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化学”双龙头,传化智联,蓄势待发!
一股 / 03月27日 07:57 发布
2024年9月以来,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经突破103.3万亿元。业内人士指出,推动市场此轮价值回归的核心驱动力来自科技创新和顺周期产业的复苏。
“春江水暖,鸭先知”,事实上,不仅是资本市场,“科技+顺周期”的双擎驱动趋势正在各行业的头部公司上演。
作为横跨物流和化学两大板块的细分行业龙头,传化智联近期亮点动作颇多。年后公司频频接待投资者调研,叠加多年的战略合作布局,在新周期到来的初始,展现出更为积极的主动姿态。
本文将从内部布局和外展延伸两方面,尝试解析传化智联发展的强大势能。
内部布局:
资产重构与核心能力夯实
作为一家物流和化学双主业上市公司,传化智联这两年大力调整资产和业务,经历业绩高增长向高质量转变的阵痛之后,正迎来业绩底部反转的关键时期。
物流业务方面,公司遍布全国的73家智能公路港是该业务板块的核心资产,围绕公路港资产,目前已形成了“智能公路港服务”“供应链物流服务”“生态增值服务”三大服务体系,构筑起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公路港网络。因此,公路港资产重构是传化智联内部布局调整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公司全面回归智能公路港,以港为中心,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瘦身健体,加大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公开信息显示,公司近年持续出清一部分质地不好的公路港资产,留下优质公路港资源,同时严控对外的新建项目投资,及时终止海盐智慧物流港项目回笼资金。
受益于多管齐下的调整措施,虽然遭遇近年多轮外部因素冲击,但公司公路港业务依然做到了营收稳定,毛利率持续大幅提升。
据2024年中报,公路港当期营业收入为6.1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但毛利则同比提升近4%。拉长时间线来看,公路港业务的毛利率从2018年41.5%已提升至2024中报的78.8%,实现了盈利能力的大幅跨越。明显可以看到,传化智联的利润已经由“补贴”主导转向“主业经营”主导,经营内核显著夯实。
在公路港资产重构的同时,新技术也得以落地。
今年3月,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提出“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引发了物流行业的高度关注。
传化智联充分响应,利用自身物流数据丰富的特点,加速推进AI技术在物流行业的落地。公司于2024年正式启动AI大模型应用,今年2月,又宣布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针对物流行业非标场景多、流程复杂的痛点,聚焦公路港零担专线装卸货等核心环节,将传统物流经验转化为智能工具,实现了技术逻辑与业务场景的深度结合。
这几年,随着公司物流业务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遮盖了化学业务的光芒,但看似低调的化学业务,竟也是妥妥的隐形冠军。
传化智联是纺织化学品和合成橡胶领域领军企业,依托业内领先技术水平,市占率位居行业前列。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纺织化学品产能与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稀土顺丁橡胶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镍系顺丁橡胶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三,精细化工龙头地位凸显。
如今,在国内业务向纵深推进,巩固龙头地位的同时,公司还在深度洞察全球区域性供应链重构趋势,加快化学业务国际化探索,打开第二增长空间。
其中,公司具有核心技术的顺丁橡胶产品正在欧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加快上量,并利用渠道优势,积极探索丁二烯、橡胶的全球资源经营能力。
看完业务再来看业绩,“利空出尽是利好”的期冀便有望实现。虽然公司近年业绩情况不佳,但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经济大环境的拖累,是行业普遍情况,传化智联也难逃周期漩涡;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成是对不良资产的出清。公路港资产的重构不仅实现降本增效,同时也优化了业务结构,传化智联的资产质量得以进一步巩固,为今后的利润释放打下坚实基础。
外部布局:
深度绑定与战略合作
除了内部的调整整合,传化智联亦在外部布局方面,积极进行资源经营,深度绑定巨头企业,推进战略协同与资源共享的双重受益。
其中,与阿里的深度合作是传化智联外部布局的重要亮点。
作为蚂蚁消金的第五大股东,传化智联的持股比例达5.01%。在收入上对公司贡献颇丰,2024年上半年,蚂蚁消金的股权就为公司带来了4633万元投资收益。
同时,公司还与蚂蚁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共同推动公路物流区块链合作和应用、共同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共同推动仓储智能化升级、共同建设智能物流和智能公路港。
明眼人不难看出传化智联与阿里合作的含金量:财务和战略的深度绑定之后,传化智联可借助阿里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提升自身的数字化水平和服务能力,还能够与阿里在物流、金融等领域实现战略协同,加速打造智慧物流和数字经济的新生态。
此外,传化智联还积极布局链路资源。公司控股股东传化集团持股的钱塘征信于2024年11月获批个人征信业务许可,成为国内第三家持牌的个人征信机构。这意味着,传化智联与钱塘征信在智能物流业务领域的合作也落地有望。
对传化智联来说,在公司物流平台上运营的168万货车司机和入驻公路港的8367家客户是极其稀缺的资源,通过征信系统可以提供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用信息,进一步完善其智能物流平台的资源经营,并有望拓宽公司生态增值服务业务发展空间,实现经营效率提升。
通过外部合作,不仅可以在财务投资层面实现收益价值,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公司的业务边界。
有机构指出,传化智联入股蚂蚁金服,将“制造+金融”相结合,公司控股股东传化集团或促成传化智联与钱塘征信在智能物流业务领域合作。叠加公司作为化学品细分市场龙头企业,领先技术力构筑护城河,龙头地位稳固,公司中长期发展有望向好。
今年2月,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表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发展好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思想,让民营企业家信心倍增。
徐冠巨还表示,公司将积极从三方面采取行动:
第一,全面拥抱AI时代,推动自身和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第二,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和企业变革”两个战略要项,给企业不断创造新的生命周期;第三,推进重大平台建设,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在内外部持续的调整和布局之下,传化智联发展的想象空间被进一步打开。
以港为中心,传化智联正突出人工智能港的打造,围绕“场景+新技术、场景+新模式”两个方向,积极进行业务探索。同时,通过技术输出将自身的智慧物流技术和管理模式对外输出,推动轻资产运营模式的转型。此外,在智能公路港基础上发展物流数据中心,探索低空经济等,这些或许都将为传化智联未来新业务和新战略的落地方向。
整体来看,传化智联这两年的战略聚焦和业务调整,不仅描绘出新周期的发展蓝图,还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随着经济周期回归的步伐持续加速,传化智联的反弹势能也有望越来越强,迎来更好的发展。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来自飞鲸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