,其股价曾一度飙升至每股112.75元,并成为互金行业的标杆企业。
但事物总有两面性,极速增长的背后潜藏的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
据官方资料披露,以“2345贷款王”为主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导致发放贷款及垫款金额大幅增长引起公司应承担的坏账损失相应增加至9.66亿元,该项业务在2016至2017上半年里,其坏账率有所上升,均为3%的水平。
此外,二三四五还将2.69亿元的坏账以528.3万元的价格“甩卖”给广西广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涉及贷款笔数18.51万笔。加上这笔核销的坏账,二三四五2017全年的坏账率实际上已接近4%,其具体的坏账数额几乎等同于2018年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全部营收。
监管步伐也紧随其后。2017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文件。明确要求严格规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逐步压缩存量业务,限期完成整改。
这一新规让业内包括二三四五在内的所有相关平台都遭受到了重创。据媒体报道,称二三四五现金贷业务暂停之时,大多数员工被劝退,劝退员工人数有近百逾人。
不得不承认,现金贷确实在短时内为二三四五创造了“神话”。可惜,神话终归只是神话。二三四五公司在尝到现金贷带来的“甜头”便沉迷其中,缺失了感知危机的能力,从而导致当坏账率高升的危机来袭之时,二三四五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巨额的坏账损失“惊醒”了二三四五,新规的出台后其坚决的砍掉高利息的现金贷。本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想法,二三四五开始了新一轮的业务转型。
梦碎区块链
“脱去”现金贷这层外衣,惊慌失措的二三四五着急地“跳入”了一个正被捧得火热的区块链领域。
2018年初,二三四五从营收结构上将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占比收入由2017年的36.84%上调至2018年的66.43%。接着,成立了二三四五(深圳)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而后发布了《2345区块链方案白皮书1.0》以及“2345联盟计划”,旨在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用户通过行为能获得激励的平台,并对外放出豪言:“加入联盟,上网就能赚钱”。
一开始,二三四五的区块链梦向好发展。据悉,二三四五旗下的区块链私人云盘“章鱼”,官网首发当日仅12秒即被售空。截止2018年3月底,通过官网预定该产品的人数高达181万人,其售价由最初的999元直飙至1299元。紧接着,该产品还登陆了京东众筹平台,3 秒即突破了百万元,56 分钟完成了 1000 万的众筹目标。
如此佳绩也反映在财务业绩上。二三四五财报显示,仅在 2018 年上半年,二三四五在互联网信息服务板块(包含2345联盟)实现收入超过 11.8 亿元,相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127.95%。换句话说,二三四五通过 2345联盟项目仅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便获取巨额收入。
然而好景不长,二三四五的质疑风波凶猛来袭。
2018年12月,多名章鱼(联盟生态下的硬件终端产品)的代理商和个人用户来到二三四五上海总部维权,称章鱼涉嫌虚假宣传。代理商反映,此时,原先负责与代理商对接业务的销售总监已经离职,且无继任者与代理商接洽业务,要求退款。
二三四五创始人韩猛眼看这场“挖矿游戏”玩不下去了,最终还是选择放弃。分别在官网产品服务页面、联盟APP中下架了关于星星币所有产品以及相关介绍信息。
二三四五的区块链“游戏”虽然完结了,但不禁发人深思,有不少玩家涉足区块链,可为何二三四五却落得这般“狼狈不堪”的模样?
回顾公司当初涉足区块链的原因,创始人韩猛曾表示:“(联盟计划)可以打造一个平台层,先通过联盟来获取大量的用户,继而建造一个日活每天几千万人虚拟城市、生态平台,继而再引入更多的产品需求。”
从创始人韩猛的言语中不难看出,二三四五布局区块链的表面上是为了“吸取”及维稳用户数量,实际却是借此寻找盈利增长点。然而自身技术及风险控制能力不够到位。所以,当潮水褪去后,二三四五“裸泳”的窘态又一次显现。
说到底,无论是“章鱼”,还是所谓的区块链星星币,都是体现出二三四五对区块链的认识不清晰、执行不到位,自然结果注定会失败的。
2020,如何破局?
