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的智能家居大考】
疫情笼罩下,5G、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被运用至抗疫斗争当中。例如:借助AI算力预测新型冠状病毒今后的进化特点和方向,为精准靶位药物筛选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催生了在线问诊、远程办公、网课学习、线上购置生鲜产品等互联生活新方式。不经意间,疫情成为了智能科技展现其独特魅力的... 展开全文小米的智能家居大考
疫情笼罩下,5G、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被运用至抗疫斗争当中。例如:借助AI算力预测新型冠状病毒今后的进化特点和方向,为精准靶位药物筛选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催生了在线问诊、远程办公、网课学习、线上购置生鲜产品等互联生活新方式。
不经意间,疫情成为了智能科技展现其独特魅力的舞台,人们也意识到智能技术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它甚至已经渗透至人们触手可及的家居生活领域中。
根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指出,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当中最具代表性领域,其正以超预期的速度在快速增长,而我国智能家居的渗透率仅为4.9%,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在未来五年的时间内将持续快速增长。
疫情下,这片波澜壮阔的智能家居“新蓝海”,引诱着淘金者们纷纷潜入试探,深耕智能家居多年的小米更是做好了迎战准备。
构建AIOT生态,抢占高位
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物联网(即AIOT)的趋势,并明确指出下一个超级风口就在5G通信带来的万物互联时代。在领袖的带领下,小米一边自建AIOT生态链构,生产智能家居单品,一边投资相关企业,就此进军智能家居市场。
其一,打造小米智能音箱明星单品,设置智能家居的入口。在产品线的构建上,小米分别推出小米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生态链的相关智能单品,而后迅速孵化“米家”品牌,形成覆盖家居领域的多品类智能产品线。
据官方资料披露,小米及生态链产品累计达到2000多款,几乎涵盖了全部的智能硬件领域;小米的AloT平台连接设备数量(不含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达到了2.1亿台,同比大涨62%。
与此同时,其用户数量也在迅猛上涨。截止2019年9月30日,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达到5790万台,同比增长68.6%;米家APP月活跃用户达到3210万,非小米智能手机用户占比已达63%。
其二,投资智能家居相关产业,启动小米生态链计划。官方资料显示,截止2019年9月30日,小米已投资超过280家公司,总账面价值达到287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华米、云米、御家汇、石头科技四家来自小米生态链的企业已经成功上市。
2020年初始,小米方面再次坚定不移的表示,未来5年将在“AIoT”投入500亿元。不得不承认,小米通过构建IOT生态的策略,不仅使其智能家居版图越发清晰且彰显出“野蛮”的生长活力。
对于小米这般急切发展智能家居领域的原因,业内人士各说纷纭。大多数人认为小米是为了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此弥补手机业务下滑的颓势,而这般猜测根据是小米手机销售量的下滑。据IDC发布的报告披露,在2019年第三季度里,小米手机出货增幅大跌30.5%,国内出货量很低仅有9.7。
无论最初入局智能家居市场是何缘由,而今小米已在智能家居市场有了一席之地。而一般来说,先占下一定的市场份额,吸引用户眼球又有良好的品牌口碑,就相当于有了“智能家居决赛圈”的入场券。
出征海外
技术之争从来都不是某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一场全球性战役。在国内基本站稳脚跟的小米,也毫无疑问地被卷入其中。
2014年小米以手机产品率先进入印度市场,仅用五年时间在印度市场跃居首位,其市占率上升至29%。基于此,小米顺势推出智能电视开始尝试向海外铺设智能家居产品,以期助推产品的渗透率。官方资料披露,截至2019年6月30日,小米电视在印度市场连续五个季度保持销量第一,拥有1790家专注于各级城市的MiStore。
在印度拿下这番亮眼的成绩之后,小米顿时士气大增,海外的扩张步伐越发加快。而得益于小米内部的主动出击,使其以智能电视为代表的家电产品在海外市场都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19年9月30日,小米已经进入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其智能电视的全球出货量超过310万台,同比增长59.8%,稳居国内第一,全球前五名。同时智能电视以及小米盒子月活用户达到2390万人,同比增长50.1%。其付费用户超过320万人,同比增长68.8%。
小米电视的高速增长也带动着小米集团IoT及境外业务收入的快速上涨。
小米集团财报显示,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由2018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108亿元增加44.4%,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156亿元;截止2019年9月,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为261亿元,同比增长17.2%,已占小米集团总收入的48.7%。
从数据表现上来看,小米尝试在海外市场布局智能家居产品的策略没有失误。只不过,在海外市场想分智能家居这杯羹的可不只有小米自己。
在国外,智能家居的企业相对国内而言布局较早,经验积累较为丰富。经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外的亚马逊、谷歌和苹果占主导地位。
据公开资料显示,互联网巨头的亚马逊,基于自身的研发实力,其推出的Echo/Alexa模式成为智能家居市场的行业风向标,在全球有超过7400个品牌6万台设备支持AI助手Alexa,累计出货量突破1亿大关。其产品出货量与小米的几百万并不在一个级别之上,更难以谈及比较一事。
此外,就研发投入而言小米与其他巨头相比并无优势。据《彭博社》统计,亚马逊的研发投入连续多年在全球科技公司中位列第一,年均高达89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287亿。尤其是在云计算上,亚马逊AWS以47.8%的市场份额持续领跑行业。对比之下,小米每年仅有不到上百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支出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而且,小米电视口碑也不如人愿。据万象数据披露,小米曾有多达5款型号电视入选最差电视排行榜前十,差评率高居榜首达到13.13%,且超过行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种种迹象表明着,小米在规模、经验、技术优势上远远不及对手亚马逊。这不禁引人深思,还未掌握家电核心技术的小米,在与国内外智能家居巨头起冲突时,能有几成的胜算?
智能家居大考,小米承压
目前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已形成以格力、海尔、美的等为代表的传统电器厂商;以华为、小米等为代表的通讯手机厂商和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的新战事格局。
面对不断涌入的竞争者,技术、用户、运营等大考不断向小米袭来,其智能家居业务发展越发显现出承压之感。
一方面,掌握核心技术不易,B端市场开发任重而道远。就目前来看,小米的AIoT平台已在智能家居领域逐渐实现智能产品的多方覆盖,但那仅仅是面对个人用户。特别是在小米押注5G的今年,其B端用户覆盖范围亟待扩大。
反观竞争对手华为,在加速智能家庭场景布局的同时,基于底层技术打造的开放生态环境,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智慧家庭、车联网、智能抄表、智能停车、智能工业、智慧医疗等行业应用。
小米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开始与宜家、华住集团、绿地集团等在智能照明、智慧酒店系统及智慧地产方面展开合作,但更多偏向消费级市场。加之自身在5G通信、芯片、操作系统等技术较为欠缺(小米曾公开的16000多项专利多为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在芯片等核心技术上,小米还得依靠外部力量的支持。
显然,在5G技术落地成为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之时,小米面向B端的布局处于弱势,仍有待日后的加持。
另一方面,小米不易突破传统家电行业本身的技术、经验壁垒。创立满35年的海尔,目前已拥有基于全球10+N开放研发体系并推出“智家云”平台,可提供(5大场景+7种解决方案+用户个性化定制)的智慧成套解决方案。海尔智家已累计获得行业1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入围《2019中国物联网企业100强的榜单》第三名。
此外,海尔在家电产业积淀数年相比小米这一家居领域的“新人”,海尔等传统家居巨头对用户的需求了如指掌,能够在生产制造、品质控制等方面把握到位,且销售渠道以及售后服务相对更为完善。
据海尔官方资料披露,海尔的智慧家庭生活平台聚拢了超过80万生态资源,其接入设备数累计超过2000万,累计连接用户有1.5亿人。可以预见,随着时间战线的拉长,传统巨头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对小米智能家居的威胁也会加大。
综上所述,虽然小米打造生态链的方式不仅快速在智能家居市场夺得一席之地,其在海外的表现也甚是可嘉。不过,小米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内部技术问题以及外部对手等的影响。显然,小米的智能家居业务还将需要熬过一段韬光养晦,通过重重考验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赞(5) | 评论 2020-03-14 10:07 来自网站 举报
-
【新基建被点燃,半导体设备巨头北方华创的危与机】
“新基建”是近期投资界备受关注的题材,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新基建”概念近期在投资界备受关注,得... 展开全文新基建被点燃,半导体设备巨头北方华创的危与机
“新基建”是近期投资界备受关注的题材,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新基建”概念近期在投资界备受关注,得益于2020年开年以来举行的高层会议多次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3月4日,政府正式提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按理来说“新基建”足以引发市场对于科技创新加速推进的遐想,并且很快带动一批符合政策导向的科技创新类公司二级市场的表现,但是市场反应滞后性,让后者暂时落空。
实际上疫情对于科技题材的信心打击,让市场到现在还没有彻底缓过劲来。据Wind数据,截至3月7日,中证科技指数自2月26日以来下跌了7.28%,细分领域的半导体指数跌幅达到16%。
而在3月4日当天,国内芯片设计巨头兆易创新遭两家机构合计抛售6.26亿元;国产半导体设备巨头北方华创遭3家机构合计抛售3.89亿元,股价大跌6.91%。
其中半导体设备巨头北方华创近期的市场表现,尤其值得玩味。2020年初到2月下旬,股价从90多元暴涨到历史最高股价180.15元,直接翻了一番,但是2月26日以后股价又开始不断下滑,狂跌的势头再也止不住。
北方华创涨跌看“操盘手”不如看“基本面”
近期北方华创“跌跌不休”的股市表现,引起了不少股民的讨论。有些股民认为这是机构资金大规模出逃直接导致的结果,有些股民则认为这支股票之前被炒得太热,现在进入了价值回归期。总之,根由都是机构的“追涨杀跌”。
从短期来看,机构的“追涨杀跌”确实是北方华创近期股价暴涨暴跌的一大幕后推手。
3月5日,在机构资金大规模出逃后的第二天。北方华创公布2019年业绩快报,报表显示其2019年度营收同比增长22.10%,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2.34%,各项财务指标稳健增长。
出人预料的是,股市对北方华创这份优秀业绩答卷的反应非常冷淡。3月5日当天北方华创的股价只略微上涨了4个百分点,3月6日就下跌了2.39%,星期一3月9日再跌8.88%。这说明对于北方华创的优秀业绩表现,股市也认可,只是机构不断出手,市场下行拉力太强。
但是如果把时间轴拉长一点,就会发现真正决定北方华创价值的,绝不是这些搞短期投机的“操盘手”而是北方华创自己的“基本面”。要判断北方华创的价值,就要结合宏观经济态势和公司基本情况来分析。
稍近一些,2019年12月到2020年2月25日北方华创股价从90元左右涨到180元。和两件大事密切相关。
其一,北方华创2019年通过非公开募股的形式向国家集成电路基金、 北京电控、京国瑞基金三方募集资金20亿元的事项尘埃落定,北方华创从12月5日开始密集发布相关公告;
其二,北方华创2019年股权激励计划牵涉国企市场化改革,相关事项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2020年2月22日通过董事会决议。
把时间轴拉得更长一些,可以看到北方华创从2012年到2018年股价长期低迷,其实正是北方华创经营困窘,利润微薄的六年。
在2010和2011上市的头两年里,北方华创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7.94%和42.67%,扣非净利润的增速分别高达74.91%和90.78%,发展速度并不算低。但是好景不长,2012年到2015年北方华创的营收表现一直不佳,扣非净利润逐年下滑。
2016年之后北方华创的营收恢复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是2016年和201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出现了-2.61亿元和-2.08亿元的巨额亏损,2018年扣非净利润不到1亿元。反映到股价上,就是2016年到2018年这三年北方华创的股价在逐步回升,但是速度很慢。
2019年之后北方华创的股价飙升,总的来看是新品、业绩、非公开募资20亿、股权激励计划四大利好共同合力的结果。
其实北方华创非常适合做长线投资,要做长线投资,就应该关注对于北方华创的基本面分析。
从小到大
芯片是5G、AI、IOT的根基,也是“新基建”的根基。在清洗、刻胶、光刻、刻蚀、去胶、离子注入、薄膜沉积等晶圆制造的每一个流程中,都离不开相关半导体设备的参与,所以半导体设备是芯片制造的基石。
而北方华创是国内两大半导体设备寡头之一,在“集成电路国产化”的浪潮之中,在“新基建”的风口下,半导体设备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其中北方华创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当我们以更宏观的视角来观察北方华创,可以看到北方华创从2001年注册成立至今坎坷发展的这19年背后,也有国产半导体设备产业从1到10,从小到大的19年峥嵘发展史。
中国半导体产业虽然较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也奠定了自己的基础。
2001年9月,北京电控整合原国营700、706、707、718、797厂,发起设立七星电子,主营半导体设备及精密电子元件。同年10月,北京电控联合七星集团、清华、北大、中科院共同出资设立北方微电子,主营高端半导体装备。
七星电子埋头发展近十年,到2010年成功登陆A股。上市之后,头两年业绩表现亮眼。但是当智能手机需求开始爆发,全球半导体设备需求从成熟制程转向28nm以下的先进制程时,七星电子没有赶上这一波技术潮流,直接导致2012年之后的几年,集团业绩表现很差。
危局之下,2015年七星电子开启与北方微电子的战略重组之路。2016年这一重组战略获得批复,并且重组后的集团引入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京国瑞基金等战略投资,实现了产业与资本的结合,成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
在2016年之后,重组后的集团平台化构建愈加完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恢复到了两位数的营收增长速度。
2017年集团正式更名为“北方华创”,形成了半导体设备、精密元器件、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四大子公司平台,其中半导体设备和紧密元器件依然是北方华创的营收支柱,两者合计营收占比和利润占比都超过了99%。
截至2017年,北方华创的12英寸90-28纳米集成电路工艺设备实现了产业化,12英寸14纳米集成电路工艺设备进入了工艺验证阶段。同时在2018年北方华创完成对美国清洗设备公司Akrion的收购,丰富了自身的集成电路产品线。
2019年北方华创融资20亿元,主要就是用于半导体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并且扩产高精密电子元器件。
至此,经历近20年的坎坷发展,北方华创终于成长为国内涉及领域最广的半导体设备巨头,在国内的地位独树一帜。
大而不强
北方华创的产品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在半导体设备领域,除了不做光刻机,覆盖了PVD、CVD、刻蚀机、ALD、氧化炉、退火炉、MFC、清洗机等前道大部分核心设备。这样完备的产品线覆盖,不仅在国内绝无仅有,在国际上也极度稀缺,甚至足以对标老牌国际巨头Applied Materials(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MAT.US)。
但是2017年应用材料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中的占有率为23%,销售额达到145亿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北方华创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有率仅有0.3%,销售额1.7亿美元,还不到前者的零头。
北方华创市场表现不佳,背后暴露出的,正是其远未追赶上国际主流先进制程工艺潮流这一尴尬窘境。
早在2016年,北方华创就推出了自己的14纳米刻蚀机,2017年之后开始进入客户验证阶段,但是三年时间过去,北方华创迟迟没能更进一步。
考虑到国际主流成熟制程已经从28nm过渡到了14nm,先进制程在从7nm向5nm冲刺。如果北方华创的14nm集成电路工艺设备不能尽快进入市场,两三年之后,14nm制程被国际主流市场淘汰掉,届时北方华创2012年前后的窘境,很可能就会再次重演。
并且当前北方华创承受的竞争压力,也不仅仅来自于国际巨头,国内竞争对手的威胁同样不容小觑。
做为国内两大半导体设备寡头的另外一家,中微半导体MOCVD已经实现大批量供货,成为国内市场主流。而在芯片制造领域,中微半导体自主研制的5纳米等离子体刻蚀机经台积电验证,性能优良,将用于全球首条5纳米制程生产线。
所以总体来看,作为国内覆盖产品线最完备的半导体设备巨头,目前的北方华创涉足领域虽广,但也只是把平台做的足够大,并不具备全面的市场竞争力。
无法逃避的考验
早在数年之前,国际半导体设备巨头们就已经开始厉兵秣马,为即将迎来的科技变革大潮做好准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进先进制程工艺的进步。
随着先进制程工艺节点从14nm过渡到12/10nm再过渡7nm,工艺越来越复杂,对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中,马太效应愈发凸显。
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制程工艺已经从7nm过渡5nm,当前具备5nm制程工艺投产能力的晶圆代工企业只有台积电一家,预计在2020年第二季度,台积电的5nm制程工艺就可以大规模量产。
而在台积电的5nm生产线设备厂商供应名单中,全球排名前五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在台积电采购中占比达到75%,其实这也是强者恒强的一种体现。
历年来,全球半导体市场在不断向头部集中,到2018年,国际前十大半导体设备巨头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超过96%。
这些巨头攻略市场的依仗,从根本上来说,是他们用不遗余力研发投入,所筑起的坚固科技壁垒。
以应用材料为例,2010年到2018年应用材料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30.3亿美元,年均投入超过14.78亿美元。从1998年到2018年这20年间,应用材料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始终维持在15%左右。
结果就是,应用材料不仅覆盖半导体设备领域非常广泛,而且在技术上始终领先。到2018年,应用材料的专利数量多达12500多项。
而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普遍起步较晚,一直都在努力追赶这些国际巨头,其中中微半导体的等离子体刻蚀机成功进入台积电5nm供应链,彰显其不俗的科研成就。
相比之下,北方华创2019年融资20亿元的一大目的就是搞5nm/7nm研发,也就是说北方华创的5nm/7nm工艺设备尚且还处于研发阶段,乐观估计两三年之后北方华创的相关设备才可以投产。
北方华创目前与国际巨头间的差距非常明显,不过留给它追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集成电路国产化趋势下,中国大陆迎来晶圆厂建厂大潮。2017-2020年全球新增半导体生产线共计62条,其中就有26条产线位于大陆,随着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华虹半导体、燕东微电子等国产晶圆产线相继建设投产,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加速扩张。
但是这些晶圆厂本身面临者激烈的市场竞争,尽管会倾向于优先使用国产半导体设备。但是如果北方华创这些国产设备厂商与国际厂商产品之间的差太大,这些产商也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只用北方华创这些国产厂商的产品。
机遇与挑战相伴而生
2020年“新基建”风口将起。市场将5G基建及应用、光伏电网及特高压、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及充电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7大领域归类冠以“新基建”之称。
在这七大领域中不缺乏北方华创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和精密元器件四大平台的用武之地。
尤其是在5G基建及应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这4个更偏重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中,芯片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其市场需求有多庞大不言而喻。作为芯片制造的基石,可以说半导体设备迎来了前所未见的市场机遇。
对于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而言,这样的市场机遇甚至还叠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宏观视角来看,2015年之后,半导体产业向中国大陆迁移的历史潮流已经非常明显。
首先,中国大陆IC设计、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产业在全球产业链相应环节中的占比在不断提高。
更重要的是,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本身的市场规模在高速增长。
根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市场首次超过北美和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到64.6亿美元,同比增长13%,成为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第三大市场。2017年,中国大陆仍处于全球半导体销售第三大市场,以27%的增速达到了82.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到2018年,中国大陆以59%的增速达到131.1亿美元的成绩,首度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设备市场,仅次于韩国。韩国2018年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77.1亿美元,但是同比下降了1%。
在2018年以来的贸易摩擦中,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进行封锁,企图将中国大陆科技企业从全球产业链中剔除,让很多企业丧失了对于贸易自由和全球分工产业链的信心。但这反而促使集成电路国产化成为潮流,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加速增增长。
对于北方华创而言,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集成电路国产化潮流再加上“新基建”,这机遇来的恰到好处。
2016年到2018年这三年中,完成了重组的北方华创不断夯实平台化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的相关新产品,所以营收高速增长,在扣非净利润上也实现了扭亏为赢。
2019年北方华创完成20亿元融资,顺势再次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实际上北方华创对于当前的机遇并非毫无准备,在其此前预估中,2020年会进入国行装备采购的高峰期,之后需求会有所回落,但是国产化率会不断提高。
所以2020年之后的市场机遇,对于已经有所准备的北方华创来说,正是万事俱备,又来东风。
不过从更现实角度来看,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在半导体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历史趋势中,中国大陆的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加速成长。对于中国大陆市场,国际半导体设备巨头一定会越来越重视,问题是面对国际巨头们的汹涌来袭,北方华创能抗住吗?
