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国元证券:虚拟现实行业发展与探讨——年底有望迎来真正意义的大爆发

游风2   / 2015-08-12 09:21 发布

  此次会议,国元证券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李芬特邀VR行业专家张君亚通过3C中国财经会议与投资者进行交流,其核心观点如下:

  1、VR就是利用仿真技术,把人的听觉、视觉、嗅觉、运动感知进行封闭和再造,从而达到对人体进行全方位环境"欺骗"的目的,使人身如其境。

  2、VR起源于2012年,具备了三年的技术积累,在国外已经具有相当的热度,继2012年Oculus推出首款商用VR头盔后,雷蛇、三星、微软、谷歌等都在大力研发这类产品。

  3、有这么多产业资本参与以及这么多行业的支持,VR不可能仅仅是一个昙花一现的科技应用。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投资者这个行业的资金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亿了。

  4、VR头盔在2015年底会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将迎来真正的爆发期。相较于国外,国内基本上以硬件研发为主,这就走到了一个怪圈,公司可以把产品生产出来,但是在推向C端和B端时,却存在很大的问题。


  全文如下:

  李芬:大家下午好!今天天特别热,非常感谢能够从大老远跑过来参加我们今天下午的分享沙龙,目前虚拟现实也是我们资本市场的大热,大家看到之前暴风连着三十几个涨停板,现在我们可能对VR也有一些疑问,就是说它未来是一个主要的方向,还是说它只会昙花一现。所以今天我们也请来了VR领域的牛人张君亚,他也是资深的,国内第一批从事VR事业的,会给大家解答这些疑问,并且还会对大家分享一些市场上没有的观点和内容,包括VR在我们军事、医疗,还有经济方面的一些应用,大家欢迎!

  张君亚:谢谢大家这么热的天过来,其实我也没有芬姐说的那么好,只不过我们是在中国来说,是第一批做这一块研究的团队。我们是在2013年底成立的,在这一块必须承认的是北京蚁视的覃政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做这一块,另外就是之前我供职的3Glasses,它也就是2014年在研发,但是公司成立是2014年的10月份,只是在这个行业里面,只不过是比人家早了一年而已。

  肯定很多人都不太明白,VR到底是什么概念,相信大家有兴趣的话,会去谷歌,会去搜狗包括百度去寻求解释。它们的解释是完全不一样的,包括如果有心人会发现,它们的解释在三个月前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什么?就是因为VR的影响,当时的百度、搜狗在三个月以前还比较小。其实VR这一块,简而言之它就是一种仿真技术的方向而已。它是利用的是听觉,把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包括运动感知进行一个封闭和再造的过程,它对人体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环境"欺骗",就是比如说在座的各位,如果说让你们戴上VR头盔,同时给你们戴上市面上的一些外设,然后就完全在另外一个环境下了。

  很多人认为VR从2010年之后开始兴起的,其实远远不止这样的。其实它最早起源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它应用在哪个地方呢?它应用在军事、航天这些领域里面。但是为什么说它一直没有民用普及?其实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就是说硬件方面的一个控制,就是说硬件方面是很不成熟,它那时候一个头盔的大概重量可能要达到将近20公斤左右,就是说一个虚拟环境的模拟,而且当时它的那个眩晕感各方面是比较强的。换句话来说,跟现在的轻便型的头盔体验感有很大的区别,远远不如。

  其实它的真正商用转民用就是在2012年美国的Oculus那边推出了一个乌鸦头盔,其实它第一批大家了解到的都可能是所谓的DK1,其实不是,它是DKHD,就是众筹的头盔其实真正的名字是叫DKHD,它众筹完之后生产的才是DK1,DKHD现在还有几台模型,但是没有往市场上去放送的,小批量生产的叫DK1。然后它是2012年的时候发起的众筹,真正的爆发期是在2014年美国的Facebook(脸谱),大家都知道,斥20亿的资金收购一家19人的团队,也就是说它公司的所有人加在一起是19个人,包括他们招聘的一些刚大学毕业的人,就是19个人。14亿美金的现金以及Facebook的股票,这个市值已经远远地超过20亿了。

  从那之后,欧美一些资本才渐渐地赶上一个VR的浪潮,但后来又纷纷出来了像雷蛇、三星,包括微软、谷歌都在大力研发这一块,它们是在做这一块,其实就是完全跟着后面在做。包括岔开一句,大概下个月的时候,雷蛇有可能会宣布有全世界顶尖的四家公司,分别是头盔、手势识别,还有语音系统,包括现在又加入了一个Oculus,据说有意向加入进来,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还没有对外公布,它们有可能就完全加入这个团队,到时候他们那个联盟叫做OFVR联盟,如果有兴趣的话你可以查一下,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它会以DK2的形式来进入的,而不是它们最新的OculusCV1,不是这个。就是DK2的形式做的,就是DK2届时会开源的。

  现在的话,如果大家有机会跟国外一些资本接触的时候,你会发现VR在国外已经相当热了,因为它是起源于2012年,到现在已经有大概三年的技术积累,有三年的一个爆发期,而且国外的市场跟中国的不一样,国外就是你的Idea是比较好的,或者说你的方向是对的,大家都愿意投钱让你去做这件事,但是如果是国内的话,可能就会有很多的一些伪VC或者一些东西会出现,导致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