在历经现金贷、区块链等业务接连折戟后,转型的问题又一次摆在眼前。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二三四五还能拿什么突围?答案是:用户和流量。
其一,二三四五的用户基数大、增速高,为新产品上线建造了良好的“培养基”。官方资料披露,二三四五系列产品累计覆盖用户由原先的百万突破亿级,达到2.6亿人次。据艾瑞咨询2019年Q3《中国互联网流量季度分析报告》,2345浏览器、2345天气王分别登上当季中国移动互联网增速榜,进入千万量级APP用户增速TOP前50。此外,报告还指出,二三四五旗下的玩赚APP,其10月最后一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相比9月最后一周提升6%。
能够看出,用户增速的提升及其使用时长的增加,为二三四五的转型积蓄了巨量的用户群体,不仅有助于新产品或业务的推广,更有利于扩增自身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映射出,长期备受投诉的弹窗广告频繁等诟病已得到大幅改进,这也是二三四五转型局中关键的一环。
其二,二三四五利用流量优势与科技基因深掘人工智能“蓝海”。《2019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指出,2019年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加速渗透多应用场景,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另有数据披露,预计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100亿元,辐射和带动周边产业实现规模增长将超出1000亿元。
而当前疫情的爆发,更是极大地激活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场景应用。AI远程辅助诊断、AI影像分析、AI药物研发、AI体温检测、AI医疗机器人、AI病例活动轨迹追踪等等形态遍地开花,人工智能行业潜藏的市场价值显而易见。
二三四五以网址导航服务起家,流量优势与生俱来,并附带着研发互联网产品及技术的能力。2018年,二三四五在新科技研究院的基础上,组建了一支大数据中心团队,并上线运行精准营销系统。2019年6月初,以5000元人民币战略投资了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的上海芯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种种迹象都表明出,二三四五“投身”人工智能产业等都具备一定的条件以及发展的潜能。正如二三四五现任董事长陈于冰曾表示:“二三四五本质上是互联网公司,我们的核心优势是流量的获取与变现,以及在新科技上的创新。无论是什么业务,最终都要在我们的流量优势上实现变现。”
由此,二三四五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透露,公司已启动并确立了“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战略,为加快实现新的战略发展目标,正在中台、智能算法和大数据中心三个方向进行重点投入。
还有硬仗要打
从二三四五的战略目标可见,二三四五是决心要往人工智能这条路子上发展了。那大有可为的人工智能是条康庄大道吗?现实情况貌似并不尽然。
一是,投入成本巨大,技术研发门槛高。一个新项目的启动尤其是涉及技术方面的项目,其高额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人工智能自然也不例外。
身为BAT之一的百度便是大手笔投钱布局人工智能的“范例”。百度CEO李彦宏曾经表示:“百度每年把15%的营收用于研发,大约为人民币100亿元(约合15亿美元),所有(研发)投入都与AI(人工智能)有关。”
反观二三四五仍身陷业绩下滑的状况,着实令人担忧。根据公司财报披露,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1.91亿元,同比减少10.3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7.32亿元,同比减少32.3%。
再有,二三四五人工智能研发专利为零。根据《中国人工智能专利价值及竞争力TOP50》,榜单显示,位居榜首的百度在AI方面的专利申请量已高达5712件,创新实力分数为97.69。然而,榜单内并未有二三四五的身影,在二三四五公布的所获专利中也未显示涉及人工智能领域。
巨额的技术开销以及专利问题,对于“血氧”甚微的二三四五而言是一次大考,加上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对人工智能领域势在必得,二三四五日后必将有场硬仗要打。
二是,尖端人才难抢,技术融合问题待解。在人工智能行业竞争中,顶级AI人才优势和团队优势是企业的最强竞争力,但AI人才也是最欠缺的。领英《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一季度,基于领英平台的全球AI领域技术人才数量超过190万,中国的相关人才总数超过5万人,位居全球第七。同时指出,当前AI人才的需求最为旺盛且稀缺的是细分领域中AI算法、机器学习、GPU、智能芯片等方面。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领域的马太效应凸显,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在内的科技公司平均花费几十亿美元用于网罗人才。能够预想到,手头资金紧张的二三四五要与巨头公司们抢人,其压力实在不小,若要争夺人工智能领域的尖端人才更可谓是难上加难。
最后,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越来越精湛和完善而且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但在政策监管方面还有待日后完善。另外,随着5G商用牌照的下发,如何较好实现AI与区块链、VR、AR等技术融合的可行性、通用性问题,也是二三四五们所需要考虑的。