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但是在市场化竞争中,北方华创缺乏足够的时间,来弥补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因而北方华创现在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时间。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31) | 评论 2020-03-13 13:58 来自网站 举报
-
【海信视像智能家电的自救:心急没吃上热豆腐】
受疫情影响,中国最大的家电展“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将延期到明年,消息传出,家电市场一片哗然。停展对于被疫情重创的各大家电厂商来说无疑雪上加霜,体量小的家电企业步履维艰,彩电行业巨头海信视像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在2019年三季度财报中,海信视像实现营收236.44亿元... 展开全文海信视像智能家电的自救:心急没吃上热豆腐
受疫情影响,中国最大的家电展“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将延期到明年,消息传出,家电市场一片哗然。
停展对于被疫情重创的各大家电厂商来说无疑雪上加霜,体量小的家电企业步履维艰,彩电行业巨头海信视像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在2019年三季度财报中,海信视像实现营收236.44亿元,同比下降2.91%;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下降21.10%。而在海信视像上一个报告期,即2019年半年报中,其净利润的情况更为惨烈,同比暴跌81.48%,仅实现6220.55万元。
2019年末海信视像刚从收购亏损严重的东芝TVS公司巨坑中走出,还没等喘一口气,却又遇上了疫情黑天鹅事件。
在去年下半年海信视像别出心裁的,以主打社交的口号推出国内首款社交电视S7,因为其创新性功能也迅速走热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博览会的推迟,2月12日,海信视像只能在线上举办“社交电视”海信S7云享版的发布会。线上的发布会,与消费者能够在线下体验到最新产品功能的效果相比,肯定大打折扣。
屋漏偏逢连夜雨,海信视像指望社交电视带来新增长点的希望变得渺茫,彩电行业老大哥海信视像,在这新一轮的暴风雪中日子变得越发难捱。
颓势不减
在彩电行业,海信视像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巨头。
在国内市场,海信视像曾创造过市场占有率蝉联13年的第一;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也不可小觑,不仅在美国、欧洲等地方,在近几年还在南非、澳洲等地迅速发展,同时拿到过南非、澳洲等地的市场占有率榜首。
时至今日,海信视像依旧实力强劲。2019年海信视像在中国市场销量、线下销售额占有率、互联网电视用户数量等多个领域都是国内市场的第一,甚至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
但就像是平静海面下翻动的暗涌一样,海信视像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其财报所透露的营收数据让资本市场望而却步。
根据wind的数据,海信视像营收在2014年-2018年间的年度同比增长幅度都只达到个位数,在2019年前三季营收更是同比下滑2.91%。
在盈利能力方面,在2017年、2018年间,海信视像的盈利能力早已萎靡,没有好转的势头。
2017年、2018年海信视像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45.79%、59.40%;扣非净利润分别减少57.03%、91.82%。近期,海信视像2019年前三季财报数据显示,其实现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下降21.10%;扣非净利润仅实现625.01万元,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大幅缩水94.69%。
从1997年上市到今天,在彩电行业里驰骋23年的彩电行业巨头海信视像,之所以出现常青不再的原因与国内彩电市场乏力,行业整体低迷相关。
一方面,在手机、电脑等电子普及的情况之下,彩电行业消费者出现极大的分流,对电视需求减少。
中怡康时代数据显示,近年来,彩电行业的零售量连续下滑,2018年的零售量同比减少2.7%,零售额降低11.4%,均出现颓势。2019年彩电行业的低迷氛围延续,上半年彩电行业零售量同比减少4.3%、均价降低6.1%、零售额下降13.1%,彩电行业呈现零售量、均价、零售额均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彩电行业巨头海信视像还面临着互联网新生代对彩电市场的入侵。
在2019年的上半年中,小米电视连续6个月拿下了国内市场销量第一的名头,1-4月累计出货量在全球排行第五,半年时间出货量与销售量均突破400万台。另外,华为进入彩电行业,却宣称不做彩电只做智慧屏的举动,对彩电行业又产生一大冲击。
彩电市场的低迷和互联网新生代携带的“智能电视”对彩电行业里老大哥们的冲击,让一众彩电巨头穷途末路。在这种不转型就要被时代抛弃的氛围之下,海信视像开始了自救转型的路途。
转型自救
2019年12月2日,海信视像发布公告称将“海信电器”更名为“海信视像”,这是它正式告别传统家电市场,进军智能家居市场的里程碑。
其实,类似海信视像向智能家居市场进军的传统家电企业不在少数。
在5G、AI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市场上众多的传统彩电制造企业纷纷向智能化转型。例如:海尔早提出过将彩电产品作为“智慧家庭交互中心”的策略;TCL实业也提到过AI、物联网+云平台的发展方向。
深究传统家电巨头逃向智能家居市场的原因。
一方面是,面对诸多的市场变化,传统彩电制造企业在彩电市场中日渐失去了以往的魅力。即使是作为彩电巨头的海信视像也难免出现营收陷于停滞、净利润难以提高的困境,彼时转型似乎是唯一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另一方面是,早在2016年,海信视像成立家庭互联网AI公司“聚好看”,意图通过智慧云平台,为用户提供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设备的互联网接入和服务,为用户打造智能生活生态。而今,海信视像转型改名也是做好进军智能家居市场万全准备之后的决定。
2020年是海信视像求变的一年,而在5G、AI以及物联网将要成为潮流的时刻,传统的彩电制造企业在智能领域的技术累积、用户口碑和头部的互联网公司与科技公司相比并没有足够的底气,由此海信视像能否转型成功还要打个问号。
综上,尽管海信视像提出的发展方向和众多的传统彩电制造企业转型的步伐一致,但是现在的海信视像可以说是摸石头过河,河的对岸是光明大道还是另一条荆棘之路,谁也不知道。更难的是,当初花费了长达九个月时间收购的东芝TVS公司,并没有能够像预期的那样将海信视像带出低谷,反而让海信视像陷入了盈利困境。
收购东芝TVS公司的拖累
2018年8月,海信视像正式宣布关于收购东芝旗下的TVS公司股权交割事宜全部完成,这场历时九个月的拉锯战,交割的价格从7.89亿元缩水至3.55亿元。
火急火燎不顾外界劝阻收购了东芝TVS公司的海信视像,确实通过东芝TVS公司获得了一些益处。
在技术方面,海信视像通过收购东芝TVS公司借由其的OLED技术,得以在2018年推出已经成熟的OLED电视产品。而后,东芝TVS公司在日本的研发团队也进一步助力海信视像不断加大在OLED上游的技术投入,形成在OLED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
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东芝TVS公司作为老牌彩电厂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海信视像通过收购东芝TVS公司能够进一步完善海信视像在高端品牌方面的布局,也推动其全球化发展。
在海外市场,东芝TVS公司拥有较为成熟的网络渠道以及较高的知名度,将会进一步提升海信视像在海外中高端智能电视市场的影响力。同时,海信视像在国内市场拥有众多累积的网络渠道,将东芝TVS公司的产品引入国内市场,将会进一步完善海信视像的竞争力。
但是,海信视像心急收购东芝TVS公司有利也有弊。
在海信视像收购东芝TVS公司之前,东芝TVS公司仍然处于负资产状态并且持续亏损,业界普遍不看好海信视像收购的举措,更将东芝TVS公司看作是“财务垃圾”。
东芝TVS公司在2018年总资产为24.07亿元,净资产-2.55亿元,营业收入为26.69亿元,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减亏3.62亿元。尽管在2018年东芝TVS公司的同比大幅减亏在3亿元左右,但是由于其费用率较高,2018年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因此整体利润出现下滑。
近些年,海信视像都处于营收略微有提升,但是净利润仍处于不断下滑的困境当中,收购东芝TVS公司之后净利润下滑态势更甚。
2016年-2018年间,海信视像分别实现营收318.32亿元、328.70亿元、351.2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9%、5.44%、6.87%;其净利润分别为17.59亿元、9.67亿元、3.92亿元,其中2016年同比增长达到18.14%。在收购东芝TVS公司之后,2017年-2018年间净利润同比下滑45.05%、59.40%。
不仅如此,收购东芝TVS公司的负担还延续至今。在2019年半年报中,海信视像出现的净利润同比暴跌81.48%的大雷,而海信视像官方表示:出现净利润暴跌的重要原因是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东芝TVS公司将海信视像拖累了。
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海信视像透露东芝TVS公司已经实现扭亏转盈。但是在长远的未来,如何保证东芝TVS公司为海信视像供血,以及在技术、产品制造以及品牌方面为海信视像提供更多正面的价值,让海信视像实现翻盘,两者合二为一的考验依旧存在。
错棋:OLED电视失势,激光电视烫嘴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电视作为家庭智慧生活总控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海信视像科技副总裁王伟曾如此表示。但在OLED电视和激光电视的选择上,海信视像棋错一步,进而影响了它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
海信视像将激光电视、OLED电视以及ULED电视视为自身的三辆马车,但是在激光电视和OLED电视上面,海信视像二者的发展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从2017年起OLED电视作为高端电视的代表,销量不断的提升,创维、长虹、康佳等多家电视厂商相继入局。而对于蒸蒸日上的OLED电视,曾经的海信视像却是一直站在反方的阵营中,将激光电视视为研究重点。
但是激光电视的发展却并不如海信视像所预料的那样顺利,激光电视产品的技术处于停滞状态、激光电视的售价不菲、用户不买单等等都是阻碍其在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
根据奥维云网发布的《2019中国大陆激光电视市场研究报告》表明,在2019年中国大陆的激光电视出货量为20.19万台。而根据奥维云网的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彩电市场的零售量为4772万台,激光电视在2019年国内彩电市场的整体销售量占比不过0.4%。
对比激光电视,OLED电视的发展未来更为光明。
根据IHS Markit的预测,在2020年OLED版面的出货量将达到450万片,实现50%的增长;2021年将会达到670万片,2022年将达到935万片,2023年将会达到1150万片。由此,预计在2023年OLED电视的在市场中的占比将会超过10%。
知错就改的海信视像直到2018年才姗姗入局OLED电视战场,但此时的OLED电视战场早就已经龙盘虎踞,就算是海信视像这样的彩电巨头也难翻出浪花。
海信视像对激光电视的执着,导致其对OLED电视的判断失误。而目前激光电视在彩电市场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手握激光电视的海信视像,像是拥有着天下至强的武器,却没有功力使用的武者那样无望。
总结
市场投资和智能家居单品选择的失误加上竞争对手来势汹汹,让彩电行业巨头的海信视像深陷营收停滞、净利率难以提升的泥沼当中。抗敌之际,低迷的市场中又来了一场疫情暴风雪,将彩电巨头海信视像刚迈出的转型步伐又拉了回去。
身处“乱市”,每个企业都不容易。但不管市场如何寒冷,2020年活下去就有机会,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赞(17) | 评论 2020-03-13 11:56 来自网站 举报
-
【搜狗新财报背后:全部身家性命押注AI】
在近日被爆入股春雨医生后,搜狗迎来了新财报。3月9日,搜狗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搜狗营收3.01亿美元,同比增长1%;归属于搜狗的净利润为3500万美元,同比增长33%;2019年全年,搜狗营收11.7亿美元,同比增长4%;归属于搜狗的净... 展开全文搜狗新财报背后:全部身家性命押注AI
在近日被爆入股春雨医生后,搜狗迎来了新财报。3月9日,搜狗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搜狗营收3.01亿美元,同比增长1%;归属于搜狗的净利润为3500万美元,同比增长33%;2019年全年,搜狗营收11.7亿美元,同比增长4%;归属于搜狗的净利润为8910万美元,同比下滑9.8%。
单从四季度营收和净利润表现来看,搜狗在大环境下的承压能力不错。搜狗CEO王小川在财报中也认为,尽管宏观环境和网络广告行业持续逆风,搜狗总体依然表现出了一定的弹力。
但是外界更关注搜狗的AI落地进展。上市三年多时间内,搜狗虽然在智能硬件、输入法、搜索等方面不断尝试AI化,试图让搜索搜狗变成AI搜狗,但从这份新财报来看,搜狗的AI战略目前依然处于使劲开花,但未结硕果的发展阶段。
智能硬件盈利的未知数
尽管搜狗贯彻AI战略多年,但财报中却还未有单独以AI相关业务列项的披露方式。有关智能硬件业务的表现,往往只能在财报的“其他收入”一项,或是搜狗管理层对报告期业务分析展望中找到。
2019Q4,搜狗其他业务收入为2640万美元,同比增长26%。搜狗将增长原因主要归结于“智能硬件销售的增长”。
不过从搜狗2019全年情况看,智能硬件的销量在前两个季度表现并不如意,销量同比呈下滑趋势。而且2019年“其他收入”同比出现下滑,尽管智能硬件在最后两个季度表现转好,但目前还无法断定搜狗2019年全年智能硬件到底是增长还是下滑。
其实搜狗一直在调整智能硬件业务,2018年3季度,搜狗就开始逐步淘汰传统硬件产品,只留下AI硬件产品供用户选购,2019年开始,搜狗又长时间调整优化智能硬件产品策略,明显影响了智能硬件的销量。
但目前看,搜狗智能硬件业务的阶段性调整应该已经结束。在Q4财报电话会议中,王小川预测2020年智能硬件会占总营收更高的百分比,且表示20202年下半年会发布一款AI新品。
尽管管理层对智能硬件预期较乐观,但是搜狗智能硬件现在依然是个赔本买卖。在电话会议中,王小川预计智能硬件业务明年将进入盈利状态。这意味着,智能硬件业务或将迎来最关键的转折期。
可是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很多。一方面,搜狗的部分翻译录音产品聚焦于境外旅游需求,而“疫情黑天鹅”的出现,已经对国内游客境外游需求产生极大阻力,整个AI翻译机市场都会受累于此,搜狗的部分智能硬件产品在今年Q1及之后的几个季度,面临销量下滑其实是大概率事件,搜狗智能硬件业务营收或许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另一方面,搜狗曾在2018Q3预测2019年硬件业务营收能比2018年增长3倍,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比如市场竞争、发布进度、市场接受度等,搜狗并未在2019年实现这个目标,反而包含智能硬件业务的“其他收入”一项还出现了连续下滑。
放到现在,在大环境未有明显改变,甚至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在未来的一年左右时间内,搜狗很难保证在加快新品发布速度的同时,保证硬件业务受到更多消费者欢迎。
因此,智能硬件在2021年实现盈利,可能依然是搜狗今天许下的一个单纯又美好的愿望。
AI医疗“雷声大雨点小”
医疗一直是搜狗AI战略落地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为了布局AI医疗,与搜索进一步实现融合,搜狗先后发布了“搜狗明医”、在线诊断等医疗搜索产品,还在拿到互联网医院牌照后设立了海南搜狗智慧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并投资了“医学微视”、“认识医生”等医疗项目。甚至早在2018年4月,王小川便透露要成立医疗相关业务团队,和搜索、输入法团队平级。
在Q3财报电话会议上,王小川回应了投资春雨医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为搜狗搜索导入更权威的医疗资源,二是为春雨医生实现医疗相关搜索用户的导流。
王小川还提到,由于搜狗承担了大量的医疗搜索需求,10%的搜索都和医疗相关,所以会将AI医疗作为独立业务运营。比如此次疫情期间,搜狗的医疗搜索量提高了100%,在线问诊量提升了400%。
显然,在看到医疗的爆发力,以及需求缺口后,搜狗将进一步加大对AI医疗的投入。不过,在财报层面,AI医疗相关信息却像隐身一样,几乎未在搜狗的季报年报中有过露面。以搜狗业务披露列项看,这可以放到“搜索及搜索相关收入”一项中,但或许因太过垂直细化,暂时赚不到太多钱,所以财务数据并不太好披露。
不过另一方面,搜狗AI医疗业务未形成成熟的生态链,其实是一个关键原因。现在搜狗在AI医疗这个垂直领域上的布局,涉足投资、业务融合、导流等多方面,医疗内容和技术,搜狗也都在积极拥抱,可以说搜狗是亲自在推动AI医疗,而不是作为一个幕后者。
但长布局、广布局之下,搜狗AI医疗发展却很慢,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而且严格意义来说,目前真正与搜狗搜索入口实现融合的还仅仅只有第三方的医疗内容,搜狗AI医疗其实做的还是简单的连接,把有医疗需求的搜索用户导向第三方医疗平台,比如有来医生、寻医问药网等。
可以说,搜狗虽然重视AI医疗与搜索的结合,但却始终带有较强的探索性,这一方面或许和搜狗目前重心放在智能硬件有关,因为智能硬件能为营收作明显贡献。另一方面也和搜狗此前对AI医疗的未来方向定位有关。2019年年初,王小川曾表示搜狗未来将会专注于医疗信息的处理。
也就是说,虽然搜狗在医疗领域有过多项投资和布局,但是始终倾向于比较轻的AI医疗模式,尤其是对医疗内容的挖掘和利用,此次投资春雨医生也是依照这一战略思维。
AI没让输入法起飞
对于自家的王牌产品——搜狗输入法,搜狗一直在尝试用AI技术赋能输入法应用,驱动用户规模增长和营收增长。
2019年,输入法应用中智能推荐服务驱动的营收同比增长接近90%。此前在Q3,搜狗输入法曾推出业内首个AI助手——智能汪仔,可智能辅助用户聊天,并提供推荐服务。
但从2019年全年及Q4情况来看,搜狗输入法用户增长疲乏,AI助手没能有效吸引新用户。据财报,Q4输入法平均日活为4.64亿,与Q3持平,而且日均语音请求次数从Q3的8.3亿次降到8.02亿次。增长率上,2019年搜狗输入法平均DAU的同比增长分别为23%、17%、14%、9%,呈持续下降趋势。
一边是推荐服务带来的营收在快速增长,一边是全年用户增速下滑,Q4增长停滞、语音请求次数下降,搜狗的AI赋能的确让输入法的变现能力产生了一些改善,但是似乎却未能调动用户使用AI的活跃性。
不过搜狗对推荐服务未来很有信心。王小川在电话会议中表示2020年推荐服务收入增长会更快,且将为营收贡献更高的占比,而搜狗也会继续提高输入法的变现能力。
但是,仅仅以AI推荐服务带来相关营收的大幅增长,并不能代表搜狗输入法在变现上有一个很好的未来。一来,变现一直是以工具属性为主的输入法应用们的难题,百度输入法、讯飞输入法等目前都没有实现很好的变现效果;二来,搜狗过去在输入法上尝试了很多变现方式,比如现金贷,效果都不佳。
即使有信息流内容加持,但输入法应用在变现基因上本就有很大的缺陷,因此AI技术的嵌入目前看也很难让搜狗输入法冲破这样的天花板。换言之,要让数亿用户在一个输入法应用里干更多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搜狗的AI还需要变得更聪明。
写在最后
2019年,忠于AI的搜狗并未让外界看到太多惊喜,智能硬件有起有落、AI医疗“太嫩”、输入法里的AI没能带来更可观的新增用户,反而最坚挺的依然还是搜狗起家的搜索广告业务。
搜狗和百度的命运越来越像,都被AI折磨得不轻,也都想靠AI实现翻身。2020年,搜狗需要更有一些冲劲,在全力押注的AI身上,找到下一个“三级火箭”般的增长方法论,让自己重新年轻起来。
赞(24) | 评论 2020-03-13 10:42 来自网站 举报
-
【疫情短暂辉煌后,生鲜电商依旧是头部玩家游戏?】
回顾近年来,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起起落落,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业生态。2019年,多家生鲜电商平台都爆出了缩减规模的消息,还有一些平台在持续“烧钱”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只能被迫关门。 意外的是就在整个行业处于低谷之时,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状病毒,让整个行业又战火重燃... 展开全文疫情短暂辉煌后,生鲜电商依旧是头部玩家游戏?
回顾近年来,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起起落落,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业生态。2019年,多家生鲜电商平台都爆出了缩减规模的消息,还有一些平台在持续“烧钱”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只能被迫关门。
意外的是就在整个行业处于低谷之时,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状病毒,让整个行业又战火重燃,“全民宅家”催生的大量需求使一些平台“绝处逢生”。如在去年12月因融资失败进入停滞状态的武汉生鲜电商企业“吉及鲜”,就是在此期间“重生”的。
因此,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人对生鲜电商重新寄予希望。甚至有人认为生鲜电商的春天已经来临,也有人认为生鲜电商将是此次疫情下受益最大的行业,甚至更有人认为它将拉动整个电商行业以及互联网行业的再一次发展。
但事实是,生鲜电商的规模眼下实在是太小,即使疫情期间暴涨几十倍,也难以真正成为拉动整个电商行业发展的火车头。
生鲜电商的生意一直难做
在业界,2012年被视为生鲜电商发展的元年,其实生鲜电商的诞生远可追溯至2005年。那一年易果网成立,是B2C生鲜电商在国内的最早尝试者。之后在08年,出现了拥有自建农场的沱沱工社和专注做有机食品的和乐康,不过这些企业都是对生鲜电商这一行业的初步试水,市场也比较小众化。
伴随着国内电商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线上消费观念的转变,生鲜电商被认为是电商品类里的最后一片蓝海,在大量资本的涌入下,2009年—2012年之间出现了一大批的生鲜电商企业。
2012年后,在资本的强势助推下,生鲜行业进入了上升通道,最多时国内独立生鲜电商平台超过4000家。但是随着行业的深入发展以及垂直品类电商弊端的显现,生鲜电商发展也出现了困境。
一方面,与其他品类相比,生鲜电商运营成本高昂,需要全程使用冷链。另一方面,国内大部分生鲜品类并未工业化生产,而消费者的选择也是众口难调。
据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仅有1%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则是巨额亏损。
因此,为了生计,一些起初发展还不错的企业或平台,要么选择接受其他领域“巨头”的输血,要么开展其他业务来进行自救。而就生鲜电商本身的发展状况来看,其生意的确是不好做。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2017年度生鲜电商“死亡”名单》显示,有14家生鲜电商企业宣告破产倒闭,包括:菜管家、鲜品会、美味七七、花样生活、正源食派、果蔬帮、许鲜网等知名平台。
在过去的2019年,生鲜电商行业更是经历轮番“洗牌”。2019年10月,总部位于漳州的“迷你生鲜”发布声明,称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已经暂停运营;11月,被誉为“生鲜电商黑马平台”的呆萝卜资金链断裂,1000多家店一夜之间关门;12月,中国生鲜电商鼻祖易果生鲜因拖欠1400多万债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此外,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225亿元,增速明显下滑并呈逐年下滑态势。
可以看出,这么多年过去了生鲜电商业并没有沉淀下来,行业发展依旧起伏不定,没有一个明朗的前景,整个行业更像是“鸡肋”一样的存在着。
被疫情再次推向风口
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宅在家里成为了全民防疫最有效的措施,而传统的菜市场却成了大家不得不躲避的场所,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将买菜、购物等日常需求直接转到了线上。
在众多转战线上的领域中,生鲜电商成为了本次疫情中影响最为直接的,受人们最为关注的领域。
有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生鲜类APP的平均日活同比增幅为107.17%,其中七天长假和在家办公期间分别达到了108.46%和108.55%。
与2019年的春节期间相比,今年春节京东到家和叮咚买菜的平均日活增幅分别为247.84%和213.50%。而在新增用户增幅上,多点和叮咚买菜分别达到了298.29%和291.42%。
此外,据达达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春节防疫期间,京东到家全平台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70%;除夕至大年初六,蔬菜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了510%,水果同比增长超300%,鸡蛋增长770%,乳制品增长370%,水饺、馄饨等速冻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90%。
京东方面提供的数据则显示,生鲜销售同比增长215%,全国卖出了近15000吨生鲜产品。
其他生鲜电商平台也交出了不错答卷。美团买菜北京地区日均订单量是节前的2至3倍,并呈现持续上涨趋势;每日优鲜除夕至初四期间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当时预计春节七天总销量突破4000万件。
头部平台以外,一些产业链上的其他从业者也抓住机会杀入生鲜电商行业。比如曾经主要针对生鲜产业链的美菜网在疫情爆发后也迎来了个人用户的爆发性增长,根据美菜提供的数据显示,在ios和安卓的应用商店,美菜每天的下载量都排在前五,从2月1日到2月7日,一周美菜商城家庭/个人注册人数增长了400%,下单用户数增长500%。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给出了积极反馈,作为生鲜电商领域的上市龙头企业,永辉超市近日股价一直大涨。
但是,与前两年走向“风口”不同的是,生鲜电商的这次“风口”是完全被动的、突然的,甚至让有些企业措手不及,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这从风口之下“共享员工”的诞生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不过“共享员工”出现的主因还是因用工短缺所致。
但人力紧缺并不是生鲜电商面临的首要问题。其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如何做到不缺货、维持供应。事实上,自疫情爆发以来,在多个城市的多个平台,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缺货的现象。
供应链短板凸显
供应链问题一直都是生鲜行业的核心问题。
就当前来看,业内大多数的生鲜电商都是由第三方供应商供货,这在以往物资供应都充足时弊端并不明显;但在当前第三方供应商自身都遭遇供应不足困扰的情况下,生鲜电商想尽可能多的拿到货,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
可惜的是,真正做好供应链建设的企业少之又少。部分生鲜赛道巨头虽然有意发力,但无奈供应链是个长期工程。至少在目前,行业整体状况仍不容乐观。
这从供应链中最为核心的冷链物流系统可见一斑。冷链物流即冷藏冷冻类物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和性能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疏通程度。
据中物联冷链委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率仅有45%,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冷链率则高达95%左右。
可看出,我国在冷链物流方面的建设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鉴于此,有业内人士曾直言,国内几乎没什么能把冷链整个系统做出来的企业,很多公司只能做其中一个链条。
所以,如何尽可能补全包括冷链在内的供应链系统,将是整个生鲜赛道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
就在供应链问题变得更为重要的态势下,市场中也伴随着出现了一些这方面的尝试,一些此前深耕B端,深耕供应链的企业,尝试走向了台前,开始直接面向C端。
美菜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一家长期定位于服务餐厅的公司,美菜曾表示其突出优势在于供应链。当疫情影响下,整个餐饮营业停滞,美菜就不得不面向C端,发起自救。
不过,就转型的结果来看,成效显著。据资料显示,2月8日,美菜APP在苹果App Store下载排名第四;2月1日到7日,一周美菜的C端用户注册人数增长了400%,下单用户数增长500%。
这无疑表明了供应链建设的重要性。
疫情影响下,生鲜电商们获得“红利”终究会结束。当用户重新回归线下,线上不再是用户的第一选择时,线上生鲜电商如果不能通过优化供应链上线更为优惠或更为优质的选品,即便是已经获取了廉价的“新客”,用户最终还是会离去。
依旧是头部玩家的生意
在刚过去的2019年,据不完全统计,共有超过20家生鲜电商关门倒闭。
2019年10月底,成立两年的水果会员平台“迷你生鲜”宣布,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暂停运营;11月底,社区生鲜电商平台“妙生活”宣布门店关闭、破产清算……
可以肯定的是,当这些因经营不善或因其他原因关门倒闭的生鲜电商们被淘汰后,行业资源定会进一步向头部玩家集中。
据移动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每日优鲜、盒马鲜生的增幅分别达到了43.9%和17.3%,其中每日优鲜在2019年用户规模持续增长,12月MAU已经达到了1152万,再创月活新高。
当然,在这次疫情影响下,几乎所有的生鲜电商平台都收获了大量的新用户与潜在用户。但对于生鲜电商平台来说,却并没有赚到多少钱,更多做的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虽然疫情催生了平台大量的订单需求,但在政府的调控下,相当多生鲜电商平台的相关价格均未有明显上浮,但成本价、运输成本等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即便卖得最好的也是低毛利的蔬菜。这就意味着,生鲜电商平台并未获得多大的利益。
此外,与传统销售渠道相比,电商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快速响应的供应链,这一点以生鲜为代表的农产品类却很难满足要求。在这条产业链上有众多参与者,从菜农、加工商到各级供应商,哪怕仅仅增加一个环节都会意味着更高昂的成本以及更大的风险。
周转快、库存低,既要缩短产地和顾客之间的距离,又要确保生鲜食品的质量和新鲜度,这是生鲜电商的黄金生存法则。但和传统商超相比,电商平台和地方农场接触较少,目前更多的电商平台正在操作一些应时应季的产品,却没有产生稳定的货源,这意味着成本会更高。
目前,国内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偏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果冷链流通率也在95%以上,而国内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低,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严重滞后。
生鲜电商一直难以解决水果、蔬菜在运输中的易腐烂问题,而消费者希望亲自挑选生鲜,这个矛盾几乎无法改变。而此次疫情中涌入的大量新用户并非不知道生鲜电商的存在,而是因为疫情让这些用户不再在乎菜品、菜价、配送速度,只要能完成最简单的购买就可以让这些新用户满意。
当疫情结束,餐饮商户重新开张、超市菜场等恢复正常运营,这些新用户是否愿意继续使用生鲜电商APP,依然存疑。更何况,在此次疫情前后,已经有很多线下超市、菜场都开始意识到线上价值,很多超市甚至便利店开始通过小程序、等模式展开送货上门活动,同时加强对周边消费者的用户管理。
数据显示,物美超市每日销售菜在春节期间出现了3倍增长,总量达到了700吨,永辉生活的蔬菜备货也是平时的三倍,大润发的商品采购料也同比增长4-5倍。
就当下情形推断,疫情结束后行业内肯定又会出现一次新的洗牌,而在疫情期间能够发展壮大的,依然是那1%的巨头。
短暂辉煌后,春天并未真正到来
此前,很多人都将03年的非典与国内电商的崛起联系起来,认为在此次疫情的推动下,国内生鲜电商行业也会出借机崛起,走向正轨。但殊不知,中国电商行业的真正爆发与当年的非典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03年非典时,阿里巴巴主抓的仍旧是B2B业务,而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则成立于非典末期;国内综合电商业的老二京东,更是直到04年才正式成立。那时,国内唯一真正成熟的电商模式是当当的“图书模式”以及被海外巨头eBay投资后又被收购的易趣网。
而如今这四家电商平台的差别和影响,也难以看出非典和中国电商崛起存在直接关联。所以,那些认为在疫情影响下,生鲜电商的春天已来临的论调也就不足取了。相反,疫情带给生鲜电商们的只是短期“快餐式”的发展,真正的春天还远未到来,而整个行业仍然是处于一个探索阶段,非常成熟的模式依旧没有出现。
目前来看,疫情并未结束,而生鲜电商们非但没有感受到“春天”阳光的和煦,反而还要应对短期增量带来的窘境。
据七麦数据显示,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APP在App Store总榜免费榜中从2020年2月16日便开始下滑,目前排名已低于2020年元旦之前的名次。
不仅如此,一些平台商品质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提升也让许多用户失去了对线上买菜的好感。尽管商品价格并不受平台/商家控制,因疫情影响人力成本的上涨、物流运输价格的上涨以及进货价的上涨,商家不可能大规模贴钱保持商品原价。
但无论是平台的主动涨价,还是被动涨价,消费者都会将对涨价的不满算在平台头上。如果平台提供的商品品质再不好,那更是容易被消费者暗自记上。
