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盛通信】关税落地,算力依旧
川川不息 / 04月13日 18:00 发布
摘要
事件:美国CBP官网于美东时间4月11日晚发布《特定产品对等关税豁免指南》,指南中说明其列出的20项商品编码得到豁免4.2日及后续规定加征的额外关税,编码中包含大部分通信电子产品,其中包含无线通信设备(编码8517.62.00)。
【关税风险释放,光通信行业估值有望修复】
以光模块为例,国内生产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其关税回归到4.2日之前的水平。而海外其他地区生成出口到美国的光模块产品目前处于90天豁免状态。同时美国对于以苹果链为主的消费电子和以英伟达链为主的AI算力链进行关税豁免,表明在技术生产要求高的环节的不可或缺性,也说明其无法接受产业链全面脱钩对经济带来的重创。我们认为,拥有海外产能的厂商依旧会有一定税率优势,同时具备国际化布局的企业,在面对关税不确定性问题时受到冲击更小,如已在东南亚提前布局工厂的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
4.2关税政策发布后,光模块等光通信企业股价跌幅较大,市场普遍担忧光模块由于关税大幅增加、中国关税反制等不利因素导致出海困难。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已price in各种利空因素,关税落地后相关风险有望释放,光模块、PCB等通信设备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国内算力需求仍持续,军工通信有望受益于对抗逻辑】
国产算力军备竞赛仍在加速中。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厂商以及各大运营商仍加码算力投资,明显释放AI需求信号:阿里巴巴未来三年集团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字节跳动计划在2025年投资超过12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其中400亿元将用于购买中国AI芯片;中国联通预计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在人民币550亿元左右,其中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中国移动计划在算力领域的投资为373亿元,占资本开支的比例提升到25%。我们认为AI叙事仍在延续,增长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动摇,国内算力需求将仍呈爆发式增长。
目前关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我们认为军工通信企业将显著受益于对抗逻辑。军工行业需求受国家安全战略驱动,具有强计划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关税政策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将促使国防预算提升,并为应对美国技术封锁以及供应链风险,国内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研发将加速推进。因此我们认为相关企业如铁路系统——佳讯飞鸿、中国通号,卫星运营商——中国卫通,军工电子——海格通信、七一二等有望受益。
综上,我们继续看好国产算力产业链,坚定推荐算力板块以及军工通信。推荐军工通信组合:佳讯飞鸿、中国通号、中国卫通、海格通信、七一二等;光模块行业龙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同时受关税影响跌幅较大,但具有新增量逻辑的公司如威腾电气(母线)等。
: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海光信息。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海格通信。IDC:润泽科技、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科华数据、润建股份。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1. 投资策略:关税落地,算力依旧
本周: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
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
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
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
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
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华力创通、电科芯片、海格通信。
IDC:润泽科技、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科华数据、润建股份。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本周观点变化:
本周周一国内算力板块受关税影响迎来巨震,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高风险资产担忧情绪,周一科创50跌幅达9.2%,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均跌20%。随后自4月7日尾盘起,包括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相继发布公告,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从当日盘后至4月8日,央企、地方国企、A股上市公司也密集发布公告,积极开展增持、回购计划。因资金护盘以及国家政策托底,市场情绪显著回暖,上证综指、沪深300、科创50等指数截至周五收盘已显著回升。
我们继续看好国产算力产业链,坚定推荐算力板块以及军工通信。推荐军工通信组合:佳讯飞鸿、中国通号、中国卫通、海格通信、七一二等;光模块行业龙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同时受关税影响跌幅较大,但具有新增量逻辑的公司如威腾电气(母线)等。
2. 行情回顾:通信板块下跌,运营商表现最优
本周(2025年4月7日-2025年4月11日)上证综指收于3238.23点。各行情指标从好到坏依次为:沪深300>上证综指>万得全A >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中小板综> 创业板综。通信板块下跌,表现劣于上证综指。
从细分行业指数看,运营商上涨0.4%;卫星通信导航、区块链、量子通信、通信设备、云计算分别下跌1.0%、2.7%、6.5%、6.6%、7.7%,表现优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光通信分别下跌7.7%、9.3%、9.6%、12.9%,表现劣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
本周受益于信创概念,四方精创上涨21.377%,领涨版块。受益于5G概念,海联金汇上涨13.597;受益于OLED概念,精伦电子上涨10.820;受益于芯片概念,飞天诚信上涨7.545%;受益于汽车芯片概念,北斗星通上涨5.614%。
3.周专题:关税落地,算力依旧
事件:美国CBP官网于美东时间4月11日晚发布《特定产品对等关税豁免指南》,指南中说明其列出的20项商品编码得到豁免4.2日及后续规定加征的额外关税,编码中包含大部分通信电子产品,其中包含无线通信设备(编码8517.62.00)。
【关税风险释放,光通信行业估值有望修复】
以光模块为例,国内生产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其关税回归到4.2日之前的水平。而海外其他地区生成出口到美国的光模块产品目前处于90天豁免状态。同时美国对于以苹果链为主的消费电子和以英伟达链为主的AI算力链进行关税豁免,表明在技术生产要求高的环节的不可或缺性,也说明其无法接受产业链全面脱钩对经济带来的重创。我们认为,拥有海外产能的厂商依旧会有一定税率优势,同时具备国际化布局的企业,在面对关税不确定性问题时受到冲击更小,如已在东南亚提前布局工厂的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
4.2关税政策发布后,光模块等光通信企业股价跌幅较大,市场普遍担忧光模块由于关税大幅增加、中国关税反制等不利因素导致出海困难。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已price in各种利空因素,关税落地后相关风险有望释放,光模块、PCB等通信设备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国内算力需求仍持续,军工通信有望受益于对抗逻辑】
国产算力军备竞赛仍在加速中。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厂商以及各大运营商仍加码算力投资,明显释放AI需求信号:阿里巴巴未来三年集团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字节跳动计划在2025年投资超过12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其中400亿元将用于购买中国AI芯片;中国联通预计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在人民币550亿元左右,其中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中国移动计划在算力领域的投资为373亿元,占资本开支的比例提升到25%。我们认为AI叙事仍在延续,增长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动摇,国内算力需求将仍呈爆发式增长。
目前关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我们认为军工通信企业将显著受益于对抗逻辑。军工行业需求受国家安全战略驱动,具有强计划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关税政策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将促使国防预算提升,并为应对美国技术封锁以及供应链风险,国内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研发将加速推进。因此我们认为相关企业如铁路系统——佳讯飞鸿、中国通号,卫星运营商——中国卫通,军工电子——海格通信、七一二等有望受益。