写在最后:
二三四五至今已走过15个年头,旗下也孵化出不少的产品,也曾与迅雷等企业横霸在人们的电脑桌面上,自上市以来还多次入榜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之中。只可惜,如此景象犹如昙花一现。在2019年。一年的时间便迅速跌落了38个名次,为第64名,创下上市六年内最低“段位”。
纵观二三四五公司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最初起家的导航业务,抑或是现金贷、区块链等业务,与其说二三四五始终朝着风口的方向快速崛起,倒更像是没有长期发展规划下的盲目跟风,以致于在业内被冠以“哪里赚钱,哪里就有二三四五身影”的标签。正是由于二三四五的盲从,让自身的股价、市场地位,甚至于营收业绩都备受牵扯,长期处于起起落落的大动荡之中。
现如今,二三四五市值仅有180亿元,和它A股唯一的竞争对手三六零1700的市值相差9.4倍以上。被对手三六零远远甩在身后的二三四五,为了稳保自身不至于趴下,只能在烟波浩渺的人工智能领域里摸索前行。想必面对未知的领域和即将到来的挑战,二三四五依旧很难熬。
赞(16) | 评论 2020-02-22 13:19 来自网站 举报
-
【“无接触”复工,高端餐饮的线上新机遇】
疫情之下,高端餐饮商家纷纷拥抱外卖。美团外卖开启“商家上线绿色通道”后,仅一周之内成功上线的商家就超过3000家,其中不乏成都希尔顿、宁波南洋国际大酒店、西安曲江银座等定位高端的餐饮商家,明显呈扎堆之势。此外,杭州市饭店协会最近还和美团联手组织了“旅游饭店、品质外卖”活动,目前已... 展开全文“无接触”复工,高端餐饮的线上新机遇
疫情之下,高端餐饮商家纷纷拥抱外卖。
美团外卖开启“商家上线绿色通道”后,仅一周之内成功上线的商家就超过3000家,其中不乏成都希尔顿、宁波南洋国际大酒店、西安曲江银座等定位高端的餐饮商家,明显呈扎堆之势。
此外,杭州市饭店协会最近还和美团联手组织了“旅游饭店、品质外卖”活动,目前已有杭州黄龙饭店、纳德大酒店、维景国际大酒店等20余家星级酒店报名。
从未涉足外卖业务的高端餐饮商家们,开始集体标配线上外卖业务,正是迫于疫情爆发施加的全方面压力。
疫情“扼喉”餐饮
高端餐饮抱团上线外卖业务,是在疫情爆发且长时间持续这一大背景之下。
突发的疫情,在过去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表现异常凶猛。为了降低传染风险,全国多数省份和地区对餐饮、旅游、娱乐等以线下聚集性商业模式为主的行业,都施加了非常严格的营业和复工规定,不少城市甚至直接禁止有关行业商家开门营业。
严厉规定下,多地餐饮业陷入停滞,餐饮商家不仅无法正常营业,还面临着收入急剧下降的经营难题。被迫关停400多家店的西贝,七八亿收入转眼间蒸发殆尽,董事长直言“活不过三个月”;海底捞受疫情影响更是选择将内地门店全部关停20天。
此前还有数据预计,2020年春节餐饮行业一周损失了5000亿元。疫情是不可抗力,整个餐饮业已经为此付出惨痛的经济代价,而流量缺失和成本压力是核心原因。
一方面,疫情管控致使人流活动范围限定,线下商业流量暂时性枯竭,依附于线下门店的餐饮商家,完全没有有效收入。
另一方面,停业歇业期间,商家依然需要承担租金、人力成本,综合成本压力极大,对其现金流和账面资金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无收入、高成本的双重夹击,本质上是对餐饮商家的“绝食”性打击,无论是经营良好,还是经营不周,绝大多数餐饮商家都会进退两难,从而不得不面对生死存亡的严肃问题。
更要命的是,疫情防控持续时间长,多地恢复时间依然遥遥无期,遭遇致命打击的餐饮商家,处于一种极为被动的生存状态下,要么自救,要么等死。
线上渠道成唯一“桥梁”
线下场景被关闭,消费者只能待在社区或家里,消费场景受限,因而线上就成为商家连接消费者的唯一渠道。以游戏为例,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 ,春节期间从1月24日到2月2日,手游用户规模较平日增长30%,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增长17.8%。
消费者只能通过互联网消费或订购服务,所以纯互联网服务和线下线下结合的到家(到社区)服务,比如外卖,便成为了消费者的不二之选。而且,随着各地复工潮的来临,进城务工的白领蓝领增多,到家服务越发受宠。
消费者之所以要从线上渠道获取服务,原因有二。一方面,线上渠道可避免线下形式的“有接触服务”,让消费者在消费的整个环节都可以用“无接触”的方式进行消费,所以消费场景和过程很安全。
美团外卖在疫情期间推出的“无接触配送”服务便是典例。消费者在线上下单后,可在线下固定站点提取物品,无需直接接触配送员。而在最近,美团外卖再将“无接触配送”服务进行升级为“无接触安心送”,在原有防护基础上,新增了“电子卡”+“实体卡”的形式,展现厨师、打包员、骑手的健康状况及餐箱消毒情况,用户可以在下单前和配送过程中通过手机查看安心卡信息。
多方面防护的“无接触”服务,颇受消费者青睐。据美团外卖发布的《无接触配送报告》,采用“无接触配送”的订单占到了80%以上;每一单都采用“无接触配送”服务的用户占到了66%。
另一方面,线上渠道技术、服务基础设施成熟完善,可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外卖行业兴起多年,目前同城近距离配送都能在半小时内完成,给消费者带来的时效性体验非常好。美团外卖等主流外卖平台,日常提供配送服务的平均用时都在一小时或半小时内。
社区消费方面,美团等生鲜零售平台,已经具备完善可靠的全流程配送服务,能够送货上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期间,在部分地区,美团还采取了“无人配送”的服务模式,为社区消费者送菜。
高端餐饮的新机会
尽管餐饮线下场景被迫封闭,但是餐饮作为消费者的基础需求,一直在稳定增长。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餐饮收入为4.67万亿元,同比增长9.4%。