所以,商品品质的不好以及价格的上涨,肯定会让消费者对线上买菜的整体体验感下降。而如今随着疫情的缓和,复工潮已渐渐开始,线下的菜场、商场、超市等也逐渐开业。这就意味着原先突然转移到生鲜电商上的流量又将开始回归线下,生鲜电商的生意将被再夺走。
小结
如果就毛利润来看,生鲜电商行业的毛利润并不低,甚至于有些商品在源头采购阶段毛利润能到50%左右。但单量密度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是阻碍生鲜电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从去年5月,盒马的首次闭店,就能看出些许端倪。
有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的市场渗透率仅为3%,绝大部分用户根本没有线上购买生鲜的习惯,用户教育仍需要提高。
而今年年初疫情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行业的这一缺陷,不仅费用全免,而且全国覆盖。这就使许多生鲜电商企业或平台的获客成本极大的拉低,而且面对爆发式增长的需求,各大玩家似乎都取得了一席之地。
但疫情终归是要结束的,带来的增量也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并不是治疗行业亏损的特效药。所以当疫情退去,生鲜电商们最终比拼还是各家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以及在供应链、仓储、即时配送,甚至流量等全方位的布局。
无论怎样,生鲜电商自身的某些属性就已经决定了其高投入、慢回报的特征,所以想要在这个行业“赚快钱”是不可能的。而能熬过这个阶段的,大概会像近几年外卖、团购、打车等领域的竞争一样,“幸存者”屈指可数。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24) | 评论 2020-03-11 11:58 来自网站 举报
-
【京东物流不再是刘强东的“资金黑洞”】
近日,京东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京东的这份财报,多项核心指标表现超过预期。尤其在营收方面,此前预计京东2019年第四季度的净收入将介于 1630亿元到1680亿元,同比增长21%-25%。实际第四季度实现净收入1707亿元,同比增长26.6%,大幅超过预期。资本市... 展开全文京东物流不再是刘强东的“资金黑洞”
近日,京东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京东的这份财报,多项核心指标表现超过预期。尤其在营收方面,此前预计京东2019年第四季度的净收入将介于 1630亿元到1680亿元,同比增长21%-25%。实际第四季度实现净收入1707亿元,同比增长26.6%,大幅超过预期。
资本市场对京东的业绩表现非常满意,财报一经发布,京东当天股价大涨12.4%,市值突破632亿美元,与拼多多的436亿美元市值拉开近200亿美元差距。看起来,京东“中国电商第二大巨头”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而在京东这份整体向好的财报中,京东物流表现尤为亮眼。
京东物流从“资金黑洞”变成“成长助推器”
从财报中可以看到,整个2019年京东集团实现净服务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44.1%。在全年的净服务收入中,来自于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达到235亿元,占比大幅增长至35.5%,这个收入增长趋势非常惊人。
可喜的并不仅仅是营收增长,京东物流目前维持住的盈亏平衡,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在2019年之前,京东物流处于长期亏损之中。2009到2016年,京东累计亏损高达100多亿元,其中京东物流作出的贡献非常突出。
京东做电商是从2004年开始的,自建物流体系始于2007年,这个时间段入场,其实比起顺丰、“三通一达”这些前辈们来说,过于晚了一些。再加上京东物流一向只服务于自家平台,只进不出,没有外部收入,所以一直非常烧钱。
因此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京东有了把物流开放给第三方的想法,并且开始进行大力宣传。
2017年4月,京东宣布成立京东物流子集团,物流业务正式独立运营,开始向京东自营之外的服务商提供物流平台服务。从此之后,京东物流才算是慢慢开始为京东集团贡献有意义年的营收。
当然,营收并不能和盈利划等号。在刘强东2019年4月15日的内部信《致全体配送兄弟们的一封信》中有提到;“京东物流2018年全年亏损超过23个亿,这已经是第十二个年头亏损了。这还不包括内部结算盈余(京东零售的内部订单),也就是说,如果扣除内部结算,京东物流去年亏损总额超过28亿。”
考虑到京东集团2018年的净亏损同样也是28亿元,所以这一年京东物流的亏损额与京东集团的亏损额相当。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京东盈利能力的孱弱。
因此刘强东明确表示“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2019年4月之后采取了强制取消配送员工底薪、裁掉10%的高管层、“995”等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确实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二季度由于仓库和人员利用率提升,京东物流的效率得到优化,物流费用率同比降低0.6%至6.1%,达到京东上市之后的最低水平。这直接导致京东物流毛利率得到改进,实现经调整净盈利。因此刘强东得以底气十足的在2019Q2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京东物流已经实现盈亏平衡。
在2019年三季度和四季度,京东物流的费用率依然保持比去年同期下降的姿态。另外截至2019年底,京东物流外部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40%。所以京东物流外部订单量还在源源不绝的增长,收入增长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同时这也意味着,京东物流有望从京东最需要烧钱的“资金黑洞”,慢慢转变为推动整个集团收入稳定增长的“助推器”。
京东物流成疫情快递急先锋
翻过2019年,京东迎来了更为难得的发展机会。在京东四季度财报发布当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26.2%,较上月回落23.7个百分点。反映出受疫情影响,供应链上下游物流运行出现了暂时的停滞休眠现象。
更具体的讲,从业人员指数回落18.5个百分点至30.1%,可以理解为受复工延迟影响,已开工企业员工返岗率低于正常水平,而“复工难”正是导致物流行业持续承压的罪魁祸首。
对这一点我们应该都深有体会,疫情之下,交通管制导致长途货运效率大为下降,很多商家会直接告诉用户不能保证时效。“复工难”导致快递货品即使到达同城,也没有足够的快递员配送,而驿站恢复开业更加缓慢,所以用户无法及时取到包裹。
在物流行业陷入暂时的停滞休眠状态时,特有“仓配一体化”模式的京东物流,在2019年进一步优化效率的基础上,于疫情中大放异彩。
首先在防疫方面,截至2月底,凭借着供应链和物流优势,通过全国各地救援物资特别通道,京东物流已经累计承运了约5000万件、总重量超过1.5万吨的医疗应急物资,在防疫的物资输送工作中贡献突出。
同时全国范围内物流行业效率的下降,也给其他电商平台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但是京东物流凭借在疫情中的靠谱表现,不仅自身物流订单量爆发增长(数据显示,2月13日-19日,京东物流开放业务总单量环比春节假期增长达到126%),还帮助京东零售实现了老用户的加速回流和“京喜”下沉用户数量的高速增长。
截至目前,凭借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在防疫期间名利双收的互联网巨头只此一家。在这个过程中京东物流既博得了用户的好感和信赖,又向资本市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赢得市场追捧,可谓一石二鸟。
京东物流的未来:悲观与乐观并存
2019年京东在物流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至于弄出“京东兄弟梗”。但时隔一年,京东“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的战略定位已经初见成效。
京东物流算是在疫情“黑天鹅”之前就夯实了基础,在疫情中比其他玩家更有底气,而在疫情之后,或许也能确立更多优势。
但是这个优势究竟有多大,又有多牢固,可能并不乐观。
首先,京东物流的分量其实还比较小。京东物流虽然已经做了12年,2020年开始步入第十三个年头。但是京东物流真正开放给第三方,其实只有三个年头。所以目前贡献的营收,相对来说其实并不多。
财报显示,京东物流和其他收入在2019年达到235亿元。京东物流CEO王振辉此前有提到,2019年外部业务收入占比为40%。算下来京东物流2019年外部业务的收入就是94亿元左右。
如果把京东物流算进物流行业的头部玩家阵营中,那么这个收入属于垫底水平。比起其他几家快递公司有数倍差距,而比起京东物流视为对手的顺丰,差距超过10倍。
其次,头部玩家各有所长,京东物流并不具备碾压级优势。从宏观视角来考察整个物流行业,就不难发现整个物流行业,其实处于一种饱和竞争甚至是过度竞争的状态。
全国快递企业数不胜数,打出名号的都有上百家。而在头部玩家的阵容中,顺丰有飞机,站稳高端市场;通达系背靠阿里,不惧价格战;EMS永远不会缺少用户……几乎每一家都各有所长。
在疫情之中,京东的“仓配一体化”等优势得到充分展现,但是在未来快递行业旷日持久的竞争中,这些优势能保持多久,又能展现出多强的竞争力,其实并不好说。
再者,京东物流还在扩张中,投入还会增长,盈亏平衡其实很脆弱。据2019 Q2京东管理层电话会议称,京东物流目前仍然处于投入期。在四季度的电话会议中,京东管理层再次复述了这一观点。
财报显示2019年,京东收入成本增长了24.3%,达到了4925亿元。京东解释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在线直销业务以及向第三方提供的物流服务增长。
更进一步说,其实就是京东的自营零售和京东物流的收入成本,或者说销售成本在飞速上涨。这表明京东物流目前达成的盈亏平衡其实很脆弱,发展扩张略微激进一点,京东物流的盈亏平衡就有可能被打破,重新陷入亏损当中。
总的来看,京东物流在2019年和年初的疫情中,都作出了堪称惊艳的表演。在实现盈亏平衡之后,也从给整个京东集团拖后腿的角色,变成助力京东快速发展的推进器。但是京东物流要想在京东的“供应链战略”中发挥出更强大的作用,显然还需要经历更长时间的市场检验。
赞(12) | 评论 2020-03-11 11:14 来自网站 举报
-
【如涵新财报背后的网红经济江湖】
如果可以,如涵想复制无数个张大奕、李佳琪、李子柒的网红神话……网红电商有多火?互联网裁员潮当下,云南一所院校的淘宝直播专业毕业生全被预订;新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全民开启直播模式,服饰、美妆、卖菜、卖房、卖车……无一遗漏;还有那网红电商达人李佳琪、薇娅,他们的卖货传奇,给直播电商市场... 展开全文如涵新财报背后的网红经济江湖
如果可以,如涵想复制无数个张大奕、李佳琪、李子柒的网红神话……
网红电商有多火?互联网裁员潮当下,云南一所院校的淘宝直播专业毕业生全被预订;新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全民开启直播模式,服饰、美妆、卖菜、卖房、卖车……无一遗漏;还有那网红电商达人李佳琪、薇娅,他们的卖货传奇,给直播电商市场按下了快进键。
万物皆可卖,万事皆可播,草根变网红,不设限定的网红、电商与直播结合,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在直播电商市场,普通商家货卖得好,聚集到一定粉丝,知名度越来越高的之后,连买货的人都有了网红价值。而网红达人,虽然本身自带流量但也需要有识货的眼光,物美价廉粉丝才会买单,反之过度滥用网红红利卖假货只会名声、粉丝全失。
创造一个网红电商达人并不简单,既要有流量、有名气,也要有买货实力。而2020年,网红已经不是新鲜的词,网红红利期也早已过去,勤劳致富的法则在网红界很难再应验。原本单打独斗、红不红靠运气的行业规则,也变成了平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网红孵化模式。
因网红电商而生的企业不在少数,“网红电商第一股”如涵则是他们效仿的榜样。而如涵的财报像是网红电商市场的阴晴表,营收下降、亏损加剧、股价下跌,网红电商市场是“阴天”,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股票上涨,网红电商市场是“晴天”。
3月3日,如涵发布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如涵第三季度净收入为人民币4.821亿元,同比增长25%;归属于公司的第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2100万元,去年同期归属于公司的调整后净利润为1550万元。
回想,如涵上市后第一季度大亏、第二季度平稳、第三季度上扬,这条路子也应验了网红电商从初期的混乱到升温规范,直至现在被资本热捧成为“全民”标配的发展道路。
网红经济的增强
毫无疑问,以张大奕、李佳琪、李子柒、薇娅等为代表的网红,将网红经济进一步延续和增强了。
2016年,网红经济诞生初期,直播平台、MCN机构((MCN是一种新的网红经济运作模式,类似中介公司,上游对接优质内容,下游寻找推广平台变现))的盈利主要依靠粉丝打赏和广告收入。
2019年网红电商(指直播形式)爆发,网红盈利模式变得多元化,加速了流量和内容变现。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网红经济盈利模式会更加规范化、规模化,进而哺育网红社交电商产业,更会养活了一大批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MCN机构。
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哪儿有市场蓝海哪儿就有竞争。目前,网红经济仍处于红利爆发期,网红电商领域是MCN机构重点关注的掘金地。
2015年出生,由淘品牌“莉贝琳”转型网红孵化器的如涵,5年后成长为行业规模大、最具代表性的一家。
初期,如涵因初代网红张大奕备受关注,而后开展了红人经、电商业务、广告服务等业务,旗下的网红达人从一开始的淘宝平台延伸至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全网精准覆盖。在品牌营销环节,也形成从上游到下游,渠道、内容、终端全包揽的闭环式规模化营销。
而今,随着如涵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网红孵化培育能力逐渐加强,网红达人越来越多,加之电商直播领域的升温,如涵的变现能力得以提升、变现渠道拓宽,整体业务呈现增长的良好趋势。如涵向上发展的趋势也进一步吸引了长期在观望的资本们走入网红社交电商战场。
在网红电商领域,备受瞩目的还有从传统女鞋企业转型开展社交电商服务业务的星期六。
“网红经济概念股”星期六,近期因为股票短时间内涨停跌停而引起外界关注。设立至今,星期六旗下的遥望网络(MCN公司),在抖音、快手、淘宝直播等平台拥有网红达人50余位,签约明星艺人包括王祖蓝等10多位。而且,星期六进军网红电商的目标十分坚定,其官方表示:公司看好新流量形态下的短视频及直播带货的行业前景,未来将持续加大该业务的投入力度。
当然,2019年爆火的李佳琦、薇娅,他们背后的网红电商公司的美ONE和谦寻,也不容轻视。
李佳琪火了之后,美ONE提出全域网红的策略,孵化网络红人进军网红电商的势头不减。薇娅背后的谦寻同样想抓住这次机遇,在淘宝直播综合排名前20的主播中,谦寻已经签约了8~10个,签约对象还包括林依轮、李响、高露等本身就自带流量的明星。
据悉,在去年的“双11”大盘中,谦寻凭借9.71%的UV占据冠军宝座,美ONE以3.17%的占比排名第四,如涵的UV访问量排名仅排到第21名。
网红电商市场硝烟四起,侧面证实了网红经济的繁荣。而诸多入局者除了看中网红或者流量明星的超强引流的属性之外,更看中的是顶级流量和零售领域结合激起的水花。
养活了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的电商市场是吸引网红电商公司的重头戏。2019年“双11”当天,淘宝直播引导成交额近200亿元;快手电商2019年的“116卖货节”的“源头好货”2天出货5000多万单。这些数据都证明了,“电商+直播”的趋势已不可逆,而“网红+直播+电商”更有市场。
再者,随着网红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红电商版图不断扩张,MCN机构规模也在扩大。第三方机构克劳锐发布的《2019中国MCN行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MCN数量已从2015年的150家发展到2018年的超5000家,90%的头部红人都已被MCN收入囊中。
有意思的是,MCN机构不再是单纯地签约网红、生产内容、执行品牌推广任务充当一个中介平台,而是以网红身份为切入点深入各个领域,有的扶持网红做起了服装品牌,也有的推出网红营销内容做起了知识付费,还有从自营模式转向平台模式为品牌赋能,可见MCN机构多样的变现渠道和独特的生存法则。
网红经济引发的产业革命正在扩大和增强,而以如涵为代表的网红电商们在这场革命中享受了红利,也面临着创新发展的挑战。
如涵“出圈”不易
如涵控股作为网红电商元老开创下了很多“第一次”,近期发展劲头也是可圈可点。但是,网红电商野蛮生长了好些年,在转型精细化运营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涵控股面临着更多“第一次”的挑战。
如涵现阶段发展是稳健的,未来却不可知。
如涵有两条业务线,一是自营业务是如涵自己销售自身所有的自主产品;二是平台业务包括代销、广告模式等,以及让第三方进驻自身平台。窥视如涵对两条业务线的侧重,我们可以看到它“出圈”的走向。
众所周知,如涵前期发展全靠张大奕的网红营销加上冯敏“莉贝琳”的供应链支撑,也就是侧重自营业务,但现在这一现象发生了变化。
2020财年第三财季,如涵净收入总额为人民币4.821亿元(6,9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平台业务下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107亿元(1,59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服务收入人民币4,350万元增加人民币6,720万元或增长154%。
2020财年第三财季,如涵实现GMV(成交总额)17.03亿元(不含广告),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84.26%。其中,自营模式店铺的GMV为9.76亿人名币,平台模式的GMV为7.72亿人名币。
另外,如涵培养网络红人的决心越来越坚定,减少自营店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从财报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12月31日签约的网红数量增加到159个,而截至2019年9月30日为146个。另一方面,如涵自营店数量在2018年6月、2018年9月、2019年3月、2019年6月、2019年8月的数量分别为33、25、14、11、7。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随着如涵战略性转型,平台模式业务显著拔高,自营模式份额也逐渐降低,“张大奕以一人之力撑起整个如涵”的言论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消失。
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不会无端的被抛弃,显然如涵之前“网红+供应链”经营模式已不能支撑它的成长和壮大,这也是它转变为“网红+网红孵化+供应链”的模式,并宣称要平台要开放赋能的原因。
眼看张大奕独木难承压,冯敏想要批量复制多个张大奕,但张大奕的神话并不容易复制。
张大奕的网红营销之路走通后,如涵投入大量资金打造网络红人,先后发掘了大金、管阿姨等很多可供培养的网红“潜力股”,力求复制多个张大奕,以此叠加每个“张大奕”带来的财富。但是培养一个网红除了耗费的金钱和时间之外,直播环节容易祸从口出、私人生活也容易引起封杀。风险太高,复制多个张大奕来增加营收的路子注定不好走。
再者,供应链也是如涵能否“出圈”的重要一环。就算复制网红张大奕成功了,但没有一个强大的供应链,便无法在短时间撑起多个“张大奕”带来的庞大的销售量,这会打击电商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所以,除了依赖网红带来的流量,如涵更该注重供应链内功的锤炼。
总而言之,复制一个张大奕对于如涵来说不难,但复制通过张大奕创造财富的模式很难行得通。毕竟市场在变,新型社交平台领域中的营销网红的不断的加入,使整个行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财路”无法复制,又逢敌手
2019年的网红电商市场,李佳琪、薇娅掩盖了张大奕的锋芒不假。
社交平台多样化让网红生产变得简单,也让网红电商市场竞争变得激烈。微博生产网红、抖音生产网红、小红书生产网红甚至B站生产网红、唱吧生产网红、虎牙生产网红,即使各个社交平台的网红有重叠但数量还是很多。
当然,竞争激烈并不是网红电商张大奕退出、李佳琪、薇娅顶上的主要原因,红与不红还和内容生产有关。
微博时代,张大奕火了;直播时代(短视频时代),李佳琪、薇娅火了,而两个时代最大的不同是内容表现上的不同、用户习惯上的不同。微博上文字、图片、视频内容占大部分,张大奕红火时期营销内容也是以文字、图片和视频内容为主,而李佳琪、薇娅火起来的原因,直播功不可没。
图片、视频和直播之间的优劣,在不同情景下有不同的标准。但在电商领域,直播形式势必比图片和视频要好,图片、视频注重的是展示效果而直播则强调主播与用户的互动,在商品展示、粉丝互动、宣传上,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社交习惯,也更收获更多品牌商的青睐。
2019年直播成为卖货新战场,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直播买货的热度更高。
去年“双十一”当天,薇娅直播间观看人数为4315.36万,李佳琦直播间粉丝数量也有3683.5万。阿里财报也显示,已有超过50%的天猫商家正在通过淘宝直播卖货,包括美妆、服饰、食品、家电、汽车等行业。
平台粉丝量能够一定程度体现网红的热度,也能体现平台用户活跃度和用户量,两位公认的带货达人,抖音、淘宝直播间上的粉丝量明显比微博多。
网络数据,李佳琦微博粉丝856万、抖音粉丝3646.4万、淘宝直播间粉丝1704.9万,总共6207.3万。薇娅微博粉丝536万、抖音粉丝260.6万、淘宝直播间粉丝1247万,总共2043.6万。
从粉丝数量、业绩、规模来看,图片、视频带货的时代正在远去,直播带货成为潮流。而在抖音、快手、淘宝直播这样新的社交平台上,新晋带货达人蒸蒸日上,初代网红则显得吃力。
张大奕微博粉丝1164万、抖音粉丝28.3万、淘宝直播间粉丝1239.4万,总共2431.7万。微博影响力依旧维序,在抖音、快手等新平台上就显得力不从心。
眼看影响力每况愈下,张大奕开始了直播电商之路。2019年双十一期,自称直播新人的张大奕,前两天直播间观看人数最好成绩是1022万人同时在线,名列平台主播实时榜第四名,至此,其余场次观看人数从未超过百万。
网红电商公司主要的营收途径还是围绕网红流量变现,因而带货达人热度、粉丝、业绩对比也是他们所处的网红电商公司之间实力的比拼。
李佳琪、薇娅的崛起像当年的张大奕一样,他们背后的公司也和如涵一样有无限的可能,成长到一定程度后上市又或者超越如涵,也不是不可能。
对如涵造成威胁的还有互联网巨头的入局。
哪里风口哪里就有资本,这话一点儿都不假。2019年7月,淘宝直播发布“启明星计划”;京东宣布投资10亿元推出红人孵化计划;时尚电商蘑菇街也表示将孵化100个千万级的电商主播。即使,如涵背后有“阿里爸爸”,但资本来势汹汹不免让人心颤。
综上,在微博时代张大奕是红人,李佳琪默默无闻;在直播时代李佳琪是霸主,张大奕成了新人,同样的分析也适用于他们背后的电商公司身上。当下带货方式在变化,如涵也需调整步伐迎击对手、挑战新领域,而在这转变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因引流、孵化网红和开展新项目,而造成运营成本的增长。
花无百日红,如涵终会褪色?
网红电商求生之路不过“人红货好”,如涵作为一家开创网红电商历史的企业自然深谙此道。如涵长期以来,试图通过平台孵化大量网红,完成网红池的构建,从而以网红池为中心辐射、连接下游的其他业务,进而将网红电商规模铺开。
如涵CEO冯敏也表示:“我们是第一KOL孵化培养平台中国KOL电子商务部门,建立在KOL孵化的核心卓越能力之上。随着我们的前进,我们将继续扩大和提高我们的KOL池,并探索一些举措,使我们能够与更多的新的和新兴的品牌合作。
由此,对于如涵来说平台上的网红的打造、网红规模的扩张是汲取能量的为生之道,对网红的投资必不可少。
财报显示,如涵第三季度签署的KOL数量累计达到159个,较去年同期的113个增长了44%,覆盖超过2亿的粉丝群体。同时,如涵官方公布:基于KOL的大幅增长,与公司进行广告和营销业务合作的品牌数量也实现了高增长,KOL变现能力提升,合作的品牌数量增加到961个,同比增长91.82%,环比增长13.73%。
如涵目前还是“火的”,但网红KOL人数的增加、粉丝数目的增长意味着成本的增长。如涵要想通过增加网红人数来增强变现能力,就必须承担孵化网红的成本,换而言之,这个支出是必须的但成效却不可知。
如涵的主要支出履约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管理费用,在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中,如涵支出的履约费用、管理费用、市场营销费用均同比增长,其中市场营销费用增长幅度最大。
财报数据披露,如涵2020财年第三季度的销售和营销广告费用继续上涨,同比增加24%,与总支出增速持平,高于其他细分费用的增长。
而如涵销售和营销费用正是用于KOL孵化、培养、内容制作和培训的费用,以及相关支持团队,公司平台KOL的人员费用,还有公司的广告、营销和品牌推广活动的费用以及全方位服务模式下的相关运营团队。
如涵大手笔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于批量孵化网红和营销,以此来支撑因“腻了”而流失的用户和品牌。而用户喜好不定、网红经济变数大,这样的“式”的变现模式过于单一而且风险高。就目前市场发展来说,基于此“烧钱”模式来实现大幅度、可持续的盈利的难度比较大、可能性较低,这也是网红电商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盈利难题。
花无百日红,达人也是。现阶段90后、00后热忠于网红、综艺,但10后未必有同样的喜好,随着时间的流逝、用户的更新,网红达人终会过气,号召力、带货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这时如涵势必要为这些“过气”买单,要么及时用新人顶上,要么就此失去一批用户和品牌商。
总而言之,当红人过气的时间越快,盈利的变数就会越大,如涵为了维持或者扩大市场份额势必会升高引流成本、网红的服务费、佣金等等,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竞争对手加入后续的供应链的成本也会有所增加。基于支出高负担、盈利高风险,如涵未来或将会和网红一样褪色变得暗淡。
小结
就目前发展态势来看,如涵高增长的势头仍将延续,但居安思危必不可忘。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线上市场焕发新机,网红经济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全行业直播买货,全民挣当网红的发展势头,让如涵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行业爆发式增长后,便是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发展,届时网红与品牌之间的精准匹配、营销效果甚至供应链效率的提升,都很容易压垮基础不牢的企业。
而市场历经一番优胜劣汰之后,便会出现一些能与如涵匹敌的对手。考虑到这,如涵高枕无忧的假期结束,备战状态倒计时开始……
赞(13) | 评论 2020-03-10 13:45 来自网站 举报
-
【唯品会新财报:腰部电商王者的增长烦恼】
国内电商格局中,除了我们熟知的阿里、京东、拼多多三强之外,还有一类特殊的存在,就是存在于腰部的电商平台如唯品会、蘑菇街、聚美优品等。在这些腰部电商企业中,唯品会应该算是较为亮眼的存在。 唯品会以“品牌特卖”起家,一直以“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障”的定位深入人心,成立四年便赴... 展开全文唯品会新财报:腰部电商王者的增长烦恼
国内电商格局中,除了我们熟知的阿里、京东、拼多多三强之外,还有一类特殊的存在,就是存在于腰部的电商平台如唯品会、蘑菇街、聚美优品等。在这些腰部电商企业中,唯品会应该算是较为亮眼的存在。
唯品会以“品牌特卖”起家,一直以“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障”的定位深入人心,成立四年便赴美上市,树立其在特卖电商领域的品牌。但是近年来,随着电商流量见顶,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综合性电商纷纷将自己的业务触角伸向品牌特卖领域,唯品会正面临着增长的压力。
尽管之后唯品会展开了一系列自救举措,扩充品类、转型平台电商、尝试涉足社交电商等诸多领域,一顿操作猛如虎,公司反而陷入了定位混乱的复杂局面,不得不在2018年下半年选择重新回到“专注特卖”这条路上。
不过,品牌特卖已经不复往日气象,综合性电商巨头对垂直电商的挤压越发酷烈,使其增长越发艰难。
唯品会(NYSE:VIPS)近日发布截至12月31日的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公告。财报发布之后,唯品会市值应声突破百亿美金。毫无疑问,唯品会的新一季度财报亮点不少,但这是否意味着此前的“回归特卖”成功了呢?其实未必。
回归特卖,唯品会的财报答卷亮点在哪?
财报发布,外界普遍都在关注,究竟这份财报有何亮点,能让大家如此看好唯品会?翻开财报,会发现其亮点有二:其一是净利润同比大涨超过110%,其二是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9%。
2019年第四季度,唯品会总净营收为人民币293亿元(约合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61亿元增长12.4%。净利润为人民币15亿元(约合2.09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6.887亿元增长111.4%。
2019年唯品会全年净营收930亿元,较2018年的845亿,同比增长10%。全年净利润40亿元,比2018年的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88.7%。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50亿元,比2018年的27亿元同比增长84.4%。
显而易见,无论是从财报的季报还是从年报来看,2019年唯品会的净利润都有了一定增长,2019年第四季度的表现尤为抢眼。
2018年Q1-2019年Q4各季度归母净利润总体情况来看,比起2018年唯品会净利润的起伏不定,2019年以来,唯品会的归母净利润稳步提升。
同时,活跃用户数也较此前有了较大增长。其活跃用户相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9%,达到2860万人。考虑同级别的其他电商近乎停滞甚至下滑的情况,唯品会的新用户增长数还是值得肯定的。
比起2018年,2019年唯品会用户同比增速终于摆脱了2018年同比个位数的增长,稳步保持在11%以上。
此前增长近乎停滞的状态终于有所缓和,活跃用户数有了明显增长,这也让其本季度营收超出了资本市场对其的预期。
外界也对唯品会增长的潜力有了新的认知,近些年来唯品会为转型付出的努力也得到了积极回应。但实际上唯品会的转型之路并不顺利,其在转型路上反而吃过不少亏。
近些年来,唯品会为了应对巨头围堵业绩下滑的颓势,为了在主营业务之外,寻求更多可能性,渐次推出了多元化业务,但却无一例外,均以失败而告终。比如2016年唯品会追逐风口做互联网金融,2017年金融业务净收入达到2.5亿元,但是其坏账达到1.2亿元。
2017年10月,唯品会试水新零售,开设线下店面,最后因为线下门店不超过20家而草草收场。唯品会在多番试水均以失败而告终之后,2018年下半年,终于决心回归品牌特卖这个“传统”领域,但此时品牌特卖领域已经是强敌环伺,留给精品电商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彼时外界对唯品会重归“特卖”并不看好,认为这不过是又一次失败的尝试。但从回归特卖后2019的整个财年来看,唯品会在熟悉的特卖领域似乎已经找到了感觉。
各项指标向好,财报一经发出,唯品会市值应声突破百亿美金。看得出来,唯品会的新财报给了资本市场的一剂强心剂,迅速恢复了市场的信心。
盈利难解增长之困
本季度唯品会净利润同比增长111%,实现了强势增长。结合唯品会的实际状况来看,其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其自营业务和服饰品类贡献了高毛利;二是其降本增效工作取得成效。
根据财报来看,唯品会本季度的高毛利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其自营业务,二是其服饰品类。
根据财报显示,唯品会本季度的GMV为476亿元,同比增长14%。相比之前有所下降,GMV的增速虽然下降,但总营收仍然整体上扬,这表明本季度唯品会自营业务为其营收做出了更大贡献。
除此之外,净利润上涨跟唯品会的毛利上涨也有关系,而唯品会的毛利上涨跟其平台品类有关系,砍掉低毛利品类,专注高毛利品类也为其毛利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财报显示,服饰穿戴等品类为其贡献了70%以上的GMV。由于服饰穿戴品类的利润较高,带动唯品会毛利总体上扬,同比增长3.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3个百分点。
不过,唯品会表示,未来服饰品类对其贡献上升有限,估计会维持在70%左右,这表示未来唯品会还需要打造其他业务来换取收益的增长。除了服装品类和自营商品贡献了高毛利,在源头上增加了总体收益之外,其在“节流控费”上面也有了进展。
首先,占唯品会经营费用最高的履约费用大为降低,相比前一季度履约费用率降低了1.1个百分点,降幅最大;其次,营销费用率下降0.5个百分点,一般及行政费用率下降0.8个百分点。
履约费用降低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营物流的终结。品骏物流作为唯品会旗下自营物流,一直以来都是拖累唯品会利润表现的“元凶”,而这个元凶最终在去年第四季度被终止而画上了句号。
取而代之,唯品会选择与顺丰合作,由顺丰来代替品骏运送自家包裹。这一动作立竿见影,唯品会的相关履约成本下降2%,物流履约费用率下降1%。
相关费用的下降,这让其总体经营费用率进一步下探。通过增毛利降成本费用,唯品会在本季度挤出了“更高的利润”。
盈利常态化,对于唯品会似乎已属正常。从2012年第三季度开始至今,唯品会已经实现了连续29个季度的盈利。
本季度盈利有两个原因,一是特卖模式本就有着盈利的基因;二是本季度唯品会成本费用控制有效。正是得益于这两个因素,唯品会这才有了喘息的机会。俗话说,一美遮百丑,唯品会想要用大涨的净利润来掩盖其隐藏的问题,却并不容易。
对唯品会而言,最老生常谈的问题在于如何保持增长。这一季度,在增加收益的同时,唯品会还实现了较以往同期较快的用户增长。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其在市场费用下降,电商巨头斥资百亿大打补贴战的背景之下,仍然实现了“保增长”,这种战果得来殊为不易。不过,增长是一回事,实际增长带来的效果又是另一回事。尤其明显的是,唯品会月活用户增长的同时,营收增长却依旧疲软,即是明证。
保增长却难保质量
财报显示,唯品会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实现了620万人的新增用户,原有的用户从三季度的3240万增长到3860万。这在线上用户增长乏力,并且没有大规模参与营销的情况下实现,应该说成绩还算可以。
近年来综合性电商和平台型电商进一步做大,用户和商家向巨头靠拢、马太效应持续强化。此种情况下,大部分垂直电商的流量呈现停滞甚至下滑的状态,唯品会能脱离“增长停滞”的诅咒,靠的是什么?这620万人的新增,从何而来呢?