  另外一点,中国在2013年蚁视成立了,但是蚁视当时并没有建立研发的,它的研发人员也不多,它在2014年拿到一千万美金之后才是大批量的研发。包括我之前供职的3Glasses,他们是成立于2014年10月份,它在2015年的6月份的时候,他们拿到了200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出让10%的股份,也就是说它的公司估值达到了两个亿,也就是半年,这在整个中国现有的投资情况下是为数不多的个例公司,这就是大概一个VR市场的起源和发展,包括现在有各个团队都声称自己能做这一块,他们大致都是从哪一些地方来的呢?他们都是从手机或者说一些相关的行业里面过来的。

  暂且不说他们有没有这种研发的能力,但是有一点,就是说他们没有绝对没有一种经营过去做的,因为在VR这一块,做得最多的并不是以前的一些所谓的知识,而是有很多的算法,尤其是光学跟算法,这个大家如果下面有一些了解的,会很明白的。

  其实分辨一个VR头盔的好坏的话,包括今天来的之前也有沟通的,来得早的,就是说分辨它的好坏其实很简单,就是这六项:第一个就是屏幕分辨率,就是你的屏显技术能达到多少,现在所有研发的基本上面世的,就是说已经可以量产的话大致只有一种,就是1K屏,2K屏还没有哪一家就是说直接可以发售的,是没有的,都处于一种研发期。1K屏的话,它的像素点还是比较低,你要仔细看的话,戴过VR头盔你会发现它会有晶格,戴上眩晕感是比较强的。

  另外一个就是刷新率,可能在座的如果不是这方面的一个专家,或者说不是这方面的一个发烧友的话,可能没有听过第二个,大家顶多听过美国OculusDK1、DK2,其实它的CV1的工程机已经出来了,全世界只有30台,它这30台在ChinaJoy上是有的,然后展示完之后当天必须由他们所借来的公司直接送回美国去,你会知道这些数据都是没有的。当时也有幸体验的一把,他们的屏幕刷新率是多少呢?90,一般的国内的屏幕刷新率只有60到70,有的时候连60到70都达不到。包括三星的屏幕刷新率,当然了,它是手机,不跟PC端的去作一个比较,稍后会作一个专门的比较。它这个刷新率就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屏幕刷新率越快,它的电脑反应,包括九轴传感,还有陀螺仪的反应越快,对你人造成的一种眩晕感越小,就是越适合大家去玩。

  另外一个的话,就是一个屏幕视场角度,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可能屏幕视场角度,大家没有体验过产品,可能大家讲的都是云里雾里的。就这样讲,你站在一个角落,你用你的眼睛在不动的情况下去瞟另外一个地方,你看你的视角是多少,人类的基本视场角是125左右,然后美国Oculus它是真真正正地能做到110度的角,就是接近人类视场角,但是还是有黑边。OculusCV1我当时的体验是如果你不仔细看,不是那种特别在意去看的话,它基本上是没有黑边的,也就是说它的视场角下一次参数出来之后可能已经会超过110,可能达到115左右,但是不可能完全达到一个人类的视场角。

  而且就是说包括国内国外都说做的头盔能达到110度,其实他们在算的时候是把中间那个间隔也算上去的,那么去掉中间那个间隔的话,就远远没有这个视场广度了,所以这一块也是很大的缺陷,包括你们从市场上可以买到的一些所谓的工程机,除了Oculus之外,其他的可能都没有达到这一个。

  另外一个就是沉浸感,其实中国有一个很牛的人叫覃政,他就是北京蚁视的老总,也是我一直很尊敬的人,但是他的方向刚好跟我们的研发方向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沉浸感做得是很好的,他在清晰度做得是很好的,他在追求清晰度而忽略了沉浸感。像我们这个戴的话,你会完全感觉自己就在那个场景里面,而覃政戴的那个蚁视的话,它就相当于你前面放了一个大屏幕,没有一种情景带入感,这样就会影响沉浸感,影响沉浸感就不能让人完全置身于游戏里面,这就是他目前为止还没有调整过来的一个问题。

  现在的话,就是说大家都会认为现在屏幕一般外行人看的话都一样,都是透镜,但是它区分很大,现在全世界用的最好的透镜是谁的?三星的OLED屏,它是全世界最好的,这也是Oculus跟三星进行一个合作的基础,一个提供硬件,一个提供技术,基础的算法,对光学工程的一个算法,它们两家是合作的。

  三星它做的那个头盔也只不过是Oculus给它的一些支持,其实真正的技术还是来自于Oculus,而且现在所有的屏幕,包括我们现在在研发的,就是说一个VR头盔,用的都是单屏的,就是说一块屏幕,一块就是主板,两个屏幕,两个透镜,OculusCV1据介绍,反正我也没有拆开看,据他们介绍,他们是采用双屏控的,这个难度会很高,但是它的效果会好得多,而且它采用的也是1K屏,但是它就是1K的晶格不明显,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这个技术要求特别得难,国内可能目前还是达不到。在国外的话,也只有Oculus现在目前有,包括三星都没有。如果说真的像它所说,我因为没拆开看,我也不好多作评论,如果真的像它所说这种双主板、双屏控这种方式去做的话,屏显效果都已经可以跟D2去做一个比较的情况下,就是我们公司D2做一个比较的情况下,如果它一旦用了2K屏,那它就可以达到4K的效果,那就是一个很大的质的飞跃。

  其实就是说现在你们买任何一个头盔,你们只要戴上去,玩一个Demo,你们只要坚持十分钟不晕这个还算就是可以的,一般情况下都玩不了十分钟,这十分钟是很关键的,所以大家都在怀疑会不会昙花一现。而在民间,就是说普通的C端人群都对它关注不断,怀疑它是不是昙花一现的同时,又有大量的资本在进去,这就是一个矛盾的地方。就是因为体验者认为体验效果并不那么好,比如说大家在玩游戏,像英雄联盟他们那些画质会很细腻,但这个在这一块,目前来说头盔这一块是达不到的。