而且,疫情的出现并不会对整体餐饮消费需求造成明显的影响,相反在线上渠道的推动下,还促成了一些特殊的消费需求。美团外卖《无接触配送》报告显示,在“无接触配送”订单中,五人及五人以上餐食订单增长73.2%;超市类订单中,果蔬粮油类订单销售额同比增长400%。
可以说,疫情刺激下,消费者对餐饮外卖的需求反而呈现出爆发增长的趋势。此外, 随着复工潮的到来,消费者对安全便捷的餐饮需求无疑会更加旺盛。如此趋势下,搭上线上渠道的高端餐饮商家们,也在面临着一些难得的新机遇。
一方面,高端餐饮由于定位高端,品牌优势显著,这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相契合。据都市快报消息称,近日在杭州城西复工的部分白领,在美团外卖吃上了来自五星级酒店——杭州西溪雷迪森大酒店的家常菜,比如老坛酸菜鱼、枣香羊肉等。
白领成为五星级酒店的外卖用户,一是基于白领的消费升级意识,且有一定的消费升级能力,二是基于五星级酒店在餐饮品类和价格上的下沉能力。
另一方面,餐饮多元化离不开高端餐饮。高端餐饮的特点是高价格和高品质,其面对的主要客群是具备高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或以上人群,这类需求是一直存在的。
以已经在美团外卖上线的成都世纪天堂洲际大饭店为例,其餐饮品类价格均在50至100元以内,包括沙拉、汉堡等,而且有用户留言称“特殊时期能在美团外卖点到这些,感到非常满足”。
基于以上两点,高端餐饮在特殊时期的新机会来自于三个维度。
第一,通过线上获得更多潜在客群,比如上面提到的杭州西溪雷迪森大酒店,吸引到了附近复工的白领消费者,这在此前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高端餐饮的主流消费者还是高稳定收入人群,而且只在线下提供服务。可以想见,未来还将有更多复工人群加入其中。
第二,业务能力的升级,主要是下沉能力。五星级酒店提供家常外卖,目的在于以更大众化的价格吸引到更多的受众,这在无形中为其业务多元化打下基础,在以前的线下场景,他们服务的都是高端客群,如今在线上,他们可以服务到消费能力中等及以下的客群。
第三,全新收入渠道的开启。目前来看,高端餐饮通过线上渠道获客显著,长远来看,对于新增的线上收入渠道,高端餐饮有更多的开发机会。更重要的是,全新收入渠道的开启,将会为他们提供更高的抗压和生存能力。
可见,疫情之下,虽然高端餐饮普遍面临线下无收入的困境,但在线上,通过美团外卖等流量平台,他们能够获取到更多潜在的客群,品牌效应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减轻收入剧烈波动和成本压力带来的经营风险。
线上基因是新引擎
从不外卖到要外卖,从唯线下到勤上线,以五星级酒店和高级特色餐厅为代表的高端餐饮商家们,对线上渠道,对互联网力量的认知,已经发生彻底改变。
这种认知改变,源于线下渠道的关闭,更来自于线上渠道为其带来的新增获客和新增收入。换言之,线上渠道,让高端餐饮们拥有新的收入来源,实现了“起死回生”。
借助此次疫情的刺激,在美团外卖们的助推下,未来一段时间内,高端餐饮行业将持续集中上线,从而实现渠道由单一线下到线上和线下共存的模式升级,减轻甚至摆脱疫情带来的不可抗力影响。
外卖对高端餐饮的刺激和推动,就像17年前非典对电商的推动一般。2003年非典爆发,随后淘宝京东相继成立,电商走向超级繁荣时代,成为消费者消费的主流模式。今天的电商,已经是一个规模超十万亿的超级市场。
高端餐饮与线上、与外卖的关系发展,也将复刻这样一段历史。疫情之下,高端餐饮们已经意识到一个绝对真理:线下渠道不是唯一的,线下渠道不是万能的。
可以预见,无论此次疫情还将持续多久,线上渠道都会成为高端餐饮未来建设的核心渠道之一,高端餐饮们将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线上,让线上渠道成为其收入的支柱来源之一,以提高自身的绝对生存能力。
基于成熟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未来更多新形态的技术模式,高端餐饮对互联网渠道,以及新技术的拥抱,会越发积极。因此,线上基因将会深深嵌入高端餐饮行业之中,成为整个行业核心的发展引擎之一。
赞(18) | 评论 2020-02-20 16:27 来自网站 举报
-
【新东方凉了,新东方在线火了?】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教育培训行业再起波澜。一方面由于人群隔离,导致线下教育培训机构被关停,线下教培机构被冲击的七荤八素,一片哀鸿;另一方面,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却坐上了火箭,一飞冲天,很多在线教培机构的后台被突如其来的巨大流量冲击到直接宕机,已经上市的在线教育概念股连... 展开全文新东方凉了,新东方在线火了?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教育培训行业再起波澜。
一方面由于人群隔离,导致线下教育培训机构被关停,线下教培机构被冲击的七荤八素,一片哀鸿;另一方面,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却坐上了火箭,一飞冲天,很多在线教培机构的后台被突如其来的巨大流量冲击到直接宕机,已经上市的在线教育概念股连番串红,节节飙升,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哑火之后的火力,全部串上了线上,教培机构可谓冰火两重天。
作为传统的老牌教育培训上市企业,新东方在疫情当中应该是有直接的体会。一方面,传统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被关停,新东方的多家线下机构停摆,营收锐减资金吃紧;另一方面,新东方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新东方在线的股价串涨,让一众股民直呼“妖孽”,纷纷建仓持有。
从股市的情况来看,新东方在线的春天似乎已经来临,但从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看,却并不尽然。