据了解,腾讯、京东近年来纷纷增持唯品会的股票,成为唯品会重要的外部机构股东。有了腾讯和京东的资本加持,唯品会自然不会放过“抱腾讯与京东大腿”的机会,唯品会接入腾讯的九宫格入口,京东也开放自有平台的流量给唯品会。
根据唯品会披露的相关信息来看,本季度唯品会的新增用户有22%来自于腾讯与京东的流量入口,而上季度有23%,可见京东腾讯对其扶持而新增获客的影响力明显。
此外,唯品会将免邮门槛从288元降至88元,在降低了邮购门槛之后,用户购买频次、转化率、停留时长等方面都有了显著增长。同时,由于终止品骏物流,而选择与顺丰合作,降低费用的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从而相应提升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
在多措并举之下,唯品会的月活跃用户数实现了稳增长。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唯品会并没有什么太好的运营手段来提高客单价,因而增长的质量并未提高。
根据唯品会方面披露的消息来看,唯品会在2017年-2019年这三年的客单价分别为1261.5元、1397.1元、1347.7元,客单价在2019年没有升高反而降低了50元,这就导致了月活用户增长,但收入增长不大,出现了“增客不增收”的现象。
增客不增收,前景不容乐观
根据唯品会过去几个季度的营收增速来看,其收入增长状况并不乐观。
从公开披露的财报营收增速来看,其营收的增速从2018Q1的24.6%下降到2019Q1的7.3%,营收增速虽有回升,但已经很难回升到2018年Q1的水平了。总的来看,其营收增长停滞的现象仍然严重。
营收增长停滞的背后,是传统特卖业务的式微。随着大品牌数字化程度加深,尾货滞销越来越少。加上在战略摇摆的过程中,中途杀出的爱库存、好衣库、购拉拉以及淘品牌特卖的推出,加大了唯品会拉新的成本,让其外部挑战越发严峻。
而正属于唯品会的新增长困局。唯品会为了摆脱困局,将目光转入线下,将赚到的钱投入线下商业的试探之中。比如,去年29亿拿下杉杉商业100%的股权,而杉杉商业主营的是奥莱特斯广场,正成为唯品会在线下的新尝试。
此外,唯品会线下生态还包括线下门店和唯品仓,前者布局购物中心,后者布局社区中,目前已经有上百家线下唯品会门店开业。
但这一试探的结果有待观察,撇开其线下布局能否缓解线上增长停滞的问题不谈,重新布局线下无疑会将唯品会拖入“重”模式化之中。线下所需要面临的一切挑战,又会让唯品会陷入全新的考验,尤其考验的是其线下运营的方方面面的能力。
线下商业选址、装修、布局、货品、流量的逻辑又与线上截然不同,稍有不慎,重新转亏也未可知。
尽管唯品会已经实现了连续29个季度的盈利,但其面临的增长困境,却远没有得到改变。从长远角度来看,其未来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22) | 评论 2020-03-10 11:37 来自网站 举报
-
【转战B端:360的新焦虑】
据说网络净土回归的第一步是“禁止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网络安全服务市场在向好发展。2020年3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实施。文件明确规定:禁止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消息一出,“明令禁止网络暴力人肉搜... 展开全文转战B端:360的新焦虑
据说网络净土回归的第一步是“禁止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网络安全服务市场在向好发展。
2020年3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实施。文件明确规定:禁止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
消息一出,“明令禁止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的话题迅速登榜微博热搜。人们对于网络安全性的重视和不安由来已久,特别是在当前的疫情时期,以各种形式填报个人信息的情况甚是频繁,不免让人心生顾虑。
细数做网络安全服务方面的公司,大大小小都有上千家,而创立15年的奇虎360(全名“三六零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可算得上是信息安全领域的“元老”之一。以往,当人们说起网络安全服务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企业还是360,其行业地位不言而喻。如今再去深入了解,才发现今时不同往日,360公司仿佛正在失去它的光环。
360公司最新的财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95.22亿元,同比增加0.77%;剥去转让奇安信股权所获得的29.86亿元投资收益,其归母净利润仅有21.9亿元,同比减少13.03%。
从财报数据来看,360公司已步入滞缓期,业绩尽显疲软的态势,且市值曾一度缩水高达3000亿元。
15年前,360公司乘着互联网红利应运而生。董事长兼CEO的周鸿袆将其定位于专注提供网络安全及软件服务,并推出“360安全卫士”,该产品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超过了瑞星和金山,成为当时国内用户数量最大的安全软件。
当在网络安全领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后,360士气大增并迅速孵化出不同类型的软件。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末,360公司旗下拥有360安全卫士、360杀毒、360手机卫士、360手机助手、360搜索、360浏览器、360导航、360智能硬件等多款产品,其中移动端产品的月活用户达到3.5亿,PC端安全产品月活跃用户达5.15亿人,覆盖网民人数的比例高达98.6%,已跻身行业第一阵营。
亮眼的成绩也让360公司顺利完成重组更名并回归国内市场,成为A股上市的第一大互联网安全公司,巅峰时刻市值曾一度触达4538亿元。然而,即刻的高光之后,业绩下滑、转型受阻以及公司高管离职等等问题却纷至沓来。
业绩沉沦
翻看360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该公司的营收数额在2017年第四季度达到37.84亿元的最高峰,之后便一直在人民币30-35亿元的区间上下浮动,迟迟未能攻破营收40亿元人民币的大关。
360整体营收数字近乎停止增长,也是受营收增速滞缓的影响。
财报数据,在2017年第四季度以及2018年第四季度这两个季度的增速均出现负值的状况,分别为-53.36%、-2.74%;而在截止2019年9月30日的前七个季度里,360公司的营收增速仅在8%左右变动,甚至存在连续负增长的情况。
除此之外,360的净利润和现金流纷纷呈现下降趋势。
净利润方面,360公司2019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1.24亿元,对比上一季度的34.05亿元大幅下滑了67%。其净利润的增速也由2017年第三季度的最高值2114.43%跌落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14.80%。
现金流方面,360公司由2018年第四季度的155.96亿元下降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105.92亿元,同比减少32%。另外,2019年第三季度期内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26.68%,而去年同期则为1.53%。一般来说,现金流能力的削弱,代表该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正转向恶化的态势。
更要命的是,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和现金流等各项业绩指标的衰减,影响了资本对360公司的估值。
根据媒体公开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榜单披露,360公司由2019年的第76名掉至2020年的第93名,总市值仅有1590亿元人民币,相较于上市最高市值时的4538亿元已大幅跌去近六成。与阿里巴巴、腾讯相比,360的市值则相差了数10倍。
转型迷途
眼看着业绩如此不尽人意,360开始琢磨着转型破局。周鸿祎曾说:“我特别想做出一两部有创新、有诚意的手机,要不然太遗憾了。”由此,进击手机市场便成为360转型的第一站。
2014 年,360以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8亿元)投资酷派并联手组建合资公司“奇酷”,将原有的奇酷、大神、360手机等品牌统一合称为“360 手机”,主打“安全”“大电池”的卖点。周鸿祎曾放出豪言:“对不起,这次我来给手机圈添堵了”。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手机市场已接近饱和状态、马太效应凸显,加之360自身的销售渠道较为欠缺且营销力度小,致使360手机的销量由2016年的500万部下滑至2018年的200万部,早早的跌出国内手机前十的队列,现在360手机业务也已被并入IoT业务当中,就此“隐世”。
在手机这条路子走不顺的360,转眼又跳进了另一个坑——直播领域。
彼时直播风头正劲,360乘风而上顺势推出基于360智能摄像头的一个用户分享平台——水滴直播,还接连投资了熊猫直播和花椒直播。
然而,360水滴直播很快被曝涉嫌侵犯被直播人的隐私权,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该产品进行低俗等非法生产及传播。360深陷舆论漩涡,刚有点起色的水滴直播被紧急关停。随后没多久,熊猫直播也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宣告破产。
事实上, 除了手机、直播等业务,不甘心的360也曾涉足网游、教育、云存储领域,甚至与东方明珠、光线传媒等媒体合作,尝试打造互联网影视娱乐类产品,如北京时间、360娱乐等等,可惜都没能溅起大浪花,360的转型行至末路。
干将离场
转型路上屡战屡败,有外部因素的制约,当然更多还是在于内部高管离职的变化动荡所致。
2019年5月份,360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石晓虹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及副总经理职务。公开资料披露,石晓虹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与周鸿祎是大学校友,曾一起创办3721网站,任职该网站公司的CTO,而后也随周鸿祎转战雅虎中国,创办360。
石晓虹与360并肩作战多年此番突然辞职,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热议。
实际上,自360借壳上市以来,前360集团副总裁李亮、COO陈杰、财务负责人姚珏、副总廖清红、高级管理人员尹小山、李旺、张备、许怡然、杨超、张帆、曲冰、谭晓生等人都已纷纷离职。其中,360公司还经历了董事长周鸿祎与总裁齐向东品牌分割的动荡。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道理放在企业上也同样适用。
高层人事的变动难免会动摇军心,对360公司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况且与新同事的磨合也还需要些许时间,而原来的得力助手们都已纷纷散去,如今只剩下周鸿祎一人单枪匹马,是否能够扛起业务转型这面大旗?
转战B端、G端安全领域,360拓展新航道
360公司在尝遍各个领域突围失败的苦水之后,它似乎也开始意识到安全牌才是自己的立身之本。
近些年来,随着消费互联网流量红利的不断消褪,以BAT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产业互联网,掀起一波实体产业的数字经济转型浪潮。据普华永道报告预测,2025年,产业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市值将会超过20万亿人民币。
面对如此极具诱惑的产业互联领域,360公司也迅速加码。
时下,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问题凸显,互联时代下网络安全的重要程度,尤其是政企网络的安全性不言而喻。鉴于此,360公司于2018年实施“大安全”战略,董事长周鸿祎对其明确为“3+1”,即三个安全大脑和互联网业务。
具体的三个安全大脑分别指向国家、城市以及家庭这三个层面,旨在解决这三个层面相关的安全问题,而互联网业务则是指目前360公司开设的搜索、导航等。
360先是对外发布了“360安全大脑”,综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IoT智能感知、区块链等新技术,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分布式智能安全系统,帮助政企单位或个人在遭受网络攻击时能够快速进行分析研判,并及时落实相应的安全抵御及修复工作。
而后,360还将旗下各项安全产品接入安全大脑,以期从产品中获取动态的安全样本以及相关的安全数据来进一步扩充和更新安全大脑的大数据资源,从而深化该大脑系统的网络安全响应及处置机制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提高360安全卫士等产品的安全防护能力。
官方资料显示,截止2019 年上半年,依托“360 安全大脑”的核心技术及能力,360公司持续对全球重要网络安全事件日均监测网络安全事件超过 150 起。在 PC 端与移动端共拦截钓鱼网站攻击约 404.2 亿次、截获安卓平台新增恶意程序样本约 92 万个、识别和拦截各类骚扰电话约 114.8 亿次。
另外,360公司先后入股了深之度、山石网科、翰思科技等泛安全领域企业。在B端,与统信软件公司联手展开合作,参与建设和维护UOS生态安全体系;中标2.4亿重庆市合川区360网络安全协同创新产业园一期项目;在G端,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天津高新区政府等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关于未来计划,360方面表示:在To B领域,尤其是开展政务网络安全方面的项目比较困难,一家去拿是拿不下来的,由此要通过自建、投资、并购等方式联合起来,才可全力拓展政企安全市场,并表示计划在未来3-5年内培养更多的安全生态企业。
360的根基与底气
进军B端市场,360公司是有备而来。
董事长周鸿祎曾经表示:“今天,中国在大安全领域最有可能把生态打造起来的就是360,我认为非我莫属。360定位技术赋能者,核心技术提供者,也是大数据的提供者,我们是生态的打造者。”
能够说出这般豪言壮语,表明360公司在安全领域是有能力且被外界认可的。
其一,360具备海量数据库,安全漏洞挖掘能力领跑行业,这毋庸置疑。据公开资料披露,360目前所拥有超过180亿的全球最大程序文件样本库,该样本库还在以日900万的数量递增;同时具备总数达22万亿条全球最全程序行为日志库,并以日380亿条的数量递增。
显而易见,如此海量数据不仅有利于其帮助政企第一时间识别潜伏的网络攻击,最大限度降低政企机密被窃取利用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提供更具个性化、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方案,促进全面提升政企单位的安全机制水平,为360公司的“大安全”战略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360庞大的用户体量,可以保障实时更新数据库。借助庞大的用户体量,360才能够及时采集和保持数据库的动态更新,以便实现自身技术的研发与完善,同时为其开展政企安全业务创造有利条件。
数据机构艾瑞咨询的数据披露,截至2019年9月30日,360公司 PC 安全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为 96.63%,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平稳保持在 5 亿以上,安全市场持续排名第一;PC 浏览器市场渗透率为 83.12%,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 4.3 亿;移动安全产品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 4.75 亿。
其三,360拥有顶尖安全专家团队,可为科研蓄力。2019MSRC全球最具价值安全精英榜显示,360公司伏尔甘团队(Vulcan Team)的两名成员分别包揽“最具价值安全精英榜”第一名及第二名,成为有史以来获得排名最高的中国人。而在该榜单内,360公司共有 10 名安全专家进入榜单,有7人进入榜单前50名。
与此同时,360的精英队伍为公司实现了专利申请总量破万件、授权专利数量达到4000多件的佳绩,对此,360公司还专门设立了3大安全研究实验室、3大安全平台、11大安全部门,为研发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一定规模的硬件基础配合精英队伍,这让360具有相关领域的研发实力,能够使其在网络安全的核心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大脑方面有所突破。只是,360目前具备的海量用户、强大科研实力仅是踏入B端市场的推力,并不意味着在进攻B端市场的时候能确保万无一失。
2020,依然焦虑
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内,全力押注网络安全领域的企业,360公司可谓是第一个。虽然当前的360在政企领域的网络安全体系已初具雏形,但依然难以保障该公司的未来会畅通无阻。
一来,巨头入局行业竞争激烈,360研发投入仍待加持。互联技术不断成熟,促使各类行业加速成长,网络安全产业同样在此列。根据IDC预测,在未来5年的时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总体支出复合增速预计为25.1%,远高于9.44%的全球水平。如此洼地引得各企业纷纷入局其中也包括了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
2019年,腾讯调整上升了B端安全的战略地位,在智慧政务项目、企业网站检测、APP漏洞扫描、移动开发检测、云安全等领域,不断排兵布阵。根据数据机构i智库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云技术专利分析报告》,腾讯在主机安全、账号安全、数据安全等安全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均远超360公司位居第一。
再者,阿里腾讯这些巨头在研发支出方面年均上百亿元,而360公司年均仅有20亿元左右实在是量小力微。
战略、投研对比下,尽管360拥有研发人员等的技术研发基础,但是假若对应的资金投注不到位,那么将不易开展科研项目,更难以实现360公司在安全领域立于不败之地的目标。
二来,B端市场开发任重而道远。目前,市场及渠道依然是网络安全行业最核心的竞争要素。360董事长周鸿祎曾公开表示,公司进军政企市场的打法是由产品导向、销售导向转变为技术导向、能力导向、实战导向。
简言之便是基于C端的积累,由此叠加满足政企安全服务需求的能力。
虽说360的安全产品在国内市场渗透率高达八成以上,但那仅仅指的是个人用户,360公司B端用户覆盖范围还需扩大。而扩张市场必然会对当前360现金流下滑的状态产生更大的压力,这也意味着360布局安全相比业内同行更加谨慎、步子也会更慢些。
最后,在5G技术落地成为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之时,车联网、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军事自组织网络都将构架至5G 网络上,互联网新事物的诞生极易引起黑客的兴趣,若对毫秒级响应、用户位置隐私保护等方面防护不到位便会沦陷甚至瘫痪,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以上种种问题叠加,可见360公司在5G时代下依然面临重重挑战,形势不容乐观。
写在最后:
常言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所有行业的生存法则。360自诞生以来,一直在移动互联网的路上兜兜转转,现在的它仿佛又回到了最初起家主打安全“标签”的样子,只是,市场环境早已不能同日而语,360要面对的不只是自身的问题还有来自市场的压力。
正如周鸿祎在ISC 2019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所说的那样:“网络战是一个敏感词,过去不让提,可我觉得要正视网络战的现实。企业网络安全将面临四大变化:对手变了、对象变了、手段变了、假设变了。”
处于幻化多变市场境况之中的360,未来会如何无人能下定论,只能是360自身去尝试和摸索。
赞(20) | 评论 2020-03-10 10:41 来自网站 举报
-
【2020:海航再迎生死大考】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一些中小企业似乎已经熬不过这个春天。不仅如此,发展势头较好的全球航空业,也在面临巨大冲击。病毒袭来,航班被大面积取消。2020年春运季,航空公司的现金流面临着极大考验。而正在断臂求生的海南航空集团(下称海航),时至今日已经步履维艰。2月19日,一则关于海南... 展开全文2020:海航再迎生死大考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一些中小企业似乎已经熬不过这个春天。不仅如此,发展势头较好的全球航空业,也在面临巨大冲击。病毒袭来,航班被大面积取消。2020年春运季,航空公司的现金流面临着极大考验。而正在断臂求生的海南航空集团(下称海航),时至今日已经步履维艰。
2月19日,一则关于海南航空要被拆分的消息在网络中被传开,刚复工就要面临重组?看客已经一脸茫然。
关于重组的传言提到,海航旗下资产会被规划到国航、南航、东航进行重组,不禁有人猜测这可能是一场行业内部消化之举。另外,还有传言称海航会出现人事变动,由海南银行董事长王年生担任海航董事长。
然而,这一切,却被海航在其官网发布的一则消息打破。2月29日海航发布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本集团风险化解工作》,其中有一个重要事项:宣布成立“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这是应海航集团请求,由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
与此同时,海航集团还发布了一则人事变更公告:根据工作需要,经2020年2月28日集团股东会、2月29日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改选了部分董事。
至此,债务缠身的海航,迎来管理层面变局。
危机种子早已埋下
海航集团成立于1993年,经过一路发展,海航成为了海南省的龙头企业,但一切并非你想象那般顺利。如你所见,海航寻求突变之路正意味着衰落的开始。
海航的命运从2003年开始发生转折,这是一场席卷全国的非典疫情。这一年的非典疫情,足足让海航集团亏损了15亿人民币。这一场危机后,为了让未来能够更好的抵御风险,海航决定选择一条捷径,并购。
2017年,海航集团的流动性危机爆发。2017年6月,银监会要求各大银行排查涉海外并购大型民企的授信风险,其中包括海航。据了解,时至2017年11月,在大规模的并购下海航集团的长短期债务仍高达6375亿元。虽然此时的海航集团,已经从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跻身到了第170位。但大张旗鼓并购下所付出的资金,却并非来自海航集团的现金流,而是大规模的借款和举债,此时的海航集团已是千疮百孔。
2018年初,海航旗下的七家公司遭遇停牌,海航的资金链问题被彻底暴露出来,海航集团董事长陈锋也无奈承认,海航目前正面临着资金困境。
短短三个月,海航就出售了海航集团在国内外的写字楼、地产、物流、酒店等项目。不仅如此,海航集团还将旗下海航地产持有的海南高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海南海岛物流股权进行转让;此外,海航集团还出售了希尔顿分时度假酒店集团25%的股权。
如你所见,海航集团在过去几年疯狂购买的资产,如今在一点点被卖掉。上演 “资产大抛售”的整个海航体系,在2018年内处理了近3000亿的人民币资产。
但海航的近况并没有因此得到好转。2019年4月29日,海航集团以59亿美元出售其持有的希尔顿全球26.1%股权,这是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单笔资产出售;2019年7月29日,海航集团16海航02债券”发生违约,未能兑付相应的本息,这成为了海航集团首支违约债券。
海航集团今日的艰难处境,与昔日大规模的并购关系重大。在过去数年里疯狂举债大手笔收购的海航集团,将会面临越来越多即将到期的债务,而在不断转让资产的情况下,海航集团的流动性却仍有巨大的缺口。
事实上,海航经营情况大起大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海航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对宏观形势的失误判断,由于盲目扩张,海航偏离主业,将精力和资金分散到各个领域;对此,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未能掌控好发展节奏,后果未能处置好,反应过来却为时已晚,只能以处置资产的方式缓解问题。
流动性是罪魁
除去人的因素,反复出现的流动性危机是海航徘徊于悬崖的罪魁。
2019年11月25日,海航旗下大新华航空发行的债券“16新华航空PPN002” 发生了违约情况,投资人因此并没有收到相应的本息。据了解,在大新华航空发生兑付危机的前夕,大新华航空在自身持有的海航控股股权解质押的同时,又重新质押融资。对于此举,大新华航空的解释是为了补充自身流动资金。
事实上,海航经常采用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早在2019年7月底,海航集团15亿“16海航02债券”发生违约。而在该债券违约的前夕,海航集团发行了22亿的私募债。
再来了解海航的负债率情况,根据wind数据,截止到2019年三季度末,各家航司资产负债率中,海航控股的负债率为65.01%;东方航空资产(600115.SH)负债率最高,为74.51%,南方航空、华夏航空分别以73.89%、72.49%位居二三。很显然,海航的负债率并不是最高的。
通常情况下,资产负债率高,说明在企业的资金中,来源于债务的资金比较多,这样则会引发较高的财务风险。但从负债结构来看,海航控股却面临巨大问题。时间截止到2019年三季度末,海航流动负债占比高达92%,流动负债总金额为1179亿元,远高于其他航司。这一数据表明,海航有92%的债务要在一年内还清。
而且,即便是没有这次疫情,海航的偿债也极其困难。在2019年第三季度的财报里,海航的账上资金是389.6亿元,即便是加上流动性较高的资产,非流动性资产也仅有513亿元。计算下来海航的短期借款加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总共是972亿元。考虑到公司日常运营所需要的资金,这些借款如果银行不续贷,海航是撑不过去的。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海航的流动性危机,大多是受到债务的影响。
显然,盲目扩张,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海航形成了大规模债务,长此以往,造成了海航管理层面的巨大压力。海航变局,并非孤立事件,恰巧反应的是以陈锋为代表的企业家群体,无法以个人意愿掌控企业生存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扩张、资源错配使得以陈锋带领的海航集团不得不用变卖资产的方式维系海航的生存,甚至需要依靠无数的消费者买单,填补窟窿。
活下来才是王道
对于海航的未来,更多人关心的是海航能不能活下来?会不会重组?