  但是怎么说呢,它就是说达不到这一块的话,就有两个很重要的缺陷,眩晕感,眩晕感有的人只是晕,你坐一会儿就好了,有的人玩儿的时候会吐。因为我去展会比较多,见过很多人玩儿了之后他会吐,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说因为它没有沉浸感,它不能超过20分钟,也就是说现在牵涉到一个内容的匮乏,为什么大家内容只做一个Demo,而不做一个完整的,因为下面有很多的,相信有很多是自己做内容的人,做内容是相当之烧钱的,他做出来这个东西之后,大家不能长时间去佩戴,他根本就没有盈利点,这也就是说为什么现在的内容远远落后于硬件,而硬件其实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硬件也不过就开发两年,它哪有那么高新的技术,要给它时间去成长。

  其实它的应用方向还是比较广的,比如说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像影视这些,游戏都不用去谈,就可以直接去看到的,像安防这一块大家去怎么理解,因为他戴上虚拟现实头盔之后,他用的那种外视,比如说消防工具,你看到的前面是一大堆大火,然后你去把它给扑灭,这是对于消防工程这一块的。因为每年中国的话,全世界最大的费用来自于哪里?民用是一块,主要是军事,还有一个政府这一块。

  在军事这一块,每年尤其中国是一个军力大国,每年去练打靶之类的这一块费用就是一个相当高昂的费用,但是虚拟现实头盔的话,它能很简单地解决这个事情,它把精度做得足够高之后,大家戴上就可以去直接打靶,就像刚才来的早的人提的有一款游戏叫死亡扳机,它模仿的就是CF跟CS那种模式在打游戏,它是可以完全让你置身在里面的,这样的话你可以省很多的军费。

  但是有一点我要给大家说明的,虚拟现实永远不可能代替现实,你只可能在里面,比如说你在里面把你的精度提到8环、9环,或者7环、8环的时候,你底下还是需要去在真实的环境下练枪的。为什么?因为它毕竟有风向,有一个视频,因为屏幕里面的亮度是可以随心所欲地调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以的,所以它基本上大家的定论就是它可以辅助性地去训练,而不可以完全取代。

  它在包括市政建筑、船舶制造,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大家如果说有那些跑车发烧友的话,包括前一阶段奔驰这一块,它有一个要在中国发售的找到我们这边,然后让我们给它提供这一块的座椅跟头盔这一块,但是它自己做Demo,因为它的新车型没有一个大量的发售,它不够去展览的。你戴上之后,你直接看到的东西,它就直接用360度那个摄像头去拍的,它拍摄的那个跟真实的是毫无差别的,你就感觉到你在车里面在走,这样的一个画面,包括一个速度,包括一个风向各方面,你听到的声音都是一样的,当然是没有风吹过来的,那还需要接下来的一个发展,这是其中一方面,包括现在船舶制造的外形造模。

  可能以后大家,我看来的还有一些比较年轻的,以后买房的时候不再只是看一个房屋模型了,你在看房屋模型的同时,让你戴上这个头盔之后,给你一个手柄,你可以在这个里面随时去走,每个角落、每个样板房你都可以去看到,这就是它一个神奇的地方。现在大概是一二十大类,一百多个小类都可以用到虚拟现实,包括电商。可能大家买衣服的退货率比较高,就是说现在还没有去做这个模型,但是你仍然是可以达到,就是把你的身体数据输进去,然后你每次购买的时候,直接穿到里面的一个虚拟的人身上,合不合身你都会知道,这样会大大减少退货率。

  像这就是一个360的全景视频,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360全景视频,它就是几个摄像头集成的,现在我的合作伙伴在研发一种,用一个摄像头就OK了,就是圆形的,比如说今天你们公司有人没有过来,我这边放一个360度摄像头,摄像头所看到的,你戴上那个虚拟现实头盔,随着你的角度去转动,它可以把所有在场的人员,以他的角度完全看到。也就是这样讲,你现在以你的角度看到的东西,它都能看到,包括头上的天花板,包括脚底下都是可以的。

  但是它现在为什么360摄像头还没有一个大的发展呢?主要两方面,360摄像头最适用的就是VR,VR头盔在我看来的话,它还有一段路要走,所以说它生产出来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另外一点,因为光线的阴暗面不一样,就是可能你左侧的光线跟你右侧的光线有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如果仅仅让它在电脑上的话,它会出现那个断层,就是没有这种好的,这是已经渲染过的,这种是渲染过的,是不真实的。那样的话,比如说中间会黑,这边是白,那样是不真实的。

  等乌鸦头盔这一块,有一个长足的发展之后,它就会有很多的结合点,比如说很简单,大家无人机最近是很火的,其实360摄像头加无人机加头盔的话,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因为你飞得再高的话,你可以及时性地看到你所有的东西,而且它是跟你的头部在转动的,也是一种沉浸感,这就是虚拟现实游戏。

  虚拟场景会议,我想请问有没有看过《复仇者联盟》的?《复仇者联盟》里面有一个会议,就是在四个玻璃柱子上面,其中这边的一个老大给他们开会的时候,那些人都是虚幻出来的,但是你就看到他像在那儿坐着一样,他看你也是一样的,其实这就是一个虚拟电话会议,但不会像这种以往的电话会议那么枯燥,只是一个平面的,它不再是平面的,它是立体的,包括你的表情、你的动作它都能看到,都能捕捉到的。