因疫情而爆火的新东方线上教培
新型肺炎疫情蔓延,1月21日教育部要求各教育系统各单位做好冬季寒假防护传染病的各项措施,落实主体责任。
就在教育部门公布防范传染病的前两日,钟南山院士在报告中就宣布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教育部门的一纸政令,给一直默默赚钱的线下培训机构拉响了警报。
作为17年前曾经亲历过非典疫情的新东方,深知传染性疫情的危害性,立刻采取措施关闭全国几千家线下教育培训中心,转战线上。
在线下关停之后,新东方全力主攻线上,抽调技术人员迅速进行技术攻关,准备来迎接线下锐减之后暴增的线上需求。但很显然,他们还是低估了这波流量对线上的冲击,他们的后台也没能经住这波流量的冲击而发生宕机。
毕竟,线下成千上万的机构被关停以后,在线教育对数以千万计的学生而言成为刚需,而正是这些学生的在线需求,让在线教育机构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除了冲击,更多则是惊喜。
很明显疫情影响之下,这波流量增长迅猛,新东方在线相当于省下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营销费用,直接获取了这波迅猛涨势的流量,要知道2019年全年新东方在线的销售费用就达到了4个多亿,如今突然而至的流量不能不算是个“意外的惊喜”。
回顾过去几年,会发现整个线上教育机构的获客成本从1000多元直线上升到了3000多元。在这种高获客成本压力之下,大小机构都处在血海搏杀的境地,从过去三年新东方在线的销售费用上涨即可见一斑。
过去三年,因获客而产生的销售费用占新东方在线总营收的比重,也从2017年的29.8%上升到了2019年的48.3%,销售费用占据营收半数,这样的现象在其他行业并不常见。
比如,同样以高获客成本为代表的电商企业阿里、京东等单位获客成本也不过100多到200元,拼多多的获客成本稍低,在60多元。即便这样的获客成本在电商企业发展历程中,仍然是较高的水平,而在线教育企业动辄上千的获客成本让所有的玩家都在流血亏损中维持生计,新东方在线也是其中之一。
疫情围困之下,所有的线下流量迅速涌入,让包括新东方在线在内的一众在线教育玩家们赢得了前所未有的一波机遇,将此前烧钱而未得的流量迅速收入囊中。
1月27日,在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新东方在线率先发起免费“捐课”模式,在这种模式助攻之下,在线教育似乎一夜之间席卷大江南北,这种势头让一众股民迅速嗅到了“资本升值”的味道。
投资者们把钱一股脑的撒向了在线教育概念股,作为头部教育机构新东方在线股价大涨,气势如虹。
2月4日,新东方在线盘中涨幅高达23.9%,股价飙升到了34.3港币,市值一举超越300亿港币。虽然在当日收盘后有回落,但是整体上还是基本维持了涨势,延续至2月19日,盘中股价仍然保持在32.45港币,市值为304.56亿港币,仍然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绩优股”。
看似东边不亮西边亮,柳暗花明又一村。但是对新东方在线而言,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线上短板拦路
作为在线教育平台,服务、内容和技术仍然是线上教育平台的三大致胜秘诀,同时也是其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先撇开线上服务不谈,但就技术和内容两个“硬件”来看,目前大多数在线机构在线上的各种表现并不合格,新东方在线也不例外。
首先来看技术,面对突如其来的线上流量,新东方在线传统后台的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暴露无疑,致使其用户体验并不好,尤其是很多人进入直播间或者APP之后,并不能正常上课,卡顿等问题严重。
这波新增的网络用户有一些是传统意义线下的用户,他们对于线上课程还是处在一种试探怀疑的阶段,进入线上的课程多半只想看看试听课怎么样,能不能满意,才会决定其付费的意愿。
但现在由于大批量的用户涌入,服务器崩溃,短期内难以凭借自身力量恢复,这都让其焦头烂额,也会造成这部分“新增量”用户很难满意,直接影响其后续体验。
作为老牌的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向来主攻线下,这就导致其线上教育的内容短板明显。偏重线下使得新东方老师在线上教学经验匮乏,缺乏合格、完整的在线教研体系,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新东方在线临阵磨枪,十分慌乱。
在线内容与线下内容的巨大差异问题很难短期内得到解决。因为受到老师培养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线上出现“人多粥(师资)少”的情况也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正如俞敏洪所言,新东方的在线系统没准备好,而且大多数老师没有在线授课经验,学生家长是否愿意接受在线上课都是问题。但不管怎样,转变总比坐以待毙要好。
由于体验上的不足,让新东方在线下机构关停之后,尝试播出的一些付费录播或者直播课程。但这些直播课程并没有像线下课程一样广受欢迎,反而受到一些质疑。
有用户对新东方在线做的一些付费课程并不满意,俞敏洪无奈的回应称“新东方线下几千家机构被关停,几万名员工需要生活,公司失去现金流,我们的线上课程再全部免费,新东方怎么活下去呀。”
的确由于线下机构关停带来的损失已经难以预计,尤其是数以百万计的线下学生因为上不了课而发生的退费就难以计量,更何况那些职工工资的问题和房租问题呢,但无论怎样,线上体验不合格,用户只会用脚投票,不好就会吐槽差评,更加不会付费。
更长远来看,这种情况的影响会非常深远。新东方在线尴尬的线上体验,让这多年难得一见的在线教育的盛宴变得“声名狼藉”。不只挫伤了当下的用户信任,还影响后续的付费用户转化,进而影响其接下来的线上营收和利润增长,甚至拖延新东方在线的盈利进程,让原有旧疾越发暴露。
亏损旧疾未去