从2月29日下午海航集团发布成立的“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和董事会人事变更的消息中,我们又看到了政府的身影。
这并不是海航与政府初次合作解决解决海航危机。早在2018年,为了帮助海航集团化解流动性危机,与海航集团相关的银行及政府背景的债权人,通过协调机制委员会,一起组成联合工作组进驻海航集团,当时此做法的目的在于监管海航集团获得新增贷款,禁止重要资金被挪用,使海航集团聚焦主业,隔离风险。
当然我们也不会排除海航未来重组的可能。
海航的一名高管透露,海南省政府工作组与海航集团高管近期进行了四人谈话,得知一个信息,海航在过去一年的自救已经失败了,这也宣告着海南航空这一中国民航企业如今已危机重重。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海南航空经济效益长期低迷,最有可能的影响就是安全投入方面资金的减少和海航员工的工作状态,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安全隐患以及陆续有海航的员工失业。诚然,在这种形势下海航集团通过重组来改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并保证足够的安全投入,无疑是最佳选择。
或许,政府介入下的海航,意味着在杠杠时代中崛起的海航集团正走向终结,但依然存在很多的未知数,毕竟海航病因交错复杂,流动性差,还缺钱。而且最大的问题在于海航已经自救失败,这意味着,在庞大的债务迷局下,普通的方案很难有效,工作组必须另辟蹊径,才有可能帮助海航解困,甚至需要使用非常手段。
此外,时间也可能杀死海航,因为其短期内到期债务巨大,一旦再有逾期行为,极有可能要面对最终的死亡审判,以破产形式向外界告别。
回顾海航陷入内忧外患的窘境,令人历历在目。从海航在全球疯狂激进的扩张和并购中,我们看到了海航在多元化中经营的现状,但盈利贡献却非常有限。因此造成了一个拖累公司的极端结果。16新华航空PPN002和16海航02债券违约事件上,我们又看到了海航隐隐透露出债务压力大的危机,这其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营。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时间不会留给谁一个重新再来的机会。就如海航在这个激进扩张时代的走向终结,应该反思的是盲目扩大造成了巨无霸企业沉重的负担,导致组织架构效率低下,难以发挥协同作用,最后造成企业治理困难,走向深渊的结局下,我们要做的是,避免重蹈覆辙。
赞(15) | 评论 2020-03-09 11:51 来自网站 举报
-
【疯狂的石头科技:成于小米,也陷于小米】
在科创板登陆近一周后,石头科技于2月27日发布了非常亮眼的《2019年度业绩快报公告》。 公告显示,2019年营业总收入42亿元,同比2018年30.5亿元,增长37.81%;营业利润方面,2019年达到9.2亿元,同比2018年的3.8亿元,增长142.16%;归母扣非净利润... 展开全文疯狂的石头科技:成于小米,也陷于小米
在科创板登陆近一周后,石头科技于2月27日发布了非常亮眼的《2019年度业绩快报公告》。
公告显示,2019年营业总收入42亿元,同比2018年30.5亿元,增长37.81%;营业利润方面,2019年达到9.2亿元,同比2018年的3.8亿元,增长142.16%;归母扣非净利润方面,2019年达到7.6亿元,同比2018年的4.6亿元,增长65.11%。
作为第三家上市的小米生态链公司,石头科技是最给小米长脸的,不仅成立时间最短,市值也最高。
在大多数人看来,既然处于小米生态链,石头科技必然是靠小米的提携“带飞”起来的,现在石头科技的成功,有小米至少一半的功劳。而之后石头科技的发展,也将由小米的发展,尤其是生态链产品的销售情况所决定。
事实上,这不完全准确,从石头科技的招股书,以及近些年的战略方向看,背靠小米这颗“大树”起来的石头科技,并不想被外界烙上“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深刻烙印。
“翅膀”越来越硬的石头科技,一直在想着如何摆脱小米的束缚,以寻求更高的发展空间,并证明自己的独立能力。
“疯狂的石头”
1990年成立的美国irobot家用机器人公司,现在的市值只有91亿元(截止3月6日);1998年成立于苏州的科沃斯,直到2018年才登陆上交所,目前市值130亿元左右。
反观石头科技,不到6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前辈们不曾想象的增长神话,从第一款产品上市销售,到走向资本市场,石头科技其实只用了不到4年时间。而且,石头科技上市首日发行价从271.12元上涨到500.1元,涨幅为84.46%,并创下科创板最高股价的记录。
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资本市场给出的价格,石头科技都是“疯狂”的,疯狂发展,疯狂上涨,疯狂吸引眼球。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由疯狂的财务数据所支撑的,只有穿透石头科技的财报,才能找到其中疯狂的理由。
1、飙涨的营收和利润
四年来,石头科技的营收与净利润呈现出飙涨之势。
据招股书,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1.83亿元、11.19亿元、30.51亿元、42.05亿元。4年时间不到,石头科技营收就增长了超过20倍。而且,石头科技还在利润上实现了质变。2016年,石头科技还处于亏损状态,到2019年,石头科技已经实现了7.56亿元的净利润。
石头科技短短四年在赚钱能力上实现脱胎换骨的原因,就是明星产品受到市场极大欢迎。虽然石头科技至今为止只有两大类产品,分别是智能扫地机器人和手持无线吸尘器,但是也正是这两类爆品,成为石头科技收割市场和消费者的核心引擎。
2016年,石头科技的第一款爆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共销出超15万台,当时的市场定价为1699元;2017年,石头科技的两款产品销量接近90万,均价进一步提升,迅速将石头科技的营收拉高了5倍多;2018年,石头科技的三款产品销量总和超过210万,营收较2017年再增长近172%,超过30亿元;2019年上半年,石头科技四款产品销量总和超过147万。
可以说,石头科技一路都是靠“爆品”上位的,几乎每年的新产品都能创造极高的销量,有非常好的市场。同时,这些爆品的毛利也比较高,因此让石头科技像坐了火箭一样,营收和利润一路飙涨。
2、光速提升的市场份额
爆品不但为石头科技搬来了一座座金山,也让年轻的石头科技一跃跻身为业内头部企业。
据石头科技在招股书中引用的来自中怡康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石头科技全系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为23%;在国内线上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二,为26%。
纵观石头科技近几年的市场地位变化,可以发现石头科技几乎是以一年提升一个市场地位量级的速度,来占领智能清洁机器人。在石头科技产品正式上市的第二年,石头科技凭“米家”爆品已经跻身线上领域老三,占比达10.3%。
从另一角度看,选择做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的石头科技,在追赶老大哥科沃斯的这条路上,越走越快,与科沃斯的市场份额差距也越来越小。
短短几年,石头科技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创业者摇身一变,成为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对于市场地位的提升,石头科技在招股书中如此解释道:“由于产品优秀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在石头科技看来,用好产品打动消费者,是其站到第一梯队的根本原因。而且以目前的趋势来看,石头科技对市场份额提升的野心依然很大,未来将在新项目、产品技术、渠道等方面加快布局,这意味着在市场份额上,石头科技依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成于小米
没有小米,石头成不了。今天的石头科技,是小米托起来的。在石头科技登陆科创板当天,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多个社交平台为其道喜,称“石头科技上市,再次印证了小米生态链模式的成功”。
小米系、小米生态链、米家产品……石头科技身上烙着极多的小米标签。在石头科技的招股书中,“小米”一词被提及807次。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作为小米生态链的石头科技,就像是小米的一个子公司,从孕育到喂养,都由小米这个“妈”一手操劳。这样的关系是比较特殊的,它比密切合作伙伴还要更近一层,双方在业务、渠道,甚至是股权上都有非常近距离的联系。
成于小米的石头科技,主要从小米那里取得了两块有力的跳板。
1、资本输血
与小米相关的资本几乎贯穿石头科技的整个发展周期,为其进行必要的、及时的资本输血。
石头科技2014年成立时,只有四个股东,分别是昌敬、丁迪、毛国华、吴震,但是很快在石头科技第一次增资时,小米的资本开始介入,成为石头科技的股东。
2015年3月第一次增资时,由小米公司控制的天津金米首次出现在增资人中,占到总出资比例的30%;2015年9月,石头科技再次增资并进行股权转让,天津金米出资比例占13.32%:2016年3月,顺为出现在股权转让的受让方名单中,占股0.3%。
随后由石头科技发起的多次增资及股权转让事项中,天津金米和顺为都有参与。根据计算,天津金米和顺多年为石头科技共注资超过600万。截止上市前,顺为和天津金米分列石头科技股份比例的第二、三位,分别持有12.85%和11.85%的股权。
从石头科技的整个股权关系发展过程来看,小米系的资本入场时间已经比较早,天津金米和顺为,都是在石头科技有营业收入之前入股。虽然我们对小米系入股石头科技的具体细节未作考证,但是小米系资本对石头科技的助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第一,是资本的背书效应;第二,是运营发展资金的支持,主要是前期的研发费用。由于早期支持石头科技运作的资本其实并不完全来自于小米系资本,所以说小米系资本真正在资本层面对石头科技的利好,还是来自于第一点的背书。
天津金米在2015年3月入股石头科技后,髙榕、启明、GIC等资本就在次年位列增资名单,正式成为石头科技的股东。而此时,石头科技的第一款产品还未上市,足以说明小米系资本的“带货”能力,髙榕、启明等资本方的加入,也让石头科技在资本层面逐渐硬了起来。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诸多投资案例中,我们都能看到顺为、启明等资本共同出现的身影。在石头科技这个投资案例中,关系紧密的资本方跟着小米系资本进场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对石头科技而言,越多实力资本的加入,意味着更强的背书作用,石头科技这种创企,在没有严重发展和生存问题的情况下,将长期受益于此。
2、渠道和供应链
对于石头科技这样的智能硬件公司而言,供应链是极为关键的,好的供应商、丰富的供应商选择,意味着硬件的开发空间更大、能够准确定位市场目标,精准控制产品成本。
石头科技第一款产品的面世背后,有着小米在供应链和渠道方面的全力支持。供应链方面,小米为石头科技引入了强力的高质量供应商,比如欣旺达、Nidec、夏普等。
在小米生态链2016秋季沟通会上,石头科技CEO昌敬曾直言小米给予了包括供应链、ID设计、产品定义等方面的支持,表示“没有小米生态链的支持,我们也走不到今天”。
昌敬很明白,对于石头科技这样的创企来说,成熟可靠的供应链意味着已经成功了一半,并在起跑线上领先了那些没有任何支持或支撑不足的同行们。
而在渠道方面,由于首款产品主要是为米家打造,所以只能在小米的米家等官方渠道进行销售。值得注意的是,石头科技的首款自有产品依然是靠小米,2017年9月,石头智能扫地机器人在米家开启众筹,当年,石头科技这台产品卖出了超5.5万台。
小米渠道巨大的流量和曝光效应,可以说为石头科技的品牌力增长铺了一条很好的路。石头科技就像站在一个巨人肩膀上俯瞰,所以跳的很高并不是很难的事。
直到现在,虽然石头科技已经有自己的官网、旗舰店等销售渠道,但小米依然为石头科技在一些地区作关键的渠道支撑,比如中国台湾的线上和线下渠道。
陷于小米
石头科技的基因是一个小米生态链企业,但是这种基因又在某种程度上困住了石头科技的发展。
在石头科技的招股书中,有关小米的风险披露占到了所有风险的一大半,具体集中于股权、生产、销售等方方面面。
比如在关联交易风险一项中,石头科技与小米的关联交易营收总额,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别占石头科技营销总额的100%、90.26%、50.17%。在共有专利风险一项中,招股书提到截止报告期末,小米和石头科技共有59项境内专利、5项境外专利,而且这些专利除了石头科技外,小米也可以无需石头科技的允许,自己拿过去用。
相关风险是企业上市必须透明披露的重要信息之一,目的是让投资人意识到公司的不足之处,谨慎投资。不过从招股书中披露的这些与小米相关的风险来看,石头科技在诸多核心发展运营环节,都在理论上存在小米这一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石头科技的确很依赖小米,尽管小米成了石头科技过去几年快速发展的跳板,但是石头科技也因此不得不面临一些突围阻碍,以及隐性天花板。
1、性价比
小米品牌对外的一个核心标签就是性价比,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石头科技这几年虽然有了自有品牌和自有产品,但是或多或少都有着性价比的印记。
这里需要说明,性价比不一定不好,但是一直做性价比产品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利润率和市场受众规模上,主打性价比产品的公司,很难有进一步突破。拿小米本身举例,此前一直在尝试进军高端手机市场,今年推出小米10系列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心,但是市场上不看好的声音依然非常多。
石头科技尽管有了米家之外的独立品牌——石头和小瓦,但是这两个品牌依然有非常明显的小米痕迹。
石头品牌是2017年推出的,小瓦品牌是2018年推出的,从价位来看,石头品牌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平均要比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高一截,小瓦则比米家低。所以,以米家为标准,石头科技分别将自有品牌分布在米家的两侧。
但是大多数系列产品,其实和1699元的米家智能机器人差不多,总体来说石头科技的自有品牌并未突破中低端市场定位,即便是最高价位的扫地机器人,也未突破3000元。这里可以拿同行的产品价格进行对比,比如科沃斯目前在售最高价位产品在3999元,并且科沃斯有多款产品价位在3000元之上。
当然,从另外的角度看,石头科技目前似乎很难布局高端扫地机器人市场。一方面是由市场现状决定,即中低端产品更受用户欢迎,也能更好地打开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受性价比思维影响,定位、设计、开发更容易上手。
此外,还有一个可参考的关键数据,就是平均售价。据招股书,2019年上半年,石头品牌产品的平均售价为1926.8元、小瓦品牌产品的平均售价为1114.31元。所以说,石头科技自有品牌依然还是普遍受到中低端市场消费者的欢迎。
2、利润率
小米曾承诺“综合硬件利润率”不超过5%,这种限定利润率上限的打法,在石头科技的身上也有一些影子。
2019年上半年,石头科技综合毛利率为32.5%,略低于科沃斯的37.28%。过去四年时间,石头科技的综合毛利率一直在提高,但是依然还没有超越科沃斯。
米家品牌是石头科技利润率提升的最大阻力。由于米家品牌是与小米一起合作的,石头科技在招股书中也提到,相关米家产品的都由小米进行终端销售,也就是定价权在小米手上,因而利润率比平均水平要低。以手持无线吸尘器为例,2019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3.58%,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2016-2018年的毛利率水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毛利率竟然还在不断下降。2016年,该产品的毛利率为18.99%,到2019年6月,该产品的毛利率下降到了13.91%。这里推测主要原因是产品降价促销导致,因为招股书中给出了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2019年上半年的平均售价,为1126.28元,而这款产品最早推出的市售价格为1699元。
不过石头科技的自有品牌小瓦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综合利润率。2018年,小瓦品牌毛利率为23.96%,比综合毛利率低近5个百分点,2019年上半年,小瓦品牌毛利率为28.03%,依然比综合毛利率低4.47个百分点。
“去小米化”是长期任务
石头科技似乎很清楚,为了未来发展,自己不能仅仅只定位于一个小米生态链企业,所以石头科技一直在“去小米化”。
2016年,米家品牌产品(不含配件)营收为1.81亿元,占总营收的98.58%,到2019年上半年,米家品牌产品(不含配件)营收为8.63亿元,占总营收的40.59%;毛利润方面,2016年米家品牌产品(不含配件)实现毛利0.34亿元,占总毛利的97.43%,到2019年上半年,米家品牌产品(不含配件)实现毛利1.2亿元,占总毛利的17.31%。
从营收和毛利占比变化来看,石头科技“去小米化”的成果已经比较可观。具体来看,石头科技过去四年在“去小米化”上的努力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产品和品牌矩阵“去小米化”。从只有米家品牌,到米家、石头、小瓦三大品牌,石头科技实现了自有品牌的零突破。
其二,盈利能力“去小米化”。前面提到米家产品普遍毛利率低于石头的自有品牌,过去三年,石头科技自有品牌的毛利一直在稳步提升,远超米家品牌毛利率。
其三,渠道“去小米化”。一开始,石头科技没有自有销售渠道,全部依靠小米官网和小米之家的线上和线下渠道,现在石头科技在绝大多数市场,都有覆盖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完全独立于小米。
过去几年,“去小米化”为石头科技带来了更高的利润、更大的交易规模、更高的市场知名度。这或许就是石头科技这个年轻企业敢于“去小米化”的核心原因,毕竟只做米家产品,很难赚什么大钱。
石头科技更想要成长空间,如今已经上市的它,更要以一种投资未来的心态去经营发展,这意味着石头科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需要“去小米化”,进一步提高利润率和市场地位。
但是,石头科技不可能完全去小米化,即使放到长期来看,概率也不大。一方面,石头科技需要小米的影响力、供应链资源,甚至是后期集资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石头科技身上有建设米家相关垂直品类生态的巨大任务,米家生态链的建设也需要石头科技的支撑。
所以关键在于“去小米化”的程度。假设石头科技去小米化完成了一半左右的进程,那么其实已经在利润和规模上有很大进步,后面需要进一步掌握好这个进度,石头科技才能完成更高的突破。
写在最后
昌敬曾在2019年底的一次采访中将石头科技与小米的关系定义为“商业战略关系”,表示石头科技独立发展和与小米合作并不冲突,未来将会更专注于自有品牌的发展。
石头科技的上市,其实也是其与小米关系改变的转折点。上市之前,小米为石头科技起到孵化作用,上市后,石头科技会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大胆。
追求独立,追求自主品牌,这其实是石头科技与其他不少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一个本质区别。石头科技短时间内达成如此成就,也和这股劲有关,里面透着野心和狼性。招股书中,石头科技透露出未来在海外大举扩张的战略,且已经在日本、芬兰、美国等国家建立相关公司。
但小米可能一直都需要石头科技,尤其是越来越强壮的石头科技,这或许也会让石头科技一直困扰于“甜蜜的烦恼”,为小米调整战略、为小米调整步伐,为小米生态链“赴汤蹈火”。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11) | 评论 2020-03-09 10:22 来自网站 举报
-
【金山办公:千亿市值撑不起英雄梦】
疫情黑天鹅事件之下没有一座孤岛,风雪几乎扫荡了所有人。疫情之下,最为直观的反映是股市。2月3日鼠年开市,雪崩式的开盘下跌几乎没有人能够幸免,A股历史罕见的超过3000支个股跌停,全天沪指下跌7.72%,深指下跌8.45%,创业板下跌6.85%。整个盘面几乎溃不成军,全线飘绿。但在... 展开全文金山办公:千亿市值撑不起英雄梦
疫情黑天鹅事件之下没有一座孤岛,风雪几乎扫荡了所有人。
疫情之下,最为直观的反映是股市。2月3日鼠年开市,雪崩式的开盘下跌几乎没有人能够幸免,A股历史罕见的超过3000支个股跌停,全天沪指下跌7.72%,深指下跌8.45%,创业板下跌6.85%。整个盘面几乎溃不成军,全线飘绿。
但在全面飘绿的盘面上,在线教育、病毒防治、云办公等板块却突破围线,逆势上行。在云办公板块方面,二六三、苏州达科、会畅通讯、金山办公等均一路上升,尤其是金山办公从2月3日的开盘171.9元/股之后一路狂飙,截止至3月3日午盘收盘价为267.9元,涨幅将近56%,市值高达1237.28亿元。
“WPS是个英雄的梦想。”在金山办公将要上市的前夕,小米创始人、金山软件董事长雷军在发出的全员信中如此说道。而这一次,已经蛰伏了32年的老将金山办公好像终于等来了风口。
此次云办公概念的爆发,直接让金山办公跨越千亿市值的大关,但是千亿市值的身价并没有带给金山办公高营收。
2月27日,金山办公发布了2019年度业绩快报。根据财报数据,金山办公2019年实现总营收为15.79亿元,和上一年相比增长39.8%;净利润为4.03亿元,和上一年相比增长29.73%。和金山办公的千亿市值相比,其总营收确实低的不太相匹配。
另外,风口之中看似起飞了的金山办公,实际上却面对着强悍对手的重压。在办公软件的行业里,微软的office力压金山办公的WPS,据悉微软的office业务2018年实现收入283.16亿美元,而金山办公2018年的营收仅为11.30亿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糟心事还有,2019年前三季度,金山办公均出现了净利润的同比下滑现象。从长远角度来看,金山办公在高市值低营收、巨头力压下,离真正成为“民族软件的排头兵”的目标还要走过很长一段路。
只是,金山办公正处在风口之中,这不禁让人猜测,金山办公会成为“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还是“风口过去摔死的都是猪”?
金山办公翻身
“等得太久之后,你都不相信这是真的。”雷军难掩激动的心情。
金山办公在历经20年的等待,几番波折从深圳创业板一度转战至上海科创板之后,终于成功上市。而这是雷军实控的第三家上市公司,金山办公的一经上市就受到了资本的热捧,打破了上市即破发的魔咒。
2019年11月18日早上9点半,金山办公在上交所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开盘140元/股,和发行价45.86元/股涨超幅度超过200%。截止至收盘,最终涨幅为175.51%,金山办公报收126.35元/股,市值高达582.47亿元。
金山办公大受追捧,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将云办公推上风口。
天眼查的数据显示,国内当前一共有4500家云办公企业。2月3日复工第一天,大约有2亿人涌进远程办公,直接使钉钉在2天之内就扩容2万台云服务器;同时企业平台使用的企业也急剧增加,从开工首日起企业持续着十几倍到几百倍的扩容。另根据七麦数据网站显示,在苹果App Store应用总榜上前五名的APP中,有3个都是云办公领域的APP。
将WPS作为核心的金山办公,其核心业务之一就是云办公,它同样也被风吹了起来。
从1月23日起,金山办公用户增长迅猛,WPS表单服务器的扩容达到5倍。2月3日正式复工之后,多人协作和远程会议功能的用户使用频率激增,金山文档的在线office扩容1倍,远程会议服务器扩容达到3倍。金山办公的备用服务甚至已经全部上阵,而不得已启用金山云的云主机支撑运作。
风口之下,金山办公成为远程办公的香饽饽。2月3日开盘,金山办公从171.9元/股一路狂飙,截止至3月3日收盘价为270元,涨幅将近57%,这也直接让金山办公跨进千亿市值的大门。
这与曾经的金山办公相比,可以说是置死地而后生。
1980年求伯君带着WPS1.0出关,当时WPS1.0批发价为2200元,年销售达到3万多套,用户累积近2000万。“出道即巅峰”的金山办公,在国内的办公软件市场占有率曾一度高达90%。但是时代风云变幻,1990年IBM、甲骨文、微软等跨国软件巨头进军中国市场。微软的影响更是被业界直言,“微软之下,寸草不生”,一时之间各种中文处理系统纷纷陨落。
盗版猖獗再加上微软重压,金山的处境也越发艰难。雷军曾感慨:“WPS在微软Word面前死过一回”。
如今32岁的金山办公市值大涨,成为咸鱼翻身的典范,可人们还是疑惑:WPS能成为金山办公的护城河了吗?
根据金山办公招股书中的数据,在2016-2018年间金山办公营收分别为5.4亿元、7.5亿元、1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2.1亿元和3.1亿元。和一路狂飙的股价和市值相比,金山办公仅仅依靠WPS所带来的营收似乎还不能够有力支撑其后续的路途。
2019年前三季度中,金山办公的总营收为10.42亿元,净利润为2.04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减少2.51%。对此金山办公的董事长兼CEO董珂表示,这是由于2019年在技术方面投入提高较多,所以净利润有所下降。
研发占比重,这对于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来说无可厚非,但是金山办公在研发上的支出和微软、阿里、腾讯相比,还是显得相形见绌。在微软2020财年Q2财季的数据表示,其研发支出达到了46.03亿美元,而金山办公2019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仅为4.38亿元。
在金山办公的财报数据中,研发费用占据相当高的比重,这也意味着金山办公要承担巨额成本。由此,对于如今乘上风口的金山办公来说,如何加快脚步巩固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成为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护城河的堆造
求伯君曾经说过,“只要金山还在,WPS就还在!” 在遭遇了一系列的沉重打击之后,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金山引进事业部,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再成立四个事业部,即WPS、金山毒霸、金山词霸、西山居。
后来在雷军的建议之下,求伯君重写WPS,正是这次重启让金山办公走上了正轨。
在2005年9月,经过三年时间的苦战之后,重版再来的WPS Offiee200正式版发布,这一版本的WPS几乎与微软的office操作界面无异。而后推出的“免费+兼容”模式,让WPS重新焕发活力,将流失的用户重新拉回。
根据金山办公招股书中的数据,截止至2019年3月,金山办公的主要产品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3.28亿,WPS的注册用户总量为2.80亿,WPS办公软件用户在国内的办公市场用户总规模占比达到42.75%。
在此时,国家对于信息安全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办公软件的自主可控成为重要的一环。
作为本土软件可以与微软一较高下的金山得到注意,根据金山办公给出的信息,金山办公已经为党政机关内、能源、教育等多个领域提供制定化的办公产品和服务,业务覆盖了中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政府、400多个市县级政府。金山办公在办公软件的G端市场,打开了一条通道。
金山办公在国内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之后,极力的推进海外市场。但在推进国际市场这一方面,金山办公还是显得有心无力。
海外地区对于金山办公总营收的比例贡献还是很小。根据金山办公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在2016年-2019年3月,除了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场在金山办公的总营收占比为5.92%、5.89%、6.19%、10.09%。2018年在海外地区的收入仅有5483万元,与此同时日本地区的收入贡献比例也在不断减少,出现下降的趋势。
金山办公除了海外地区的推进并不乐观之外,对于进入企业市场也并不轻松。根据enlyft数据,在全球的受访约376万家企业当中,倾向于Google Apps的公司达到212.06万家,占比达到56.38%;选择微软办公软件系列的有138.85万家,占比超过40%;而选择WPS的企业占比不到0.01%。
在办公软件的需求还是更加看重企业市场的情况之下,金山办公仍然没有达到深挖企业市场的程度。尽管金山办公现在已经在国内显山露水,在G端市场也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在要怎么打开更大的市场上,金山办公仍然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再找金山银山
在云办公概念下,阿里钉钉登上首位。在苹果App Store排行榜上,钉钉已经连续数日排名第一。不可否认钉钉在这一场云办公爆发的潮流中,获得了众多用户、打开了更多市场通道。
钉钉蒸蒸日上对于金山办公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在钉钉APP里的文档功能则是由金山办公提供的,而且阿里对金山办公的支持由来已久,盟友关系牢靠。
在2016年-2018年间,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妈妈、天猫以及淘宝成为金山办公的第一大客户(广告推广方面),其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30亿元、8625.21万元、1.57亿元,占比分别达到17.29%、15.90%、13.87%。
除了背靠阿里这座金山之外,金山办公还把握住了腾讯这座银山。
金山办公在确定“云、多屏、内容、AI”作为未来办公的“四大件”之后,WPS对于云文档这一块就在持续推进。目前WPA云文档累积储存已经达到32.8PB、文档数达到340亿,同时WPS的云办公支持在线office,不需安装APP就能进行办公。
基于金山办公的技术以及腾讯会议的强化服务的需求,双方达成了合作关系。金山办公将把WPS文档协作能力赋能腾讯会议,腾讯会议也会助力WPS,让文档在会议中更加的自然。让用户不管是在WPS还是腾讯会议中,都能够得到更好的会议体验。而此次金山办公与腾讯的进一步合作,也让金山办公取得更多的资源。
除了阿里与腾讯这两座大山之外,金山办公还把握住了京东与百度这两大“金主”。
京东在2017年和2018年进入金山办公的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分别达到5.84%、6.97%。百度则在2016年就已经成为金山办公的前五大客户之一,收入贡献占比达到5.13%。
虽然金山办公可以说是已经把握住了国内互联网的绝大多数资源,但要注意到的是金山办公和巨头之间合作的内容,更多的是在于互联网广告推广方面,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到核心的云办公层面。
未来,只有金山办公与国内互联网头部之间的合作,从互联网广告推广转向云办公等方面,才是将WPS作为核心的金山办公,能够继续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成也WPS败也WPS
曾经的金山办公靠着WPS拔地而起,也曾因为WPS面临倒闭边缘。金山办公目前主要的营收来源就是基于WPS系列所衍生出来的业务,可以说WPS就是金山办公的命脉。
根据金山办公的招股书中披露的信息,金山办公的营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办公服务订阅、互联网广告推广服务、办公软件产品使用授权,而三者在2018年所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4.76%、33.75%、31.49%。
当中,办公订阅服务的占比在逐年的上升。2016年-2018年三年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45%,远远超过其他的两项业务,在2019年第一季度占比已经达到45.79%。金山办公CEO葛珂曾经表示过,“最重要是订阅(包含个人订阅和企业服务订阅),订阅的增长速度未来会保持相对比较高的速度增长。”
现在金山办公的发展趋势也确实如此,但是对于办公订阅服务,金山办公要面对的棘手问题还有一个:用户不愿意付费。
在招股书中的数据显示,2018年金山办公软件月活跃用户达到3亿左右,但是其中的付费用户仅有481万,占比为1.6%。
同时金山办公的互联网广告推广服务,还存在着被用户视为流氓式推广的问题。
WPS在安装之时,开机运行以及广告推送都是默认开启的,也就是说当用户打开电脑就会收到WPS推送的广告,即使是用户关闭广告,在下一次用户重新打开电脑之时,又将自动回复广告的弹窗功能。
尽管葛珂表示过;“广告的商业形态永远会存在,我们会把它控制在合理的量上,不能有太多广告打扰到用户。”但是用户对于WPS的强制性推送广告,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争议。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于WPS的投诉达到了433条,当中WPS的广告推送、恶意扣费、难以退费等问题多次出现。
可见,金山办公的招股书中提到的“免费+广告”的盈利模式市场接受程度并不高,过多的广告投放量使得用户体验不佳,从而使用户流失,用户基础一旦减少,广告投放的价值也会减少。
“免费”这一概念曾经让金山办公快速的打开市场,同时“广告”的推送使金山办公的营收得到保障,但是“广告”对于用户体验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致命的。WPS广告推送泛滥由来已久,要是不加以重视的话,难保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重新投向微软office。
另外,金山办公研发费用过高,仅凭WPS难以支撑起其后续的发展,也是摆在金山办公面前的问题。
一方面,WPS所带来的营收,并不能有足够的资金保证金山办公正常运营。另一方面,如果无法保证产品技术的更新,那么WPS将来被同样产品替代的可能性会变大。一旦产品更新能力有所下降,面对虎视眈眈的对手们,单枪匹马的WPS恐怕难逃虎口。
可以说金山办公“成也WPS败也WPS”,如金山办公依靠着WPS的云办公,又重新攀上了另一个高峰,但是WPS如果出现松动,也有可能会将金山办公带向另一个深渊。而且金山办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内部WPS的诸多问题难解,还要面对外围火药味越来越浓的厮杀。
办公界的龙争虎斗
2011年是移动互联元年,这一年被视为WPS的节点。
2012年,WPS个人版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4300万,WPS的移动办公全球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100万。此后金山办公的用户数量不断高涨,可以说WPS快速普及有一方面原因是来自于移动端的推广,当时移动端正好避开了微软的锋芒。
但是和金山办公已经鏖战了32年的对手微软在错失移动端风口之后,并没有就此将移动端放弃。
2011年,微软推出office365订阅服务,2014年提出“移动优先、云优先”的概念使office365订阅用户实现快速的增长,2017年之时,订阅服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了50%。
同时不管是在营收能力还是用户规模上,微软都要力压金山办公。微软的office业务2018年实现收入283.16亿美元相比,金山办公2018年的营收仅为11.30亿元。
根据微软透露出的信息,微软安卓版word的下载量已经超过了10亿,而Excel和PowerPoint也超过了5亿。PC版的office装机量也达到了15亿。在IOS上word的下载量也已经远超3亿多。和微软的用户体量相比,金山办公的用户体量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不久前微软正式推出word、PowerPoint 和 Excel 三件套整合的移动版,同时其的大部分功能免费使用也是主打吸引用户的亮点之一。这对于金山办公的WPS移动端不能不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WPS移动端接下来如何调整至关重要。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办公界,金山办公要面临的不仅是微软巨头的重压,还有腾讯推出的腾讯文档、字节跳动的石墨文档也是侵蚀办公软件市场份额的强手。在高手林立的办公界中,金山办公要修炼的功夫还有很多。
总结
求伯君曾经说过,“不做中国的微软,要做世界的金山”,足以见得到金山办公的野心。而几经沉浮的金山办公在上市之后受到资本的追捧,上市三个多月,市值突破千亿大关。尽管这不能脱离疫情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但是金山办公初上市之时的股价大涨,就足以看得出来“云办公”概念未来的可期。
将WPS作为核心的金山办公在“云办公”概念的推动之下,会产生更多的可能。但是目前金山办公过分依赖会员费与广告费,营收不足微软零头,净利润仅达到4亿元,在这种情况之下,千亿市值恐怕也难撑金山办公的英雄梦。如何与国内外同行的巨头赛跑,是32岁金山办公要仔细考量的问题。
赞(19) | 评论 2020-03-09 10:14 来自网站 举报
-
【土巴兔成“头部的头部”,互联网家装跨入超级独角兽时代】
这几年一直在剧烈洗牌的互联网家装赛道,越发接近鏖战尾声了。近日,极光大数据公布的2019Q4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互联网家装APP平均MAU份额中,土巴兔装修占83.3%,齐家网占到8.8%,惠装装修占2.7%,爱空间家装占2.5%,其他占2.7%。... 展开全文土巴兔成“头部的头部”,互联网家装跨入超级独角兽时代
这几年一直在剧烈洗牌的互联网家装赛道,越发接近鏖战尾声了。
近日,极光大数据公布的2019Q4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互联网家装APP平均MAU份额中,土巴兔装修占83.3%,齐家网占到8.8%,惠装装修占2.7%,爱空间家装占2.5%,其他占2.7%。
从月均MAU看,土巴兔装修一家独大,齐家网、惠装装修、爱空间家装处在第二梯队,互联网家装赛道形成了典型的“一超多强”头部竞争格局。显然,在互联网家装头部化发展趋势愈发明了的这几年,头部竞争者之间的生态格局又进一步发生了改变。
持续洗牌的拐点
越发寡头化,用户和资源越发集中的互联网家装,其实正在面临一个持续洗牌的重要拐点。
最近两三年,装修行业都不太平,洗牌非常剧烈,家居企业成批倒闭,互联网家装平台死伤无数,很多入场资本铩羽而归。
2018年,一些前期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家装平台轰然倒塌,比如优居客、装修我家网等;2019年,据媒体统计公开信息,前10个月就有100家家居企业破产,此外,部分曾颇受资本青睐的互联网家装平台,也没有坚持下去,比如嗨家网、梦想家Uhome等。
不仅仅是互联网家装平台,整个装修行业过去几年都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洗牌,绝大多数腰部、尾部平台及企业都被无情地洗掉了。如同装修要覆盖原来的墙面,重新装饰一样,这些死掉的企业也在洗牌中被“覆盖”了,行业清净了许多。
一方面,这是互联网家装乱象带来的反噬,低门槛的入场规则吸引很多不知名的互联网家装企业蠢蠢欲动,但最终因为不懂这个行业,无法解决消费者痛点,最终只能以失败,甚至是坑蒙拐骗狼狈收场。
另一方面,急于赚快钱的资本、发展受阻的企业被迫退场。互联网家装模式下,平台是连接并同时服务于家装企业和消费者的,具备资产模式较轻和交易地位较高的优势,但是互联网家装平台需要在营销、获客等方面投入前期需要的巨大成本,短期正常盈利几乎不可能,很多抱有信心的企业和平台,只好在临界点退出,买个教训。
其实,当互联网家装的乱象频发,以及资本游戏越来越难玩的时候,就注定洗牌将是这个赛道必须面对的宿命。如今,在经历多轮快速剧烈的洗牌后,互联网家装那些活下来的企业,或者活得更好的企业,已经具备极高的抗压能力,并显然领略到互联网家装的正确打开方式。
目前来看,互联网家装赛道大规模洗牌的目的已经达成,行业得到一定净化,正在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迎接更好的未来。
土巴兔为什么是“一超”?