  其实虚拟场景会议,它的用处只适合一些大型的企业,最主要它还有一个应用是在哪儿呢?就是跟电视台去直接结合,比如说大家想去听演唱会,或者去NBA看球,NBA季后赛的一张,总决赛的一张门票大概是3万美元左右,位置还不太好,如果靠近前面的话,可能炒到几百万都很正常。

  那么第一个是钱,第二个是时间,那么怎么均衡这一点呢?如果他把现场置一个360摄像头或者更精度的一个产品出来之后,大家就会直接看到这一块,比如说现在我们都戴上虚拟现实头盔,NBA打球,我们以他的那个视场角看到周围所有的东西,每个人只收你100块钱,是不是很多?但是它的基数很大,这一块也是很大的应用,包括这一块也跟一些意向的,像湖南卫视也有谈过这些东西,但是这个应用只是一个前景应用,还没有成熟的方案出来。因为它对视频图传这一块要求特别高,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市场上只有有线的一个头盔,没有无线的,它对视频图传这一块的运算率特别大。

  包括大家都认为说,比如说三星的头盔是公认的在手机虚拟现实头盔里面是比较好的,但是为什么它现在迟迟没有一个引爆点?很简单,你玩儿的只能是里面自制的游戏,而不能是联网的游戏,如果不联网就失去它自己的一个意义了,如果要联网的话,它要求的是多少呢?因为我这边跟华为这边都有谈过,我当时跟CTO,我们测算了一下,大概要达到60兆以后才可能无卡顿,但是目前达不到,今年华为内部说的,今年会在韩国测试一下,看能不能达到60或者65兆以上。

  换句话说,尤其在上海这个地方是绝对达不到的,因为咱们的手机信号在这边都会被屏蔽,当大家C端用户拿到这个东西之后,他不会质疑说是你的网络有问题,他会质疑的是你的机子不好,所以这也是它没有引爆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要等,等什么呢?等这些传输设备提上来,可能要提到5G的时候就完全没有问题。

  像远程教育的话,跟刚才说的那个没有什么大致的区别,远程教育这一块除了可以录像,就是说我们把今天的谈话用设备录下来,可以看到周边的一些东西,就像亲临现场一样,另外就是直播,这个跟VR直播是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的。

  其实看一个行业有没有前途,有没有一个价值最主要的是在今天看来,它能不能改变人们的日常行为,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以前可能像上了年纪的人,大家的交际仅限于我认识谁谁谁,我怎么怎么认识的,后来到我们这一代的时候,可能网友比普通的朋友见的都要多,这就是一个从行为的改变,包括我们购物以前都是去超市,去很多的地方,现在我们可能就直接在电商上去购物,很多的改变的日常行为方式。

  它会改变很多的日常行为方式,有一个外设叫做动感座椅,相信大家也有坐过的,小孩子再去,你不用带他去游乐场,你直接带他去坐动感座椅,如果画质跟屏显率足够的话,其实跟外面基本上没有差别,只有一个差别,就是他坐过山车的时候会有风,而这样的话只有视觉跟听觉,是没有一个触觉上的感觉,但它的感觉是差不多的,仅此而已。

  另外一点,还有一个改变日常行为方式的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大家可能从一个平面游戏,就是那种很简单的平面游戏,再有一个就是说3D,现在叫全景游戏,就是你完全置身于里面,那种全景游戏,就是让你分不清真的跟假的,因为我也是游戏发烧友,可以这样讲,我们之所以玩儿游戏,最主要一个观点是什么呢?我在现实中满足不了的东西,我在那个虚幻的世界里我可以拿得到的,比如说以前有一个《攻占沙巴克》,很多白领包括学生都会准时去攻那个沙巴克城,其实攻完之后有什么呢?就是身上背一个沙巴克城,就仅此而已,但是那个是一种荣誉,其实这个东西跟它差不多。

  另外一个,它是把教学,其实现在大家认知了虚拟现实仅限于头盔,其实不是,现在有一种产品就是两个摄像头在这里定位,你戴上那一个类似于最简单的3D眼镜的芯片,然后你可以看到里面是立体的一个画面,同时还有一个你通过控制器,里面比如说是一个心脏或者肺部的,你可以把它拿出来旋转,就这样直接去看,这也是VR的一个范畴,它就是把场景真实化,这在印度的一家学校已经做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但是有更多的内容,包括更多的局限到现在还没有去推广。

  最主要的一个应用是在哪儿呢?就是如果ToB端就是针对一些场景,会大大地降低它的一个费用,比如说在上海打靶,20发子弹,100块钱,5块钱一发,大家一群人去打,就是咱们在座的一群,大概有40个人,玩儿一次不过瘾,大概花费多少,大家心里都清楚,大概4万块钱,但是如果你要是用这种虚拟现实去做,现在那种震感枪我们有合作伙伴已经都在做了,它可以暂时做不到跟真实的毫无差别,但是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后续需要改进,包括它的精度跟画质,也就是说你可以无限地去玩儿,你花费的是什么呢?只不过是一些电池,就是一些电费而已,这个就是它的一个训练。

  包括如果说VR头盔可以达到无限的话,再加上AR概念,就是现在这个头盔它是全部封闭的,是没办法的,最近我们团队也在做AR头盔,如果VR技术成熟之后,再加上AR之后,它可以直接用到主战坦克那些,一比一的模型,可以直接在前面进行操作,你外面所看到的,跟你操作出来的东西完全你认为是真实的,其实外面什么都没有,它就是大规模地降低训练费用,因为这个费用是很高昂的,包括消防员的费用,就是政府军队这些费用都是很高昂的,用这个都可以很简单地解决了。