综上,我们继续看好国产算力产业链,坚定推荐算力板块以及军工通信。推荐军工通信组合:佳讯飞鸿、中国通号、中国卫通、海格通信、七一二等;光模块行业龙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同时受关税影响跌幅较大,但具有新增量逻辑的公司如威腾电气(母线)等。
4. 谷歌推出 AI 智能体交互协议 Agent2Agent:为智能体带来互操作性
据C114报道,谷歌宣布推出 Agent2Agent智能体交互协议,该协议允许生态系统中的 AI 智能体进行底层技术无关的相互操作。多个智能体的协作将带来更高的自主性,同时成倍提高生产力、降低长期成本。
谷歌表示 A2A 是一种开放协议,是对 Anthropic 提出的 MCP 模型上下文协议的补充。遵循 A2A 协议,开发人员可构建能同使用该协议的其它任何智能体连接的智能体;而对于用户而言,可通过标准化的方式配置、管理来自不同供应商的智能体服务。
A2A 协议专注于使智能体能够以自然、非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协作,其建立在 HTTP、SSE、JSON-RPC 等现有流行标准之上,支持企业级安全特性,满足长时间任务需求,支持音频和视频等数据格式。
A2A 协议的具体互操作形式是由客户端智能体 (Client Agent) 制定和传达任务、远程智能体 (Remote Agent) 则负责具体处理,双方可相互传递信息。
5. 三星进军 AI 机器人领域,Ballie 本周公开亮相
C114报道,三星公司4月8日通过官方 Instagram 平台,预告将于本周在某个舞台上,展示 Ballie 机器人,可能会公布该机器人的发售细节。
Ballie 是一款深度集成 SmartThings 平台的 AI 伴侣机器人,配备摄像头和迷你投影仪,能够在家中跟随用户,它不仅能够提供天气预报、播放电影、展示三星健康数据,还能协助管理购物清单、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等。
尽管目前其定价和具体发布日期仍未公布,但三星已确认 Ballie 将于 2025 年上半年在美国市场发售。至于其他市场是否同步推出,目前尚不明确。
值得一提的是,Ballie 配备了全球首款可切换镜头投影仪,能够进行近距离和远距离投影。这意味着它可以根据需要,在地面上显示操作选项,也可以将导航信息或电影投影到墙壁上。
6.亚马逊推出全新 AI 语音模型 Nova Sonic,叫板 OpenAI 和谷歌
据C114报道,亚马逊发布了名为 Nova Sonic 的新一代生成式 AI 模型,该模型能够原生处理语音并生成自然流畅的语音。据亚马逊声称,Nova Sonic 在速度、语音识别以及对话质量等关键指标的基准测试中,表现可与 OpenAI 和谷歌的前沿语音模型相媲美。
Nova Sonic 的问世是亚马逊对新兴 AI 语音模型的有力回应,例如为 ChatGPT 语音模式提供支持的模型,相较于亚马逊早期的 Alexa 等较为刻板的模型,这些新模型在语音交互时更加自然。
Nova Sonic 通过亚马逊的 Bedrock 开发者平台提供给用户,该平台是用于构建企业级 AI 应用的工具,Nova Sonic 则通过一个全新的双向流式 API 进行接入。在一份新闻稿中,亚马逊称 Nova Sonic 是市场上“最具成本效益”的 AI 语音模型,其价格比 OpenAI 的 GPT-4o 便宜约 80%。
据亚马逊高级副总裁兼人工通用智能(AGI)部门首席科学家罗希特 普拉萨德介绍,Nova Sonic 的部分组件已经为亚马逊升级版数字语音助手 Alexa+ 提供了动力支持。
普拉萨德表示,与竞争对手的 AI 语音模型相比,Nova Sonic 在将用户请求路由到不同 API 方面表现出色。这一能力使得 Nova Sonic 能够知晓何时需要从互联网获取实时信息、解析专有数据源,或者在外部应用程序中采取行动,并使用合适的工具来完成任务。
在双向对话中,Nova Sonic 会等待“合适的时机”发言,会考虑到说话者的停顿和打断等情况。此外,Nova Sonic 还能够为用户的语音生成文本记录,开发者可以将这些文本用于各种应用场景。
据普拉萨德介绍,Nova Sonic 在语音识别错误方面比其他 AI 语音模型更少,这意味着该模型即使在用户咕哝、说错话或者处于嘈杂环境中时,也相对擅长理解用户的意图。在一项衡量跨语言和方言的语音识别基准测试 —— 多语言 LibriSpeech 中,亚马逊表示 Nova Sonic 在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和西班牙语上的平均单词错误率(WER)仅为 4.2%。也就是说,在这些语言中,该模型每 100 个单词中大约有 4 个与人工转录的结果不同。
普拉萨德称,Nova Sonic 是亚马逊构建人工通用智能(AGI)这一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公司定义 AGI 为“能够在计算机上完成人类所能做的一切事情的 AI 系统”。展望未来,普拉萨德表示,亚马逊计划推出更多能够理解不同模态(包括图像、视频和语音)的 AI 模型,以及“其他在将事物引入物理世界时相关的感官数据”。
由普拉萨德负责的亚马逊 AGI 部门,如今似乎在公司产品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就在上周,亚马逊刚刚推出了 Nova Act 的预览版,这是一个使用浏览器的 AI 模型,似乎为 Alexa+ 和亚马逊的“代我购买”功能的部分元素提供了支持。普拉萨德表示,从 Nova Sonic 开始,公司希望将更多内部的 AI 模型提供给开发者使用,以助力他们构建各种应用。