在2019年12月31日,新东方在线发布盈利警告公告,预计截至2019年11月30日止6个月将大幅亏损。
新东方在线公告称,根据董事会对现时掌握的本集团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的初步审阅,较与截至2018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纯利比较,本集团预期于截至2019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大幅亏损净额。
此前新东方在线上市首份财报即扭盈为亏,加之之后宣告的盈利警告,让外界对这个在线教育领域的冉冉新星不得不重新审视。
新东方在线在公告中披露,正是由于集团公司在研发支出、营销及销售费用、行政费用等三公费用高企,拖累了公司的财务表现。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2018-2019年,新东方在线的销售及营销开支、行政开支增长了接近100%,研发开支增加了50%以上。大幅增长的三项费用导致公司的净利润下滑,利润也直接从盈利转向亏损。
资料显示,新东方在线营收成本总额由2018财年的2.53亿元增加63.3%至2019财年的4.13亿元,新东方在线解释,随著新东方在线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提升课程质量,导致教学人员成本、课程研究人员成本及教材成本增加,分别较2018财年增加54.6%、73.1%及67.3%。
与此同时,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18财年的2.24亿元增加98.2%至2019财年的4.44亿元。成本和销售的大幅上涨,新东方在线毛利受到冲击。正如前文所言,销售费用翻番增长,而且占总营收比例不断攀升,这些都构成了毛利被切割的凶器。
根据新东方在线此前财报显示,新东方在线向机构客户提供服务的分部毛利大体保持稳定,2018年财年为0.73亿元,而2019年财年为0.76亿元,而毛利率仅从82.3%微弱降至80.5%。然而高速增长的费用,直接将毛利润吃掉,净盈利也变成了净亏损。
新东方在线的亏损问题本就是个难解的题,在疫情围困的当下更加艰难,所以新东方在线短期内仍然没办法盈利是注定的。受到疫情下暴增的流量冲击,为优化体验增强带宽,线上技术升级都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在线课程内容以及在线老师培训等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而这决定了本就亏损的新东方在线,在当下盈利更加困难。
长线竞争战火再燃
经过此番疫情的偷袭,线下培训被“吊打”,线上教育则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景象。
新东方在线旗下优能中学总监、东方优播科技CEO朱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疫情对于营收在2000万-1亿元的中型机构危机会很大,因为他们没有系统和资源,对老师的管控能力较弱,还要考虑合规成本。如果疫情持续蔓延到3月底,这些机构就扛不住了。中型机构倒闭,其生源会直接流向一些大机构和还存活的小机构。”
可见疫情对于中型机构的影响之大,若疫情长期蔓延,这些机构资金熔断之后,紧接着就会重现倒闭潮,这会给类似新东方在线这样的大机构一些扩张机会。
同时,大机构乘势发起捐款捐课拉新促销活动,抓住有利时机抢占市场,引得一众机构不得不硬着头皮跟进,即便是亏损也不得不这样做。但这背后拼的是资本实力,赢的是大机构,输的还是中小型机构,马太效应持续增强。
1月26日,新东方集团宣布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款2000万元,用于武汉及湖北省的疫情防治工作;同时,向全国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旗下专业在线教育平台“新东方在线”所有春季班直播课程。
与此同时,好未来也宣布设立一亿元防疫基金,用于免费提供在线教育技术和解决方案支持。猿辅导宣布捐助1000万元,提供免费教学服务,跟谁学等也纷纷捐课,并提供相应的直播课程服务。
就连一直隐身幕后的互联网巨头,腾讯教育、阿里钉钉、字节跳动甚至科大讯飞也参与其中,互联网玩家参与捐课浪潮,纷纷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拓展用户,收割市场,展现出勃勃野心,一时间在线教育的高潮迭起。
另一方面,“捐课”模式虽能有效引流,但是后遗症也很明显。
比如,率先打出“捐课”模式的新东方在线,作为这一策略的实施者,但实际上只能说是“真疼”。大规模捐课课程免费争取来了用户,但盈利、营收的难题将进一步凸显,还有这波流量进来了,如何运营、维系和转化,其滞后的系统和相关资源能否有效承接,也将成为一重大考验。
此外,纷纷跟进的好未来、跟谁学、猿辅导等机构,让这场争夺用户的战火愈烧愈旺,借着这波“春风”,跑马圈地四处扩张的大机构,难免会在资本加持之下,战火将会蔓延到战后。
此前隐于幕后的互联网科技巨头,趁着有利形势重新回到镁光灯下。
以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甚至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乘势而起,利用强大的平台技术,切入在线教育产业,入局产业互联网,将Al智能延伸到在线教育,跨界打劫势头大涨,在疫情中间凸显自家强大技术实力,于在线教育领域再拓新疆土。
这种布局,绝对不只是短暂的应激反应,更重要的是其在产业端的长远布局。其反应之速另人惊叹,在各路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华山论剑”之下,在线教育这盘棋局越发扑朔迷离。
这将让本就喧闹的在线教育市场,再添变数,作为始作俑者,新东方在线的背后“炮火连天”。但战火之下,新东方在线也不是全无应对之机。