  还有一个就是大家坐过山车,大家有心脏病或者有其他疾病的人不能去坐,但是戴上乌鸦头盔的话,你是可以坐的,只要你不是特别严重,你坐完之后,如果你感觉不适,你立马把头盔摘掉,你的视觉立马从里面反映到现实的场景里来,你是不会害怕的,包括经过一些辅助的场景,对一些自闭症的解决,自闭症的一些治疗都会得到一些环节,这是在这一块。

  还有一个医学上的话,当然那个医学的话,现在还都在探讨,说是不是把它录下来,就是像平时的第一视角的记忆,包括解剖各方面,做手术,那个是不是有利于去做。因为毕竟虚拟现实这一块跟真实会遇到的一些突发状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医学这一块的话,大家还在探讨,也就是说为什么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医学解决方案的问题。

  底下的话,就像刚才说的虚拟会议、虚拟远程教育,就是可以远程传输,但是不可能人真正地传输,但是可以达到一个视觉和听觉的,后续是可以有触觉的。现在在VR这一块的发展最大的,还有一个就是力觉,他打你一下,比如说开枪打你一下,你是有震感的,但是不会真实那么厉害,它这一块的话,就是说让人有更大的沉浸感。

  这就是刚才说的一些问题,其实怎么说呢?最主要的是现在资本都在推动这个东西,Facebook花20亿去买一个19人的团队,然后三星把自己的硬件这一块跟Oculus进行合作,硬件去换软件。三星大家都知道,三星是一个很大规模的公司,Oculus只有19个人,在大家看来,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比例的置换,但是大家看的就是这一个前景,包括北京蚁视,拿到了1000万美元的投资,开始它的天使轮,开始进入这一行,3Glasses就是我之前供职那家公司,拿到3000万的风投之后进行研发,然后今年到现在八个月,就是到6月底的时候,8个月不到,然后估值2亿美元,这也就是整个行业都在看好这一块,在往这一块走。

  其实大家不知道的像雷蛇、小米、乐视、诺基亚、谷歌、腾讯,其实它们早就已经盯上这一块了,它们只不过没有去发这一块,包括索尼的梦神,这一次它惊艳了整个ChinaJoy,为什么?从事这些的公司一开始分为两种:一种就是说做事很高调的,他一开始研发的时候就会说,另外一种就是在默默去憋一些东西,比如说梦神这一次的话,体验效果,全场只有OculusCV1才可能跟它比,OculusDK2都已经比不过它了,它就在自己做。

  当有这么多资本在进去,有这么多行业在支持的时候,它不可能仅仅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东西,现在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整个行业,进这个行业的资金量已经大概超过了一千亿,就是进入这一行,比如说像VR旅游这一块也是国家扶持的,可能就是几十个亿在投,这不是一个公司能完成的,可能是国家去主导的一个东西。

  其实在军队里面现在已经在试配这个头盔了,这就是讲给一些真正的业内去做。就是说大家都知道C端一定比B端好,C端的用户基数更大,但是到底C端跟B端哪个会先爆发,大家都在讨论这件事情,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B端一定会比C端先爆发,很简单,其实它已经爆发过了,它已经在我的团队里面爆发过了,现在最火的动感座椅,现在全面适配,他们之前就是从5D、7D转过来的,大家作过研究应该都知道,其实他们之前用的都是一些屏幕,然后加上3D眼镜片,现在全部都开始适配这一块,就是全部适配VR头盔,现在中国做得比较不错的叫乐创,乐创的资金在整个广东省5D、7D里面它排不上前30位,但是它就抓住了这一个概念,它要在不久前融资到5000万人民币,然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研发和占领,如果大家有做乐园会跟他接触,他会跟你提到这些东西的。

  为什么B端相对于C端更容易去爆发?其实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像动感座椅就是一种视频或者一个简单的互动,换句话说,你做了那些互动,因为这个东西都是我直接参与的,我就可以放心地说,你看到那些互动跟你操作根本没有关系,比如那个打枪,它上面有两个按纽打枪,其实你不摁也是打,只不过给你造成一种错觉是我在打它,其实不是,它就是一种视频。视频的话,它这一块的话,它比游戏这一块更容易去操控,比如说咱们打游戏,咱们看视频需要的配置低,要打游戏的话需要配置就高,一样的道理,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而且B端的应用非常得简单,像过山车,各种过山车用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大致的程序,只不过把场景各方面变一下,其他没有什么,包括大摆锤来说,它对B端,对于C端来说,它的硬件要求比较低,就算1K的晶格比较明显,但是大家又不是长期玩,偶尔就图个新鲜,对不对?大家也不会感觉说会厌烦,但是如果你要有一台头盔,你要天天去玩的话,就那几个游戏,就那五六分钟,每天都玩,你很快就厌烦了,这也就是为什么B端比C端爆发比较高,因为C端对内容的要求很高,现在国内的公司不是没这种开发能力,它们有,因为我们团队自己开发游戏,有几个人都能开发,他们都不能开发吗?他们能,但是它们不想烧这个钱,它们想把这个市场,等这个市场别人玩好了,它们再斥大批量的资本进来,然后再做这一块,这才是它们的真实想法。

  B端其实它的爆发点不只是这一块,B端给大家开一个玩笑话,我们之前去做的一个市场调研,就是我们在做C端市场的调研,大家最关注的是哪一个,我们选择的载体当然不是各位白领,我们选择的是大学生,前三天,就是2000个样本,打算分一个月去做,前三天每天收100个,只做100个样本,前三天收上来的样本都没有问题,排名前两个的就是游戏跟视频,到第四天的时候有一个人在这个选项的时候,他们给我们发了一个消息说:"能不能加上一个东西,我们想玩这个东西。"然后我们就加上之后,底下再测试之后,这个选项一直都有,都在选,大家开动脑筋猜一下是什么?估计你们都猜不到,因为当时我没拿到这个问卷的时候,我都没有猜到。大家认为是什么?