7. Juniper:移动运营商2025~2029年AI投资将超860亿美元
C114报道,根据Juniper Research最新发布的报告,随着行业参与者加快实现“零接触”网络运营的努力,移动运营商将在未来五年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投入超过860亿美元。
研究预测,到2029年,运营商对AI的年度投资将从2025年的13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增幅达62%。该行业正在努力将人为干预网络管理降至最低,从而实现更快、更高效的移动网络运营,这推动了这一增长。
这家研究公司强调,AI是这一转变的关键驱动力。这些自治系统被设计为使用预定义的参数和先进的问题解决能力,独立地制定和执行决策。
通过代理型人工智能(Agentic AI)优化无线接入网(RAN)被确定为具有最高投资回报的应用。该技术将使运营商能够显著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延迟,为实时网络优化铺平道路。
Juniper预测,一线运营商将引领早期部署,但警告说成功取决于轻量级人工智能模型的使用。这些模型参数更少,可以满足低延迟需求,这对于通过更快的自主操作改善客户体验至关重要。
从地区来看,中国和东亚预计将主导全球蜂窝网络的AI投资,印度和西欧也将占据主要份额。
报告作者Alex Webb表示,尽管运营商预计将在AI方面进行巨额投资,但“通过在RAN中实施Agentic AI实现的能耗降低所带来的成本节约,预计将成为运营商实现投资回报的重要因素。”
随着运营商竞相通过AI部署和创新,在短期内实现成本约和能源效率,Juniper还预测,行业将转向利用AI技术创收。AI有望支持运营商推出新的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包括固定无线接入(FWA)和专用网络,因为他们追求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报告预测,到2029年,运营商网络总收入将从2025年的9730亿美元增长到1万亿美元以上。尽管增长幅度不大,但正值消费者对运营商服务的支出出现下滑之际。在日益增加的压力下,AI支持的网络切片提供了一个关键机会,允许运营商在共享的物理基础设施上提供差异化的连接。
这项名为《2025-2029年全球蜂窝网络市场中的人工智能》的研究涵盖了61个国家,提供了7900多个市场数据点。
8.2028年中国AI总投资规模将超千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35.2%
C114报道,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2025年V1版IDC《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指南》(IDC Worldwide AI and Generative AI Spending Guide)。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AI)IT总投资规模为3,158亿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增至8,159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2.9%。聚焦生成式AI(Generative AI),IDC预测,全球生成式AI市场五年复合增长率或达63.8%,到2028年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将达2,842亿美元,占AI市场投资总规模的35%。
聚焦中国人工智能支出,IDC数据显示,中国将继续引领亚太地区人工智能市场发展,占亚太地区人工智能总支出超五成,预计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总投资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5.2%。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人工智能+”单独列为政策章节,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优势与制造业基础、市场规模结合,推动大模型技术在更多领域落地应用。同时,报告明确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AI 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机器人等)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加强全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优化资源布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正进一步凸显,未来AI将深度渗透国民经济各领域。