疫情过后新东方在线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在线教育热潮起于疫情高发的特殊时期,在线化有利于减少接触,但是疫情过后,这个热潮终将落下帷幕。而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可以说各有优劣。未来,它们之间一定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而且是并行发展,或者说是共生的关系。
比如,现在已经很普遍的双师模式,就是一种线上+线下的辅导模式,而新东方在线的东方优播,也在线下建立了线下体验中心。从这方面来讲,新东方在线依托其母公司强大的办学经验和口碑信誉,以线上带线下形成良性循环,有着天然的优势。
同时,尽管疫情中间暴露出来的诸如系统负载不够、体验不好等问题,以及线上授课、教研体系改进不足等问题,十分严峻。但是正可以利用疫情中上下员工对内部暴露出的问题达成的共识这一有利因素,加速内部升级改造。
此外,伴随着疫情蔓延,新东方在线可以借助母公司的号召力,除了继续吸收一二线城市的线下增量之外,趁着地级市和小县城线下小机构停摆的有利时机,乘机杀出,乘势下沉。
总体来看,与一二线城市成熟市场的红海局面不同,三四线城市在当下更有机会,这里有更多的机会,不论来源于线上还来源于线下。尤其是疫情过后,一大批中小培训机构面临倒闭破产,值此之时进入填补这个市场,凭借其优质的课程质量、名师数量、服务水平,新东方在线或许能再此赢得更多机会,因而可以说是大有可为。
但新东方在线想要把利好转化为优势,并非没有障碍,其迁延不决的内部改革就是一大阻碍。
市场布局的快慢,取决于新东方内部改革的速度。毕竟快速扩张需要系统复制的能力,只有模块化的复制能力才能在下沉市场攻城略的战疫中赢得主动,取得先机。
按照俞敏洪在2019年的“三化”改革进程要求,推进新东方的信息化、标准化、流程化任务要在包含2020年在内一年半的时间内落地。
而落地快慢则取决于其内部执行力,毕竟“三化”的任务不只是现在在提,早在2010年俞敏洪就已经发出号召,但直到今天还没有被认真执行。不同的地方在于俞敏洪亲任“三化”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改革任务,或许能较之前有所进益,但这个动作要快,机遇稍纵即逝,并不会等人。
倘若此番改革不力,反应迟钝,一旦下沉的窗口期一过,别的机构掉过头来,那么可能在下沉市场还将有更严峻的考验等待着新东方在线。
于新东方在线而言,这场疫情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能否顺应这波趋势,开拓进取更进一步,取决于其内部响应的速度快慢,和对应对策恰当与否。新东方在线是更上一层楼,还是错失良机,我们拭目以待。
赞(13) | 评论 2020-02-20 10:49 来自网站 举报
-
【网约车的“疫情春劫”】
近日,滴滴出行表示,已与全国3000多家租赁公司进行沟通,大部分租赁公司承诺,在疫情期间为司机提供延租方案。此外,滴滴出行还透露,已与38家保险公司沟通,在车辆停运期间,对营运车辆保险相应顺延,目前正逐步落地到全国。可以看出,在疫情影响下网约车行业也开启了“自救”模式,但在目前... 展开全文网约车的“疫情春劫”
近日,滴滴出行表示,已与全国3000多家租赁公司进行沟通,大部分租赁公司承诺,在疫情期间为司机提供延租方案。此外,滴滴出行还透露,已与38家保险公司沟通,在车辆停运期间,对营运车辆保险相应顺延,目前正逐步落地到全国。
可以看出,在疫情影响下网约车行业也开启了“自救”模式,但在目前复工依旧艰难,宅在家里仍然是最好防疫措施的形势下,网约车行业能做的也就只能是这么多了。
疫情之下,网约车行业被迎头痛击
谈及损失,已深入民众生活的网约车行业在此次疫情影响下,整个行业无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50余座城市先后发布暂停网约车通知。即便一些城市尚未停运,由于疫情期间人们大多都宅在家中,出行需求也在明显减少。
据百度地图数据显示,法定节假日结束后,返程人员数量并未出现大量增长迹象,每日迁徙规模仍在低位运行。2020年开工首日,全国驾车导航出行较2019年同期下降86.7%。
2月7日,嘀嗒市场部副总裁李金龙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坦言:“当前阶段,疫情防控重点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求大家尽量足不出户,因此使得人们的出行需求锐减,这种客观变化对于全国交通出行行业都有影响。”
此外,受疫情影响,网约车租赁公司的损失也极大。一些租车公司节后司机退租的比例高达30%,司机退租,车辆就会陷入空置状态,而这些车都是有闲置成本的,这些成本自然是租赁公司负责,然而许多租赁公司根本无法承担这样的损失。这种大规模现象的出现,对整个网约车行业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若按往年正常情况,目前复工已有两周之多了,但现在部分企业的复工仍旧在延期,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可以选择宅在家里或在家办公,可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能这样。如网约车行业,实际上自疫情蔓延以来,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几乎都陷入停滞,从城市到乡镇,封路封村成了常规操作,甚至连进出小区都要登记。
面对病毒,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足不出户。但对许多网约车司机而言,不出门就意味着接不了单,无法维系生活的窘境。可即使网约车司机们冒着风险跨出家门,生意也非常惨淡。
疫情影响下即使到了往年的返程高峰之时,流动人口也依然寥寥,人们的出行需求没有像往年同期那般大幅增长,司机们的收入自然也没法增长。
逆境中滴滴们纷纷“自救”
种种状况的出现,让本就处于盈利瓶颈期的网约车行业看上去更加艰难,不过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此前有数据显示,2020年出行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出行人数规模突破6亿人次。