  我跟大家说,但是大家一定答应不要笑,好吗?当时这个事情我还特意去做过调查,我说是不是大家在恶作剧,没有,确实是这样,我到淘宝上,我去淘宝上搜了一下,因为我对电商也不是很懂,我去搜了一下,就是淘宝的前八家店铺,充气娃娃加上飞机杯的月销量是多少呢?17万,这是男士的,女士的是12万,相差无几,大家需要的是这个东西。

  我们做了样本2000个,然后选这个高达一千零几十还是一千一百,就是这个需求,可能我们这边90后估计都没有,都是80后或者70后,对这个接受度不高,但是他们需要的确实是这个,而且他们跟我们的回答很简单,"要我不违背道德,又不违背法律的情况下,我为什么不能玩儿?"这是另外一个B端的爆发点。

  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说,比如Oculus的创始人是90后,为什么年轻人搞这个东西反而更有优势,因为大家天马行空,没有任何的束缚,我喜欢搞什么,我想要搞什么我就搞什么,我当初选择这一行,我会把我的房子都抵进去,包括我自己挣的钱都要砸进去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认同这个东西,我自己本身也想玩儿游戏,我也已经厌烦了,就是说如果能真的进入游戏里面那种沉浸感的,当然还不叫沉浸感,我当时称它为带入感,就是能够完全带入感的东西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才做了这一行,所以我才有了那么大一个魄力去做这一件事情。当然,后来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大家都在想知道,包括业内人士都想知道,到底市场爆发还有多久?都已经酝酿两年了,其实从2013年底,也就是2014年初就一年多了,从Oculus这一块算的话,都已经两三年了,到底它从哪一刻爆发点?现在只是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它就会爆发?哪几个问题?屏幕分辨率较低,你看的东西有晶格,你看不清楚,你如何会喜欢上它?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用一个模糊的分辨率比较低的东西去,比如说这样讲吧,同时高清跟标清,大家一定会选择高清的,为什么?看得更清楚,这是一点。而市场上现在大部分都是1K屏,它有晶格,大家不要小看这个1K屏跟2K屏的研发,其实并不是说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它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于里面。另外一点,即使你研发了1K屏,你都未必敢说2K屏就一定能研发出来,因为2K屏跟1K屏在参数、光学、运算有一系列不一样的问题。

  在前一阶段跟人聊的情况下,就是有团队,就是说有VC投了一些团队,我们也在聊的情况下,就谈到这个问题。他们说我们1K屏就做出来了,2K屏很快就能出来了,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种很那个的,因为你要把光学,包括它的透镜和参数全部要重新改一遍,也就是说你只有一个模型,也就是说你只盖过十层的房子,那你盖二十层,其实难度也很高的,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相关硬件的轻便化集成,什么叫轻便化集成?以前大家都用过那种电脑吧?台式的,大屁股,跟以前老式电视机一样,后来就变成这一种,就是说很薄的,后来的笔记本,就是它一个硬件的集成还在发展。包括现在大家的话,我们都在等什么呢?大家在研发这一块都在等硬件的飞速发展,就像我们以前用U盘,以前是以M做的,在六七年前还是以M,现在都是以G了,甚至都是T,U盘、硬盘,就这短短几年,它就可以把扩容提高100倍、1000倍,都有可能,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的话,就是说这个爆发肯定不只是针对B端,最主要是C端,内容的一个匮乏。没有内容你玩什么呢?比如说现在让你去玩超级玛丽,你可能能玩,因为它有很多关,但现在的话,没有一个完整的游戏,大家都是Demo,最多的四关,而且大同小异,可玩性不强,可玩性不强大家都不会口口相传去做。就像以前微信有个打飞机,为什么说打飞机那么好,很好玩吗?不好玩,因为你的朋友在玩,仅此而已,这是一个影响,一个病毒式链接。你失去了内容支撑你就没有可能有这个病毒式的传播。就像当年咱们买手机,为什么买苹果?因为苹果里面有自带的APP,当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当时全世界因为苹果是第一家开出来的,它有自己的APP,底下才有其他家来做。

  就像我说一句实话,包括你让我用三星跟苹果,包括小米,其实我感觉速度都差不多,我发过去就直接发过去了,不是发烧友的话,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小白,没有说在哪一个地方都是发烧友,没有这一种,但是大家的用户体验不一样。如果有一个一推出的时候,跟它适配的内容有很多,又有适配的外设,我想大家都会去买,为什么?因为我能玩,但现在没有,都是Demo,所谓Demo就是小样,6分钟、8分钟撑死了,玩儿完之后再玩一遍,没有意义,这是一点。

  还有一个就是说现在各大团队都基本上在模仿Oculus,包括我们团队走的也是说在模仿Oculus,这个是没有必要去避讳的,我也不会去避讳,因为它走得很快,因为它的技术很先进,我们在跟它走。但是随着这个硬件的轻便化集成,大家有各自的想法之后,大家就有自己的针对性,比如以前大家像苹果,它做出来,它是第一家,它的价格高,小米推出来是什么?发烧友,就是说它是一个高性价比,但是现在的小米包括其他家都在打什么?打美图,就是说我照相清晰,就是一种差异化经营,然后到现在OPPO,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打的是这个广告,大家都在找差异化。各大研发团队对自身产品的一个匹配优化完成之后,底下才是真正的开始厮杀,那时候才是一个爆发期。但是这个爆发期不会太远了,2015年底到2016年初会有一个较大的突破,我们团队这一次如果没有意外拿到投资之后,大概在年底会全部完成投资者优化、内容,包括外设的一系列在做。