一方面,洗牌洗掉了那些倚仗低门槛跑进来的不正规企业,另一方面,洗牌也让头部平台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土巴兔进化成为“一超”便是基于此行业发展背景,但为什么是土巴兔?
2018年11月,土巴兔创始人王国彬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自己创业的六字原则:“活下去、建壁垒”。纵观土巴兔一年来的战略和动作,可以发现土巴兔一直在垒建自己的全方位壁垒,以谋求更高的增长空间。
其一,注重技术研发投入。
2019年10月,土巴兔公布了其在研发上的成就和投入: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近500项,注册商标475项,累计研发投入费用已超过亿元。此外,仅2018年,土巴兔科研投入就占到当年营收的12%以上。
12%,就科研投入比例来说,已经非常高,很多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年研发投入比例普遍不到5%。在其营收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土巴兔还能保持这么高的比例,说明其的确对研发非常看重。
土巴兔研发投入的一大重点是AI技术和大数据,并以此开发了不少用于家装服务的产品,比如“图满意”。据悉,“图满意”内嵌海量素材,能够通过AI技术和智能推荐,让设计师根据差异化的风格类型以及用户的偏好进行快速智能方案设计,方案完成后,10秒即可生成高清效果图,5分钟可生成高品质全屋设计方案。
通过将研发产品合理融入到一站式装修的核心服务环节,土巴兔改变了平台用户(设计师、装修者)沟通的方式,提效明显。与其他不重视研发投入,或研发投入不足的平台相比,土巴兔通过大量超前研发投入,已经提前建立起一些稳固的技术壁垒,为其一站式装修服务保驾护航。
其二,扶持合作企业。
赋能家装企业是互联网家装平台服务好用户的关键,因为在一站式服务模式下,装企和平台是“命运共同体”,最终服务结果取决于两者的共同努力。对于平台企业的扶持,有技术、有资金的土巴兔一直非常看重,而且还在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2019年12月,土巴兔宣布推出“20亿天梯扶持计划”,在未来投入价值20亿元的资源,用以增强装修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提升生态合作伙伴的品牌价值,帮助装企实现互联网转型,具备更强的服务能力。
过去一年,很多装企通过土巴兔实现了转型升级,在服务模式和产值上完成了令人惊讶的突破,比如月产值破百万的南京沪青装饰、淡季获高增长的石家庄润之装饰等等。
传统装企成功打翻身仗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土巴兔平台的流量效应,让装企在所有季节都有平均水平之上的曝光,另一方面在于土巴兔平台的技术性赋能工具,有效提高了装企服务用户的效率和能力。两方面相结合,综合实力得到提升的装企,自然能够收获更多顾客。
其三,注重用户体验。
传统装修服务全流程环节繁杂,尤其在实地装修环节,消费者体验异常敏感,小细节缺失可能成为巨大隐患。因此,互联网家装平台们推出“一站式装修”模式,以根除全流程里的用户痛点。
注重用户体验为土巴兔收获了较高的业内口碑。据极光报告,互联网家装APP平台中,土巴兔满意度(评分为8-10分的比例系数)最高,达到62,比行业整体平均值54.1高出8个点。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土巴兔的发力点主要集中在数字化服务上。借助过去十多年沉淀下来的经验与海量用户数据,土巴兔逐渐搭建起一个数字化服务的线上场景,在装修全程都能为用户提供快捷的服务,比如装修前的材料比较、问答库,装修中的直播服务等。
本质上,在“用户价值”导向下,土巴兔的数字化服务就是用技术积累,对用户痛点针对性进行服务模式改革,让用户以更高效的线上渠道,享受更智能化的服务,从而全面改善用户体验。
其四,看重下沉市场。
极光Q4报告显示,下沉市场用户比例中,土巴兔、惠装装修、齐家网、爱空间装修分列前四位,分别占到39.3%、34.6%、33%、15%。
在消费升级趋势的刺激下,下沉市场已经成为互联网家装的一块必须开垦的土地。土巴兔的选择是强强联合,与百度一起开垦互联网家装的下沉市场。去年9月,双方联合举办了线上线下同步的家居节,并开始借助AI技术对下沉市场进行深度挖掘。
对下沉市场的正确开垦是土巴兔获得新增量的关键,这一方面基于土巴兔已经搭建好的数字化平台,另一方面基于土巴兔与百度等合作伙伴在技术合作上衍生出的市场开发手段。
互联网家装集中to B化
头部企业往往指引着行业趋势。从土巴兔近一年的战略聚焦来看,服务好装企,做好to B服务,就是互联网家装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核心任务。
况且,行业洗牌的拐点已至,头部互联网家装平台们需要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产业端,放到企业身上。这意味着,围绕企业和产业,互联网家装平台们会共同迎来一场焦点之战。
一方面,互联网家装平台要继续助力数十万家装企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互联网家装平台需要进一步深入家装产业链的上中游,构建产业化生态,帮助整个家装产业实现技术型升级。
再者,家装一直是个大规模,但极为分散的行业。据公开数据,在家装这个超4万亿的市场里,突破10亿规模的企业还不到10家,绝大多数企业的规模都在5000万以下,分布呈“ 长尾”姿态。
所以说,互联网家装需要在服务装企时紧盯两件事情,一个是形成更强的聚合效应,把分散的装企聚拢到平台,让它们享受生态规模效应的红利,这是聚集合作企业,扩大平台生态的关键。而其中,服务好大规模的“长尾”企业也是重中之重。
另一个是尽可能以技术资源让装企在互联网化的基础上,具备数字化,甚至是智能化的能力。因为传统装企的被赋能也是一场竞争,谁进化的更快,谁升级的更好,谁就能在这场技术装备竞赛中胜出。比如土巴兔今年推出的直播功能,让装企能够在线与用户产生互动,直播卖货。
从家装服务路径看,互联网家装平台走“1+N”(一个生态平台+产业链上下游的实力装企)模式是必然的,而具备技术能力和改造能力的平台,有很大的职责去帮助装企和产业链升级,共同服务好用户。
对土巴兔们而言,在开启大规模的赋能后,行业势必会迎来一波中小装企向各个平台靠拢的趋势,这对土巴兔等头部平台是一次发展利好,但同时也对土巴兔们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万亿市场下的新蓝海
土巴兔们协助长尾装企实现转型升级,开始把竞争焦点转向壁垒建设,意味着家装行业将迎来新一波的技术升级红利,基于此,超4万亿的家装市场,也将面临全新的长期增长机会。
一方面,随着消费升级对互联网家装全环节的渗透,未来互联网家装平台在智能家装、材料革新等方面会面临一波全新的红利,即消费者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买到更好的服务和更好的产品。
另一方面,随着家装整条产业链对升级需求的显性化,头部平台对家装整个产业链的结构性改造优化将承担主要责任,同时,云服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也会成为产业和企业升级的热点,有技术的互联网家装头部平台,将会有更高的业务增值空间,新技术升级红利将会持续爆发。
所以说,在C端和消费端,消费升级,以及服务能力形成的综合刺激,会让更多消费者倾向于高价值的家装服务,在B端和产业端,转型和进化竞争的持续发酵,会使更多企业寻求技术基础设施的赋能。未来的互联网家装市场,在头部平台们的推动下,将会持续涌现产业规模级别的新蓝海。
赞(16) | 评论 2020-03-06 10:20 来自网站 举报
-
【高德地图的四处进击】
三十多天长假之后,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出可控的态势,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复工复产。 鉴于此,高德地图迅速上线了返程直通车、入境信息在线登记、北京地铁公交满载查询、救援物资货车专用导航等多项功能。同时,联合八大酒店集团推出覆盖全国近300个城市的“安心住酒店”及餐饮查询服务。高德地图相关... 展开全文高德地图的四处进击
三十多天长假之后,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出可控的态势,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复工复产。
鉴于此,高德地图迅速上线了返程直通车、入境信息在线登记、北京地铁公交满载查询、救援物资货车专用导航等多项功能。同时,联合八大酒店集团推出覆盖全国近300个城市的“安心住酒店”及餐饮查询服务。高德地图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陆续上线更多新功能,努力与和广大用户一起打赢这场战‘疫’”。
可以窥见疫情之下的高德,从人们 “食、住、行”等基本需求面出发,力争最大限度地消解大众复工的忧虑。
高德地图防疫的做法不仅博得用户的一致好评,其在财报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根据阿里集团财报披露,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为523.09亿元,同比增加58.26%,营业收入为1614.56亿元。其中,来自阿里巴巴创新及其他业务(包含高德地图业务)营收为18.64亿元(折合美元约2.68亿),同比提升40%。
曾经以地图导航起家的高德,早就已经不想做一个单纯的工具软件,打造“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是它的终极目标。
向地图出击:与百度正面刚
恩怨的开始,高德做地理定位服务、百度深耕搜索引擎,两者业务大相庭径,而让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家公司“撞到”一起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环境。
2013年,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乘“互联网+”的风口手机地图行业高速发展,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加之其便捷、可靠的服务特性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基于位置信息的地图应用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底层支撑,也是业界布局O2O的“地基”。
由此,车企、互联网巨头、创业者纷纷涌入手机地图市场,市场格局也很快明了。
EnfoDesk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数据显示,2013年第3季度里,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搜狗地图分别以31.3%(含iOS苹果地图6.1%)、26.6%、8.5%的比例位列中国手机地图累计账户市场份额前三位。
激烈的市场角逐之下,高德和百度地图脱颖而出,而后两者又因“免费”一事开始杠上了。
先是,高德原定的“导航手机应用免费发布会”却被百度抢先一步。百度率先宣布旗下导航永久免费,这一策略让原本秉持收费模式的手机导航,一夜之间进入了免费时代,也为百度快速抢占市场创造了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在百度导航宣布免费6天时间里,iOS用户下载量增长超过1000%,安卓用户下载量增长880%。
而后,高德很不服气,两家公司先后多次叫板喊话。直至高德被阿里收购,业务重心转成专注以LBS做生态,而百度后续开始发力人工智能地图,终极目标不同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开。
根据国内数据平台比达咨询数据,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高德地图以33.8%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手机地图市场第一名,其用户认知度高达88.3%。在用户规模方面,高德地图的月活跃用户数(MAU)已超过4.76亿,在APP用户规模亿级玩家中排名第8。其日活跃用户数(DAU)峰值曾一度达到了1.15亿。
江湖变数太多,地图行业也同样如此。伴随着AI、5G、区块链以及自动驾驶等技术的逐步落地,未来的地图行业仍然充满了机会与挑战。而对于志在“构建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的高德来说,地图之战的胜利仅是前进的垫脚石,网约车之争的胜利也是势在必得。
向出行出击:偷袭滴滴
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改变,出行模式不断革新,加之国内汽车市场整体遇冷,蓄力已久的网约车市场迎来了大爆发。
据数据机构Analysys易观《2019中国网约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5——2018年网约车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平均复合年增长率达50.01%,其中专快车占比最高。另有汽车互联移动研究服务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全球的网约车市场规模到2023年将增长至超过2000亿美元。
鉴于自身的技术及流量优势,高德地图试图以平台的身份切入网约车领域,快速抢占这一新市场。
2017年7月,高德地图推出公共出行服务平台“高德易行”,接入滴滴、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摩拜单车等,首创网约车行业的聚合模式。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做交通出行领域基础设施的定位,以及平台化的发展思路,陆续与众多专业的交通出行机构建立合作。
官方公开的资料显示,截止2019年8月底,高德地图已接入滴滴、享道出行、T3出行、峡客行、及时用车等近40家出行服务平台。并对外推出“传统出行数字化升级方案”,宣称:将从连接、技术、生态三个维度对传统出行企业提供支持,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正如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团董事长俞永福所说的:2019年高德地图的KPI是帮助传统出行数字化升级,高德要将线下交通出行企业的司机、车辆、营运经验和线上移动出行平台的连接、技术、生态能力打通,取长补短、陆空协同,共建“新出行”生态。
得益于聚合模式的成功,高德网约车也在网约车市场占了一席之地。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19年6月份,高德打车业务的日订单量已超400万单。
由于,聚合模式确实能够有效缓解高峰期打车难的问题,提高出行效率,引得业内的美团、百度地图、哈罗出行等平台纷纷效仿。
原本没将高德网约车放眼里的网约车领域霸主滴滴,也后知后觉上线“秒走打车”经济型车辆提供的出行服务,开始试水聚合平台并表示未来将有更多的第三方出行平台接入。
一时间,高德和滴滴争锋相对的氛围浓烈,但从阿里系的关系来看两者似乎还算“亲戚”。在创业初期,滴滴网约车拿到来自阿里集团的资本扶持,而高德早就以10.45亿美元“卖身”阿里集团。
这么看来,滴滴是阿里的“干儿子”,高德是阿里的“亲儿子”,如今两者在网约车市场相遇。阿里左右手互博,对于吃瓜群众来说不失为一出好戏,正因如此,当高德地图上线网约车服务之时,便瞬间引发舆论场的关注和讨论。
不过,高德方面也频频表示,与众多补贴型平台不同,共享出行对高德而言只是一个功能,不是高德的主航道,更不会参与网约车运力和线下运营。高德做共享出行业务的初心是满足用户出行需求,其在阿里集团的定位就是做好交通出行的基础设施。同时指出,高德地图不会更名为“高德出行”,暗里的意思是不会和滴滴“抢食”。
当然,高德推行的聚合模式也并非完美无缺。
由于聚合打车模式是通过接入第三方网约车平台来提供服务的,重在为第三方平台进行引流,自然其领域的标准化程度还并不高,且各网约车平台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所以,高德与网约车平台公司之间权利义务的划分、网约车服务质量的保证,以及怎么做到为用户进行智能匹配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高德需要面临的一大考验。
就安全问题来说,老生常谈的打车出行安全问题仍未彻底根治。
此前的多次遇害事件让滴滴腹背受敌,不仅被迫下线顺风车业务也身陷舆论漩涡之中。可见,最大限度保障用户权益和安全,对于推行聚合模式的高德们来说也极为重要。
向生活服务进击:剑指美团
前文有提到,2014年高德“卖身”阿里集团。其实,在资本的世界里,企业吞并现象并不是稀奇的事情,也可以预见,被吞并企业的下一步,便是与母公司打通业务进行联动。
犹如阿里集团在高德收购公告中宣称的:“将推进高德与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的全面融合,推出业务与运营模式的创新产品”一样,背靠巨头的高德虽然失去的主控权,但新业务一茬接着一茬快速发展。
2019年9月6日,高德地图和口碑饿了么推出全新合作。用户在高德地图中搜索餐饮、亲子等门店的具体位置,使用“探索附近”功能搜索美食,可实现一键直达由口碑饿了么提供的门店页面,并享受“排号”、“预定”、“外卖”、“预定自提”等多种服务。
紧接着,高德与支付宝小程序打通,在其App首页新增了“小程序”主入口,为用户推荐出行相关的服务,诸如充电、加油和汽车养护类等小程序。
同时,在天猫精灵2019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高德地图又联合天猫精灵发布了实现车辆智能化服务升级解决方案的天猫精灵高德版智能车盒,可提供AR实景导航、车家互联、全语音交互、全网海量内容消费等车载服务。
除此之外,基于阿里云的大数据平台,高德针对景区“闲时很闲,忙时很忙”的管理需求及大数据管理成本高的痛点打造了“智慧景区开放平台”,该平台面向全国近3500家5A及4A景区免费开放,并推出高德景区随身听,为受众提供沉浸式的旅行体验。
以上种种联合为高德生态建设的进阶所埋下了伏笔。
2019年8月6日,高德地图发布了全新的v10.0版本,产品全面升级并推出新的品牌Slogan:“行,用高德”,此举意味着高德地图正式从地图导航工具进阶为国民级一站式出行平台。
现如今,打开高德地图,其内容已经涵盖了地图信息服务、驾车导航、共享出行、智慧公交、智慧景区、骑行、步行、长途出行等移动出行服务。
恰如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对于高德地图未来的发展所描述的那样,首先未来五年高德将把出行做透,提供更多共享出行服务;第二是智慧交通、交通治理;第三是信息生态,把地图业务做好。
可是,围绕衣食住行建造生态的平台还有美团这个对手。
美团在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便将其定位聚焦于“Food+Platform”,旨在以“吃”为核心,横向打造超级服务平台。目前,除了餐饮外卖业务之外,其“触角”已经伸向酒店旅游以及网约车等领域,这与高德聚合打车以及智慧景区业务的重合度十分之高。
根据美团官方发布的财报披露,在2019年第三季度里,美团实现连续两季度盈利,其中,酒旅和包含网约车在内的新业务累计实现营收有110亿元。其平台交易用户总数达到了4.35亿,日均用户数近6000万。
反观高德,尽管未公开具体的营收数字,可是从阿里创新业务单季度18.64亿元的成绩来看,其盈利能力还甚是薄弱。能够窥见,攻势凶猛的美团相比高德更具备建造生态平台的有利条件。
此外,从阿里的战略层面来看,旗下的饿了么与美团激战正酣,但饿了么势单力薄,此时将高德定位“出行+平台”,对其出行业务进行延伸,显然也是为了抑制美团高增长的势头。只不过,目前高德倚靠阿里集团暂时处于行业高位,但是面对坐拥日活用户近6000万的美团这个对手,高德依然不能大意。
向海外进击:挑战谷歌
科技企业都怀揣着一个征伐全球的梦想,高德同样怀抱“出海梦”。当旗下软件高德地图在国内坐稳出行“一哥”的位置之后,出征海外市场的计划顺势被提上日程。
2020年1月8日,高德与海外地图领域头部公司之一HERE地图官宣合作。
后者将为高德提供中国以外地区的地图数据及交通信息,以满足中国用户的全球路径规划引导、定位及出行等服务需求。高德方面表示,将在年内上线此项功能,首批覆盖亚洲多个国家。
不可置否,高德盯上的海外数字地图市场着实是块令人垂涎欲滴的“大蛋糕”。
全球知名市场研究公司透明度市场研究(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公司报告披露,在2018—2026年间,全球数字地图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6.2%。预测到2026年末,该数值将增至306亿美元。
另有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我国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的地位,出境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上半年出境旅游人数为8129万人次同比增长14%,预计2020年中国出境游客将达到2.44亿人次。
高德出海的野心很明显。正如高德副总裁、AMAP平台事业部总经理韦东所说:“面对用户日益增长的海外出行需求,高德与HERE地图联手,为用户带来精准实时的海外出行服务体验,也为行业合作伙伴及阿里生态体系的全球化进程提供助力,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让广大用户出行更美好。”
然而,面对高手云集的海外市场,高德还是姗姗来迟了。
放眼海外,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外地图市场马太效应和规模优势凸显,目前全球数字地图市场以苹果和谷歌两大公司为主,尤以谷歌地图占霸主地位。
据公开资料披露,谷歌地图拥有超过10亿的全球月活用户,其用户数量与高德的4亿国内月活数量并不在一个级别之上,更是难以谈及比较一事。同时,谷歌地图在准确性、易用性等方面积攒了良好的口碑,成为知乎、携程、去哪儿、马蜂窝等旅游攻略或达人分享中重点推荐地图APP。
由此可见,
与谷歌地图相比,超高的知名度以及高粘性的用户群体,这对于高德而言都是不易逾越的。
另一边,高德地图的“老冤家”百度地图也早在2014年开始了全球化的探索。百度地图率先从中国港澳台地区入手,提供地理定位服务。紧接着上线了AR步行导航、离线导航以及境外打车等各项境外服务功能,并对外宣称将在2020年实现50%用户来自海外的目标。
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10月份,百度地图全球POI的覆盖率已经超过98%,位置服务近乎涵盖了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此外,该应用在出境游人群当中的渗透率高达50%,即为每两个出境游的国人就有一个使用百度地图,已然成为国内唯一提供全球服务的出境游首选产品。
种种迹象都表明着,无论是海外对手的谷歌苹果,还是国内“冤家”百度,相比之下的高德若拓展海外市场都显得势孤力寡。
写在最后:
高德公司诞生于2002年,可以算是数字地图赛道上的中国老牌“选手”,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在这18年的时间里,高德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科技领域不断做出调整去适应和创新。出行工具到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高德接连推出诸如网约车、公交实时查询、景区语音等等功能,实质也是围绕着“出行”这一主线,坚持着做好出行服务的初心。
尽管一切都还未成定数,也许面对海外强大的竞争对手以及未知的挑战,高德会被击退,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23) | 评论 2020-03-05 10:41 来自网站 举报
-
【接连被美团、京东、拼多多超越,百度其实输在“市场预期”】
导语:左右中概股市值的基础是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和货币化能力,更重要的是市场对这家公司未来预期的一种定价。或许,已经不再与亏损额等指标强挂钩了。百度不缺用户数也不缺利润,甚至来自互联网服务的收入依然维持在千亿元以上,但由于输给了“市场预期”,所以市值接连被后起之秀们超越……疫情后的... 展开全文接连被美团、京东、拼多多超越,百度其实输在“市场预期”
导语:左右中概股市值的基础是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和货币化能力,更重要的是市场对这家公司未来预期的一种定价。或许,已经不再与亏损额等指标强挂钩了。百度不缺用户数也不缺利润,甚至来自互联网服务的收入依然维持在千亿元以上,但由于输给了“市场预期”,所以市值接连被后起之秀们超越……
疫情后的第一波财报来了。
美股大跌,很多人想看看互联网公司又有什么新行情。结果没看到什么不一样,又在新闻资讯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京东/网易/拼多多市值超百度。去年以来,这样的新闻隔三岔五出现,让人怀疑这些公司是不是商量好了,组团儿来黑百度。
类似“百度跌出BAT”的论调已经不新鲜。这家曾经的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公司,是怎么一步步跌下神坛的?百度还有翻盘的机会吗?在问这些问题之前,还需要确认:百度掉队,意思是它不如小巨头了?还是说它不赚钱了,又或者没有希望?
