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形机器人:META入局具身智能,GROK3即将发布(附股)
川川不息 / 02月18日 21:24 发布
事件1:智元在深圳新设立“灵犀”产品线
智元机器人三大事业部之一灵犀近日在深圳设立,目前正在招兵买马。据了解,智元此前调整组织架构,新设立三大产品线,分别是远征、灵犀和Genie。此外还有几个一级部门,例如灵巧手。智元新成立的三大产品线分设三地,除了“灵犀”产品线在深圳外,远征产品线在上海,Genie 产品线大部队在北京。
远征、灵犀、Genie 三大产品线总裁分别由王闯(前大疆Livo 激光雷达负责人)、稚晖君、姚卯青(前蔚来工程总监)担任。据了解,Genie 产品线前身是由上海交大闫维新教授和姚卯青指挥的研究院。稚晖君所在部门为CTO Office,领衔X-Lab 和EI-Lab。X-Lab 由稚晖君指挥,EI-Lab 则归北大计算机学院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董豪管理。据介绍,灵犀主要做To C,面向养老方向。而远征和Genie 在产品腿部形态上做区分,远征做足式机器人,Genie 则是轮式机器人。
事件2:人形机器人1 月融资超25 亿
据高工人形机器人不完全统计,2025 年1 月,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16起融资事件,其中13 起发生在国内,其余3 起来自国外。已披露的融资总额超25 亿人民币,其中国内已披露的总额约为15.33 亿。16 起融资事件中,单笔融资过亿的有3 起(国内2 起,国外1 起)。相比2024 年1 月全球范围内的7起(国内5 起,国外2 起)融资事件,以及约14.02 亿人民币的融资总额,今年首月的融资活动,无论是在规模还是数量上都显著同比提升。
事件3:拟投2 亿元,机器视觉厂商押注“智驾+人形机器人”2 月13 日,天准科技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根据预案,天准科技拟募集资金9 亿元,将用于工业视觉装备及精密测量仪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半导体量测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智能驾驶及具身智能控制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其中,智能驾驶及具身智能控制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 亿元,实施主体为天准科技控股子公司苏州天准星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准星智”)。根据天准科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显示,智驾域控制器和具身智能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相同,为了进一步开拓边缘计算业务应用场景,天准科技瞄准了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领域。智能驾驶也属于具身智能的形态之一,并已率先实现落地应用。而天准科技此次加码布局具身智能控制器,则是面向了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事件4:Meta 加入人形机器人竞赛
根据彭博社报道,Meta 在Reality Labs 内部成立一个新部门。该部门聚焦研发AI 驱动人形机器人,辅助物理任务。公司内部备忘录透露此消息。首席技术官Andrew Bosworth 备忘录中透露,机器人产品组专注研发“消费者人形机器人”,目标是最大化Llama 平台能力。Llama 是Meta 主要AI 基础模型系列,支撑社交媒体生成AI 产品。Bosworth 写道,扩大投资将为Meta AI 以及混合现实和增强现实项目带来更大价值。前自动驾驶公司Cruise 首席执行官Marc Whitten 该团队。Meta 聘请Whitten 担任机器人副总裁。Bosworth 提及二手电商TheRealReal 前首席执行官John Koryl 加入Meta 任零售副总裁。Koryl 负责扩展Meta 直销AI 穿戴设备业务,产品包括Quest 混合现实头戴设备和 Ray-BanMeta 智能眼镜,后者与眼镜制造商EssilorLuxottica 合作生产。
多年来,Meta 大力投入“具身AI”研究,旨在开发AI 助手,观察、倾听并导航三维物理世界。首席AI 科学家Yann LeCun 多次强调大语言模型的局限性,试图开发新型模型,更好理解物理世界。
事件5:富临精工斥资1.1 亿加码机器人
近日,汽车精密零部件行业龙头企业富临精工发布重要公告,其与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政府计划签订《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富临精工拟在绵阳市涪城区投资建设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金额达1.1 亿元,产品主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领域。此次投资旨在满足该公司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加速机器人关键硬件——智能电关节的开发与产业化进程,助力其在机器人领域抢占市场先机。
事件6:浙江荣泰拟收购上海狄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51%股权浙江荣泰公告称,公司与上海狄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及其股东签署《框架协议书》,拟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的方式收购狄兹精密51%的股权,交易完成后狄兹精密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将根据交易进展情况,履行相应的决策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上海狄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9 月,是一家依据中国法律合法成立并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属于机械传动和自动化技术领域,专注于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车用丝杠、电缸、直线模组、精密对位平台等研发、生产和销售。
此次签署的框架协议书,明确了双方在产业领域的基础合作模式,为最终协议的签署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本次交易若能顺利实施,狄兹精密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范围。标的公司在精密传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行业竞争实力,在精密丝杠产品领域方面的技术积累和生产能力有助于公司快速进入精密传动、智能装备、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将有效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公司及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近年来,精密丝杠产品在 3C 电子、半导体、锂电、生物医疗、人形机器人等多领域广泛应用,若本次股权收购事项顺利实施,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探索产品在精密传动、智能装备、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研发应用。
事件7:马斯克官宣Grok3 即将发布,xAI 计划新一轮融资马斯克在X(推特)上宣布下周一晚上8 点Grok 3 发布,且会现场演示(北京时间下周二中午12 点,即2025 年2 月18 日中午12 点)。马斯克表示,这是地球上最聪明的AI!期待!
