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可控核聚变:量变逐步走向质变,基本面与催化双轮驱动

趋势无敌   / 04月01日 12:57 发布

#产业进展不断。3月28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环流三号”国内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实现大幅跃升,挺进“燃烧实验”;3月26日,美国华盛顿州参议院通过了《众议院法案1018》,允许聚变能源项目使用华盛顿州能源设施场地评估委员会(EFSEC)的集中许可流程,Helion Energy的聚变项目将获得上述法案的有力支持,国内外积极进展不断。


#项目储备足够基本面强劲。国内目前在建的包括潜在的核聚变项目非常可观,西南的潜在改造项目与混合堆项目,江西南昌的混合堆项目,合肥的BEST项目以及未来的CFETR项目,未来潜在的项目包括中核主导的中国聚变以及上海聚变未来能源,以及能量奇点“洪荒170”在内的私营企业项目,未来投资的可见度越发清晰,产业链的收入从今年开始会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科学进展可以期待。Helion已经做到第七代原型机“北极星”,使用磁约束和惯性约束相结合的磁惯约束性聚变,公司预计2028将实现可控核聚变发电;未来潜在的变化除去国内目前的 HL-3、EAST之外,还有国外的ITER、SPARC等,科学进展无法预测但一直在积极推进,逐步走向“质变”的阶段。


#磁体为成本主要组成部分。以ITER为例,磁体占到成本的28%,为核聚变的成本最大项,其余包括堆内构件(17%)、真空室(8%)、土建厂房(14%)等,之前以低温超导为主,近年新建项目开始逐步采用高温超导路线。


#相关产业链。联创光电(高温超导磁体)、永鼎股份(高温超导磁材,东部超导)、精达股份(高温超导磁材,参股上海超导)、国光电气(偏滤器、包层系统)、合锻智能(BEST真空室部件)、安泰科技(钨铜偏滤器、钨铜限制器等),航天晨光(杜瓦系统)、久立特材等(PF/TF导管)、应流股份(子公司从事核聚变材料)等。广发机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