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郭越认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AI领域的重要力量,2024年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人民币,年增速超70%,核心应用集中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政策强力支持、企业生态丰富、科技巨头和独角兽企业推动着金融、零售、医疗、自动驾驶等行业落地,但仍需不断寻觅高端芯片的发展路径以及开拓基础算法的原创性。未来趋势聚焦大模型竞赛、边缘AI和AI+科学,同时深化传统产业升级和AIGC商业化。长期发展还需突破基础技术,在AGI和国际标准上争取话语权。
9.中国移动建成全国首个四算融合算力网络
据报道,日前,由中国移动承建的全国首个“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正式投入使用。
四算合一是指将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和量子算力四种计算能力融合的算力体系。
该算力调度平台可支持每天上亿次的算力调用,能调度全国1/6的算力规模,算网一体化效率提升20%。
平台自有智算中心的芯片国产化率超过90%,兼容8种国产AI芯片,对保障供应链安全、推动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这一网络已并网21家智算中心、3家国家级超算中心和3家量子计算中心。业内机构预测,到2027年用于推理的算力将占到智算的72.6%。
10.亚马逊CEO:自研芯片将助力AI成本下降 今年计划支出千亿美元
据C114报道,在亚马逊年度致股东信中,首席执行官Andy Jassy着重指出,公司在AI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他提到,尽管现阶段AI开发与部署成本居高不下,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AI使用的单位成本将大幅降低。
Jassy透露,亚马逊今年计划的资本支出高达1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将用于AI相关项目,包括数据中心、网络设备、AI硬件,以及生成式AI服务能力建设。
目前,亚马逊已推出多款AI产品,如自研大模型Nova系列、自研AI芯片Trainium、面向消费者的购物聊天机器人、服务第三方模型的平台Bedrock,以及全面升级为生成式AI助手的新版Alexa。
自2021年接任CEO以来,Jassy不断推动亚马逊业务精简与成本控制。在2022至2023年间,公司累计裁员超过2.7万人。2024年,亚马逊继续实施小规模裁员,并关停了多个盈利能力欠佳的项目,如 “先试后买” 服装服务、线下极速配送门店试点等。
此外,Jassy还开设了名为 “反官僚邮箱” 的内部通道,收集员工反馈。截至目前,该邮箱已收到近1000封邮件,公司也据此完成了超过375项组织与流程优化调整。
11.谷歌发布 Gemini 2.5 Flash AI 模型:专为省钱高效而生
C114报道,谷歌推出了一款名为 Gemini 2.5 Flash 的全新 AI 模型,该模型注重高效能,并提供强劲的性能。
Gemini 2.5 Flash 即将登陆谷歌的 AI 开发平台 Vertex AI。谷歌公司表示,该模型具备“动态且可控”的计算能力,开发者能够根据查询请求的复杂程度灵活调整处理时间。谷歌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你可以针对特定需求来调整速度、准确性和成本之间的平衡。这种灵活性对于优化 Flash 在大批量、成本敏感型应用中的性能至关重要。”
当前,旗舰 AI 模型的成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像 Gemini 2.5 Flash 这样价格较低且性能出色(尽管在准确性上可能稍逊一筹)的模型,为用户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替代选择。
Gemini 2.5 Flash 是一款“推理”模型,与 OpenAI 的 o3-mini 和 DeepSeek 的 R1 类似,意味着其在回答问题时会花费稍长的时间来进行事实核查。
谷歌指出,Gemini 2.5 Flash 非常适合用于“高容量”和“实时”的应用场景,例如客户服务和文档解析。谷歌在其博客文章中提到:“这款工作型模型专门针对低延迟和降低成本进行了优化,是响应式虚拟助手和实时总结工具的理想引擎,在大规模应用中,效率是关键。”
然而,谷歌尚未发布 Gemini 2.5 Flash 的安全或技术报告,这使得人们难以明确了解该模型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色,又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此前,谷歌曾表示,对于其认为是“实验性”的模型,公司不会发布相关报告。
此外,谷歌在本周三宣布,计划从第三季度开始将 Gemini 模型(如 2.5 Flash)引入本地环境。谷歌的 Gemini 模型将在谷歌分布式云(GDC)上提供,这是谷歌为有严格数据治理要求的客户提供的一种本地解决方案。谷歌表示,公司正在与英伟达合作,将 Gemini 模型引入符合 GDC 标准的英伟达 Blackwell 系统,客户可以通过谷歌或其首选渠道购买这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