  在国外的话,Oculus走的是这条路,三星走的是这条路,在中国团队的话,基本上还是以硬件为主,他们只进行一个硬件的研发。很多公司的话可能有工程机,所谓的工程机是什么?你看一下可以,你用一下也可以,但是还没法批量去生产,批量生产出来还不知道该干嘛,他也不知道该适配哪些东西,这就走到了一个怪圈,就是说我有这个东西,我可以把它生产出来,但是你让我配什么游戏玩,怎么推到C端,推到B端我不会,这就是现有的国内乌鸦团队的一个劣势。

  而且还有一点的话,2016年,最迟是6月份,各大内容商都会起来,为什么这样讲?我们团队是这样测算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准确,大家参考一下,2015年底到2016年初,2016年初的时候,那个OculusCV1正式版会出来,包括梦神会出来,这些东西它们出来之后,它们会推到C端去,但是结果怎样大家都不知道,因为要跟它的游戏性去匹配,包括现在的OculusV1也是有眩晕感的,但是已经相当好了,超过半小时的话会很晕,会有点不舒服,而且头戴是比较重的,具体怎么样的话,大家还要拭目以待。

  当硬件这一块出来之后,这些内容商就像鲨鱼闻到血一样,它看到有前途了,它会立马推出来各项内容,其实现在内容做的已经相当成熟了,包括UE、Unity已经出来了,它们都已经开始把它们的源代码去公布了,也就是说你以后生产游戏的话,做虚拟游戏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所以这个东西只要你资本介入会很快出来,如果说按我的推断不错的话,2015年底、2016年初会有一个较大的突破。

  包括像英伟达这些硬件厂商,它们的话,如果也是能在2016年初把这个轻便化集成给完成之后,那么硬件市场就会有一个飞速的发展,硬件市场跟软件市场相差几个月呢?三个月,你如果买到你的头盔再适配,从第三视角转移到第一视角,用Unity或者UE这些引擎,包括其他的引擎去直接开发游戏,如果全部团队进来做的话,像一些国内大型团队的话,两个月可以完成,一个月可以完成优化,基本上一些小轻量级的游戏就可以完了,但是像魔兽那种诗史级的可能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也就是说基本上到2016年底的话,大家再买虚拟现实头盔的话,会有东西可玩,也有得玩,现在是什么呢?现在是资本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因为很多的资本会进入这个,它会投一个团队去做,因为大家都看好这一块,然后去催化这一块的产品去做。就像当年的手机一样,小米、锤子这些东西,像当年的手机一样,现在是那个时候。

  现在像VR头盔的话,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VR头盔这一说,就是虚拟现实头盔,大家应该知道有一个东西叫虚拟现实眼镜,暴风盒子大家都知道吧,那个东西用我们专业的话来说叫伪VR,为什么呢?它就是把你的手机塞进去,利用你手机的九轴传感跟陀螺仪去做一些事情,不论是屏幕清晰度,各方面可能还是达不到。但是暴风就凭着这一个概念,拉了35个涨停板,大家可见VR行业的一个前景。

  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不可能有任何一个行业只是通过一款很简单的游戏,暴风盒子正好我带了一个,这就是暴风盒子,需要把你的手机放进去,它的售价是99,如果你要是拿渠道价,大概49块钱能拿到,它的使用很简单,如果你们想做的话,我可以给你们一个图纸,你们不用买这个东西,你买两个透镜,办法我给你们一个图纸,你们把一个硬纸壳剪一下,然后粘一下就可以做成了。它就是一个伪VR的东西。

  包括为什么冯鑫现在要自己在组一个VR头盔团队,就是他也想进行真正的VR头盔的研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说实话,往C端推还真的比较难,因为像这个笔记本,包括一般的笔记本可能都不太能适应,包括联想的ThinkPad都不一定能带得起来,像一般我带的那个电脑是微星,还有外星人、雷蛇这一些设备是可以的,它售价基本在8000到18000、20000之间,8000块钱那个就可以勉强能带起来,但是后期之后,它有一个2K屏,包括一个大型的游戏就不一定能带得起来了,它的电脑配置,它不需要一个头盔,它还需要一个电脑的配置,那就比较尴尬,就是说要配齐这一块的话,当然各位没有问题,一两万块钱对谁都不是个事,但是往C端市场去推的话,比如说大学生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这是一点。

  但是它有一个好处,它能玩大型游戏,它能去结合这个运算器玩大型游戏。你用手机,别说它的信号好不好,信号好它也玩儿不了游戏,它的区别在哪儿?就像手游跟电脑游戏的区别是一样的,这就是PC端跟移动端的一个优劣点,移动端有什么好处呢?我直接就能玩,我带上去我就直接玩。

  但是有一点我跟大家可能没解释清楚,我说的移动端可不是这种配个手机就能玩,不是,它分两种:一种是基于手机的,就像三星那个直接用手机去玩,另外一种的话,可能我们团队PC端优化完之后就会研发,它是基于无线网,包括移动营运商网络去玩的一个,但它没有像一般的手机的通话功能跟拍照之类的功能,我们基本上会全部取消,我们去把它最轻便化地做一个专业的移动头盔,大概的方向是这样。但是它有一个好处,直接可玩,不需要电脑。比如说我买的时候是3000,3000块钱我就能玩儿了,我插上电源就能玩儿了,但是它有不太好的,就是像第一个,只能玩儿简单的游戏。