事实上,全国互联网服务年营收破千亿的上市互联网公司,中国还只有百度、腾讯和阿里三家。
百度之所以被后来者“碰瓷”,是因为作为老牌互联网公司,它并有达到市场预期。虽然营收大盘还很稳,但由于错过移动互联网红利期,苦心布局的新技术还在“等风来”,百度缺少一个新故事。人们只看到它已有的领土在缩小,却不知道它辛苦拓荒的地皮,有没有价值。
左右中概股市值的基础是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和货币化能力,更重要的是市场对这家公司未来预期的一种定价。或许,已经不再与亏损额等指标强挂钩了。从百度发布的最新财报来看,百度并不缺用户数也不缺利润,甚至来自于互联网服务的全年总收入依然是千亿元以上的三家之一(另外两家是腾讯和阿里),但由于输给了“市场预期”,所以市值接连被后起之秀们超越。
正如马化腾所说,可能你什么错都没有,错就错在自己老了。输给预期、输给自己的百度,其实大可不必有市值焦虑。
频频被“碰瓷”,百度市值过山车
曾有媒体统计2010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的变化。
2011年是百度的巅峰期。那一年原本是腾讯的天下,3Q大战闹得沸沸扬扬。结果谷歌突然退出市场,让出其在搜索市场近五分之一的份额。百度市值升至400亿美元以上,荣登中国互联网市值第一的宝座。
繁荣之下,暗藏危机。2012年,接棒拯救迟暮的腾讯,至此拉开和百度的差距。老大的位置丢了,但老二的位置还很稳。百度市值依然一路飙升,从“团购大战”中活下来的美团,刚成立的滴滴和头条,还是小弟。
接下来是电商大年。2014年阿里赴美上市,市值为腾讯的两倍。人们开始用“BAT”来形容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家公司。BAT分别代表“人和信息”“人和商品”“人和人”的连接,完成了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第四的位置,则给了垂直电商京东。
当然,百度市值依旧是京东的两倍还多。500亿美元的高峰,只有三家公司相互缠斗——只不过,阿里腾讯已经奔着2000亿美元去,百度却停在了600亿美元。市面上开始有“三国杀变美苏争霸,BAT变AT”的说法。2016年魏则西事件,百度市值再度下降。
好在2017年,百度提出All in AI的战略。除了要守住已有的搜索广告业务,还要大力发展信息流、无人驾驶等业务。今日头条把算法带向一个新高度,人们惊讶于少年头条的冲劲,更相信中年百度的实力。毕竟有陆奇带队,百度的工程师,还是互联网人才市场的香饽饽。
这一年,百度市值达到800亿美元,随后开始走下坡路。今日头条、美团、京东等小巨头频频碰瓷百度,轮番坐镇“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第三”的宝座。
首先插刀的是字节跳动。张一鸣带着“短视频三宝”参战。表面看来,媒体业务动了腾讯的蛋糕,那一年“头腾大战”硝烟四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分析竞争格局,不是看产品有多像,而是看人群有多像——更直白点,赚的是不是一笔钱。实际上,推荐广告侵蚀搜索广告的地盘,字节跳动抢的是百度的饭碗。
头条估值直接到了750亿美元,但毕竟还没真正上市。直到2019年,百度市值跌到400亿美元以下。自此,百度彻底丢掉“互联网老三”的帽子。每到财报季,人们会看到一连串相似的新闻,今天是“滴滴超百度”,明天是“美团超百度”,后天是“京东超百度”,大后天是“拼多多超百度”。
这些被视为超越百度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列车。
从数据看,百度真的没落了吗?
包括TMD在内的互联网小巨头,都是把人们的线下行为搬到了手机上。
比如,美团在“团购大战”中获胜后,发现虽然用户有到店消费的需求,但更常态化的操作其实是网上订餐。因此,当发现饿了么还有未覆盖的市场时,美团果断杀入外卖市场,抓住了移动互联网这张牌。
同样,智能手机和电商高速发展的日子里,京东抓住机会做了个移动版数码商城。拼多多虽然赶了个晚集,但找到拼购和性价比的路子,农村包围城市。至于滴滴,干脆开启了手机打车的先例,直接冲向传统出行市场。
它们的崛起,会对百度产生冲击吗?其实并不大。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发展很快,但回归到数字上,外卖占餐饮市场的比重不到10%,电商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也只有20%。另一方面,退一万步说,这些小巨头和百度并不在一个赛道,百度的核心营收还是在线广告,未来要打的牌是人工智能。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消息,中国在线广告市场规模还在增长,预计2020年将增加26.6%,并有望在2021年接近万亿水平。从构成上看,信息流和电商广告分别占30%,搜索广告占17%。百度能吃到的份额,是部分信息流广告,以及几乎全部的搜索广告。
图源:StatCounter Global Stats(2019.7)
2011年以来,百度一直是中文搜索市场霸主。据StatCounter Global Stats数据,2019年7月百度搜索全平台市占率为76.42%,搜狗、神马等瓜分剩下的25%。百度财报中“线上营销”板块的营收,70%以上来自大搜业务。
信息流广告方面,百度财报显示,去年12月百度App日活接近2亿,同比增长21%。百家号260万创作者,以及前不久投资的知乎,都在提高百度对优质内容的掌控力。这对百度信息流广告的触达率和单价,都有好处。
此外,百度的营收愈发多元化。2015年,百度营收中大搜业务占比超9成,现在不到7成。其中,有爱奇艺和百度云的会员收入。这些加起来,百度2019营收达到1074 亿元。截至目前,也只有腾讯、阿里达到千亿元的高度。这是百度仍是BAT之一的证明,也是百度探索新业务的底气。
重金投入,看似亏本的人工智能业务,才是百度未来要讲的新故事。
市值是市场对未来的期待,百度还需要新故事
2019年年初,百度宣布过去一年营收破千亿。李彦宏在内部信中称:“那个能够做出好产品、那个受用户喜爱的百度,已经回来了”。既然这样,为何随后百度迎来市值下降,轮番被美团、滴滴、拼多多等小巨头反超的一年?
因为市值不是对过去营收成绩的肯定,而是对于未来发展空间的肯定。
比如美团,2018年上市之后股价虽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因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美团和饿了么的市占比达到了6:4。阿里收购饿了么,也没有阻挡美团抢占外卖商户,同时向酒店、出行、实物电商扩张的步伐。
通过深耕最苦最累的本地服务市场,避开和BAT的正面交锋,再围绕Food +Platform,建立以“吃”为核心的生活圈。日活7000万的美团,讲了个“高频打低频”的故事。正因如此,美团虽然一度被网约车等业务拖后腿,但股价一直没有大幅度下跌。去年Q2盈利,股价马上就涨了回去。
更典型的例子是拼多多。拼多多营收只有百度的三分之一,但市值却超过后者,原因是大家认为目前的亏损是暂时的。市场投入越高,越证明拼多多是真心实意做补贴。主动让利给消费者,通过C端的需求去撬动供给侧,这是拼多多对抗老牌电商平台的策略。
看懂这个逻辑的普通网民,甚至总结出“拼多多真香定律”:骂得越多,买的越多;财报亏得越多,股价涨得越多。
事实上,从市值对比来看,拼多多在2019年8月以后绝大多数时间当中的市值是超过百度的,但是3月2日,拼多多再度超越百度之后,这个消息竟然还上了热搜。
正因为市场对美团、拼多多有期待,这两家公司才有较高的市值。相反,过去一年营收破千亿的百度,并没有符合市场的预期。虽然人人都明白5G、人工智能是未来,但它们目前还很难落地——人们看都看不懂,何来预期呢?
因此,百度不是输给了现在,也不是输给了过去,而是输给了大家的期待。
好在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看到了AI的价值。根据百度公布的数据,平均每天有超过10亿人次通过百度了解疫情;百度开放AI算法将新冠病毒RNA分析时间从55分钟缩短到27秒;百度AI免费智能外呼平台,还可以自动收集居民疫情信息,生成统计报告。
这只是百度AI应用落地的一小步。靠这些来挽回市场信心,恐怕还很难。不过,科技巨头微软也曾低迷十年,最终放弃死磕苹果、转型云服务逆风翻盘。如果百度在新技术上持续投入,等到5G和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是否也有机会像今天的微软一样重生?答案也未可知。
赞(23) | 评论 2020-03-04 14:57 来自网站 举报
-
【微博财报背后的怪象:用户大增,营收大降】
今天,大多数人从微博热搜上了解到“终南山预测4月底疫情基本控制、科比去世促使莎拉波娃退役……”。平日里不看新闻联播的年轻人,微博热搜几乎是他们与外界信息接轨的渠道。 然而,即使微博热搜吸粉无数也抵不住微博走下坡路。 作为深受90后追星女孩喜爱的微博,诞生之初曾撼动、等社交平台的霸... 展开全文微博财报背后的怪象:用户大增,营收大降
今天,大多数人从微博热搜上了解到“终南山预测4月底疫情基本控制、科比去世促使莎拉波娃退役……”。平日里不看新闻联播的年轻人,微博热搜几乎是他们与外界信息接轨的渠道。
然而,即使微博热搜吸粉无数也抵不住微博走下坡路。
作为深受90后追星女孩喜爱的微博,诞生之初曾撼动、等社交平台的霸主地位,本该长成巨头,即使比不过、也该是不相上下,而不是现在体量、规模、收益、新业务都不尽如人意,呈高开低走之势。
2月26日微博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导致股价下跌10%。短期原因是,微博第四季度营收下滑,全年净利润下跌,惨淡的营收数据伤了资本的心。长期原因是,在互联网驰骋了十多年的微博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力不从心,资本开始对微博的“钱景”不看好。
财报披露,微博第四季度营收4.681亿美元,同比下降3%,市场预期为4.68亿美元;2019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9506.8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67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57亿美元。
2019年全年,微博净营收17.7亿美元,较2018年的17.2亿美元增长3%。2019年全年归属于微博的净利润为4.947亿美元,而2018年为5.718亿美元,同比下滑13.1%。
资本们伤心事不止于此,财报发布之后微博官方称: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对微博的一季度业绩影响较大。根据目前的最佳估算,微博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以人民币计算的净营收年对年降幅将在15%至20%的区间。
字面上的意思:微博2020年第一季度,净营收不会很理想,我们会尽力挽救。让人疑惑的是,只听闻疫情对于线下实体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不曾想到微博这样大型的线上平台也会如此弱不禁风。
微博的2019年喜忧参半,好消息是微博用户破5亿后还在不断增长,坏消息是整体营收增速放缓,利润大幅下降不及预期。
用户越来越多
在短视频、游戏、直播、影视剧等娱乐产品五花八门,社交平台、独霸一方的竞争环境里,微博月活跃用户破5亿并在一年的时间里保持增长,实属不易。
微博2019年全年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5.16亿,相比2018年年底净增长约5400万,其中移动端占比94%;日活跃用户达2.22亿,年对年增长2200万。
笔者了解到,在这5亿多的用户中,微博活跃用户明显以青少年为主。微博上 16 到 25 岁的人群在整个活跃用户中占比61%,这个年龄端的用户覆盖了从一二线城市延伸至三四线及以下的活跃人群。
青少年的特征很明显,除了学习之外,其他时间都是玩游戏,并无“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而且热衷于电影、电视剧、真人综艺节目等娱乐产业,也喜欢表现自己。由此,微博的娱乐属性吸引了众多青少年。
当然,微博各行各业的大V们也是微博重要的用户组成部分。微博有将近3万的娱乐明星和40多万的KOL, 150万家认证企业和机构,与 2100家内容机构和超过 500 档IP节目达成合作,覆 60个垂直兴趣领域,内容生态完善。
通常,社交平台聚集到一定的用户数量时商业化也会跟进,正如朋友圈里有了广告信息,抖音里的广告主也越来越多。
基于庞大的用户生态,微博也形成了以广告主、平台、用户为联系的广告业务模式。娱乐明星和KOL在微博吸粉,广告主通过微博实现更多的品牌曝光,而用户则通过微博社交、追星、了解最新实时动态。
长久以来,微博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广告,本以为用户越多,广告主广告投放资金会越高,微博商业化会走得更稳健、营收会增长,不曾想微博反常规:用户越多,营收越少。
营收越来越少
从最新财报数据来看,微博整体营收增速放缓,利润大幅下降,微博商业化能力遭受质疑。
微博2019年第四季度净营收为4.681亿美元,同比下降3%;净利润为951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665亿美元;合每股摊薄净盈利42美分;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765亿美元,合每股摊薄净盈利77美分。
微博2019年全年净营收为17.7亿美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为4.94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72亿美元;合每股摊薄净收益2.18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6.375亿美元,合每股摊薄净盈利为2.78美元。
从具体营收数据来看,微博2019年第四季度,广告营销、增值服务营收均同比下滑,2019年全年,各项业务营收增长则几乎停滞。
微博2019年第四季度广告和营销营收4.059亿美元,同比下降3%;增值服务营收6220万美元,同比下降4%;运营盈利为1.50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830亿美元。
微博2019年全年广告和营销营收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增值服务营收2.367亿美元,同比增长8%;运营盈利为5.976亿美元,2018年为6.093亿美元。
无论是2019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大幅下跌还是全年营收放缓,这都不应该是一个运营多年且趋于稳定的、健康的平台给出的财务数据。
况且,此前微博官方还一直宣称自身目前的运营重点是对商业化板块发力。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曾表示:2019年我们会继续投入于平台的多维度发展,同时争取获得更多的线上广告份额并拓展更多的可变现机会。”
此番,微博活跃数据迅猛增长迎来的却是商业收入增速放缓甚至下滑,不可谓是给微博的商业化目标打了一记耳光,关于微博提出的诸多商业化策略也让业内人士质疑。
广告的得,新业务的失
大多数网络平台商业化的第一步是广告,微博也不例外。只是微博在商业化的路上走出了第一步,就没能走出下一步。
作为一个资历较深的互联网平台而言,微博既庞大又过于单薄。庞大在平台内容生态的完善,单薄在于广告业务是其唯一的“输血补给车”。
微博凭借广告业务稳坐社交领域多年十分不易,就“卖广告+卖流量”而言,微博几乎做到了极致。
在品牌广告层面,微博俨然一个营销方案提供商的模样,是助力各大品牌宣传的一把好手。从社交平台的特性出发,内容营销是微博重要的营销方式,除了特定的超话功能、热搜主题等营销途径能给品牌带来阅读量、讨论量的曝光之外,平台抽奖、问答、直播等有趣的互动玩法也能引发蝴蝶效应,品牌曝光度可想而知。
简而言之,当某个品牌需要做活动宣传,微博就为其提供渠道、内容、甚至玩法,通过平台超话、热搜等板块做引导,实现一站式的营销服务体验。现在,微博品牌合作商已经扩展至电商、汽车、音乐、游戏、美妆等诸多领域。
而今,微博广告业务的路径清晰明了,在“品牌商—平台—用户”之间形成了完整的闭环,并且是完全融于整个微博内容生态中的独特社交广告思路和玩法。
此前,新浪微博CEO王高飞也明示:过去数年微博不断创新和优化差异化的营销产品,包括名人、IP节目和定制内容等,这使得微博可以继续获得收益,而社交营销的发展,会使得微博更有潜力从品牌广告商获取收益。
财报数据显示:微博2019年全年营收提升至122.4亿元,较2018年增加近7%,其中全年广告和营销营收15.3亿美元,占总营收的86%左右,且较2018年的15.0亿美元增长2%。微博计划,2020年继续强化在品牌客户市场的优势,加大对重点行业腰部客户和新客户的开拓。
平台商业化之路往往存在很多的干扰因素,在可抗因素和不可抗因素中,不可抗因素往往会带来覆灭性的打击,因此微博商业化之路不紧要规模化、可持续,还需控风险。
2019年互联网经济陷入寒冬,各大互联网平台缩减广告预算,使得整个互联网企业在广告业务上都面临较大压力,而依靠广告维系生命的微博面临的风险也进一步增大。
据CTR媒介智讯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媒体广告刊例花费同比下降8%。而据分众传媒半年报显示,去年上半年广告投放减少的行业集中在邮电通讯、IT产品及服务性行业。由此,微博强大的广告业务在市场寒冬面前也要颤一颤。
再者,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火爆,B站以及虎牙、映客等平台的崛起,也吸收了微博部分品牌广告份额。
广告寒冬、竞争对手双重压力下,微博急迫了。广告业务孤树难承压的道理微博不是不明白,为此也曾做了多次商业化尝试,只是成效都不明显。
为了扩大规模增加营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微博一直在摸索尝试,比如走上短视频和直播之路、孵化“绿洲”平台等等。
2018年10月微博完成了对的收购,志在把功能和产品上的优势和微博明星内容上的优势融合,强化微博在视频领域的技术。而后,微博也因为的加入实现了增值服务收入的增长,只是在映客、虎牙等直播平台的竞争下,也只是依附微博的流量生态生存,并无新的建树。
2020年初,新浪微博投资洋码头加码短视频和直播业务,微博投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将有助于微博生态的KOL做电商变现,或许在微博的坚持下,我们未来可以看到微博在视频领域发光发热,待时间去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微博2019年末上线了“绿洲”,主打生活类图片视频社交分享,像是微博版的Ins。微博流量充足,通过微博将流量导至绿洲,从而产生更多的广告收入,不失为一个低风险的增收模式。而且,据平台披露,上线至今,至今年1月份绿洲MAU已超过千万,DAU亦取得显著增长,绿洲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但同样的,通过视频社交互动、兴趣推荐来吸粉的模式相对同质化,而且抖音、快手依旧屹立,仅靠微博导流的绿洲还需要推出更多新颖服务才能长久。
综上,微博现阶段的营收基本靠广告业务支撑,直播、游戏、会员费等增值服务收入暂时没能贡献太多利润,也没有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微博上线至今已有十个年头,而今人们说起微博只能想到微博热搜,如果不想继续走下坡路,微博需要赶在微博热搜被新物种、新形式替换之前,突出更多的营收技能。
微博热搜变样
业内一句话概括了微博的生存链:微博热搜养活了微博,微博养活了新浪。虽是调侃,但也有它的道理。
热搜,简单来说就是实时热点话题或舆论,不只是微博热搜,几乎各个内容平台都设立了热搜板块。
在综合平台领域,有知乎热榜、24小时、百度实时热搜;在科技平台领域,36氪24小时热榜、虎嗅网热文、IT之家日榜;在娱乐平台领域,抖音视频榜、B站全站日榜、豆瓣电影榜单等等。
可以这些平台发现,每一次娱乐新闻、社会热点的产生和传播,都是从微博发源,然后开始在各个平台发酵直至全民皆知。可见,博制造话题引发用户关注和互动的能力在不断增强,这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以前,只要微博热搜可以源源不断的挖掘人们关注的话题,围绕热搜完善内容生态,那么微博用户规模还将会扩大,流量还会增长,因为微博热搜有快速知晓当下时事价值。但随着“买热搜、降热搜、删热搜”等灰色产业现原形,用户对微博热搜又爱又恨。
对于广大网友而言,微博是个言论自由的花花世界,可以追星、晒照、交友、当键盘侠,它甚至可以充当救助平台,被网友调侃“用微博曝光求助信息,有时比打12345有效”。更关键是还是微博热搜有魔力,对明星偶像、网红、KOL来说,上热搜意味着火了。对于普通人也有同样的效果“锦鲤信小呆”、“买它李佳琪”……,微博热搜简直是不折不扣的“红人孵化器”。
当然,微博热搜上不只有娱乐内容,社会时事上热搜同样能一呼百应。新冠状肺炎疫情期间,每一条确诊人数增加的新闻下面都排列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评论,也有人通过微博平台找到渠道,捐款捐物。在灾难面前,微博热搜变成为用户为祖国加油、助力的有效渠道。
微博热搜形成的初衷是好的,它代表人们言论自由,高度体现了人们关心的内容。但现在它变了样或者说露出了真面目。
此前,科技平台36氪爆出:微博热搜榜 “黄金档”(晚8点至次日早8点)的刊例价为100万元,用户微博热搜可买可卖的猜测得到了证实。而后,微博虚假热搜的消息不胫而走,微博热搜不再是人们言论自由的净土,名声一落千丈,信誉跌进了尘埃里。
有百度搜索关键词竞价排名的事件在前,微博此举无疑是玩火自焚。
2018年,微博热搜因为对于用户发布的违法违规的 信息没有做到审查的义务,持续的传播炒作,错误的导向部分大众,还有低俗色情、民族歧视等违法违规有害信息的问题,被北京网信办约谈、下线整改。
而今,声名狼藉的微博热搜俨然不可能再获得用户的信任,试想市面上如果出现可以替代微博热搜的产品或服务出现,用户肯定会弃微博而去。如果真的那么一天,那以微博热搜汲取流量补给的微博也会就此断了生存的氧气。
微博老矣,新浪无助
以往,媒体人在描述新浪和微博的时候,总说微博后面有新浪扶持,现在两者的关系已经变成,微博支撑着新浪。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变成大人开始支撑起这个家,反哺那位“老父亲”。
唇亡齿寒,现今微博显露疲态新浪也跟着彷徨无助。
财报显示,新浪2019年第四季度净营收为5.93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730亿美元,增长4%。其中,新浪2019年第四季度广告营收为4.60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843亿美元下降5%。
而2019年全年净营收为21.6亿美元,较2018年的21.1亿美元增长3%。其中,2019年全年广告营收为17.4亿美元,较2018年的17.9亿美元下降3%。
可以看到,无论是季度性营收还是全年营收,广告营收占新浪总营收大头。2019年全年营收21.6亿美元,光是广告营收就有17.9亿美元,占总比的82.8%。现在,新浪的支柱广告业务持续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新浪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广告(门户网站和微博的广告业务),因此微博业绩的好坏与新浪业绩挂钩,新浪赖以生存的广告业务呈现下滑趋势也与微博息息相关。而今,微博用户增多、营收放缓,自然也会对新浪业绩产生影响。新浪官方更是坦言:2019年公司业绩下滑主要与微博及门户广告营收下滑,以及不利的汇兑因素有关。
在微博自顾不暇的时候,新浪金融科技业务给新浪分担了部分营收压力。
财报显示,新浪第四季度净营收的同比增长,主要受非广告营收同比增长49%,抵消了广告营收同比下滑5%给公司整体营收构成的影响。而非广告营收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新浪金融科技业务的营收增加。
只是,从金融科技市场发展来看,新浪转战金融科技并不是长久之计。近几年,国内金融监管政策趋严,多家金融科技企业被查,现金贷业务被禁止,小型金融科技企业倒闭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而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新浪借钱也频频因为高利息而被用户投诉。网络数据,在聚投诉上,针对微博借钱的投诉为3029起,其中大部分与利率和暴力催收有关。由此可见,金融科技市场风险太大,新浪将生机押注于此相当于在悬崖边上起舞,稍有不慎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小结
微博有顶级流量不假,商业化难题未解也真。前路漫漫,内有隐忧外追兵的微博目前要解决的还是将流量换成真金白银的问题。
关于未来,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2020年我们将继续完善平台生态系统,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在商业化方面,继续专注于帮助广告主提升在微博的营销价值的同时拓展多元化变现模式,以实现未来可持续化增长。”
1998年出生的新浪今年22岁,在2009年,它11岁的时候推出了微博,得以续命至今。算一算,2009年出生的微博,今年也11岁了……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17) | 评论 2020-03-04 11:05 来自网站 举报
-
【千家企业共享百亿广告,新潮革新梯媒商业价值】
自2月20日新潮传媒与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发起“百亿广告·春天行动”活动以来,各爱心企业蜂拥而至。据悉,截至2月28日,共有1500家企业报名参与,众多爱心企业已通过新潮电梯智慧屏实现上刊,传播品牌正能量。其实,这也是企业抱团抗疫的一种形式。新潮传媒向爱心企业提供价值100亿的广... 展开全文千家企业共享百亿广告,新潮革新梯媒商业价值
自2月20日新潮传媒与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发起“百亿广告·春天行动”活动以来,各爱心企业蜂拥而至。据悉,截至2月28日,共有1500家企业报名参与,众多爱心企业已通过新潮电梯智慧屏实现上刊,传播品牌正能量。
其实,这也是企业抱团抗疫的一种形式。新潮传媒向爱心企业提供价值100亿的广告资源,一是让疫情之下闲置的广告资源得到利用,二是对爱心企业的捐助行为进行支持,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体现。这场有爱的活动,以“共赢”的形式成功出街。
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回馈活动,凭什么新潮传媒能成为此次活动的牵头者?能与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发起并成功推进?