就算一时受到了疫情影响,共享出行的大方向也不会改变。而且面对疫情,网约车企业也出台了一些“自救”举措。
2月9日,滴滴出行宣布,所有返程复工司机,均需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体温测量,如实填报健康状况信息,主动向所在社区、单位或酒店等居住场所报备。滴滴出行还主动筛查疫情高发区域返回的司机,要求他们做好隔离工作(通常为14天),结束隔离且身体无异常后再接单。
随后,首汽约车也发了起“尖峰行动”,实施“三大三小”多重消毒保障策略。要求平台运营车辆每3天到指定消毒站点进行一次“大消”、网约车司机自行使用消毒喷壶一天3“小消”。同时,还开通了面部识别监测系统,严格监测上岗司机是否佩戴口罩等。
2月10日零时起,决定在常德市全面恢复营运的曹操出行,规定每天都要对车辆进行消毒。同时,还要求乘客必须佩戴口罩乘车,不携带动物(宠物、家禽等)乘车,未佩戴口罩的司机有权拒载。
此外,2月11日滴滴出行还宣布,自本周起,会在网约车内陆续加装前后排防护隔离膜。所谓防护隔离膜,就是在车辆前后排间加装塑料隔膜,形成一个简易的车内安全舱,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飞沫传播。
滴滴出行称,这是特殊时期的笨办法,目前,已在武汉、大连、洛阳、郑州、长治、宝鸡、江门等地试行,后续将对更多车辆进行加装。
除了量体温、戴口罩、消毒、加装隔离外,滴滴还表示自2019年12月15日至疫情结束前,所有完成线上订单的滴滴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司机和顺风车车主,一旦确诊,住院期间,平台将每天提供300元住院津贴(每人最高3万元),特殊情况下提供最高50万的专项保障金。
可以看出在行业巨头滴滴出行的带领下,许多网约车企业都加入了这场“自救”行动。
尽管,这次疫情让整个行业一时陷入了窘境,但也不必过于悲观,这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挫折”。对行业而言有一些挫折未必是坏事,或许在疫情结束之后整个网约车行业在卫生与公共安全方面都会不错的改观,那也可以说是“因祸得福”,对网约车行业的长远发展也能起到推动作用。
这场疫情“春劫”,于行业亦是一件幸事
近年来,在投资热度消退以及司机高额补贴退坡的背景下,网约车市场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风光。据《2019年亚太区出行市场研究报告——亚洲出行行业坎坷的盈利之路》显示,2018年,中国网约车市场的投资规模锐减约90%,导致中国出行行业整体投资缩水48%。
目前,整个网约车市场也处于相对过剩的状态,抱着各种目的,各类企业纷纷进军这一市场,除了滴滴出行、神州专车等早期平台,飞嘀打车、万顺出行等出行公司以及诸多车企,也跨界入局,通过“以租代购”等形式向市场投放车辆。
一些业内人士感叹,不少企业只是间接运营网约车市场,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容量,导致网约车数量过剩。而这次疫情的到来,无疑给这种过剩现象带来了休止符,体量较小的企业,难以承受订单持续走低的考验,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司机将“被失业”。
其实,不等被淘汰,许多司机早已有了放弃的念头。
过去几年来,各地政府出台了严格的运营许可管理条例来规制行业发展:200多个城市先后颁布有关平台、车辆和司机的新法规,从保险到司机的健康状况均被纳入监管范围下。在这些条条框框下,许多司机很难再顶着不合规的身份开车。
网约车不断增加的抽成比例,也让司机抱怨颇多,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10%~20%的抽成比例算低的,开网约车已从一个全民现象级职业,转变为吃力不讨好的“苦力活”。
这次疫情下,让不少司机们终于下定决心退出。而在开网约车的性价比持续降低的情况下,甚至让有些司机觉得还不如回归传统出租车行业。
但这也并非坏事,在网约车行业的困境愈发凸显下,一定程度上,也会促使网约车行业加速洗牌,回归行业良性发展。网约车从拼速度规模,到拼安全、品质、服务等标准的趋势也将会更加明显,而且能否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多的价值,也将成为未来网约车市场竞争的关键。
除了提升“内功”外,此次疫情中也让一些仍在坚守的网约车找到了公共交通领域的新机会。
疫情期间,在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的倡议下,许多网约车公司成立了“应急防控保障车队”,停运期间接受征用提供应急出行服务,为医护人员等特殊人群提供志愿免费服务。
这一举措的实施,不仅让不少人认识到了,网约车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些驰援行动,也树立了相关企业的品牌的良好形象,为今后的发展积蓄了力量。而平台对司机的一些关怀行动,也暖了不少网约车司机的心,决心继续与平台同舟共济。
结语
细细算来,整个共享出行行业的爆火也不过四五年时间,整体上看还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次疫情对整个行业而言所产生的影响虽然不可忽视,但也不至于是灭顶之灾,算是一次“小磨炼”。
当疫情结束,大家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人们对于网约车的需求,也会跟地铁、公交等出行方式一样,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之中。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24) | 评论 2020-02-19 11:17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