  第二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对游戏发烧友很头疼的就是它的显示精度不够,就是它的颜色不够,不够艳丽,还有一个,它既然在上面有那种大型的运算,因为现在基本上虚拟现实头盔的运算都是在笔记本电脑里面,或者说我们用的电脑里面,所以它发热不会特别严重,但是要移动端的话,它就会存在一个很大的发热严重的问题,也就像大家用手机也会发热这个问题一样。另外一个,它就是过于依赖于网络了,就是Wifi,还有4G、5G的网络,如果你在上海,我劝你不要买这个,你还是老老实实买个PC端吧。因为上海这边,我称它为碉堡,在深圳那边随时进地铁都可以正常打电话,在这儿进一个办公楼,可能信号就被屏蔽了。

  这就是我刚才大致跟你们说的一个,就是说VR的一个C端爆发点,它也许真的不是在游戏跟视频上先爆发,它也许就是在结合点,在一系列的东西去做这一块,如果你们有兴趣,你们可以回去在淘宝天猫上随便搜一下,然后点一个以销量为主的,我就是那样去做的,然后去算一个数,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正准确的,因为我也没从阿里去拿,这就是昨天加了一个数据,计算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给计算机加了一个数据。

  当然这一块也有一些攻关的需要做的,它不可能做成全景视频的,它只可能做成180度的,就是说只能是在一个平面上,它这边是没法去拍的,360度的是完全没有可能,另外一个就是D1视场角现在没有,要重新去开发,最关键的它要2K屏,1K屏不行,1K屏看不清。这是西班牙的一家在做的,您别笑,我跟您讲,之前我还存了一些图片,就是说已经做出来的,可能比这还要露骨,但是后面考虑一下,可能有女士在,就把它删除了。

  我跟大家简单地说一下我们之前的产品,我们公司,之前那家公司大概有1万台。所以我在我自己的团队里面的方向,需求是巨大的,也就是说所有的B端的,就是爆发点都是我去找的,包括我带的团队去开发的客户。另外一点,我们现在团队组成我大概说一下,负责主要的东西还是我之前团队带出来的。

  另外一点,国内另外一家做VR的团队,他们有两个人会加入,包括做内容这一块的话,我们不但会把SDK公布出去,让他们去做,我们自己也会做这一块,我们做的话不同于一般的虚拟现实头盔,虚拟现实头盔他们都是先把硬件做出来之后,再去让别人适配它的SDK,这样的话会有两个不太方便:第一个就是说如果你开发的比较Low的话,别人去适配你的会相当困难。

  另外一个,别人适配你之后,跟适配其他的会很麻烦,我们的团队是在两方面同时进行开发,就是说会争取达到整体的一个最优化,这是一点。另外一点的话,我们跟一些外设都有合作,我们的头盔出来之后,头盔跟内容都会直接卖给相关的一些外设厂商,或者我们直接再成立一个公司,我们出技术这一块,利用它们原有的渠道去扩张,大致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

  VR跟AR哪一个是未来的主流,这也是在美国都开始争论的,因为在美国的话,Facebook投了20亿给Oculus之后,谷歌立马斥资比这还要猛,然后投了多少钱我记不得了,然后跟美国有一家AR,就是增强现实这一块,叫MagicLeap,投给了它,你说哪一个孰优孰劣,我说句实话,我真的不好保证哪个优哪个劣,我专门为这个事情还写了一个帖子在贴吧上,我就谈了这个事情。在目前来看,VR的爆发更多更快,因为大家都在做这一块,AR还有很多的待改进的,但是AR比VR好的一个地方是在哪儿呢?就是AR这一块,就是增强现实这一块,它可能以后的应用,包括在古建筑各方面的虚拟再造的,它是用于那种大型的,根据已有的一些东西去延伸的一些东西,所以我不认为AR跟VR哪个是好的,如果你们有投资人拿到我们的PPT的话,你们会发现,我们在把移动的VR头盔做完之后会有一个AR的头盔,因为我个人这样认为,包括我们团队都是这样认为的,AR跟VR结合在一起可能会更好,而不是单纯的你要去争辩哪个好,哪个坏,以我目前对行业的知识,真的不好意思,我没有这个判断能力。就算判断了,也有可能是失误了,所以就不多作评论。

  VR产品目前的出货量和市场接受度,美国Oculus我就不谈了,因为这个东西我没有拿到第一手数据我不知道,目前来说在中国出货量,所谓的量产目前来说只有两家,北京蚁视还有我之前供职的3Glasses,北京蚁视的产量不会超过2000台,因为它在网上被一些可能不理解也好,体验感不好也好,因为一些故障之后停产了,它就生产了没有两个月就停产了,但根据它的一个产量,包括它的合作单位的话,一般批量的话1000到2000台,我们公司大概从我手里面流出去的也就几千台吧,因为加上之前的包括现在的订单一万多台,太小了,很小的一个产量,基本上都是ToB的,ToC的很少,也就大概不会超过15000台,所有加在一起。

  可能大家关注我们融资的量,像蚁视是融了1000万美金去做1K屏的那个,然后我们3Glasses是融了3000万去做1K屏,但是我这边不只是做虚拟现实头盔,我还要做内容跟外设,我这边只融800万人民币,出让10%的股份,然后就可以做成了。

  李芬:非常感谢张总跟我们今天的一个交流,如果大家有任何的问题,可以现在就举手提问。我们线上也有百来人,我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线上的部分我们这边先结束了,当然我们张总现在也是一个创业团队,也在寻找天使轮,如果大家有这个兴趣的话,可以跟他联系。