一、强强联合
新潮传媒和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是典型的强强联合。一边是新晋的社区数字梯媒独角兽,属于技术驱动型媒体平台,一边是人民日报旗下的创新聚合技术媒体平台,无论是从媒体资源,还是行业地位来看,都属于实力派。
新潮传媒分布在全国100城的60万部电梯智慧屏,通过“生活圈智投” 平台可实现数字化投放,能让电梯广告精准、及时的投放。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为此次活动提供了“线上+线下”的立体传播矩阵资源,不仅覆盖到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线上应用,也覆盖了楼宇媒体、户外广告等线下场景。从覆盖范围、场景来看,双方提供的媒体资源价值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线上和线下媒体资源的联动,两者结合亦有特殊的“化学反应”。一来,能够最大范围覆盖各场景的媒体渠道,帮助爱心企业实现宣传;二来,以共同的技术能力,能够实现高效上刊,提高时间利用率。
二、超级资源量级
“百亿广告”需要很强的传播基础,简单来说就是看广告牌或广告屏的数量。新潮传媒之所以能够撑起此次活动,极为关键的一个原因在于其多年快速扩张积累的超级媒体资源量级。
目前,新潮传媒在100座城市有60万部电梯智慧屏,每天覆盖2亿社区中产人群,已成为中国的最大社区电梯媒体的领先者。
从覆盖面和覆盖数量来看,新潮传媒的超级媒体资源,能够实现快速地大范围传播,这是实现“百亿广告”的一个基础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大基数的媒体广告展示入口,才能以走量形式支撑超大规模的广告投放。
而对于定制化广告,同一城市、同一社区的大量级广告屏幕分布,能够规模化展示企业形象、产品,产生规模化的广告效应,迅速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认可度和知名度。
另外,这60万部电梯智慧屏主要分布在社区电梯场景,上刊广告能够以最近的距离获取社区流量,有效触达社区消费者。
三、安全、低成本黑科技
技术是新潮传媒的溯源基因,也是使其从数字化走向智慧化、生态化的核心驱动力。新潮传媒作为数字梯媒平台发展多年后,在去年推出了具备诸多“黑科技”的“生活圈智投”平台。目前,新潮传媒全国超过30万部电梯智慧屏已经通过这个平台实现联网,可线上一键上刊。
梯媒上刊模式的颠覆,是这套黑科技平台为新潮传媒,以及整个媒体行业带来的改变。过去,传统纸质梯媒框都是手动上刊,数字梯媒屏幕也没有互联功能,上刊效率不高,也不具备迅速规模化上刊能力。
这套黑科技平台,恰好在疫情时期可大展拳脚。因为面对疫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一键上刊模式允许广告主在家用设备登陆平台,并实现全国联网设备的实时、大批量上刊,完全无接触,避免了线下接触式上刊的巨大风险。
同时,这些黑科技也充分降低了投放综合成本。一方面,线下上刊的人工成本被消灭;另一方面,分批次、分区域上刊的时间成本也被大幅压缩,甚至消灭。
所以说,“生活圈智投” 平台黑科技的能力在疫情时期具有高安全、低成本两大优势。这为“百亿广告”的上刊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免去了疫情制造的不可抗力,同时也为企业在非常时期节约了关乎生存的资金成本。
四、背靠资本“大树”
背后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据统计,新潮传媒目前总融资额已经超过70亿元。在新潮传媒快速扩张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巨头资本看到了新潮传媒日益增长的企业价值。
其中,2018年百度领投新潮传媒21亿元,2019年京东向新潮传媒领投10亿元,百度和京东相继投资新潮传媒,不仅扮演着巨额资金支持的角色,也成为了新潮传媒密切的技术合作伙伴。
百度通过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赋能新潮传媒线下媒体,共同打造了“AI+梯媒”的线上线下媒体融合流量平台;京东以大数据、AIoT等技术,与新潮传媒共同细化线下广告投放颗粒度,实现了线下广告“人、货、场、时”的精准匹配。
在“生活圈智投” 平台的建设过程中,百度和京东,分别与新潮传媒在广告投放方面进行了深度技术合作,充分提升了平台的投放效率和投放体验,并成为平台生态的重要成员。
百度、京东们投资新潮传媒的理由是相同的,即新潮传媒拥有超高的线下流量价值,以及技术进化空间,能够产生1+1>2的效果。这意味着,建立在价值投资理念上的百度、京东们,对于新潮传媒的技术、资金支持也是长期的。
有这些“大树”的长期支持,新潮传媒未来不缺资金,更会在梯媒行业发挥更高的传播和推动价值。
五、抱团战疫的爱心共鸣
捐赠企业集中参与此次“百亿广告”活动,除了看中新潮传媒作为第一社区梯媒的传播价值外,还在于当前特殊时期下与新潮传媒所产生的爱心共鸣。
新潮传媒其实一直是个“有爱”的企业。面对本次疫情,新潮传媒联合海泉基金共同捐出了超过130万元医疗物资,还拿出了大量的电梯广告资源用于传播防疫知识。此前,新潮传媒还携手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了“暖冬行动”,为1885名贫困孩子送去温暖。
此次新潮传媒“百亿广告”活动的发起初衷同样是“爱”,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汇聚起四面八方的“爱心力量”,燃爆行业,也温暖了当下这个暂时寒冷的特殊时期。
赞(17) | 评论 2020-03-04 10:18 来自网站 举报
-
【京东四季度新增用户超七成来自低线城市 京喜成为贡献主力】
北京时间3月2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的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增长至3.62亿,环比截至第三季度末的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大幅增长2760万,单季新增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创下过去12个季度以来的新高,其中第四季度的新... 展开全文京东四季度新增用户超七成来自低线城市 京喜成为贡献主力
北京时间3月2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的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增长至3.62亿,环比截至第三季度末的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大幅增长2760万,单季新增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创下过去12个季度以来的新高,其中第四季度的新增用户中超过七成来自三至六线城市。
面对逐渐崛起的下沉新兴市场消费需求,京东采取“主站+京喜”的“双轮驱动”战略,多维度布局下沉市场。作为京东实施下沉市场战略的重要阵地,社交电商平台京喜成为贡献低线城市用户的主力。
靓丽数据背后是京喜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的体现,一方面,在修炼内功上,京喜稳扎稳打建立产业带供应链,另一方面,在外在呈现上,京喜通过直播等多样化的社交玩法,打造互动性更强的营销方式。正是因为持续内外兼修,不仅使2019年Q4的成绩增色,还使京喜应对新冠疫情时能够做出迅速反应。
新冠疫情出现后,为帮助商家快速恢复经营,助力滞销品商家拓展全新销售渠道,2月6日,京喜设置疫情专项资金,推出十六项支持措施,与广大商家共抗疫情。2月11日京喜又上线“京喜助农”会场,针对农户的不同情况,提供高效的电商解决方案。截止目前,京喜共收到近万条商家及农户的咨询;在京喜抗疫复工政策的支持下,京喜平台头部商家复工率已到达95%;通过京喜平台销售的滞销果蔬已超过1500吨。
布局百大产业带 抗疫助农凸显供应链优势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外界评价京喜显得少年老成。的确,京喜是一个“年轻”的平台,去年9月,作为京东发展下沉市场战略的一部分,社交电商平台“京喜”正式上线。目前,消费者可以通过独立的京喜App、京喜小程序、-发现-购物等多种渠道接入京喜。
京喜上线以来,发展十分迅速,2019年京喜11.11期间,京东全站新用户中来自京喜的占据近4成,京喜表现出强大的用户拉新能力,京喜用户超过7成来自3-6线城市。京喜上线三个月,已经连续一个月日均订单量稳超百万,在业界跑出“惊喜”速度。
喜人成绩的背后与京喜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密不可分,京喜上线后迅速布局全国产业带,成为源产地、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3月2日晚间,在京东集团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公告电话会议上,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表示:“目前我们已经布局了100多个产业带,未来的目标是要连接1000个产业带,跟京东主站现有的销地供应链不同,京喜业务的供应链主要是产地供应链。”
布局百大产业带,帮助京喜建立了稳定的与下沉新兴市场匹配的供应链竞争力。那些来自产业带、产源地的产品,绕过中间渠道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这种敏捷的速度本身就提高了供应链的运转效率。在抗疫过程中,京喜极大的发挥了产业带供应链优势,将没有渠道、销售通路受阻、散兵作战的农户通过产业带优势进行集中,同时京喜联合有技术、有渠道、有担当的产业带商家在助农前线奋战,从而打造辐射更广、更规范化的助农模式,在保证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将助农效果最大化。
而京东主站的下沉尖刀业务京东秒杀,也根据自身业务优势在抗击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2019年8月,全新营销平台京东秒杀正式亮相,通过"每日特价"、"京东秒杀"以及"品牌闪购"三个频道发力下沉市场、打造爆款营销渠道、全面触达低线市场。疫情出现之后,京东秒杀与商家、品牌和消费者双向联动,与集团各业务建立特殊时期快速响应机制,先后推出“开工季”、“守护健康,安心宅家”防疫防护专场、“京东秒杀直降除菌会场”、“共克时艰,京心助农”多个专场活动,解决商家经营困难、满足特殊消费需求。
京喜直播、多样社交玩法 助攻滞销难题
在京东集团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公告电话会议上,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表示,京喜平台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因为基于社交网络、社交电商跟用户互动的营销方式,京喜更容易主动出去寻找三到六线的下沉市场用户。
京喜上线后,推出超60种社交玩法,以玩法加福利精准渗透用户。尤其是针对以下沉新兴市场为核心的用户群体,借势5G风口发挥短视频优势,同步上线了京喜直播,结合用户需求,定制有特色的体验式内容。京喜首创主播深入产业带探厂的直播模式,让消费者近距离接触商品“从产到销”全流程,让品质看得见这让单一的“货对人”货架式购物体验,升级为下沉新兴市场用户喜爱的“人对人”的泛娱乐“沉浸式”购物体验。
这种“沉浸式”购物体验的魅力,在抗疫期间得以完美的展示。
针对滞销的水果,京喜上线了“帮扶果农”直播,8省11个水果产源带悉数登台,包括四川的粑粑柑和丑橘、辽宁丹东草莓、海南贵妃芒果等。这些滞销水果商家都是首次”尝鲜”直播卖货,共参与了超100 场直播,其中,云南香水菠萝4小时销量超过5吨。
滞销的不仅仅是水果,受疫情影响,今年鲜花行业经历了最惨淡的情人节。京喜在收到花农的求助后迅速上线了“京喜救花”的专题会场助销,此后,京喜直播上线“鲜花助农”直播专栏,该项目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推出超600场直播帮助花农销售滞销鲜花,并且免收直播相关费用。如今,云南鲜花的线上销路已逐步打通,京喜助农已累计售出超百万支鲜花。
通过一系列的复工、助农工作,京喜平台上新老商家的运营逐步步入正轨。据悉,为了帮助更多工厂、商家、店主加速复工,京喜近期还将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招商政策,同时也将推出更多样化的玩法及直播内容。相信,在扎实的产业带供应链以及丰富的社交玩法基础上,京喜能够在不断提高用户体验的前提下,与广大商家携手共度难关。
赞(20) | 评论 2020-03-04 00:13 来自网站 举报
-
【赴美冲击IPO,奈雪的茶们只是看上去很美?】
近日,有报道称奈雪的茶最早将于今年在美国进行IPO,计划融资4亿美元。对此奈雪的茶负责人回应称,目前公司重心都在应对疫情和快速恢复运营上,暂不评论市场上的相关流言。但这一消息还是引发了较大的关注,2017年奈雪的茶完成了天使轮融资,2018年完成A+轮融资时估值就已经达到了60亿... 展开全文赴美冲击IPO,奈雪的茶们只是看上去很美?
近日,有报道称奈雪的茶最早将于今年在美国进行IPO,计划融资4亿美元。对此奈雪的茶负责人回应称,目前公司重心都在应对疫情和快速恢复运营上,暂不评论市场上的相关流言。
但这一消息还是引发了较大的关注,2017年奈雪的茶完成了天使轮融资,2018年完成A+轮融资时估值就已经达到了60亿元,作为行业独角兽企业奈雪的茶上市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快速崛起的“奈雪的茶”
版图扩大到全国各地的奈雪的茶,往往都处于大型商场、超市里,消费群体是三五成群而来的女孩子。
对于这些女孩子来说,茶饮成为了他们日常消费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奈雪的茶则是她们最经常选择的品牌之一。不过作为行业领头羊,奈雪的茶成立至今也并不算久。
2015年11月,奈雪的茶在广东成立,在彼时一片混战的茶饮市场中,以“茶+软欧包”的形式迅速打开了市场。2016年10月,奈雪的茶获得了天图资本投资,到2017年,奈雪的茶版图已经扩展至全国,拥有了200多家直营店。
2018年奈雪的茶新开了179家门店,营业额达到了30亿。也就是在这一年,奈雪的茶完成了A+轮融资,估值达到了60亿美元。截止目前,奈雪的茶已经拥有了420家门店,旗下产品包括奈雪的茶、台盖等,商业版图已经扩展到了新加坡,且有继续向美、日等国扩展的趋势。
2015年奈雪的茶成立时整个茶饮市场相对单一,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尝试“茶饮+软欧包”的双品类经营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为奈雪的茶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他们不断拓展产品边界,目前品牌的应景范围已经涉及咖啡、酒饮以及文化周边产品。
而在给用户带来多元体验的同时,重视用户体验也是奈雪的茶能快速崛起的原因。在创立初期创始人彭心就说,她是从自身体验出发,以自己手的握度尺寸打样,设计出符合女性纤细易握手感的“奈雪杯”。这种从细节处考虑,极其重视用户体验的经营理念也带给了奈雪的茶长足发展的机会。
让其在短时间内就超越同行业玩家,“奈雪梦工厂”三天业绩超百万,目前即将赴美上市。
从2015年成立之后创新的模式、独特的品牌符号加上不断扩展边界,成就了彭心与奈雪的茶,而在奈雪的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中国的茶饮市场也在觉醒。
茶餐饮的新零售市场蓝海
“你是我的优乐美”
这些广告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张口就来,冲泡式的茶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十分流行。但随着新式茶饮的流行,冲泡类的产品开始慢慢沉寂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喜茶、奈雪的茶、一点点、鹿角巷等产品。
各类新式茶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各类饮品品类不断增加时,新式茶饮开始快速俘获年轻人的心,成为他们新的续命神器,排队几小时只为买一杯饮品的事情从不在少数。
这个春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许多人都关在了家里,长时间不出门成为了生活的常态,那些身上贴着“宅男”“宅女”标签的年轻人,真正过上了宅在家里的生活。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生活并不惬意舒适。
对于奶茶与火锅的向往成为了很多人迫切想要出门的理由,平日就是续命神器的奶茶,在这场疫情中,更是让众多年轻人明白了奶茶在他们生活中的地位,以及自己对于奶茶的依赖。
无数人在各类社交平台中诉说自己对于奶茶想念,拥有着众多忠实用户的茶饮行业,在这场疫情中让我们看到了它自身无比巨大的潜力。
这种情况下,奈雪的茶频频传出上市消息,喜茶估值突破百万美金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我国茶饮市场的潜力也在这中间不断显露。
2019年12月,36氪研究院和奈雪的茶联合发布了《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在2019年会突破4000亿元,超过了总规模接近2000亿元的咖啡市场。
而美团的数据显示茶饮品类订单量2019年上半年比2018年下半年同比增长15%,预计2019年全年将超过2.5亿单。支付宝的相关数据显示,茶饮行业每年外卖点单量以50%的速度在增长。
2012年喜茶在广东成立,开启了国内新式茶饮的时代,但直到2015年前后,新式茶饮才开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自2015年开始新式茶饮的浪潮席卷大江南北,无数品牌应运而生,加入到了这场市场争夺战中。
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让喜茶、乐乐茶、奈雪的茶、一点点、茶颜悦色等茶饮品牌迅速崛起。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网红效应不断加剧,主打颜值、品牌等元素的茶饮品牌也成为了网红文化的代表,迅速集聚了一大批粉丝。加之大众对于健康等生活方式的重视,茶饮品牌主打茶饮、鲜果饮的健康理念也得到了大量用户的认可。
在这样的环境下,茶饮行业在短短的四五年之内,拥有了无数忠实用户和4000亿市场,这些数据也在展示着新式茶饮行业的巨大潜力和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巨大的市场同样也意味着入局玩家多,竞争激烈。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在采访中表示,轻餐饮只记头牌,只有行业第一第二才能生存下去。
无论是喜茶还是奈雪的茶亦或是排在后面的其他品牌都在努力争夺这个活下去的机会,但随着行业不断的发展成熟,茶饮行业洗牌期也并不会遥远,而目前这个快速增长的行业也在日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行业问题频现
年轻人对于奶茶的狂热追捧让整个茶饮行业如日中天,加之各类营销模式给它们赋予的网红色彩更是让茶饮品牌炙手可热。
现在大家都惜时如金,对于效率的追求也已经达到了十分极致的地步,但就算这种情况下喜茶的门店里你依然很难找到一个没人排队的时间点,有许多人愿意在店里排队等几个小时,只为喝到一杯饮品。
茶饮成了众多人无比依赖的必需品,但在众多粉丝疯狂的安利追捧中,这些茶饮品牌却并未能表现出他们应有的水准,屡次触碰食品安全红线。
喜茶、COCO、一点点、奈雪的茶等品牌都被爆出使用变质水果、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后续虽有国家食药监局的处罚,但却并未杜绝这种恶性事件的发生。安全卫生是消费者对于食品的最基本需求,如果茶饮行业不能解决这一问题,那么这个行业就无从谈起未来。
在食品安全问题之外,产品缺少创新,同质化问题也在行业快速发展,入局玩家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日渐凸现。
茶饮这一行业门槛并不高,产品模仿复制成本极低,甚至在购物平台上随手一搜就能看到各式奶茶的配方,有详细的配方,茶饮制作毫无难度。这也就解释了这一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原因。
纵观整个茶饮行业,今天不同品牌的茶饮放在一起,你甚至很难区分开他们。从原料、制作到命名宣传甚至杯子都无比相似,这个行业中纷繁复杂的茶饮仿佛都是出自同一条流水线,用户只能通过在名字中寻找些许差异。
同质化严重、创新困难始终都是这个蒸蒸日上的行业最大的痛点所在。对于任何行业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更何况茶饮行业抄袭风波始终不断。
前有奈雪的茶创始人指责喜茶抄袭,后有乐乐茶抄袭茶颜悦色风波,这个行业这样的争执从未停下。
安全卫生问题决定行业的生存,创新则决定未来,这些因素是整个行业的立身之根本。
但茶饮行业同质化严重甚至存在抄袭现象,行业愈发少见创新,卫生安全问题屡屡出现。安全、创新这些决定行业发展的基本点这茶饮领域都未能得到保证,不仅对众多参与品牌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也给整个行业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
特殊情况下往往能最大程度的展现出一个行业的真实情况,新冠肺炎的爆发就像是一场临时大考,检验着所有的行业,茶饮行业也不例外。本就隐患颇多的茶饮行业在这次疫情中更是倍受冲击。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多数茶饮品牌线下门店关闭,加之配送受限,线上销量也并不理想。茶饮遭遇了史上最大危机。且这一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虽有许多门店开始营业,但整个行业的全面复苏仍需等待。
疫情对于所有茶饮品牌整体业绩都会带来较大影响,对于现金流不充足、供应链出现问题的中小品牌来说更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但疫情带给整个行业的也并非都是打击,问题的暴露也会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对于茶饮行业来说,这次疫情将会加速茶饮行业的线上渠道布局、促使其完善供应链。
赞(11) | 评论 2020-03-03 14:08 来自网站 举报
-
【20岁中芯国际2020首份财报:国产芯片的艰难之旅】
20岁的中芯国际,还追得动吗? 最近多家从事半导体行业相关业务的公司都相继发布了Q4财报,中芯国际也是其中之一。 2019年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并不是个“幸运年”,不过,四季度相较来说是整个年度中表现较好的一个时期。 中芯国际四季度也向市场交出了一份相对不错的答卷。作为14纳米工艺... 展开全文20岁中芯国际2020首份财报:国产芯片的艰难之旅
20岁的中芯国际,还追得动吗?
最近多家从事半导体行业相关业务的公司都相继发布了Q4财报,中芯国际也是其中之一。
2019年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并不是个“幸运年”,不过,四季度相较来说是整个年度中表现较好的一个时期。
中芯国际四季度也向市场交出了一份相对不错的答卷。作为14纳米工艺量产后的首份财报,其可圈可点之处不单单只体现在一点上。
厚积薄发,成效初显
根据中芯国际2月14日发布的四季度财报,本季度的营收达到8.39亿美元,同环比均有增长。同时,由于产能有所提高,毛利同比增长了48.7%,毛利率上升6.8个百分点。
正如财报开头中芯国际的联合CEO赵海军和梁孟松所言,中芯国际的经营状况在转好。结合中芯国际2019年各季度的数据,营收同比分别是-19.5%、-11.2%、-4.0%、6.6%,同比增长趋势明显。
可能对于大多数不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来说,中芯国际这个名字是初次听说,但实际上中芯国际是内地最大的芯片代工厂,而它也是中国半导体行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家公司。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中国半导体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去年年末在珠海的演讲提到,中国半导体产业在2000至2008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恰好赶上行业发展红利的中芯国际,仅用了四年就在纽交所和港交所同时上市,不过于去年从纽交所退市。
而在当时之所以我国半导体行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推动力:
一是2000年前后正是许多新型互联网公司的创办和成长期,为了发展科技实力,中国对于半导体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也为整个产业吸引到不少投资。
二是政府方面对半导体行业的重视。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之后两年内又先后发布了51号和70号文件针对行业的具体实施给出了细则,内容包括对企业提供部分增值税退税。
2014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给出了2015至2030年集成电路行业的三大阶段性目标,根据该文件,2030年中国将有部分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水平。
直到现在,半导体产业仍然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乘着行业东风,中芯国际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除了外部原因,中芯国际在运营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优势。
根据官网的情报,中芯国际是内地第一家提供28nm代工服务的公司,而28nm芯片的应用范围除了移动设备还包括常见的电视、机顶盒等,这为中芯国际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力。除此之外,中芯国际也为企业提供设计以及封装测试等后端服务,业务规模全面。
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芯国际在一步一步向上,厚积薄发。
根据财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中芯国际将持续推动14nm产能和订单的增加,这次的FinFET14纳米作为第一代产品成效初显,营收占比达到1%,在后续会推出第二代。
可以想象到,未来该工艺会成为中芯国际的又一“营收利器”,在营收中占比也会相应提高,财报预计下一季度收入将有0-2%的环比增长。
不过,即使是有了14nm技术,中芯国际的突围之路仍然漫长。
全球市场,先速难争
从中芯国际的名字也可以看出,它的目标是国际市场。不过从财报上看,Q4来自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的营收占比达到65%,目前中芯国际仍以中国作为最主要的营销市场。
根据拓墣产业研究院去年12月的整理数据,中芯国际在四季度的营收排名全球第五。跟上一季度的排名对比,除了世界先进和力晶(集团,力积电的母公司)排名对调,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的排名几乎没有变化。
而Q4的市占率具体数值也同样变化不大,榜单中半数以上的公司变化浮动在0.1%左右,这也说明了半导体代工的行业格局较为稳定。
台积电四季度依旧占据市场一半以上的销售额,并且小幅增加了对市场的挤压力度,与第二名的三星(17.8%)差距较明显,第三、四名分别是格罗方德和台湾联电。
虽然中芯国际这一季度营收环比增加了2.8%,不过它不是个例。去年下半年受到订单量突增的影响,整个行业的总体营收情况相对较好,因此中芯国际还保持在第五的位置,四季度的市占率达到4.3%,环比下降0.1%。
在去年9月的一次演讲上,赵海军认为在半导体行业只有前两名能赚钱,同时他坦言,我国大部分代工企业会选择当跟随者。
台积电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导者和变革者,所以它能分最大的蛋糕,但再也找不出第二家台积电,因为它难以模仿。因此,当跟随者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只不过,中芯国际想当一个合格的追随者,仍然要面对不少难关。
人才竞争“恶战”
“人才”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2018年Q4,毕马威曾联合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布了一份问卷调查数据,受访者皆为全球半导体的行业高管。在这份问卷中,有64%的人认为人才风险是三大运营风险之一。
根据去年12月18号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8-2019年版)》(以下简称:白皮书),在报告统计期内,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从业者同比增长15.3%,不过目前行业缺口仍存,援引《每日经济新闻》去年5月对于燮康的采访,这一数字大概在30万左右。
集成电路人才如此稀缺,一方面是由于整个人才的培养周期相对长,对学历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白皮书》数据显示,2014-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从事该行业的人数比重中,硕士及以上占26.5%,本科则占到17.2%。
另一方面,培养出的人才大部分并不从事对口工作。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集成电路方向的就业者为3.8万,仅占毕业生总数的19%,有媒体指出大部分毕业生选择转业互联网领域。
该报告预计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的人才需求将达到24.6万,这一数字比2019年要多出10.2万,而想要彻底解决集成电路人才的缺口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代工厂们对于国内人才的争夺仍然是场“恶战”。
根据财报,中芯国际四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达到7715.7万美元,同比增加了54.3%,而环比则增加了10.2%,吸引人才的重要要素之一就是薪酬,在这点上中芯国际马虎不得。
既然国内集成电路人才稀缺,那么从海外引进人才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而通过财报了解到,包括在建和控股,目前中芯国际8制造加工厂皆集中在国内,在海外的办事处则负责对接客户提供服务。
把工厂都设在国内虽有利于本地研发人才的吸收,但对于海外人才来说,办公成本和生活配套方面会产生不小的阻碍,这或许在无形中削弱了中芯国际对于海外人才的吸引力,而如何改善这一情况,中芯国际需要思考。
顺便一说,集成电路行业的人才竞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吸引人才,企业还要考虑能不能留住人才。
由于顶尖的创新与领导者在这个行业中最为稀缺,因此同行之间的挖角也屡见不鲜。考虑到人才流失的风险以及高额的员工成本,中芯国际在与同行的人才竞争中并不轻松。
资金“包袱”
很多人都知道技术对半导体代工行业有多重要,但整个行业的格局之所以难产生太大的变动,除了技术壁垒之高,高额投资同样是一道“门槛”。
以14nm芯片的制造历程为例,中芯国际的公告文件显示,2018年1月30日中芯控股等四家公司增加了对中芯南方的投资,中芯南方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2.1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中芯南方是中芯国际旗下的生产基地之一,主要负责14nm及以下制程的研发生产,根据有关媒体的数据,包括这次增加的金额在内,中芯南方累计获得了近102.4亿美元的投资额。
对于芯片代工制造行业来说,建造工厂、搭建生产线等花费动概上亿美元,刻蚀机的单价昂贵,2月18号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去年3月12日至今年2月17日累计向美国泛林集团购买了6亿美金的生产设备。
所以,每一次技术升级或者产能扩建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资金调度直接影响着中芯国际的发展进度,巨额的投资对于中芯国际也是棘手的。而为了缓解运营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中芯国际有两种手段。
一是向资本市场募资。自去年11月发行过200万美元的零息可换股债券后,中芯国际再次提出募资。根据中芯国际官方公告,2月20日中芯国际面向美国境外发行的6亿美元债券已签订认购协议,所得款项将被用作扩充产能的资本开支以及其他一般用途。
二是申请补贴。去年11月大和将中芯国际的评级下调至“逊大于市”,今年2月再次下调至“沽售”。大和认为,中芯国际的业绩表现长期依赖政府补贴,而核心业务的表现并非是带动其四季度超预期的原因。
Q4财报显示,中芯国际的五大收入构成中最大的通讯应用在总收入中占44.4%,同比缩水0.3%,不仅如此,按照服务分类,晶圆制造的收入占比也从上年同期的93.2%减少到91.6%。
通过财报也能发现,中芯国际Q4的研发和销售开支同比环比均下降,对于这一现象中芯国际给出的解释是研发活动减少、生产计划和产品组合的调整变动所致。由此可见,四季度营收增加也跟部分成本支出的下降有关。
大和表示,若剔除补贴因素,预计中芯国际今明两年会处在亏损状态,亏损金额分别是1.7亿和5000万。
14nm工艺的出现已有几年时间,虽然依旧作为目前主流的制程之一,但距离中芯国际“争当第二”的目标仍差好一段距离。
芯片代工行业前期投入巨大,想当“追随者”,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持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中芯国际除了要面对技术上的挑战,资金方面同样承压。
“瓦森纳协定”阴霾或再升级
目前中国在集成电路方面的发展障碍不止是缺乏有关人才,相应设备的技术发展也与全球领先水平有所差距,如果可以获得更先进的光刻设备,这将会缩短中芯国际以及我国其他代工企业与先进工艺的代差。
而国际情势造成了中芯国际发展的另一重壁垒,在这里要先介绍一下瓦森纳协定。
瓦森纳协定涉及42个国家“成员”,简单来说就是对带有先进技术、军事技术和双用途的物品进行出口控制,成员国间互通自由,而成员国向非成员国出口则需要提前通知其他成员。
实际上这一协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拉开差距,保证成员国间的技术和衍生的其他优势,因此,虽说是“通知”,但有时也会被美国等其他成员国“干涉”。
而集成电路行业是瓦森纳协定管控的重点。中国并非成员国之一,顶尖芯片和高端光刻机是被禁运的。
荷兰ASML设备公司拥有全球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制造能力,2018年5月中芯国际曾向ASML订购过一台EUV光刻机,据《日经亚洲评论》的消息,该设备本应于2019年1月交货,不过直到目前依然没有交货消息,ASML公司给出的理由是需要向政府申请出口许可证。
就在中芯国际下单的同一个月内,长江存储向ASML定购的光刻机完成了交货。只不过,长江存储订购的并非EUV,两种机器的价格相差近一倍。
除了中芯国际,2018年有两家中国企业对美国半导体公司的收购案被驳回。
瓦森纳协定的“技术封锁”在近期又产生了新的变化,这次变化对我国来说并不是好消息。2月23日,日媒消息称瓦森纳协定将扩大对半导体产业相关的出口限制,而这一决策势必会增加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时间成本。
中芯国际的进阶之路仍长,瓦森纳协定让它走得越发艰难。
“摩尔大限”是机会?
台积电今年将量产5nm芯片,同时它也已经披露3nm和2nm的计划量产时间,眼看着晶圆的大小逼近物理极限,有媒体认为摩尔定律将走向终结,这或许会给中芯国际在竞争中腾出机会。
先不讨论摩尔定律未来究竟还适不适用,但中芯国际在未来竞争局势中是否真的能“喘口气”呢?笔者认为并不容易。
按照摩尔定律,台积电达到1nm制程最快也要6年,而这6年的技术代差意味着中芯国际来说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迎头追赶。上文提过,中芯国际在目前的发展中存在障碍和壁垒,这些因素会拖慢中芯国际发展的步伐。
在研发与生产的过程中,中芯国际需要保持好自己在国内的竞争领先优势,同时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的销售份额,这也会是个不小的挑战。
即使摩尔定律不再具有实际意义,芯片代工厂间的“角色”或许也很难发生太大转变,这首先是因为台积电的技术优势足够领先,这为它在将来的竞争中留下了不少思考的时间和资源,作为“领导者”,台积电是很难被动摇的。
目前,除了常规的芯片研发工作,台积电对小芯片技术的研发也在同步进行中,这是在为“摩尔大限”后的新阶段布局。而中芯国际和其他代工厂作为台积电的“追随者”,产能和良率才是它们最应该关心的问题。
对于芯片代工这种“技术过硬才能胜利”的行业,技术的发展不会因摩尔定律的有无而停下脚步,中芯国际的追赶之路仍会继续。
晶圆代工厂之间的竞争会始终存在,而中芯国际离“世界第二”还差得远。
总结
集成电路行业壁垒重重,就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推出了14nm工艺,但在技术和产能方面中芯国际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人才、资金和国际政策对中芯国际的发展造成压力,而这些问题也并非中芯国际“单枪匹马”就能解决,中芯国际面临的困境同样也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困境。
好消息是,中国先前通过自主研发,已经多次“划掉”瓦森纳限制清单上的部分名目。
而且,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据SEMI去年七月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内地或将成为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虽然克服这些阻力注定艰难,但未来可期。
相信中国整个集成电路行业的进步会推动中芯国际迈向下一个台阶,半导体领域对于国家的IT科技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芯国际身上的担子很重。
文/刘旷,ID:liukuang110
赞(28) | 评论 2020-03-03 11:38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