据知情人士透露,xAI 目前正在接洽潜在投资者,计划筹集约100 亿美元的资金,此轮融资可能使该公司估值达到约750 亿美元。该知情人士透露,红杉资本、Andreessen Horowitz、Valor Equity Partners 等计划参与此次融资,不过由于交易条款尚未最终确定,具体细节可能会有所变动。PitchBook 数据显示,上一轮融资时,xAI 公司的估值约为510 亿美元。去年12 月,xAI 公司宣布完成C轮融资,筹集了60 亿美元。除了传统风投公司之外,英伟达、AMD 两大芯片巨头也参与了对xAI 公司的投资。
事件8:Figure AI 正以395 亿美元估值筹集资金在 OpenAI 和 Microsoft 的支持下,Figure 正在讨论 15 亿美元的融资。据知情人士透露,开发人形机器人的初创公司 Figure AI 正在与投资者谈判,以筹集 15 亿美元,估值为 395 亿美元——此举表明科技行业对外观和动作都像人类的机器人的兴趣日益浓厚。知情人士表示,这笔交易将由 Align Ventures 和Parkway Venture Capital 牵头,他们要求不透露身份,因为信息是私密的。交易条款尚未最终确定,仍可能发生变化。新一轮融资将是这家初创公司估值的大幅跃升, 去年的交易估值为 26 亿美元。Figure 之前的投资者包括Microsoft、OpenAI、Nvidia 和 Jeff Bezos。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投资者对该公司的热情部分来自于更复杂推理能力的突破,这加快了该公司对其产品何时被广泛采用的预测。这家初创公司现在相信,其机器可以在未来几年内为家庭做好准备。
评论:
1、Meta 下场足以证明AI 技术的下一站是具身智能Meta Reality Labs 成立具身智能部门,并由前自动驾驶公司Cruise 首席执行官Marc Whitten 该团队展现出:(1)Meta 希望具身智能成为AI 的下一个研究方向,即AI 对于三维物理世界的影响;(2)具身智能与自动驾驶在技术上的重叠性较强,多家具身智能研发负责人均出自智能驾驶公司。
2、Grok 3 的发布或将意味着Optimus 的大脑有了新的进展xAI 作为马斯克体系内公司(特斯拉、Space X、X 平台)的AI 研发平台,对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 大脑(具身智能)的研发至关重要。Grok 3 作为其新一代人工智能,或将在具身智能领域有新的进展,同时也将意味着人形机器人Optimus 的泛化能力逐步提高,更加能够满足商业化需求。xAI 的750 亿美元的估值以及Figure AI 的395 亿美元的估值也代表投资者对这一领域的重视。
3、相关标的
重视T 链定点机会。关注(1)关节总成三花智控(家电组)、拓普集团(汽车组);(2)谐波减速器供应商哈默纳科(6324.T)、绿的谐波;(3)丝杠相关供应商五洲新春、北特科技(汽车组)、恒立液压;(4)灵巧手零部件供应商兆威机电(电子组)、鸣志电器(电新组);(5)结构件供应商旭升集团(汽车组)、肇民科技(汽车组);(6)PCB 供应商世运电路(电子组)、四会富仕(电子组)。
重视其他相关环节核心供应商。关注(1)六维力传感器供应商柯力传感;(2)人形机器人新进入者祥鑫科技(汽车组)、瑞鹄模具(汽车组);(3)工业机器人切入具身智能赛道的凯尔达;(4)空心杯电机与执行关节厂商伟创电气(电新组);(5)行星减速器头部厂商中大力德;(6)谐波减速器后起之秀丰立智能;(7)川渝链:豪能股份(汽车组)、蓝黛科技(汽车组)、瑞迪智驱。
(8)与具身智能顶级专家合作的德马科技。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来源:招商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