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标准”26年7月实施,电池材料/零部件再升级
无名8 / 04月21日 13:35 发布
工信部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查找图书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于2026年7月起实施,将“不起火、不爆炸”修订为强制性要求,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新规将三大技术指标划定安全红线:#
1) 热失控预警与防护强化
电池发生热失控后,需在5min内发出警报信号,且整个过程不得产生烟雾,避免对乘员造成吸入伤害。
相较于 2020 年版标准,新规从 “允许热扩散但需提前报警” 转变为 “直接阻断起火爆炸”,倒逼车企重新设计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2) 快充电池寿命与安全性双考核
电池需在完成 300 次快充(从 20% SOC 充至 80%)后,通过外部短路测试,且过程中不得起火、爆炸;
依赖 “超快充” 作为核心卖点的车企需重新优化电池化学体系(如电解液配方、电极材料)及BMS控制策略。
3) 底盘抗撞击测试成强制项
单次测试成本高达200万元以上,对车企电池结构设计、材料选型(如电池壳体强度、缓冲层材料)形成技术与成本双重挑战。
#对于新申请的车型,26年7月起严格执行新规;已获得形式批准的在售车型,设置1年过渡期,自27年7月起满足新规,否则面临车型公告撤销风险。
#此次标准从“事故后追责”到“设计端预防”,车企及电池企业需要在热管理系统(如隔热材料、液冷板)、结构防护(如电池壳体一体化压铸)、快充(新型导电剂、耐高压隔膜)等方面进行升级。
电池端:有望加速固态电池落地,新规对液态电池热稳定性要求大幅提升。
零部件:据行业反馈,云母用量或提升10%左右,熔断器或需要进一步升级。我们认为激励熔断器主动保护策略有望加速渗透。
天风电新投资建议
电池新规使得现有材料/零部件升级,且中小企业面临洗牌,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重点推荐云母材料【浙江荣泰】(25年3.5e利润,37X)、【平安电工】(25年2.7e利润,21X);熔断器【中熔电气】(25年经营性利润3.5e,23X); 柔性传感器【汉威科技】(子公司能斯达和多家头部电池厂合作开发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